压缩机喘振与调节方法

合集下载

压缩机喘振

压缩机喘振

四、处理措施
由于此次喘振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工艺系统波 动造成,而防喘振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波动 1分钟后系统即自动恢复正常,经厂领导同 意,将防喘振线复位,将防喘振各工作区恢 复原状。 另外,此次喘振发生时,机组未出现异常温 度、振动及位移波动情况,而且能够迅速恢 复正常,也可以验证K-2202防喘振控制系 统工作原理正确,可以承受一定范围的波动。
三、防喘振画面

在画面坐标系里有机组工作点位置,工作点状态和三条折线的显示。 坐标系的横坐标为 Hx(%),坐标系的纵坐标为Pd/Ps。h为入口差压, Ps为入口压力,Pd为出口压力。 三条折线,分别是红线(喘振线),蓝线(初始控制线),黄线(实 际控制线) 。各条线具体说明如下: 红线:喘振线 工作点进入喘振线(红线)左边,机组已进入喘振区。系统已提前迅 速将防喘振阀全打开,系统正常投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蓝线:初始控制线 初始控制线(蓝线)是由厂家提供的出厂防喘振线。 黄线:实际控制线 当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工作点进入喘振线左边,并在自动位 置时,为了今后机组控制更安全,防喘振线自动向右平移,最多校正 十次,画面记数显示校正次数。这种现象没发生时,实际控制线与初 始控制线重叠,由于这两条线重叠在画面上蓝线显示不出来。
防喘振调节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方式。 1 手动方式: 工作点进入喘振线左边,此时机组在危险区,人为输入阀位无 效。工作点进入喘振线右边,可人为输入阀位。 2 半自动方式: 防喘振阀实际输出取手动和自动输出的高值。即人为输入阀位 只能大于自动输出,否则人为输入阀不起作用。 3自动方式: 工作点进入实际防喘振线左边,在自动位置时,PID自动调节 开阀。工作点进入实际防喘振线右边,在自动位置时,PID自 动调节关阀。

压缩机防喘振曲线详解(一)

压缩机防喘振曲线详解(一)

压缩机防喘振曲线详解(一)压缩机防喘振曲线什么是喘振喘振是指在机械系统中由于某种激励作用下,产生周期性振荡的一种现象,通常为系统共振的结果。

压缩机的喘振在压缩机运行时,由于叶轮的旋转速度和叶轮之间的间隙,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波,进而产生压缩机的喘振现象。

喘振会严重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效率,甚至可能会导致压缩机的损坏。

防止喘振的措施为了避免或减少压缩机的喘振现象,工程师们通过各种方式研究和探索,在压缩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加入了一些预防喘振的措施。

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措施是通过曲线图的方式来控制压缩机的工作状态,进而达到防止喘振的目的。

压缩机防喘振曲线压缩机防喘振曲线是一种通过图像方式来控制压缩机的工作状态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避免压缩机的喘振现象。

具体而言,该曲线是由一系列曲线组成的,每条曲线表示了压缩机在不同压力下的工作状态。

曲线的作用通过压缩机防喘振曲线,可以清晰地看到压缩机在不同压力下的工作状态,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压缩机的工作状态,避免或减少喘振的发生。

因此,压缩机防喘振曲线是一种有效的防止喘振的措施。

结论通过引入压缩机防喘振曲线这一有效的技术手段,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得以提高,喘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作为机械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压缩机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压缩机防喘振曲线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压缩机防喘振曲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手段,它通过图像的方式清晰地表现了压缩机在不同压力下的工作状态,为压缩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压缩机的设计和制造人员来说,深入研究和掌握压缩机防喘振曲线的相关原理和技术,将对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压缩机喘振现象和机理

压缩机喘振现象和机理

压缩机喘振现象和机理稿子一: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压缩机喘振这个有趣的话题。

你们知道吗?压缩机喘振那可是个让人头疼的现象。

简单说,就好像压缩机在“大喘气”。

想象一下,它一会儿呼呼地使劲转,一会儿又好像没力气了,断断续续的。

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像是人跑步,跑太快了,气接不上来。

压缩机也一样,当它的进气量和排气量不平衡的时候,就容易喘振。

比如说,进气量突然变少了,可压缩机还在拼命往外排,这就乱套啦。

还有哦,压缩机的工作曲线也很关键。

要是运行点跑到了曲线不稳定的区域,那就像走进了迷宫,容易迷失方向,喘振就来啦。

而且哦,系统的压力变化也能引起喘振。

如果后面的压力太高,压缩机就会被“憋得慌”,然后就开始喘啦。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压缩机喘振有点调皮捣蛋?其实搞清楚了它的机理,咱们就能想办法对付它啦!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压缩机喘振这回事儿!压缩机喘振啊,就像是它在闹脾气似的。

你听那声音,“呼哧呼哧”的,一点都不平稳。

这到底是为啥呢?打个比方,好比我们吃饭,嘴巴张得太大,一下子咽不下去,就噎着了。

压缩机也是,进气太多或者排气不畅,它就“难受”啦,开始喘振。

有时候呢,是因为管道设计不合理。

就像路不好走,车就容易颠簸。

管道有问题,气体流动不顺畅,压缩机也会喘起来。

还有呀,操作不当也会惹祸。

要是把压缩机的转速调得不合适,或者阀门开开关关没弄好,它也会发脾气喘振的。

其实啊,压缩机喘振就像是个小怪兽,只要我们了解它的脾气,掌握它的机理,就能把它制服,让压缩机乖乖工作,不再捣乱!好啦,今天关于压缩机喘振就聊到这儿,下次咱们再接着说!。

浅析什么是喘振-离心式压缩机为什么会发生喘振

浅析什么是喘振-离心式压缩机为什么会发生喘振

浅析什么是喘振/离心式压缩机为什么会发生喘振
什么是喘振
喘振是流体机械及其管道中介质的周期性振荡,是周期性吸入和排出激发下介质的机械振动。

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中,喘振是压缩机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也是旋转失速的进一步发展。

当离心式压缩机的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压缩气体将在叶轮的非工作面上形成分离质量,导致冲击损失急剧增加,不仅增加了流量损失,而且降低了效率,但也导致空气从管道网络流回压缩机,引起机身强烈振荡,并引起“哮喘”或“哮喘”。

“咆哮”声,这种现象被称为离心式压缩机的“浪涌”。

浪涌引起的机械振动频率和振幅与管网的体积密切相关。

管网的体积越大,浪涌频率越低,振幅越大。

离心式压缩机发生喘振时,典型现象有:
1、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最初先升高,继而急剧下降,并呈周期性大幅波动;
2、压缩机的流量急剧下降,并大幅波动,严重时甚至出现空气倒灌至吸气管道;
3、拖动压缩机的电机的电流和功率表指示出现不稳定,大幅波动;
4、机器产生强烈的振动,同时发出异常的气流噪声。

目前来说解决喘振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在压气机上增加放气活门,使多余的气体能够排出。

2、使用双转子或三转子压气机。

3、使用可调节式叶片。

理论上的偶就说了,喘振的发生区间可以在工况曲线上找到。

主要产生原因:
1、蒸发压力过低,或者蒸发温度过低
引起这个的可能是回水温度低了,导致导叶开度迅速降低以致于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和冷凝压力接近,或者节流装置堵塞导致蒸发器里的液态冷媒不足以支持压缩机持续的像冷凝器输出高压气态冷媒。

2、冷凝压力过高,或者冷凝温度过高。

压缩机防喘振的3种控制方法

压缩机防喘振的3种控制方法

压缩机防喘振的3种控制方法
压缩机喘振是一种有害的现象,因为喘振可能导致压缩机损坏或减少其寿命。

因此,为了防止压缩机喘振,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控制方法:
1. 变频控制方法
变频控制方法是通过改变压缩机的转速来防止喘振。

具体来说,当输入流量低于一定值时,压缩机将自动降低转速,从而防止喘振。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会产生噪音和振动,而且可以在喘振之前避免发生。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成本较高,需要购买变频设备。

2. 放气控制方法
放气控制方法是通过对不合格气体进行放气来防止喘振。

具体来说,当气体浓度低于一定值时,压缩机将自动放气,从而防止喘振。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成本较低,但缺点是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振动,而且需要人工干预。

3. 自动控制方法
自动控制方法是通过对压缩机的转速和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和自动调整来防止喘振。

具体来说,当输入流量低于一定值时,压缩机将自动降低转速,从而防止喘振。

当气体浓度低于一定值时,压缩机将自动放气,从而防止喘振。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不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又可以在喘振之前避免发生,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变频控制方法、放气控制方法和自动控制方法是防止压缩机喘振的三种有效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喘振的发生,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方案

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方案

压缩机防喘振的两种方法[分享]压缩机防喘振的两种方法一、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原因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固有特性。

产生喘振的原因首先得从对象特性上找。

从图1中可见压缩机的压缩比P2/P1与流量Q的曲线上都有一个P2/P1值的最高点。

在此点右面的曲线上工作,压缩机是稳定的。

在曲线左面低流量范围内,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产生了一个不稳定状态。

当流量逐渐减小到喘振线时,一旦压缩比下降,使流量进一步减小,由于输出管线中气体压力高于压缩机出口压力,被压缩了的气体很快倒流入压缩机,待管线中压力下降后,气体流动方向又反过来,周而复始便产生喘振。

喘振时压缩机机体发生振动并波及到相邻的管网,喘振强烈时,能使压缩机严重破坏。

二、防喘振自控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为使压缩机安全有效和经济运行,在低负荷下操作时,其气量应始终保持在喘振区右边并留有一定的安全裕量,一般控制线位于超过喘振极限流量的5%—10%之处。

只要保证压缩机吸人流量大于临界吸入量Qp,系统就会工作在稳定区,不会发生喘振。

即在生产降负荷时,须将部分出口气体,经出口旁路阀返回到入口或将部分出口气放空,保证系统工作在稳定区。

三、防喘振自控系统的几种实现方法目前常采用两类防喘振方法,即固定极限流量(或称最小流量)法与可变极限流量法1.固定极限流量法固定极限流量的防喘振控制系统,就是使压缩机的流量始终保持大于某一定值流量,如图1中的Qp,从而避免进入喘振区运行。

此法优点是控制系统简单,使用仪表较少。

缺点是当压缩机转速降低,处在低负荷运行时,防喘振控制系统投用过早,回流量较大,能耗较大。

2.可变极限流量法在压缩机负荷有可能通过调速来改变的场合,因为不同转速工况下,极限喘振流量是一个变数,它随转速的下降而变小,所以最合理的防喘振控制方法,应是留有适当的安全裕量,使防喘振调节器沿着喘振极限流量曲线右侧的一条安全控制线工作,这便是可变极限流量法。

常用控制方案有两种:一是采用测量压缩机转速,经函数发生器作为流量调节器给定值(图2)。

压缩机防喘振控制

压缩机防喘振控制

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方法
压缩机防喘振的控制方法大致可分为固定极限 流量法和可变极限流量法,
1 . 固定极限流量法
固定极限流量是使压 缩机的入口流量保持控制线大于源自高转速下的临界流量,从而避免进
入喘振区运行,但在
低转速下效率太低,
能量浪费太大,
2 . 可变极限流量法
可变极限流量法是为 了减少压缩机的能量 损耗,在压缩机负荷 经常波动的场合采用,
4. 喘振的原因
当压缩机入口气体流量小于压缩机的最小流量 时,会导致压缩机排气管压力比机组内部压力 高,这时气体会发生瞬间倒流,压缩气体倒流又 使得排出侧气体压力降低,机组内部压力升高, 使气体流量恢复,直到出口压力升高,又重复上 述过程,这就是压缩机的喘振,
压缩机性能曲线的最高点就是喘振点,
离心压缩机特性
2. 喘振 当压缩机的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气体排送会 发生往复运动的强烈振荡,从而导致机身的剧 烈振动,称为喘振,这是气体动力装置的一种特 性,
离心式压缩机与轴流式压缩机的比较
离心压缩机适用于中、小流量和中、高压力的 场合,流量约20~2000Nm3/min,大的可达 10000Nm3/min,单缸压比约 3.5~10,多缸排气 压力可高达90MPa以上,多变效率约为 76~83 %,
3. 压缩机的工作点
因为压缩机是串联在管路中,故当它正常工作 时,必须满足:
1 流过压缩机的气量必须等于流过管路的气量 指换算到同一状态下 ;
2 管端压力pe应与压缩机的排压相等,
因此,压缩机的工作点一定是在该压缩机的性 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上,
压缩机的工作点
性能曲线
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
压缩机的种类
2. 根据压缩机的压缩形式分,可分为往复式压 缩机、回转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和轴流式 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1、引言空气压缩机主要分为三类: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不管何种类型压缩机都普遍存在喘振现象。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现象尤为明显。

现就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喘振现象作一简要介绍。

离心式压缩机运行中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喘振。

防止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运行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许多事实证明,离心式压缩机大量事故都与喘振现象有关。

2、喘振发生的条件根据喘振原理可知,喘振现象在下述条件下发生:2.1在流量小时,流量降到该转速下的喘振流量时发生离心式压缩机特性决定,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流量对应于一定的出口压力或升压比,并在一定的转速下存在一个极限流量--喘振流量。

当流量低于这个喘振流量时压缩机便不能稳定运行,发生喘振。

上述流量,出口压力,转速和喘振流量综合关系构成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曲线,也叫性能曲线。

在一定转速下使流量大于喘振流量就不会发生喘振现象。

2.2管网系统内气体的压力,大于一定转速下对应的最高压力时发生喘振现象如果离心式压缩机与管网系统联合运行,当系统压力超出压缩机该转速下运行对应的极限压力时,系统内高压气体便在压缩机出口形成恒高的“背压”,使压缩机出口阻塞,流量减少,甚至管网气体倒流,造成压缩机出现喘振现象。

3、在运行中造成喘振的原因在运行中可能造成喘振现象的各种原因有:3.1系统压力超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压缩机紧急停机,气体为此进行放空或回流;出口管路上的单向逆止阀门动作不灵活关闭不严;或者单向阀门距压缩机出口太远,阀前气体容量很大,系统突然减量,压缩机来不及调节;防喘系统未投自动等等。

3.2吸入流量不足由于外界原因使吸入量减少到喘振流量以下,而转速未及时调节,使压缩机进入喘振区引起喘振。

如下图1。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压缩机入口滤器阻塞,阻力太大,而压缩机转速未能调节造成喘振;滤芯太脏,或冬天结冰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入口气源减少或切断,如压缩机供气不足,压缩机没有补充气源等等。

所有这些情况如不及时发现及时调节,压缩机都可能发生喘振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及控制 喘振流量 !! 将随着进气压力 " 的降低, 进气温 " # $ 度 #$ 的增大, 或气体分子量 $ 的减小而增大。 ( ) 管网特性对喘振的影响 %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点是压缩机性能曲线与 管网特性曲线的交点, 只要其中一条曲线发生变 化, 则工作点就会改变。管网阻力增大 (如压缩机 出口阀关小) , 其特性曲线将变陡, 致使工作点向 小流量方向移动, 如图 & 所示。当工作点由 ’ 移 至’ 时便进入了喘振工况区。管网容量越大, 喘 ( 振的振幅越高, 频率越低, 喘振越严重, 破坏性越 强。喘振的频率大致与管网容量的平方根或容量 的) 管网的容量对压缩机 * + ,次方成反比。另外, 的喘振流量也有影响, 戴冀等对一小型低压离心 [ ] 式压缩机的喘振试验表明 : 管网的容量对喘振 点的影响很大, 容量大时喘振点流量也增大, 压缩 系统稳定性变差。
[ ] 0 : 无叶扩压器半径比对喘 定流动进行测量得出
振流量有较大影响, 半径比小, 喘振流量大, 压缩
[ , ] + 1 : 当 机容易喘振。对于叶片扩压器, 一般认为
图& 管网特性对喘振的影响
减小叶片扩压器进口安装角" 可使压缩机性 % * 时, 能曲线大幅度地向小流量区偏移, 喘振流量大为 减少, 同时压缩机性能曲线近似平移, 其最高效率 和能量头 基 本 不 变。刘 小 民 等 通 过 实 验 研 究 认
大, 即, 随着转速的增加, 喘振界限向大流量区移 动, 这一结论已被人们所公认。通过实测可得到 不同转速下的喘振点, 将这些喘振点连接起来, 就 得到一条喘振界限线, 如图 #所示。
图# 压缩机转速对喘振的影响 (! ! ! ! #! !! $! *)
( ) 进气状态对喘振的影响 !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 在工艺条件波动的情况 下, 压缩机 进 气 温 度、 压 力、 气体组分 (影 响 分 子 量) 的变化都会引起压缩机性能曲线及喘振点的 [ ] $ 变化。压缩机提供给气体的能量或压缩功为
-. & /
式中 / — — —流量计流量系数, 由孔板尺寸决定
" !
" ,
#
( ) !
万方数据 — * * —
# # — —压缩机入口气体密度, #— #+ ! ! ) *# 由此 可 知, 在相同 " 进气压力 # , 下, # 的降 低, 进气温度 *# 的增大和气体分子量 + 的减小, 都会引起实际入口流量 -. 的增大。所以实测的
[ ] + 某一离心压缩机级进行的进气预旋试验表明 :
随着导叶预旋角由负增大到正, 压缩机性能曲将 向左下方移动, 喘振流量也将减少。 "叶轮结构对喘振的影响 叶轮是离心压缩机中的惟一做功部件, 叶轮 的结构对压缩机的喘振流量有直接影响, 但由于 叶轮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压缩 机 性 能 的 影 响 较 复 杂, 目前在叶轮结构对喘振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 较欠缺。叶轮结构参数中的出口安装角 ! & * 对压 缩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水泵型叶轮) 所构成的级, 性能 & * 小的叶轮 ! 曲线所对应的喘振流量较小, 因此抗喘振性能较 [ ] , 压缩机的喘振性能还与叶道设计的 好 。此外, 是否合适有关。如果叶道设计得不好, 在同样的 流量下, 若其边界层分离损失很大, 则即使 ! & *较 小, 也不一定会使喘振量较小。 #扩压器结构对喘振的影响 离心压缩机中扩压器是一个与叶轮几乎同等 重要的部件。扩压器的型式对于喘振工况和阻塞 工况有很大的影响, 是决定压缩机稳定工况范围 的重要因素。扩压器可分为无叶扩压器和叶片扩 压器。楚武利通过对某小型离心压缩机中的不稳
二、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
喘振机理 9 4
= > > ?年 @月 ? 9日收到 南京市 = 9 > > ; A
பைடு நூலகம்
万方数据
— ; ? —
风机技术 ! *年第#期 / 使用维护
为 “喘振” 。由此可见, 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取决 于两方面的因素: 压缩机的运行工况 !内部因素: 远离设计点, 流量小于最小值, 在叶轮或扩压器内 出现气流的严重旋转脱离; 外部因素: 与离心式 " 压缩机联合工作的管路系统的特性, 具有一定容 量的管网的压力高于压缩机 所 能 提 供 的 排 气 压 力, 造成气体倒流, 并产生大幅度的气流脉动。前 者是内因, 后者是外因, 内因只有在外因的促成下 才会发生喘振。 旋转脱离可以在叶轮流道内发生, 也可以在 叶片扩压器的流道内发生。实践表明, 一台压缩 机, 如有叶片式扩压器, 旋转脱离一般首先在扩压 器内发生; 若是无叶扩压器, 则大都首先发生在叶 轮内。多级 压 缩 机 最 后 几 级 最 容 易 发 生 旋 转 脱 离, 只要有一级发生旋转脱离, 就会扩展到整个机 组。 喘振的危害及判断 ! " 喘振现象对压缩机十分有害, 喘振时由于气 流强烈的脉动和周期性振荡, 会使供气参数 (压 力、 流量等) 大幅度地波动, 破坏了工艺系统的稳 定性; 会使叶片强烈振动, 叶轮应力大大增加, 噪 声加剧; 会使整个机组发生强烈振动, 并可能损坏 轴承、 密封, 进而造成严重的事故甚至发生气体爆 炸事故。一般机组的排气量、 压力比、 排气压力和 气体的密度越大, 发生的喘振越严重。由于喘振 的危害较大, 操作人员应能及时判定, 压缩机的喘 [ ] # 振一般可从三个方面判定 : ! 听测压缩机出口 管路气流的噪声。当压缩机接近喘振工况时, 排 气管道中会发生周期性时高时低 “呼哧呼哧” 的噪 声。当进入喘振工况时, 噪声立即大增, 甚至出现 爆声; "观测压缩机出口压力和进口流量的变化。 喘振时, 出现了周期性的、 大幅度的脉动, 从而引 起测量仪表指针大幅度地摆动; # 观测压缩机的 机体和轴承的振动情况。喘振时, 机体、 轴承的振 动振幅显著增大, 机组发生强烈的振动。 影响喘振的主要因素 $ " 影响离心压缩机喘振的因素不是单一的, 往 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因素如下。 ( ) 转速变化对喘振的影响 # 离心式压缩机转速变化时, 其性能曲线也将 随之改变, 当转速提高时, 压缩机叶轮对气体所做 的功将增大, 在相同的容积流量下, 气体的压力也 增大, 性能曲线上移。反之, 转速降低则使性能曲 线下 移。对 应 不 同 转 速, 喘 振 流 量 也 不 同, % & ’ 对某具有无叶扩压器的离心式压缩机进行 & ( ) ( [ ] ! 了喘振试验 , 发现当转速增大时, 喘振流量也增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旋 转的叶轮带动气体一起旋转而产生离心力, 从而 将能量传递给气体, 使气体压力升高, 速度增大, 气体获得了压力能和动能。在叶轮后部设置有通 流截面逐渐扩大的扩压元件 (扩压器) , 从叶轮流 出的高速气体在扩压器内进行降速增压, 使气体 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即, 离心式压缩机的 压缩过程主要是在叶轮和扩压器内完成。 当离心式压缩机的操作工况发生变动并偏离 设计工况时, 如果气体流量减小则进入叶轮或扩 压器流道的气流方向就会发生变化, 气流向着叶 片的凸面 (工作面) 冲击, 在叶片的凹面 (非工 作 面) 的前缘部分, 产生很大的局部扩压度, 于是在 叶片非工作面上出现了气流边界层分离现象并形 成旋涡区, 并向叶轮出口处逐渐扩大。气量越小, 则分离现 象 越 严 重, 气 流 的 分 离 区 域 也 就 越 大。 由于叶片形状和安装位置不可能完全相同, 而且 气流流过叶片时的不均匀, 使得气流的边界层分 离可能先在叶轮 (或叶片扩压器) 的某个叶道中出 现。当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 由于叶轮的连续旋 转和气流的连续性, 使这种边界层分离现象将扩 大到整个流道, 而且由于气流分离沿着叶轮旋转 的反方向扩展, 从而使叶道中形成气流旋涡, 再从 叶轮外圆折回到叶轮内圆, 此现象称为旋转脱离, 又称为旋转失速。发生旋转脱离时叶道中的气流 通不过去, 级的压力也突然下降, 排气管内较高压 力的气体便倒流回级里来。瞬间, 倒流回级中的 气体就补充了级流量的不足, 使叶轮又恢复了正 常工作, 从而重新把倒流回来的气体压出去。这 样又使级中流量减少, 于是压力又突然下降, 级后 的压力气体又倒流回级中来, 如此周而复始, 在系 统中产生了周期性的气流振荡现象, 这种现象称
[ ] 2 : 通过调小叶片扩压器进口安装角, 机翼型和 为
( ) 压缩机结构参数对喘振的影响 离心压缩机结构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其性能 曲线, 从而使喘振流量改变。 !入口导叶开度对喘振的影响 离心压缩机入口导叶开度变化时会引起压缩 机性能曲 线 的 变 化, 同 时 喘 振 流 量 也 随 之 改 变。 根据欧拉方程式可知叶轮对单位气体所作的理论 [ ] $ 功% . /为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 —分别为叶轮进、 出口处圆周速度 ’ $、 &— — —分别为叶轮进、 出口处气体圆 ( ( $ ’、 & ’— 周分速度 由式 ( ) 可知, 当转动入口导叶使进入叶轮的 % 气体方向发生改变时, 即( $ ’改变时会使叶轮对气 从而致使压缩机性能曲线发 体所作的功% . /改变, , 则 生变化。若增大 ( ( ( ) 时称为正预旋) $ ’ $ ’! 性能曲线也就下移。西安交通大学对 % . /就减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1 % & ’ $ . . , " / % 2* + , % #3 ( # ’ 0 % & + / ) ( * 2 % # , , * %* # % / 0 & * ’ . . $ $ ( * 2 2 * ’1 # ( & 1 & ’ # 0 " * 1/ % # & ’ 0 % * 1 ( # 1 4 ! " #2 / & ’ .2 + / ( 0 * % * + # + + # ( 0 & ’ , % # & , / ’ / ) 6 # 1 4 7 * 2 / % & , * ’3 . . 5 $ / ’ / ) , & , / % # ( / % % & # 1* 0 * ’( * 2 2 * ’( * ’ 0 % * )2 # 0 " * 1 , 5 * + / ’ 0 & 8 , % # 4 . : ( ) , % #. ) / $ % 0 1 2 & 4 1 & /5 2 % ). , / $ % , 4 *+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