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集主题 合作探究
❖ 【激情朗诵】
❖ 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胡适: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 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 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 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 歌诀小结:
❖ 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 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
❖ 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 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 随堂达标案 ❖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 请完成学生用书“当堂练习”部分。 ❖ 课后评价案 ❖ ●课后作业测评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 主阵地、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解 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 3.树立民主与科学意识,激发学生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 教学重点: ❖ 新文化运动。 ❖ 教学难点: ❖ 新文化运动斗争的矛头。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 1.自读课本。 ❖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 填空题,在书
三.聚集主题 合作探究
❖ 【激情朗诵】
❖ 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胡适: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 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 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 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 歌诀小结:
❖ 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 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
❖ 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 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 随堂达标案 ❖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 请完成学生用书“当堂练习”部分。 ❖ 课后评价案 ❖ ●课后作业测评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 主阵地、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解 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 3.树立民主与科学意识,激发学生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 教学重点: ❖ 新文化运动。 ❖ 教学难点: ❖ 新文化运动斗争的矛头。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 1.自读课本。 ❖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 填空题,在书
第9课《新文化运动》 公开课获奖课件

……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北方吹来十月风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走近伟人 重温历史
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新文化 新面貌
如春雷一般, 惊醒了无数青年, 影响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
《药》对“人血馒头”的描写: 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地说
: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cuō)起这 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 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ǎo)开了,焦皮里面窜 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
蔡 琰 ( 作 者 有待考 证)的 《胡笳 十八拍 》 郭 璞 的 《 游 仙诗》
鲍 照 的 《 拟 行路难 》 庾 信 的 《 拟 咏怀》
都 特 别 喜 欢 。不过 都是组 诗,太 长了, 就不贴 了orz。
最 后 还 想 推 一下萧 绎的《 幽逼诗 》四首 :
【 南 史 曰 : 元帝避 建邺则 都江陵 ,外迫 强敌, 内失人 和。魏 师至, 方征兵 四方, 未至而 城见克 。在幽 逼求酒 ,饮之 ,制诗 四绝。 后为梁 王詧所 害。】 南 风 且 绝 唱 ,西陵 最可悲 。今日 还蒿里 ,终非 封禅时 。 人 世 逢 百 六 ,天道 异贞恒 。何言 异蝼蚁 ,一旦 损鲲鹏 。 松 风 侵 晓 哀 ,霜雰 当夜来 。寂寥 千载后 ,谁畏 轩辕台 。 夜 长 无 岁 月 ,安知 秋与春 。原陵 五树杏 ,空得 动耕人 。
新文化运动先哲们以振兴民族为己任,勇于 探索、开拓进取、追求真理的伟大精神永远 激励后人,激励我们青年去开拓前行的路!
八年级历史上册9.新文化运动ppt课件(人教版)

自居
妙手著文章
胡适
中国自由主义 横眉冷对千夫
之父
俯首甘为孺子
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实质:
鼓励各科 点自由发展, 思想去抢占封 想的阵地。
民主
科学
DemocracyScFra bibliotekence(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至 他又穿起特制古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回放镜头2:帝国主义者纷纷祭孔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帝国主义者欣喜若狂,全国 督教会纷纷“为国祈祷”,随后又纷纷去山东曲阜“朝圣” “欧美传教士游览泰岱,漫步孔林,磨挲断碣,低徊不忍去 孔子庙堂,雍雍肃肃,未有不鞠躬行进而去者”。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思考:陈独秀认为救治中国的方法是什么?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 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 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
回放透视:袁世凯和帝国主义者的尊孔、祭孔的
真实目的是什么?
独裁、专制
直面历史: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西方自 由、平等、博爱的观念 影响强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人教版)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李大钊 1889.10.29~1927.4.28
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
《每周评论》
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 《青年杂志》
前期
(十月革命以后)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提倡
反对
科学
专制独裁
“新世纪的曙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后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 了“新世纪的曙光”。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 等一系列文章,热情赞颂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号。 上面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系统地 思主义。
——陈独秀《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狂人日记》插图
鲁迅
《狂人日记》书影
1881.9.25~1936.10.19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பைடு நூலகம்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内 容:前期(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新文化运动》(共30张PPT)(共30张PPT)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①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欢 迎。 ②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图片1】袁世凯于1914年9月28日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②代表人物: ③旗 帜: 陈独秀 适 李大钊 鲁 迅 胡
④主要阵地: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材料2】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 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载《新青年》第6卷, 第 1号
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 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 文。
胡
适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
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 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陈独秀
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 出反封建必须反孔。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 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革命 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 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质: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积极性: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后期
鲁 迅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内容: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科学, ③提倡新道德, 反对独裁专制; 反对迷信盲从; 反对旧道德;
【图片1】袁世凯于1914年9月28日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②代表人物: ③旗 帜: 陈独秀 适 李大钊 鲁 迅 胡
④主要阵地: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材料2】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 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载《新青年》第6卷, 第 1号
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 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 文。
胡
适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
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 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陈独秀
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 出反封建必须反孔。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 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革命 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 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质: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积极性: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后期
鲁 迅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内容: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科学, ③提倡新道德, 反对独裁专制; 反对迷信盲从; 反对旧道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精品PPT课件

旧道德(三纲五常)
新道德: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三纲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包括夫为男妇女纲:平嫁等鸡随、鸡个,嫁性狗解随放狗 、 人格独立、权利平等
五常:仁·义·礼·智·信
之、乎、者、也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干不了,谢谢。”
提旧倡文新学文学
李
马
大
克
钊
思
恩
格
宣传马克思主义
斯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彻底的反对 封建文化的运动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 “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 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 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 乱”。 ——陈独秀
提倡用白话文 取代文言文。
“我翻开胡历史适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字斜.我的横每竖页睡上不都着写,着中仔‘细国仁看第义了道半一德夜篇’,几白才个从话 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文本小都说写着《“狂吃人人”日。
记—》—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地主阶级 洋务派 师夷长技 器物(技术)
资产阶级
维新派 革命派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政治制度
激进的民 主主义者
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
一 才循个能序拥拥渐有有伟不进大断思前不想行断的的深国力家量化,!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
(阵地)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
(代表)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 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 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第9课
■《新青年》的创办 ■“新世纪的曙光” ■ 课堂小结
一、镜头回放,直面历史
回放镜头1:袁世凯尊孔复古
袁世凯 “祭孔”图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 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 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 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传播马克思 主义思想
三、小 结
兴起标志 《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旗帜(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 代表人物 文 化 前期 运 动 内容
《新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 化,反对旧文学。
独裁、专制
直面历史: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 窃取革命成 果,妄图尊 孔复古、复 辟帝制; 帝国主 义企图进一 步侵略和控 制中国。
二、激情新青年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 后期 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意义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 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 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 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第9课
■《新青年》的创办 ■“新世纪的曙光” ■ 课堂小结
一、镜头回放,直面历史
回放镜头1:袁世凯尊孔复古
袁世凯 “祭孔”图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 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 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 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传播马克思 主义思想
三、小 结
兴起标志 《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旗帜(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主要阵地
新 代表人物 文 化 前期 运 动 内容
《新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 化,反对旧文学。
独裁、专制
直面历史: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 窃取革命成 果,妄图尊 孔复古、复 辟帝制; 帝国主 义企图进一 步侵略和控 制中国。
二、激情新青年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 后期 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意义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 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 2.消极
• 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 向。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近代规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避免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后果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二、基本情况
• 4.开始标志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宣传的主要阵地)。
• 5.旗帜
• “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 生”)。
“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的主流价 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其中,“以 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 要求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提出的思 想主张类似?(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谢谢欣赏!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 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 向。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近代规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避免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后果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二、基本情况
• 4.开始标志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宣传的主要阵地)。
• 5.旗帜
• “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 生”)。
“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的主流价 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其中,“以 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 要求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提出的思 想主张类似?(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谢谢欣赏!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 封建的堡垒。”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一:
民国初年百姓门前的对 联
皇 恩 雨 露 深
帝 德 专制 乾 坤 大
民主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二:
《药》对“人血馒头”的描写: 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地说 :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cuō)起这 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 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ǎo)开了,焦皮里面窜 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 —鲁迅《药》节选
愚昧
科学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三: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刊登一则新闻:有 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 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 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旧道德
三从 贞节 四德 牌坊 (核心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
北方吹来十月风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当堂反馈:传播马克思主义——新世纪的曙光 李大钊 十月革命胜利 1917年,俄国 ____________的消息传入国内, _____在 《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 _____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论文, 接着又创办了《每周评论》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 新阶段 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______ 。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后期
(打倒“孔家店”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5)、宣传马克思主义。
品读经典,缅怀伟人
鲁迅《藤野先生》节选: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 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 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 人……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 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弃医从文
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相结合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 《狂人日 记》
鲁迅
走近伟人 重温历史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写文章“需言之有物” “不作无病之呻吟”
孔子的封建礼教成为历代帝皇统治百 姓的思想工具(实质反封建)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制度。
科学知识、科学精 神、科学法则。
民主
科学
(赛先生)
(德先生)
“我上、思想上一切黑 暗。” ——陈独秀《新青年》
二、“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四提倡,四反对) 前期 内容:
民主
科学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一、《新青年》的创办
1.背景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平等、博 爱等思想观 念深受知识 分子欢迎
新 旧 思 潮 发 生 激 烈 冲 突
袁世凯恢复 帝制,思想 界掀起一股 尊孔复古的 逆流。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 《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915
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李大钊 科学
陈独秀 民主
、 和
、 .
青年杂志
》
.
鲁迅
胡适
、
《 .
新青年
》
. 北京大学
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 提倡 提倡 提倡
,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 ,反对旧文学 新文学
P42
历史影响
材料解析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 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 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 国进化概论》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影响)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有着绝对否定或绝
对肯定的偏向。
他们打碎了身上的枷锁,
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化 学实验室
洋务运动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人又进行了什么探索?
新文化运动
(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 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陈独秀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及根据地 • 运动中心:北京、上海 • 主要根据地:北京大学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新青年》迁到北京出版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百家争鸣”
蔡元培
读者称《新青年》是:青年的“良师益友 ”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新道德
(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 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 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 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胡适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儿微云 ,地上吹着些儿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1921年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
讨论: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孔,而今人又尊孔?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 打倒孔家店——吴虞
批孔
尊孔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练习巩固
时间 标志
代表人物 旗帜(口号)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主要内容
.
. .
新文化运动 年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一:
民国初年百姓门前的对 联
皇 恩 雨 露 深
帝 德 专制 乾 坤 大
民主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二:
《药》对“人血馒头”的描写: 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地说 :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cuō)起这 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 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ǎo)开了,焦皮里面窜 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 —鲁迅《药》节选
愚昧
科学
20世纪初中国现状
之镜头三: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刊登一则新闻:有 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 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 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旧道德
三从 贞节 四德 牌坊 (核心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
北方吹来十月风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当堂反馈:传播马克思主义——新世纪的曙光 李大钊 十月革命胜利 1917年,俄国 ____________的消息传入国内, _____在 《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 _____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论文, 接着又创办了《每周评论》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 新阶段 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______ 。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后期
(打倒“孔家店”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5)、宣传马克思主义。
品读经典,缅怀伟人
鲁迅《藤野先生》节选: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 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 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 人……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 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弃医从文
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相结合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 《狂人日 记》
鲁迅
走近伟人 重温历史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写文章“需言之有物” “不作无病之呻吟”
孔子的封建礼教成为历代帝皇统治百 姓的思想工具(实质反封建)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制度。
科学知识、科学精 神、科学法则。
民主
科学
(赛先生)
(德先生)
“我上、思想上一切黑 暗。” ——陈独秀《新青年》
二、“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四提倡,四反对) 前期 内容:
民主
科学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一、《新青年》的创办
1.背景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平等、博 爱等思想观 念深受知识 分子欢迎
新 旧 思 潮 发 生 激 烈 冲 突
袁世凯恢复 帝制,思想 界掀起一股 尊孔复古的 逆流。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 《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915
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李大钊 科学
陈独秀 民主
、 和
、 .
青年杂志
》
.
鲁迅
胡适
、
《 .
新青年
》
. 北京大学
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 提倡 提倡 提倡
,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 ,反对旧文学 新文学
P42
历史影响
材料解析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 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 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 国进化概论》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影响)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有着绝对否定或绝
对肯定的偏向。
他们打碎了身上的枷锁,
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化 学实验室
洋务运动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人又进行了什么探索?
新文化运动
(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 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陈独秀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及根据地 • 运动中心:北京、上海 • 主要根据地:北京大学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新青年》迁到北京出版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百家争鸣”
蔡元培
读者称《新青年》是:青年的“良师益友 ”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新道德
(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 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 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 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胡适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儿微云 ,地上吹着些儿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1921年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
讨论: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孔,而今人又尊孔?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 打倒孔家店——吴虞
批孔
尊孔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练习巩固
时间 标志
代表人物 旗帜(口号)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主要内容
.
. .
新文化运动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