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和田的维吾尔人 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9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9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新课标
3、维吾尔的姑娘小伙漂亮,能歌善舞。
把这个句子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再读一读。
课后反思:
1、密密的眼帘,深邃的( ),妩媚的( ),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这句话把维吾尔的姑娘比作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形态()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这句话中的“抽象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都春晖学校_______年级_______学科导学稿
编写人:
杨文娟
审稿人:
编写时间:
14年月日
使用时间:
14年月日
编号
Syzx号
使用班级
小组:
成员姓名:
课题:9.《和田的维吾尔》(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特点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二、学习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高(中)考要求: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要点回复:
1、我会读: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2)、你印象最深的的句子有哪些,说说自己印象深的原因。
(3)、把你觉得的好的句子和词语积累下来吧,看谁积累得多。
【扩展延伸】
高(中)考对接
【知识结构线路图】
三、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一、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撕扯()的眼帘令人()()地欢迎

9、《和田的维吾尔人》导学案

9、《和田的维吾尔人》导学案
一个地区。提起和田,我们可能知道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产玉石的地方;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会浮现载歌载舞的情景。除了这些,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饶有趣味的维吾尔族风俗。
本文主要称赞了维吾尔人的乐观,豪气,爱美,能歌善舞,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性格的赞美与歌颂。
2、维吾尔姑娘像花儿绽放在风沙里。()
3、沙尘暴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
4、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
5、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著名的日常食品------馕,也是在土壤坑里烤成的!()
二、照样子写词语。
1、载歌载舞(ABAC)
2、五颜六色(含数字)
提升素养
你在课外搜集到哪些民族饶有趣味的风俗习惯呢?请选择你感兴趣的民族风俗,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载歌载舞(zài zǎi)肃然起敬(sùshù)
铺天盖地(pūpù)激昂(áng yáng)
韵味(yùn yìn)扼杀(ènè)
二、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热烈激昂的()寂寞而单调的()
飞奔的()爱美的()
密密的()沙哑的()
妩媚的()深邃的()
拓展能力
一、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那一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2、对子间交换导学案用红笔纠错。
合作探究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对学和群学中的疑难问题。
2、再以八人小组文单位,再次探讨在四人小组中的疑难问题。
展示
1、展示时,展示者一定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说话流畅。
2、倾听者一定要“洗耳恭听”。




内容一: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族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

难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三、利用程资源:教学流程教学思考一、激趣定标1、欣赏歌曲《我们x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

(板书题)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出示题,生齐读题。

1、自由读,把文读正确读流利。

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

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

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库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晒干;天生爱花;能歌善舞等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堂检测1、默读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①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

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②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

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

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

想象那样的情景: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

略阳县一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和田的维吾尔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略阳县一小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9《和田的维吾尔人》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9《和田的维吾尔人》学习内容:9《和田的维吾尔人》学习目标:1。

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特点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学习重难点:1。

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2.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课前准备: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及和田地区的位置,搜集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文字。

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2。

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许多饶有风趣的习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人.板题,读题。

二、自学体验: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2。

给加重的字注音,理解意思:迎风引吭渺渺回荡随风摇曳深邃妩媚豁达3。

解释词语:铺天盖地:载歌载舞:肃然起敬:美不胜收: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再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开头结尾的关系是:和田维吾尔族人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

2。

用横线画出2、4、5、6段的中心句,和田维吾尔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请找句子具体阐述。

(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3)爱美的维吾尔族:(4)漂亮、俊朗、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四、归纳提升:1.朗读最后一段:“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结合文中具体的描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在文中找出最能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2.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六、反思总结《苦练》教学设计(简要参考)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

文中记录了陈招娣在排球训练中,几次罢练,最终克服困难,理智回归训练的故事,歌颂了她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9.《和田维吾尔人》导学案 学生版 王志

9.《和田维吾尔人》导学案 学生版 王志

第一课时预习导航: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第二单元课文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个专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

新疆也是一个好地方,它还有地毯之都、丝绸之乡、玉石之乡、瓜果之乡的美称呢!除了这些,维吾尔族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文字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人,了解他们的风俗民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

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查找工具书,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用“”画出能够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特点或精神面貌的语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并跟同桌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读准带拼音的词语和四字词。

撕.( )扯嘶.( )着渺.( )渺土馕.( )坑扼.( )杀都帕.( ) 韵味深邃.( ) 妩.( )媚绽.( )放抽象激昂香喷喷随风摇曳( ) 肃然起敬美不胜收铺天盖地豁达乐观形态各异迎风引吭.( ) 载歌载舞。

齐读并抄写这些词语。

4.理解词语。

豪气:。

扼杀:。

俊朗:。

豁达:。

纵使:。

深邃:。

渺渺:。

美不胜收:。

5.交流能够概括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特点或精神的语句。

这些句子起到了概括的作用,我们叫它。

在文中起到作用。

6.从这些句子中找出概括性的四字词,说说这是的维吾尔人吗?三.重点探究,品味赏析。

1.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2.再读课文,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人)1.轻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①.②.③.与;的神态、动作与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读懂了:以及作者的。

2.齐读本自然段,读出维吾尔族的豪气与乐观以及作者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二)学习第2、3自然段(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人)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说说在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①.②.2.第2、3小节写了“和田维吾尔人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

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春季期小学校本课程六年级语文导学案9*.和田的维吾尔【学习目标】1.我能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预设)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课前准备】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及和田地区的位置,搜集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文字、图片资料。

【学习课时】1课时【知识链接】新疆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人口目前有800多万,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

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并以产玉、丝、地毯名扬中外,是著名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瓜果之乡”。

【学习过程】一、自学字词,读通文本。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本文主要介绍了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和习惯,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性格的赞美。

三、入情入境,品读感悟。

1.细读课文,抓住维吾尔人特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我能在文中做批注,并与同学交流感受。

)2.这篇课文是主要采用了、、、等说明方法,总结出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的特点及民族风俗。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提高欣赏和评价能力。

【整理学案】请你把导学案中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

【自主反思】。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新课标版

课型:预习展示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 9* 和田的维吾尔第 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37 页至 39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1、读读记记“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二、夯实基础课前预习:1、你能说说你心目中的维吾尔族吗?2、初读课文:和田的维吾尔人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3、我能正确的认读词语,还能用其中的词语说话。

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知目标,定方向!学法指导:独学:阅读课文,查找资料,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

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划记出来,然后动手查字典理解,注意双色笔的使用。

将词语抄写一遍,用双色笔将要注意的地方标记出来。

对学:小组对子间合作交流,读词语,说句子。

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三、能力提升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和田维吾尔的民俗特点和民族精神的?从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并说说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四、总结梳理1、你认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2、请你用句中的关联词造句。

五、过关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è liè shēn suì měi bú shèng shōu()() ( )yíng fēng yǐn háng huò dá lè guān( ) (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仅……还…… 纵使……也……虽然……但是……(1)()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六年级下册9和田的维吾尔学案

六年级下册9和田的维吾尔学案

《9.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组: 六年级 主备人:教材位置:第二单元37-39页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目标: 1、我可以积累本课新词和生动形象的句子。

2、我学习以后能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通过学习我会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地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及民族风俗,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营养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具准备: 有关维吾尔族的图片、课件、资料等。

学习过程:课前热身1.导入:这几天,我们都在通过课文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世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

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吧!2.媒体展示关于新疆和田及维吾尔族的课件内容,看后说说维吾尔族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刚才我们通过媒体,对维吾尔风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更多地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乡村、维吾尔人。

课堂展示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3.速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2—3.4.5—6小节的内容。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体会。

5. 你是怎么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这句话的?6.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拟人句: 反问句:比喻句:课后拓展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载歌载舞(zài zǎi)肃然起敬(sù shù)铺天盖地(pū pù)激昂(áng yáng)韵味(yùn yìn)边缘(yuán yǘan)扼杀(â nâ)2、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热烈激昂的()寂寞而单调的()随风摇曳的()飞奔的()爱美的()密密的()沙哑的()妩媚的()深邃的()课堂检测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香小学蛮洞村校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9、和田的维吾尔人
编者:杨凤清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资料准备:
和田是新疆维吾尔人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

提起和田,我们可能知道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产玉石的地方;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会浮现载歌载舞的情景。

除了这些,课文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饶有趣味的维吾尔族风俗。

1.关于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人口目前有800多万,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接近或超过苗族,居前四五位。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尤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最为集中。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舞蹈等闻名中外。

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

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棱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维吾尔族舞蹈的群众性很强,以轻巧、优美的舞姿和快速旋转、多变的艺术特点而著称。

“赛乃姆”(集体舞)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即兴表演,有时独舞,有时二人对舞,三五人或十几人同舞也很常见。

大型活动时,还会出现百人共舞的壮观场景。

舞蹈者情绪热烈,观众拍
手、呐喊助威。

在农村、乡镇,每逢节日、婚礼、欢送宾客等喜庆场合,都要唱歌跳舞。

2.关于新疆和田地区
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古称于阗,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

自古以来就以“稼穑殷盛,花果繁茂”著称,并以产玉、丝、地毯名扬中外,是著名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以及“瓜果之乡”。

它宜农宜牧,是一片富饶的宝地。

如今,和田的歌舞仍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里有世界第二大沙漠的胜景,两千年历史的丝绸古迹,以及人与大自然搏斗创造的沙漠绿洲、千里葡萄长廊等人文景观。

【预习案】
方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一、读熟课文,读准字音。

二、了解背景及相关知识。

三、概括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完成预习案。

【学案】
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

3、读悟结合。

浏览课文,读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给加点字注音,理解意思:
嘶迎风引吭渺渺回荡土馕随风摇曳深邃妩媚豁达
2、解释词语:
铺天盖地:
迎风引吭: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载歌载舞:
3、用波浪线画出课文的中心句。

开头结尾的关系是()。

和田维吾尔族人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4、用横线画出2、4、
5、6段的中心句,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请找句子具体阐述。

A、()维吾尔族人
B、()维吾尔族人
C、()维吾尔族人
D、()维吾尔族人
5、朗读最后一段:“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结合文中具体的描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摘抄文中的佳句:
拟人句:
比喻句:
7、知识链接:
【检测案】
一、我能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不仅……还……纵使……也……
虽然……但……
1.()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2.花儿()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3.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再苦,感觉()是甜的。

二、【句段剖析】
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在迎风引吭。

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⑴文中提到“这样的夜里”是指怎样的夜里?
⑵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________,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__________,表达出“我”的惊奇。

教学反思:
小组展示交流积极,但个别小组沉默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