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1漫画作文讲评及范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完整

2018届高三看图作文训练2016年全国卷作文是一幅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2组图面组成,构图和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同样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一篇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漫画作文试题,漫画作文多年未考,全国卷还是是2007年考过《摔了一跤》漫画作文,围绕“如何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反映的是孩子“成长”中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问题。
而今年的这幅漫画作文与2007年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也是反映了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和成功等问题。
当然,如果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可以突破教育这个范围,从当下社会国人对待各项工作事业、思想观念态度中去深入挖掘我们的评价及标准。
从构图和画面看,图中的两个人物(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但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形象特征,联系社会现实,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从审题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是唯分数论的教育是错误的;二是分数的进退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第三如何看待学业成绩与素质教育;第四即要鼓励进步,更要包容不足;第五社会要允许失败,创新才有可能;第六要树立正确的成功与失败的观念等以及围绕这些立意谈应该怎么样去做。
从写作上看,议论文构思可以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论述,先要简单概述漫画画面(结合材料),再明确主旨,揭示寓意(所论述的中心)后展开论述。
注意论据的丰富性,论证的层次和多种论证方式的运用。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围绕漫画的主旨,确立线索和人物故事,注重描写,叙议结合。
由于漫画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所以较文字做材料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自由度。
2016全国卷1高考作文评析及范例

元性评价,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对人的评价更应多元而
科学。吻痕可以有,掌印也能行,但千万不能唯分数论。
第20页,共20页。
•
说实在,分数已成教育的心头大患,以分数论奖罚,
绝非教育改革的出路,更不是教育的本质。这样的做法
是粗糙的,甚至是粗暴的,换来的绝不是教育的春天,
而是教育的寒冬。还记得龙应台恳切地对儿子说:“孩
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
只有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分数“雾霾”净化
之后,我们才能回归真正的教育。各位真正关心教育的
一张“进步之星”的红榜,微笑温暖心田。然而,面对这
幅漫画,心里却增添一份沉重与刺痛。分数由100分不幸
滑到98分,由55分逆袭跃至61分,每个跃动的分数都拉紧
我们的神经。分数,成为我们心头无法挥去的“雾霾”。
•
不可否认,在“胜为王败为寇”的王朝理念下,分
数有其存在的土壤,它是一把客观的标尺,标度着角逐
的实力。想想,人生任何一场考试都不是以分数来论英
雄吗?比如科举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没错,分数成为
定夺上下的一把利器。
第13页,共20页。
• 可是,细想一下,分数有那么神奇吗? 我们为何对分数如此敏感啊?
• 人们总喜欢用分数来为学生贴上标签, 将分数与“好生”、“差生”对号入座。分 数高,则把“好生”的荣光慷慨地放大;若 是分数低,则把“差生”的帽子冰冷地扣上。 就这样,我们把分数的功效妖魔化,人为地 拔高分数的价值,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于是, 学生苦苦拼搏,追求分数,可忘记了健康的 体魄和美丽的灵魂;老师呕心沥血,汲汲于 分数业绩,却忽略了学生灵魂的塑造和创新 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唯分数论”的价值 观在作祟。
2016全国卷漫画作文范文

全国卷漫画作文2016全国卷漫画作文范文2016年高考新鲜出炉,全国统一命题试卷3套,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教育等发展程度而区别化对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全国卷漫画作文范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2016年高考语文科目结束,据考生介绍,今年高考作文题为一组漫画,内容是一个小孩100分得到家长一个吻,98分却挨了一巴掌;另一个小孩考试61分得到一个吻,55分挨了一巴掌。
要求考生根据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该漫画由四副独立的人物图片构成,上下左右排列对称均当,并用竖立的矩形方线作为边框,四副人物图片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画,从图片表面观察可以认定人物为(小)学生。
其中,两两图片形成鲜明比照。
横向观察,第一组图片是评价主体对考100分和55分学生的不同评价,考100分(满分)的学生脸上有一个被亲过的嘴唇印,考55分(不及格)的学生脸上则是一个巴掌手印,并且考100分的学生脸上洋溢笑容,考55分的学生则愁容满面;第二组图片,则是一个考了98分(未能满分)的学生脸上是一个重重的巴掌印,考61分(刚刚及格)的学生脸上却是一个红红的嘴唇印。
纵向观察,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原先考100分被给予红嘴唇,后来考98分被给予大巴掌;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刚开始考55分被给予大巴掌,后来考61分被给予红嘴唇。
1.漫画的画中之言从横向看,第一组图片是家长、老师或其他主体对考试成绩不同孩子所作出的评价:考试成绩好,就对孩子赞扬,孩子也跟着心情好;考试成绩不好,就责备甚至痛下毒手,孩子也变得灰头土脸;第二组图片则是对孩子要求标准的不同,没有考满分就横加指责,刚刚考试及格就大为赞赏,而根据受到的评价不同,孩子的反映也有所不同。
从纵向看,是评价主体(主要是家长)对同一个孩子前后表现不同而给予的奖赏惩罚:对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如果一旦退步就要受到惩处;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如果稍有进步就会得到表扬。
【高考作文】2016高考漫画作文范文

【高考作文】2016高考漫画作文范文篇一:唯分论英雄功利何其重在这张照片中,第一个孩子第一次得了100分,受到了表扬。
他第二次得了98分,被扇了耳光;第二个孩子以55分未通过第一次考试,受到了批评。
第二次测试得到61分,由杨教授主持。
通过两个孩子在获得不同分数后的不同经历,我们不禁感叹:唯一的一点是英雄,功利主义是多么重要!孩子或许能在得满分,有进步时感到成功的喜悦,但当带着惩罚性质的耳光降临,孩子的心中便陡然多了“失败”带来的焦虑与压抑,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素质由于这种奖惩的反复而一低再低,对考试畏惧,对成功焦虑。
归根结底,是父母的功利主义心态“只讲英雄”。
心是如此渴望孩子的成功,以至于他第一次患上了成功焦虑症,不知不觉地让孩子染上了这种“疾病”:一切都必须完美,即使离完美只有一小步,也是失败。
从长远来看,父母和孩子都容易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放眼当下,这种功利心态、焦虑心理也并不少见。
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的总是那些出大名发大财挣大钱的人;毕业生择业先看薪酬再谈兴趣;一些人甚至为名为利不择手段,什么都可以抛弃!事实上,追求成功是一种态度。
我们应该使这种态度更加理性和和平,而不是轻浮和不安。
父母和孩子需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心态。
人生须有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纷繁中保持本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懂得知足才能快乐,懂得取舍方可轻松。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摆脱功利主义心态,永远保持一颗冷漠的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俗世界中不迷失自我。
篇二:任尔起伏沉浮,我自淡定如初看到这一幕,几个家庭感到高兴,几个家庭感到悲伤。
从100分中得到98分的孩子会经历从亲吻到扇耳光的奖惩;从55分提高到61分的孩子们从拍打耳朵到接吻都能感受到悲伤和喜悦。
这一幕让人发笑并深思:为什么正常的表现波动会如此强烈地影响父母的情绪?究其奖惩差别的原因,不过是退步的“好孩子”没有取得满分,而“差孩子”完成了由不及格到及格的飞越。
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分析及范文

全国卷I: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思考评价与发展的问题。
阅读漫画,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漫画作文大意为,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了奖励;第二次考了98分,得了一巴掌。
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8分受到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获得奖励,看图写作题目自拟。
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
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语文考试结束后,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教授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该漫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教育,是为优雅的前行潮阳一中语文老师钟玮漫画中,两个唇印与两个巴掌,在鲜亮的分数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假如穿超千年,孔夫子看到这幕,是会开怀一笑,亦或蹙眉不语?毕竟,我们向是不耽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的。
分数有值,幸福无价,毕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仍需保有一份对不完美人生的敬意,我们,要学会优雅地前行。
诚然,学业重要,分数是衡量学业的重要手段,谁都不甘为人后,谁都愿金榜题名。
考试给了所有人以公平,也考验着人们不同的评价态度;学习给了普通人以机遇,也淬炼着我们不同的内心渴望,如果生活永远都如西西弗斯的周而复始的巨石,那种压迫感,自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2016年高考标杆作文及满分作文点评

2016高考满分作文报告■真题回放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解读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漫画作文试题新鲜出炉,让一直以来在积极投身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的考生有些措手不及。
其实,对漫画作文而言,大家不应该陌生。
高考恢复三十多年来,它曾多次出现。
而今年的漫画作文则是继2007年、2010年漫画式作文的延续,值得点赞。
近年来,全国一卷一直在考查思辨类材料作文,今年又回归漫画类材料作文,富有新意,这也是对高考作文备考的一个新突破。
从漫画的内容来看,涉及社会、家长、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突出“激励赏识,关爱孩子”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关注家庭生活,放眼社会,要注意正面激励,共建和谐。
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不仅仅是今天的数百万考生要面对的“任务”,也是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要思考的问题。
■阅卷手记作为一名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而言,今年感触最深的是,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拟定与往年明显不同。
今年采用同一套试卷的省份较多,为了保持作文评分标准的一致性,在拟定作文评分标准时,专家们一改往年“一言堂“的形式,而是把所有参与作文阅卷的老师集中在一起,献言献策,集思广益,最终拟定出了大家均认可的作文评分细则,最大限度地保护每个考生的权益。
在具体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去年高考作文书写体的影响,今年高考作文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书信体作文。
书信体有效地规避了议论文体枯燥说理,在叙事中穿插抒情,在抒情中巧妙说理,情理交融,事理清晰,相辅相成,丝丝入扣,成为考生情绪的发泄地,情感的宣泄场,时时叩击着阅卷人的心扉,处处弘扬着人生的正能量。
尤其是《妈妈,我比分重要》一文,更是让阅卷老师潸然泪下!体裁的单一性与举例的陈旧性是今年高考作文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2016课标全国Ⅰ卷高考漫画作文“家庭教育”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16课标全国Ⅰ卷高考漫画作文“家庭教育”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2016课标全国Ⅰ,18,60分)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今年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要求阅读漫画进行写作。
这是对2007年、2010年漫画式作文题的延续。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三步骤:看懂漫画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审题立意写作。
前两步不难做到,第三步审题立意是关键。
这一步可看出考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影响作文分数。
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是写作的重要一环。
第一步,看懂漫画内容。
漫画的第1部分是成绩优者受到奖励(亲吻),成绩差者受到惩罚(巴掌);第2部分是成绩优者因退步而受到惩罚(巴掌),成绩差者因进步而受到奖励(亲吻)。
再交叉观察这两部分:100与61受到奖励(亲吻),98与55受到惩罚(巴掌);但100与98、61与55差距并不大,前两者与后两者差距却很大。
第二步,联系社会生活。
这幅漫画,运用纵横对比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我们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唯以分数论英雄,功利心太重。
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会受到家长的奖赏。
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距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甚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第三步,审题立意写作。
综合漫画内容,可有如下立意:①成绩好坏与奖罚之间的关系。
成绩不是奖罚的唯一依据,漫画意在批判唯以成绩论英雄者。
写作时可以拓展延伸,如社会上依据成绩给学生、学校排名,根据GDP给官员排名,等等。
②如何看待赏识教育与棍棒教育的问题。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2016年全国卷作文是一幅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2组图面组成,构图和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同样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一篇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漫画作文试题,漫画作文多年未考,全国卷还是是2007年考过《摔了一跤》漫画作文,围绕“如何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反映的是孩子“成长”中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问题。
而今年的这幅漫画作文与2007年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也是反映了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和成功等问题。
当然,如果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可以突破教育这个范围,从当下社会国人对待各项工作事业、思想观念态度中去深入挖掘我们的评价及标准。
从构图和画面看,图中的两个人物(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但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形象特征,联系社会现实,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从审题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是唯分数论的教育是错误的;二是分数的进退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第三如何看待学业成绩与素质教育;第四即要鼓励进步,更要包容不足;第五社会要允许失败,创新才有可能;第六要树立正确的成功与失败的观念等以及围绕这些立意谈应该怎么样去做。
从写作上看,议论文构思可以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论述,先要简单概述漫画画面(结合材料),再明确主旨,揭示寓意(所论述的中心)后展开论述。
注意论据的丰富性,论证的层次和多种论证方式的运用。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围绕漫画的主旨,确立线索和人物故事,注重描写,叙议结合。
由于漫画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所以较文字做材料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自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唯分数论”造成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有好事者对近三十年的高考状元做了一个统计, 竟没有一个在行业上成为领军人物。当然不能认 为都是高分低能者,但长期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 发展。如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考分一路领先, 十三岁以高分进大学,十七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 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可谓一路辉煌一路歌。可 就是这样的“分数学霸”,又被“分数”所伤。 唯“分”是图的后果是,生活能力极差,社交能 力不足,人格缺陷明显,竟遭校方退学。残酷的 现实不能不让我们警醒,“分分分,并非学生的 命根”。(议2:危害1)
今天,我们把奖罚娴熟地嫁接到教育,教育之 锅就喧腾起来。以分数定奖罚,做到赏罚分明, 也降低人为操控的风险。于是乎,赏识教育、藤 条教育大有市场,成为我们乐此不疲的依赖,也 成为了驾驭孩子最锐利的武器。因为我们相信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坚信“棍棒底下出 孝子”。 教育需要奖罚,分数需要分明,奖罚的初衷不 可置否,但是,愚以为,从远景来看是治标不治 本,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同时,一味地依赖奖罚 来教育孩子,这未免有点暴力,令人不寒而栗。
【范文3】唯分赏罚,教育之殇 漫画中,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个 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罚了一个掌印。 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变 “掌”;第二个孩子考上61分,由“掌”变“吻 ”。(概括画面)这一简单粗暴的赏罚举动的背 后,或许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唯分论英雄的人才培 育制度的体现。可叹,教育之殇!
2016年高考作文
评价
漫画材料选择得很好,组合巧妙,赋予 考生多角度的思考和立意空间。表面上看 是对学习成绩的认识和评价问题,其实在 对待分数升降的态度上,构成了多种不同 的认识关系:肯定与否定、表扬与批评、 评价与发展。这样,看似老套的命意,却 赋予了广阔的思考可能。
满分赏吻退施惩,貌似奖罚特分明。 失误两分脸被打,及格半步趾高扬。 可怜学子受邪气,悲叹师长耍威风。 但愿考核莫任性,公平公正寻共赢。
值得欣慰的是,在因失去惩罚教育而遭遇惨痛 教训之后,人们终于记忆起了“吻印”与“掌痕” 的故事,尤其让大家明白,“掌痕”并没有让人 消沉反而是激励成绩提升的有效措施。同时也给 我们敲响了警钟: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是相辅相 成的,而某些环境中,磨难与挫折远比奖赏更具 教育作用。 只奖不罚的教育必将面目全非,缺失惩罚的教 育必将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唯分赏罚论英雄,也许是我们整个教育界都应该警 惕反省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家庭、学校、社会、国家, 如果都只停留在一个维度上思考实践教育的真谛,那将是 教育的一场灾难。教育之殇,源于单一单薄的教育评价体 制。两个孩子的综合素质的高低评价,除了分数这一个结 果,还应该与其学习过程的表现,与同学协作的情况,表 达交际能力的强弱,特长的发挥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给 学生正确而全面的“吻”与“掌”,否则教育将走向死胡 同,会逼疯多少个“范进”,庸常多少个“方仲永”,埋 没多少个“韩寒、马云、钱钟书”?而那些虎妈狼爸们, 巴掌下又教训毁灭了多少“优秀有潜力”的孩子们 ?可叹, 教育之殇!
遥想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面对个性化的学生,给予 的评价各不相同,有默许的“吾与点也”,有大赞的“贤 哉,回也”,也有委婉否定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中,是谁之过与?”没有简单粗暴,只有循循善诱。想要 我们的教育不再停留于分数的表面,便要明白爱因斯坦那 句教育箴言的真谛:“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 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 家。” “图画小儿赏与罚,应由社会明眼察。不囿分数殇教 育,喜怒哀乐皆人生”。希望一幅轻松幽默的漫画,能敲 醒更多沉醉不知归路的“大家”,还教育一个包容博大的 天地,给孩子一个快乐完满的明天!
猜想,这幅漫画给小学生们目睹,怕也会会心一笑, 更何况历经了大大小小考试的我们。不管学生或是各行各 业的人士,都能深切体味这分数背后给自己一生带来的影 响。它犹如当头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是举的家长 们、老师们、教育专家们?图中两个小孩的人生不是简单 的“98”和“61”能决定的。我们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或 许只是更宽松包容的教育环境,更多维深厚的文化熏陶, 更理性明晰的人生规划,更正确适当的一个“吻”和一个 关键犯错时候的“掌印”。明晰赏罚,不唯分论英雄,教 育之殇才有可能变为教育之幸!
在缺失磨难与挫折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很难培 养出多次被贬而乐观豁达的苏东坡,更难以出现 忍辱负重而奋笔疾书的司马迁。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 几句批评都承受不了的人,都是因为缺少 了惩罚教育。连一点挫折都承受不起的人,何谈 担当大任! 受教育者失去了惩罚教育,而教育者必将遭到 惩罚!近年来,老师因批评学生挨打,父母因教 训子女而遭杀害的例子已不再是新闻。
课标1卷:漫画内 容解读
从漫画上来看,整体体现出了两 种不同的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获
分数
高
• 满分 • 未满分
奖惩
两种
• 欣喜/赞扬 • 沮丧/批评
得不同的学习分数时所受到的待 遇(或自我的内心感受)。
低
• 不及格 • 及格
两种
• 沮丧/批评 • 欣喜/赞扬
作文立意
(一)分数问题。 1.“考满分的就被奖励,考55分的就被惩罚”: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立意①:教育学生(孩子),奖罚不能只看分数。 立意②:教育不只是只有分数;分数不是衡量教 育唯一尺子。
2.“考了满分就奖励,退步到98分就被惩罚”: 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立意⑤:对学生(孩子)不要苛求完美。 立意⑥: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退步更需要理解。 立意⑦:教育者不能只关心分数的变化。 3.“考了55分就被惩罚,进不到61分就给奖励”: 这样的做法似乎有合理之处。 立意⑧: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进步确实需要 鼓励。 立意⑨:要懂得欣赏学生(孩子)的进步。 立意⑩:及格事小,鼓励事大。 (⑧⑨⑩三条立意,脱离材料的整体,与漫画 的中心主旨有违逆,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总之,我们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但更需要 的是多元性评价,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对人的评 价更应多元而科学。吻痕可以有,掌印也能行, 但千万不能唯分数论。(结:照应并点题)
【范文2】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 有人将夏明的漫画稍作改动,其画面清晰可 见:条纹衣男生第一次考100分,得到一个亲吻的 奖赏,第二次考98分时得到的却是一个耳光的惩 罚;黑短袖男孩,第一次考55分,挨了一巴掌, 第二次考61分,得到了一个亲吻。两幅画面的寓 意很明显:无论基础如何,只要有进步就会得奖 赏,退步了必将遭到惩罚。(概括画面)
【范文4】奖罚,绝非教育的“终极武器”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心理学家荣格如是说。看一个孩子则唯成绩是论,评一所 学校则唯升学率是论,却从没向内审视过我们的教育奖罚 ,麻木成为麻木者的良民证。要知道,奖罚绝不是我们教 育的“终极武器”。 收获满分100分、成绩进步之时,世界报之以亲吻; 但当考砸、成绩退步之时,遭遇的是冷冰的手掌。我依旧 是的我,可世界却“华丽转身”,从被吻到挨揍,由受奖 至受罚,我到底错在哪里?推开窗子,阳光自然会进来, 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 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于是心怀释 然。
(二)奖罚问题。 4.“奖励就亲吻”:这样的做法要慎重。 立意⑪:爱的方式有很多,不能过于简单化。 立意⑫:欣赏不能变得太功利。 立意⑬:赞赏也要看情况。 5.“惩罚就掌嘴”:这样的做法不可取。 立意⑭:惩罚不能简单粗暴。 立意⑮:暴力教育要不得。
(三)教育问题。 7.“分数高就奖励,分数低就惩罚”:分数不能 成为奖惩的标准和依据。 立意⑰:教育者要有科学全面的评价观。 立意⑱:教育者要注重全面而多元化的培养人 才方式。 (四)教育者问题。 立意⑲:教师也要接受再教育。 立意⑳:父母培训迫在眉睫。 (五)学生(孩子)问题。 立意21 :受教育者要全面发展。 立意22 :学生(孩子)的育思想正“深 入人心”,毒害着许多跟风的家长们。此风不止,将直接 影响每个孩子的教育成长。第一个基础稍好的孩子由 100 分变为98分,其中原因是什么?是考试难度大了,还是孩 子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抑或是上课时不专心所致?第二个 基础薄弱的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是正常发挥,还是方法 上的改进,抑或只是猜测蒙对?家长们不由分说,直接玩 “变脸”---晴转过云或多云转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脸 或盲目高兴。而家长们就做了孩子人生舞台上的“幕后导 演”,简单粗暴地左右了他们的人生。急功近利,不明就 里的赏罚,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同样“不明就里” 的家长和孩子!
【范文1】吻痕掌印,莫唯分数论
给我一个吻,只因考百分;给我一掌 印,只因差几分。考得好,家长、学生喜 笑颜开,“吻痕”如花,在脸上绽开芳华 ;考得不好,学生、家长愁眉苦脸,“掌 印”如火,在心头煎熬焦灼。对当下教育 评价唯分数论给予极大的讽刺。 (引: 对比鲜明)
考得好受到奖赏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得不好受到惩罚 也无须指责,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 的。关键是我们不能唯分数论,不能分分计 较,不能少考两分,就暴跳如雷,如丧考妣。 其实人的成长,是以完整人格培养作为终极 目标的。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若 将分数作为评价人好歹的唯一标准,那么其 后果是不堪的。(议1:不唯分数)
从纵向对比中我们还会发现,条纹衣男生得到 了“吻印”之后却难以维持现状而退步了,而黑 短袖男孩第一次收获了“掌痕”之后,成绩很快 进步了。(比较分析画面) 这不是在警示我们: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能 缺失惩罚吗?(引:通过比较分析引出观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松柏之所以耐寒, 是因为它不畏惧严冬。人又何尝不如此呢?经不起严峻考 验何来顽强的意志力!纵观当今社会,人们一谈教育必言 赏识,谈“惩”而色变。在这种赏识教育的温室里,孩子 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挫折承受力。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 学习进步,口头表扬不起作用之后便是不惜重金奖励,而 面对孩子成绩下降时却敢怒不敢言。因为家长们担忧,长 春17岁男孩因父母的几句批评跳楼身亡了。因为老师们害 怕,徐州丰县某高一学生因在数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批评 了几句后跑出教室从5楼跳下去了;扬州一小学生因不愿 意打扫卫生被老师批评而负气跳楼轻生了。更令老师们恐 慌的是:湖南桃江一学生因不叠被子被老师批评而跳楼, 教师夫妻被逼下跪之后没有丝毫的教师尊严了。这些生命 之花为何如此脆弱?因为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中缺失了惩 罚,就像长期生活在温室里的花儿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