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同样的“低头”,不同的人生【郝新允,河南省唐河县第四高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持省级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中的运用研究》并结项,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论文。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广东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漫画情境的限制。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漫画审题要注意细节:第一幅漫画中的人物显然处于“登峰”状态,他身背行囊,手握拐杖,屈膝弯腰,精神焕发,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第二幅漫画中的人物处于平凡庸碌的生活状态,他低头勾腰,双手搭于后背,两腿直伸,精神颓废萎靡,暮气沉沉。

除关注漫画本身,考生还要关注两幅漫画上的说明性文字:第一幅是,“向上攀登的人一定低着头”;第二幅是,“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命题人还给出了一句提示性的话,“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暗示了立意的方向。

漫画直观形象,能引发考生对人生的思考,促使考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健全人格。

2.典型任务的限制。

本题的任务指向比较明确,要求考生“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针对两种“低头”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展开联想和思考。

写作时,考生必须兼顾两种“低头”的态度,不能仅写“埋头苦干,成功登峰”,也不能只批判“胸无大志,鼠目寸光”,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有所褒贬,有所阐发。

考生还须联系实际,可以是我国教育、科研、经济、生活、外交方面的实际,也可以是考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写作中要体现“有我”之境。

高考作文赏析:2020高考漫画作文范文

高考作文赏析:2020高考漫画作文范文

2020高考漫画作文范文【篇一:唯分论英雄功利何其重】画面中,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挨到了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不及格,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杨透过两个孩子得到不同分数后的不同遭遇,我们不禁要感叹:唯分论英雄,功利何其重!孩子或许能在得满分,有进步时感到成功的喜悦,但当带着惩罚性质的耳光降临,孩子的心中便陡然多了失败带来的焦虑与压抑,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素质由于这种奖惩的反复而一低再低,对考试畏惧,对成功焦虑。

说到底,这还是家长们唯分论英雄的功利心态在作祟。

心中太过渴求孩子的成功,以致自己先患上了成功焦虑症,还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也染上这种病症:凡事必求完美,即使离完美只差一小步也是失败。

长此以往,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容易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更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放眼当下,这种功利心态、焦虑心理也并不少见。

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的总是那些出大名发大财挣大钱的人;毕业生择业先看薪酬再谈兴趣;一些人甚至为名为利不择手段,什么都可以抛弃!其实追求成功是一种态度,要让这种态度趋于理性平和,而非虚浮躁动。

家长和孩子都需拥有驾驭心态的能力。

人生须有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纷繁中保持本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懂得知足才能快乐,懂得取舍方可轻松。

人生一世当摈除功利之心态永怀淡然之内心,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的世俗中不迷失自我。

【篇二:任尔起伏沉浮,我自淡定如初】瞥见分数,几家欢喜几家愁。

由100分退为98分的孩子,经历亲吻到耳光的奖惩;由55分进步为61分的孩子,感受的则是耳光到亲吻的悲喜。

这幅场景,使人会心一笑之余,不由得深思:正常的成绩波动,何以如此强烈地牵动家长的情绪?究其奖惩差别的原因,不过是退步的好孩子没有取得满分,而差孩子完成了由不及格到及格的飞越。

简言之,退步意味着惩罚,进步会换来奖励,对宏观视角下孩子所表现出的稳定水准,家长们似乎并未予以考虑。

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课件22张

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课件22张

生命因感恩而精彩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我在路上走,一直在抱怨,因为我没有一双鞋。我 一直在抱怨,直到我看见一个人,他失去了双腿。 朋友,你有没有觉得,你一直在抱怨,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你的心越来 越孤寂?你会问: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总是谁也不信,为什么世界总是 为什么不公平,为什么总要发脾气,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谁也不 理解我的心情? 我们都很脆弱,为自己筑起的防线早就使我们学会忘却。当你跌倒后爬起 来时,你会对自己说,别想了,忘了吧,明天会更好。你把那些伤心的往 事深深埋在了心底,随着岁月的流逝忘却了吗? 生活与痛苦同在,而治愈伤口最好的药,莫过于心存感激。这不仅包含 对你有过恩惠的人,同时也包括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所谓眼前半杯水, 悲者叹息:只剩半杯了!而乐者说:还有半杯呢。悲者也不是和别人的满 杯比,他只接受了半杯的不好暗示。乐者也并非和无水的空杯比,只是习 惯看光明的一面。借用故事的比喻,如果两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到了同一 个村庄,向人讨水喝。开门的村民同样给了他们半杯水,不懂感激的会想: 这么小气,没看出我是多么口渴吗?只肯给我这么一点!而懂感激的会想, 这里看上去也很缺水,我正口渴,这半杯水真是太及时了。
从人生心态角度立意:人生中无论何时 都应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从生活的给予方面角度立意:要感谢生 活,学会感恩。
选材上,可横向类比:漫画中,没有脚 却充满笑容,可联想到身残志坚、对生 活充满希望的人,也可联想到生活遭遇 了困难却勇于面对的人,例子不胜枚举; 没鞋抱怨者可联想到对生活失去信心的 四肢健全的人(如不堪生活压力跳楼自 杀者),也可联想到整天抱怨不思进取 者。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生活,不能刻意追求,否则会 过得不自在,不轻松。要学会放弃,适时适当地放弃,这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并 不是消极遁世。该放弃的无须坚持,该割爱的无需犹豫。更不必为此黯然伤神, 因为,放弃同样是美丽的!

2020年高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解析(含优秀范文)

2020年高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解析(含优秀范文)

解题 本题是“漫画类”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漫画命意的理
解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理解漫画材料,抓住漫画中突出、夸张、 变形、比较之处是第一个要点;准确理解文字说明是第二个要点。 将两幅漫画的这两个要点结合起来,便可得出恰切的立意。此题 的深度还在于,议论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出诸如“思 考越来越少”的原因、“重刮思考之风”的理由等,以此见出考 生思维的深度、论证的精彩和看问题的独特眼光。
2019哈三中:“漫画作文”之网络时代人们对生活的反思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这是一则漫画式材料作文,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图文转换思维、寓意探究能力。两幅图 所针对的对象都是“人类”——指“今天”的人们。第一幅强调历史性,画出了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并将 “鼠标”与“木石工具”“火”并举,用意在于点明现实:网络已深刻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把
因此,在泛娱乐时代,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制造对立,而是把握根本;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重掌理性的主导权, 重拾思考之魂。前代有人身处市井而无车马喧喧,那是他心之本性做主,不把对人生、对时代的思考拱手让人;今时有 人置身科技爆发、网络席卷一切的时代而不与时俯仰,借助网络的便捷与科技的进步,在道德、在学问、在事功上星夜 奋进,成就有为人生。发觉时代之弊,坚持思考之根,才是网络时代人们行事为人的正解。
4.思维限制。思辨性是高分作文的重要指征。两幅漫画的共同点在于议论的前提为当今时代(网络时代/ 娱乐化时代),若脱离这一限制空谈娱乐与思考的关系,或大谈时代特征、人类进步,都是缺乏整体思维的
表现,属于典型的偏题、跑题。立足当下,思维跨越古今,从正反等方面拓展写作外延,才能成就很好的文 章。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一、原题重现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漫画上的字: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分析看到漫画作文,我们首先要回顾的是漫画的解读方法:1.看标题或者注解(即画面当中的文字部分)2.看漫画主体。

3、看细节夸张处,这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我们看漫画作文试题,注解为“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画面的主体部分是一家人在客厅,两个老人看着电视并发出感叹,其他人都在看电子产品。

而细节夸张的部分在于三个年轻人,人手一个电子产品,或背向,或侧向对着老人,或站,或坐,或半卧,都沉溺于电子产品中,本是团聚一堂,却无其乐融融之感。

由此我们可以解读寓意为:讽刺或批判因过度沉溺电子产品,而忽略对家人关爱的现象。

陪同却非陪伴,相守却不相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年轻父母只顾低头游戏,置孩子安危不顾”还是“伴而不陪催生了新型‘空巢老人’”的相关报道,都频频见诸报端,引发大家深入思考。

这一漫画就是让我们关注那些彳亍在“智能”边缘地带,被“快捷方式”遗忘,被“电子产品”忽略的老年人。

这一漫画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孝道。

《论语》里谈到孝的最高境界“色难”,所谓“色难”即使在“奉养”的时候还能够顾及父母的“颜色”,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

老人最怕年老、无用,我们是否尽力使他们忘年?放下手机,和他们聊聊天,拿起手机,教他们上上网,我们心甘情愿地拿出片刻博取父母一粲。

三、学生存在问题片面的谈及“孝道”,大而广之,不关注漫画细节,忽略了“电子产品”这一要素;或者片面谈“电子产品危害”大谈特谈,忘记应关照的是其对“爱的能力,孝的热情”的伤害。

四、写后指导(一)文章审题准确,标题鲜明。

精彩要体现在标题中,首先在标题中药能体现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在这次作文中最好能有两个关键词“电子产品”“孝心”之间的关系。

高考作文写作:甘肃二诊漫画--冲动是魔鬼,三思而后行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

高考作文写作:甘肃二诊漫画--冲动是魔鬼,三思而后行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

高考作文写作:甘肃二诊漫画--冲动是魔鬼,三思而后行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作文题【2020 年甘肃省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总是在头脑发热时做出一些傻事,供平静下来反思。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提供的写作情境是一幅漫画,画面上一个头顶接近全秃、戴着眼镜、双手揣在裤兜里的人正迈着步子往前走,在他面前则是一条波涛滚滚的大河,河面上飘着一张张人民币,这个人只看到了钱,却未看到滚滚波涛。

画面上配有一句话:人们总是在头脑发热时做出一些傻事,供平静下来反思。

这是考生构思立意的方向。

2.典型任务的限制。

审读画面内容和画面上所配的文字,不难理解,漫画意在告诫人们遇事要冷静,尤其是面对金钱等利益诱惑时,更要懂克制,有理性,不要一看到眼前的利益就头脑发热,而忽视脚下的危险,不要因冲动而做出错事与傻事。

考生要抓住漫画的寓意确定写作立意,谈自己对漫画寓意的理解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人在头脑发热时,尤其是面对利益的诱惑时,容易做错事甚至做傻事。

漫画中隐含的感情倾向是遇事要冷静、克制与理性,避免因利益诱惑而头脑发热以至冲动犯错。

漫画反对的是因追求金钱或利益而头脑发热,考生的写作立意不可与这一价值判断相冲突。

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选择从“头脑发热”这一角度确定立意,呼吁遇事要冷静、克制、理性;也可以选择从“面对利益”的角度确定立意,写面对利益时一定要保持理性,避免头脑发热;还可以选择从“不做傻事”的角度确定立意。

这就给考生立意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2.写作选材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选择古今中外人物的事迹做论据来进行说理,也可以选择名人名言等道理论据进行说理,还可以选择自身经历或生活中人和事来行文,只要能紧扣头脑发热时容易做错事、要拒绝利益诱惑等进行选材即可。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4页)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4页)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作文辅导一、原题重现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漫画上的字: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分析看到漫画作文,我们首先要回顾的是漫画的解读方法:1.看标题或者注解(即画面当中的文字部分)2.看漫画主体。

3、看细节夸张处,这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我们看漫画作文试题,注解为“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画面的主体部分是一家人在客厅,两个老人看着电视并发出感叹,其他人都在看电子产品。

而细节夸张的部分在于三个年轻人,人手一个电子产品,或背向,或侧向对着老人,或站,或坐,或半卧,都沉溺于电子产品中,本是团聚一堂,却无其乐融融之感。

由此我们可以解读寓意为:讽刺或批判因过度沉溺电子产品,而忽略对家人关爱的现象。

陪同却非陪伴,相守却不相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年轻父母只顾低头游戏,置孩子安危不顾”还是“伴而不陪催生了新型‘空巢老人’”的相关报道,都频频见诸报端,引发大家深入思考。

这一漫画就是让我们关注那些彳亍在“智能”边缘地带,被“快捷方式”遗忘,被“电子产品”忽略的老年人。

这一漫画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孝道。

《论语》里谈到孝的最高境界“色难”,所谓“色难”即使在“奉养”的时候还能够顾及父母的“颜色”,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

老人最怕年老、无用,我们是否尽力使他们忘年?放下手机,和他们聊聊天,拿起手机,教他们上上网,我们心甘情愿地拿出片刻博取父母一粲。

三、学生存在问题片面的谈及“孝道”,大而广之,不关注漫画细节,忽略了“电子产品”这一要素;或者片面谈“电子产品危害”大谈特谈,忘记应关照的是其对“爱的能力,孝的热情”的伤害。

四、写后指导(一)文章审题准确,标题鲜明。

精彩要体现在标题中,首先在标题中药能体现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在这次作文中最好能有两个关键词“电子产品”“孝心”之间的关系。

2020年高考语文之作文必备写作技巧专题: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之作文必备写作技巧专题: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

专题: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漫画类作文有别于其他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以图形而非文字的形式呈现,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能不能全面仔细的理解画面,把握画面的核心内涵与深刻寓意,将直接决定考生的审题与立意。

★常见误区★一、观察漫画不仔细,不能准确抓住画面的主体。

没有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把握看仔细,特别是没有将漫画下面的标题联系起来审察。

二、不准确理解漫画的寓意,把握好漫画作者的作意。

三、要以画面为根据,要“从画面的实际出发”。

要有一定的广度浓度,又切忌节外生枝,捕风捉影。

四、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审题,不停留在漫画本身,不能就漫画写漫画,而应以此展开,联系社会生活现象实际,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人生或社会的规则或哲理。

★技法点拨★第一步:钻进去——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内容。

1、看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进而得出观点。

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看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

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画中字寓意观点现实4、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

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夸张处寓意观点弦外之音现实第二步:站起来——分析关系,把握漫画含义。

看清画面内容的构成后,就要居高临下分析作者作画的目的,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三代人,三个圈1.阅读题为“三代人”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图画内容及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人文底蕴: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

本题是一道漫画作文,漫画的题目是“三代人”,漫画的内容是:爷爷小时候玩“滚铁圈”,爸爸小时候玩“呼啦圈”,如今“我”玩“朋友圈”。

考生在写作时应“结合图画内容及含义”,找出三幅图片中隐含的“变”与“不变”的要素,即变的是时代、是三代人童年的“圈子”,不变的是任何“圈子”都会对身心成长产生影响。

考生在联想与思考时必须紧扣“圈子”的“变”与“不变”来行文构思,探究“圈子”对人身心成长的影响,脱离了漫画内容和含义的写作,则属于离题。

2.思维限制。

作为漫画类作文题,考生必须把握漫画背后隐藏的命题人的意图,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才是我们写作的关键所在。

三幅漫画之间既存在对照关系——爷爷、爸爸的童年游玩方式与“我”的方式进行比照;还存在主次关系——爷爷、爸爸充满活力的童年衬托我略显沉闷、缺少活力的童年。

考生在写作时,应在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对比中把握漫画的内涵,思考、理解“圈子”与“成长”的关系,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去构思、探究与联想。

3.立意限制。

仔细观察三幅漫画,爸爸和爷爷小时候玩的是运动健身圈,玩得兴高采烈;而“我”玩的是虚拟的朋友圈,看似简单快捷,但“我”身背一个大书包,带着高度近视镜,耷拉着脑袋,表情抑郁。

人们虽然也能通过朋友圈收获交往的乐趣,但建立在虚拟基础上的朋友圈,却是缺少生机和活力的,甚至因为过度依赖手机,对身心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综合三幅图来看,写作的重点在第三幅漫画“我的圈子”上。

漫画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童年需要什么样的交往方式;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生活圈;如何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

开放性1.写作角度具有开放性。

关于“我”的圈子生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会有不同的出发点,或赞同或反对,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行的。

2.选材具有开放性。

在材料的选择上,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所赞同或反对的角度去选择材料:如从反对的角度谈当今“低头族”的网络社交综合征在现实生活中的状况;或结合古人“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谈如何辩证地看待和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圈”;或结合前两幅图谈回归自然对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好处,从而呼唤自然随性的“圈”等等。

阅读积累不同,对漫画的理解不同,所选择的材料也会有所不同。

3.文体具有开放性。

考生在作文时,文体的选择也是相当自由的。

可以写展现三代人“生活圈”变化的叙事性或抒情性散文;可以辩证探讨当今科技发展对儿童身心的影响,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回忆父辈或自己童年“圈”事的记叙文……只要明确文体特征,把握住“圈子”对人成长的影响就可。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远离虚拟“朋友圈”,找回“逝去”的“圈”。

2.时代在变化,生活在改善,我们需要充满生机活力的“圈”。

3.别让“朋友圈”圈住了你我的童年。

4.沉溺“朋友圈”不可取,多“圈”并用更健康。

5.童年需要“朋友圈”,也需要呼啦圈。

偏题立意:1.我的童年我做主。

(没有把握住漫画的真正内涵)2.爸爸妈妈,请把童年还给我。

(未能读懂漫画的内容)3.三代人的童年圈。

(浮于漫画表面,未能深入解读漫画含义)4.玩物丧志。

(过于偏颇,读图不够仔细,理解不够理性)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免费听课,开课之前会有通知哦【下水文】理性看待“圈子”这一组题为“三代人”的漫画中,爷爷的童年快乐地滚铁圈,爸爸的童年快乐地摇呼啦圈,“我”却刷着朋友圈。

三代人,三色童年,三种不同的“圈子”,让我们在感叹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禁感叹“朋友圈”正在圈去我们的童年。

真的全是“朋友圈”的问题吗?未必!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圈子”。

缺衣少食的年代,爷爷爸爸滚个铁圈、玩个呼啦圈都是那样的快乐,可为何时代进步了,科技发展了,“朋友圈”里的孩子却变得不快乐了,而且眼睛上还多了两个圈?那些让我们快乐的圈圈为何消失了?其实,并非全是“朋友圈”的错,看看孩子背上的书包就知道:书包太重了,作业太多了。

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孩子面对三个圈时不能兼顾,于是选择了看似休闲又比滚铁圈和呼啦圈有乐趣得多的“朋友圈”。

他们的背驼了,眼镜度数增加了,成绩却下降了,久而久之,活在虚拟世界中的孩子不能自拔,对周遭一切漠然以待。

长此以往,心为“圈”役,身心健康都受影响。

但我们也不必谈“朋友圈”色变,而应理性看待“圈子”。

不必把一切问题归到“朋友圈”上。

时代发展了,科技发展了,难道还要让孩子彻底放弃“朋友圈”,彻底和这个时代脱节,让生活退回到滚铁圈、玩呼啦圈的年代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老夫子的话给当下的人们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

理性看待“朋友圈”,既不能一味恐惧,也不能盲目乐观。

管子曾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理性使用“朋友圈”。

父母应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的教育。

社会应规范网络信息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奏响时代强音,让孩子们在时代的浪潮中立鸿鹄之志,抱朴守正,笃学敏行,“圈”出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昂首迈进新时代。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理性看待“圈子”,谨慎入“圈”,何惧之有?我们要不断思考如何利用它来丰富生活,而不是拖累生活。

要学会更理性地去辨析与选择,从容地应对时代的变迁。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圈”中优势,合理规划、分享探究、精心筛选、完善整合……将其运用到学习中、生活中,让自己与时俱进的同时提升自我、丰富自我。

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既需要“朋友圈”,也需要呼啦圈。

只有理性看待各种“圈子”,合理使用各种“圈子”,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把握青春,不负韶华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自我管理人文底蕴:人文情怀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是一幅漫画:一个人骑着三轮车,车上装着写有“晚年”“壮年”“青年”字样的三个麻袋,其中写有“青年”字样的麻袋因泄漏而呈半瘪状态,骑车人扭头看着麻袋,惊诧万分。

漫画上方是说明性文字:“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青年而悔恨。

”这句话是漫画的寓意,暗示了命题人的题旨,考生审题立意时必须立足漫画内容和寓意,脱离即为跑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进行写作。

“青年”袋子泄漏喻示青春的流失,骑车人一脸惊诧说明他没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

考生必须紧紧围绕“青年”麻袋的泄漏,并联系自身实际展开思考,要立足浪费青春对壮年、晚年的影响;把握好青春才能不给人生留遗憾;不要一味感叹已经失去的青春,要抓住当下积极有为等进行写作。

所写内容及主题必须表达对青春时光流失的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不珍惜青春时光的做法,不考虑青年时期行为对壮年和老年影响的行为是不对的,考生决不能写“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只顾眼前,不思将来”之类的内容。

另外骑车人对青春流失的惊诧、惋惜和悔恨,在这里含有积极意义,要予以肯定,但更要思考该如何及时采取行动,弥补流逝的青春。

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侧重于青年对壮年、老年的关系来展开思考;也可以侧重于珍惜青春、不留遗憾来构思写作;还可以抓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侧重于对流失青春的及时补救来立意行文。

漫画中含有不同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自由选择、构思写作。

2.选材和论证是开放的。

只要能立足漫画内容,紧扣漫画上方的说明性文字,考生可以自由选材,自由决定文章结构,自由选择论证方式,这就给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开放的思维空间。

3.文体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分析论证;也可以选择记叙文,寓理于事,借助对生活故事的叙述,来谈自己对漫画寓意的认识与思考。

【解题】本题为漫画作文,审题时须正确解读漫画寓意,抓住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思考青年和壮年、老年的关系,尤其是青春流失对以后人生的影响。

面对青春的流失,年轻人该怎么办?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漫画寓意,命题人还在漫画上方给出了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青年而悔恨。

”叹息青春、考虑将来、珍惜青年、悔恨等词,都能为考生审题立意提供帮助。

试题审题难度不大,考生要想获取高分,必须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出彩。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把握青春,不留遗憾。

2.把握青春,积极有为。

3.人生因青年时期的奋斗而更加美丽。

4.青年人要眼光长远,不可浪费青春。

5.叹息青春流失不如积极把握当下,努力补救。

6.抓住最美的青春,未来的你才不会悔恨。

偏题立意:1.青春易逝,及时行乐。

(跑题,错误理解漫画寓意)2.常常回首,及时总结。

(跑题,错误解读画面中人物的表情,脱离漫画中的关键词“青年、壮年、老年”,没有抓住漫画寓意)【下水文】青春选择奋斗,未来才不悔恨有一幅漫画:一个人骑着三轮车,车上装着写有“晚年”“壮年”“青年”字样的三个麻袋,写有“青年”字样的麻袋因泄漏呈半瘪状态,骑车人扭头看麻袋,惊诧万分。

漫画告诉我们:“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青年而悔恨。

”这幅漫画提醒我们:青春选择奋斗,未来才不悔恨。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奋斗到什么程度呢?要奋斗到5年、10年、40年、50年,甚至60年、70年,总之一句话,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新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国梦就是青春奋斗的梦。

做室内装修的农民工在教室黑板上写下这样的励志之言: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我们也许不能通过读书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但至少长大后,不会因为在该学习的年龄没好好学习,而发现自己用几年的有限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到那时候再恨自己年少不努力,已于事无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