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65例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讨

La ec u s tr oa tcr do u g r o o malc l ln a c r LI Me—in,CHEN a gj ,C t o r esee t ci a is r ey f rn n s l el u g c n e / U il a Hu n —i HEN e Sn
c u s tr o a t a is r e y gou LC RT )wa 0e a ls L t o re see tci r do u g r r u LC o re see tci r do u g r r p( S c s 3 x mpe . a ec u s tro a t a is r e y g o p( — c
S RT )wa r a e t h o v n i n l a i t e a y o 0 o l we y L RT o t er sd a e i n n t e s me s t e t d wih t e c n e t a d o h r p f4 Gy f l o r o d b CS t h e iu llso .I h a t i ,t e c n e t n l r d o h r p r u CRT )wa r a e t o v n i n lr d o h r p me h o v n i a a i t e a y g o p( o s t e t d wih c n e t a a i t e a y,DT6 ~ 6 GY. — o 0 5 Re
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

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肺癌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死亡人数高居榜首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作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本文将就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放射治疗是通过利用高能辐射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从而达到消灭或缩小肿瘤的目标。
相较于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可局部控制和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等优势。
在早期肺癌患者中,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方法,但对于晚期患者或那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选择。
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肺癌中的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准放疗技术,通过将高剂量辐射限制在肿瘤组织内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SBRT常用于治疗小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依赖现代医学成像技术(如CT、PET等)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规划系统进行精确定位。
相比传统放射治疗,SBRT具有更高的局部控制率和更低的毒副反应。
三、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肺癌中的进展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另一种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放射治疗技术。
IMRT能够根据不同区域和器官对辐射敏感度进行个体化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剂量分布,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该技术在肺癌中应用,既可作为单一治疗方式,也可以与手术切除或化学药物联合应用。
IMRT在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毒副反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介入性放射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介入性放疗是通过导管或注射方式,将放射性物质送入肿瘤组织内部进行治疗。
在肺癌中,经皮经导丝放射治疗和经纳米粒子介入性放疗是常见的两种方法。
前者一般应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通过将放射性粒子插入到肿瘤组织内部释放剂量辐射,达到局部控制的效果。
后者则是利用微粒向血液输送药物,使其直接靶向肿瘤细胞,增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五、免疫放射治疗在肺癌中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突出亮点之一。
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治疗规范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治疗需求,制定合适的分次方案,通 常为3-5次照射。
治疗实施
治疗设备
选择合适的放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伽马刀等,确保治疗的精度和安全性。
质量控制与安全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SRT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估与 随访
短期效果评估
SRT与免疫治疗的比较与联合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在某些肺癌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
联合应用
SRT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SRT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负荷,为 免疫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免疫治疗可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对SRT的耐受性。
随访内容
每次随访时应进行体格 检查、血液学指标检测 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及时 发现复发或转移。
注意事项
患者在随访期间应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 嘱按时服药,如有不适 及时就诊。
05
SRT治疗肺癌的不良反应及 处理
急性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
由于放疗过程中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可 能导致恶心呕吐等急性不良反应。
放疗过程中或放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肺 炎,表现为咳嗽、气短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和 干预。
心脏疾病
放疗过程中,心脏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心 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医生会 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营养支持
放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 的营养状态,增加蛋白质、维
肺癌症晚期治疗方案

一、引言肺癌症,又称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晚期肺癌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但通过综合治疗,仍有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肺癌症晚期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放疗放疗是肺癌晚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破坏肿瘤细胞DNA,使其失去生长和分裂能力。
放疗可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
(1)外照射放疗:将高能射线从外部照射到肿瘤部位,适用于大多数肺癌晚期患者。
放疗分为常规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
①常规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通过精确的定位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使肿瘤部位受到足够的照射剂量,同时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利用精确的定位技术和多角度照射,提高肿瘤部位的照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损伤。
SRT适用于局部晚期肺癌和转移性肺癌。
(2)内照射放疗:通过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入肿瘤组织或周围组织,使肿瘤细胞受到放射性损伤。
内照射放疗适用于少数晚期肺癌患者。
2. 化疗化疗是肺癌晚期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
化疗可分为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
(1)全身化疗:通过静脉注射化疗药物,使药物在全身循环,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目的。
全身化疗适用于多数晚期肺癌患者。
(2)局部化疗:通过局部注射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降低全身化疗的副作用。
局部化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
3.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肺癌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难度较大。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胸腔镜手术:适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通过胸腔镜进行手术切除,创伤小,恢复快。
(2)开胸手术:适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通过开胸进行手术切除,创伤较大,恢复慢。
4. 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肺癌晚期治疗方法,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三维立体定向放疗配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随着计算机 的发展 , 放射治疗也进入 了新 的时代 。三维 立体定 向放射治 疗(eetc cr it rp , 作 为一项新 s roat a o ea y R t i d h s
的放射治疗技术 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S T是高精度 的 R
1 治 疗 方 法 . 2
全 部 病 例 均行 E P方 案 (D 10 /2 一 天 , P D P 0 mg ,第 m v一 1 10 gm, 1 3天 , 60 m / 2 - 第 4周为 一周期)化疗 周期 数为 2 4周 , ~ 期 。化疗 的同时采用常规全纵隔+ 原发灶前后两 野对穿外照
总 剂量 , 维 立体 定 向放 射 治 疗加 常规 放 疗 配合 化 疗 治 疗 局 部 晚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取 得 了较好 的近 期 疗 效 , 三 由于减 少 了正 常 组 织
的 照射 剂量 , 并且 缩 短 了治 疗 时 间 , 为绝 大 多数 患 者 耐 受 。 能 关 键 词 : 小 细胞 肺 癌 ; 体 定 向放 射 治 疗; 学 疗 法 非 立 化
效 为肺 原 发 灶 完 全 缓 解 (R) 1. 部 分缓 解 (R) 7 . 总 有 效 率( R+ R) 9 . c 占 78 %, P 占 5 0%, c P 为 28 %。白 细 胞 下 降发 生 率 为 9 . 其 中 3 3 %, 2 、
4级 白细 胞 下 降 为 4 . 放 射 性 食 管 炎和 放 射 性 肺 炎 的发 生 率 分 别 为 5 . 7 %; 6 1 %和 1 . 均 为 1 2 。 论 由于提 高 了分割 量及 8 1 %, 3 、级 结
1 资料 与 方 法
体积为临床靶体积外放 1 1 C 采用 5 7个非共 面固定野, - . M, 5 —
立体定向放疗在晚期NSCLC伴寡转移的应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0;30⑵259 doi:10.3969/j.issn.1009-881X.2020.02.034立体定向放疗在晚期NSCLC伴寡转移的应用施润君(苏州市立医院肿瘤放疗科,江苏苏州215001)摘要:立体定向放疗(SBRT)因其具有非侵入性、高剂量率等优势而越来越多地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灶的治疗。
临床上大量数据证实SBRT在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灶治疗的局部控制和无进展生存方面获益较大。
该文探讨了寡转移的定义,回顾分析了SBRT治疗包括颅内、肺、肝和肾上腺等NSCLC特定部位转移灶的最新临床证据。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中图分类号:R730.55;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1X(2020)02-0259-03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for Oligometastatic Disease in Non-small CellLung CancerSHI Run-Jun(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Suzhou,Jiangsu,215001,China)Abstract: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is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oligometastatic NSCLC due to its non-invasive conduct and ability to deliver high doses.Clinical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use of SBRT in oligometastatic NSCLC is emerging and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benefit in local control and progressiofree survival.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oligometastases,and reviews current available data on SBRT treatment in oligometastatic NSCLC including evidence for site-specific SBRT in intracranial,lung, liver,and adrenal metastases.Key words: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oligometastases1前言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邱书珺n;吴俊兰;李勇;张国禹;潘绵顺;陈坚【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3(024)007【摘要】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所有病例于2008-08至2012-08均行伽马刀治疗后,开始口服靶向药物厄洛替尼,100~150 mg/d,进食1 h 前或进食2 h 后服药; 连续不间断服药至少2 个月.伽马刀治疗结束至少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42例患者客观有效率(response rate,RR)19.9%(8/4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rate,DCR)61.9%(26/4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he median time to disease progression,TTP)5.2个月,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11.5个月.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较少.结论采用γ-立体定向放疗结合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多数患者能耐受治疗.【总页数】3页(P608-610)【作者】邱书珺n;吴俊兰;李勇;张国禹;潘绵顺;陈坚【作者单位】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伽玛刀中心;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肿瘤科;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伽玛刀中心;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伽玛刀中心;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伽玛刀中心;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7【相关文献】1.厄洛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J], 蔺建平2.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Fan Yali;Li Namiao;Zhang Yingying;Yu Jun;Li Jianying3.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姜晓洁; 史尚雨宸; 辛勇4.厄洛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比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J], 冯卫能5.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姜晓洁; 史尚雨宸; 辛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部伽玛刀治疗晚期肺癌护理要点

[ 许亚红 . 3 】 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 的研制【]沈阳: D.
中国医科大学 ,20 0 6.
床实 习的信心
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 ,护理 技术 操作 、文书书写 、与患
部 伽玛 刀治疗 ,现将护理 要点介 绍如 下: 1 心理护 理 肿瘤是 影响人 的生理 一心理 ~社会平衡的严重应激 因
复 向患者明确是 进行伽 玛刀治疗 为主 的整体化治疗 ;③ 充 分 向患者提供 伽玛刀 治疗 的相 关知识 ,介绍注意事 项和可
77
子 。在治疗前 , 充分 了解 患者 的文化水 平、社会背景和心 应
参 考 文 献
解决护患沟通 问题 , 以模仿 、经验传授和 阅读沟通手册仍 所 然快速提高护理实 习生护患沟通能力 的一个重要环节。我
科总 结临床护 理工作 中易发生 护患冲 突的场景 ,找出解决 方案 , 成 ( 形 ( 护患冲突场景 沟通 指导 , 实习生学 习并应 让 用 实践。调查 结果 显示 , 应用 ( 患冲 突场景沟通指导 的 ( 护
中国 乡村 医药 杂志
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发症等 ,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并确保 患者和 家属 的理性配合 ,顺利 完成治疗 。 2 治疗 前准 备 在伽 玛刀 治疗 前 ,护 士应 主动与 患者 及 家属沟通 , 请 曾接受 治疗的老 患者和初 次治疗 的新患者进 行交流 ,提高 患者对 治疗 的信心 ,消 除紧张 、恐 惧情绪 。也可通 过提供 通俗 易懂 、图文 并茂 的各 种宣教 手册 ,或 陪 同患 者到伽玛 刀治疗 室参观 ,播放 自然缓和 的音乐 等方法 ,让 患者有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65例
作者:马武,张淑莲,马军,杨晓君
【关键词】肺癌;立体定向;放疗;预后
1临床资料
收集200307/200605接受放疗观察的中晚期肺癌130(男78,女52)例,平均年龄62(33~80)岁;KPS评分均>70分;临床分期为IIIa~IV期(1997年UICC分期).其中鳞癌78例,腺癌43例,腺鳞癌9例;无严重影响治疗计划完成的内科疾病;患者于分期前均行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胸部CT、腹部B超、全身骨显像等检查,少数患者行头颅CT检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均先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常规外放疗.其原发于上叶者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位于下叶者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全纵隔淋巴引流区.均予前后对穿野照射DT40GY,4wk.此后实验组利用上海拓能公司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按放疗要求将患者平放于真空垫体架床内,摆位固定后行CT扫描,影像数据经网络到TPS工作站,予以三维重建,根据病灶的部位、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勾画出靶区,并勾画出危险器官轮廓,计划靶区为临床所见肿瘤区外放1.0cm设计三维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最后制作适形铅模,进行立体定向放疗,DT3.0~4.0GY/次,1次/d,5d/wk,推量至肿瘤区DT64~76GY.对照组避开纵隔和肺门缩野至临床病灶常规外放疗加量至DT64~7
0GY.另外,对锁骨上下区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常规外放疗DT60~70GY,6~7/wk.结果按WHO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放射治疗1~3mo后评价疗效.实验组: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47例,稳定(SD)4例,进展(PD)2例,有效率(CR+PR)91%;对照组:CR8例,PR36例,SD15例,PD6例,(CR+PR)66%.两组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按照急性放射副反应RTOG标准评价并发症,实验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I~II度23例,III度4例;急性放射性肺炎I~II 度13例,III度1例;白细胞减少症9例.对照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I~II度18例,III度2例;急性放射性肺炎I~II度10例,III度1例;白细胞减少症6例.两组放射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讨论
长期以来常规分割放疗是非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我们常规外放疗65例有效率与庞军等[1]报道的65.6%有效率基本相似;毒副反应亦大致相仿.从报道的资料来看,常规分割放疗近期疗效不尽人意.常规分割放疗肺组织的耐受量仅为65GY左右,根据Fletcher估计,要根治一个5cm的肿瘤需要80~90GY甚至100GY的常规放射剂量.另外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由于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也将造成局部控制率下降.据推测非小细胞肺癌的加速再增殖可能出现于常规放疗的中后疗程,而且残存肿瘤细胞增殖可能逐步加速[2].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肿瘤区剂量,减少了正常组织损伤,提高了生存率.于金明等[3]报道采用后程立体定向放疗其有效率为86.5%,而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所得的结果为90.8%;我们所得的急性放射反应结果也与此类似,也与常规分割放疗的结果[1]相近.我们认为,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缩短,且放射反应与常规分割放疗基本相同,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较好的选择.至于其远期疗效及联合化疗综合治疗正在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庞军,杨炳辉.超分割放射治疗5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17(4):270.
[2]沈瑜,糜福顺.肿瘤放射生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98-237.
[3]于金明,于勇华,郭守芳,等.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IIIb期肺鳞癌Ⅰ期临床试验[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10:94-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