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19年,美国有176.2万新确诊的癌症病例,并有60.7万人死于癌症或其相关事件。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最高,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4。约30%~50%的肺癌在病程中出现脑转移,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甚至超过了50%。随着诊断技术及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肺癌脑转移预后极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2个月。近年来随着靶向以及免疫治疗药物相继研制成功,肺癌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得以提升,因此对其脑转移的治疗更加关注。现将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方式及进展进行综述。

01

全脑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WBRT)是脑转移最为基础的放疗方式。对于多发脑转移患者(通常指病灶数>3),WBRT可以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并有10%~15%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年。WBRT使约60%颅内肿瘤退缩,并改善了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及预后。

WBRT最常用的分割形式为30Gy/10f。Meta分析得出,高于30Gy/10f 的生物剂量不会改善患者的总生存率(OS)、症状控制率和神经系统功能(NFI),而小于此生物剂量则会使患者的OS和NFI获益减少。对于递归分隔分析(RPA)分期高、分级预后评估(GPA)评分低的预后较差的患者,

20Gy/5f的分割方式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次选方案(n=333,其中肺癌211例,占63.4%)。

Aoyama等报道在脑部病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立体定向放疗(SRT)后联合WBRT较单纯的SRS/SRT虽然可以获得更好的颅内局部控制率,但OS无差异,亚组分析仅在GPA评分高、预后好的患者中带来生存获益,且神经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率增加。为了降低WBRT对患者神经认知功的影响,Gondi等利用调强放疗(IMRT)行保护海马的WBRT(HA-WBRT)。HA-WBRT比WBRT减少了神经干细胞80%的照射剂量,并使其余脑实质所受剂量不变。HA-WBRT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和低剂量区复发率,但减少了神经认知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近期和远期的生活质量。此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自动治疗计划系统(aTPS)具有进一步减少海马区的照射剂量、提高其余脑实质所受剂量的均匀性、减少在正常脑组织中产生不必要的热点(hot spot)等诸多优势。目前HA-WBRT还未被常规推荐,但VMAT和aTPS的出现将显著提高HA-WBRT在临床上的地位,并有望成为新的标准治疗。

以美金刚(memantine)和多奈哌齐(donepezil)等为代表的各种药物对改善WBRT造成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得出,在WBRT前和期间服用美金刚可以推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的时间,延缓记忆能力、执行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速度。有学者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用于脑部放疗后的患者,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的几率降低。美金刚联合普通WBRT或HA-

WBRT的三期、随机、双臂的临床试验(NCT02360215)正在进行中,预计2023年将获得初步的结果。

02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T/SRS是一种定位精准、靶区剂量高、剂量变化梯度大且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的放疗方式。对于≤4个的寡转移病灶,SRS可以取代WBRT 成为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对于可以进行外科切除的脑转移患者,SRS 与手术相比已经取得了相似的预后结果,并可以获得更高的局部控制率。Mahajan等对于1~3个脑转移灶完全切除的患者行残腔SRS,得出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

SRS的单次边缘剂量与肿瘤的最长径成反比,目前较为认可的方案为:对最长径≤20mm、21~30mm、31~40mm的肿瘤,分别给予24Gy、18Gy和15Gy的剂量。近年也有学者提出,对最长径<10mm、10~25mm、>25mm的病灶,推荐剂量分别为22~25Gy、20Gy、18Gy。

Andrews等报道,脑转移病灶数为1~3的患者在WBRT后加用SRS,可使治疗后6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和KPS评分提高,且在单发病灶的患者中得到了生存获益(n=333,其中肺癌211例,占63.4%)。脑转移数目1~3个患者WBRT后加用SRS对GPA评分为3.5~4.0患者有生存获益,但对绝大多数GPA评分<3.5的患者,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n=331,其中肺癌211例,占63.7%)。

Yamamoto等根据脑转移数量将患者分为单发(n=455)、2~4个(n=531)和5~10个(n=208)三组,三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行SRS后12、24、36、48个月时均无明显差异,且OS相近,同时提出对于脑转移患者,病灶的总体积相对于病灶数量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预后因素(n=1194,其中肺癌912例,占76.4%)。Routman等比较了2~4个和>4个脑转移病灶的行SRS 的患者,得出肿瘤的总体积(>10cc)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Zindler等正在开展一项三期、随机、双臂、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旨在研究对于4~10个脑转移灶的患者,行SRS与WBRT的预后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NCT02353000)。也有NCT01592968(4~15个脑转移灶)、NCT03075072(5~20个脑转移灶)、NCT01731704(≥5个脑转移灶)等多项三期、随机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脑转移术后SRS与WBRT一样可以有效改善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并可以减少WBRT的所带来的认知功能障碍,但术前新辅助SRS的可行性目前尚未有统一结论。Patel等将术前SRS和术后SRS对比分析(n=180,其中肺癌72例,占40%),二者在生存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复发率上并无明显差异;术前SRS组与术后SRS组比:放射性坏死发生率明显低,软脑膜转移发生率高。脑转移患者行术前SRS所要面临的问题有:①没有病理的证实,仅凭临床诊断可能使一部分同时发生的非转移性的良性肿瘤和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受到错误的照射,尽管在临床中常常认为这种几率比较低,但Patchell等的研究表明,约有11%的病灶病理类型为非转移性;②在照射后发生一过性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放射反应会

使手术难度增加;③如果术中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将肿瘤完全切除或有其他的不良预后因素,术后再次行照射的难度增加。

SRT包括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和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HFSRT)。HFSRT通常为2~5分次照射,主要用于体积较大的单发病灶和邻近或在重要结构内部的肿瘤。Minniti等对比了SRS和HFSRT在治疗长径大于2 cm的单发脑转移的局部控制率和放射后坏死发生率,得出HFSRT 的1年局部控制率高、放射后坏死发生率低。回顾性研究得出,与术后WBRT和术后SRS相比,对单发、体积较大的脑转移灶行术后HFSRT,也均可以获得更高的局部控制率和更低的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关于HFSRT治疗脑转移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有NCT00928226、NCT01705548、NCT02798029和NCT02054689等正在进行中。

03

预防性脑放射治疗

SCLC患者约10%以上在首次确诊时已有脑转移,约50%以上在病程中出现脑转移,生存时间在2年以上的患者,这一数字可达到80%。Eze 等的研究证明,对于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局限期SCLC患者,预防性脑放疗(PCI)可以使患者的OS、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无脑转移生存期(BMFS)均得到延长。

小细胞肺癌PCI的标准剂量与分割方式为25 Gy/10 f。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专家组认为,20 Gy/5 f或许对一些广泛期的SCLC患者更为合适,但目前并不推荐常规应用。

一项来自荷兰的研究得出,PCI可以降低广泛期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的几率,并且延长生存期;而另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果。这两项研究不同的是:荷兰的研究仅有29%的患者入组时有头部影像学证明其没有发生脑转移,且在PCI后也缺少对无症状的患者进行定期头部影像学监测,无法确定是否发生无症状的脑转移;日本的研究则对所有患者在PCI前和PCI后均行头部MRI的动态监测。多项研究表明,局限期和广泛期SCLC在行PCI前和PCI后均应定期行头部MRI动态监测。Nosaki等认为,荷兰的研究中有一部分事实上是相当于对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行低剂量的WBRT,且PCI的剂量分割方案不一,其等效生物剂量的范围在28 Gy~39 Gy之间(α/β取10 Gy),而日本的研究则统一为31.2 Gy(α/β取10 Gy)。有研究者在同一肿瘤中心内选取了资料详尽、治疗计划相似(包括化学治疗)、同质性较高的接受了PCI的广泛期SCLC 患者进行分析,结论与日本的研究非常接近。

Li等对于根治术后Ⅲ期N2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PCI,得出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降低脑转移发生率,但未延长OS。DeRuysscher等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Ⅲ期的NSCLC患者,PCI 可以推迟出现脑转移症状出现的时间,不会延长OS和PFS。Meta分析得出,PCI可以降低NSCLC患者的脑转移发生率,不延长OS,但可以延长Ⅲ期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另一篇Meta分析也取得了相似的研究结果。青年女性、病理为腺癌、N分期高的NSCLC患者可考虑行PCI。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肺癌脑转移放疗:WBRT是最基础的脑转移放疗方式,应用如HA-WBRT、VMAT、aTPS等放疗技术和美金刚、多奈哌齐等神经认知功能保护药物,可减少WBRT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数量≤4的寡转移病灶,SRS可以取代WBRT成为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SRS与手术相比可得到相似的预后结果;在单发病灶的患者中,WBRT后加用SRS可以获得生存获益;4个以上转移灶的总体积和数量究竟哪一项才是SRS的最佳适应证,未来需要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HFSRT 治疗体积较大的单发病灶,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放射性脑坏死发生率。PCI已经作为1类推荐用于CR或PR的局限期SCLC患者,作为2A 类推荐用于广泛期SCLC患者,无论局限期或广泛期SCLC,在行PCI 前和PCI后均应定期行头部MRI动态监测;PCI仅对某些特定NSCLC患者,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但不会带来生存获益。

脑转移放疗总结

脑转移放疗总结 NCCN指南 一:1-3个病灶 1.PS好治疗期望较高者 (1)可手术+ WBRT[1] / SRS (2)SRS+ WBRT(特别适合1个病灶[1]) (3)SRS 2.病灶分散预期生存<3月 (1)WBRT (2)化疗(只在个别敏感肿瘤[2B]) (3)姑息或支持治疗 治疗后每3月一次MRI 复发后根据前期治疗决定或者姑息治疗 二:>3个病灶WBRT或者SRS 治疗后每3月一次MRI 复发后可行SRS或手术或者姑息治疗 三:放疗剂量: (一)全脑放疗标准剂量30Gy/10f 或者37.5 Gy /15f [95-08] 对于PS差症状明显的500 cGy*4f (二)SRS剂量[RTOG 90-05] 肿瘤大小<2cm 2-3cm 3-4cm 最大剂量24Gy 18Gy 15Gy 四:OAR限量 视神经视交叉脑干≤8 Gy motor strip to 15 Gy. [RTOG 0320] 问题: 1. WBRT后多长时间SRS? RTOG 9508: WBRT后1周内 RTOG 0320: WBRT后2周内 临床:1月后 临床应用

一:病灶数量及诊断是个重要前提 临床常用WBRT+SBR方案 具体为:WBRT 3.0Gy *10f 观察1月后局部病灶有反应后才可进行SBR加量 局部SBR推量至5000cGy (如:400 x 5、300 x 10) 二:同步加量: 具体为:PTV300 cGy *10f PGTV400/500 cGy *10f (经验较少少用)Nccn笔记: 1 肺癌脑转移最多见40-50% 特别是男性 2 大脑半球80% 小脑15% 脑干5% 3 全脑放疗有效率为50%,中位生存4-6月,总体治疗欠佳 4 SRS后晚期的脑水肿及脑坏死不常见 5复发与放疗后改变影像学上难以区别 6复发后治疗应根据初始治疗决定WBRT或SRS后复发不应再行WBRT 7 个人理解:临床试验比较难得出生存的结论看局控和症状改善 评分标准 1. RPA分级标准[RTOG 95-08] 或者 2. GPA评分

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03-28T16:34:28.9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于福玉陈金姣 [导读] 因此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肿瘤科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低。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3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在放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到了最低,能够顺利完成放疗,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提患者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94-02 在颅内肿瘤病症中,肺癌脑转移患者较为常见,恶性肿瘤中1/4~2/5 会出现脑转移[1]。肿瘤病症严重者,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是当前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病症的术后复发率较高,放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用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经放疗后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针对患者的不同发病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观察病情变化,对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放疗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26例,女8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 43.5岁,均通过CT检查或术后病理确诊。临床经验表明,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期间病人会出现11%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心理负担沉重,90%颅内高压如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76.2%骨髓抑制如血小板白细胞下降,90%放射野皮肤的改变如头发脱落、局部皮痒、色素沉着,10%口腔黏膜的的改变如粘膜炎、口腔干燥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2.护理干预措施 2.1.1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由于患者对肺癌知识的缺乏,导致治疗的延误,发展至肿瘤的远处转移。同时因治疗费用的昂贵,精神压力大,对即将治疗的手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全,导致恐惧、焦虑,心理负担沉重[3]。此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地做好开导解释工作,恰当地回答患者所关心的与预后和转归有关的问题,及时消除他们的恐惧、焦虑情绪。与患者家属多沟通,鼓励家属经常来看望患者,为其加油打气,让患者感家的温暖。告知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介绍以往成功治疗病例提高患者战胜病魔自信心。 2.2.2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及护理遵医嘱对存在异常情况的患者给予及时用药,常见异常反应包括暂时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上升、脱水所致机体电解质紊乱、脑疝,病人在行全脑放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加上放射线本身可导致脑组织的放射损伤,放疗初期可因暂时性的脑水肿增加颅内压。因此,放疗后应及时遵医嘱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当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应注意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在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病室安静,给予氧气吸入,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记录病人的24h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的发生。 2.2.3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观察与护理放疗前遵医嘱查血常规正常者开始放疗,放疗后,每周复测血常规,观察血象情况当白细胞降低至1.0×109/L时,应将患者隔离安置在单人房间,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病房2次,限制探视,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及时发现感染征象;指导患者保持口腔、会阴清洁,防止口腔和皮肤感染。 2.2.4放射野皮肤的护理放疗3~4周会出现头发脱落、局部皮痒、色素沉着等,嘱病人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需穿柔软的棉质内衣,避免各种不良的理化刺激。经常检查射野标记是否清楚,勿用碱性肥皂及粗毛巾擦拭,避免冷热刺激,防止日晒、手抓等。 2.2.5口腔黏膜的观察与护理每日检查患者口腔黏膜的情况,粘膜炎、口腔干燥症放疗期间指导患者多饮水,可口含漱口液,保持口腔清洁,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刷牙,必要时用口灵含漱,3次/日;避免进食过热、过硬的食物,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2.2.6饮食护理放疗病人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要增加营养,应给病人做适合口味的饮菜,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豆类、蛋类。 2.2.7生活护理指导家属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技能,穿合适鞋子,长度合适的裤子防止跌倒,偏瘫者患者起床、如厕、行走等过程均需由专人陪护防止晕厥跌倒,患者多进行自主锻炼,陪护多做肌肉拉升完全性偏瘫阶段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肌肉萎缩,要定时活动肢体,定时翻身擦背,随时按摩受压部位及骨隆凸处,预防褥疮的发生。小便失禁者,做好皮肤护理,不能看不起病人,做好病人的安慰工作。 3.小结 肺癌脑转移肿瘤患者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及对放疗治疗方法的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全面的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的放疗并发症降到了最低,能够顺利完成放疗。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症状及体征的观察脑转移瘤病情特点是多变、突变、易变,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观察病情变化。意识状态是观察的重点,可提示病情的转化;瞳孔的变化,是否等大、等圆,光反应如何;精神状态,有无精神紊乱、记忆力突然减退等;肢体运动及感觉有无障碍;症状演变,如头痛、呕吐的变化;生命体征的变化等。脑转移是病程的终末阶段,一般情况差,故需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如保持病室的清洁、整齐、安整、舒适、安全;做好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积极预防肺部感染;预防泌尿系感染等。因此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燕.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81-82. [2]张渝,海涛,汪进良等.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3):133-136. [3]李春梅,诸蕊玉.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焦虑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8):1615-1616.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由于发病隐匿,80%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肺癌晚期脑转移并不少见,约有40%的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出现脑转移病情比较严重,对于治疗方法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 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情,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小细胞肺癌在作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而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约有30%左右发生脑转移,其中以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较多见,鳞癌次之。 肺癌脑转移治疗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手术:如果全身其他处确无转移,而颅内转移灶又为单个病灶,又可以开颅手术。但是手术只能切掉肿瘤,残存在血液和淋巴里的癌细胞却依然存在。因此,常会出现术后复发。 2、肺癌脑转移的放疗:肺癌脑转移首选放疗,但脑转移为血行转移所致,因此可能存在检查所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如果一开始就用X刀或者Y刀治疗,会造成脑部其他部位可能存在肿瘤被忽略。而且肺癌脑转移的放疗往往会诱发食管损伤、心脏损害、肺损伤、脊髓发射性脊髓炎等并发症。所以,在和放疗的同时,能够结合中医药治疗,能够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放疗的疗效。 3、肺癌脑转移的化疗:对于脑转移的全身用药也要根据细胞类型而定,但要看药物是否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有治疗效果。化疗也会产生毒副作用,化疗的同时用中药,也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4、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肿瘤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无论是早、中、晚期和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均可使用。术后身体极虚,病重元气大亏的危重病人,也同样能应用,即使被判死刑而不治的患者也能达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之效果。 以上就是肺癌脑转移方法的介绍,希望通过上述介绍对大家有帮助,袁希福教授认为,肺癌出现脑转移并不是意味着被判了死刑,选择恰当合适的治疗方案依然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

肺癌晚期脑转移治疗药物

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肺癌发展到了后期出现脑转移是比较常见的,相对于其他转移,脑转移治疗较困难,但是也不要恐慌,应该积极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治疗肺癌晚期脑转移的药物。 过去肺癌病人一旦出现脑转移,无疑就等于判了死刑,预后较差,但现在随着对肺癌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药出现,并且放疗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一些药物治疗,既能联合放疗一起使用,也能单独作用于患者,提高了治疗效果,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药物也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化疗药物和中医药药物,化疗是晚期常见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但是肺癌脑转移病情多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此时患者体质较差,化疗往往使患者本身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患者往往无法忍受不得不放弃治疗,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肺癌脑转移更适合采用温和的中医药进行治疗。 中医药治疗肺癌脑转移,虽然短期没有化疗效果显著,但是中医治疗从患者整体着手,抓住病机要害,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瘤体未见明显缩小,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期限却有西医难以企及的结果。 廖年零,女,67岁,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文桥镇和平村人,右肺中央型肺癌 2014年5月4日,因近半年一直口干、多尿,而且身体消瘦明显,廖年零到岳阳市人民医院检查,随后确诊为右肺中央型肺癌。确诊后,医生建议她化疗,并告诉其家人:“如果不化疗,病人半年左右就危险了。”但廖年零看着医院里那些被化疗折磨的痛苦不堪的病人,深思熟虑后还是拒绝了医生化疗的建议。 2014年6月9日,廖年零经亲戚食管癌患者彭孝国的介绍,慕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治疗,袁希福院长详细了解病情后为其开方诊治。以“三联平衡疗法”进行中医治疗后,前三个月除精神、体力明显改善外,症状并没有缓解,但廖年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选择服用中药。此后,廖年零的身体不仅越来越好,而且后背疼痛等症状逐渐改善。 用药至今,廖年零的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不仅能够做家务,而且还可以到山上的地里做农活,一点问题都没有,其丈夫高兴地说:“她(廖年零)现在跟正常人一样”。 中医作为我国重要的治癌方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不仅治癌理念先进,治癌效果也逐渐得到临床实践的证明,帮助很多达到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中医治疗癌症,主要采用天然中草药,从患者整体入手,对待每一位患者辩证施治,通过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 肺癌晚期脑转移除了要积极的治疗,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脑转移并不是意味着死亡,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依然能减少痛苦,延长生存期,此外家属也要多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做好合理的饮食搭配,都有助于治疗疾病。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20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方式及进展(完整版) 2019年,美国有176.2万新确诊的癌症病例,并有60.7万人死于癌症或其相关事件。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最高,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4。约30%~50%的肺癌在病程中出现脑转移,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甚至超过了50%。随着诊断技术及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肺癌脑转移预后极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2个月。近年来随着靶向以及免疫治疗药物相继研制成功,肺癌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得以提升,因此对其脑转移的治疗更加关注。现将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方式及进展进行综述。 01 全脑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WBRT)是脑转移最为基础的放疗方式。对于多发脑转移患者(通常指病灶数>3),WBRT可以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3~6个月,并有10%~15%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年。WBRT使约60%颅内肿瘤退缩,并改善了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及预后。 WBRT最常用的分割形式为30Gy/10f。Meta分析得出,高于30Gy/10f 的生物剂量不会改善患者的总生存率(OS)、症状控制率和神经系统功能(NFI),而小于此生物剂量则会使患者的OS和NFI获益减少。对于递归分隔分析(RPA)分期高、分级预后评估(GPA)评分低的预后较差的患者,

20Gy/5f的分割方式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次选方案(n=333,其中肺癌211例,占63.4%)。 Aoyama等报道在脑部病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立体定向放疗(SRT)后联合WBRT较单纯的SRS/SRT虽然可以获得更好的颅内局部控制率,但OS无差异,亚组分析仅在GPA评分高、预后好的患者中带来生存获益,且神经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率增加。为了降低WBRT对患者神经认知功的影响,Gondi等利用调强放疗(IMRT)行保护海马的WBRT(HA-WBRT)。HA-WBRT比WBRT减少了神经干细胞80%的照射剂量,并使其余脑实质所受剂量不变。HA-WBRT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和低剂量区复发率,但减少了神经认知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近期和远期的生活质量。此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自动治疗计划系统(aTPS)具有进一步减少海马区的照射剂量、提高其余脑实质所受剂量的均匀性、减少在正常脑组织中产生不必要的热点(hot spot)等诸多优势。目前HA-WBRT还未被常规推荐,但VMAT和aTPS的出现将显著提高HA-WBRT在临床上的地位,并有望成为新的标准治疗。 以美金刚(memantine)和多奈哌齐(donepezil)等为代表的各种药物对改善WBRT造成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得出,在WBRT前和期间服用美金刚可以推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的时间,延缓记忆能力、执行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速度。有学者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用于脑部放疗后的患者,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的几率降低。美金刚联合普通WBRT或HA-

最新肺癌脑转移引起的脑水肿的处理教案资料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晚期常见的肺癌转移现象之一,脑转移可能会引发脑水肿,例如药代邮有位山东的肺鳞癌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特罗凯13个月耐药后脑转移就伴有脑水肿。药代邮建议这类患者行颅脑CT或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如果确诊可行颅脑放疗控制肿瘤,缓解脑水肿症状。 本篇文章比较内容较为专业,重点介绍临床上脑水肿的标准处理方案,患者们可做一个大致了解即可。 临床上脑水肿的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案 肺癌晚期脑转移的病人,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首先针对脑水肿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同时应用鞘内注药,辅助全身化疗配合上局部肺部肿瘤及脑转移瘤的精确放疗,辅助上扶正抗癌的中药进一步巩固治疗。 药物总览 一、吊水的:甘露醇、山梨醇、甘油果糖、地塞米松(激素)、七叶皂苷钠 二、口服的:强的松(激素)、速尿片、易思清、七叶皂苷钠片、甘油盐水 降颅内压药物治疗 临床上脱水治疗是降低颅内压,治疗脑水肿的主要方法。脱水治疗可减轻脑水肿,缩小脑体积,改善脑供血和供氧情况,防止和阻断颅内压恶性循环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在脑疝前驱期或已发生脑疝时,正确应用脱水药物常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常用脱水药物有渗透性脱水药和利尿药两大类,激素也用于治疗脑水肿。 渗透性脱水药物 渗透性脱水药物进入机体后一般不被机体代谢,又不易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可使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由于血脑屏障作用,药物在血液中不能迅速转入脑及脑脊液中,在血液与脑组织内形成渗透压梯度,使水肿脑组织的水分移向血浆,再经肾脏排出体外而产生脱水作用。 另外,因血浆渗透压增高还能增加血容量,同时增加肾血流量,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因药物在肾小管中几乎不被重吸收,因而增加肾小管内渗透压,从而抑制水分及部分电解质的回收产生利尿作用,故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渗透性脱水常用药物: 一、甘油(glycerin) 本品具脱水作用,用于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较好。其优点是:不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降颅内压作用迅速而持久,无“反跳现象”;能供给热量,1g甘油可产生4.312Kcal热量;能改善脑血流量和脑代谢;无毒性和严重的副作用。 用法:静滴,按每日0.7~1.2g/kg体重计,以10%甘油葡萄糖液或10%甘油盐水液静滴,可用5~6日。口服,按每日1~2g/kg体重给予50%甘油盐水溶液,每隔6~8h服一次。 副作用:有轻度头痛、眩晕、恶心、血压升高等,高浓度(30%以上)静滴,可产生静脉炎或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尿等,注意注射速度不宜太快。 二、冻干人血浆(humanplasma dried) 可增加血容量、血浆蛋白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用于脑水肿合并体液大量丢失伴休克者。

血脑屏障与肺癌脑转移的关系

血脑屏障与肺癌脑转移的关系 【摘要】血脑屏障是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结构,它严格限制了大分子物质从血液进入正常的脑组织,从而对脑组织起到防御和保护功能。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肺癌发生后往往会发生远处转移,其中肺癌脑转移在肺癌患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些肺癌患者甚至以脑转移瘤为首发症状而被发现。本文就血脑屏障对肺癌脑转移治疗的影响做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血脑屏障;肺癌脑转移;紧密连接;放疗;化疗 颅脑是肺癌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肺癌患者颅内转移的概率可达25%以上,且预后极差,严重影响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肺癌转移入脑必须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明确肺癌脑转移与血脑屏障的关系非常重要。 1 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一层保护性屏障系统,它允许脑组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而一些异物和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这就防止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侵入脑内造成脑损伤。 2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 脑转移是肺癌治疗中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肺癌脑转移不仅发生率高,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方法一般有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单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预防性全脑治疗)、化学治疗、基因及生物治疗[3]。

2.1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对于肿瘤的占位效应能够进行快速的减压,是巨大单发转移瘤的最佳治疗方式。 2.2 放疗 放疗是肺癌脑转移常用的方法,同样也是目前颅内肿瘤最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缩小肿瘤的体积,缓解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命[4]。全脑放射治疗是大多数不能手术或者是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脑转移癌及脑原发恶性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5],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全脑放疗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常用于外科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辅助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能够和外科手术相比拟的局部控制率,低毒性和灵活性,常用于多发病灶,深部病灶和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等化疗药物的应用和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普及,化疗特别是介入化疗的作用也得到了认可[6]。 2.3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颅内肿瘤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抗肿瘤药物很难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95%以上的药物无法透过完整的血脑屏障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7]。目前颅内化疗药物的选择仍局限在少数可通过血脑屏障的高脂溶性、小分子化疗药物,这些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药物的敏感性不高,不良反应大。为了使化疗药物在脑细胞外液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首先必须要使药物能够透过或绕过血脑屏障,并在脑细胞外液达到有效的浓度,

肺癌脑转移放疗费用

肺癌脑转移放疗费用 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情,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小细胞肺癌在做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肺癌脑转移怎么办?其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放疗,那么肺癌脑转移放疗的费用是怎样的? 肺癌脑转移放疗费用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好坏程度来决定。每一个患者的病情程度都不一样,即使同样是出现脑转移情况而进行放疗治疗,那么脑转移出现时间的早晚,肿瘤病灶的大小,肿瘤的数量,还有转移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这些情况上由医生决定做几个疗程的放疗,在这只能给大家一个放疗的价目表:

放疗一次的费用一般在二三万左右,普放1-2万,精准放疗3-4万,具体的费用需要看具体的医院及当地医保报销的情况而定。 放疗是用X线,γ线、电子线等放射线照射在癌组织,由于放射线的生物学作用,能最大量的杀伤癌组织,破坏癌组织,使其缩小。但是放化疗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等。那针对以上放化疗的副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比较好呢? 骨髓抑制的处理方法: 1.通常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0×109/L不宜应用骨髓抑制的化疗 药物,或调整化疗药物计量,以免发生严重骨髓功能障碍。 2.白细胞<1.0×109/L,可考虑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一旦出现发热应立 即做血培养及药敏,并给予广谱高效抗生素治疗。应酌情给予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输注粒细胞。 3.血小板<50.0×109/L可酌情应用泼尼松或止血敏等止血药预防出血。血 小板≦20.0×109/L属血小板减少出血危象,应予输注血小板及较大剂量止血敏,及泼尼松等治疗。

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广东医学2019年1月第40卷第1期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Jan.2019,Vol.40,No.1?41? 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个体化 综合治疗 王克万,杨开军,欧阳辉,龙浩,钱大棣,王洪筱,漆松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 的进步,NSCLC新的基因突变位点不断被发现,新一代靶向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速度加快,并取得显著疗效 目前采用EGFR-TKI及ALK抑制剂靶向药物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已形成共识,但是一线 靶向药物获得性耐药和治疗后进展仍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脑眷液的液体活■检可对脑转移瘤基因异质性 及突变进行监测.靶向药物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可使患者最大获益,尤其是比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靶向药物 治疗,可显著增加NSCLC脑转移颅内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显著增加,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随机 对照研究。 【关键词】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志码】A DOI:IO.13820/https://www.360docs.net/doc/5310511537.html,ki.gdyx.20185307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基因突变检测进展及相应靶向药物的研发,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在疾病进程中30%-50%肺癌患者出现脑部转移12,10%~ 15%的肺癌患者初诊时即伴有脑转移脑转移瘤患者常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未经治疗平均生存期仅2个月左右。因此脑转移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肺癌患者群体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85%⑶。NSCLC也是最常见脑转移瘤的病理类型.研究发现在东亚人群中,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l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率达50%,高于欧美人群N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研发不断推陈出新,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脑转移的治疗取得巨大进步,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1基因检测在NSCLC脑转移瘤治疗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以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为首发诊断,还是已确诊NSCLC脑转移的患者均应明确分子病理诊断目前与靶向治疗有关的基因检测主要为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IK)融合基因和ROS融合基因,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进步,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已开始在临床应用,不断有新的突变位点被发现,靶向药物研发更新迅速⑴.目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以及ALK抑制剂已广泛用于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的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并在脑转移瘤患者中也显示出明显效果,不仅可以预防和推迟脑转移的发生,还可以缓解已经转移的病变.NSCLC的患者均应进行EGFR敏感突变/ ALK融合分子检测,是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前提。 EGFR典型突变为对TKI敏感的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L858R点突变,而外显子18G719X、20S768和21L861Q的非典型突变对TKI治疗也具有敏感性,外显子20的T790M突变与EGFR-TKI 获得性耐药有关⑶。 ALK融合基因突变率低,约占肺腺癌患者的5%,在同一患者中与EGFR无交集。棘皮动物微管相关样蛋白4(EML4)和ALK重排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ROS基因融合与ALK相似,ALK靶向药物治疗同样有效。 目前新的非典型突变位点及靶向药物仍在不断发现,肺腺癌靶向治疗逐渐步入精准时代⑴:然而在许多实体瘤和脑转移瘤中,可观察到来源于原始祖细胞的多向性亚克隆细胞分支进化,分支进化导致显著的基因异质性:从原发肿瘤单一位置的活检可能导致采样偏倚,同时原发肿瘤突变的信息也不能精确反映脑转移瘤的突变情况""I。 在一组86例脑转移瘤和原发肿瘤全外显子测序配对研究中,结果显示转移瘤和原发肿瘤具有共同祖系,但独立进化,53%的脑转移瘤基因突变与原发病灶不一致"。另一组针对肺腺癌和脑转移的

肺癌出现脑转移别怕,有办法能使中位生存期翻倍!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脑转移性肿瘤包括脑实质转移(brain metastasis, BM)和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 LM)。脑实质转移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大脑半球,其次为小脑和脑干。脑膜转移较脑实质转移少见,但预后更差。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上升,诊疗技术不断发展,使患者生存期延长,肺癌脑转移的发生和诊断率也逐年升高。肺癌脑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黑色素瘤、乳腺癌、肾癌及结直肠癌,20%-65%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各组织学类型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存在差异,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的一项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在非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肺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发生脑转移的风险分别为11%、6%及12%。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首次就诊时脑转移发生率为10%,诊疗过程中为40%-50%,存活2年以上的患者脑转移达60%-80% 肺癌脑实质内转移和脑膜转移临床表现有其共性又各有特点。 (一)脑实质转移 脑实质转移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共性的颅内压增高、特异性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1.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除这三个主征外,还可出现复视、黑朦、视力减退,头晕、淡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脉搏徐缓和血压增高等征象。症状常常呈进行性加重,当转移瘤囊性变或瘤内卒中时可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2.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大脑半球功能区附近的转移瘤早期可出现局部刺激症状,晚期则出现神经功能破坏性症状,且不同部位肿瘤可产生不同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包括:①精神症状:常见于额叶肿瘤,可表现为性情改变、反应迟钝、痴呆等;②癫痫发作:额叶肿瘤较多见,其次为颞叶、顶叶肿瘤。可为全身阵挛性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③感觉障碍:为顶叶转移瘤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两点辨别觉、实体觉及对侧肢体的位置觉障碍;④运动障碍:表现为肿瘤对侧肢体或肌力减弱或完全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⑤失语症:见于优势大脑半球语言中枢区转移瘤,可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等;⑥视野损害:枕叶及顶叶、颞叶深部肿瘤因累及视辐射,而引起对侧同象限性视野缺损或对侧同向性偏盲。丘脑转移瘤可产生丘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对侧的感觉缺失和/或刺激症状,对侧不自主运动,并可有情感与记忆障碍。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①小脑半球肿瘤:可出现爆破性语言、眼球震颤、患侧肢体协调动作障碍、同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倾倒等; ②小脑蚓部肿瘤: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站立时向后倾倒;③肿瘤阻塞第四脑室的早期即出现脑积水及颅内压增高表现。脑干转移瘤大都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根据受损脑神经可定位转移瘤的位置:如第III对脑神经麻痹则肿瘤位于中脑;第V、VI、VII、VIII对脑神经麻痹则肿瘤位居脑桥;第IX、X、XI、XII对脑神经麻痹则肿瘤侵犯延髓。 (二)脑膜转移 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常因肿瘤细胞侵犯部位不同而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有时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护理体会

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8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各时期均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结果8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中3例于放疗过程中死亡,78例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且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死亡率仅为 3.70%;经临床对症护理后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均消失或显著改善,无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中断治疗者,护理有效率高达100.00%。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脑转移是肺癌患者晚期常见表现,目前临床首选放射治疗[1]。本文特选取本院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8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8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25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6.72±9.09)岁。原发疾病:腺癌21例,鳞癌24例,小细胞癌36例。 1. 2 方法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各时期均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 2. 1 放疗前护理①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前必要性的临床检查,准确掌握患者实际情况,如脑转移具体发生部位、各项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血糖等)、既往治疗史等;②评估患者实际心理状态,根据其具体表现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如不了解病情者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发生原因、治疗与护理对策等)、对治疗失去信心者应给予适当语言鼓励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等; ③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告知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积极意义,介绍以往成功治疗病例提高患者战胜病魔自信心;④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温度(24~26℃)、湿度(50%~60%)适宜,定期对房间内地面、空气、物品消毒预防院内感染,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时间有利于患者获得充足休息。 1. 2. 2 放疗中护理①放射治疗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②治疗过程中可主动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及时满足患者合理需求;③遵医嘱对存在异常情况的患者给予及时用药,常见异常反应包括暂时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上升、脱水所致机体电解质紊乱、脑疝、一过性包细胞降低影响自身免疫系统等;④严密监测患者24 h尿量及进水量,存在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者可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改善机体氧容量。 1. 2. 3 放疗后护理①指导家属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技能,患者起床、如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