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华资“6.27”较大爆炸事故

合集下载

危化企业注意!端午假期,留意这六大安全风险!

 危化企业注意!端午假期,留意这六大安全风险!

危化企业注意!端午假期,留意这六大安全风险!端午期间平安风险提示目前全省正处于“龙舟水”降水集中期,端午假期天气不稳定,易发雷雨,局部雨势较大,其中5日-6日广东省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强降水伴有强对流的天气过程,雷雨时伴有8级-10级短时大风。

同时,高温高湿天气导致自催化和遇水反应化学品加快挥发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浓度急剧上升,诱发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风险高。

风险一端午节期间,化工(危急化学品)企业可能存在不落实企业负责人和应急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消失脱岗、空岗现象。

对策:通过电话抽查、暗访督查等方式对企业值班值守状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领导及技术人员等关键人员要严格落实节假日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生产作业现场秩序规范、紧急大事发生时有效应对;强化职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爱护力量,严禁员工酒后、疲惫上岗作业。

风险二高温下,化工(危急化学品)企业未落实化工(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通风、防晒、降温等措施。

对策:督促企业合理支配生产方案,保持产品产销平衡,严防危化品超量储存;严格检修理作业管理,原则上假期期间企业不得进行检修理作业,确需进行的,必需报告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四令三制”、动火作业“三个一律”、有限空间“七个不准”等要求,严控检修理作业平安风险。

督促企业加强化工艺管理,准时调整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生产;对换热设备的工况、冷却水的运行状况以及温度、液位、压力的非正常变化等要亲密关注,对易超温超压设备实施喷淋降温措施;加大巡检力度,对装置(设施)、储罐、仓库的平安设施进行常常检查,确保平安阀、压力表、减压阀、液位计、温度计、快速切断阀等平安附件处于完好投用状态,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风险三气温上升,消防平安风险增大,化工(危急化学品)企业的部分物料受热后,易发生分解变化,产生热量或释放可燃、助燃气体,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辨识物料风险,对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物料要严格根据储存标准规范进行管理;高温天气下不宜进行易自燃、易挥发、闪点低的危急化学品和液化、压缩气体装卸作业,尤其不要在温度较高、阳光直射的状况下装卸,应当站在上风口装卸,防止人员中毒或发生危急;开展消防平安隐患自查,确保消防和防爆设施完好可用,不行堵塞消防通道,不行随便改动、挪用消防或防爆设施。

内蒙古九鼎化工公司“6.28”压力容器爆炸较大事故情况

内蒙古九鼎化工公司“6.28”压力容器爆炸较大事故情况

内蒙古九鼎化工公司“6.28”压力容器爆炸较大事故情况2015年6月28日10时04分,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812.4万元。

(一)基本情况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鼎化工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为有限责任公司,九鼎化工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在册员工478人。

九鼎化工公司设计产能为10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多孔硝铵,副产品为硝酸、甲醇、液氮、硫磺。

项目于2009年7月13日通过安全设立审查(蒙危化项目审字〔2009〕064号);2010年3月30日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蒙危化项目审字〔2010〕077号),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由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编制;2012年5月9日试生产备案(蒙危化项目备字〔2012〕071号);2012年10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蒙危化项安验审字〔2012〕000001号);2012年11月1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证号:蒙WH安许证字〔2012〕000887号,有效期至2015年10月30日。

2.设备制造单位概况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封空分公司)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魏都路189号,现隶属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7.4亿元,在册员工2082人,主要经营范围:成套大中型空分和气体液化设备、化工设备、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环保设备与工程、空气压缩机、透平膨胀机、金属组装式冷库,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等。

此次发生事故的生产设备由该公司板式分厂生产制造,并负责售后现场维修。

3.设备情况说明(1)基本情况:发生爆炸的生产设备是九鼎化工公司一分厂净化工段脱硫脱碳工序使用的一台三种流体热交换器(以下简称三气换热器),为铝制板翅式换热器,是特种设备(第一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由开封空分公司于2011年3月设计制造。

内蒙乌海一建设公司施工项目爆炸致2死7伤

内蒙乌海一建设公司施工项目爆炸致2死7伤

内蒙乌海一建设公司施工项目爆炸致2死7伤
内蒙古乌海市委宣传部8日对外通报,7日19:20,中国化学第十六建设公司施工的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回用水装置发生爆炸,造成施工人员当场死亡1人,送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5人。

目前受伤人员生命体征平稳。

事故发生后,乌海市区两级政府及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该市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并看望慰问了受伤人员。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资料显示,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座落于乌海市经济开发区乌达工业园区。

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1 月 2 日,当班员工由于 24 小时上班,身体疲劳而在岗位上瞌睡, 错过了投料时间,本应在前一天晚上 11 时左右投料,却在凌晨 4 时左 右才投料;滴加浓硫酸并在 20~25℃保温 2 小时后交班,但却未将投 料时间改变和反应时间不足工艺要求的情况向白班交接清楚。
白班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就直接开始减压蒸馏。蒸馏约 20 多 分钟后,发现没有甲苯蒸出,操作工就继续加大蒸汽量(使用蒸汽旁 路通道,主通道自动切断装置失去作用),8:50 左右发生爆炸,并引 起现场设施和物料起火燃烧。
本汇编共收集、整理了 17 起典型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资料,对 事故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事故教训吸取提出了防范 措施及建议,希望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举一反三,健全安全风 险管控,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本汇编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事故调查报告,征求了多位专 家意见,在此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本 汇编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典型事故一
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3”较大爆炸火灾事故
2017 年 1 月 3 日 8 时 50 分许,位于临海市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 地临海园区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邦公司”)C4 车间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400 多万元。
一、事故单位及生产工艺情况 华邦公司创建于 2002 年 9 月,占地 68.27 亩,总资产 5360 万元, 现有员工 200 人,主要产品包括 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DP-3)、 三苯基氯甲烷、潘生丁二氯物(DDH)等医药中间体,所有产品均不属于 危险化学品,但其生产过程涉及加氢、氧化、磺化、胺化、硝化、重 氮化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甲苯、乙酸乙酯、液氨、氢气、乙炔 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且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回收。 事故发生在 C4 车间生产 DDH 的环合反应釜。DDH 的生产工艺是以 草酸二乙酯为起始物料,经过缩合工序制得草酰乙酸二乙酯甲苯溶液, 再经环合、硝化、加氢还原、氯化、缩合等工序得到成品。发生事故 的环合反应过程如下:在反应釜中投入缩合物草酰乙酸二乙酯甲苯溶 液和尿素,冷却至 20~25℃滴加硫酸,保温 2 小时,升温至 60~68℃, 保温反应至终点(保温 5 小时);减压浓缩回收甲苯,加入 10%液碱中 和至中性,过滤后的滤饼(主要成分为乳清酸)加入水和氢氧化钠, 于 60~63℃保温反应 1 小时,冷却至常温,滴加 30%盐酸中和反应至 PH 值 1~2,酸化反应 2 小时,得到最终反应产物。 二、事故经过

内蒙古乌海化工企业爆炸尚无人员伤亡

内蒙古乌海化工企业爆炸尚无人员伤亡
内蒙古乌海化工企业爆炸尚无人员伤亡 18 日上午 8 时 40 分左右,内蒙古西部乌海市一化工企业发生爆炸。 人员伤亡尚不清楚。
发生爆炸的是乌海市乌达区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混 合脱水装置系统。目前,事故现场有刺鼻气体泄漏,技术人员确定为 乙炔。泄漏点现在有明火燃烧。厂区技术人员已经关闭了阀门,阻止 气体继续泄漏。现在,消防官兵正在利用干粉枪扑灭爆炸点周围零星 火。
目前,乌海消防出动了两个消防中队,一个消防特勤大队约 40 名消防官兵在现场紧急处理,并与厂区技术人员协商,制定救援方案。 主 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 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 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

年化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

年化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安徽安庆万华油品“4·2”爆燃事故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安徽安庆万华油品“4·2”爆燃事故
直接原因: 1.粉碎、收集、分装作业现场不具备安全 生产条件,无除尘设施,导致可燃性粉尘 积聚,由于使用不防爆电器产生电火花, 引发可燃性粉尘爆燃。 2.由于车间布置不合规,生产组织安排不 合理,无应急处置能力,导致事故扩大。
4.杨金平,华邦公司C4车间当班班组长。明知上下班交接时,环合反应处于20-25°C保温2 小时结束状态,却放任操作工谭从虎未进行升温至60-68°C并保温5小时操作就直接开始减压蒸馏, 中未国化能学品发安现全协并会纠正谭从虎违规使用蒸汽旁路通道行为,在谭从虎发现生产异常向其反w应ww.c后he9m,ical也safe未ty.or能采取
2.既涉及重点监管的危化品,又涉及重点危险化工工艺,但氯化、硝 化反应生产过程基本没有实现自动化控制,现场作业人员较多,每个楼层都长 期有操作人员,这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与自动化程度低密切相关。
3.控制室、休息室都跟装置在一起,设计上存在布局严重不合理的问 题。二楼3名操作人员发现险情后全部逃生幸存,但没有联动机制通知楼内其他 人员。
浙江台州华邦医药“1·3”爆炸事故
事故追责
1.洪道送,华邦公司董事长,公司实际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能有效督促检查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也未能全面履行审批公司相关安全技术规程并 贯彻实施职责,本次事故涉及的生产工艺规程即未经其审批就交付实施,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建议 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
2017年12 月 9 日凌晨 2 时 20 分左右,连云港市灌南县堆沟港镇化 工园区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号车间 内发生爆炸,爆炸引发临近六号车间局 部坍塌,事故造成 10人死亡。

内蒙古乌海市9.22蒸汽消毒柜爆炸事故

内蒙古乌海市9.22蒸汽消毒柜爆炸事故

A lot of fatigue in life is because we chased ourselves for too long. We can't change our lives, but we can brighten
our mood.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内蒙古乌海市9.22蒸汽消毒柜爆炸
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9月22日10时10分,乌海市某医院l台武汉市江岸医疗设备厂生产的YXQWF227501050型卧式方形蒸汽消毒柜,蒸汽压力逐渐升至0.12MPa,温度122C,突然发生爆炸,柜门飞出撞到2m外的墙上,操作间的门窗炸毁。

直接经济损失约8万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3万元。

操作人员重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1. 柜门上未补装快开门联锁保护装置。

2. 柜门锁紧装置的轴经过焊接修理有未焊透现象。

焊接时焊缝未开坡口,施焊人员是否有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贤质不清楚,焊后也未检验。

3. 操作人员未经培训,对此类压力容器的性能、操作规范要求和紧急事故处理措施,不知不会。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
1. 快开门结构压力容器应安装联锁保护装置。

2. 杜绝无证修理。

3. 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内蒙古乌海市“”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内蒙古乌海市“”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内蒙古乌海市“10.21”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经过2003年10月21日,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骆驼山煤矿,早班(发生事故的前一个班),竖井采区井下运输过程中,一台运煤的机动三轮车将车场内溜煤眼放煤口附近一架木棚的其中一条棚腿撞倒,当时没有发生冒顶,工人在运输中听到顶板裂隙有响声和离层、掉渣现象,当班班长兼安检员宋有生决定下班,工人提前升井,升井后宋有生将井下情况报告了矿长黄永昌。

9时许,黄永昌未向该矿的法人代表和技术员告知井下情况,便带领副矿长郝文华和三名放炮工及二名安检员(其中有宋有生)共7人入井重新维护竖井井底车场内的支护。

为了蹦倒已损坏的支架和蹦碎大块的顶板岩石,约10时40分,他们连续采用放明炮(共放了3炮)的办法进行处理,随即引起煤尘爆炸,在地面的人员当时在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的同时,看到三个井口都冒出大量的烟尘。

意识到井下发生了事故,该矿技术员刘晓龙立即给董事长杨建国打了电话,杨建国随后向海勃湾矿业公司救护队报告了事故并请求救援。

至此,井下有7名矿工生死不明。

海勃湾矿业公司救护队于11时35分接到报告,并于12时25分到达事故现场。

乌海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于11时50分接到事故报告并于12时20分到达事故现场,市煤管局有关领导也即时到达事故现场,并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了事故抢险领导小组并展开工作。

救护队于12时50分左右第一次入井,于14时30分升井,当时在距井底车场冒顶处20米的巷道内找到5名工人,其中有3人仍有呼吸,另外2名已死亡,其余2名工人未找到。

约16时30分开始,3名幸存人员被先后救出并送往医院抢救,其中有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外2名遇难人员分别于18时30分和23时50分先后在距车场不远处的其它巷道内被找到并运出地面,均已死亡,至此,抢险工作结束。

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

据估计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分析:该矿在维护竖井井底车场内溜煤眼放煤口附近的支护过程中,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违章放明炮(间断放了3炮),因该处煤尘较大,放炮前未进行洒水灭尘,放炮造成煤尘飞扬,明炮火焰导致煤尘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危化事故案例汇编13
内蒙古乌海华资“6•27”较大爆炸事故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把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贯穿于安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助力安全监管、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和遏制化工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和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共同编制了《全国化工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以下简称《案例汇编》)。

本汇编共收集、整理了17起典型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资料,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事故教训吸取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建议,希望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举一反三,健全安全风险管控,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2017年6月27日17时20分,乌海市海南区内蒙古星光煤炭集团乌海市华资煤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资煤焦公司”)发生一起脱硫液循环槽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28.28万元。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资煤焦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在册员工348人,主要从事煤炭洗选、精煤、中煤、煤泥、冶金焦、精焦、硫铵、焦粉、焦油、粗苯、硫磺、焦粒的生产和销售。

企业曾于2017年2月17日发生了一起熄焦车碾压事故,造成1人死亡。

乌海市海南区安监局于3月9日对该公司下达了责令停产整改3个月的指令,
乌海市安监局受自治区安监局委托于3月23日依法履行了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手续。

截至“6.27”事故发生,该公司一直处于停产整改阶段。

二、事故经过
按照环保部门对脱硫提盐的要求,华资煤焦公司于2016年9月组织实施焦化厂脱硫废液提盐改造,新增一套脱硫废液提盐装置,2017年6月投入试运行。

2017年6月27日8时,焦化厂晨会上,化产车间副主任提出准备加一条熔硫釜退液到提盐的管道,将熔硫釜清液槽内的清液直接通过回流管输送到提盐装置,解决环保对无组织排放治理的要求。

6月27日16时20分,化产机修班长向脱硫工段长提出要在3#脱硫溶液循环罐加设一条到废液提盐设备的管道;16时30分,在未办理动火、登高、临时用电作业票证的情况下,机修工甲通过组合脚手架上到脱硫泵房西墙管道上,用电焊切断管道,焊好堵头盲板,在管道堵头前端上部切割出直径约50mm接口,对接已经制作好的管道。

17时左右,管道焊接完毕,脱硫工段长、机修工乙、机修工丙等人都回到了地面。

17时10分左右,脱硫工段长发现机修工乙和机修工丙在3号脱硫溶液循环罐上作业,当即指派脱硫班长上罐顶查看。

17时20分左右,3#脱硫溶液循环罐发生爆炸,罐顶被全部掀掉,呈5大块散落在周围;靠近槽区一侧的脱硫液循环泵泵房和脱硫值班室窗户玻璃大部分被爆炸冲击波震碎。

正在罐顶作业的机修工乙、机修工丙和上罐顶查看情况的脱硫班长当场死亡。

事故现场
三、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该企业焦化厂机修车间化产机修班长、化产车间脱硫工段长违反企业变更管理制度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擅自改变提盐装置通往脱硫地下槽的管道工艺走向,在未办理特殊动火、高处作业及临时用电安全作业证的情况下,机修工甲、机修工丙违章在正常运行的3#脱硫液循环罐顶部进行管道电焊作业时,产生的明火引爆了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脱硫液从脱硫塔夹带的焦炉煤气中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

(二)间接原因
1.企业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特殊作业管理不到位。

机修工在正在运行的脱硫液循环罐顶上焊接管道时,未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在用电焊切断清液管道、焊接堵头盲板、对接焊接已制作好的通往脱硫液循环罐顶的管道时,也未办理动火、高处、临时用电安全作业证,化产车间、工段、班组及维修负责人现场都未坚决制止;《临时用电安全作业证》管理流于形式。

当班电工违反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未见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临时用电安全作业证》,就按照化产车间脱硫班长要求接了动火所需的电焊机。

2.变更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管线变更不履行变更手续。

擅自变更脱硫废液提盐装置到脱硫地下槽的DN50清液管道走向,将脱硫废液提盐装置到脱硫地下槽的DN50清液管道切断变更为直接通往3#脱硫液循环罐,不符合工艺要求;也未编制工艺方案,未进行可行性分析及验证,未履行工艺变更审批手续。

3.检维修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机修车间、化产车间都未编制改变脱硫废液提盐装置到脱硫地下槽的DN50清液管道走向的检修计划,也未组织对检修过程进行风险评估。

4.设备管理不严。

新制作更换的3#脱硫液循环罐安装验收把关不严,罐顶的人孔盖、放散管等缺失就投入使用。

5.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事故启示和建议
(一)企业应加强特殊作业安全管理。

从事故发生经过来看,企业的特殊作业管理非常松散,特殊作业实施非常随意,临时用电、高处、动火作业都没有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各级人员几乎没有特殊作业要严格办理安全作业许可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的意识。

企业应开展特殊作业专项安全培训,使各级人员意识到特殊作业潜在的风险、不规范管理特殊作业的危害。

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明确、掌握企业各装置、各部位、各设备、各作业活动可能潜在的风险。

做任何工作前,首先要辨识可能涉及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

(二)企业应规范变更管理。

从事故企业事故经过可以看出,基层人员随意改变了物料管道流向,没有严格履行变更手续,没有经过各级人员的严格审核,忽视了变更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使本应该通过各级严格审核,可以发现并得以控制的风险变成了现实的事故。

(三)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各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事故企业特殊作业、变更管理随意、“任性”,即是各项管理不规范的结果,更是各级人员严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漠视风险的后果。

企业应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
识的培训,使员工一举一动都首先要想到安全生产,形成不安全不工作的良好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