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学案 1(精品)

合集下载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一课的教学反思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一文,是一篇写思念家乡的文章。

作者通过对酸枣树的叶、花、果的描写和对儿时打枣吃枣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最吸引人之处——引导学生体会酸枣树的叶、花、果的可爱上。

我先是让学生朗读标出认为好的词句,想一想它们好在哪里。

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这些句子,感受一下作者的文字之美,加深同学们对文章的印象。

接着,我又让学生找体现叶的可爱、花的可爱、果的可爱的关键词,如“黄茸茸”、“羞答答”、“试探”、“小巧玲珑”等词。

在讲酸枣挂满枝头时,我试着让学生去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有一位学生这样说:呵,些酸枣可有意思了,我要帮妈妈多捡一些,叫妈妈做一些酸枣皮。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师生都有特别的书获。

有位孩子说:“读了这篇文章,我更喜欢那酸酸筹甜甜的酸枣了!”。

〖2021年整理〗《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优秀教案简单引导

〖2021年整理〗《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优秀教案简单引导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学设计(简单引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中的生字生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酸枣树花、叶、果的三个比喻句。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怀念故乡怀念童年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感受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描写酸枣树花、叶、果的三个比喻句。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2、体会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感受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怀念故乡怀念童年的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板书:12 故乡的酸枣树)黑板上的课题与书上的有什么不同?(补充课题)加上“我爱”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初读课文(一)概括文章大意。

作者通过描写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二)标出段落,概括每自然段意思。

课文共5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酸枣树印象最深。

第二自然段:酸枣树发芽长叶。

(春天)第三自然段:酸枣树开花结果。

(初夏)第四自然段:酸枣树枣熟打枣。

(深秋)第五自然段:酸枣树奉献甘美。

(三)画出本课生字词。

三、学习生字词(一)认读生字词:(二)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一)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二)第1自然段共有2句话:1、我的故乡是果树的王国。

(自豪)2、村边地头、路旁沟底,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樱桃、山楂、柿子、杏、苹果……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丛丛、一簇簇野生野长的酸枣树。

(1)理解“各式各样”。

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造句:儿童乐园里的玩具各式各样。

(2)想一想作者写枣树,为什么还要写其他那么多果树呢?(衬托手法,突出对故乡酸枣树的喜爱。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一)把生字写在生字本上,每个生字组两个词;(二)熟读课文,预习余下的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2、3、4自然段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上节课学习了生字词和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作者的家乡是果树的王国,作者唯独喜爱酸枣。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学设计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学设计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酸枣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了解酸枣树对故乡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酸枣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酸枣树对故乡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1.图片、幻灯片或视频资料介绍酸枣树的外观和生长环境。

2.针线、颜料、纸板等材料,让学生制作酸枣树。

3.录制介绍酸枣树的短视频或音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互动讨论:询问学生对故乡地理的了解和对故乡的感情。

2.出示题目:“我爱故乡的酸枣树”,请学生思考并交流一下自己对酸枣树的认识和印象。

二、呈现(10分钟)1.出示酸枣树的图片或幻灯片,简单介绍酸枣树的外观特点和生长环境。

2.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一下酸枣树的魅力和故乡的美丽景色。

三、探究(15分钟)1.酸枣树的特点: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酸枣树的特点,例如:树皮、树叶、果实的味道等。

2.酸枣树的生长环境:让学生自主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酸枣树适合在什么地方生长。

四、展示(15分钟)1.学生制作酸枣树:提供针线、颜料、纸板等材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制作一个酸枣树模型。

2.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酸枣树,并邀请他们分享一下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

五、感悟(15分钟)1.问题引导:酸枣树在故乡有哪些重要的意义?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酸枣树对故乡的重要意义,例如:象征、食物、地标等。

3.汇报分享: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六、拓展延伸(10分钟)。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1教案 语文A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1教案 语文A版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 1教案语文A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酸枣树的叶、花、果,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描写的生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结合看图,引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酸枣树叶、花、果的可爱。

感受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

2.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描写的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一、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生字词卡片,酸枣树发芽长叶的图片或课件以及实物酸枣。

1.组织谈话:大家都喜欢吃哪些果子?为什么?2.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评激发参与热情。

3.(出示实物酸枣)这是什么果子,大家吃过吗?4.感知酸枣的小巧可爱,教师吟诵歌谣:“柿子腻,杏儿酸,不如酸枣味道鲜。

”导入新课。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三、学习课文,体会酸枣树叶的可爱。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从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3.分段指名读课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5.结合各段的朗读,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山楂苹果增多映衬竿子岭顶瘠薄忙碌惺松歌谣不需玛瑙柿子睁开捧出疼痛小巧玲珑(1)学生认读以上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从词中抽出文中生存,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4)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5)指名发言,评议、交流。

(6)教师小结,强调识字重难点。

①字音:“苹、增、映、岭、睁、捧、痛”为后鼻音。

“竿”为前鼻音。

“薄”是多音字。

bǎo(很薄)bó(瘠薄)②字形书写。

“巧”左边是“工”右边第二笔为“ㄅ”,没有点。

“痛”偏旁是“疒”,与“通”区分“需”上下结构,上面是“雨”,下面是“而”。

(7)学生再读生字词,巩固识记。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和对故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

教学方法多种方式朗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音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复习检查生字导入。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学习第一部分。

课件展示第一段,指名朗读。

1.这一段有几句话?简单概括每句话的意思。

2.指导朗读。

“果树的王国”说明什么?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各种各样”是什么意思?我的故乡都有哪些种类的果树呢?樱桃、山楂、柿子……你从哪儿看出酸枣树很多?一丛丛、一簇簇3.齐声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听老师朗读2、3、4自然段,边听边画记描写酸枣树的叶、花、果的语句。

2.自由朗读划记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3.集体交流:(1)“她先是羞答答地捧出一两个黄茸茸的小尖芽……从远处看,像一树小巧玲珑的翡翠,可爱极了。

”把小尖芽比作害羞的小姑娘,非常可爱、漂亮;运用拟人、比喻把酸枣树的叶儿写活了。

重点体会“羞答答”“试探”“小巧玲珑”“黄茸茸”“浅绿色”。

指导朗读出其可爱。

并用“小巧玲珑”说个句子。

(2)“酸枣花开了……小星星就会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课文将酸枣花比做什么?她与小星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多亮谁能读出酸枣花的特点?指名读。

齐读。

(3)出示课件:酸枣图。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图景?(指名说)作者是怎样描绘的?齐读:“一颗颗熟透了的酸枣挂在枝头……到处是霞。

”理解“漫山遍野”。

(4)第4自然段除写了深秋酸枣的样子,还写了什么?孩子们打枣吃枣。

大家仔细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丰收的喜悦之情。

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过渡:故乡这漫山遍野的酸枣树生长在哪儿呢?齐读最后一段。

理解“瘠薄”(不肥沃)。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学案 1(新版)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学案 1(新版)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文章中优美的句子进行学习。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读生词。

2.难点: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
2.通读全文,文章一共分为几个段落?
3.读一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简单概括每句话的意思。

四、参考资料
酸枣树
枣树起源于中国,酸枣为枣的原生种。

酸枣的类型中均有介于酸枣与枣的中间型,果实比酸枣果大、核小、肉厚、味酸甜,如甜溜溜老虎眼、牛奶子、蓬蓬籽等过渡型酸枣品种。

此外,枣本属于稀树草原树种,属于泛热带植物类型。

从《诗经》(公元前约10世纪)等文献记载,我国枣的栽培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
上,汉代枣的栽培已遍及中国南北各地。

70年代在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碳化枣核和干枣,据14测定其年代至少有7240,中国早在7000年前采集利用枣果了。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案 1(精品)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案 1(精品)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酸枣树的喜爱和对故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教学方法综合型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师板书:11.故乡的酸枣树)黑板上的课题与书上的有什么不同?(补充课题)加上“我爱”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我为什么喜欢酸枣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课文,熟悉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的地方多读几遍。

要求读正确,不丢字也不加字。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柿触增映碌岭需(2)交流识字方法:利用同音字形近字记忆:市——柿,曾——增,录——碌,令——岭。

俗语、字谜记忆法:昆虫头上长角(触),日照中央(映)。

(3)口头组词,并练习用“忙碌”说话。

(4)指导书写8个要求会写字。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2.指导分段。

第一段(1):故乡有许多果树,我最爱的是酸枣树。

第二段(2—4):描写了春、夏、秋酸枣树的特点。

第三段(5):赞美酸枣树默默奉献的精神。

三、结论总结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故乡酸枣树发芽长叶时的美丽、可爱。

四、课堂练习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先后说一段话。

写作要求:1.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

2.语言生动形象,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五、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

2.抄写8个会写字。

六、板书设计我爱故乡的酸枣树柿触增映碌岭需。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资料酸枣仁的育苗嫁接(精品)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酸枣树》资料酸枣仁的育苗嫁接(精品)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资料酸枣仁的育苗嫁接在中国的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等省的丘陵和山区,生长着大量的野生酸枣树未被开酸枣树发利用,人们不知道它们存在的价值,其实酸枣树可随意嫁接成其它枣类,如金丝小枣、金丝大枣、梨枣、葫芦枣、冬枣等。

数量多了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野生酸枣树产下的酸枣浑身是宝,它的皮肉可以做成酸甜可口的酸枣面,通过深加工还可以生产各种酸枣汁饮料,枣核的硬渣还可以生产出化工原料糠醛或木炭等。

剩下的枣仁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它是治疗失眠症的名贵中药才,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除此之外它通过育苗还可以嫁接成各种名贵枣类。

利用好了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酸枣树,能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酸枣仁的育苗嫁接方:种子处理用专用机械把酸枣核打破而基本不伤及种仁,好仁率为90%以上。

另外,把酸枣核于第1年12月份进行层积处理,与酸枣仁育苗比较。

整地作畦于第1年12月前将圃地深翻30cm,耙平,然后按长20cm,宽1.3m,南北向做畦,畦两边各筑宽30cm,高20cm的畦埂,每667m2地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40kg。

浸种催芽播前用30℃温水浸泡酸枣仁12-24小时,然后捞出控水,再与3倍的湿沙混合,置于背风向阳的地方盖膜催芽,种砂厚度10cm,保持温度在25--30℃之间,每天翻动2-3次,喷水保湿,3-5天后约1/3的种子吐嘴露白,下畦。

对层积的酸枣核也进行盖膜催芽。

播种于3月下旬,将圃地灌水然后每畦按20-30-20-30(cm)宽窄行开沟4行,沟深3cm,每10cm点播1粒,播后立即覆土,厚度20cm,用耙子搂平,喷除草剂(灭草隆)后,加盖地膜(厚0.003mm)。

另外,设一拱棚集中育苗,然后移栽。

按1m2400粒撒播,播后架设塑料(厚0.0015mm)拱棚,四周压严。

4月中旬,把枣仁按株距10cm点播,观察出苗率。

4月下旬,把野生酸枣苗刨出,浸泡24小时,按相同株行距栽植,观察成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故乡的酸枣树》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文章中优美的句子进行学习。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读生词。

2.难点: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
2.通读全文,文章一共分为几个段落?
3.读一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简单概括每句话的意思。

四、参考资料
酸枣树
枣树起源于中国,酸枣为枣的原生种。

酸枣的类型中均有介于酸枣与枣的中间型,果实比酸枣果大、核小、肉厚、味酸甜,如甜溜溜老虎眼、牛奶子、蓬蓬籽等过渡型酸枣品种。

此外,枣本属于稀树草原树种,属于泛热带植物类型。

从《诗经》(公元前约10世纪)等文献记载,我国枣的栽培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汉代枣的栽培已遍及中国南北各地。

70年代在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碳化枣核和干枣,据14测定其年代至少有7240,中国早在7000年前采集利用枣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