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题10

合集下载

【九年级】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

【九年级】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

【九年级】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鱼我所欲也第一部分:1.用原句:(4分后)⑴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⑵呼尔而与之,;,乞人轻蔑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二者不可得兼(并任:)⑵故不为苟得也(得:)⑶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⑷故患有所不避也(故:)⑸贤者能够勿丧耳(丧:)⑹蹴尔而与之(蹴:)3.作者指出,向为身死去而受,现在却拒绝接受了的原因就是。

(2分后)4.本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5.译者以下句子。

(6分后)⑴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⑵就是故所欲存有甚于生者,所恶存有甚于死者。

⑶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6.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2021年芜湖试题)(2分后)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追忆越千年,魏武互击,东临碣石存有遗篇。

萧萧秋风今又就是,再加了人间。

a、从表现内容看,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下阕主要是评古论今;从表现形式看,综合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b、词中的“魏武”所指的就是曹操,“遗篇”所指的就是他的《观沧海》。

c、词中用“白浪滔天”、“一片汪洋”写出了大海的特征。

d、这首词抒写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叹和叹息。

第二部分:(一)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分不清礼义而受到之,万钟于我何加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遣,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互而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向为身死去而受,今为妻妾之遣而为之;向为身死去而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就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掉其本心。

7.第一段中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8.中的“万钟”指。

(2分后)9.中作者认为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3分)10.作者指出这种作法如何?(2分后)11.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作者对它们各持什么态度?(3分)12.第二段最注重的修辞手法就是什么?先行直观分析它的好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精)品同步练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精)品同步练习

鱼我所欲也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不为苟得.也( )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准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箪.食(2)此之谓失其本心.. (3)故患有所不辟.也(4)一豆.羹(5)蹴.尔而与之 (6)万钟于我何加..焉(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8)故不为苟得..也 (9)呼尔..而与之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乡为身死而不受(2)故患有所不辟也(3 (4)万钟的不辩礼义而受之5 (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4)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7、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二、整体感知:8、理解课文,按原文填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5)孟子认为能做到是:(6本心的行为是:(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9、对于文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说理充分,富于雄辩。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9《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故患有所不辟.()也一箪.()食一豆羹.()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③贤者能勿丧耳()④此之谓失其本心()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4.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立/天下之正位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6.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

(2)在文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7.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材料三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

中国民航局表彰他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所恶.(.wù)一箪.食(dān)一豆羹.(.gēng)B.蹴.(.cù)苟.得(gǒu)不屑.(xiè)C.弗.(fú)勿丧.(.sàng)有所不辟.(pì)D.礼义.(yì)万钟.(zhōng)得.我与(dé)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B.此之谓失其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C.故患.有所不辟也(忧虑,担忧)D.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3.下列句中加点的“得”意义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B)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A.乡为身死而不受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贤者能勿丧耳D.故患有所不辟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得之.则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6.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7.人生经常要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

请仿照下面的句式特点,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示例)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

当二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8.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

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

源流追踪(1)“义”甲骨文作“”,从“”从“”。

“”即“祥”;“”,兵器。

与战前占卜的吉兆有关。

“再卜色变,遽告不义,公乃令偃旗”中的“义”便是用其本义:神灵佑助的仁道、公理之战;“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义”则引申为:合乎正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阅读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阅读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阅读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14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注释】①予:给,送。

②子:你,代词。

③履:鞋子。

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今谓.人曰()(4)何故.()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来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word版,带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word版,带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word版,带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5分,)1. 划线字注音、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A.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筐)蹴(cù用脚践踏)B.苟得(gǒu如果)不屑(xiè因轻视而不肯接受)C.不辟(bì通“避”,躲避)勿丧(wù sàng不丢掉,不遗失)D.羹(gēng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食品)奉(fèng侍奉,伺候)乡(xiàng通“向”,从前)2. 对加线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躲避)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C.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3. “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人皆有之B.得之则生C.蹴尔而与之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4. 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 下面对课文《鱼我所欲也》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6分,)6. 读《鱼,我所欲也》,本文出自________ ,作者________ ,________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________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7. 解释下列多义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 蹴尔而与之________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 万种于我何加焉_______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 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呼尔而与之________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________三、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8.(15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2022年部编版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基础训练)(附详解)

2022年部编版语文《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基础训练)(附详解)

第9课鱼我所欲也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一箪.食(dān)苟.得(gǒu)所恶.(wù)B.蹴.尔(cù)弗.得(fé)富贵不能淫.(yín)C.一豆羹.(gēng)不辟.(bì)贫贱.不能移(jiān)D.不屑.(xiāo)得兼.(jiān)威武不能屈.(qū)【答案】A【详解】B.“弗”读fú;C.“贱”读jiàn;D.“屑”读xiè;故选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B.此之谓失其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C.故患.有所不辟也(忧虑,担忧)D.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C.患:祸患,灾难。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A.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之”的辨析能力。

C项中的“之”为助词,无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乡为身死而不受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贤者能勿丧耳D.故患有所不辟也【答案】C【详解】A.乡,通“向”,从前;B.与,通“欤”,语气助词;D.辟,通“避”,躲避;故选C。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所恶.(wù)一箪.食(dān)一豆羹.(gēng)B.蹴.(cù)苟.得(gǒu)不屑.(xiè)C.弗.(fú)勿丧.(sàng)有所不辟.(pì)D.礼义.(yì)万钟.(zhōng)得.我与(dé)【答案】C【详解】C.有误,有所不辟.(bì)。

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9课《鱼我所欲也》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一箪食(dān)乞人不屑也(xuè)B. 蹴尔而与之(jiù)二者不可得兼(jiān)C. 贤者能勿丧耳(sāng)故不为苟得也(gǒu)D. 行道之人弗受(fú)所恶有甚于死者(wù)2.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一箪食,一豆羹B.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C.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D.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呼尔而与之B.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 行道之人弗受D.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蹴尔而与之(一起)B.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

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C.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D.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5.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B. 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 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 文中的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6.用课文《鱼我所欲也》的原句填空。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

7.《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复习训练题
解词
欲、得、兼、舍、

苟得、恶、
患、辟、如
使
莫、由是、是故、独、丧
蹴、不屑、何加、奉、穷乏

已本心、贤者、

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辟辩
得欤向
翻译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胡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用原文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8)有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目的是为

其原因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

(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11)人的本心是什
么?
二、阅读理解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
法,
(13)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15)联系、本文观点,请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1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17)从古至今有许多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18)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19)孟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富含人生哲理的名言,你还能再写出一些来吗?
常识填空:本文出自,作
者,时期鲁国人,
家、
家,是继孔子之后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