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体育专业调研报告

体育专业调研报告

体育专业调研报告
《体育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体育专业进行全面的调研,以了解该专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就业前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等情况,为学生选择专业和未来就业方向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专业课程研究等多种调研方法,充分了解体育专业的内部情况。

三、调研结果
1. 专业发展状况
目前,体育专业在国内外都备受重视,尤其是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下,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专业前景广阔。

体育专业在不仅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等传统职业领域,还可以涉足体育产业管理、体育产品设计研发等多个领域。

2. 就业前景
在国家体育政策的扶持下,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体育专业学生更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

3.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
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包括体育教育、训练科学、运动康复等多个方向,教学模式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四、建议
1. 鼓励学生选择体育专业,特别是鼓励更多的女生选择这个专业。

2. 加强与体育产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3. 进一步完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方向。

五、结论
体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就业前景乐观。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体育专业的发展状况、就业前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选择专业和未来就业方向提供了参考。

希望能够促进体育专业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

沈阳市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研究

沈阳市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研究

表 2. 育教 育专业 学 习倦 怠基本信 息 体
平均数( 情绪 低落 行 为不 当 成就感 低 倦慧总 分
2 1 2 3 49 2 3I I4 S
标 准羞 d )
项目 (e Im) t
母题 平均 分 ( / ̄ ) M I n t
28 2 9P i 71 5 31 23 1 69
业 大 学生 的 学 习状 况提 供 参 考 。
1 7l 41 4 体 育 教 育专 业 大学 生 在 行 为不 当维度 得 分 超 过 了平 均 值 3 分 ,表 明 体 育教 育 专业 大 学 生的 学 习 倦怠 更 多的 关 键 词 :体 育 教 育 专 业 ;运 动 训 练 专 业 ;学 习倦 怠 ;对 比研 表 现 在 行 为 不 当 上 。 究 2 .2 .运 动 训 练专 业 大 学 生 学 习 倦 怠现 状 本 研 究 调 查 的 l 名 运 动 训 练 专 业 的 大 学 生 中有 6 7 的 学 1 3 3. % 前 言 虽然 从 20世纪 7 0年代 中期就 开始研 究倦怠 ( BUr ut ,但是 生 倦 怠平 均 分 超过 中间 值 3 分 ,表 明运 动 训 练专 业 大 学生 的学 习 no ) 关 于倦 怠 的 研 究 主要 在 于职 业 领 域 中 ,研 究 的 对象 主 要 是 助 人职 倦 怠 情 况 非 常 严 重 。 倦 怠总 分 及 各 个 维 度 上 的情 况 见表 3 . 表 5 运 动 训 练 专 业 学 习倦 怠 基 本 信 息 业工作者 ,关于 学生学 习倦怠 (e r ng ur u ) 1 a ni b no t 的研究很少【 】 1。 对 于体 育专 业 大学 生 的 学 习 倦怠 的 研 究 几乎 处 于 空 白状 态 。 随 着 平均 数( 标准 差@ d ) 项目 (啪) I t 每题 平均分 (  ̄t ) I I m v a 高校 的 扩 招 ,体 育专 业 的 大 学生 数 量 也 在 不断 的 增 加 。 体 育 教 育 情绪低 落 2 1 0 3 77 2 田 71 2 57 2 5 5 a 96 专 业和 运 动 训练 专 业 是 体 育专 业 的 两 个 最大 的 专 业 ,人 数 超 过 体 行为不 当 成就感 低 154 8 1. Z7 375 育 专业 人 数 的一 半 。所 以 对 这两 个 专 业 大 学生 的学 习状 况进 行 研 倦怠 总分 6 1 3 2. 31 080 究是非常必要 的。 表 3 结 果 表 明 ,运 动 训练 专 业 大学 生 在 行为 不 当 维度 和 倦怠 本 研 究 采用 福 建 师 范大 学 杨 丽 娴 及连 榕 教 授 开 发的 大 学 生 学 习倦 怠量 表 》,此 量 表 包括 三 个部 分 :情 绪 低 落指 学 生在 学 习 时 总 分 都超 过 了中 间值 3 分 ,证 明运 动训 练 专 业大 学 生 学 习倦 怠情 埘 Ⅲ Ⅲ川懈 且 重234 因 为 对 所 学 专 业 或 所 上 的 课 不 感 兴 趣 , 不 学 而 又 不 得 不 学 时 , 况 比较 严 2 ,而 更 多 的 体 现 在 行 为不 当维 度 。 想 2 .3 .体 育 教 育 与 运 动 训 练 专 业 大 学 生 学 习 倦 怠 状 况 对 在 情绪 上 就 会 感 到疲 乏 、沮 丧 和挫 折 ,并 对 学 习产 生 强 烈 的 排 斥 心理 ,从而 表现 出 无精 打采 和 低落 情绪 ,此 分量 表 包含 8 个项 目 ; 比 分 析 通过 检 验 ,各 组 数据 符 合 正 态 分布 ,方 差 齐 同 ,所 以 本研 究 行 为不 当是 指在 学 习倦 怠 时选 择 逃 课 、 不 听 课 或上 课 睡 觉 等 一 系 列 逃避 学 习 的 行 为 ,此 分 量表 包 括 6 个 项 目 ; 就 感低 指 表 现 在 采 用 T 检验 对 两 个专 业 大学 生 的 学 习倦 怠情 况 进行 了比较 ,结 果 成 个 体对 自己的评 价 和 态 度上 的 变化 ,包 括 6 个项 目,整 个 问卷 共 见 表 4. 表 4.体 育 教 育 与 运 动 训 练 专 业 大 学 生 的 学 习 倦 怠 对 比 分 析 2 0个 项 目。整个量表 采用 L k 5点法记 分 ,从 “ iet r 完全 不符 合” 至 “ 全符 合 ” 完 ,分 别 为 “ 1—5”记 分 ,反 向叙述 题 则 反 向记分 。 体育 育专 教 业 运 训练 业 动 专 此 量表 获 得 了统计 学 上 的 良好验 证 ,可 以 作 为 测量 大 学 生 学 习倦 ⅫI t II Wt T 值 P 值 怠状 况的 工具使 用[ 。 2] 情 藩 绪低 29 ,2 B9 .9 34 46 291 ,7 B .7 39 31 . . 0 . 叼 1 研 究对 象 与研 究方 法 : 行 当 为不 37 5 ∞ .田 祀 5 35 , ̄ 7 .鹕 4 4 】 44 31 D】 D 1 .1 研 究 对 象 成 低 就感 2 9 ,  ̄1 41 .6 86 23 ,7 75 .0 57 10 .5 52 , . 5 0 叩 以沈 阳市 内体 育 教 育专业 与运 动 训 练专 业 218名 大学 生 为研 倦 分 息总 2 7 ,6  ̄ .6 21 40 3 . 删 .9 29 34 -1 D 57 .3 ∞ 究 对 象 ,采 取分 层抽 样 方 法 抽 取样 本 , 基本 信 息 如 表 1。 T 检验 结 果 表 明 ,除 情 绪低 落 维 度外 ,两 个专 业 大学 生 在 行 表 1. 究 对 象基 本信 息 l_ 研 j 为不 当 、成 就 感低 、倦 怠总 分 上 均 存 在 显著 差 异 ,运 动训 练 专业 堂燕 - 生缝 量 学生 的 每 题平 均 分 高 于 体育 教 育 专 业 。 通过 深 入 访 谈 得知 ,运 动 沈 阳傩 沈阳 师范大 舅 女 一 二 三 四 傩育教育 运 动训练 育 学院 学 俸育系 训练 专 业 的 都是 通 过 单 独考 试 考 入 大学 的 , 所以 运 动 成绩 都 比 较 19 4 6 9 1( 4 71 8 6 5 5 4 1 ( P 4 5 l5 0 13 l 好 ,但 学 习 成 绩相 对 低 一些 。文 化 课 基 础偏 低 导 致 了 上理 论 课时 有 很 多 运 动 训 练 专 业 的 大 学 生 听 不 懂 。 每 个 家 长 对 自 己 的 孩 子 都 有期 望 ,许 多 学生 害 怕 因 为 不能 达 到 家庭 要 求 而 受到 批 评 ,而 倍 1. 研 究方 法 2 3】 1.2.1文 献法 : 阅学 习倦怠 的相 关 资料 ,了解 学 习倦 怠的 感压 力【 。运 动训 练专 业大 学 生的 家庭 条件都 是 相对 较好 的 ,父 查 母也 对 学 生 有 很高 的期 望 ,这 种 不切 实 际 的 高期 望 也 是导 致 运 动 理论。 1. 2问卷调查 法 : 2. 本研 究发放 问卷 2 0份 ,有效回收问卷 2l 训 练 专 业 大 学 生 成 就 感 低 和厌 倦 学 习 的 根 本 原 因 。 3 8 3研 究 结 论 份 ,回收率 9 8 4. %。 3. . 体 育教 育和运动 训练专 业大学 生的学 习倦怠 比较严 重 , 1 1. 3数理统计 法 : 2. 运用 统计软件 SPSS11 5对数据进 行统计 . 特 别是 运 动 训 练专 业 ,学 习 倦 怠 的人 数 已经超 过 了学 生人 数 的 一 处 理 。 半 ,应 该 引起 教 育者 的高 度 重 视 。 1.2. 深入 访谈 法 : 谈 部分 学生 ,作 为 问卷 调查 的补 充 。 4 访 3.2. 体 育教 育专 业大 学生 的学 习倦 怠主 要表 现在 行为 不 当 2 体 育教 育 与运 动训 练 专 业大 学 生学 习 倦怠 状 况 维度上 。 2 .1 体 育 教 育 专 业 学 习 倦 怠 现 状 3 3. 运 动训 练专 业大 学 生学 习倦 怠情 况 比较 严重 ,而 且更 . 学 习倦 怠 量表 以 计 分 的形式 描 述 学 生 的学 习状 况 ,以 3 分 为 中 间 值 , 即 认 为 超 过 3 分 的 学 生 对 学 习 产 生 了 倦 怠 。本 多 的 体 现 在 行 为 不 当 维 度 上 。 3.4 体 育教 育和 运动 训练 专业 大学 生 的学 习倦 怠存 在差 异 , 研 究调 查 的 105名 体 育教 育专 业 的 大 学 生 中有 37.1 的 大 学 % 生 对 学 习 产 生 了 倦 怠 。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况 不 容 乐 观 。 基 本 信 息 运动 训 练 专 业 大学 生 倦 怠 感��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调研报告引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学业的压力,许多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相关原因,以及提出改进措施。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他们来自不同学院和不同年级。

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的问卷,涵盖了体育锻炼的频率、方式以及相关因素等。

调研结果1. 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超过8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有益。

他们普遍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果和缓解学业压力。

2. 体育锻炼频率尽管大多数大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只有40%的学生每周进行三次以上的体育活动。

约30%的学生表示每周锻炼一到两次,而还有30%的学生很少进行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

3. 喜爱的体育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群体性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

相比之下,个人练习项目如跑步、瑜伽等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

4. 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1)学业压力:约60%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影响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他们指出,课业繁重和考试压力使得他们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2)社交因素:约20%的学生表示缺乏合适的体育锻炼伙伴限制了他们的参与。

他们认为与他人一起参与体育锻炼更有动力和乐趣。

(3)缺乏运动设施:约15%的学生抱怨缺乏方便和适当的运动设施。

对于居住在学生宿舍或城区养成不良习惯的学生来说,缺乏运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改进措施1. 提高健康教育宣传: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增加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知识,强调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重要作用。

2. 灵活的时间规划:学校应该提供更灵活的课程安排和考试计划,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安排体育锻炼,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学校应增加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改善,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类院校大学生专业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类院校大学生专业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类院校大学生专业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体育类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所培养的学生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然而,在体育类院校中,学生的专业学习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包括内在因素,如个人特质和动机等,还包括外在因素,如教育环境和社会支持等。

本文将对体育类院校大学生专业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个人特质和动机是影响大学生专业学习行为的重要内在因素。

个人特质包括学术能力、学习风格和个性特点等多个方面。

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习风格直接影响着其在专业学习中的表现和成绩。

例如,一些学生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和学习自律性,他们更容易适应大学生活并取得好成绩。

另外,个性特点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产生影响。

一些外向型学生可能更擅长与他人合作学习,而一些内向型学生可能更适合独立学习。

此外,学生的动机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其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类。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内心的渴望和兴趣驱使,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外部的奖励和激励。

具有良好的内在动机的学生更容易保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教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专业学习行为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教育环境包括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

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成果。

优质的教学质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师资队伍的素质也对学生学习行为产生影响。

有经验丰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够提供有效指导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支持。

另外,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设置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专业目标,提高学习动机,并为学生提供发展和实践的机会。

第三,社会支持也是影响大学生专业学习行为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和同伴支持两个层面。

家庭支持是指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支持和影响。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分析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分析

行为枣向
情感 体 验
什 控 耕 卷 主 观标 , 育 般 炼 击鹰
2 7 : 4 ±4 H
, 7 j4 ±^2 1 1
! + ; I ; ±31 . I H 月 2 , R o1-
1 ±41 q
3 16l 2 】
2 l R 1 十44 7 I ; 34 l “ 4 】 2 0 +0 { f 9 q
( 体育锻 炼态度 :体育锻炼态 度是个体对 外界事物的众 多态 1)
度 L的一种 ,它是指个体 对体育 活动 的一种 相对稳定和持 久的认 、 I _ | 情感和行为倾向 体 育锻炼态度可 以分为体育锻炼 行为态度 和体育锻 炼 目标态度 体育锻炼行 为态度是指个体对 自己参 与锻炼 的肯定 、否 定或中性的评价 ;体育锻炼 目标 态度是指个体在 不同的概括 水平上对 锻炼的肯定 、否定或 q性的 评价。体育锻炼态度直接 影响体育锻炼 的 J 效果 ,培 养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 认泌,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达到体育锻炼 健康 的 目的
高 校 论 坛
加体育活动较 少,体育锻炼意 识淡漠 .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如男生 。 这与女生锻炼 的自党性和主动性不如男生且与女生的生理心理特 点有 关 。③ 出于体 育锻炼项 目上的局限性影响了女生的体育锻炼 态度 .目
切的案例 ,让学生从案例中明白在 日 趋激烈的现代竞争 中.不仅要有
本 研宄的理论背景 ② 『 卷捌查法。根据研 究的 目的和内容 ,采片 毛 u J { 荣建 ( 03) 制的 《 20 编 体育锻炼态度量表 》,包括 行为态度 、目标 态 度 、行为认知 、行为习惯 、 为意向 、 行 情感体验 、行为控制感 、主观 标准等八个维度。该模型 慨括 了以往社 会心理学 中态度 一 为的 定性 行 论述和实验研究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u 的发 放时 问为2 1 年 『卷 I 00 l 月初 ,共发 放 『卷 2 ) ,文理 科 男女 生 各发放 5 ,总 共 收 ( } u (份 J H I 盼 2) ,其 中有效 卷2M份 ,效 率为 l 【盼 f I) tJ H%。③数理统 汁法 收集 、 整理实地 捌查获得的资料 ,采用Wi o s xe、S A S 1 对实验所 n w c l P S I. d E 5 抉得 的数 据进行统 汁分析 以I (0 为无显 著性 差异 ,P≤f0 为显 ' )5 >. }5 .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教学学习态度调查及研究分析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教学学习态度调查及研究分析

被动选择 学生当中,从 一开始就是消极的学习态度,所 以经过 了大约 百分之九十 的因素 ,学生坦 言 由于 自己的学 习压力较 段 时间的了解 和学习之后, 确 实有 一些 学生会对 这个 项 目发 大 ,自己如 果每 天还投入 很多的时间和 精力在体育上面,自己

生 兴趣 ,并逐 步的喜欢 上这 个项 目,但 是还有 相当一部分学生 就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其他方面 的工作和学习 , 所
在体育课授课过程 中进行体育学习的 占到了被 调查 学生 的百分 想早点洗漱休息 ,根本没有精力和心思参加体育活动 ,这是选 之七十 五左右 ,还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学生偶尔在 晚饭过后或 项课教学 中学生最贴切 的一种无奈 。 综上所述 ,在选项课教学开展 以来 ,我们在教学效果上取 者学习辛劳的时候也会练 习一些 ,而还有一些学生仅仅在考试 临近的时候才会学 习,这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学习成绩对 于 自己 得诸多成绩 ,但是一些存在 的问题我们也无法忽视 ,所 以要想 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思 今后找工作和就业不会发生实质性 的作用,所 以重视程度不够。 有效 的改善这种 学习态度和学 习行 为, 在选项课教学 中, 男生和女生选择 的项 目也有较大 的差异 想层面 的教育和 引导 , 只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体育 的价值和作 性 ,一般而言男生会选择一些 身体素质要求较 高一点的项 目, 用 ,才 有 可 能 真 正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这 也 是 根 本 上 转 而女生一般 比较喜欢简单好学运动 强度相对较 小的项 目, 但是 变体育教学现状 的办法 , 这需要我们 的体育教师和体育给作者 这是一项伟大 的艰难 的教 我们在调查 中冶发现 , 很多足球和 田径等项 目教学班 中基本上 投入更 多的时间和精 力去钻研 教改,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研究报告引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现代科技的广泛普及,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体育锻炼态度的不稳定性。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并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大学生体质提升。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500份。

问卷内容涵盖了个人信息、体育锻炼频率、参与的体育项目和对体育锻炼的态度等方面。

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调查结果:1.体育锻炼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每周只进行2-3次的体育锻炼,占比71%。

少数大学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达到4次以上,占比29%。

因此,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频率整体较低。

2.参与的体育项目:在参与体育项目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选择的项目包括跑步、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

其中,跑步被选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占比48%。

而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的参与率分别为25%、18%和9%。

3.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复杂多样。

有65%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而35%的被调查者对体育锻炼抱有兴趣但缺乏时间和动力。

此外,令人担忧的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8%)对体育锻炼持消极态度,认为体育锻炼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讨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体育锻炼频率普遍较低,这与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和社交活动紧张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大多数大学生只参与一些简单的体育项目,缺乏多样性和挑战性。

最后,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对体育锻炼的消极态度,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校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在课程中增加更多的体育锻炼项目,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改进设施和环境: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和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场地和条件。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作者:霍美霖盛新新王群群姚莹莹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摘要随着大学生群体的扩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态度及行为现状成为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当前我校大学生大部分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即体育态度积极,且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体育锻炼现状不是令人满意,这与一部分大学生体育意识不强有关,也与本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的紧张有关。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聊城大学在读大学生,一共980名。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书籍,并检索有关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大学生的体育状况等方面的文献。

2.访问法按访问的具体方式分类:(1)面谈访问;(2)邮寄访问;(3)电话访问;(4)留置访问;(5)个别深度访问;(6)小组讨论等。

本文采用面谈访问法对聊城大学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访问。

就有关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管理情况加以了解;同时,同一些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了解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方面的个人观点和建议。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

其中,自填式问卷调查,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以及与体育态度的关系,设计并发放了《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调查表》。

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首先在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预备性的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了修正与筛选,最后确定问卷选项。

发问卷980份,回收945份,回收96.4%。

有效问卷923份,有效率9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 e t’ il iglann eter n la a igmoiain , usd i u bn a tr n Oo . o s mes g e t n o t d ns dsi n er iga i u cerl m n t to s o tiedsr igfco sa dS n S ,o u g si sfr k r h e v t o i r v n d n s l a n n  ̄ t d r r p s d fo t es h o , e c e n o il s e t. mp o i g s e t ’ e r i g a i ea ep o o e r m c o lt a h ra d s ca p c s u t u h a
Ab t a t Ba e n t er v e nt e r lt dr s a c e n t el an n ti d .t Ssu id t el an n  ̄i d f h t d n s sr c : s d o iws ea e e r h so r i g at u e i i t d e e r i g a t eo e su e t h e o h e h e t h u t
o h s a E u a o u i t y teq e t n ar s r e to . te t a s t t sa ds meoh r to s T ers l f y i l d c t n S be u s o n i uv yme d ma ma c l t i i n o te h d . h ut P c i cb h i e h h i a sc me e s
第 1 8卷 第 4期 21年 1 01 2月
天 津 农 学 院 学 报
V 1 1 , No 4 0.8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un lo i j gi l rlUnvri o ra fTa i A r ut a nn c u iesy t
De e e ,2 1 c mb r 0l
文 章 编 号 :1 0— 34 (0 1 4 0 5 —4 0 8 5 9 2 1)0 — 0 3 0
Re e r h so e e tS t a i n o y i a u a i n S u e t ’ s a c e n Pr s n iu to fPh sc l Ed c to t d n s Le r i Atiu i ’ a n‘ tt d ng U e t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研究
周庆 欣 ,周则桐
(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 0 8 ; 2 天津农学 院 体育 部,天津 3 0 8 ) 1 03 1 . 0 3 4 摘 要:在对学习态度相关研 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 问卷 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等方法 ,对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 了相关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的 学生在学习情感、学习认知 、学 习行为三个维度上都存在 显著性差异 ;分析学生产生厌学 的原因, 主要在于 自身的学习动机不 明确 、外界干扰因素等多个方面 ,最后从学校 、教师和社会三个方面提 出了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的相关建议 。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 学生 ;学 习态度 ;现状 中图 分 类 号 :G848 0. 文 献 标识 码 :B
Z O n-n, H U eo H U i x l Z O Z—n Q gi tJ
( . aj h s a E umin iesy T aj 0 3 C i ; . p r n f h s a E uain ecig Taj 1 ni P yi l dc o v ri , i i 30 8 , hn 2 Deat t y i l d c o ahn, i i n c Un t nn 1 a me o P c t T nn Agi l a U i ri , ini 3 0 8 , hn ) r ut l nv s Taj 0 3 4 C ia c u e t r y n
Ke r sP yi l dc inS betu iesys dn;eri tu epeeti a o ywod : h s a E u ao ujc; nvri u etl nn a i d ; rsn tt n c t t t a g tt su i
在 心 理学 中 , 态度 ”是用 来 说 明人 的行 为一 “ 贯性 的概 念 ,通 常指 人对 各种 事物 和 现象 所持 有 的一种 协 调一致 的 、有 组织 的和 习惯化 的反 应l。 l J 社会 心 理学 家认 为 ,态度 是 决定 人 的行 为 的一个 非 常重要 的因素 ,著名 学者 托 马斯甚 至把 社会 心 理 学看作 是 关于态 度 的科 学 。社会 心 理 学家 奥尔
s o t a e e ae sg i c n i e e c si r ed me so s t a ,e r i g e t n c g i v a n n , e r i g b h v o o h w t r i n f a t f rn e t e i n i n , h t S la n n mo i , o nt e l r ig la n n e a irf r h t h r i d f nh i o i e t e su e t f d f r n e d r i e e t r g o s a d d f r n r d s r m e a ay e .i i c n l d d t e r a o s f r h t d n s o i e e t g n e ,d f r n e i n f n i e e t g a e .F o t n l s s t S o cu e h e s n f h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