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常熟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合集下载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垃圾填埋场作为一种主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其环境影响无可忽视。

通过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本报告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与工具,包括田野调查、数据收集、实地监测等。

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垃圾填埋场周边10公里范围内。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季节、风向等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可能变化。

三、填埋场周边环境状况1. 大气环境填埋场气味扩散至周边区域,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在实地监测中,我们发现填埋场排放的气体中含有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超出了相关环境标准。

同时,填埋场的污染也可能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2. 地表水环境垃圾填埋过程中,容易产生垃圾渗滤液,进而对地表水造成污染。

我们对填埋场周边的水体进行了采样测试,发现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出了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填埋场的污染物还可能通过地表径流进入附近的水源,对水生生物和饮用水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3. 土壤环境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可能存在污染风险。

我们对填埋场周边地表土壤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出现了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超标情况。

填埋场渗滤液的渗漏以及垃圾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等都可能对土壤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 大气环境受到污染,气味扩散及有害气体浓度超标;2. 地表水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超标;3. 土壤受到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污染,土壤质量下降。

五、管理建议针对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建议:1. 加强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与监管,确保渗滤液的有效收集和处理,减少对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

2. 定期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填埋场气味扩散和有害气体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整理版(第三部分)必考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整理版(第三部分)必考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整理版(第三部分)必考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析题第1题 (分析题)第一题拟建生产规模8X106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境内有大量灌木,周边有耕地。

露天采场北800米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浅层地下水。

釆矿前需清理地表、剥离大量岩土。

生产工艺为釆矿一选矿一精矿外运。

露天采场平均地下水涌水量12500m3/d,用泵疏干送选矿厂使用。

选矿厂年排出尾矿3.06X104m3,尾矿属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尾矿库选在距露天采场南1000米沟谷内。

该沟谷呈东西走向、纵深较长,汇水面积15km2;沟底纵坡较平缓,有少量耕地;沟谷两侧坡较陡,生长较茂密的灌木;有一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从沟口外1000米流过,河流沿岸主要为耕地。

沟口附近有一依山傍水的村庄,现有20户居民。

尾矿坝设在沟口,初期坝为坝高55m的堆石坝,后期利用尾矿分台阶逐级筑规,最终坝高140m,项址下设置渗水收集池。

尾矿库渗水、澄清水回用生产,不外排;尾矿库设有符合防洪标准的库内、外排洪设施。

为保障尾矿筑坝安全,生产运行时坝前需保持滩长大于100m的尾矿千滩。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土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露天采场运营期的主要水环境影响有哪些?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的内容。

4、简述运营期尾矿库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尾矿库建设是否涉及居民搬迀?说明理由。

第2题 (分析题)拟对某连接A、B市的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

该二级公路于2002年通车,目前公路两侧主要为农业区,沿线发布有多处村庄、学校。

公路跨越X河和Y河,跨X 河的桥梁下游3 km处为A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Y河为Ⅲ类水。

改扩建工程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线路充分利用现有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部分路段无法利用将废弃,改扩建工程仍在原桥址跨越X河和Y河,水中设有桥墩。

新建一处服务区和两条三级公路标准的连接线。

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修编))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修编))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30(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开发区规划概述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开发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碧溪镇,于201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发展目标为:通过有效的政府引导和规范的市场化运作,依托本地区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将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港城协调、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为:开发区科技创新中心、高端型制造业基地、新兴产业发展基地、绿色生态产业新城。

开发区产业定位为:开发区第二产业在传统支柱产业基础上,集中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装备制造、电子机械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业、商贸金融业、研究与研发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新区与开发区服务业的互动,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水平。

本次评价开发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常太边界,西至浦江路,南至碧白塘、扬子江大道、建新塘、通闸路及通港路,北至长江,总面积为59.74平方公里。

2开发区开发现状开发区自设立以来遵循“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益、高产出”的准入门槛引进入区企业。

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实施了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水经管网收集进入滨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标准排放。

一般工业固废进行综合利用,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开发区采用集中供热,并优化能源结构,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燃料,为开发区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区内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都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区在环境管理上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认证工作,成立了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编制了《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10年开发区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验收,已经形成生态工业雏形,2011年6月经环保部同意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将进一步提高开发区整体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开发区生产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压力日益加大。

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存在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因此,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进行垃圾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环境影响评价2.1大气环境影响垃圾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项目设计中应使用先进的脱硫、脱氮和除尘设施,以保证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并对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

2.2水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会产生废水,其中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项目应配备废水处理设施,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2.3噪音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设备运转和垃圾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噪音。

项目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4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影响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阶段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弃物和废水,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应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和废水管理体系,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5生态环境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项目应进行生态保护评估,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植物和动物资源,减少栖息地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3.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效益3.1环保措施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方面,项目应配备先进的脱硫、脱氮和除尘设施,确保排放符合相应标准。

对废水处理方面,应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对噪音控制方面,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的扩散。

对土壤和地下水保护方面,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和废水管理体系。

3.2社会效益4.环境监测与管理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大气、水、噪音、土壤和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5.总结与建议本报告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该项目有利于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提供清洁能源,但需要在建设和运营中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规,确保环境影响控制。

填埋场表格

填埋场表格

填埋场表格(总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附录 1承诺书(土地使用权人)为保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质量,保证调查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切实掌握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和环境风险,我单位(公司)郑重承诺:我单位(公司)将积极配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为该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图纸、报告、记录等相关资料,绝不弄虚作假。

如有违反,愿意为因提供虚假信息资料所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年月日2承诺书(填表单位)为保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质量,保证调查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切实掌握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和环境风险,我单位(公司)郑重承诺:我单位(公司)将按要求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在该工作中通过收集企业或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方式获得信息并如实填报,绝不弄虚作假;对信息填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如有违反,愿意为因信息填报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泄密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年月日3附录 2在产企业地块信息调查表地块名称:填表单位:联系电话:填表人(签字)日期:年月日组内审核人(签字)日期:年月日单位审核人(签字)日期:年月日4表2-1 在产企业地块基本情况表56表2-2-2 填埋场污染源信息调查表(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危废填埋场、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等)30表2-3 迁移途径信息调查表31表2-4 敏感受体信息调查表表2-5 土壤或地下水环境监测调查表。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背景近年来,**县的县城建设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垃圾产量也日益增长。

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一处符合规范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沿沟随地倾倒堆放,对地下水、大气和周围田地均已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且蚊蝇滋生,同时存在火灾隐患。

随着现实问题的不断暴露,各部门对垃圾收集、处理均给予了关注。

为此,**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臵垃圾收集容器具,建设环卫设施,提高了生活垃圾收运的机械化与密闭化水平,使垃圾清运率大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垃圾的最终消纳和污染问题就相当突出。

为了使革命老区**县建设的更加清洁、文明、秀美,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建设得到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必须新建完全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

它是改善县城环境,提高县城居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当前**县县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

1.2 评价项目由来与过程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县城建局于2008年2月正式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3 评价重点以环境空气、水环境为评价重点,同时加强工程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对场址的综合地质技术条件及场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1.4. 评价等级(1)环境空气根据工程排污特点、评价区环境特征及有关环境标准,确定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

(2)水环境地表水环境:由于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不外排。

因而,地表水环境进行一般性分析。

地下水环境:考虑到垃圾填埋场的排污特征及对地下水的长远保护要求,确定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3)声环境本项目噪声产生源少,周围无敏感目标,属于小型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1.0项目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 *****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业主: *****人民政府项目责人:联系电话:建设地址: *****1.2项目背景:*****位于宁化西南部,闽赣二省三县相毗邻,全境面积178平方公里,有人口13152人,其畲族3956人,福建省十八个民族乡。

改革开放以,全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集镇化步伐逐渐加快,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带集镇繁荣,带相应社问题,如垃圾产生消纳矛盾日益突出。

目,乡所地约有人口4000余人,预计2010人达6000余人,以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2公斤计,每月垃圾量达210吨,年产生垃圾近2500吨。

给环境造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作为闽江、赣江、珠江三江源头,修建座供30年使垃圾处理场,于保护环境卫生,显得十分必。

1.3研究内容根据 ***** 实际,拟建垃圾填埋场各方面做出分析,包括:厂址评价;垃圾处理工艺选择;卫生填埋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效益分析等。

1.4项目建议书编依据1.4.1《华人民共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主席令第22号)1.4.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1.4.3《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若干意见》2.0垃圾处理技术方案选择2.1几种垃圾处理技术优劣比较: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焚烧技术、堆肥技术、卫生填埋技术以及由上述三种技术结合起,使缺点互相抵消,使优点更显著。

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简述如:焚烧技术。

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有,其采专设备如垃圾焚烧炉进行燃烧,但投资运行费,同时要求有较垃圾量供应才能保证设备常运行,因此,经济发达城市才能采用。

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有敞开式静态堆肥、机械化温堆肥二种方式,其好处于能变废为宝,一定程度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目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提高,生活结构的改变,废旧塑料、废旧玻璃垃圾量剧增,如果没有进行这种垃圾分类、收集、预分选,难进行堆肥处理。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1.0项目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 *****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业主: *****人民政府项目责人:联系电话:建设地址: *****1.2项目背景:*****位于宁化西南部,闽赣二省三县相毗邻,全境面积178平方公里,有人口13152人,其畲族3956人,福建省十八个民族乡。

改革开放以,全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集镇化步伐逐渐加快,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带集镇繁荣,带相应社问题,如垃圾产生消纳矛盾日益突出。

目,乡所地约有人口4000余人,预计2010人达6000余人,以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2公斤计,每月垃圾量达210吨,年产生垃圾近2500吨。

给环境造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作为闽江、赣江、珠江三江源头,修建座供30年使垃圾处理场,于保护环境卫生,显得十分必。

1.3研究内容根据 ***** 实际,拟建垃圾填埋场各方面做出分析,包括:厂址评价;垃圾处理工艺选择;卫生填埋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效益分析等。

1.4项目建议书编依据1.4.1《华人民共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主席令第22号)1.4.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1.4.3《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若干意见》2.0垃圾处理技术方案选择2.1几种垃圾处理技术优劣比较: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焚烧技术、堆肥技术、卫生填埋技术以及由上述三种技术结合起,使缺点互相抵消,使优点更显著。

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简述如:焚烧技术。

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有,其采专设备如垃圾焚烧炉进行燃烧,但投资运行费,同时要求有较垃圾量供应才能保证设备常运行,因此,经济发达城市才能采用。

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有敞开式静态堆肥、机械化温堆肥二种方式,其好处于能变废为宝,一定程度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目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提高,生活结构的改变,废旧塑料、废旧玻璃垃圾量剧增,如果没有进行这种垃圾分类、收集、预分选,难进行堆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熟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1 项目概况常熟市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系常熟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新建配套项目,项目选址于南湖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场址范围内。

地理位置图见图1。

本次先期实施工程场址占地约14000m2。

预留后期实施用地约10000m2。

建设单位为常熟市建设局。

填埋区面积为5600 m2,设计为2个填埋单元坑(坑深7.1m),总库容为3.98万m3。

总使用年限为10年。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危险废物稳定化预处理场、(2)填埋单元的防渗层工程、(3)临时堆放场工程、(4) 渗沥液收集处理工程、(5) 污水处理工程、(6) 办公设施建筑、(7) 供电、供水、排水工程、(8) 绿化和消防工程、(9) 场内外道路工程。

工程总投资约为1660万元。

职工共10名。

项目将于2006年10月竣工。

2项目选址的环境合理性本项目选址于常熟市南湖垃圾填埋场。

根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第五条“厂(场)址选择”的规定,在全部21项条件中,本项目的选址符合全部的A类条件(必须满足条件,共12条)和C类为(参考条件,共2条),符合7条B类条件(厂(场)址比选优劣的重要条件)中的6条(见表1)。

对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在该标准规定的11项选址条件中,不符合第4.5条“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第4.7条“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因此本项目选址仅属于基本符合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选址要求。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1表1 处置设施选址的因素注:因素划分中,A类必须满足条件,B类为厂(场)址比选优劣的重要条件,C类为参考条件。

3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常熟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配套项目,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固废,对焚烧飞灰采用安全填埋,可真正落实常熟市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规划目标,完全符合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

4项目与各级城市总体规划完全相容项目选址为《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和常熟市环境卫生规划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专用地,项目用地得到了常熟市规划局的认可。

项目系落实《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第179条(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常熟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六节(关于固废处理处置)和常熟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第一项的主要任务。

因此,项目建设和常熟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常熟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相容、常熟市的环卫和环保专项规划完全相容。

5项目达到国内较先进的清洁生产水平本项目建设采用的技术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基本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的有关标准。

项目采用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研发的以磷酸盐化合物作为螯合剂对焚烧飞灰进行稳定化的专利技术,使环境污染组分显现超常的热力学稳定性和水不溶性,消除了重金属重新溶出对环境的危害。

这一稳定化技术比热固化技术的系统简单,运行成本低,稳定化效果好;比惰性基材固化技术的减容率大,稳定化效果好。

项目工艺基本无生产废水和工业固废排放。

因此,这一工艺代表了危险废物稳定化处理技术的新方向,可达到较先进的清洁生产水平。

6污染防治措施可以基本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飞灰混合、填埋过程中的扬灰和施工机械的燃油废气。

本项目采用混合喷射器以控制混合喷射飞灰污染,通过提高混合喷射出的混合飞灰的含水率可以控制摊平和压实过程中的扬灰。

本项工程填埋单元坑底及四壁在表层土下设有复合刚性防渗系统进行人工水平及垂直防渗,使填埋坑污水与外界地下水隔绝,成为一个独立的水文单元,防渗膜能阻止渗滤液渗入地下或河道而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是推土机、挖掘机以及混合喷射器。

由于本项目运行属于间歇式运行,即只有当焚烧厂飞灰积存到一定数量时,才需要进行填埋处理,因此上述措施完全可行。

拟建项目采取的各项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各类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

7关于总量控制无组织排放扬尘的年总量建议控制在8.0t/a以下。

预计其无组织扬尘浓度小于1.0mg/m3(参考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本项目除少量生活污水外,基本无生产废水排放。

本项目固废全部处理,不直接排至外环境。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零。

8公众参与公众参与采用现场调查和网上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其中现场调查样本数50份,回收率为100%;网上调查点击率78,参与者为28人。

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表明:调查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结构分布较合理,代表性较好。

绝大部分被访居民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意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垃圾焚烧厂的处理工艺。

现场调查中,60%的被访居民对本工程建设持支持态度,36%的被访居民表示有条件支持,对本项目建设表示反对的仅占4%。

在网上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表示有条件支持的为3.6%,表示反对的占14.3%,另有7.1%的被调查者没有发表看法。

公众参与结果表明,公众对该项目的建设是支持的。

公众同时希望政府加强对项目的监管,要求项目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就采取各项环保预防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及投产运行后,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尽可能地使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9项目基本不会改变当地的环境质量9.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可沿用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即500米。

由无组织飞灰排放造成的二恶英无组织排放量约为3.0mg/a,对外环境影响很小。

9.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 渗滤液中的无机组分(滞留系数Rd=1,最小,比如Cl-1)穿透衬层的时间大于40a,无机组分穿透衬层后100a的泄漏量小于90g。

渗滤液中的有机组分(滞留系数较大Rd=100,最小,比如三氯乙烯TCE)穿透衬层的时间大于396a,有机组分100a内无泄漏。

(2) 对于本项目的处置对象——飞灰,其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是重金属(Pb,Cr等),其中的有机成分很少,危害性较大的是其中的二恶英类物质。

本项目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泄漏量比(1)中所述还要小,其穿透防渗层的时间比(1)中所述还要长。

可见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很小。

该区地下水环境基本上是安全的。

(3) 本项目填埋坑下挖后,填埋坑的地基直接坐落于砂层上。

砂层水平渗透系数k h=0.046m/d~0.3m/d,垂直渗透系数k v=0.014m/d~0.3m/d,为弱透水性。

另外,有机污染物会在地质介质中发生衰变或降解,因此实际到达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会小于穿透浓度。

(4) 根据项目的地质勘察资料,场区地下水为较高(稳定水位埋深为1.85m~2.10m。

),在填埋下挖7.1m之后,地下水对填埋场的复合防渗层会形成约5m的水头压力,该水头压力对于渗滤液的下渗而言是一种负压力,可以阻止填埋场渗滤液的下渗水流,因此上述预测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9.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由预测结果可见,距离施工机械20m远处可以达到3类白昼噪声标准(小于65dB),距离施工机械50m远处可以达到夜间噪声3类标准(小于55dB)。

由于本项目位于常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内部,周围远离声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而且如果考虑到项目周边的围篱隔声和绿化降噪作用(场外设10m宽绿化隔离带),本项目施工机械噪声不会造成周围声环境质量的明显降低。

9.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在采取有效措施的基础上,不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而改变土壤环境质量。

本项目各种固废采取妥善的处理处置措施后不外排,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影响。

填埋场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50年后,评价范围内土壤中重金属铅增加0.264 mg/kg,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仍在当地土壤背景值范围之内,因此,本项目废气中排放的重金属落地后对评价区域内土壤生态环境的质量影响不大。

项目场址附近的陆生植被类型主要为四旁植树、道路绿化、人工湖堤及河道绿化等三大类,无组织飞灰的排放一般不会造成陆地生态的破坏。

项目场址没有需要保护的敏感水生动植物,而且本项目填埋坑是利用原来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坑,项目的渗滤液回用于填埋生产过程,没有污废水排放到地表水体,不会造成地表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

项目运行期产生的污染物中,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中污染物NO2、SO2、无组织排放的飞灰浓度较低、数量较小,即使有一定量飘落到水面上,也会由于自然过程的消纳降解而不会造成水生值被的损害。

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项目总投资1660万元;项目环保投资总计229.4万元,占总投资13.8%。

与传统的飞灰稳定化处理技术相比,本项目拟采用的新技术占用更少的土地,且废水零排放,环境效益显著。

本建设项目的平均每吨垃圾投资费为83元,每吨垃圾处理运行费为10.61元。

根据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采用新工艺比传统工艺节省1/3的总投资,综合处置成本减少了44.4%。

本项目作为常熟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配套项目,在改善常熟市环境方面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11评价结论常熟市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填埋场项目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后,在南湖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场址内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12环评单位针对本项目特点提出的要求(1) 建设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文件的精神,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

(2) 建议填埋库容的原(50×50×5)×2容积的原生垃圾堆场污水处理池改造工程包括池底清理、池壁修复及防渗衬层HDPE防渗膜及无纺布铺设。

两池分别作渗沥液集水池和生产用水贮备池使用。

渗沥液从渗沥液抽汲井泵入集水池,加药剂处理渗沥液内含Pb达到<=1mg/L进行回用或外排。

考虑飞灰稳定化操作运输可能意外跑冒,道路冲洗水及降水地表径流都应通过道路旁侧地沟引入渗沥液集水池一并处理。

第一库填埋对渗沥液经处理可全部回用,尚还需河水补充。

中期第二库和后期地表以上堆放时,渗沥液可能需外排处理。

第一库使用时,第二库灌水压仓,以保持均衡防止库底底面产生裂缝,如果河水长期压库,可能因死水缘故而发臭。

建议该库内存水定期用生产用水贮备池内的水更换,原来的压库水排入渗沥液集水池一并处理。

(3) 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提倡文明施工、集中施工、快速施工,以避免施工现场长时间、大范围扬尘。

应组织各类施工器械,建筑材料尽量按固定场分类停放和堆存。

所用袋装水泥,则须堆放在专用的临时库房内。

混凝土预制构件,尽可能由预制构件厂提供。

在采用自动倾卸车倾卸黄砂、碎石等散粒材料时,注意封闭现场,以免大量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长期堆放在户外的散粒建筑材料应采用雨布覆盖或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扬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