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运营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大唐集团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评价

大唐集团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评价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试行)1、 总则 1.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大唐集团风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建立系统、完备的生产指标体系,通过对生产指标的横向对比,评价各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纵向提升。

1.2 对象及范围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的统计填报对象为已经投产的风电场。

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分三级五类十五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

其中三级指风电场级、分公司级、集团级;五类指风资源指标、电量指标、能耗指标、设备运行水平指标、运行维护指标。

2、 生产运行指标释义 2.1 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和平均空气密度三个指标加以综合表征。

2.1.1 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

1ni iV v n =∑ 单位:m/s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 有效风时数(有效风时率)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切入风速定为3米/秒,切出风速定为25米/秒。

,单位:小时其中:T 为有效风时数,为出现风速的小时数,为切入风速,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 t =T/T 0,T 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 g/m 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 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2.2 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和等效可利用小时数四个指标。

风电指标体系

风电指标体系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试行)1、 总则1.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大唐集团风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建立系统、完备的生产指标体系,通过对生产指标的横向对比,评价各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纵向提升。

1.2 对象及范围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的统计填报对象为已经投产的风电场。

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分三级五类十五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

其中三级指风电场级、分公司级、集团级;五类指风资源指标、电量指标、能耗指标、设备运行水平指标、运行维护指标。

2、 生产运行指标释义2.1 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和平均空气密度三个指标加以综合表征。

2.1.1 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

1ni iV v n =∑ 单位:m/s 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 有效风时数(有效风时率)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切入风速定为3米/秒,切出风速定为25米/秒。

()Uon Un Ui T T U ==∑,单位:小时 其中:T 为有效风时数,()n T U 为出现n U 风速的小时数,Ui 为切入风速,Uo 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 t =T/T 0,T 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P/RT(k g/m 3)其中:P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 a;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风电场后评估项目评估指标建议

风电场后评估项目评估指标建议

风电场后评估项目评估指标建议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风电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份。

为了评估风电场建设后的运营状况和效益,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将针对风电场后评估项目,提出评估指标的建议。

二、评估指标建议1. 发电效率指标- 发电量:评估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可以通过统计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的比值来衡量。

- 发电利用小时数:评估风机电组的运行时间,可以通过统计实际发电小时数与一年中的小时数的比值来衡量。

2. 经济效益指标- 投资回收期:评估风电场的投资回收速度,可以通过计算投资金额与年均净收入的比值来衡量。

- 内部收益率:评估风电场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计算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来衡量。

3. 运维管理指标- 可利用率:评估风机电组的可利用程度,可以通过统计实际运行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值来衡量。

-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评估风机电组的可靠性,可以通过统计故障发生时间间隔的平均值来衡量。

4. 环境影响指标- CO2减排量:评估风电场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可以通过统计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

- 水土保持效果:评估风电场对土地和水资源的保护程度,可以通过评估风电场周边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消耗情况来衡量。

5. 社会效益指标- 就业机会:评估风电场对当地就业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统计风电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就业人数来衡量。

- 社会贡献度:评估风电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通过统计风电场纳税金额和捐赠金额来衡量。

三、数据分析与建议根据以上评估指标,可以对风电场后评估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发电效率指标分析通过对发电量和发电利用小时数进行分析,可以评估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和运行时间。

如果发电量较低,可以考虑优化风机电组的布局和维护管理,以提高发电效率。

2. 经济效益指标分析通过对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风电场的投资回报和盈利能力。

如果投资回收期较长或者内部收益率较低,可以考虑降低成本、提高发电效率或者寻觅其他收益来源,以提高经济效益。

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评价

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评价

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评价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清洁能源的需求和利用规模逐年扩大。

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风电的生产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能源产出和环境效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评价是保障风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1.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装机容量是指风电场或风力发电机组的额定输出容量,通常用兆瓦(MW)来表示。

发电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电场或风力发电机组实际发电的电量,通常以千瓦时(kWh)或兆瓦时(MWh)来表示。

2.可利用率和利用系数:可利用率是指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利用系数是指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之比,也是一个衡量风电场利用率的指标。

3.启停次数和停机时长:启停次数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在一段时间内启动和停机的次数,停机时长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在一段时间内停机的总时长,这两个指标能够反映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4.平均风速和有效风速时间比:平均风速是指一定时间内风速的平均值,有效风速时间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风速达到或超过最低发电风速要求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5.故障率和维修时长:故障率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与装机数量之比,维修时长是指发生故障后修复所需的平均时间,这两个指标能够反映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6.异常损失和电网接入率:异常损失是指由于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停机损失,电网接入率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规划发电量之比。

三、风电生产运行指标评价1.可利用率和利用系数是衡量风电场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可通过比较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的差异来评估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2.启停次数和停机时长是评估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较少的启停次数和停机时长意味着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较高。

3.平均风速和有效风速时间比的高低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通过监测和分析这两个指标,可以制定合理的发电计划和调度方案。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及解释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及解释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试行)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分为六类,共16项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一、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量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容量系数和利用小时数五个指标。

1、发电量1)单机发电量:是指在单台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监控系统读取。

2)风电场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E =丈Ei,单位:万千瓦时(万KWh)i=l其中:Ei为第i台风电机的发电量,N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2、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通常为我站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3、购网电量电网与风电场的关口表(通常为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4、容量系数容量系数是风电机(或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平均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

F«,单位:其中:Pa为平均输出功率,Pr额定功率。

Pa = 发电量统计周期总小时数5、利用小时数1)单台风电机的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是指单台风电机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单台风电机利用小时数=单机发电量/额定功率2)风电场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该场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风电场利用小时数=风电场发电量/风电场装机总容量6、限电量是指由于电网限制上网量而造成的发电损失量。

二、能耗指标反映风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采用损耗电量、场用电率、场损率和送出线损率四个指标。

1、损耗电量指消耗在风电场内输变电系统和风电机自用电的电量之和。

损耗电量=发电量-上网电量,单位:万千瓦时(万KWh)2、场用电率风电场用电变压器计量指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量减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场用电率(%)=(场用电量-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全场发电量X 100%3、场损率消耗在风电场内输变电系统和风电机自用电的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评价

风电生产运行指标体系及评价

中国XXXX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2011年版讨论稿)一、总则为进一步规范中国XXXX集团风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建立科学完整的生产指标体系,通过对生产指标的横、纵向对比分析,评价各风电企业运行维护水平,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从而实现风电企业生产管理上水平的目标,制订本指标体系。

二、生产指标体系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分七类二十六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

七类指风资源指标、电量指标、能耗指标、设备运行水平指标、风电机组可靠性指标、风电机组经济性指标、运行维护费用指标。

风资源指标包括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平均空气密度等三项指标;电量指标包括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等效利用小时数等四项指标;能耗指标包括场用电量、场用电率、场损率、送出线损率等四项指标;设备运行水平指标包括单台风机可利用率、风电场风机平均可利用率、风电场可利用率等三项指标;风电机组可靠性指标包括计划停机系数、非计划停机系数、运行系数、非计划停运率、非计划停运发生率、暴露率、平均连续可用小时、平均无故障可用小时等八项指标;风电机组经济性指标包括功率特性一致性系数、风能利用系数等两项指标;运行维护费用指标包括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场内度电运行维护费等两项指标。

共计二十六项指标。

三、生产指标释义1.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和平均空气密度三个指标加以综合表征。

1.1 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

1ni iV v n =∑ 单位:m/s 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1.2 有效风时数(有效风时率)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切入风速定为3米/秒,切出风速定为25米/秒。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2014版)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2014版)

《风电场⽣产运⾏统计指标体系》(2014版)风电场⽣产运⾏统计指标体系以五类共13 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年平均风速加以表⽰(此类指标只作统计、参考之⽤)。

1、年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是指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度应与风电机组轮毂⾼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式中:V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速;n —统计周期内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测风塔)的个数;Vi—统计周期内,第i 个测风塔的平均风速。

本指标应逐⽇统计并在⽇报、⽉报及年报中反映。

年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个重要数据。

⼆、电量指标本类指标⽤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和购⽹电情况,采⽤发电量、上⽹电量、购⽹电量和年利⽤⼩时数四个指标。

1、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在单台风⼒发电机出⼝处计量的输出电能,⼀般从风电机组SCADA 系统读取。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有风电机组发出电量的总和。

式中:E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Ei --统计周期内,第i 台风电机组的发电量;N--统计周期内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总台数。

风电场发电量应逐⽇统计并在⽇报、⽉报及年报中反映。

单机发电量可逐⽉记录。

2、上⽹电量上⽹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正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上⽹电量应逐⽇统计并在⽇报、⽉报及年报中反映。

3、购⽹电量购⽹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反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购⽹电量应逐⽇统计并在⽇报、⽉报及年报中反映。

4、年利⽤⼩时数风电机组利⽤⼩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机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条件下的发电⼩时数,且利⽤⼩时数的统计仅针对统计期之前已达到稳定运⾏的风电机组。

风电场利⽤⼩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风电场总装机容量满负荷运⾏条件下的发电⼩时数。

大唐集团风电企业风电场运行指标体系

大唐集团风电企业风电场运行指标体系

大唐集团风电企业风电场运行指标体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试行,1、总则1.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大唐集团风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建立系统、完备的生产指标体系~通过对生产指标的横向对比~评价各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向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纵向提升。

1.2 对象及范围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的统计填报对象为已经投产的风电场。

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分三级五类十五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

其中三级指风电场级、分公司级、集团级,五类指风资源指标、电量指标、能耗指标、设备运行水平指标、运行维护指标。

2、生产运行指标释义2.1 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平均风速、有效风时数和平均空气密度三个指标加以综合表征。

2.1.1 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

n1Vv,i 单位:m/s ,ni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1.2 有效风时数,有效风时率,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

切入风速定为3米/秒~切出风速定为25米/秒。

UoTTU,()n~单位:小时 ,,UnUiTU()nUnUi其中:T为有效风时数~为出现风速的小时数~为Uo切入风速~为切出风速。

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

K=T/TT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 t0~0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

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

公式为:ρ,,,,,,k,,m?,其中:,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表示气体常数,,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

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机 变频器
变桨系统
偏航系统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能耗指标
五、风电场能耗指标
综合场用电率 送出线损率 站用电率 发电场用电率 报告期:月度
1.综合场用电率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能耗指标
报告期风电场耗用的全部电量占发电量的 百分比。 按下式计算:
Ep Ein Eout R= 100% Ep 报告期发电量 报告期用网电量 - 报告期上网电量 100% = 报告期发电量
附表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表1 多发故障情况表
机型: 次序 单机容量×台数 故障部位或系统 故障比例
1
2
3
4
5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5.2主要部件故障情况 表2 主要部件故障情况表
机型:
部件名称 叶片 主轴承 主轴
单机容量×台数
月损坏次数(台次) 年累计次数(台次)
齿轮箱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指标
2.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 风电场在报告期内运行维护费用与风电场 装机容量之比。可按下式计算: Fm=
Mm 报告期运行维护费用 Pw 装机容量
运行维护费:风电场建成投产并正式移交生 产管理后, 为了实现其安全稳定运行和正常 的发电出力, 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而引起的 资金消耗。
Vav=
1 n Vi n i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风能 资源指标
2.最大风速 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 。 读取:场内测风塔读取。 计取:报告期内监控系统中相同轮毂高度风力 机所记录最大风速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最大风速。 计算公式如下:
Vmax=
1 n V max i n i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电量指标
Tbf 报告期主变压器故障时 数 100% 100% T 报告期日历时数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4.无功调节设备故障率
报告期无功调节设备因故障退出运行的时数与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的比值。按下式计算: Aw=
Twf 报告期无功调节设备故 障时数 100% 100% T 报告期日历时数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损失电量
2.限出力损失电量 在报告期内,风力发电机组在可发电运行状 态下,因调度运行方式安排而停机或降低出力而 损失的电量。可由下述方法计取: 单一机型损失电量可按下式计算:
Elos= Esi Ni
i 1
in
式中: Elos:损失的电量;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损失电量
四、运行指标
序号
1
名称
平均利用小时
报告周期 报告范围
月度
2
3 4 5
可利用率
主变压器故障率 无功调节设备故障 率 故障比例及故障情 况
月度
半年 半年 半年
风电场 分机型 风电场 风电场 分机型
1.平均利用小时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报告期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折 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又 称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按下式计算:
Ni:第i台标杆机组所代表的停运机组台数; Esi:第i台标杆机组在弃风时段发出的电量 。 报告范围:分机型、全风电场 报告周期:月度 为估算准确,风电场应根据机型、位置选取 不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杆机组。 若全场负荷为零,限出力损失电量应按照当 时的风况及机组的运行状况估算。 损失电量也可根据停运时段的风速状况及停 运风力发电机组的实测功率曲线由软件计算得 出。
Ep 报告期发电量 Th= Paw 报告期平均装机容量
平均装机容量:经过240预验收 运行容量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2.可利用率
报告期内除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数后, 余下的时数与报告期内总时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分为 全场风力发电机组可利用率和单机可利用率。 全场风力发电机组可利用率可用下式计算: Ac=[(T-A)/T]×100% A:表示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小时数: 停机小时数A不包括以下情况引起的停机时间: (1)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风力机技术规范范围之外)。 (2)气象条件(包括环境温度、覆冰等)超出机组的设计运 行条件,而使设备进入保护停机的时间。 (3)不可抗力导致的停机。 (4)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不超过80小时/台年)。
六、经济指标
度电成本 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 报告期:月度 报告范围:风电场或公司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指标
1.度电成本 报告期风电场上网电量与对应成本的比值。 按下式计算: F =
kwh
F 报告期上网电量对应的 成本 Eout 报告期上网电量
成本包括:外购电费用、材料费、工资薪酬、 折旧、修理费、财务费用、其他费用。
Ec 报告期站用电量 100% 100% Ep 报告期发电量
Rc =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能耗指标
4.发电场用电率
报告期内风电场发电和输变电设备使用和 消耗的全部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比。
按下式计算: Rl=R-Rs-Rc =综合场用电率-送出线损率-站用电率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指标
无功调节设备:组合式电容器、SVC、SVG、 AVC等
5.故障比例及故障情况 5.1故障比例 报告期风力发电机组因单一故障停运的时 数之和与该机型总故障停运时数的比例。按下 式计算: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Hf 单一故障停运时数之和 100% 100% R f= Htof 该机型总故障停运时数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损失电量
七、损失电量
场外受累损失电量 限出力损失电量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损失电量
1.场外受累损失电量 风力发电机组在可发电的运行状态下,因风 电场产权外的输变电设备故障致使风力发电机组 受累停运而损失的电量。可按照当时的风况及机 组的运行状况估算损失电量。
报告周期:半年 报告范围:风电场、分机型
二O一二年十二月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一、风电场基本信息 二、风能资源指标 三、电量指标 四、运行指标 五、风电场能耗指标 六、经济指标 七、损失电量
一、风电场基本信息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信息
1.简要信息 名称:自用名、调度名称、所属集团 地址:(盟)市、(旗)县、乡(镇、苏木) 接入信息:电网变电站名称、电压等级 主变压器:单台容量、台数 2.风力发电机组信息 机组型号:主机厂家型号 主机生产厂家 单机容量及台数
指标列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汇总
名 称 装机容量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发电量 上网电量 用网电量 站用电量 平均利用小时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名 称 可利用率
主变压器故障 率 无功调节设备 故障率 故障比例及故 障情况 综合场用电率 送出线损率 站用电率 发电场用电率
序号 17
18 19 20
名 称 度电成本
单位容量运行 维护费 场外受累损失 电量 限出力损失电 量
三、电量指标
发电量 上网电量 用网电量 站用电量 报告期:月度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电量指标
1.发电量 风电场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 计取:从风力发电机组的集中监控系统或 单台风力发电机组的监控系统中计取。 报告范围:全风电场、分机型 2.上网电量 风电场在报告期内向电网输送的电能量。 计取:产权分界点关口表计取。 报告范围:全风电场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信息
风力发电机组型式: 功率控制方式:定桨距、变桨距 发电机类型:异步 ( 鼠笼式或绕线式 ) 、双馈 异步、永磁同步、励磁同步 传动机构:直驱、齿轮箱增速 风轮转速:变速、定速 风轮转轴布置方式:水平轴、竖直轴 其他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信息
3.质保期 台数、容量 4.维修形式 自行维修 外包:容量、台数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电量指标
3.用网电量(网购电量)
风电场在报告期内从电网吸收的电能。 计取:产权分界点关口表计取。 报告范围:全风电场 4.站用电量
风电场变电站场用(站用)电变压器计量指示 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量。 计取:站用电能表计取。 报告范围:全风电场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风能资源指标
二、风能资源指标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报告期:月度 注意:风速值对应高度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风能资源指标
1.平均风速 指报告期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读取:测风塔(说明高度) 计取:报告期内监控系统中相同轮毂高度风 力机风速瞬时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风电场平均 风速。可按下式计算: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单机可利用率
单机可利用率按下式计算: As=[T-(A-B)]/(T-B)×100% A:报告期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小 时数; B:报告期非设备本身故障受累停机的时数,小 时。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运行指标
3.主变压器故障率
报告期主变压器因故障退出运行的时数与报告 期日历小时数的比值。按下式计算: Ab=
2.送出线损率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能耗指标
报告期内消耗在风电场送出线路的电量占 发电量的百分比。 按下式计算:
R=
Eg Eout 100% Ep
=
报告期风电场侧上网电 量 报告期上网电量 报告期发电量
-
100%
运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能耗指标
3.站用电率
报告期风电场站用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比。 按下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