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同步测试1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除同步测试-解析版

4.5人体内废物的排除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肾单位是由什么组成的()A. 肾小囊、肾小管B. 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C. 肾小囊、肾小球D. 肾小球、肾小管【答案】B【解析】解: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都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1)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2)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3)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故选:B2.皮肤内与调节体温有直接关系的是()A. 汗腺和皮脂腺B. 汗腺和毛发C. 血管和汗腺D. 汗腺和角质层【答案】C【解析】解: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所以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皮脂腺能够分泌皮脂来滋润皮肤和毛发,毛发和指甲起保护作用.毛发和指甲起保护作用.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起保护作用.故选C3.杀灭人粪尿中病菌和虫卵的有效而环保的方法是()A. 焚烧B. 高温堆肥C. 昆虫杀灭D. 喷洒杀虫剂【答案】B【解析】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生态厕所的地下设有沼气池.其原理都是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高温,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故选:B.4.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 排汗B. 排尿C. 呼出二氧化碳D. 排便【答案】D【解析】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排便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故选:D.5.如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③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①②③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②的主要功能是()A. 过滤作用B. 气体交换C. 吸收养料 D. 分泌物质【答案】A【解析】解:图中①为入球小动脉,③是出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选:A.二、多选题6.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即能被吸收的物质是()A. 葡萄糖B. 蛋白质C. 脂肪D. 维生素【答案】AD【解析】解:由分析可知: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即淀粉只有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选项中A、D可以不经过消化就被人体吸收.故选:A、D.7.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数据如表所示(单位:微克/100mL血液):小狗激素名称甲乙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 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C. 丙狗切除的是(脑)垂体D. 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答案】ABC【解析】解: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甲组是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乙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因此乙组切除的是甲状腺.丙组的生长激素含量过低,切除的是垂体,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乙组的小狗会发育迟缓.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因此丙组的小狗会生长缓慢.可见ABC符合题意.故选:ABC8.健康人的尿液中,检测不到的物质是()A. 尿素B. 蛋白质C. 葡萄糖D. 水【答案】BC【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健康人的尿液中有尿素、水,而没有蛋白质、葡萄糖.所以健康人的尿液中,检测不到的物质是蛋白质和葡萄糖.故选:BC9.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①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②排出废物③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④调节体温.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D. ①②【答案】AD【解析】解: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故选:A.10.尿液的形成过程发生在();而含氮废物的形成则发生在()A. 消化道B. 组织细胞C. 膀胱D. 肾单位【答案】BD【解析】解: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含氮废物的形成则发生在组织细胞.故选:D和B三、填空题11.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原尿是样本______ ,因为其中含有______ .(2)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_ ,因为其中含有较多______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_ ,因为其中含有______ 、______ .【答案】B;葡萄糖;A;无机盐和尿素;C;蛋白质;血细胞【解析】解:(1)分析样品A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说明样品A是尿液,样品B中含有葡萄糖,不含蛋白质,应是原尿,样品C蛋白质有两个“+”号应是不正常尿液.(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正常尿液是样品A,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和尿素.(3)肾小球发生炎症病变是通透性增大,正常人不能透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也被过滤到肾小囊进而通过肾小管形成血尿或蛋白尿.样品C是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因为其中含有蛋白质和血细胞.故答案为:(1)B;葡萄糖(2)A;无机盐和尿素(3)C;蛋白质;血细胞12.呼吸系统由______ 和______ 组成.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它的功能是______ .【答案】呼吸道;肺;肾脏;形成尿液【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故答案为:呼吸道;肺;肾脏;形成尿液;1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进入肺泡;肺泡内的进入血液.【答案】二氧化碳;氧气【解析】试题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氧气 .14.如图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8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F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1)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______ .(2)某人在排泄过程中,中出现了许多蛋白质,说明他肾脏的______ 发生了病变;正常情况下,与相同的一些物质也可以通过______ 排出体外.(3)进入中的是通过______ 作用进入血液循环的.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和通过______ 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答案】吸收;3;肾小球;汗液;气体的扩散;呼吸作用【解析】解:(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图示中A是经过消化后、可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它们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2)图示中C是尿液,尿液是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形成的;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和蛋白质是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的,但当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血细胞和蛋白质也会滤过到肾小囊腔中,而这些物质肾小管不能重吸收,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蛋白尿和血尿.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途径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图示中D是汗液,表示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3)图示中,是肺泡、F是氧气;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和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等物质由循环系统运输到人体的各组织细胞后,在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四、识图作答题15.如图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与肾单位模式图,阿拉伯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内的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______ (填心脏的结构名称).(2)图中内的血液比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明显升高,这与______ 作用有关;内的血液比内的血液成分发生的明显减少的是______ .(3)气体从血液进出结构,必须通过______ 作用完成气体交换,在此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______ .(4)氧进入血液后与______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______ 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右心房;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尿酸、尿素;气体扩散;静脉血成为动脉血;血红蛋白;组织细胞【解析】解:(1)表示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它与心脏的右心房相连,全身各处的血液汇集后最终进入上下腔静脉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2)4为入球小动脉,5为出球小动脉,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球滤过,而部分水等物质却被滤过,因此内的血液比内的血液成分明显减少的物质有尿酸、尿素.(3)气体进出肺,必须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在此过程中肺泡与血液完成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4)氧气进入血液后,导致血液内的氧浓度增高,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线粒体内有机物的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第1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的方式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尿素主要通过尿液排出B.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肾单位C.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滤作用形成尿液D.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2.“全城参与,维护肾康”是2019年世界肾脏日的宣传主题,旨在提高人们对肾脏重要性的认识,下列有关肾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肾脏对人体内的水和盐的平衡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B.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C.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减少,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加D.尿液中出现一定量的血细胞、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病变3.人体的尿液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与排出的。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过滤和重吸收等过程B.在入球小动脉处发生过滤作用,形成原尿C.肾小管只能重吸收小部分水和全部葡萄糖D.膀胱暂时贮存的尿液要经输尿管排出体外4.以下关于排泄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全都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B.皮肤通过汗腺排出的废物只有水和无机盐C.冬天,户外的人呼出了“白气”,不能说明呼吸系统排出了水D.肾脏、肺和汗腺排出的废物是由血液从细胞运输来的二、综合题5.观察下面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_____。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图中标号为③末端的液体与标号为②内的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_____。
A.尿素B.水分C.无机盐D.葡萄糖(3)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是通过图中标号______,即______所起到的_____作用实现的;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 1.5升,这是通过图中标号______,即______所起到的______作用实现的。
按以上空格顺序,答案应选择以下哪个选项?_____。
A.①、肾小球、重吸收、③、肾小管、过滤B.②、肾小囊、过滤、③、肾小管、重吸收C.③、肾小管、重吸收、①肾小球、过滤D.①、肾小球、过滤、③、肾小管、重吸收(4)若在某病人的尿检单中,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在图中的标号为_____。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试题(含答案)

8.在人体的血浆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以下各种化学物质中,人体血浆中通常情况下
没有的是
A.水 B .葡萄糖 C .血红蛋白 D .尿素 9.下表是某人的血浆、 原尿、 尿液成分的比较 (单位: g/mL).从表中可知 1 是( )
A.血浆 B .原尿 C .尿液 D .血液
10 .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①蛋白质②葡萄糖③水④无机盐⑤尿素
(
)
A.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1.下列肾单位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肾小球外是肾小囊
B .肾小囊是由双层薄壁组成的
C.肾小球与肾小管相连
D .肾小囊是由肾小管的末端膨大形成的
12 .生物化学分析得知,人体体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无
23 .下列物质中,健康人尿液中能检测到的是
A.大分子蛋白质
B.红细胞
C.尿素
24 .如表为某成年人三种样品的部分成份含量,分析正确的是(
毫升)
成份 样品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血浆
90
8
0.1
原尿
98
0.03
0.1
尿液
96
0
0
A.血浆与原尿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 D.此人肾脏(肾单位)的功能正常
参考答案 1. D 2 . D 3 . B 4. D 5. C 6 . D 7 . A 8 .C 9 .C 10. D 11. C 12 . B 13 . C 14 .D 15. C 16. A 17 .D 18 . C 19. B 20 . A 21 . B 22 . C 23 . C 24. D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综合检测(含解析)

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2湖南雨花调研)经过下列器官后,血液中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A.肝脏和心脏B.肺和肝脏C.肝脏和肾D.肺和肾2.观察纵剖的猪肾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的颜色较深,名称是肾髓质B.②的颜色较深,名称是肾皮质C.③的颜色为白色,名称是肾髓质D.④的颜色为白色,名称是输尿管3.(2022甘肃天水中考)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下列代谢废物中,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是() A.二氧化碳 B.无机盐C.尿素D.多余的水4.(2022广东揭东期中)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肾单位C.肾小球D.肾小囊5.(2022河北石家庄中考)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都是间歇的B.膀胱是形成和贮存尿液的器官C.左右两侧的输尿管直通体外D.肾脏的肾小球具有滤过功能6.(2021福建福州质检)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测量,得到如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
其中丙液体的尿素含量比甲和乙都高,这是因为()A.肾小球滤过尿素B.肾小球滤过水C.肾小管吸收尿素D.肾小管吸收水7.【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北京五中分校一模)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与肾小囊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滤过D.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8.【跨学科·数学】(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为探究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量,向某健康人静脉注射物质X后,测定物质X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浓度,结果如表(注射到血浆中的物质X全部滤过到原尿中,且不被重吸收)。
若该健康人每天排尿约1.5升,则每天形成原尿约()A.150升B.180升C.1.5升D.120升9.【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河南清丰一模)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对健康人①②两处液体的尿素浓度进行比较,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C.①<②D.无法比较10.为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对健康人的某结构进行微管穿刺,如图所示,取出少量液体进行分析。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依次是()A.膀胱→ 输尿管→ 肾脏→ 尿道B.肾脏→ 输尿管→ 尿道→ 膀胱C.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D.尿道→ 肾脏→ 输尿管→ 膀胱2.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滤过到肾小囊里,又能全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A.血细胞B.大分子蛋白质C.水和无机盐D.葡萄糖3.位于人体盆腔里内的器官有()A.子宫B.小肠C.膀胱D.肝脏4.正常情况下在人体肾单位的肾小囊中,一般不含有()A.大分子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5.医生看完病人的尿检报告后,将病人诊断为肾小球病变,请问,这是因为尿检中哪种成分超标A.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6.下列哪种器官被称为“血液净化器”()A.肺B.小肠C.肾D.心脏7.下表为健康人血浆、肾小囊内液和尿液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度(单位g)。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是()A.尿素、葡萄糖、蛋白质B.葡萄糖、尿素、蛋白质C.尿素、蛋白质、葡萄糖D.蛋白质、葡萄糖、尿素8.下列不能体现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适于物质交换功能的结构是()A.肺动脉B.肾小球C.小肠绒毛D.毛细血管9.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A.肾小球的滤过B.肾小管的重吸收C.肾盂暂时贮存尿液 D.膀胱暂时贮存尿液10.剧烈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此时应适当喝一些()A.可乐B.冰水C.淡盐水D.牛奶二、填空题11.汗液的蒸发能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因此皮肤对人体的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12.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13.______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人体的腹腔后_____的两旁。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除 同步测试

2017-2018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除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 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B. 通过消化系统排出的粪便C. 提供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D. 通过皮肤排出尿液2.健康的肾小囊液中几乎不含有的物质是A. 水B. 尿素C. 蛋白质D. 无机盐3.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 大便排出B. 尿液排出C. 气体排出D. 汗液排出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 呼出二氧化碳B. 排尿C. 排汗D. 排出食物残渣5.肾脏和输尿管相连的具体部位是()。
A. 肾小管B. 肾髓质C. 肾盂D. 肾皮质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陈代谢的产物的是()A. 水B. 无机盐C. 尿素D. 粪便7.下列人体的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 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 汗液的排出C. 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 粪便的排出8.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 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D.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9.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尿素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A. 入球小动脉B. 出球小动脉C. 肾小管D. 肾小球10.人体的下列器官和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A. 皮肤B. 消化系统C. 呼吸系统D. 泌尿系统1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 出汗B. 排尿C. 排便D. 呼出二氧化碳12.人体排出下列物质时,只有一条途径的是A. CO2B. 尿素C. 水D. 无机盐13.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A. 对葡萄糖的吸收B. 物及时随尿排出C. 人体内废物的形成14.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 排尿B. 排便C. 呼出二氧化碳D. 排汗15.泌尿系统的组成是()A. 肾单位、肾脏、输尿管、尿道B. 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C.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 肾动脉、肾静脉、肾脏、肾单位二、填空题(共5题;共36分)16.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 ,尿液形成后,经过两条输尿管流入________ 暂时贮存,最后在________ 系统的调控下排出体外.(2)从反射类型分析,幼年时“尿床”现象属于________ 反射,长大后“憋尿”则属于________ 反射.(3)尿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还有少量的________ 和含氮废物等.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l50L,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L,这是由于肾小管具有________ 作用.17.下列是肾单位尿的形成示意图(A、B表示过程,1~3表示结构)及一个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三个样本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据图回答:物质样本X 样本Y 样本Z葡萄糖 0.1 0.1 0无机盐 0.9 0.9 1.1蛋白质微量7.5 0尿素0.03 0.03 1.8(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本Z是________ ;假如样本X是尿液,此人可能患________ ,这可能是体内的________ (填激素名称)分泌异常造成的.(2)由于过程________ 作用,使得样本________ 变成样本________ ;(3)经过过程________ 作用,将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________ 等物质进行了回收.(4)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 .18.泌尿系统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组成,________ 是该系统最主要的器官.19.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 和________ .其中生产农家肥的重要方式是________20.下面左边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根据表格和示意图回答问题.(“”中填写序号,横线内填写文字.)物质样品A(g/L)样品B(g/L)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尿素血细胞16.02.0无1.07.50.3无(1)根据左边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________ (填“样品A”或“样品B”),存在于图中的肾小囊腔中.(2)尿液是原尿经右图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________ ,大部分的________ 和部分无机物.图中、、合称为________ .(3)若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________ ;若________ 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尿液中会出现________ .三、综合题(共1题;共9分)21.下面是人体呼吸、循环及泌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与A血管相比,B血管中的________ 气体较多,这种气体来自于人体的________ 处.图1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2)G血管内的营养物质中,________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________ (器官)中被吸收的.(3)D内液体的形成主要经过________ 和________ 两个生理过程.(4)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不一定会经过以下结构中的哪一种:A. 心脏B. 肝脏C. 肾动脉D. 肾静脉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及途径.人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据此解答.2.【答案】C【解析】【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健康的肾小囊液中几乎不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其中最主要途径是()A.大便排出 B.尿液排出 C.呼吸运动 D.汗液排出2、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B.水、尿素和无机盐C.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D.水、尿素和蛋白质3、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 B.输尿管C.膀胱 D.尿道4、皮肤的结构包括()A. 白皮和角质层B. 真皮和生发层C. 表皮和真皮D. 角质层和生发层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出尿液B.排出汗液C.呼出二氧化碳D.排出食物残渣6、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肾单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构成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构成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构成7、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甲处滤过并形成尿液B.乙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结构C.尿素是在丙处形成的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丁处被重吸收8、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肾静脉B.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9、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80升,而每天的尿量仅为1.5升左右,原因是()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 膀胱的贮尿作用D. 汗腺排出汗液10、如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③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①、②、③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
则②的主要功能是()A.过滤作用B.气体交换C.吸收养料D.分泌物质11、下列对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不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物质是无机盐B.对健康人来说,原尿流进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C.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和尿素D.原尿形成的过程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所以原尿中蛋白质含量低12、当尿中发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囊B.收集管C.肾小球D.肾小管13、某人尿量是正常情况的数倍,推测其泌尿系统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小囊D.膀胱14、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A. 水B. 无机盐C. 葡萄糖D. 尿素15、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如图是血液透析图:请分析回答(1)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但肾衰竭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无法排出,人就会因中毒而导致死亡.人工肾脏就是根据原理而制作的一种机器.(2)进入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含多,返回人体的血液减少,在用过的透析液中、含量增多,半透膜相当于肾脏的.17、将泌尿系统各器官及其功能用线连接起来18、图1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滤过作用发生在图中的【】,滤过的液体进入内,形成.(2)尿检时如果发现尿中有红细胞,那么可能原因是发生病变.(3)B过程叫做,图2表示肾小管内葡萄糖、尿素、无机盐三种物质的变化曲线,a曲线从0.1%下降到0,b曲线从0.03%升高到3%,c曲线从0.9%升高到2.1%.请你判断a是,b是,c是.19、如图是尿形成过程示意图:(1)图③的液体是指________,它是经①的________作用形成的。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同步测试 苏教版

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尿和尿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B 尿液中不含无机盐C 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基本相同D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2、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囊B、肾小管C、肾小球D、肾单位3、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膀胱B、输尿管C、肾D、尿道4、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说明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收集管5、健康人肾小囊液中几乎不含有的物质是()A.水B.尿素C.蛋白质D.无机盐6、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膀胱B、输尿管C、肾D、尿道7、粪便的排出叫做()A.排泄 B.排除 C.排遗 D.排外8、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②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③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④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⑤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与蛋白质、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①④⑤D.③②①⑤④9、原尿成分和血浆成分相比是血浆中有()A.大分子的蛋白质 B.水 C .无机盐 D.葡萄糖10、某人的尿液中如果有红细胞,可能是肾脏的那一部分出了问题()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膀胱1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生理过程是 ( )A、呼吸B、排汗C、排尿D、排便12、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养料增加B.尿素减少C.氧气增加D.尿素增加13、泌尿系统中,从尿液形成到尿液排除的器官依次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1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中的大分子物质浓度()A.高B.低C.相同D.无法确定二、连线题(共4分)15、请用直线将泌尿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尿和尿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
B 尿液中不含无机盐
C 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基本相同
D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2、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囊B、肾小管C、肾小球D、肾单位
3、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膀胱B、输尿管C、肾D、尿道
4、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说明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收集管
5、健康人肾小囊液中几乎不含有的物质是()
A.水
B.尿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6、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膀胱B、输尿管C、肾D、尿道
7、粪便的排出叫做()
A.排泄 B.排除 C.排遗 D.排外
8、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②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③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④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⑤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与蛋白质、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④⑤
D.③②①⑤④
9、原尿成分和血浆成分相比是血浆中有()
A.大分子的蛋白质 B.水 C .无机盐 D.葡萄糖
10、某人的尿液中如果有红细胞,可能是肾脏的那一部分出了问题()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膀胱
1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生理过程是 ( )
A、呼吸
B、排汗
C、排尿
D、排便
12、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养料增加
B.尿素减少
C.氧气增加
D.尿素增加
13、泌尿系统中,从尿液形成到尿液排除的器官依次是()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1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中的大分子物质浓度()
A.高
B.低
C.相同
D.无法确定
二、连线题(共4分)
15、请用直线将泌尿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肾输送尿液
输尿管贮存尿液
膀胱形成尿液
尿道排除尿液
三.填空题
16.人体内废物排除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和
17.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和
18.形成尿的过程包括和
19.肾小球的一端连的血管叫、另一端连的血管叫
四、识图作答题
20、下面是肾的滤过作用示意图,看图回答问题。
(1)每个肾大约包含个肾单位,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中,形成。
(2)选择:以下属于毛细血管球结构的是()
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小囊
(3)选择:以下不可以叫做排泄废物的是()
A.人体内多余的水 B.尿素、尿酸 C.粪便 D.无机盐
21、下面是A、B、C三人尿液检验值
无机盐
试分析:
(1)属于正常尿液成分的是,理由是。
(2)说明肾小球有病变的是,理由是。
(3)可能是为尿毒症患者的是,理由是。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同步测试答案:
1D、2D、3C、4A、5C、6C、7C、8D、9A、10C、11D、12B、13C、14A、15、请用直线将相应的名称联系起来。
肾连形成尿液输尿管连输送尿液
膀胱连贮存尿液尿道连排除尿液
16. 排泄和排遗
17. 肾、肺和皮肤
18.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
19.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20、(1)100万,
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肾小囊,原尿,(2)C
(3)C、
21、(1)甲,无蛋白质和葡萄糖,尿素含量高
(2)乙,尿液中出现了正常肾脏不能滤过的蛋白质。
(3)丙,尿液中尿素含量少,说明血液中的尿素没有被过滤并且出现了正常肾脏不能滤过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