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型细胞瘤
2星形细胞瘤--病理肿瘤

71
2020/8/18
听神经瘤--病理
良性脑外肿瘤 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神经鞘瘤) 类圆形或半圆形,有完整包膜 肿瘤血运丰富,可坏死囊变 早期--内耳道内,后--桥小脑角--内耳道扩大 压迫脑干和小脑,产生阻塞性脑积水 多单侧,偶两侧,可与神经纤维瘤病或脑膜瘤并发
72
2020/8/18
听神经瘤--临床表现
4
2020/8/18
(一)星形细胞瘤--病理
Ⅰ、Ⅱ级:分化良好,恶性度低 – 位于大脑半球白质,无包膜,可沿白质纤维或胼胝体漫延 – 可有囊变,以单发为主 – 肿瘤血管近于成熟 Ⅲ、Ⅳ级:分化不良,恶性度高 – 弥漫浸润生长,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 – 易囊变、坏死和出血 – 囊性部分边界清楚 – 实性部分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 – 肿瘤血管形成不良,血脑屏障结构不完整
周围水肿:明显,程度与肿瘤类型有关
血供:较丰富,血管结构与原发肿瘤类似
转移途径:血行最多见,亦可直接侵犯或经脑脊液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盘水肿。有时表现 极似脑中风。约5%~12%的病人无神经系统症状
80
2020/8/18
脑转移瘤(影像学表现)
部位:皮层下区 密度:高、等、低、混杂密度,可坏死囊变出血 数目:多为多发 脑水肿:小瘤大水肿 增强:明显强化,结节样、环形、不均匀 占位:明显,与水肿程度有关 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1H-MRS:不具有特征性
37
2020/8/18
垂体腺瘤
临床表现: 压迫症状: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头痛 内分泌亢进:
– 泌乳素(PRL)腺瘤:闭经、泌乳 – 生长激素(GH)腺瘤:肢端肥大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库欣综合征
胶质瘤病理分类

胶质瘤病理分类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病理分类多种多样。
以下是胶质瘤的主要病理分类:一、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50%左右。
根据其恶性程度,可分为良性星形细胞瘤和恶性星形细胞瘤。
良性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但恶性星形细胞瘤生长较快,容易发生转移。
二、少枝胶质瘤少枝胶质瘤是起源于脑膜的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20%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但有时也会发生恶性变化。
少枝胶质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三、室管膜瘤室管膜瘤起源于脑室的室管膜细胞,占所有胶质瘤的15%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是恶性的,容易向脑脊液播散。
室管膜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四、髓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10%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迅速,容易向周围组织扩散。
髓母细胞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五、混合型胶质瘤混合型胶质瘤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胶质瘤组成的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5%左右。
这种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向周围组织扩散。
混合型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因组成成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六、脉络丛乳头状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1%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缓慢,但有时也会发生恶性变化。
脉络丛乳头状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七、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2%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缓慢,但有时也会发生恶性变化。
松果体细胞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八、未分类胶质瘤未分类胶质瘤是指那些不能归为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5%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是恶性的,容易向周围组织扩散。
未分类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百科名片星形细胞瘤,英文名:astrocytoma ,别名:星细胞瘤;astrocytic glioma;astroma。
星形细胞肿瘤是指以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
星形细胞瘤相当于Kernohan分级中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的Ⅰ级与Ⅱ级,在ST Anne-Mayo分级中为1级与2级。
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母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又称为恶性星形细胞瘤,肿瘤细胞间变程度在星形细胞瘤与多形性胶母细胞瘤之间。
目录简介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及预后编辑本段简介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
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据文献报道星形细胞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 占胶质瘤21.2%星形细胞瘤~51.6%,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约占60%,有报道男女之比为2∶1。
星形细胞瘤占脑肿瘤的10%~15% 多见于25~45岁的成人,平均年龄约37.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肿瘤主要位于大脑半球,以额叶多见(46%),其次为颞叶(31%)、顶叶(15%) 位于间脑与枕叶者较少见。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好发于中年,35~60岁多见,以男性稍多见,男女比为1.22∶1。
病灶多发生于大脑半球,额叶居多占40%,其次为颞叶(35%) 顶叶(17%)。
少数肿瘤可见于间脑、视神经、脑干、小脑及脊髓,位于小脑、间脑及视神经者均少见,发生于小脑者约占小脑星形细胞肿瘤的14.4%,占颅内神经上皮源性肿瘤的0.7%~1.2%。
星形细胞瘤(WHOⅡ级)

T2WIT1WIT2WI---FLAIRDWIADCT2WI---冠状位SWIT1WI----增强DTT头颅MRI(平扫+增强):右侧大脑半球内见大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及水抑制像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边缘欠清,有轻度占位效应,右侧脑室呈轻度受压改变,增强后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最大层面强化范围约5.6X2.4cm,周边水肿影未见明显强化,中线结构尚居中,双侧筛窦内见粘膜增厚影,窦壁骨质未见明显破坏。
MR灌注成像示:内源性灌注示病灶区较对照组明显灌注稍增高。
病灶区MRS:代谢物波谱图主要显示NAA、Cr、Cho峰,病灶区NAA峰明显下降,Cho峰明显升高。
头颅DTT:右侧大脑半球区皮质纤维束较对侧部分中断、稀少。
头颅MRI(平扫+增强+MRS+DTI+灌注):1、右侧颞顶叶占位,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
2、双侧筛窦炎症。
普通病理:右额顶叶冰对组织:灰白灰红色组织一块,大小1x0.8x0.2cm,质地中等。
另送右侧颞顶叶肿瘤:灰白灰褐色碎组织一堆,大小5x4x0.5cm,质地柔软。
“右额顶叶及右侧颞顶叶占位”:肥胖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
冰冻病理:“右额顶叶占位”:胶质细胞瘤。
特殊病理:免疫组化鉴别诊断观察结果记录表抗体类型着色部位范围说明P53 核 60%ki-67 核 20%--------------------------------------------------阴性抗体类型:注释:上述检测中阳性加号的意义:无着色为阴性,<25%肿瘤细胞着色为(+),26-50%为(++),51-75%为(+++),>75%为(++++)。
ER、PR、P53、Ki-67计肿瘤细胞核阳性率。
“右额顶叶及右侧颞顶叶占位”:肥胖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
III~IV级星形细胞瘤影像学

III~IV级星形细胞瘤影像学星形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
根据WHO分类标准,星形细胞瘤可分为四个级别:I级~IV 级。
其中,III级和IV级是属于高级别的星形细胞瘤,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
影像学是星形细胞瘤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III~IV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和常见表现。
1. CT影像CT影像是显示星形细胞瘤的首选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对比度。
对于III~IV级星形细胞瘤,CT影像可以显示以下特点:1. 肿瘤边界不清:III~IV级星形细胞瘤的肿瘤边界往往模糊不清,边界呈不规则或分叶状。
2. 强化程度高:经造影CT扫描后,III~IV级星形细胞瘤的肿瘤组织强化程度较高,呈现较为均匀的强化。
3. 周围水肿:星形细胞瘤的周围组织往往会出现水肿表现,表现为低密度区域,且可呈现半月形分布。
4. 前后矢状窦扩张:由于星形细胞瘤在压迫邻近结构时,常常引起前后矢状窦的扩张。
2. MRI影像MRI影像在显示星形细胞瘤中具有优势,包括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多序列成像。
对于III~IV级星形细胞瘤,MRI影像可以显示以下特点:1. T1加权像上,III~IV级星形细胞瘤呈等低信号。
2. T2加权像上,III~IV级星形细胞瘤呈高信号,且肿瘤边界不清。
3. 强化效果明显:经造影MRI扫描后,III~IV级星形细胞瘤的肿瘤组织强化效果明显,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4. 囊变表现:少数III~IV级星形细胞瘤可出现囊变表现,呈低信号。
3. PET-CT影像PET-CT影像在评估星形细胞瘤的代谢活性和疾病分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对于III~IV级星形细胞瘤,PET-CT影像可以显示以下特点:1. 代谢活跃:III~IV级星形细胞瘤在PET成像上常表现出高代谢活性,呈现明显的摄取阳性。
2. 强化程度高:PET-CT影像上,III~IV级星形细胞瘤的摄取值常较高,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摄取值相比较明显增加。
III~IV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 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 者。
• 肿瘤常位于深部脑白质,好发于额叶和颞叶白质, 也可以累及基底节区和胼胝体,并同时累及两侧 大脑半球。
• 镜下瘤细胞密集,有明显异型性,可见异型的单 核或多核瘤巨细胞,出血坏死明显,是区别于间 变性星形细胞瘤的主要特征。血管内皮细胞明显 增生,肿大或呈实性条索状。
有0.5%~1.0%的患者为多发病灶,又称为多中心胶质瘤。 此时,肿瘤常仅累及一侧大脑半球。
鉴别诊断:
脑梗死:符合一定的血管分布区,累及灰白 质,因细胞扩散受限,弥散加权呈高信号,增 强呈脑回样强化。 脑脓肿:结合临床症状;增强呈环形厚壁强 化,内壁光滑。 单发脑转移瘤:也表现为明显强化,易囊变 坏死、周围明显水肿等,鉴别较困难。
III、IV级星形细胞瘤
LOREM IPSUM DOLOR
概述
• III级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 IV级为胶质母细胞瘤,或称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瘤,少见的有胶质肉瘤。 • III、IV级分化不良,呈恶性。分化不良的肿瘤
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易 发生大片坏死和出血,血管形成不良,血脑屏障 不完整,可沿白质纤维或胼胝体纤维向临近脑叶 或对侧半球发展。 • 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部位及引起颅内高压症状等。
CT表现:肿瘤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单或多脑叶受累; 平扫多呈高低不等混杂密度影,易出血,常有重度水肿, 可通过胼胝体跨中线结构侵至对侧半球,形成所谓蝶翼 状生长;增强扫描肿瘤的实质部分常呈明显强化,不强 化部分常代表坏死和囊变区。
MRI表现:T1WI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间以更低或高 信号,体现了瘤内坏死或出血;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肿瘤和水肿之间可见一低信号晕环绕为瘤周的神经胶质 增生,恶性度高的肿瘤较为多见;增强扫描呈斑片状、 线条状、花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坏死或出血区不强化。
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护理

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护理星形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肿瘤,主要发生在星形细胞上皮细胞,通常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护理是星形细胞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提供从物理、心理到社交等方面的支持和照顾。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护理措施。
1.生理护理:星形细胞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非常重要。
应将患者放置在舒适、无明显压迫的姿势,并定期更换体位,避免皮肤损伤和压疮的发生。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及时给予个人卫生护理,包括洗头、洗澡和换衣。
2.营养护理:因为星形细胞瘤患者可能面临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案,通常伴随着胃口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对患者的营养摄入造成了一定困难。
为了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并根据患者口味变化和食欲状况来调整饮食。
可以提供合适的食物,如易消化的小份餐、高蛋白饮食、高纤维食品等。
在患者出现呕吐时,应及时清理口腔,保持口腔清新。
3.药物治疗护理: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保持患者的药物血浓度稳定,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在给药的过程中,要仔细嘱咐患者按医嘱服药,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等。
4.心理护理:星形细胞瘤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放松和调整情绪。
可以进行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等,创造积极的治疗环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5.康复护理: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恢复功能。
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可以提供定制的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
此外,康复护理还包括监测患者的生活能力,帮助他们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总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护理应包括生理护理、营养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社会支持护理等方面,以全面关心和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
星形细胞瘤 ppt课件

ppt课件
2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5
MRI影像表现
一般表现为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
I级星形细胞瘤:信号较均匀,瘤周水肿较轻,增强后,可有轻度 强化。
II~IV级星形细胞瘤:T1上为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间以更低或 高信号,为瘤内坏死或出血。T2为不均匀高信号。肿瘤和水肿 之间可见一低信号环绕,为瘤周的神经胶质增生。病灶增强后, 可为线条状、花环状或结节状等强化。
无 少见
ppt课件
脑外肿瘤
脑膜、脑神经、胚胎残留 血管或颅骨 位于脑表浅位
以宽基与脑膜相连
少见且轻
多有增生、破坏、受压变 形、骨性管道吸收扩大
有
闭塞,多见于脑膜瘤
1212
Thank you!
ppt课件
1313
星形细胞瘤
ppt课件
11
临床与病理
星形细胞瘤是原发颅内肿瘤最常见类型,成人多见幕上, 儿童多见幕下。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向外可侵及皮层, 向内可破坏深部结构。
根据WHO中枢神经系统,将其分为I-IV级:
I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II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III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CT影像表现
类型
平扫 灶周水肿
毛细胞型 星形细胞瘤
弥漫型 星形细胞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诊断
• P有受伤的可能--与肢体偏瘫及视力受损有 关 • I 1)加床栏予以保护 • 2)嘱家属加强看护 3)加强巡视 • 4)宣教安全知识 • 5)严格床边交接班 • 6)球结膜的保护 • O 未发生受伤
健康指导
• 1心理指导:关心体贴病人,对合理要求予 于满足 • 2生活指导:避免用力咳嗽·排便,防止颅 内压骤升 • 3饮食指导:吃易消化·高蛋白·多维生素 清淡的食物,多水果蔬菜。
护理诊断
• P知识缺乏----与病情发展·需手术治疗有 关 • I 1)评估家属对疾病发生·发展知识了解 情况 • 2)告诉家属监测设备的必要性 O 疾病知识了解
护理诊断
• P 2潜在并发症---颅内感染与手术有关 • I 措施:1)安臵患者重症病房,减少探视 •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 • 3 )合理使用抗生素 • 4)监测体温变化 • 5)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加强 • O 患者颅内感染得到控制
• • • • • • • P潜在并发症----癫痫 与头部手术有关 I 1)任何部位的脑损伤均可能导致癫痫 2)可预防性用药 3)服药不可骤减骤停 4)监测肝功能 5)病情的观察 6)一旦发生癫痫,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 救。 • O 未发生癫痫
护理诊断
• P有皮肤受损的可能--与术后抵抗力下降及 卧床有关 • I 1)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 2)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3)每日温水擦洗 2次 • 4)加强翻身·拍背,Q2h • 5)严格床边交接班 • 0 无皮肤受损
护理诊断
• P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与手术及水肿有 关 • I 1)正确使用脱水剂,并控制入量 • 2)绝对卧床休息,环境安静·舒适 • 3)避免精神紧张·用力排便等 • 4)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 6)一旦发生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 救。 • O 未发生颅内出血
护理诊断
毛细胞星型细胞瘤
神经外科
定义
• 毛细胞星型细胞瘤占星型细胞瘤的5%-10%,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任何年龄 均可发生。起源于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
定级
• WHO定为一级星型细胞瘤,完全切除,5 年存活率达95%,部份切除,预后也较好, 是预后较好的星型细胞瘤之一。
好发部位
• 好发于小脑,脑干、大脑少见。
形态、大小
• 是类圆形或略不规则形,边界清楚 •病灶大小不一,肿瘤最大直径介于2.5—8.2CM,
数目性质
• 病灶大小多为单发病灶,无多发病灶
• 呈囊实性,CT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
特点
• 瘤周无明显水肿
• 肿瘤 占位效应明显,幕下常出现梗阻性脑 积水,幕上均中线移位,压迫邻近脑室
病理特征
• 肿瘤界限较清楚,均有囊变,镜见肿瘤组 织主要由梭型细胞组成,自一端或多端发 出胶质纤维突起呈毛发状,瘤內可见数量 不等的rosnth的治疗方法(应用显微 手术治疗),髓内及脑干部分肿瘤采用瘤 內分块切除至肿瘤边界。
患者资料
• 患者 卫守春 男 43岁 • 住院号 02399 生命体征 T 36.8℃ P 98次/分 R 24次/分 BP162/105mmHg • 神志清楚,双瞳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 • 入院原因 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伴头晕一月, 双眼球向左侧运动受限,以左侧明显,双 侧耳聋。
健康指导
• 4用药指导: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及降压药, 勿骤减骤停,定期复查。 • 5功能指导:术后尽快尽早加强肢体功能锻 炼。
相关小知识
• 鞘内注射----控制颅内感染的好方法,第 三代头孢抗炎治疗(细菌培养+药敏实验) • 原理:药物随脑脊液循环,自然到达蛛网 膜下腔各脑池中,尤其是一些不容易透过 血脑屏障的药物。 • 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浓度不宜过高,否 则会引起蛛网膜粘连、癫痫等
患者资料
• 2012、2、24入院 • 诊断:脑干占位伴出血 • 3、14 9:00在全麻下行脑干占位切除术
• • • • • • •
1焦虑 2知识缺乏 3潜在并发症—颅内感染 4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5潜在并发症---癫痫 6有皮肤受损可能 7有受伤的可能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 P 1焦虑---与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 I 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 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 • 2)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 3 )家属陪伴,减少焦虑感 • O 患者焦虑减轻
分类
• • • • 单纯囊性 附壁结节型 瘤囊型 少数为实质肿块
临床表现
• • • • 首要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等 视力、视野及眼球功能障碍 行走不稳及共济失调 听力下降
诊断要点
• 首选CT或MRI • 镜下见到毛细胞星型细胞或成熟的胶质纤 维混杂,即可诊断,rosenthal纤维的形成为该 肿瘤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