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最负盛名的剧作家是( )A、白居易B、关汉卿C、老舍D、吴承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示意图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唐朝C、宋代D、元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
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A、孝亲观念浓厚B、重文轻武传统C、颜值备受推崇D、选官注重才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如下图)出现在(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航海活动中,尚未使用指南针的是( )A、鉴真东渡日本B、郑和下西洋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頫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如图所示人物评价准确下的有(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士人地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北师大
版课后辅导练习
第1题【单选题】
下图书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举目楚天阔,古墓倚云留”江淮要塞谁忆,活字出山丘,但作文明使者,尽把平生精力,印刷术中谋,回首旧游处,风雨到心头。
……煌煌大宋,胶泥之上刻春秋”这首诗词中纪念的历史人物是( )
A、毕昇
B、沈括
C、宋应星
D、李时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关汉卿被确认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代表作( )
A、《如梦令》
B、《窦娥冤》
C、《念奴娇?赤壁怀古》
D、《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新华社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中对于协调我国区域发展做出了科学和前瞻的指导,缩小南方和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是重要举措。
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
A、南朝
B、唐朝中后期
C、两宋
D、明朝后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靖康之变”
B、郾城大战
C、宋金和议
D、金朝迁都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完颜阿骨打
D、元昊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
”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创制和发明的有( )
①指南针
②造纸术
③活字印刷术
④火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
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C、《水经注》与《金刚经》
D、《史记》与《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960年正月的一天,后周的边境传来敌情禁军统帅赵匡胤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
该事件发生在( )
A、陈桥驿
B、琢郡
C、马嵬坡
D、余杭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A、宋高宗、宋真宗
B、宋徽宗、宋钦宗
C、宋高宗、宋钦宗
D、宋徽宗、宋高宗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答案】:
【解析】:
第18题【单选题】
培根认为人类世界因为三种发明而改变,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以下属于在学术上改变世界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答案】:
【解析】:
第19题【单选题】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这里的“第三种”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
【解析】:
第20题【单选题】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大败金大将兀术发生在( )
A、澶州
B、建康
C、郾城
D、大散关
【答案】:
【解析】:
第21题【单选题】
“苏湖熟,天下足。
”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
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答案】:
【解析】:
第22题【判断题】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
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网
材料二:据考评,“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
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示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践线。
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
结合图片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
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识?
【答案】: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某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
材料二: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
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今。
材料三: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
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藏族祖先在唐朝时称作什么?举出唐朝与西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一个典型事例。
材料三中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分别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
辛亥革命后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