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比例应用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经典题

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经典题

六年级奥数 按比例分配知识要点及解题基本方法: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先要将各部分的比转化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

解题步骤是:1、 先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2、 再求出分配的比,并求出各个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3、 用总数量乘以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得到各部分量。

例1:某家场有耕地108公顷,其中粮田、棉田和其它作物的比是3:4:5,每种耕地各有多少公顷?练习:1、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6: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57,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2、第一队与第二队的人数比是3:2,第二队与第三队的为数之比是5:4,第一队与第三队的人数之比是多少?4、 六年级有男生150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5:4,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例2、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

(正确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练习:1、小兰与小红所有的图书本数的比是5:3,小兰给小红15本后,两人的图书数一样多,原来两从共有图书多少本?2、数学小组和美术小组人数的比是5:3,数学小组比美术小组多24人,两组各多少人?例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72千米的A 、B 两城相对开出,27小时两列火车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7:9,求相遇时甲比乙少行多少千米?例4:小明与小红所有的图书的本数比5:3,小明给小红7本后,两人图书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两人共有图书多少本?例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义务劳动。

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数之比是5:4,第二级和第三组的人数比是3: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

问实验小学六年级共有多少人?(将两个比转化为三个量的连比是解比题的关键)例6:学校原有科技书。

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之比是1:4,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字比是3:7.问: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抓住不变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一)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4,这两个锐角各多少度?2.三条绳长的和是84米,三条绳的比是3:4:5.三条绳各长多少米?3.一个三角形铁框,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铁框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4.42名同学到面积分别是60和80平方米的菜园去帮忙种菜。

如果按面积大小分配人员,这两处菜园各应去多少名同学种菜?5.学校把栽480棵树的任务按六年级三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组,一组有47人,二组有38人,三组有35人,三个组各应栽树多少棵?6.粮食公司有三个汽车队,甲队有6辆货车,乙队有7辆货车,丙队有8辆货车,每辆载重量相等,有378吨粮食运往外地,按运输能力分配,各队应运粮食多少吨?7.学校把864本图书按人数借给三个年级。

一年级有49人,二年级有50人,三年级有45人,三个年级各分得图书多少本?8.分别以1:2:10的石灰、硫磺和水配农药,现在要配制农药650千克。

石灰、硫磺和水各需要多少千克?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铁片,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是4:3,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为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多少平方米?六年级奥数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二)11.有840吨粮食,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出去。

甲运输队有载重5吨的汽车12辆,乙运输队有载重3吨的汽车15辆,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

甲、乙两运输队各应运粮食多少吨?12.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的和是420人,甲班和乙班人数的比是2:3,乙班和丙班人数的比是4:5。

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13.甲、乙、丙三个班的平均人数是25人,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的比是6:5:4。

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1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3:1,棱长之和是144米。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15.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40岁,这三个人年龄的比是2:5:3,最小的年龄是多少岁?16.三个煤炭厂内共有煤炭1400万千克,甲厂和乙厂煤炭重量的比是3:4,乙厂和丙厂煤炭重量的比是6:7,三个煤炭厂各存煤炭多少万千克?1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2,它们的比是4:2:3。

(完整)六年级奥数思维训练比例应用题

(完整)六年级奥数思维训练比例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思维训练比例应用题
一、尝试练习
1.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 甲要20分钟, 乙要15分钟, 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相遇时, 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2.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 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 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 红球有多少个?
二、训练营地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 高之比是3:2:1, 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 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 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 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3.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 一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 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人数的比是3: 4, 已知一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 一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4.五年级举行数学竞赛, 一班占参加比赛总人数的1/3, 二班与三班参加比赛人数的比是11: 13, 二班比三班少8人, 则三班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

1例题 1 有三盒珠子,每盒的珠子的数目互不同样。

小王从第一个盒子内拿出该盒珠子数目的 3 ,又从第1 1二个盒子内拿出该盒珠子数目的 4 ,再从第三个盒子内拿出该盒珠子数目 5 。

最后,这三个盒子内剩下的珠子的数目都相等。

请问小王从这三个盒子内所拿出的珠子数目之总和的最小可能的值是什么?2 3 4剖析依照题意有 3 A= 4 B= 5C,则 A:B:C=18:16:15例题 2 甲、乙两校原有图书的比是 7:5,假如甲校给乙校 650 本,甲、乙两校的图书籍数的比就是 3:4,本来甲校友图书多少本?随堂练习(1)有一个长方体, 长和宽的比是 2:1,宽与高的比是 3:2。

已知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 220cm ,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11 ( 2)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行程比小方多 5 ,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8 。

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 是多少?( 3)甲、乙两库房存货吨数比为 4: 3,假如由甲库中提取 8 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库房存货吨数比为 4: 5。

两库房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例题 3 如图(见黑板),正方形 ABCD 的边 AB 与正方形 MNPQ 的边 PQ 平行且相等。

试求暗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之比。

例题 4 如图,三个齐心圆,他们的半径之比是 3:4:5,假如大圆的面积是 100 平方厘米,那么中圆和小圆之间的圆环面积是多少?练习(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和BD 订交于O 点。

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是20、 16、 32。

那么暗影三角形BOC的面积是多少?ABO DC(2)如下图梯形ABCD 的上底 AD 长 12 厘米,高BD 长 18 厘米, BE=2DE, 则下底 BC 长多少厘米?A DB C1、六年级一班的男、女生比率是 3: 2,又来了 4 名女生后,全班共有 44 人,求此刻的男、女生人数之比。

2、师徒二人共加工部件 400 个,师傅加工一个部件用 9 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部件用 15 分钟。

六年级数学奥数第6讲:比例解应用题-课件

六年级数学奥数第6讲:比例解应用题-课件
三个年级共植树: 8×(2+3+4)=72(棵)
答:三个年级共种树苗72棵。
芭啦啦综合教育学校将六年级的280名学生,分成三个小 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甲组和乙组人数的比是2:3,乙组和 丙组人数的比是4:5。求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甲组:乙组=2:3 乙组:丙组=4:5
甲组:乙组:丙组 =8:12:15
某生产队由15个队员收割一块双季稻,8小时能割完,但割了 3小时以后,由于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增加了10个社员进行抢收, 问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割完这块双季稻?
工作总量是一定的,所以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 解:设还需要x小时才能割完这块双季稻。
(15+10)x=15×(8-3) 25x=75 x=3
长:宽:高 =6:3:2
每份有:30÷6=5(厘米) 宽: 5×3=15(厘米) 高: 5×2=10(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30×15×10=4500(立方厘米)
答:长方体的体积是4500立方厘米。
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把已 知数量与份数对应起来,转化为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来做。
学校把购进的图书的60%按2∶3∶4分配给四、 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得56本,学校共 购进图书多少本?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每份有:280÷(8+12+15)=8(人) 甲组:8×8=64(人) 乙组:8×12=96(人) 丙组:8×15=120(人)

六年级解比例练习题三道

六年级解比例练习题三道

六年级解比例练习题三道1. 某校的学生有男生和女生两个团体,其中男生团体有30人,女生团体有40人。

如果男生团体的人数增加了20%,女生团体的人数增加了30%,那么两个团体的人数比是多少?解答:首先,计算男生团体增加后的人数:男生团体增加了20%,所以增加的人数为 30 × 20% = 30 × 0.2 = 6 人。

增加之后男生团体的人数为 30 + 6 = 36 人。

接下来,计算女生团体增加后的人数:女生团体增加了30%,所以增加的人数为 40 × 30% = 40 × 0.3 = 12 人。

增加之后女生团体的人数为 40 + 12 = 52 人。

最后,计算两个团体的人数比:男生团体人数:女生团体人数 = 36 : 52。

2. 一辆车行驶了300公里所需要的时间是4小时。

如果以相同的速度行驶,行驶600公里需要多少时间?解答:首先,计算每小时的行驶公里数:车行驶了300公里所需时间为4小时,所以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为300 / 4 = 75 公里/小时。

接下来,计算行驶600公里所需的时间:行驶600公里所需时间为 600 / 75 = 8 小时。

所以,以相同的速度行驶600公里需要8小时。

3.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的比是3:2,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30米,那么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答:首先,根据长和宽的比值,设长方形花坛的长为3x,宽为2x。

根据周长的定义,周长 = 2(长 + 宽)。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周长是30米,可以得到方程:2(3x + 2x) = 30。

解方程得到:2(5x) = 30,化简为 10x = 30,再化简为 x = 3。

代入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的表达式,可以得到长为3x = 3 × 3 = 9米,宽为2x = 2 × 3 = 6米。

最后,计算长方形花坛的面积:面积 = 长 ×宽 = 9 × 6 = 54 平方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九大问题之比例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九大问题之比例问题

六年级奥数“九大问题“”四比例问题(二)对应训练1.客货车同时从甲站开往乙站,客车6小时到站,货车速度比客车速度快15,问:货车到站需要多少时间? 2.师徒两人各加工480个零件,完成时所用的时间比是2:3,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加工20个,师傅加工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小时?3.客车与货车同时从AB 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5,相遇时客车所行的路程是货车的54,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4:5,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加工了120个零件。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5.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货两车所行的路程比是6:5,相遇后,货车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走22千米,客车仍按原速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站,已知客车一共行了16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变式训练6.一批零件,甲乙两人单独完成,所需时间比是3:5,现两人合作,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加工3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7.甲乙两车同时从AB 两城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相遇,相遇后甲车继续开到B 城还要4小时,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35千米,AB 两地相距多远?8.货车速度与客车速度的比是3:4,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行驶,在离中点6千米处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9.甲乙合作一批零件6小时完成,已知甲乙工作的效率比是7:6。

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小时完成?10.师徒二人共加工零件168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完成任务时,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拔高训练11.甲乙丙三人共植树697棵,已知甲植树棵树的12 等于乙植树棵树的25 ,甲植树棵树的13 等于丙植树棵树的27,问:甲乙丙三人各植树多少棵?12.小军行走的路程比小红多114 ,而小红行走的时间比小军多116,求小军与小红的速度比。

小学六年级比例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比例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比例奥数题及答案
比例问题
1.甲乙两人在河边钓鱼,甲钓了三条,乙钓了两条,正准备吃,有一个人请求跟他们一起吃,于是三人将五条鱼平分了,为了表示感谢,过路人留下10元,甲、乙怎么分?快快快
答案:甲收8元,乙收2元。

解:
“三人将五条鱼平分,客人拿出10元”,可以理解为五条鱼总价值为30元,那么每条鱼价值6元。

又因为“甲钓了三条”,相当于甲吃之前已经出资3*6=18元,“乙钓了两条”,相当于乙吃之前已经出资2*6=12元。

而甲乙两人吃了的价值都是10元,所以
甲还可以收回18-10=8元
乙还可以收回12-10=2元
刚好就是客人出的钱。

2.一种商品,今年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分之1,但仍保持原售价,因此,每份利润下降了5分之2,那么,今年这种商品的成本占售价的几分之几?
答案22/25
最好画线段图思考:
把去年原来成本看成20份,利润看成5份,则今年的成本提高1/10,就是22份,利润下降了2/5,今年的利润只有3份。

增加的成本2份刚好是下降利润的2份。

售价都是25份。

所以,今年的成本占售价的22/25。

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
原来甲.乙的速度比是5:4
现在的甲:5×(1-20%)=4
现在的乙:4×(1+20%)4.8
甲到B后,乙离A还有:5-4.8=0.2
总路程:10÷0.2×(4+5)=450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奥数 比例应用题【指点迷津】比例解题是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比例题主要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

它常常同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交织在一起,使数量关系变得复杂。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几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它们的关系。

【经典例题】1、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方多15 ,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8,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多少【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小明和小方路程之比为6 : 5,小明和小方所用的时间的比是8:9,我们把这两个比看作最简整数比,利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可求出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

解: 68 : 59=27:20 答: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27: 20。

【举一反三】1、1. 张师傅和李师傅加工一些零件,张师傅加工的个数比李师傅多16,李师傅用的时间比张师傅多18; ,张师傅和李师傅每小时加工的个数之比是多少 2.李刚和张亮各走一段路,李刚走的路程比张亮多25 ,张亮用的时问比李刚多38,李刚和张亮的速度之比是多少【经典例题】2、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3,如果由甲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5 ,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思路导航】甲库中原来存货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4+3 =47,取出8吨后,那么甲库余下的吨数是甲、乙两库总吨数的 49 ,所以取出的8 吨是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7 — 49解:8÷(47 — 49)= 63(吨) 答: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63吨。

【举一反三】2、1、甲、乙两厂的人数比是7: 6,从甲厂调360人到乙厂后,甲、乙两厂人数的比是2:3, 甲、乙两厂原来一共有多少人2 甲、乙两工程队的人数比是6: 5,从甲队调50人到乙队后,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4 5,甲、乙两队原来一共有 多少人【经典例题】3、A 、B 两地相距360 米,前一半时间小华用速度A 行走,后一半时间用速度B 走完全程,又知A: B =5:4,前 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多少【思路导航】全程的一半是360 ÷ 2 = 180(米)第一种速度行:360× 55+4=200(米) ,多于一半20米 第二种速度行:360× 45+4= 160(米) ,少于一半20米 第一种速度行的后20米应属于后一半的路程了。

所以200-205 :( 205 + 160 4)= 9:11 答: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9 :1l 。

【举一反三】3、l. 一段路320米,前一半时间小明用速度A行走,后一半时间用速度B走,又知A:B=3: 5 ,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多少2、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40千米,小明前一半时间用速度 A行定,后一半时间用速度B 走,又知 A: B = l:3,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多少【经典例题】4、某船第一次顺流航行21千米又逆流航行4千米,第二次在同一河道中顺流航行12千米,逆流航行7千米,结果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

顺水船速与逆水船速之比是多少 (设船本身的速度及水流的速度都是不变的)【思路导航】根据题意,船第一次顺流航行21千米,第二次顺流航行12千米,21 -12 =9(千米),也就是第一次顺流多用了航行9千米所用的时间,第二次逆流航行比第一次多用时间于(7 -4) =3千米的航行上,总的时间两次都相等,就是顺流9千米用的时间等于逆流3千米所用的时间。

所以顺流船速:逆流船速 = (2l - l2): (7 -4) =3:1。

【举一反三】4、1 、“长江”号轮船第一次顺流航行 15千米又逆流航行6千米,第二次在同一河流中顺流航行l0千米,逆流航行8千米, 结果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顺水船速与逆水船速的比。

(设船本身的速度及水流的速度都是不变的)2、某轮船第一次顺流航行28千米又逆流航行6千米,第二次在同一河流中顺流航行18千米,逆流航行l2千米,结果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顺水船速与逆水船速的比。

(设船本身的速度及水流的速度都是不变的)【经典例题】5、洗衣机厂计划20天生产洗衣机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5% ,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思路导航1】这是一道比例应用题,工效和工时是变量,不交量是计划生产5天后剩下的台数。

从工效看,有原来的效率1600 ÷20=80台/天,又有提高后的效率80×(1+25%) =100台/天。

从时间看,有原来计划的天数,要求效率提高后还需要的天数。

根据工效和工时成反比例的关系,得:提高后的效率×所需天数 = 剩下的台数。

设完成计划还需X 天。

1600÷20×X = 1600—1600÷20 ×580×= l600 —400100X = 1200X = 12答:完成计划还要12天。

【举一反三】5、1、化肥厂计划生产化肥1400吨,由于改进技术5天就完成了计划的25% , 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任务还需多少天完成2、轴承厂计划20天生产轴承2400件,生产2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0% ,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经典例题】6、学前班有几十位小朋友,老师买来176个苹果,216块饼干,324粒糖,并将它们尽可能多的平均分给每位小朋友,余下的苹果、饼干、糖的数量之比是1: 2: 3。

问:学前班有多少位小朋友【思路导航】因为1 +2 =3,176+2l6-324=68,所以全班的人数应是68的约数。

68的大于10的约数是17、34和68。

如果全班人数为17,176÷17 = 10……6,216÷17=12……12,324÷17 =l9……1,l6:12:l≠1:2:3不符合题意。

如果全班人数为34,176÷34 =5……6, 216÷34=6……12,324÷34=9……18, 6: l2: l8 =1:2:3 符合题意。

如果全班人数为68 ,176÷68=2……40,2l6 ÷68 =3……12,324 ÷68=4……52, 40:12:52≠l:2:3 不符合题意。

答:学前班有34位小朋友。

l【举一反三】6、1.甲、乙两列车分别从 A、B两站同时相向开出,已知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为3:2,C站在 A、B之间,甲、乙两列车到达 C站的时间分别是早晨5时和下午3时,甲、乙两车几点相遇2.某学校某次招生考试,参加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4: 3,结果录取了91 人,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8: 5 ,在未被录取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3: 4 ,那么报考的共有多少人【经典例题】7、百米赛跑,甲比乙早到5米,甲比丙早到10 米,那么乙比丙早到多少米 (假设速度不变)【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百米赛跑,甲比乙早到5 米,甲比丙早到10米”,可以知道,当甲到达时,乙跑了100-5 =95米,丙跑了100-10=90 米。

由于两人的速度不变,我们只要算出乙跑剩下的5 米时,丙跑了多少米就可以了。

解:设乙跑了5米时,丙跑了X米。

95: 90= 5: XX = 9019所以,乙比丙早到的米数为:10- 9019 = 10019(米) 答: 乙比丙早到 10019米。

【举一反三】7、1、百米赛跑,甲比乙早到10米,甲比丙早到20 米,那么乙比丙早到多少米 (假设速度不变)2、百米赛跑,甲比乙早到8米,乙比丙早到12米,那么甲到的时候,丙还有多少米 (假设速度不变)【经典例题】8、甲、乙、丙三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如果甲轮转5圈,那么乙轮转7圈,丙轮转2圈,这三个齿轮齿数最少应分别是多少齿【思路导航】分别用甲齿、乙齿、丙齿代表三个齿轮的齿数。

甲、乙、丙三个齿轮转数比为5 :7 :2,根据齿数与转数成反比例关系,如果认为甲、乙、丙三个齿轮的齿数比是 2:7 :5就错了 。

要求三个数的反比,应该分别求出它们之间的比式。

甲齿:乙齿=7 :5(与转数成反比)乙齿:丙齿=2 :7(与转数成反比)现在把这两个单比化成连化。

乙齿在两个比中所占的份数分别为5和2,5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l0,则把这两个比化为:甲齿:乙齿=7 :5 =14 :10乙齿:丙齿=2 :7 =10:35所以甲齿:乙齿:两齿=14 :l0:35由于l4,10,35三个数互质,且齿数需是自然数,所以甲、乙、丙三个齿轮齿数最少应分别为 14 ,10,35齿。

【举一反三】7、1、甲、乙、丙三个互相咬合的齿轮,若使甲轮转7圈,乙轮转3圈,丙轮转1圈, 这三个齿轮齿数最少应分别是多少齿2、甲、乙、丙三个互相咬合的齿轮,甲有48齿,若使甲轮转4圈时,乙轮转8圈,丙轮转3圈,乙、丙两个齿轮分别是多少齿拓展应用1、一班和二班的人数之比是8:7,如果将一班的8名同学调到二班去,则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比变为4: 5 ,求原来两班的数。

2、某商贩按大个鸡蛋每个3 角6分,小个鸡蛋的每个2角8分卖出一批鸡蛋,共收入214 元,已知他卖出的大个鸡蛋与小个鸡蛋的个数比是8:5 ,他卖出大个鸡蛋与小个鸡蛋各多少个3、搬运一批货物, 甲车单独运要运6次,乙车每次可运吨。

现在甲、乙两车合运,运的次数相同。

搬通货物的重量的比是5: 3,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4.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 一个瓶子酒精与水的体之比为5 : l ,而另一个瓶子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为4 :1 ,若把两瓶酒精溶液例入一个盆中混合,混合后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5.某学校入学考试,参加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6 : 5 ,结果录取l00人,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3 :2 ,在未被录取的学生中, 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4: 5 ,那么报考的共有多少人6.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 7 :9,高之比是3 :2 :2,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22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7.电视机厂计划34天生产电视机1800台,生产10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0% ,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8、6枝一分硬币叠在一起与5枚二分硬币叠在一起一样高,4枚一分硬币叠在一起与3枚五分硬币叠在一起一样高,用一分、二分、五分硬币各叠成一个圆柱体,并且三个圆柱体一样高,共用了124枚硬币,问:这些硬币的价値为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