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动态监测指标调查表
佛山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项目2018年第三、四季度成果

佛山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项目2018年第三、四季度成果按照自然资源部的技术规范和监测标准,佛山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项目2018年第三、四季度成果已完成。
现将2018年第三、四季度成果进行公布。
其中,地价内涵如下:佛山市标准宗地地价是指在正常市场条件下,标准宗地在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即宗地外给水、排水、供电、通讯、通路,宗地内土地平整)和标准容积率下,于估价期日(9月30日、12月31日)法定最高使用年期的完整土地使用权价值。
它包括土地取得费用(征地或拆迁的费用及相关税费)、土地开发费用和土地有偿使用费。
土地使用年限商业用途为40年、居住用途为70年、工业用途为50年。
价格类型:商业用途、居住用途为楼面地价,工业用途为地面地价。
价格单位为元/平方米,币种为人民币。
各区域用途地价的内涵详见各用途土地地价内涵表。
各用途土地地价内涵表注:顺德区各用途地价内涵与顺德区上报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的各用途地价内涵一致。
一、佛山市地价动态监测指标表1-1 佛山市地价增长率(环比)季度指标类型商业居住工业综合2016年1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0.21% 0.79% 1.00% 0.63% 2016年2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0.52% 1.56% 1.32% 1.28% 2016年3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0.66% 3.49% 1.30% 2.70% 2016年4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62% 4.40% 1.73% 3.63% 2017年1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45% 3.77% 1.19% 3.14% 2017年2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44% 4.40% 1.27% 3.61% 2017年3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00% 2.97% 1.33% 2.47% 2017年4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15% 3.97% 1.41% 3.25% 2018年1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20% 3.91% 1.60% 3.23% 2018年2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16% 3.67% 1.62% 3.06% 2018年3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17% 2.59% 1.61% 2.25% 2018年4季地价增长率(%) 环比 1.07% 2.49% 1.44% 2.16% 注:地价增长率(环比)是某一季度、某一用途地价变化量与上一季度该用途地价水平值的比率。
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分析报告一 2019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状况分析(一)全国住宅楼面地价相对较高,重点区域商住倒挂范围有所扩大2019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商服、住宅楼面价水平值分别为5582元/米2、7406元/米2,工业地面价水平值为836元/米2;重点监测城市商服、住宅楼面价水平值分别为7672元/米2、10185元/米2,工业地面价水平值为1209元/米2。
三大重点区域间,粤港澳大湾区商服楼面价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的2.16和1.69倍;住宅楼面价呈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依次降低的格局,但地区之间差异较小;工业地面价则呈粤港澳大湾区最高、长江三角洲地区次之、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最低的格局。
三大重点区域内,除粤港澳大湾区外,其余区域的住宅楼面地价均高于商服,长江三角州地区、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分别为商服楼面价的2.22倍和1.62倍(见图1)。
图1 2019年三大重点区域和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水平值(二)主要监测城市各用途地价增速均有所回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增速继续处于重点区域低值2019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长率分别为2.78%、4.97%、2.61%,各用途地价增速较上年均明显放缓。
其中,住宅地价增长率回落最为显著,较上年下降3.58个百分点,而商服、工业地价增长率较上年分别下降2.04个百分点和0.92个百分点。
住宅、工业地价增长率差值从上年的5.02个百分点缩小至2.36个百分点,各用途地价增速差异进一步缩小(见图2)。
图2 2010~2019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各用途地价增长率三大重点区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用途地价增速均继续处于低值,且低于主要监测城市平均水平。
三大重点区域内部,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均为住宅地价增速最高,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则表现为工业地价增速居首(见图3)。
图3 2019年三大重点区域和主要监测城市各用途地价增长率(三)年度内商服和住宅地价环比增速先升后降,工业地价环比增速总体放缓2019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各季度综合、商服和住宅地价环比增长率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先升后降态势,于第二季度达到最高值,第三季度开始持续回落,第四季度均降至年内最低值,分别为0.54%,0.48%和0.66%。
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一、我国主要城市的地价状况
(一)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全国各大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为119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08%,继续呈现平稳上涨的势头。
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988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6.67%,增长率上升了0.15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1166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8.94%,增长率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81元/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增长1.92%,增长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
表1 全国城市地价平均水平历年变化情况(元/平方米)。
土地估价现场调查表

一般因素现场调查表调查人:调查时间:移动电话:现场评估机构:填表说明:此表需分县市填写,一个县市只需填写一张表,调查人需签字,并加盖所属评估机构公章。
待估宗地的基准地价因素修正现场调查表宗地名称:,宗地编号:调查人:调查时间:移动电话:现场评估机构:填表说明:此表分宗地填写,所有宗地都应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宗地多时,可直接复印填写,调查人需签字,并加盖所属评估机构公章。
宗地名称:,宗地编号:调查人:调查时间:移动电话:现场评估机构:填表说明:1、分宗地填写,调查人需签字,并加盖所属评估机构公章;2、上表中区域及个别因素供参考,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增加或调整;3、修正指数是以待估宗地为比较标准,比较实例则与待估宗地比较后确定修正指数。
宗地名称:,宗地编号:调查人:调查时间:移动电话:现场评估机构:填表说明:1、分宗地填写;调查人需签字,并加盖所属评估机构公章;2、对于房屋出租中的有关管理费、维修费、保险费以及房产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种类与费率可参照表中内容,当地另有规定的,填写当地规定。
剩余法现场调查表宗地名称:,宗地编号:调查人:调查时间:移动电话:现场评估机构:填表说明:1、分宗地填写;调查人需签字,并加盖所属评估机构公章;2、对于房屋交易中的有关税费可参照表中内容,当地另有规定的,填写当地规定。
假设开发法现场调查表宗地名称:,宗地编号:调查人:调查时间:移动电话:现场评估机构:填表说明:1、分宗地填写;调查人需签字,并加盖所属评估机构公章;2、对于房屋销售中的有关税费可参照表中内容,当地另有规定的,填写当地规定。
成本逼近法现场调查表宗地名称:,宗地编号:调查人:调查时间:移动电话:现场评估机构:填表说明:1、分宗地填写;调查人需签字,并加盖所属评估机构公章;2、对于征地中的补偿费用、有关税费等参照当地标准填写。
620个项目地价房价调查数据分析表

620个项目地价房价调查数据分析表目录: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2.数据收集方法2.1 数据源2.2 数据收集过程3.数据分析3.1 地价分析3.2 房价分析4.结果讨论4.1 地价分析结果讨论4.2 房价分析结果讨论5.结论6.附件6.1 项目地价房价数据表格6.2 数据分析图表7.法律名词及注释8.结束语1.引言1.1 背景在房地产市场中,项目地价和房价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本文旨在通过收集、分析620个项目的地价和房价数据,提供详细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揭示项目地价和房价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投资者、开发商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趋势和制定相应策略。
2.数据收集方法2.1 数据源我们从各地行政机构、地产公司和相关研究机构获取了620个项目的地价和房价数据。
这些数据覆盖了广泛的地理区域和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
2.2 数据收集过程我们通过书面调查、面访和在线数据收集等方式,收集了项目的地价和房价数据。
数据收集过程中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分析3.1 地价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地价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
通过绘制地价热力图和分布图,我们展示了地价的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
3.2 房价分析对于房价数据,我们计算了各个项目的平均房价、销售数量、房间数等指标。
我们还通过绘制房价趋势图和房价分布图,展示了房价的时空变化和特征。
4.结果讨论4.1 地价分析结果讨论根据地价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某些地区的地价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地价较低。
我们分析了导致地价差异的因素,并讨论了地价与土地开发潜力、交通便利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4.2 房价分析结果讨论对于房价数据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一些项目的房价较高,而其他项目的房价较低。
我们对导致房价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房价与人口密度、楼层高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5.结论通过对620个项目的地价和房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地价和房价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地价和房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地开发潜力、交通便利性、人口密度等;- 投资者、开发商和决策者可以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投资、开发和政策策略。
浙江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指南

浙江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指南二○一○年十月目 录第一部分总述一、监测范围 (1)二、监测指标 (1)三、技术依据 (2)四、主要术语和内涵 (3)第二部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一、技术路线与流程 (5)(一)技术路线 (5)(二)技术流程 (5)二、技术方法及要求 (6)(一)收集基础资料 (6)(二)确定监测范围 (8)(三)划分地价区段 (9)(四)标准宗地布设、更新与维护 (13)(五)地价监测数据采集 (19)(六)标准宗地地价评估 (21)(七)地价监测指标测算 (22)三、监测成果及其上报 (27)(一)成果内容 (27)(二)成果要求 (29)(三)成果上报 (30)四、成果检查和验收 (31)(一)验收方式 (31)(二)验收内容 (31)浙江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指南为统一、规范我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总述一、监测范围省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包括省域监测和城市监测,省域监测以城市监测为基础。
省域监测范围包括地级市所在城市、县(市、区)所在地城市和重点建制镇。
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11个地级市所在城市为一级监测城市,其他城市和重点建制镇为二级监测城市。
城市监测范围不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红线范围,以规划区内的建成区为主,适当考虑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工业用地地价监测范围包括城市规划区内的工业用地以及行政区域内的工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
二、监测指标浙江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指标包括地价水平值、地价变化量、地价增长率、地价指数。
地价动态监测指标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商业、居住、工业三类,在商业地价、居住地价、工业地价的基础上测算综合地价,综合地价反映总体的地价水平。
指标根据监测层次分为省级监测指标和城市级监测指标,省级监测指标根据监测范围分为省域监测指标、区域监测指标。
城市地价指标依据标准宗地在设定条件下的地价水平值测算,省域、区域地价指标依据城市地价水平值测算。
地价动态监测情况-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表3-2
2005年济南市城区住宅用地交易地价分析表
1 2 3 4 5
土地级别(2003)
基准地价 (2003.1.1)
交易地价标准化均值 (2005.12.31)
2810
2791
1880
1895
1350
1247
1020
1096
820
708
05交易价与2003年 基准地价比%
99
101
92
107
86
2004年济南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城市发展及土地市场的变化,对商 业、住宅用地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进行局部调整。并于2004年3月由 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表2-1
土地级别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济南市城区国有土地级别基准地价表
1 2 3 4 5 820 594 6 735 409 7 900 660 338 3815 2750 1926 1613 1400 1150 2810 1880 1350 1020 2055 1480 1056 725
2005
二、中观层面
将交易价格按基准地价内涵进行标准化,得到交易标准化价格。
表3-1 2005年济南市城区商业用地交易地价分析表 土地级别(2003) 1 2 3 4 5 基准地价 (2003.1.1) 交易地价标准化均值 (2005.12.31) 05交易标准价与2003年 基准地价比% 3815 4231 111 2750 2732 99 1926 1990 103 1613 1979 123 1400 1600 114 6 1150 1357 118
• 城市居民住宅消费分析
• 房地产价格构成分析
• 住宅租售比分析 • 城市居民住宅需求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作用分析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一、概述地价是反映一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的重要参考。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重点城市地价的监测和分析,全面展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变化和趋势。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等权威部门和行业组织发布的相关数据报告,覆盖了我国重点城市的地价数据。
三、我国重点城市地价动态1. 城市地价整体上升趋势明显我国重点城市地价整体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
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土地供应相对稀缺,使得地价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土地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2. 二线城市地价增长速度较快相较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地价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一方面,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流入,进一步推动了土地市场的火热。
另一方面,政府配套政策的扶持也为这些城市的地价增长提供了保障。
3. 三四线城市地价较稳定相对于一线和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地价较为稳定,波动较小。
由于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土地供应相对充裕,地价增长受到一定的制约。
尽管如此,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城市的地价也在逐渐上升。
四、地价动态背后的原因分析1. 城市发展需求的推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特别是一线和二线城市,由于经济聚集效应和人口吸纳能力强,对土地的需求更加旺盛,推动了地价的上升。
2. 土地供应的相对稀缺相比于城市发展需求,土地供应相对稀缺,这也是地价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一线城市,由于城市规划和保护政策的限制,土地供应更加紧张,推高了地价。
3. 政府的土地管理政策政府的土地管理政策也对地价的动态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方式控制土地供应,从而影响地价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