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2013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政治理论考试试卷(B)

合集下载

2013年考研政 治真题及答案

2013年考研政 治真题及答案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考研政治一直以来都是众多考生关注的重点科目,2013 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也不例外。

接下来,我们将对 2013 年考研政治真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首先,在选择题部分,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题目中,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重要概念的考查。

对于这部分题目,需要考生对基本原理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准确地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部分的选择题,重点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等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的考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的题目,则聚焦于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以及历史发展的脉络。

考生需要对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有清晰的认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选择题,主要涉及到道德规范、法律意识、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这要求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形势与政策部分的题目,紧跟当年国内外的时事热点,考查考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和理解能力。

接下来是分析题部分。

第一道分析题通常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相关内容。

例如,可能会要求考生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某个具体的现象或问题。

这就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将抽象的哲学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分析题,往往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展开。

比如,可能会让考生论述中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运用相关理论提出对策和建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分析题,一般会要求考生对某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或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2013年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

2013年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

2013年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C2. C3. A4. B5. D6.A7. B 8. A 9. D 10. D 11. B 12. C13. B 14. C 15. C 16.D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ACD 18. ABD 19. CD 20. ABD 21. ABCD22. BCD 23. ABCD 24. BCD 25. ACD 26. ABCD27. ACD 28. ABC 29. ACD 30. ABD 31.BCD32. BCD 33.CD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答案要点】(1)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强调矛盾的对立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本人”这两个实例中,都是换位思考,从对方去考虑问题,体现的正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转化的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认识反过来能够指导实践。

认识世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得来认识,然后再用认识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本人”,强调的是认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

材料中的研究生之所以能够在三天时间内就完成设计,就是由于她对实际生活的观察。

然后用观察中得来的认识去指导她的设计。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说明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福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政治理论

福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政治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发生的时期及其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也可以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来表述。

这次飞跃是一种完成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取得了胜利,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已经得到实践的充分检验。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用十七大使用的新概念,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次飞跃到目前还是一种进行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并接受时间的检验。

因而严格说来,我们正处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当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他各种矛盾都受它的决定和制约。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原因有以下三点: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社会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013年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练习题答案d

2013年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练习题答案d

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前辅导政治理论练习题答案一、概念解释题1. 货币答:23页中间。

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生产力参考答案:又称社会生产力。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其他一切物质技术要素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3. 生产关系参考答案: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

它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 剩余价值答:26页最后一行-27页头两行。

剩余价值是指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5. 不变资本答:28页倒数第二段。

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增殖。

6. 可变资本答:28页倒数第二段。

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

7. 价值规律答:23页倒数第二段。

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

8. 感性认识答:149页倒数第6行。

感性认识是指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初级阶段。

9. 主要矛盾答:在事物复杂的诸多矛盾中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的矛盾,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10理性认识答:149页倒数第4行。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就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VIP专享】2013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多选题

【VIP专享】2013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多选题

2013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多选题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有三大特征,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认为,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考研钻石卡由个性”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

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所以选项B观点错误。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因此选项ACD正确。

18.【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本题考查的是人民群众内涵。

人民群众在量上是人口的绝大多数,在质上指的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进行物质生产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其在任何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是错误的说法。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19.【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本质上资本家不断的追求剩余价值,剥削雇佣工人。

2013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

2013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思想品德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提示】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

依据相关的时政知识解答即可。

【考点】时事政治2.【答案】B【解析】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当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我国建造航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提示】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

依据相关的时政知识解答即可。

【考点】时事政治3.【答案】A【解析】2012年12月21日至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提示】当前我国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比较大。

【考点】城乡差距4.【答案】D【解析】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月6日至8日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主题为“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

【提示】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

依据相关的时政知识解答即可。

【考点】时事政治5.【答案】D【解析】2012年5月19日至2013,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2012年北约峰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

会议达成的最重要共识是启动欧洲导弹防御系统。

【提示】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

依据相关的时政知识解答即可。

【考点】时事政治6.【答案】C【解析】我国政府就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表明我国政府对我国领土行使管辖权,是维护我国领土完善,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体现,显示我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C说法正确,ABD都与题意无关排除。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政治理论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政治理论

绝密★启用前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政治理论试题1.考生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考场规则。

2.答题前,考生应将答题卡上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考生编号”等信息填写清楚,并与准考证上的一致。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或写在指定的答题卡上。

(1)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答案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位置上。

(2)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和答题卡(二)一起放入原试卷袋中,试卷交给监考人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

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

下列选项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他抹杀了自然、历史、精神的世界的多样性B.他意识到世界都是处在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中C.他忽视了自然、历史和精神世界的差异性D.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2.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斗争焦点在于()A.是否承认联系的观点B.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C.是否承认内部矛盾的观点D.是否承认质变的观点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5.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特色内容是A. 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国家所有B.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C.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D.保护民族工商业6.“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2013年福建省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真题考试题库

2013年福建省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真题考试题库

1、关于强奸罪及相关犯罪的判断,正确的A.甲欲强奸某妇女遭到激烈反抗,一怒之下卡住该妇女喉咙,致其死亡后实施奸淫行为。

甲的行为构成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B.乙为迫使妇女王某卖淫而将王某强奸,对乙的行为应以强奸罪与强迫卖淫罪实行数罪并罚C.丙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强奸了被组织的妇女李某。

丙的行为虽然触犯了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强奸罪,但只能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定罪量刑D.丁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强行奸淫了该妇女。

丁的行为虽然触犯了拐卖妇女罪与强奸罪,但根据刑法规定,只能以拐卖妇女罪定罪量刑2、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 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

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3、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下面正确的表述A.权利和义务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B.根据权利义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可以划分为基本权利义务和普通权利义务C.从逻辑结构上看,权利义务是相互关联和统一的D.从价值意义上分析,权利是第一性因素,义务是第二性因素4、下列关于人民代表的表述正确的A、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活动不受法律追究B、河南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未经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C、出席全国人大召开的会议,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之一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乡级人大代表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5、关于罪数的认定,正确的A.甲使用暴力强迫赵某与自己进行商品交易,造成赵某重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2分)
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抑制通货膨胀是处理好三者关系的重要环节。
三、材料题(每题26分,共26分)
7.下列是有关“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策略路线及其变化的材料:
材料1
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阀之冲突——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祥、方振武已开端于先。如四川军阀战争正酣,西南的反蒋的酝酿,都昭示着各帝国主义列强正在积极准备便于他们瓜分中国的军阀战争。
摘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1935年12月25日)
请回答:
①指出材料1、2中的策略错误及其性质。(8分)
②比较材料3、4与材料1、2指出党的策略路线的变化。(4分)
③根据材料3、4,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8分)
④从党的策略路线的这一变化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6分)
共页第页
当然,不同的个人,不同的团体,不同的社会阶级与阶层,不同的武装队伍,他们参加反日的民族革命,各有他们不同的动机与立场。有的是为了保持他们原有的地位,有的是为了要争取运动的领导权使运动不至超出他们所容许的范围之外,有的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正因为他们的动机与立场各有不同,有的在斗争开始时就要动摇叛变的,有的会在中途消极或退出战线的,有的愿意奋斗到底的。但是,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
(1934年1月26日)
材料3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摘自《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年8月1日)
材料4
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东北四省之后,现在又并吞了整个华北,而且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无疑的,新的反日的民族革命高潮,不但推醒了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中更落后的阶层,使他们积极参加革命斗争,而且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与知识分子,现在又转入了革命,中国国民经济的总崩溃,千千万万人民的失业失地,千千万万的灾民难民,更使得新的反日的民族革命高潮,同群众救死求生的日常斗争密切地联系起来,大大的扩大了民族革命的群众基础,广大民众的革命义愤是在全中国一切地方酝酿着,并已经在普及各大城市的学生反日示威运动中开始表现出来了。在反革命营垒中是新的动摇分裂与冲突,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的乡村富农与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对于目前开始的新的民族运动,是有采取同情中立以至参加的可能的。
2.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意味着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改变。
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4.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二、论述题(每题17分,共34分)
摘自《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论反帝运动中的统一战线》
(1933年6月8日)
材料2
中国民众在福建所谓人民革命政府的存在与破产之中深刻的了解了反革命改良主义的实质。在福建聚集了一切中国的反革命的改良主义的集团与派别……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与失败主义的行动。
摘自《中央为福建事变第二次宣言》
福州大学2013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政治理论考试试卷(B)
招生学院(全称)科目代码111
考试科目名称(全称)思想政治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答题时必须写清题号。
一、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每题10分,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