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参考)
【完整版】铁路站场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铁路站场路基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位置:贵州施工组织设计类型:实施线路长度:848.45 km 主体工程内容:站场路基地基处理:换填土, 砂碎石土工材料, 桩板结构, 强夯, 其他路基处理路基支挡:桩板挡土墙, 预应力锚索, 抗滑桩计划工期:17 月质量目标:合格附图及附表: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组织机构图, 工艺流程图, 主要工程数量表, 劳动力计划表, 材料计划表,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编制时间:2013创新技术及关键技术:桩基托梁桩板结构微差爆破路基施组,包含路基站场路基全长848.45米站场内主要工程数量:挖方124.17万方,填方53.79万方;借方47.8万方;侧向约束桩19根,锚固桩87根,路基内包含1个通道,3个框架涵,1个框架桥及车站。
路基工程工点类型:级配碎石、路堑坡面防护及地基处理工程等。
地基加固处理主要:强夯、强夯置换墩,约束桩,锚固桩,桩板墙,锚索桩,桩基驼梁重力式路肩挡土墙;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无纺布、土工格栅、挡土墙、预应力锚索、种植爬山虎、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灌草护坡、刚性防护网,锚杆框架梁内植生袋植草护坡等形式。
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7月2日计划竣工时间:2014年12月30日一、编制依据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4、夜郎镇中间站施工设计图5、《铁路路基填筑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 10108-2011;6、《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133号;7、《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 10118-2006;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11、《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12、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13、招标文件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夜郎镇站站场路基里程:DK138+427.55~DK139+276.00,路基全长848.45米。
2019年最新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2)4、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工程 (3)4.1总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方法 (3)4.1.1总体方案 (3)4.1.2施工工艺 (3)4.1.3施工方法 (4)4.2临时工程 (4)4.2.1临时用风、水、电 (4)4.2.2施工便道 (4)4.2.3弃土场 (4)4.2.4 A、B组料来源 (4)4.2.5 级配碎石拌和 (4)4.2.6 生产、生活房屋 (4)4.2.7 机械设备停放场 (5)5、主要施工方案 (5)5.1路堑开挖 (5)5.1.1路堑的开挖施工 (5)5.1.2路堑防护 (6)5.2 地基处理 (6)5.2.1 CFG桩地基加固施工 (7)5.2.2砂垫层 (8)5.2.3碎石垫层及土工格栅 (9)5.3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0)5.3.1施工方案 (10)5.3.2施工工艺 (11)5.3.3技术措施 (12)5.3.4检验标准及方法 (13)5.4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 (14)5.4.1 施工方案 (14)5.4.2 施工工艺 (14)5.4.3 施工技术措施 (16)5.5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 (17)5.5.1 施工方法 (17)5.5.2 施工工艺 (18)5.5.3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21)5.6 过渡段路基填筑 (22)5.6.1 桥路梁过渡段施工 (22)5.6.2隧路过渡段施工 (25)5.6.3路堤(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 (25)5.6.4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 (26)5.6.5路基横向过渡 (27)5.6.6两桥隧之间短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28)5.7 路基防护 (29)5.7.1 锚杆框架梁 (29)5.7.2人字型截水骨架 (30)5.7.3 绿色防护 (30)5.7.4 土工格栅加固路堤边坡 (31)5.7.5 金属防护网护坡 (32)5.7.6护墙护坡 (33)5.7.7锚索框架梁 (37)5.8路基排水 (39)5.8.1施工原则 (39)5.8.2施工工艺 (40)5.8.3 技术质量措施 (40)5.9 路基相关及附属工程施工 (40)5.9.1 电缆槽施工 (40)5.9.2接触网支柱基础 (41)5.9.3声屏障基础 (41)5.9.4防护栅栏 (42)5.9.5路堤沉降观察桩 (42)5.9.6 综合接地 (42)5.9.7 过轨电缆钢管、排水管等管道 (44)5.10 质量检测 (47)5.10.1 地基处理工程质量检测 (47)5.10.2 基床以下路堤施工质量检测 (47)5.10.3 基床底层 (47)5.10.4 基床表层 (47)5.10.5 路基面 (48)5.10.6 过渡段填筑质量检测 (48)5.10.7 路堑开挖质量检测 (49)6、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49)7、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机械设备 (50)7.1劳动力计划 (50)7.2主要机械设备 (50)8、工期保证措施 (51)9、质量保证措施 (52)9.1 目标 (52)9.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52)9.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3)9.3.1地基处理 (53)9.3.2路堤填筑 (53)9.3.3路堑开挖 (54)9.3.4相关工程措施 (54)9.4 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54)10、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55)10.1 管理目标 (55)10.2 保证体系 (55)10.3 安全目标: (55)10.4 施工安全组织措施 (55)11、环保、水保措施 (56)11.1 环境保护目标 (56)11.2 环境保护体系 (57)11.3环境保护措施 (57)11.4 噪声、风尘污染控制: (57)11.4.1对噪音控制 (57)11.4.2对粉尘控制的主要措施 (58)11.5水环境保护 (58)11.6 空气环境保护: (59)11.7固体废弃物处理 (59)12、附表: (60)12.1施工总平面及大临设施布置图 (60)12.2施工进度图(网络图、横道图、形象进度图) (60)12.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 (60)12.4分年、季度的进度计划 (60)12.5分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60)12.6分年、季度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使用计划表 (60)12.7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 (60)12.8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60)12.9土建工程施工安排表 (60)12.10质量保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的体系、措施保证框图 (60)1、编制依据(1)《西成客专施路专(EY)29~43》;(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J342-2004);(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8)《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10)《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图号:西成客专施路专(EY)-02-1/5~5/5);(11)《铁路工程桩基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2008);(12)西成铁路XCZQ-3标施工组织设计;(13)接触网H型钢柱(通化(2008)1301);(1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15)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铁路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概述 (1)1.1 编制依据、原则、范畴 (1)1.2 工程概况 (2)1.3 施工预备及临时设施 (4)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劳务组织 (5)2.1 组织机构 (5)2.2 劳务组织 (7)2.3 工期安排 (7)第三章要紧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7)3.1 概述 (7)3.2 正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检测操纵 (7)3.3 过渡段 (25)3.4 路基边坡防护 (32)3.5 路基排水 (33)3.6 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 (34)3.7 路基变形监测与分析 (40)3.8 施工技术措施 (44)3.9 路基沉降变形、路堑高边坡变形操纵措施 (45)3.10为达到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所采取的措施 (46)3.11 路基相关工程施工、箱梁运架梁保证路基整体稳固及安全的技术措施 (49)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50)4.1 质量保证体系 (50)4.2 组织保证措施 (53)4.3 技术保证措施 (55)4.4 要紧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5)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 (57)5.1 组织机构 (57)5.2 治理制度 (57)5.3 工作职责 (59)5.4 安全技术措施 (59)5.4.2安全检查制度 (59)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61)第七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62)7.1 雨季施工措施 (62)7.2 冬期施工措施 (65)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65)第九章环境爱护措施 (66)第一章概述1.1编制依据、原则、范畴1.1.1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至**客运专线***段施工设计文件。
2、项目治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调查情形;3、国家和铁道部颁发的与本工程有关的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标准、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规程、定额等资料;规范4、项目的施工治理能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体会;5、国家、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民健康、环境爱护及土地征用方面的具体规定;1.1.2 编制原则依照项目治理部对本工程的要求,依据工程特点,自然社会等因素,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形,在施工组织中,立足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作业,推行全面质量治理,进度安排综合考虑工期、队伍状况和机械设备配备实力等因素,稳中求快,追求综合进度。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哈家咀段路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至中川机场线路施工设计图。
3)《铁路路基设计规》TB10001—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现场踏勘、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法律、法规及省有关规定和当地民众的民俗风情。
二编制原则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要求。
2)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等保护工作。
3)认真做好施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求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统一。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可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围新建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哈家咀段路基DK40+500~DK41+801.23、DK42+471.60~DK42+753.30段围的路基工程。
四工程概况本段路基工点位于市永登县树坪镇,线路与机场高速及201省道并行。
DK40+500~DK41+801.23段位于碱沟河谷阶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切割较深,工程与河床平行,行走于碱沟一级阶地上。
DK42+471.60~DK42+753.30段位于麻沙沟阶地区,该段谷地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宽约100~400m,高程1681~1796m。
工程与沟床近平行,行走于麻沙沟一阶级地上。
工点处涉及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沙、中砂、砾砂、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击细圆砾土,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
本工点围路基施工分两段完成:第一段起讫里程为DK40+500~DK41+801.23,长1606.5m。
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准备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7)第四章主要工程数量 (12)第五章主要机具、测量、检测设备 (14)第六章工期安排及劳动力配置 (17)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案 (18)第八章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47)第九章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49)第十章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措施 (62)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措施 (65)1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宣杭铁路增建二线第十三标段路基工程施工图。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程。
3.施工现场的实际调查资料。
1.2 编制原则1.符合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包括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
2. 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实现“重点工程出精品”的目标,争创部优。
3.计划进度安排符合甲方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工序,做好各工序的衔接,统筹兼顾,均衡生产。
4.临时工程设置,以满足快速施工为主,力求整洁、有序,减少土地占用,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整个施工过程贯穿创建文明标准工地的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概况第13标段起讫里程为DK201+000~DK206+000,全长6.0正线公里,其中路基工程1.6正线公里,管段路基工程主要项目有路基土石方填筑,软土路基处理。
软基处理长度 1.571 km,工程量大,种类多,主要处理类型有:粉喷桩、袋装砂井、砂垫层、土工格栅等,是本标段的重点项目。
本标段路基土石方共计60.5万m3,均为借土填方,土源均来自取土场,数量大,运距远,取土场最近运距15公里,平均运距在25公里以上。
22.2自然条件本标段路基跨越地段地势平坦开阔,基本处在农田区内,沿线沟渠纵横密布,有零星村庄分布。
沿途跨越两条河流、一处甲鱼场和勾陈公路等数处乡村公路。
本标段路基地处湖沼积平原区,地质条件差,为软土分布区,地质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种植土、淤泥质粘土;②粘土,黄褐色夹灰色,软塑;③淤泥质粘土,浅灰色及灰色,流塑;④粉质粘土,棕黄色,黄褐色,软塑;⑤粉砂,黄褐色,中密,饱和,夹薄层粘土;⑥粘土,深灰色,青灰色,褐黄色,软塑,夹薄层饱和状粉土;⑦粘土,青灰色,软~硬塑。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2.3.3.1.路基工程概况2.3.3.1.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线路里程DK164+800~GDK179+300.路基长约 1.79K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12.3%。
区间路基土石方102.92万施工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48.44万施工方,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
表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2.3.3.1.2.路基工点类型本标段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风沙路基、边坡防护路基、黄土路基、黄土路堑。
2.3.3.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过渡段2.3.3.2.1.路基形状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人字排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
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带,仅在困难下,方可减少1‰,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
排水设施如侧沟、天沟、排水沟或截水沟应按1/50频率设计,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m。
2.3.3.2.2.路基宽度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宽度:单线7.8m;路堑宽度:单线7.7m。
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按照规要求加宽。
2.3.3.2.3.路基基床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A组填料,厚0.6m;基床底层填筑1.9m掺5%水泥改进土。
路根本体填筑C组填料。
路堤边坡坡率1:1.5~1:1.75;⑵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6m厚的A组填料和0.1m厚的中粗砂夹铺一层两布一膜;基床底层1m厚换填掺5%水泥改进土。
路堑边坡坡率1:1.25。
2.3.3.2.4.过渡段GDK174+282 GDK165+150 GDK174+407.00 设置路隧过渡段,GDK164+900、GDK168+905.00、GDK174+300设置路涵过渡段,GDK169+328.29设置路桥过渡段。
2.3.3.2.5.路基工程施工要点2.3.3.2.5.1.路基工程管控⑴建立路基工程构造物的理念,从构造物的技术高度对待路基工程,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待路基和附属工程的相互关系。
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编制依据 (3)2、编制范围 (3)3、编制原则 (3)4、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工程 (3)4.1总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方法 (4)4.2临时工程 (4)5、主要施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软土路基施工 (6)5.3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7)5.4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 (8)5.5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 (9)5.6 过渡段路基填筑 (11)5.7 路基排水 (11)5.8区间及站场路基填筑 (13)5.9路基相关及附属工程施工 (15)5.10质量检测 (15)6、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及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17)6.1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17)6.2 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18)7、劳动计划及主要机械设备 (24)7.1劳动计划 (24)7.2 主要机械设备 (24)8、工期保证措施 (19)9、质量保证措施 (20)9.1 目标 (20)9.2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25)9.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3)10.1 管理目标 (23)10.2保证体系 (23)10.3安全目标 (23)11、环保、水保措施 (23)11.1环境保护目标 (23)11.2环境保护体系 (24)11.3环境保护措施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1、编制依据1. 铁路增建二线第十三标段路基工程施工图。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程。
3.施工现场的实际调查资料。
2、编制范围铁路三标段路基工程:工程施工包括路堑段土石方开挖、路堤段路基填筑、路基机床处理、路基边坡加固及防护、路基排水工程、路基附属工程、过渡段填筑、路基相关配套工程、路堤观察桩等。
兰新高铁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编制范围 (3)第三章编制依据 (3)第四章工程概况 (3)一、概述 (3)二、主要技术标准 (3)三、自然特征 (4)(一)地形地貌 (4)(二)气象特征 (4)(三)地震动参数 (4)(四)工程地质 (4)四、工程施工条件 (5)(一)地形地貌 (5)(二)生活、施工用水 (5)(三)生活、施工用电 (5)(四)施工用燃料 (5)五、工程特点 (5)六、施工方案 (6)(一)总体施工方案 (6)(二)路基施工组织安排 (7)(三)施工品面布置方案 (9)(四)填料施工设计及土石方调配方案 (9)(五)施工技术方案 (10)第五章主要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 (14)一、一般土方路堤 (15)(一)分层填筑 (15)(二)摊铺平整 (16)(三)洒水或凉晒 (16)(四)碾压 (16)(五)检验签证 (16)(六)路面修整 (16)(七)边坡修整 (16)二、基床施工 (16)(一)基床底层 (16)(二)基床表层 (17)(三)陡坡路堤 (18)三、路基过渡段 (19)(一)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19)(二)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19)(三)路基与结构物过渡段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19)四、特殊路基 (19)(一)深路堑、高路堤 (19)(二)软土路基 (20)五、路基土石方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20)六、路基附属及防护工程 (21)(一)水泥搅拌桩 (21)(二)骨架护坡 (22)(三)约束桩、加固桩工程 (22)(四)挡土墙工程 (23)(五)路基排水系统 (24)(六)干砌片石路肩 (24)(七)取弃土场平整、绿化、还塘及复垦施工 (24)七、路基填筑质量检验及标准 (24)(一)路堤填筑质量要求表(见表5-1) (24)(二)路基填筑施工检测 (26)八、边桩位移观测 (27)(一)边桩设置 (27)(二)位移观测 (27)九、地面沉降观测 (27)(一)地面沉降板的设置 (27)(二)沉降观测 (28)(三)满足工后沉降要求的过程控制 (28)(四)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 (29)十、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验 (30)(一)检验方法 (30)(二)外观检测 (30)十一、冬季施工安排及技术措施 (30)(一)冬季施工安排 (30)(二)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31)第六章工程措施 (32)一、基床处理 (32)二、地基处理 (32)(一)原地面处理 (32)(二)挖除换填 (32)(三)水泥土挤密桩 (34)(四)CFG桩 (36)(五)强夯施工 (39)(六)重锤夯实施工 (41)(七)冲击碾压施工 (41)(八)堆载预压施工 (43)(九)水塘处理 (44)(十)地下洞穴处理 (44)第七章路堤填筑施工 (44)一、地质资料核查 (44)二、填料生产 (45)(一)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 (45)(二)基床表层和过渡段级配碎石 (46)(三)质量控制 (47)三、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47)四、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48)(一)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法 (48)(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法 (51)三、过渡段基床表层水泥级配碎石填筑 (53)四、路堤边坡压实 (53)五、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 (53)图表7-9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54)第八章路堑施工 (57)一、土质、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路堑施工 (57)(一)施工工艺流程 (57)图表8-1 土质与软质岩、强风化硬质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57)(二)施工方法 (57)(三)质量控制 (58)二、路堑侧沟平台与边坡平台 (59)(一)边坡平台 (59)(二)侧沟平台 (59)第九章施工工期 (59)第十章创优规划 (59)第十一章施工安全 (60)第十二章质量措施 (60)第十三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62)结论 (62)致谢 (63)参考文献 (64)附录 (65)第一章绪论20世纪20年代以前,路基填筑都按“自然沉落”法设计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2)4、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工程 (3)4.1总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方法 (3)4.1.1总体方案 (3)4.1.2施工工艺 (3)4.1.3施工方法 (4)4.2临时工程 (4)4.2.1临时用风、水、电 (4)4.2.2施工便道 (4)4.2.3弃土场 (4)4.2.4 A、B组料来源 (4)4.2.5 级配碎石拌和 (4)4.2.6 生产、生活房屋 (4)4.2.7 机械设备停放场 (5)5、主要施工方案 (5)5.1路堑开挖 (5)5.1.1路堑的开挖施工 (5)5.1.2路堑防护 (6)5.2 地基处理 (6)5.2.1 CFG桩地基加固施工 (7)5.2.2砂垫层 (8)5.2.3碎石垫层及土工格栅 (9)5.3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0)5.3.1施工方案 (10)5.3.2施工工艺 (11)5.3.3技术措施 (12)5.3.4检验标准及方法 (13)5.4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 (14)5.4.1 施工方案 (14)5.4.2 施工工艺 (14)5.4.3 施工技术措施 (16)5.5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 (17)5.5.1 施工方法 (17)5.5.2 施工工艺 (18)5.5.3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21)5.6 过渡段路基填筑 (22)5.6.1 桥路梁过渡段施工 (22)5.6.2隧路过渡段施工 (25)5.6.3路堤(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 (25)5.6.4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 (26)5.6.5路基横向过渡 (27)5.6.6两桥隧之间短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28)5.7 路基防护 (29)5.7.1 锚杆框架梁 (29)5.7.2人字型截水骨架 (30)5.7.3 绿色防护 (30)5.7.4 土工格栅加固路堤边坡 (31)5.7.5 金属防护网护坡 (32)5.7.6护墙护坡 (33)5.7.7锚索框架梁 (37)5.8路基排水 (39)5.8.1施工原则 (39)5.8.2施工工艺 (40)5.8.3 技术质量措施 (40)5.9 路基相关及附属工程施工 (40)5.9.1 电缆槽施工 (40)5.9.2接触网支柱基础 (41)5.9.3声屏障基础 (42)5.9.4防护栅栏 (42)5.9.5路堤沉降观察桩 (42)5.9.6 综合接地 (42)5.9.7 过轨电缆钢管、排水管等管道 (44)5.10 质量检测 (47)5.10.1 地基处理工程质量检测 (47)5.10.2 基床以下路堤施工质量检测 (47)5.10.3 基床底层 (47)5.10.4 基床表层 (47)5.10.5 路基面 (48)5.10.6 过渡段填筑质量检测 (48)5.10.7 路堑开挖质量检测 (49)6、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49)7、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机械设备 (50)7.1劳动力计划 (50)7.2主要机械设备 (50)8、工期保证措施 (51)9、质量保证措施 (52)9.1 目标 (52)9.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52)9.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3)9.3.1地基处理 (53)9.3.2路堤填筑 (53)9.3.3路堑开挖 (54)9.3.4相关工程措施 (54)9.4 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54)10、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55)10.1 管理目标 (55)10.2 保证体系 (55)10.3 安全目标: (55)10.4 施工安全组织措施 (55)11、环保、水保措施 (56)11.1 环境保护目标 (56)11.2 环境保护体系 (57)11.3环境保护措施 (57)11.4 噪声、风尘污染控制: (57)11.4.1对噪音控制 (57)11.4.2对粉尘控制的主要措施 (58)11.5水环境保护 (59)11.6 空气环境保护: (59)11.7固体废弃物处理 (59)12、附表: (60)12.1施工总平面及大临设施布置图 (60)12.2施工进度图(网络图、横道图、形象进度图) (60)12.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 (60)12.4分年、季度的进度计划 (60)12.5分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60)12.6分年、季度主要材料、工程设备使用计划表 (60)12.7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 (60)12.8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60)12.9土建工程施工安排表 (60)12.10质量保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的体系、措施保证框图 (60)1、编制依据(1)《西成客专施路专(EY)29~43》;(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J342-2004);(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8)《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10)《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图号:西成客专施路专(EY)-02-1/5~5/5);(11)《铁路工程桩基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2008);(12)西成铁路XCZQ-3标施工组织设计;(13)接触网H型钢柱(通化(2008)1301);(1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15)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2、编制范围西成铁路三标段路基工程:D3K410+525.911~D3K410+605.00,D3K410+850.00~D3K410+870.247,D3K410+971.431~D3K411+025.00,D3K411+655.00~D3K411+697.286,D3K4,21+788.012~D3K412+810.00,D3K413+345.00~D3K413+383.25,D3K413+492.75~D3K413+613.70,D3K414+353.20~D3K414+935.00,D3K415+260.00~D3K415+268.086,D3K415+909.654~D3K416+048.171,D3K416+157.829~D3K416+304.696,D3K416+578.104~D3K416+745.321,D3K417+722.407~D3K417+761.00,D3K419+014.00~D3K419+074.465,D3K419+478.932~D3K419+535.00,D3K420+585.00~D3K420+627.35,全长1616.342m。
工程施工包括路堑段土石方开挖、路堤段路基填筑、路基机床处理、路基边坡加固及防护、路基排水工程、路基附属工程、过渡段填筑、路基相关配套工程、路堤观察桩等。
3、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管段内路基位于D3K410+525.911~D3K410+605.00, D3K410+850.00~D3K410+870.247,D3K410+971.431~D3K411+025.00, D3K411+655.00~D3K411+697.286,D3K4,21+788.012~D3K412+810.00,D3K413+345.00~D3K413+383.25,D3K413+492.75~D3K413+613.70,D3K414+353.20~D3K414+935.00,D3K415+260.00~D3K415+268.086,D3K415+909.654~D3K416+048.171,D3K416+157.829~D3K416+304.696,D3K416+578.104~D3K416+745.321,D3K417+722.407~D3K417+761.00,D3K419+014.00~D3K419+074.465,D3K419+478.932~D3K419+535.00,D3K420+585.00~D3K420+627.35,共计16段,全长1616.342m,其中最短路基长8.08m,最长的路基长581.8m。
该区域属于低山区剥蚀地貌,丘槽相间,地形波状起伏。
路堑边坡坡比各区段详见区间路基工点设计图,路堤边坡坡度为1:1.5。
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1+e1)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段(JS2)2泥岩夹砂岩。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
主要工程数量:土石方挖方量为310364.9 m3,其中开挖土方92138.57m³,开挖石方218226.33m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11723.82m3,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9665.543m3。
具体工程数量见表1。
表1 主要工程数量表4、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工程4.1总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方法4.1.1总体方案为实现路基工程工后沉降、主体结构质量零缺陷、无砟轨道技术条件的要求,确保各项质量满足西成铁路的高标准要求。
我项目部将实行工场化、信息化、系统化、机械化的总体施工方案。
工场化:基床填料、级配碎石场拌施工;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合;小型盖板等工程构件集中预制;路基工程结构物材料集中供应。
全面做到工场化、标准化生产。
信息化:将施工中获得的工程地质核查资料、施工工艺及存在问题、试验检测数据、路基试验段各项施工参数、路基沉降变形及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等信息及时分析,并实时反馈到各相关环节中,形成“监测→分析→调整”循环,实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化施工。
系统化:系统考虑路基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加强与桥梁、隧道轨道等其它专业工程以及附属工程统筹;各项目间密切配合,科学合理安排,强化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各项工程质量,最终实现路基系统功能。
机械化:配备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路基及相关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实施机械化施工。
4.1.2施工工艺路基填筑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等设计、规范工艺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平整、碾压、检验;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铺摊平整、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证、路面和边坡整形。
4.1.3施工方法路基填筑施工采用机械化施作;路堑施工主要做好土石方开挖与边坡加固工程的有机结合和进度协调,坚持“分级开挖、分级支护”的原则,从上而下,开挖一级,加固防护一级,在上级边坡加固防护工程未完之前,严禁开挖下级边坡,严禁一挖到底再进行边坡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