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法,人性化管理的核心
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等。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因为只有人才的有效管理,才能达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那么,什么是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呢?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是什么?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和管理方式,将人性、人文关怀融入到管理中。
这种管理方式注重员工的个性、需求和企业的生产目标相融合,让员工有更多的自主性、自由度和创造力,增强员工的集体感和责任心。
在人性化的企业管理中,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的工具,更是企业的资源。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成长,提供适合员工自身发展需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为什么需要人性化的企业管理?首先,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在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方式下,企业领导应该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压力,及时为员工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减少员工的心理压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其次,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可以减少人才流失。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流动性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员工更是很容易被其他公司挖走。
而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重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减少员工的离职率。
最后,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如果想要生存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需要优秀的员工。
而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怎样实现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实现人性化的企业管理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施策:1. 以员工为中心,重视员工的需求和建议企业应该以员工为中心,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反馈,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并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自主性。
2. 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和发展体系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高自身技能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旨在关注和尊重员工需求和感受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它认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个人发展,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人性化管理注重创建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充分尊重和激发员工的潜能,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合理的关怀和公平的待遇来推动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
1.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将人放在组织管理的中心位置。
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以任务和目标为中心,忽视了员工的情感和需求。
而人性化管理关注员工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感,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表现密切相关。
因此,人性化管理提倡:•尊重和信任员工:给予员工充分的自主权和责任,相信员工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
•关心和支持员工: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工作需求,提供适当的培训机会和支持,帮助员工提升自身能力。
•公平和公正待遇:建立公平的薪资体系和晋升机制,激励员工表现出色,并避免由于偏袒或不公平对待导致的员工不满。
•多样化和包容文化:尊重和欣赏员工的多样性,鼓励员工展现个人特长和创造力。
2. 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人性化管理对于企业和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的重要性•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人性化管理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期望,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机会,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员工的忠诚度和热情将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率。
•提高员工绩效和创新能力:人性化管理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
员工在一个受到尊重和信任的环境中,更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提升业绩。
•提升组织形象和吸引力:采用人性化管理的企业往往能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人才争夺的热门企业。
这不仅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员工,还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对员工的重要性•获得个人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人性化管理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并实现自我价值。
与辅导员谈心三情、理、法,人性化管理的核心

●与辅导员谈,C情、理、法,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口韦琨和谐社会需口^性化管w,学#管4更足如此。
为此我认为把曾仕%先±提佴的^#n《理借鉴列学《管理中辅}*{怛*赫Ⅲ有余地*月上作,更能激发学±∞4志Ⅷ潜能,^性化管理的梭心为“情理法”,辅导员々学生相址需§Ⅱ*““情.理*”为原则.最终的目的是培葬学±成为心情愉快,o理*康,行为J J二j∞社自}z“§d情女先曾仕A先±“自管理是扩情∞历程.我很《同感.毕竟人与人之目&珍贵¨是情。
^§“自B∞纯真之镕※引£H方的感情将D&0,使其。
动。
辅导员【L学生心动的关键有两点。
一B g爱牛±。
丰心曾说过:。
噩№情太情月屉爱的一部分。
”这句话的意B是情井Ⅲ一定能够引发爱,日见但仅有情井十錾。
辅导自爰学十E理所当#的.口有一位辅导员会恨学生,但许多学±都抱怨辅导员不噩他们,可M辅}R十仅需g#爱心.m H女有爱白勺能m来…&{±∞情。
=是≥尊重学生.宴施^性化臂理的棱。
就是f—m#g尊m{4u情曲^.凡中最荚鼬的*u尊蕈学生∞^梏为基础。
辅#M}*表扬或m评学t都目牢E‘敬’}当先辅≈目尊重}±学±也盘月#尊重辅导自,人们常说“亲其师信#道尊醣{m々学t}等沟通.逐渐赢得他们的信任Ⅻ噩,他们m会。
悦m m地接受辅导自∞教i自《理:辅}女蔷u茸情感化学生。
学生Ⅸ受感染,就会乐f接受辅导员的管理.现存许多教师但仅停目在与学生的课堂变洮上这实为一太遗憾。
辅导员本来是做{±目坦T怍∞,{经常《Ⅻ{4十M£#m堆&日f$摊学生的思息动态更难与学生建立掰埠的感情。
这样,辅导n的思想T作做{B相对就比较被动。
可见辅导员的真。
付出是做好』作的*键。
辅导员需真《*距离与学±接触.Ⅻ过^格魅^来感染学生#育学±.对学±m行春风化雨般的人格教育.也更能激发学±对学目的辨№。
管理中的“情、理、法”

管理中的“情、理、法”任何企业要发展,都要讲完备的管理制度,但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还要讲感情。
怎样正确地看待制度和感情呢?我们把管理的概念进行分解,管理是管“事”、理“人”,把事情管起来,作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做事情的时候,人也被调理、梳理得比较顺,人际关系也比较协调。
怎样准确把握住尺度呢?到底制度要多严格,到底空间要多大才合适,讲感情要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管理中的情、理、法的问题。
1、情是个性化的感觉:情就是感情,每个人都有感情,这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所谓“人之常情”。
感情问题是一个面子问题,中国人宁肯要虚无飘渺的面子,也不肯要实实在在的里子。
说到底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穷酸习气。
所以沟通时,你要非常注意对方的情绪和感觉,否则即使是一个好事情,也会成为坏事情。
更不用说是敏感性的问题了,他“一哭、二闹、三上吊”,你作为主管会怎样呢?无论如何处理都显示了你的低能,让别人看了笑话。
例如,下属找你谈加工资:“王经理,我在你手下已经2年了,这两年以来也为公司做了不少贡献,上个月的销售任务还是排在公司的前5名。
您看能不能考虑,在收入上给我有一点提升?”这个时候,正好是公司控制费用的时候,冻结所有人的薪水,你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情,你如果完全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强调公司的制度,就会出问题。
“你也知道,公司最近运行状况不好,虽然你的业绩不错,但是整个公司,其他人的业绩不好。
公司最近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冻结所有人的薪水,目前是不能加薪的。
”“什么时候可以?”“这要看公司的整体运行状况什么时候开始好转了。
”这个优秀员工可能辞职,也可能会在公司散布不利于公司的,不利于你的小道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对方感情因素的处理方式可能更好,经理要说:“虽然公司现在暂时冻结了薪水,但是我会努力帮你争取,如果实在争取不来,你也一定排在加薪的第一个。
”一个企业是不是讲感情,讲多少感情,主要看企业是怎样对待老员工的。
有的企业非常讲感情,对待老员工不舍得,老员工跟不上公司了,要给他找个位子养着。
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就这4条

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就这4条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就可以每天获取本头条号发布的职场及管理知识!高管周课,坚持无干货,不分享1、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管理的对象是人和事,其中管“事”也是通过管“人”来实现的,所以归根结底,管理的中心是“人”。
任何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制度都必须以企业里“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才能取得应有的预期效果,否则都会沦为空谈,没有实际意义。
而“人”却是最不确定性的因素。
根据管子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管子已经充分意识到人性是由不同层次的需求构成的,只有首先满足那些基本的需求,人性的发展面才能逐步展现。
人性化管理并不是盲目的“表扬、鼓励、赞美、关心”等等,人性化管理本身没有错,管理一定要要人性化为基础,但人性是什么,却是不确定的。
在管理中,我们既要进行以“仁爱”为中心的恩情管理,关心员工、赞美员工,又要设计科学的制度,进行以“法治”为中心的威严管理,对员工的不良行为、错误绝不姑息,无情管理、严格处罚、以儆效尤。
两者相结合才能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团队。
2、知人善任的“人才措施”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以后,曾经问手下大臣,是什么让他能够最终打败了强大的项羽?大臣七言八语地说了很多。
最后刘邦说,最重要的一点他能够是知人用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刘邦比项羽强大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
美国学者库克曾提出一种称作“人才创造周期”的理论。
他认为,人才的创造力在某一工作岗位上呈现出一个由低到高、到达巅峰后又逐渐衰落的过程,其创造力高峰期可维持3—5年。
人才创造周期可分为摸索期、发展期、滞留期和下滑期四个阶段。
库克认为,在衰退期到来之前适时变换工作岗位,便能发挥人才的最佳效益。
要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只上不下、只进不出的封闭僵化的用人机制,而着手建立一个能上能下、有进有出的开放式流动体系。
管理的本质是抓人心,人心管理4大关键点:细化、核心、点到面……

管理的本质是抓人心,人心管理4大关键点:细化、核心、点到面……作为一个企业的优秀领导者/管理者,一定要看透员工思维,才能更容易的握住管理,才能更容易地深入人心管理。
制度管理是硬的,人心管理是软的,广泛来讲企业要靠制度管理,但是对于关键员工来讲需要制度管理下施与人心管理!实行人心管理,团队才会更有凝聚力,老板才会更轻松!人心管理的四个关键点:1、细化如何细化?相信大家都了解什么是细化管理,细化管理就是把管理细化深入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人心管理同样需要细化。
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细化掌握下面管理层、核心员工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性格,懂得用相应的方法去跟他们相处、关心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才能更好的抓住人心。
2、核心化人心管理的核心化要求领导者能把管理层/核心员工合理的划分出来。
作为企业领导,身上肩负着企业的方方面面,但是一定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抓住关键,让关键的人帮你把关键的事情处理好,这才是一个领导者该做的。
制度只能让人安分的帮你工作,但不能够让人卖力的为你工作。
只有抓住员工的心,才能让员工卖力甚至拼命的为企业去工作!二八法则就告诉我们核心化的价值!3、点面化企业领导该有点到面的思维,做什么事情都该思考该如何由点到面普及展开,才会容易更好的为企业带来效益。
人心管理也是如此,老板在人心管理方面很难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老板能起到的就是带头的作用。
好的氛围造就好的环境,好的环境造就好的行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点,老板带动管理者,管理者带动员工,老板关心管理者,管理者关心员工,层层推进,让人心管理成为一种氛围,领导者这时候只需要做好把关工作就好了。
4、日常化人心管理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日常化,因为人心管理并非一朝一日出效果的,需要慢慢积累,需要时间沉淀,需要从简单的日常生活做起。
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可以把人心管理落实到企业员工每天早上的相互问候这样的小事情上面,那这个公司一定是个充满朝气的企业。
人性化管理增强凝聚力

人性化管理增强凝聚力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人性化管理,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情感,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分享成功等方式,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本文将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提升凝聚力方面的作用,并提供一些实用建议和案例。
一、倾听与沟通人性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倾听员工的声音,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不仅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还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
有效的沟通包括定期召开团队会议、组织一对一谈话、建立员工反馈渠道等。
这样的沟通机制能够让管理者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解决问题并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二、鼓励员工发展人性化管理还包括鼓励和支持员工的个人和职业发展。
企业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成长需求,并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和能力。
例如,组织内部培训课程、提供学习资源和专业指导等。
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还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加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联感。
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至关重要。
企业管理者应该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和谐和有益于员工发展的工作环境。
这包括提供舒适的办公设施、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
同时,鼓励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建立和谐的团队关系,也是促进员工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四、分享成功与奖励制度及时认可和奖励员工的付出和成绩,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人性化管理强调分享成功的价值观,鼓励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分享成果和荣誉。
例如,设立奖励制度,举办员工庆功会、表彰优秀员工等。
这些举措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荣誉感。
通过人性化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增强凝聚力,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还能够提高团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营造人性化管理的氛围,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实施人性化管理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实施人性化管理中必须遵守的原则1.尊重与信任原则: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和信任员工。
管理者要充分理解并尊重每个员工的个性和需求,相信他们的能力和价值,给予他们自主和发展的空间。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氛围,促进与员工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增强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2.公平与公正原则: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在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下对待员工。
公平与公正是建立良好员工关系的基础,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因素。
管理者应制定公平的激励机制,保证员工的工资、晋升、评价等方面的平等公正,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袒,确保每个员工都能获得公正的回报和待遇。
3.关注与支持原则:人性化管理强调关注和支持员工的发展。
管理者应积极关注员工的成长和进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个人谈话,了解员工的工作需求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管理者还应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工作,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创造力。
4.平衡与和谐原则:人性化管理强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和和谐。
管理者应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员工的休息和休闲时间。
同时,鼓励员工参与体育运动、文化娱乐等活动,增强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5.激励与奖励原则:人性化管理要求有效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的贡献和绩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包括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
同时,要给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实现个人发展和组织目标的良性循环。
6.监督与反馈原则:人性化管理要求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管理者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和工作反馈,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
同时,要充分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员工的问题和困难,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
7.持续改进原则:人性化管理要求持续改进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理、法,人性化管理的核心
作者:韦琨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08年第10期
■与辅导员谈心(三)
和谐社会需要人性化管理,学校管理更是如此。
为此,我认为把曾仕强先生提倡的人性化管理借鉴到学校管理中,辅导员不但能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更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潜能。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为“情、理、法”,辅导员与学生相处需要处处以“情、理、法”为原则,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心情愉快、心理健康、行为正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以情为先
曾仕强先生认为管理是扩情的历程,我很有同感,毕竟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是情。
人要以自己的纯真之情来引发对方的感情,将心比心,使其心动。
辅导员让学生心动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要爱学生。
木心曾说过:“爱比情大,情只是爱的一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情并不一定能够引发爱,可见仅仅有情并不够。
辅导员爱学生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位辅导员会恨学生,但许多学生都抱怨辅导员不爱他们,可见辅导员不仅需要有爱心,而且要有爱的能力来引发学生的情。
二是要尊重学生。
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仁”,也就是尊重学生,以情动人,其中最关键的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基础。
辅导员不管表扬或批评学生都要牢记“敬”字当先。
辅导员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同样尊重辅导员。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
”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沟通,逐渐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他们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
辅导员需以真情感化学生。
学生深受感染,就会乐于接受辅导员的管理。
现在许多教师仅仅停留在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上,这实为一大遗憾。
辅导员本来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不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就很难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难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这样,辅导员的思想工作做得相对就比较被动。
可见辅导员的真心付出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辅导员需真正近距离与学生接触,通过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人格教育,也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赏识教育的创立者周弘曾提出一个以情动人的诀窍:豆腐嘴,刀子心。
这一改传统教育中教师常用的“刀子嘴,豆腐心”。
豆腐嘴,就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刀子心,就是按校纪校规处罚犯错学生的“初衷”不随便改变。
如果有的学生整天不知上进,经常逃课,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教师闻之虽大怒,但不要立即出口成“脏”,可以这样告诉学生:“看到你成绩如此之差,我实在不敢相信在我眼中那么优秀的你竟发挥得如此差,真是我教育
的失败。
”这样,教师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先批评自己。
教师的言语可以让学生觉得羞愧不已,从而努力改进,这就是“豆腐嘴,刀子心”艺术化的运用。
理居其中
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符合教育的规律。
管理需讲究艺术,而非权术。
艺术与权术的区别在于辅导员管理时动机是否纯正。
心术不正即为权术,这样的辅导员认为强权即是公理,使用非人性化管理。
辅导员使用权术,只会让学生表面服从,内心抗拒,口服心不服。
更有甚者,这种管理下的学生会与辅导员顶撞、争吵,弄得辅导员颜面扫地,威信全无。
辅导员既要讲究管理艺术,又要用真情来感化学生,使用人性化管理。
辅导员和学生沟通时,要先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一下,尽量顾及学生的感受,将心比心,让学生心服口服。
说到底,辅导员讲道理要让学生心动,心动才会行动。
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改变自己。
“情、理、法”三者“理”居其中,所以我最看重“理”。
情是“面子”,先给学生“面子”,他们就会自动讲理。
由情入理,符合人性的需求,也容易让人控制好情绪,因此我一直深信“心安才会理得”。
如对待学生打架,与学生谈话时,我会先给他“面子”,他就会自觉认错,否则,学生很可能会拒不认错。
“得理不饶人”的辅导员不是学生所欢迎的,可见理在情后。
在与学生相处时,需时时以理为中心,不能以情为中心,否则一味宠爱、溺爱学生,只会惯坏学生,所以辅导员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教育艺术。
辅导员与学生讲理,除了例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大多遇到的是学生学业和人际关系等问题。
大学里的学习方式与中小学的学习方式大相径庭,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又容易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恶化,种种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尽如人意。
因此,要重建大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就需要辅导员了解学生的特点。
辅导员在教育学生方面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明白学什么。
大学里的学习不单纯是知识记忆,而是提高综合能力。
通常,大学生的学期考试主要考查两项:德和智。
德包括自己对自己的测评分、同学之间的测评分、老师的测评分的综合,而单纯的学习成绩是智育考查。
辅导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德育”成绩,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是教会学生怎么学。
大学里的课堂讲授一般节奏比较快,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所以,辅导员要教育学生不能接近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然后考试过后一忘了之,而是平时要掌握一套学习方法。
辅导员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授学生以“渔”。
三是告诉学生为什么学。
现在,一些大学新生目标迷茫、斗志尽失,甚至天天泡网吧,“游戏人生”。
辅导员要告诉大学新生,走进大学并不是人生终极目标,而是实现自己价值的一段旅程。
教导他们多积累知识,锻炼能力,为走进社会后作更大的贡献做准备。
鼓励他们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多参与社会实践。
很多大学生的大学时光一晃而过,他们感到一无所获,这是学生的失败,也是教师的失败。
辅导员要努力解决好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减少学生的这种失败感。
在处理与学生人际关系方面,首先,辅导员要有“领导”的威严。
辅导员不仅仅要起到教书的作用,还要更多的起到育人的作用。
辅导员平时近距离和学生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但在相处中有些学生忘乎所以,经常会有出格的举动,失去一个学生应有的礼貌和基本准则。
时间长了,辅导员的工作就会形成被动局面,难以承担起育人的使命。
可见辅导员不仅需要有“领导”应有的样子,更要有“领导”的尊严。
作为辅导员,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过五关斩六将走上这个岗位的,他们大都具备了担任辅导员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基本具有“领导”应有的能力。
但“领导”的尊严还包括学生对自己工作思路的支持程度,这是在工作中靠用心的管理形成的。
良好的管理方法为大家所接受,需辅导员站在应有的立场切身为学生考虑,不断赢得学生的尊重。
如学生上自习比较吵闹,辅导员视而不见,不但会纵容部分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教师的印象。
这样,以后教师再去班级,学生不但不收敛这种行为,更会无视教师的存在,变本加厉地起哄闹事,使教师彻底失去威严。
相反,如果辅导员一开始就站在教师立场,严肃对待学生的违纪现象,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不但可遏制不良风气,无形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威严,以后但凡在教室出现,无须多言,学生见之便恭敬有加。
其次,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
学生出现情绪波动乃是人之常情。
故与学生交往时要尽量为学生着想,注重对方的心理感受,化矛盾于无形。
我们很多时候讲话会顾及对方的面子,或者考虑到对方有为难之处,同样,辅导员要非常重视对自己的约束,不欺骗学生。
如学生上早操迟到,你找他谈话,他们都是理由专家,随便一说,就是一个理由。
这时,辅导员如果立即严厉责问他为什么老迟到,他会说一堆理由,最后还是无济于事。
辅导员若以关心的口吻,由情入理地跟他们谈话,问:“最近过得可好?学习怎么样?晚上休息得好吗?”在谈话中慢慢打消学生的戒备,他要说休息有点晚,你可以对他说:“晚上能不能提前一个小时休息?”这样,学生自然就懂了。
如果他实在不懂,你就直接告诉他,他也会很愉快地接受批评。
法在理后
对于国家而言,依法治国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学校而言,依法治校是一所名校应有的风范。
所以,我们需要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守学校纪律,但也有少数学生靠自觉是难以做到的,需要用学校纪律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法”是大家公认的“理”,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也即强制性的“理”。
但是,纯粹依“法”办事、铁面无私的辅导员并不为学生所欢迎,因为学生并不喜欢辅导员眼中只注重规则,而忽略他们的感情需求。
相对来说,学生更喜欢有情有义的辅导员。
当然,辅导员也不能只顾情,而破坏了“法”的公正。
所以要法在理后,意思是对待违反校规的事决不姑息,但在处理时,我们只能先以理服人,实在万不得已才用“法”来对学生讲理。
如学生上学迟到违规,扣分是必然的,但辅导员不能直接说“迟到违规扣分,你好自为之”之类的话,这样显得辅导员太没有人情味。
辅导员若这样说:“迟到违规,但我想你真正想听课的话,会提前做好准备的。
”在顾及学生情面的前提下慢慢地讲理,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迟到的问题,还让学生感受到了辅导员对他的关心。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辅导员作为辛勤的园丁,要努力实施人性化管理,把“情、理、法”巧妙融合,真心关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栋梁。
■
责编: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