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信息及其英汉互译初探

合集下载

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一、本文概述《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英汉语篇结构、语义理解和翻译策略的学术论文。

本文将对英汉语篇的主要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者在篇章组织、信息排布、逻辑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语篇的本质特征,提高英汉互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文章将首先概述英汉语篇对比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框架,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以期为英汉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英汉语篇的基本特征对比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在语篇构建上也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上,还深深植根于两种文化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中。

英语语篇通常呈现出一种直线型思维模式,即开篇直接点明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逐步深入,最终得出结论。

这种思维模式在英语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文体中尤为明显。

英语语篇往往重视逻辑性和形式化,通过丰富的连词和语法结构来体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个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相比之下,汉语语篇则更多地采用螺旋型思维模式。

在汉语表达中,作者往往先从外围入手,通过描绘背景、渲染气氛等方式逐渐引出主题。

这种思维模式在汉语文学作品、日常会话中尤为常见。

同时,汉语语篇更注重意合性,即通过语境和语义的关联来实现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连贯,而非依赖明显的连词或语法结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

英语文化强调逻辑性和客观性,注重分析和推理,因此英语语篇也呈现出一种客观、直接的风格。

而汉语文化则更注重整体性和和谐性,强调综合和感悟,因此汉语语篇更倾向于采用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了解英汉语篇的这些基本特征差异,对于提高英汉互译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在语篇构建上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实现原文与译文在语义、风格和文化内涵上的对等。

国防白皮书英译本冗余信息的语用学解读

国防白皮书英译本冗余信息的语用学解读

- 212-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国防白皮书英译本冗余信息的语用学解读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李玮倩【摘要】本文以国防白皮书英译本中的冗余信息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语用的角度来认识国防白皮书中的冗余信息,探讨面对冗余信息,语用主体应该采取的策略原则。

【关键词】国防白皮书 翻译 冗余信息 语用学国防白皮书译本是一国政府公开向国际社会发表的国防政策文本,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指导作用,是我军“最高层次的外宣出版物”。

对它英译忠实性的要求迫使译者不得不采取严格对应的翻译方式,使得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冗余信息。

不可否认冗余信息是与英语写作的简明原则相违背的。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冗余信息会挤占有效信息的空间,影响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效率,并且使文章显得重复累赘。

因此按照这样的观点,英文文本中的冗余信息是无用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害的。

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国防白皮书中的冗余现象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部分冗余信息是在某些传播渠道受到干扰,传播对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传播效果的不可或缺的存在。

一、作为语用策略的冗余和作为语用失误的冗余本研究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对冗余信息进行分类,因此主要划分了两个部分:作为语用策略的冗余和作为语用失误的冗余。

作为语用策略的冗余信息可以定义为:在语用主体双方交流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干扰,保证信息接受主体的正确理解,或者为了达到双方达成一致的某种特定交际目的,信息发出主体有意保留的那部分超出信息所需量的信息。

而作为语用失误的冗余信息主要是一种由母语到目标语的迁移性冗余,同时也是一种不地道的语言离格现象(linguistic deviations)。

无论什么源文本的翻译,译文的最首先考虑的,都是如何让译语的母语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源文本的意义和内涵,而在很多时候由于受中文原本和母语语言使用习惯的影响,译者将某些文化信息传递给了事实上不具备理解这些信息的人,有部分信息在目标语读者来看,就会显得多余,甚至难以理解。

中文冗余

中文冗余

范畴性名词
• 1. 推进和平统一的进程: • A:promoting the cause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 B:promoting peaceful reunification • 2. 我们必须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 • A:We must oppose the practice of extravagance • B:we must oppose extravagance • 3. 这个,再加上物价不稳定因素,导致了…… • A:this, coupled with the factor of price instability, caused…… • B:this, coupled with price instability, caused…… • • whatever function the category noun serves in Chinese, in English it is generally useless. All it adds to the sentence is weight without substance.
2.2 冗余性动词
• 1) 中文原文:……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 • 英文原文:continue to reduce and streamline administrative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 根据Oxford Advanced level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第7版), streamline的意思是 to make a system, an organization, etc. work better, especially in a way that saves money, 该词本身已经包含reduce 之义。例如,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o be streamlined. 因此,本句译文中的“reduce”可以 省去。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一直是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存在固有的差异,译者在传达原文信息时,常常会遇到信息冗余或信息缺失的问题。

本文旨在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英翻译中的冗余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寻求相应的处理策略。

本文将简要介绍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点,揭示汉英翻译中冗余现象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冗余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翻译策略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提出处理汉英翻译中冗余现象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论视角下的翻译冗余现象在信息论中,冗余等值被视为一种确保信息完整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概念。

在翻译过程中,冗余等值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确保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准确的。

同时,冗余等值在翻译中有助于弥补因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

信息的重复和强调:为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使用重复或强调的手段来增加冗余。

对于某些文化或语言中可能存在的特殊表达方式或含义,在目标语言中寻找等效的表述可能会有困难。

通过增加冗余信息,可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语境的考虑: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或表达方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确保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译者需要考虑原文的语境,并适当地增加冗余信息。

文化差异的弥补:由于每种语言都承载了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增加冗余信息来弥补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

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冗余等值确保了原文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完整的传递。

通过重复或强调某些信息,可以降低因语言或文化差异造成的信息损失。

增强可读性:适当的冗余可以使译文更加流畅和易懂。

对于目标语言的读者来说,额外的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陌生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谈语言的冗余现象及功能

谈语言的冗余现象及功能

谈语言的冗余现象及功能语言的冗余非常普遍,它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语音、句法、语义层面都存在冗余现象。

冗余信息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

冗余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理解上,冗余具有信息修复功能,从k--达方面看,尤其在语用层面上,冗余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标签:语言;冗余;表现;功能一、语言冗余的表现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语言负载着信息接受者所不知道的或预料不到的信息。

新信息负载量越大,接受者需要付出的理解努力就越大。

为了保证交际的有效性,人们所说的话语包含着多于理解所需的内容。

在语言交际中凡是能预测到的语言现象都有冗余度。

这种冗余特征存在于自然语言中,表现在语言的各个结构层面,即语音、句法、语义,当然每种语言的冗余程度有所不同。

Cruse指出语言一般含有50%的冗余信息,因此可以说语言在可预测与不可预测之间体现了一种平衡。

(一)语音冗余幼儿刚出生时能发出各种音素,但随着语言环境的影响,幼儿能发出的音就渐渐固定下来,每种语言的音素都是有限的。

汉语是21个声母,35个韵母;英语是24个辅音,20个元音。

但这些音素的使用频率有高有低,而且它们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有些常出现在词头,如英语音素/w,j,h,b,g,f,p,q/,有些则主要用在词尾,如/g,z,v,r/,还有些可用在两种位置上,如/t,n,l,m,d,k/。

它们的使用是有规律的,其语音特点是可预见的,因此音素的冗余度非常大。

在语言的各个结构层面上,语音的冗余度是最大的,约有70%。

例如现代汉语口语中多以双音节为单位,而双音节的意义往往只相当于一个音节的字,其中一个音节主要是为了传递冗余信息,比如“妈妈”、“稍微”。

而英语中所有的元音在鼻辅音前都要鼻音化,所以元音的鼻音化特点就是冗余性的,虽然鼻音对英语辅音来讲具有区别性特征,但对元音来讲是相同的、可预见的。

另外,语音冗余还可通过说话人放慢语速、自我修正、增加一些诸如汉语中“那么,这个”、英语的“mm,err,well,you know’’等语言填充词来体现,给交际双方以思考的余地。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课件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课件

旅游文本翻译案例
总结词
准确传达信息
详细描述
旅游文本翻译要求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包括景点名称、 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同时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 惯,使游客能够轻松理解。
总结词
语言流畅自然
详细描述
旅游文本翻译要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度,避免生硬 直译,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原文的美感和意境。
总结词
保留原文风格
总结词
准确传达意思
详细描述
日常用语翻译要求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注意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歧 义或误解。
日常用语翻译
总结词:流畅自然
详细描述:翻译时需保持语言的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避免过于直译或硬译。
日常用语翻译
总结词
注意语气和情感
详细描述
翻译时需注意原文的语气和情感,尽可能在 目标语言中传达出相同的语气和情感。
保留原文文化内涵
详细描述
英汉两种语言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译者需要充 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对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处理。这包 括对文化概念的直译、意译、解释性翻译等策略的使用,以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
使译文更加易于理解。
语态转换
总结词
传达原文情感色彩
商务英语翻译
总结词
考虑文化差异
详细描述
翻译时需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 的误解,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
商务英语翻译
总结词
遵循行业惯例
详细描述
商务英语翻译需遵循行业惯例和规范,译文要符合特定 行业的表达方式和习惯。
科技英语翻译
总结词
术语准确统一
详细描述
科技英语翻译要求术语准确统一,确 保专业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译或 误译。

论汉英翻译中的迁移性冗余

论汉英翻译中的迁移性冗余

识 转而求助于母 语知识 。 C re 1 迁移看 作一种 交际策 略 ,即一 odr]  ̄把
种借用 。否认 学习者 的母 语知识 可以直 接迁移 到中介语 中。 F ec ar h
Thep c f re o omi r wt u e yso dd wn. a eo ou c n cg o hs dd nl lwe o
析 了汉 译 英 过 程 中常 见 的 迁 移 性 冗余 的 表 现 形 式 、 产 生原 因及 其 应 对 策 略 。
关 键 词 :迁 移 ; 冗余 ; 式 ; 因; 略 形 原 策
1 引 言 . 迁移 是心 理学 的一 个重 要 概念 ,指 的是人 们 已经掌 握 的知识
2111 词 冗 余 ... 名
在焉 或有人打扰 )的干扰 ,为 了保 证信息 传递 的效率 和准确性 ,信 任务 、现象 、情况 、过程 、工 作 、事 业 、因素 、态度 、局 面 、状况 息发送者 需要对信息 进行重 复或 累加 。使得 信息接 收者收 到 比实 际 等 。 21 .2 ..1 名词 间 的修饰 关系 1. 需要 多一些的信 息。信息传 递的过 程要求 保持适 度的冗余 ,冗余 不
种涉及双语 的信息转换 过程 ,尤 其会受 到语 言迁移 的影响 ,译 人语
isp o rino en to a c n m y t r poto ft ain le o o h  ̄ 中往往带有来 自母语 的迁移 性冗余 信息 。 从信 息论的角度看 ,冗余成 分是语 言交 流活动顺 利进行 的必 要 “ 水平 ”属于 汉语 中的范畴 词 ,在英译 时应略 去不 译 ,以免生 条件 。在信息传 输过程 中 ,信息接 收者 总不免 受到某些 噪声 ( 心不 成冗余 过度 的译 文 ,影响信息 传输效 果 。类 似的汉语范 畴ot p r yE g s(03 og nDco r o n m oa nlh20版)( tn y C e r i 以

冗余概念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冗余概念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冗余概念名词解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冗余概念是指在语言和思维中经常会出现的重复概念或词汇。

它们与其他概念存在着某种相似或重叠的关联,尽管在表面上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形式或命名方式。

冗余概念的存在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丰富和准确,同时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和认知过程的顺利进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讨论冗余概念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和介绍,同时简要说明文章后续各节的内容。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将详细探讨冗余概念的意义和作用,包括其定义和特点以及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作用,还将讨论冗余概念对信息传递和理解过程的影响。

第三部分将对冗余概念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每一类别中具体的冗余概念;这些类别包括同义词、近义词以及反复使用和类比中产生的冗余概念。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探究冗余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对冗余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展望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评述冗余概念对日常生活和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冗余概念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作用及其对信息传递和理解过程的影响。

通过分类和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冗余概念,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此外,本文还将回顾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对冗余概念及其重要性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2. 冗余概念的意义和作用冗余概念是指在语言和思维中存在多个相似或相同含义的概念。

虽然这些概念在表面上看起来重复,但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特定的作用和意义。

冗余概念在语言和思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信息传递、理解和认知加工都有一定影响。

2.1 冗余概念的定义和特点冗余概念可以被定义为具有相似或相同含义的多个词汇或短语。

它们可能有不同的词性、用法或形式,但表达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例如,在英语中,“可见光”和“光波”就是指代相同现象的冗余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冗余信息及其英汉互译初探作者:顾芸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3期【摘要】冗余信息广泛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是翻译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在系统阐述冗余信息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以同义性冗余为例,详细分析了英汉互译中对冗余信息可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力求达到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有效交流。

【关键词】冗余信息;英汉互译;同义性冗余;复现0 引言冗余(redundancy)曾一度被认为是影响语言质量的消极因素而受到语言学家的排斥。

然而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纷纷证明,冗余并不等于多余,它在语言学和大众传播等多个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语言学家将信息分为熵(detropy)和冗余两个部分。

熵是指信息中具有不确定性或很难预测的部分,冗余是指信息中惯例性的或可预测的部分。

冗余并不就是多余的,它只是相对于我们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来说是多余的。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把语篇的信息性分为三级,如果一个语篇只包含已知信息,即冗余信息,其信息性属一级,这样的语篇会令人觉得乏味,没有价值;如果一个语篇具有部分未知信息,即熵,其信息性属于二级,为正常程度;如果一个语篇包含的未知信息太多,又没有加以解释,其信息性属于三级,这类语篇通常需要读者付出巨大努力才能理解。

“冗余与经济原则反映了语言的同一性和矛盾性,两者相互制约、调节、补充,从而推动语言交际活动的发展。

”要想实现有效的交流,必须把信息性控制在正常的程度,即保持熵和冗余之间的平衡。

此外,越来越多的语言学专家已认识到,任何自然语言为提高其自身的清晰度,都含有大量的冗余。

有些学者还从美学、语义学等不同角度,论述了冗余在语义学领域中的积极作用,比如消除歧义、修辞强调等。

本文主要阐述了冗余的定义、分类、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英汉互译中,为力求达到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有效交流,对冗余信息可采取的处理方法。

1 冗余信息的分类有关冗余信息的分类,说法很多。

有人试图从语境的角度考察冗余信息,将其分为语言性语境中的冗余(redundancy in linguistic context)和非语言性语境中的冗余(redundancy in non-linguistic context)。

但更为普遍的做法,还是将冗余按其性质分为语法性冗余信息(grammatical redundancy)和语义性冗余信息(semantic redundancy)。

语法性冗余信息是由使用符号的控制规则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信息的发送者自由选择的,如英语中第三人称单数-s,一般疑问句中的do等等都可归入语法性冗余信息的范畴,例如:(1)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2)Do you like music?汉语中一些特定的句式结构也属此类,如:(3)唯利是图。

(4)他把车子靠栏杆停着。

显而易见,语法性冗余信息往往并不依赖语言使用的情境或上下文,因此,研究此类冗余对翻译的意义不大,本文将重点分析语义性冗余。

“语义性冗余信息是指由语义分析而产生的冗余信息。

”语义性冗余信息不是由语法规则所产生的,因而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信息重复。

语义性冗余较语法性冗余复杂得多,还可以细分为同义性重复(identical或synonymous repetition),突凸性重复(salient repetition),对比性重复(contrasting repetition),和区分性重复(differentiating repetition),其中以同义性重复出现最为频繁。

2 同义性冗余的表现形式及其翻译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各自又都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系统。

英汉互译使这两个系统互相作用,实现了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

但由于不同语言语义分配策略的不同,它们在冗余信息表达的分布安排上也形成了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中的冗余表达形式到英语里有时必须用非冗余表达形式表现出来,反之亦然。

因此,英汉互译时,为实现译文的“神”似,摆脱“翻译腔”,译者必须仔细对比英汉之间的异同,寻求一般规律,通过对冗余信息的有效处理,增加所传递信息的清晰度,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正如奈达所说:“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征,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就必须遵守每种语言的特征。

卓有成效的译者不会把一种语言的形态结构强加给另一种语言。

而是随时作必要的调整,把原语的信息用译入语独特的结构表达出来。

”本文以同义性冗余的翻译为例,说明英汉冗余表达法之间的异同。

同义性冗余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指代词项复现、近义词项复现和同义词项复现。

2.1 指代词项复现指代词项复现是指一个词项由代词或指示代词一次或多次重复。

例如:(5)Calmly, mother looked around before she turned back fearlessly, closing the door behind her and dashed to the window.译文:母亲镇定地环顾四周,然后毫不畏惧地转身回到屋里,顺手关上了门,一个箭步奔到窗口。

原句中she和her都是指mother,但在汉语译文中却没有译出来。

为了避免同一名词的重复,英语反复使用代词与其形成照应,汉语则倾向于省略代词,从而使语言简洁明快。

下面的例子也是如此。

(6)He put his hands into his pockets and then shrugged his shoulders.译文:他把双手放进衣袋,然后耸了耸肩。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为了构成语篇的语义衔接、强调某种感情,以加强读者的印象,或者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并形成优美的节奏,我们也可以将英语原文中与中心词形成照应的代词用汉语中的名词或代词逐一译出。

例如:(7)A big nation has its problems while a small nation has its advantages.译文:大国有大国的问题,小国有小国的优势。

(8)This has been our position—but not theirs.译文:这一直是我们的立场,而不是他们的立场。

例(7)中,我们用“大国的”和“小国的”分别译出了原句中的“its”;例(8)中,我们用“他们的立场”译出了“theirs”,使得译文更加明确。

2.2 近义词项复现近义词项复现是指意义相近的词或短语(包括范畴词)再次或多次出现。

近义词项复现也是英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借以避免单调乏味,使文字新颖别致。

如电视机可表达为the television, the TV, the tube, the goggle-box, the idiot box等。

例如:(9)While small generators frequently have revolving armatures, large machines usually have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evolving field.译文:通常小型发电机采用旋转的电枢,而大型发电机则采用固定的电枢和旋转的激磁线组。

原文中刻意换用的“machine”在译文中仍被译为“发电机”,这一重复在汉语中并不显得累赘,而是使表达更加明确清晰。

此外,英语原文中即使没有词的重复,翻译时为了使译文生动,有时也可以采用各种重复手段。

汉语常常使用两个四字词组或四字对偶词组的表达方式,而英语却很少接受这种方法。

例如:(10)But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my case.译文:但我的事现在已经搞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

(11)If this was a time of triumph for the many, it was a painful period for the few.译文:多数人兴高采烈之日,却是少数人伤心失意之时。

汉语中有大量四字词组,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四字词组比较精炼,念起来顺口,有节奏感,如运用恰当,可使文字生动活泼,增强修辞效果。

汉语中的重复手段除了四字词组之外,还有词的重叠。

例如:(12)I had been completely honest in my replies, withholding nothing.译文:我的回答完全是坦坦荡荡,不藏不掖。

(13)His children, too, were as ragged and wild as if they belonged to nobody.译文:他的那些孩子,也是穿得破破烂烂,粗野不堪,就象没有父母似的。

词的重叠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英译汉时,可适当采用词的重叠,特别是四字重叠词组,使译文生动活泼,通顺达意。

2.3 同义词项复现同义词项复现是指同一词项或词组再次或多次出现。

这种情况在英语中并不多见,出现时往往是为了强调的需要,因此汉译时一般采取直译。

例如:(14)He wandered about in the chill rain, thinking and thinking, brooding and brooding.译文:他在凄雨中荡来荡去,想了又想,盘算了又盘算。

(15)Gentlemen may cry peace, peace—but there is no peace.译文:先生们尽管可以高喊和平,和平!但是依然没有和平。

(16)Blood must atone for blood.译文:血债要用血来还。

(17)They would read and re-read the secret notes.译文:他们往往一遍又一遍反复琢磨这些密件。

从以上的例句可以看出,为了强调,英语句子中往往重复关键性的词,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英译汉时往往可以采用同样的重复手段。

然而,汉语中的重复,即使是出于修辞的目的,也不单一为了强调,有时是为了排比整齐,有时是为了推理层递,有时是为了对偶工整,有时是为了蝉联紧密,有时是为了条理清楚。

因此,同词重复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色,出现也相对较为频繁。

例如:(18)Let us revise our safety and sanitary regulations.译文:让我们来修订安全规则和卫生规则吧。

(19)They began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the enemy.译文:他们开始研究敌情,分析敌情。

(20)The letter “I” represents I,“O” owe,and “U” you.译文:字母I代表“我”,O代表“欠”,U代表“你”。

很明显,汉语中的这种同词重复,在英语中都是以非冗余形式表现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