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6例疗效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6例疗效观察
u t n we e ma e a o t c r t e ef c ,q a i f l e a i r d b u u a i f t u l y o i ,me i n s r i e t ,t o p o r s i n o i c i n o v e t f d u u vv i me i me t r g e s o ,t x c a to .Re u t : s ls
f 键 词 1 非 替 尼 ; 小 细 胞 肺 癌 ; 效 观 察 关 吉 非 疗
【 图分类 号】 7 42 中 R 3 .
【 文献 标识 码]B
【 文章编 号]1 7 — 7 1 2 1 1 c 一 6 — 2 6 4 4 2 ( 0 0)2( ) 0பைடு நூலகம்2 0
Efe t o e v to f g ftn b i r a m e t o n-s a lc l l f c bs r a i n o e i i n t e t n f no i m l e l ung c n e 6 a c r4
药物与临床
20 1 第7第6 0年2 1 3 1 月 卷 期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4 例疗效观察 6
高 岩 . 洪 阁 齐
( 吉林 省吉林 市 龙潭 区铁 东 医院 内科 , 吉林 吉林 12 2 ) 3 02 【 要】目的 : 讨吉 非替尼 ( 摘 探 商品 名易 瑞沙 ) 治疗非 小细 胞肺 癌 的疗效 和 毒 副反应 。方 法 : 回顾 性 分析 2 0 ~ 0 9年 0 5 20 本院 4 6例 单 药吉 非替 尼 2 0mg 疗复 治 的非 小 细胞 肺癌 患者 至 少 4周 , 获得 随访 , 5 治 并 评价 总 生存 时 间 , 病 控制 疾

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膜转移的疗效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NscLc脑膜转移的疗效观察
程 中 ,检测药物的不 良反 应 ,并按WT O 标准评价药 物的毒副作用 。 1 . 3生 存指标
1 . 1一 般资料
的控 制率D C R = C R + P R + S D。同时对 患者进 行随访调查 了解患者 的总 生存周期 ( O S )和无疾 病生存期 ( P F S )。同时以WH O 毒 副反应标准
对评价药物 的不 良 作用 。
1 . 5统计学分析
使 用S P S S 软件对 所收集 的数据进 行分析 ,生存分 析采用K a p l a n —
Me i e r  ̄ : 进行 ,所得 的结 果I A ; P < O . 0 5 衡量 是否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2结 果
2 . 1疗效
回顾 分析我 院 收治 的5 例 非小 细胞肺癌 患者 的病历 资料 ,其 中男 性患 者3 例 ,女 性患者2 例 ,以中年患者居多 ,平均年龄为 5 4 岁 ,由于 患者 体质较差 ,无法使用化疗 。患者患病过程 中均伴有 明显的头痛 。 患者 的诊断基于 支气管镜病理 ,痰液和脑脊 液检测 ,诊 断结果明确 。 1 4 例 患者 中,6 例 诊断为鳞癌 ,8 例诊断为腺 癌 ,患者有不 同程 度的并 发症 ( 表1 )。所 有患者 均有可 检测 的颅 内病灶 ,在进 行调查 分析前
表2 药物 的有 效率 评价
1 . 2治疗方法
按 照临床一般 标准对患者进行治疗 ,采用 口服吉 非替尼2 5 0 mg / d ,
同时观察病 情进展 ,有 无并发症 ,病 灶改变情 况等并予 以记 录。 出现 相 关并发症是 ,均 已相 应药物予 以对症治疗 。 对 患者 的病情评价 采用 实体瘤 评价标 准 ( R E C I S )进行 评估 。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9例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9例临床观察

( .4 。部分缓 解 1 2 0 %) 6例 (2 6 %) 1 内症 3 .5 在 周 状 全部 改 善 。 服 药 3周 内 KP S评 分 明 显 提 高 。 有 5例 卧床不起 需 吸氧 者 4周后 能正 常行 走 。症 状 改善者 生存质 量 均 有 好转 , P K S评 分上 升 。及
2 2 症状和 生存质 量改善 .
个月复 查 腹 部 B超 及 肺 C T,每 3个 月 复 查 脑 CI 6 月行骨 放 射 性 核素 扫 描 ( C " 个 、 E T), 录 随 记
访结果 。
症状改 善指 咳 嗽减 轻 , 闷 、 短 、 胸 气 乏力 和 疼 痛 改 善 , S评 分 上 升 。 主 要 出现 在 服 药 4周 KP 内。其 中 1 内改 善 者 3 周 5例 ( 1 4 %) 2周 内 7 .3 ,
4 9例患者 经 治疗 均 未 获 完全 缓 解 ( R) C ,部
分缓解 ( R)6例 , P 1 疾病稳 定 ( D)1例 , S 2 疾病控 制
1 , 3例 心包 转 移 5例 , 转 移 1 肝 8例 , 转 移 2 肺 8 例 。2个器 官转移 4 3例 , 器官转 移 2 例 。卡 3个 8 氏评分 3 ~9 0 0分 , 年龄 3 ~8 8 3岁 。一 线 治疗 4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21 第 1 0 0年 4卷第 1 9期
5 ・ 4
J u a o 1 i l dc ei P a t e o r l f ic n C n a Me i n rc c i n i
吉 非 替 尼治 疗 非 小 细胞肺 癌 4 9例 临 床 观 察
统计学 分析采 用 S S 3 0软件 进 行处 理 , P S1 . ( 请补 充数据 处理所 采用 的方法 )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论文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论文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25例,给予吉非替尼治疗。

结果:25例中18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32.0%,疾病控制率68.0%。

常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皮肤改变和腹泻,ⅲ度不良反应占7.6%。

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吉非替尼治疗女性,不吸烟,腺癌晚期nsclc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适用人群证实肺腺癌后立即应用,观察2周若有效,可仅持续应用吉非替尼控制,无效者则选择综合治疗模式。

关键词靶向治疗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是近年肿瘤学界的热点之一,甚至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称为21世纪肿瘤学研究的方向。

抗肿瘤药吉非替尼是高特异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通过阻断信号传导的第1步,抑制egfr的磷酸化作用而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主要用于晚期nsclc的三线治疗。

收治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的nsclc患者25例,单药口服吉非替尼250mg/日,至少口服>30天,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死亡停药,回顾分析影响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因素,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入选标准: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预期生存>3个月;有可以测量或可评价的肿瘤病灶;有应用抗肿瘤药吉非替尼的经济条件。

转移或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化疗或拒绝其他治疗手段;既往标准化疗后复发或进展需与前次治疗间隔>1个月。

2008年8月~2009年9月收治愿意并有条件接受或要求应用吉非替尼的nsclc患者25例,均为ⅳ期。

其中男9例,女16例。

年龄38~83岁,中位年龄69岁。

腺癌21例,男5例,女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均为女性;腺鳞癌1例,为男性;鳞癌1例,男性;吸烟者3例,均为男性。

既往未接受任何治疗3例均为女性,余22例均接受过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2~16周期。

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周荻;徐欣;谢华英;马秀梅;白永瑞【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33)004【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hort-term therapeutic effects, long-term survival and adverse effects between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targeted therapy and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 brain metasta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NSCLC with brain metasta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Thirty-six patients received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targeted therapy (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efitinib 250 mg or erlotinib 150 mg per day) , and the other 22 patients received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 platinum-based regimen) . Surviv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two groups with Kaplan Meier method and Logrank test,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xplo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in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targeted therap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66.7% vs 36.4%, P <0.05). The 1-year survival rate in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targeted therapy group was 68%, and the median duration of survival was 23. 2 months. The 1-year survival rate in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group was 41%, and the median duration of survival was 7. 1 months. The median duration of survival in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targeted therap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P <0.05). Conclusion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targeted therapy is superior to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duration of survival for treatment of NSCLC with brain metastasis.%目的比较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8例NSCLC 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每日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或厄洛替尼150 mg),22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及含铂为主的同步化疗.用Kaplan Meier法和Logrank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66.7%,同步放、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36.4%,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明显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68%,中位生存期23.2个月.同步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为41%,中位生存期7.1个月.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同步放、化疗,且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总页数】5页(P480-484)【作者】周荻;徐欣;谢华英;马秀梅;白永瑞【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诊疗中心,上海20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 [J], 岳顺;张大红;袁颖2.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效果评价[J], 苍宏宇3.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研究 [J], 刘祖华4.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短期疗效分析[J], 闫彩霞; 刘二萍5.探讨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研究[J], 孙莹;赵姬敏;李亮;吕艳芳;严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无C R病例 , 获P R 1 4例 , S D 2 3例 , P D 3例 。患者 中位疾病进展 时间( y r P ) 为2 4 5天 中位生存 时间( o s ) 为5 9 0天 ; 1 T r P与异 时脑转移 ( 尸=0 . o o o ) 、 单发脑转移 ( P= 0 . 0 1 5 ) 有关 , 而号 眭别 、 年龄 、 治疗 时机 、 颅脑放疗 吸 烟状 况均 无 关 。多 因素 分 析 显 示
l y 2 5 0 mg / d .T h e e f f e c t w a s e v a l u a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RE CI S T 1 . 0 c it r e r i o n .S u r v i v a l a n a l y s i s w a s c o mp a r e d w i t h Ka p l a n — Me i e r me t h o d a n d L o g — r a n k t e s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mu l t i v a i r a t e a n a l y s i s w a s p e f r o r me d w i t h C o x ’ s p r o p o r t i o n r i s k mo d e 1 .Re s u l t s O f a l l t h e 4 0 p a —
( N S C L C ) w i t h b r a i n m e t a s t a s i s . Me t h o d s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b r a i n m e t a s t a s e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g e i f t i n i b .G e i f t i n i b w a s g i v e n o r l a —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c lb n ft e p n e W S 7 a e e s o s a 0% . pa - irs o h CL a in s r s o d d t e t i a u vv e e tt a h s a o r — i r Ka l n Mee h w t e NS C p te t e p n e o g f i b h d s r ia b n f h n t o e h d n e i n l i
so s . O e rs o n yi so e a tee e a yo fii w s h f e c atr f h i sria ( O f ) w i e d r p n e C X rg s na a s hw d t t h f c c f e t b a eil n efc te uv l P< . 1 , hl g n e , ei l s h f gi n t nu oo r v l e
An u u n Pep e s opt 1 L a An u 2 7 o C i a h t A o l s i .u n. h t 3 o 5 h n L h a
【 bt c】 0 j t e oe l t t i cl f a n f y f e t i i t r n t a et f r e s t S L . A s at r be i T a a e l i f c ads e fi b n h fsl e r t n o o t t i N C C cv v u e h cn a e c y i at og n e t e m m aac i i i
( R)0例, C 部分缓解 ( R)2例 , P 1 疾病稳定 (D) S 4例, 疾病进展( D) P 7例 , 疾病控制率为 7 %。生存 期 K pa 0 aln—M i ee r曲线示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0例临床疗效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0例临床疗效观察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吉非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展开病例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放化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口服,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疾病进展仅为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试验组疾病控制率高达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放化疗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日一次口服吉非替尼,剂量为250 mg。

定期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病情缓解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标准,按照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影像学检查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其中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2]。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5%,对照组疾病进展情况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在2003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居全球癌症的首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已占癌症死亡人数的20%[3]。

由于吸烟人数的增多和大气污染的日益加重,肺癌患者日益增多,女性患者也很多见,专家预言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截止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会增加至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活健康的疾病,非小细胞肺癌作为其主要的临床分型,其治疗情况和预后明显关系到整个疾病的控制。

肺癌的治疗原则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型,如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虽然对于疾病都有临床疗效,但是针对于晚期的非小细胞癌上述治疗手段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项城市 第一人民医院 2013年 10月至 2016年 10月收治的 61 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0 例中,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35~70(53.52±10.12)岁;
[2] 丁林,江志敏,李 怀,等.晚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抗 血 管 生 成 治 疗: 文献复习及 病 例 报 道 [J].岭 南 现 代 临 床(1983-),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肺癌的基础与临 床研究。Email:xiaxinyekf@163.com
出在采用 WBRT的基础上加用一定药物治疗,可有效 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4]。本研究选取郑 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61 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 2组,并予以不同方 法治疗,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 非替尼联合 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效果,现 报道如下。
2016,26(9):721-726. [6] 庆琳琳,李建生.肿 瘤 血 管 生 成 的 研 究 进 展 [J].胃 肠 病 学 和
肝病学杂志,2005,14(2):218-222. [7] LONGOR,GASPARINIG.Challengesforpatientselectionwith
VEGFinhibitors[ J].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07,60 (2):151-170.
非小细胞肺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不仅具 有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且 极易发生转移,而脑为非小细胞肺癌常见转移部位之 一,相关数据显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率为25.40% ~ 65.00%[1-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后,可导 致病情急剧恶化,有调查显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 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 1~3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 命安全造 成 极 大 威 胁[3]。 化 疗 药 物 多 难 以 穿 过 血 脑 脊液屏障,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目前是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有学者指
[3] 王永莎,范娟,傅少志,等.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不同时序给药 治疗肺癌的实验[J].肿瘤防治研究,2016,43(7):560-565.
[4] 范浩.小分子 抗 血 管 生 成 药 物 治 疗 复 发 转 移 性 乳 腺 癌 的 预 测和预后因子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5] 林岩松,王宸,李慧,等.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难治性 甲状腺癌的短期疗效 及 安 全 性 初 步 报 告 [J].中 国 癌 症 杂 志,
·144·
JOURNALOFBASICANDCLINICALONCOLOGYVol31No2Apr2018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薛百兴,耿 丽,邝先奎,郭素梅,马 丹,庞俊芳
(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 周口 466200)
[摘要]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 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 6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0例予以 WBRT 治疗,观察组 31例实施吉非替尼联合 WBRT治疗,比较 2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 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51.62%(16/31),对照组为 46.67%(1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 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 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13% (5/31),对照组为 10.00% (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 SF-36评分(78.75±2.21)分,高于对照组的(60.56±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 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 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全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8.02.017 [中图分类号] R734.2;R730.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5412(2018)02-0144-03
(收稿日期:2017-05-23)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 4月第 31卷第 2期
·145·
病理类型:鳞癌 7例,腺癌 23例;观察组 31例中,男 16 例,女 15例;年龄 36~69(54.47±10.17)岁;病理类 型:鳞癌 9例,腺癌 22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诊断并确 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均经头颅增强 CT确诊发生脑转 移;年龄范围为 35~70岁;颅内均存在可测量病灶;表 皮生长因子基因检测提示存在敏感突变;均知晓本研 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活动性感染或 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 体质者;存在高血压且血压难以控制者;合并心血管疾 病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血生化、腹部彩超、胸部断 层 CT、血常规、心电图及头颅增强 CT等检查。对照组 仅给予 WBRT:行仰卧位,均使用 6MVX线直线加速 器实施全脑照射(病灶局部加量),对穿两侧野实施常 规放疗,30Gy总照射剂量,3Gy/次,共 10次,5次 / 周;治疗过程中给予质量分数 20%甘露醇及小剂量皮 质激素对症治疗。观察组于 WBRT基础上口服 250 mg吉非替尼,1次 /d,疗程 2个月。 1.4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 2组治疗效果。近期疗效 评估标准:经治疗脑转移病灶基本消失,且消失持续时 间超过 1个月为完全缓解(CR);治疗后肿瘤最大直径 ×最大垂直径缩小 50%及以上为部分缓解(PR);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