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

“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

“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叶海辉来源:《体育教学》2012年第11期笔者将篮球裁判员体能测试的“莱格尔跑”大胆地引用到耐久跑教学,实践证明,“莱格尔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耐久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耐久跑能力,改变了传统耐久跑枯燥的方法,丰富了耐久跑的内容,同一班级还能多次重复上课。

一、“莱格尔跑”简介“莱格尔跑”是篮球裁判员晋升裁判员等级、获取执法资格、等级裁判员注册的体能测试必测项目。

其标准测试方法是根据音乐节奏由慢到快进行的20米折返跑,每次“嘟”时必须踩到端线,测试开始时节奏非常慢,每一分钟匀加速一次。

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均有着不同的次数要求,如男子34岁以下进行97次20米折返跑,35岁-44岁进行86次,45岁以上为76次;女子34岁以下76次,35岁以上66次。

我认为,“莱格尔跑”作为一种有氧耐力评价方法,完全可以引用到体育教学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

二、选用“莱格尔跑”的意义1.场地大小,要求不高一般一个篮球场基本能满足一个教学班的需要,如果没有篮球场,可用类似于篮球场大小的平坦场地,大小在20米×30米为宜。

以一个篮球场为例,其中一条边线作起点线,另一条边线作折返线,开跑后,学生在这两条线之间来回奔跑,起点线也变为折返线。

2.音乐伴奏,激发兴趣“莱格尔跑”是全程音乐控制,节奏明快、催人振奋,每跑一次都有英文次数的语音报告,让学生知道自己当前的进展,离目标还有多少。

它是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音乐,在这样的音乐调节下,学生才会乐此不疲,达到练习的目的。

3.及时激励,激发斗志进行“莱格尔跑”时,在每一次折返点都有一个激励的信号——“嘟!”和当前所跑的次数。

当听到“seventy”时就有一种潜在的意识刺激你去挑战“seventy-one”,另外,音乐中还有多种语言提示,如跑步用时:“one minute、twominutes、three minutes……”如速度提醒:“a little fast……”这些都会激发学生自我追求的内驱力,使学生坚持不懈地的努力下去,直到成功。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耐久跑教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耐久跑教案

耐久跑教学设计基本部分一、定时踩线跑1、定时跑—按线跑〔一般性耐力、跟着节奏、体会呼吸方法〕。

2、在队长的带着下按篮球场地形,按线跑3分钟〔跟着队长的节奏。

二、定距跑——新莱格尔跑〔合理分配体力〕三、找点跑游戏〔克服极点〕根据0—9个数字小组讨论跑的路线,由组长带着进行练习。

给对方设计路线跑。

组织如图二:〔图二〕要求:a、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b、精神面貌好。

C、队长选择好路线,尽量不要发生碰撞、交叉、重叠。

d、听音乐、跟节奏跑,当音乐中有呼口令时,同学们也要齐呼口令。

二、新莱格尔跑组织如图三:〔图三〕要求:听音乐、跟节奏,在听到“嘟〞声之后迅速起跑,在下一次“嘟〞声之前到达折返点。

三、找点游戏组织如图四:〔图四〕要求:按顺序全队跑,每个同学必须绕过数字,两队如果相对的时候,动脑筋怎样避让跑。

一、耐久跑〔定时踩线跑〕1、引导学生:影响耐久跑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毅力、耐力、步伐、呼吸〕2、各项辅助游戏练习组织。

3、组织学生分组按线跑、计时。

4、观察练习并及时指出存在问题。

5、集体讲解、评价。

二、新莱格尔跑1、组织队形、讲解要求。

2、组织再练习,跑的要求。

3、计时发令。

4、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跑动的顺序。

5、根据跑的能力分组。

6、评价。

三、找点跑游戏1、教师讲解找点跑的方法、要求和考前须知,并组织队伍到篮下。

2、教师分发任务。

3、计时。

4、学生为他组安排线路。

5、评价总结。

6、提出下节课要求〔计算更长距离,跑动最快的速度〕一、定时踩线跑1、学生认真听讲,并领会练习方法。

2、体验两部呼两步吸方法。

3、小组长组织学生观察,按地形跑。

4、跟着队长节奏进行跑步。

要求:体会呼吸节奏。

二、新莱格尔跑1、学生听教师哨声跑,当听到声音启动跑步回到起点。

2、下一组帮助、监督前一组是否到达线上。

3、自己按能力分组跑。

4、根据自己的体能分配距离。

要求:合理分配体力。

三、不同距离跑。

1、学生根据教师摆放数字0—9和9—0顺序两组同时跑。

也谈体育课中耐久跑的趣味教学

也谈体育课中耐久跑的趣味教学

状态 , 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四、 采用变换、 游戏方式等活跃课堂气氛

是变换跑 的动作形状和方 向 , 如采用小步跑 、 跨步跑 、 后
蹬跑 、 后退跑等练习。 二是变换环境跑 , 如利用学校附近的地形 进行练习 。 三是变换 内容和形式 , 运用流水作业法 , 如第一圈小 步跑 、 后蹬跑练 习, 第二 圈慢跑 、 中速跑 、 快速跑练习。 运用游戏 法练习, 如在跑进 中按事先规定 的各种形式 , 做各种追 随 、 接竭
八、 遵 守 循 序 渐 进 的教 学 原 则
气来满足肌肉活动 的需要 , 调整节奏后 , 难受的感觉就会减 轻 ,
沉重的两腿也会轻松 。
三、 耐久 跑 练 习方 法要 多样 化 , 从 而 激 发 学 习动 力 1 . “ 莱格 尔跑 ” 练 习法 。“ 莱格 尔跑 ” 是 国 际篮 联 对 裁 判进 行

说 服 教 育 与 考 核 制 度相 结合 , 培 养 学 生 刻 苦 锻 炼 的 习

力、 传递等游 戏, 采用依次跑 、 结伴跑 、 超前跑 等游 戏形式进行 ,
教师 向学生讲清楚耐久跑锻炼 的意 义, 耐久跑不仅 能发展 使练习新颖活泼 , 充分调动了学生练 习的积极性 。
五、 运 用 障碍 跑 。 增 强 练 习 的趣 味 性 巧设 障碍 , 增加难度 , 能 增 强 学 生 耐力 跑 的趣 味 性 。 在耐 久
习效率 , 耐 t D 指导他们锻炼 , 克服他们懒惰的毛病并教育 他们
平时加强 自我督促 、 勤奋锻炼 , 建立完善 的考核制度。 课外练习 要和测试相结合 , 加上晨练 和课外活 动 , 根据学生 的具体 情况 选择最佳 的锻炼环境 , 让学 生利用早操 、 课外活动或 者从家 中 到学校这段 路程进行耐久跑练习。 二、 让 学 生 了解 耐 久跑 的 生 理特 点 , 增 加 学 生 战 胜 困 难 的

发展心肺耐力—“莱格尔跑”教学设计

发展心肺耐力—“莱格尔跑”教学设计

发展心肺耐力—“莱格尔跑”教学设计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榴花初级中学王志勇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通过“莱格尔跑”的方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发展学生心肺耐力素质,提高耐力跑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促进身心健康,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莱格尔跑是国际篮球裁判体能测试的内容,是通过音乐的节奏由慢到快,在规定的距离完成规定次数的来回跑,从而达到测试的要求。

莱格尔跑是耐久跑中发展学生心肺耐力素质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莱格尔跑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而且它还为以后的各种技能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耐力跑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兴事物。

但意志品质和耐力性较差,对于平常在跑道练习的耐久跑这种单调枯燥的运动项目。

兴趣不大,甚至有的同学谈“长跑”色变,怕苦、怕累,不能持久,针对这一现象,本节课主要通过莱格尔跑的体能测试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变为灵活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课的任务和达到的运动量。

四、教学方法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莱格尔跑体能测试的方法进行耐力跑的练习。

五、设计思路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要求,本课的课题是发展学生心肺耐力---- “莱格尔跑”,根据初中生实践能力差、比较惧怕中长跑的心理特点,利用莱格尔跑练习,听着音乐节奏,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锻炼身体、发展心肺耐力水平。

发展心肺耐力—“莱格尔跑”教案。

“莱格尔跑”在长春市中学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

“莱格尔跑”在长春市中学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

48学校体育课题项目名称:“莱格尔跑”在长春市中学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莱格尔跑”在长春市中学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王莹莹 长春师范大学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勤奋、毅力和意志,为国民健康事业服务,而耐久跑又是基础和最为重要的一环。

初中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体育教育以青年为主要对象,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青年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有强健的体格和坚强的意志,我们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初中是一个身心迅速成长和发展的时期。

耐久跑运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坚决不能忽视初中体育的重要性。

本文就长春市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和“莱格尔跑”在其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长春市;莱格尔跑;耐久跑;教学田径项目耐力跑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提高中学生的体质、改善体质、改善心肺功能具有很大的益处,因此,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发展了长期运行项目中的经典"女子800米跑,男子1000米跑",成为中考运动的必修课。

然而,由于该项目作为大多数学生的结果,其耐用的运行特性是不是在学习持久高涨兴趣,培养学生“恨”体育教育,导致学生的耐力素质和体力下降。

因此,一直是学生和教师们头疼的问题。

但是,经过在长春市多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在耐力跑课中都有各种各样的厌学现象,达到了"谈论则脸色巨变"的水平,这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很难坚持到整个周期,脸色苍白,在体育课的持久运行实践中,呼吸喘气都不均匀咳嗽得特别厉害,甚至一些学生出现呕吐和休克的现象。

这一切都将导致排斥训练而发生冲突,甚至积极的心理状态,比如害怕出现在耐力跑步锻炼的学生。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而持久的运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成为长春市中学耐久跑教学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运用“莱格尔跑”的应用前景分析“莱格尔跑”的全过程将由运行速度和节奏控制测试的音乐,及由音乐鼓励人们来测试,让每个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出现极限点的时候通过快节奏的音乐达到刺激和令人兴奋的效果,将会让长春市中学生有明确的理解“齐步跑”及广播声音在提醒当前跑步的时间和周期,以及有多少学生达到目标,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学生群体有一定的差异与形式。

“莱格尔跑”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

“莱格尔跑”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

248德智体美动手画,教学形式比较枯燥,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没有产生与灵感碰撞的火花,造成所有学生的作品都是大同小异,没有新奇的元素出现。

要让学生的作品活灵活现,就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学中融入不同的元素,形成学生感情的催化剂,美术教师可让学生听一些舒缓悠扬的音乐、播放美轮美奂的动画、创建有趣的游戏等,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创作的美术作品更具感染力。

比如《心中的太阳》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色彩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描绘的过程中思考如何丰富太阳的形象。

教师播放歌曲《种太阳》,欣赏后让学生说说:歌曲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教师总结:太阳带给我们温暖和光明,引导学生画出暖色调的太阳,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段太阳的照片,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太阳的年龄、性别、脾气和色彩,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色彩画出不一样的太阳,作品完成后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

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运用,增强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赋予他们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有效地促进了色彩教学效率的提升。

五、结语要让学生在美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就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而优质的美术作品是离不开色彩搭配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色彩运用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让学生从生活中、音乐作品中、名人画作中获取色彩灵感,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想象,大胆地运用各种色彩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加强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去点缀他们的人生,开启他们美轮美奂地人生之旅。

参考文献:[1]律攀攀.营造五彩缤纷的世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8).[2]刘晓华.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3]邢海英.浅析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4]王晓旭.探究小学美术有效的色彩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22).“莱格尔跑”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胡 蓉(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六中学 江西 新余 336600)摘要:田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属于重要的项目,更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的耐久力以及改善心肺功能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莱格尔跑”对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影响的教学研究

“莱格尔跑”对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影响的教学研究

“莱格尔跑”对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影响的教学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莱格尔跑”对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的影响。

通过对莱格尔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理论上探讨了莱格尔跑与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的关系。

结合实践应用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莱格尔跑在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对莱格尔跑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研究表明,莱格尔跑教学对初一学生的耐久跑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对教学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探索更加有效的莱格尔跑教学方法,并深入研究其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学生的体育素质提升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莱格尔跑、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教学研究、概念、特点、理论分析、实践应用、实证研究、教学问题、对策、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一学生是青春期的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体能素质的培养对其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耐久跑作为体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项目,对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耐久跑教学方式往往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

本研究旨在探讨莱格尔跑对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的影响,希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莱格尔跑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具体影响机理,为体育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1.2 研究意义研究莱格尔跑对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的影响,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新型训练方法在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还可以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莱格尔跑与初一学生耐久跑素质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体能水平。

该研究也可以为相关学科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科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莱格尔跑的概念和特点莱格尔跑,又称为“阵列跑”或“美国搏击式跑法”,是一种结合节奏和步法的跑步训练方法。

它是由美国一位叫做约瑟夫·莱格尔的运动训练专家所创立的,旨在提高跑步者的速度和耐力,同时减少受伤风险。

高中耐久跑练习一等奖说课稿

高中耐久跑练习一等奖说课稿

高中耐久跑练习一等奖说课稿《高中耐久跑练习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中耐久跑练习一等奖说课稿耐久跑练习说课稿教材分析:1.本节课教学以单一教材——耐久跑为练习内容;是以复习或练习形式展开;2.在体育教材中,耐久中内容贯穿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始终;3.本节课教学目标设定分别:认知目标:体验耐久跑练习的新方法,了解自身的耐久跑能力;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体会跑程中不同的节奏及不同节奏下自身生理的反应,锻炼和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情感目标:培养和增进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信心,并能在课后交流此项锻炼的感受。

4.本次课的重点为体会跑程中不同的节奏及不同节奏下自身生理的反应,难点为跑程中对意志和品质的锻炼学情分析:1.本次课以高一学生行政班教学形式进行,男女生各20名;2.作为高一学生(15、16岁左右),在经过中考体育的锻炼,学生耐力素质总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对耐久跑项目的艰苦应该说都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但正因为了解也造成了学生心理上对耐久跑练习的畏惧和恐慌。

现在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毅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及自我意识的突显,极易产生在耐力练习中出现消极乃至抵触的状况。

这也是导致高中学生耐力素质逐步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设计思路:1.鉴于以上学情分析,本次课力求打破原来的教学方法,通过形式新颖的“莱格尔”跑对学生进行教学。

“莱格尔”跑是篮球裁判员体能测试内容之一。

是一种通过控制跑的节奏和节奏跑的时间的来锻炼和提高人体耐力素质的跑法,在教学中可通过设定不同短距离跑距、练习过程中调整跑距或截取音乐不同起止点进行练习。

练习的始终贯穿音乐和语音的提示。

这对学生了解自身耐久跑能力高低有较直接的帮助。

2.“莱格尔”跑有助于调整学生心理状态,转移学生心理畏惧感。

长距离练习,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有畏惧心理。

“莱格尔”跑中通过短距离12米、15米、18米乃至20米的随音乐节奏进行折返跑相对于以往400米跑道上4~6圈的各种变速跑、匀速跑、追逐跑来说,距离数字的暗示功能让男女学生在心理上起到一种微妙的变化,加之练习过程中音乐的介入、英语的提示能让学生注意力得以转移,在跑动次数不断的突破中又给学生带来实力的体现和自信心的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叶海涛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3期
摘要:中学耐久跑项目是锻炼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不可或缺的体育项目。

在面对当下乃至今后中学生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毅力,畏惧、抵触耐力锻炼的状况下,如何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以磨炼,情感心理得以体验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希望通过“莱格尔”跑在教学中运用和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为同行提供一种耐久跑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莱格尔”跑;耐久跑教学;运用
一、耐久跑教学的现状
中学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是中学体育锻炼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项目。

但同样,在每个学期的800米、1000米测试中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耐久跑项目由于其本身的特点,是通过不断挑战自我生理反应,克服“极点”生理现象,并冲破此过程中因生理反应造成的心理畏惧、抵触情绪和人性惰性来提高耐力素质的。

从当今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条件等方面分析,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造成了他们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毅力。

直接导致了孩子们在进行耐久跑锻炼中对痛苦的忍受力低下、心理疲劳感到来更快的现状。

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如何在耐久跑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也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探索、研究的内容。

以下为笔者在耐久跑教学中运用“莱格尔”跑进行了体会。

二、关于“莱格尔”跑
“莱格尔”跑是篮球裁判员体能测试内容之一。

它是根据音乐节奏由慢到快进行20米间的折返跑。

在可谓残酷费力的折返跑中,却因为音乐的引入而显得些许的轻松、浪漫。

在一段比迪斯科节奏略为舒缓的音乐中,一个悦耳的男中音伴随着音乐用英语提示着练习的注意事项,伴随着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在“嘟”声的提示中开始跑动;过程中用英语语音不断提示着折返跑的次数。

“嘟”声节奏的控制也从开始的间隔8秒,逐渐缩短到间隔3秒。

测试速度由慢到快,符合人体运动规律,模拟出了耐久跑各阶段的节奏特点。

跑程中要求学生在“嘟”声中踏到标志线或标志物才可折返。

英语语音读数共194次,有效时间约18分钟左右。

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发现,这项测试篮球裁判员体能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被借鉴和运用到体育课耐久跑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调控,学生很乐于在“莱格尔”跑音乐的配合下进行速度及耐力的体能练习。

三、“莱格尔”跑在教学中运用的分析和体会
1.分层教学性强
作为中学生,由于年龄、性别、身体素质乃至心理状态的差异,在耐久跑中体现出来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

学生耐力素质(或身体素质)的高低、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测试后,教师基本都能掌握,这为分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由于“莱格尔”跑是通过控制跑的节奏和节奏跑的时间的一种跑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设定不同跑距练习法,根据练习需要在练习过程中调整跑距练习法和截取音乐不同起止点进行练习等方法。

设定不同跑距练习法。

针对学生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的差异以及采用该跑法的不同阶段,通过对跑距的不同设置,循序渐进地、分层地对学生进行练习,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在练习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练习过程中调整跑距练习法可以借助观察,有针对性地对能力较低或生理产生不适的学生进行调控练习。

如,音乐中英语读数1~40采用18米折返跑,读数41~60采用15米折返跑,读数61~80采用12米折返跑。

截取音乐不同起止点进行练习的方法是通过截取5或7分钟及以上5分钟或更长时段的音乐,在前期练习的基础上,在心率恢复到120次左右时进行的一种强化性、反复性练习手段。

它在运动训练中非常适用。

“莱格尔”跑音乐从头开始的练习,适合未经准备活动者直接进行练习。

截取音乐时间在5分钟以后的练习,适合已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者,直接进入较快的速度耐力练习,可以提高练习效率。

2.练习的强度和负荷得到有效保证
运动训练学告诉我们,耐久跑练习的最佳练习强度是每分钟心率控制在120次~160次之间。

笔者通过练习发现,在不进行任何准备活动下,直接进行15米间距的“莱格尔”跑,经过8~10分钟左右学生心率基本上可以达到120~140次/分钟,再经过3~5分钟的持续的节奏跑,心率可以达到140~160次/分钟。

完全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

15米间距,10分钟跑程为1290米,12分钟跑程为1620米,15分钟跑程为2160米,18分钟跑程则可达2760米。

若间距为18米时,则跑程分别为1548米、1944米、2592米和3312米。

而且我们可以从音乐的节奏中发现,节奏是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分别在2分钟(20次)、5分钟(38次)、7分钟(56次)、10分钟(86次)、12分钟(108次)、15分钟(144次)、17分钟(170次)、18分钟(184次)开始都提示:a let fast(再快一点),间隔时间也从起始的8秒到逐步的减1秒,最后强度维持在3秒钟内完成18分钟的跑程。

可以说,不仅从运动负荷上,而且在运动强度上都可达到中学生耐久跑练习的效果,且模拟出了该项目在测试或竞赛时的特征。

3.对场地的布置和要求相对较低
“莱格尔”跑无需标准的400米运动场。

只要在一两片篮球场或相对集中、宽敞的区域,在音乐能覆盖的范围内,我们即可开展练习。

4.教学的可控性增强
相信同行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标准田径场上练习耐久跑时,我们往往喊破了嗓子,学生还是我行我素,不听指挥和要求。

而“莱格尔”跑因场地要求相对集中,一般在3~4片篮球场上练习,学生就在身边,教师通过短距离的走动就能掌控全局,有助于直接调控和指挥。

学生在统一的节奏下,教师的要求和指令能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学生。

由于场地的相对集中,更有助于教师观察到每个学生的练习投入程度、练习状况和生理反应,以便及时进行跑程的调整和对学生心理状况、情绪波动进行激励和干预。

5.有助于调整学生心理状态,转移学生心理畏惧感
长距离练习,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有畏惧心理。

短距离12米、15米、18米乃至20米的随音乐折返跑相对以往400米跑道上4~6圈的各种变速跑、匀速跑、追逐跑来说,距离数字的暗示功能让男女学生在心理上起到一种微妙的变化,加之练习过程中音乐的介入、英语的提示能让学生注意力得以转移,在跑动次数不断的突破中又给学生带来实力的体现和自信心的增强。

在此练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忽略了时间的要求和音乐节奏的控制。

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语言激励和调动,学生内心对自身能力、实力的了解、知晓,能让学生很容易投入到此项练习中去。

6.音乐的可操作性强
本文中第二点中曾说到,“莱格尔”跑音乐的节奏有鲜明的特点,即音乐节奏是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分别在2分钟(20次)、5分钟(38次)、7分钟(56次)、10分钟(86次)、12分钟(108次)、15分钟(144次)、17分钟(170次)、18分钟(184次)处都有a let fast(再快一点)的提示,在其每一分段时间里,速度节奏从起始的8秒到逐步减至3秒。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练习需要,可通过相关视频软件,自由截取、编辑,灵活地运用到练习中去。

四、运用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
课前要用适宜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挑战练习的积极性和勇气。

2.精心布置练习场地
由于跑步总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运动,因此,在场地布置上尽可能色彩化、图案化,提高视觉冲击力,增加学生兴趣感。

3.强化课后及时分析和总结
“莱格尔”跑后,相当一大部分学生会惊讶自己跑的能力和实力,因此,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全体总结鼓励和个别表扬,是激发学生继续练习、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4.“莱格尔”跑需要与常规的耐久跑练习方法相互交融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面对跑圈时真正有勇气面对,不再畏惧和恐慌,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