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精做03 地球的运动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3)地球的运动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3)地球的运动一、单选题1.下左图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
下右图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
有关上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有太阳直射现象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2。
上右图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
④2。
北京时间(东八区)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回答1~3题。
1。
下列不属于“嫦娥一号”飞行领域的( )A。
地月系 B.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总星系2.嫦娥一号发射时,在伦敦(中时区)的华侨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当地的( )A。
10月24日0时05分B。
10月24日10时05分C。
10月23日0时05分 D.10月23日10时05分3.如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内移动轨迹图,当嫦娥一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
DA段B。
AB段C。
BC段 D.CD段3。
地处深山峡谷的尤坎镇(北纬59°53′)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
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持续时间约(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
9个月2。
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极夜区 B.地形的阻挡C。
海拔高度低 D.多阴雨天气3。
巨镜位于广场的()A.东侧B。
西侧C。
南侧 D.北侧4.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
某品种菊花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时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1.3地球的运动4

【转承】同学们,既然我们知道了地球存在着自转运动,那么什么是自转?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请大家先阅读课本完成这个表格。
【合作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学习】一、阅读书本P16—P17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教师演示知识点学生概括自转各方面特征用地球仪演示自转定义地球围绕自转轴的旋转运动演示地轴与赤道面轨道面赤道面演示地轴指向北极星地轴的空间位置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教师总结】地球自转的概念:自转的轨道面:【转承】了解完自转的定义、轨道面、自转轴后,我们再来深入来学习一下自转的方向特征。
【小组合作观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每组同学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两个角度观察自转的方向。
教师演示知识点学生概括自转各方面特征演示地球自转方向,从不同角度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恒星日太阳日时间23时56分秒24时自转度数360°360°59′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的公转;以太阳和以某恒星为参照物,测量、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其结果是不同的角速度线速度大小黄道面椭圆轨道: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
日期与太阳距离近日点远日点点纬度【教师总结】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发现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地球在绕日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的现象,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产生了回归运动的四至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设问】能够出现太阳直射的地方有哪些?那些地方有几次太阳直射?【小组探究活动:探究太阳回归运动】绘制回归运动图。
【教师讲解】通过绘制太阳回归运动图,我们发现,太阳一年中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最北到达北回归线,最南到达南回归线,所以,我们知道,全球会出现太阳直射的地方,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
同时,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回归线之间的纬度一年会出现两次直射。
【设问】太阳回归运动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直射在哪个半球?运动的方向是怎么的?完成下列表格。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地球运动新人教版课件

地球公转引起四季交替和不同地 区的温度差异,影响气候、植被 和农作物种植等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导致天文现象,如春分、 秋分、夏至和冬至等时间点。
地轴倾角和地球季节变化
1
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征
2
地球季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是由地球公转和地轴倾角
共同作用引起的,使得不同季节的温度、
日照时长和植被生长等发生变化。
3
地轴倾角的概念和特征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地球 运动新人教版课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件将从地球自转、地球 公转、地轴倾角和地球季节变化、时与经度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征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使得地球的各地表面在不同时间上经历白天和 黑夜交替。
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时区的划分和计算方法
时区的划分参考经线和协调世界时,计算时差可以使用经度和时间转换公式。
经度的概念和特征
经度是指地理上度量地球表面东西方向上位置的角度,通过经线来表示,范围为0°~180°。
总结
回顾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影响地理现象和天文现象。
运用地球运动的知识研究地理问题
地球自转引起地球表面的日照变化,从而形成地理现象,如昼夜变化、大气环流和风向等。
地球自转引起的天文现象
地球自转导致天文现象,如星空的移动、日出日落和恒星轨迹的变化。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概念和特征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椭圆轨道绕 太阳运动的现象,完成一周年约 为365.25天。
地球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地球公转引起的天文现象
地轴倾角是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 道平面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导致地 球季节变化。
高中地理精做03地球的运动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精做03 地球的运动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精做03 地球的运动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精做03 地球的运动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章行星地球精做03 地球的运动1.(2013•上海卷)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
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1.【参考答案】(1)3 5(2)135°W 11°43′N(3)16°34′S 56(4)延长减慢(2)赤道上日出地方时6点,此时太阳直射经度为45°W即地方时12点,说明轮船所在经度为135°W;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位于B点,B点为A点(90°N)与C点(66°34′N)的中点,所以B点距离北极点的纬度差是11°43′,所以直射点的纬度为11°43′N。
新教材高一地理精品专题作业 专题3 地球的运动(人教版2019)

专题3 地球的运动------------------------------------ 达标检测------------------------------------- 地理爱好者小明于夏至日乘坐高铁前往吐鲁番(42°54'36"N,89°11'24"E)进行研学考察,当日到达目的地后观看了大漠落日景观。
研学过程中,当地向导说到他们独具地域特色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文化,引起了组员们的兴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经查询知夏至日吐鲁番的昼长为15时14分,小明到达观赏地的北京时间约为()A.19:40 B.20:00 C.21:40 D.18:402.下列关于"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种文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地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B.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的特点C.早穿皮袄午穿纱冬季可能出现D.围着火炉吃西瓜冬季可能出现3.造就吐鲁番葡萄绿色无污染的有利条件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C.山麓平原带土壤肥沃D.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11月28日,陈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李老师当天发的一条消息。
根据图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4.李老师发该条朋友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北京的日出时间大约是5点多钟B.此后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该日李老师在东北方向看到了日出D.北京寒冷是因为昼长太短了5.从北京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悉尼此时采用夏令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时间为()A.ll月29日11:45 B.11月29日13:45C.II月28日12:45 D.11月29日13:49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Q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7.若黄赤交角变为25°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正确的是()A.热带范围变小B.温带范围变小C.寒带范围变小D.与现在相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飞船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2019-2020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1课件:1.3.1地球的运动(共15张PPT) (1)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23°26'
教材16页活动题
.夏至
.春分
.秋分
.
.
冬至
冬至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运动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 自转速度:
1个恒星日
1个太阳日 角速度 线速度
公转方向:
角速度相日 23小时56分4秒
(3)A
BC D B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特点: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公转速度——近日点(每年1月初)最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最慢
线速度:赤道处最大,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赤道)
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南北纬60°)
【典型例题一】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A处地轴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以某一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点,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其时
间长度为
;
(3)A、B、C、D四点中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的是 点,
一年 太阳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2、地球自转的周期
1恒星日 1太阳日
地球自转的角度
3600 360059′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参考点
遥远的恒星 太阳
3、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 处处相同,均为15°/时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19张PPT)

规律总结
⑶昼夜长短计算——看特点 ①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 15° ②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 =(24-日落时间)×2
夏季:一年中 白昼最长 、太阳最高 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
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3、4、5 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月为春季,依次类
③五带划分:以
回归线和极圈
为界限,将全球划
分为南北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
相同
;经度相差
12个时区
,每个时
经度15°
。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
基础自主筛查
(3)日界线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 24时(或0时)的经线 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 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 道上不偏转。
基础自主筛查
三、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半球 昼夜产生和昼夜交替产生原因不相同,地球不透明, 不发光产生昼夜,地球不停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晨线 。 (2)昼夜界线: AB 线为______ 太阳日。 (3)交替周期: 1 个_________
基础自主筛查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15° ,地方时相差 1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分为东、西各 区跨 准时。
地球的运动
基础自主筛查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节教案第四课时》word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节教案第四课时》word教案教学目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8、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9、了解四季的形成与五带的划分。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难点: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投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中午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新课学习(投影)图1.23a(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思考下列各题:1、太阳直射哪条纬线?2、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4、极昼和极夜现象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生:略师: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等长。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极昼现象出现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夜现象出现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读图指导)1、指向地心的光线→太阳直射光线→太阳直射点;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全球;图中标有一些昼长的数值,找出其分布的规律,比方说和纬度的关系,可联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节的活动所得的一个结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来说明分布规律的表述。
肯定学生“昼长由南向北减少”、“昼长从北极向南极减少”之类的说法,更要充分肯定“纬度越高,昼越长(短)”的表述。
3、极昼、极夜现象即昼长为24、0小时,注意图中昼长为24和0小时所涉及的范围。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图1.23b(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图1.23c(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组讨论并完成“读图思考”生:图1.23b(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精做03 地球的运动新人教版1.(2013•上海卷)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月7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
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1.【参考答案】(1)3 5(2)135°W 11°43′N(3)16°34′S 56(4)延长减慢(2)赤道上日出地方时6点,此时太阳直射经度为45°W即地方时12点,说明轮船所在经度为135°W;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位于B点,B点为A点(90°N)与C点(66°34′N)的中点,所以B点距离北极点的纬度差是11°43′,所以直射点的纬度为11°43′N。
(3)太阳直射点在11°43′N,根据同纬间距相同太阳高度相同推算:北京与太阳直射点纬间距为40°-11°43′即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间距为40°-11°43′,由此推算该地纬度=11°43′-(40°-11°43′)=-16°34′,即南纬16°34′;农历十五,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是地方时为0时,根据此时135°E地方时为24时,则121°E地方时为23:04,说明还需要等待56分钟到达24时。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为5月7日到6月22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延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2.(2012•上海卷)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
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十二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
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2.【参考答案】(1)6:24 6月23日东二(2)西略偏南 48 增大减小缩小增大(2)结合图示及地球自转方向知,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从A到B太阳直射点连续2次通过160°W,经过了2个太阳日,为48小时;期间太阳直射点向远日点靠近,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逐渐减小;南半球极夜范围逐渐缩小;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乙中。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的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地。
(4)a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d地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________个时区。
3.【参考答案】(1)见下图。
(2)(23°26′N,45°E)(3)d(4)24 66°34′ 6:00(5)17:00 21(4)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a地位于北极圈,昼长为24小时;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0°-23°26′∣= 66°34′;d地位于赤道上,因此6:00日出。
(5)此时135°W经线的地方时为0:00,北京时间为17:00,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为从135°W 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共跨21个时区。
4.读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来看,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_位置附近。
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2)此时A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B地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方向,此日华北地区早晨太阳从________方向升起。
(4)如果B地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刻C地的时间是________,全球日期与B地相同的范围与C 地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____。
4.【参考答案】(1)③先变快后变慢(2)18:00 43°08′ 6(3)东北东南(4)21日21时 3:1【解题思路】(1)根据甲图中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判断图示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判断图示日期为北半球冬至日;结合乙图的地球公转轨道图可知,③为近日点,所以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③位置附近。
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故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3)从南北方向上看,C地较A地离北极点更近,故位于北方;从东西方向上看,从A地看C地,与地球自转方向大致一致,故判断为向东,因此,C地位于A地的东北方向。
冬季,华北地区早晨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4)图中B地(90°E)的地方时为12月22日12时,则C地(135°W)的地方时为21日21时。
此时 22日的范围是从90°W向东到180°,21日的范围是从90°W向西到180°,二者之比为3:1。
5.我国某城市(36°34′N)的一个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图1为该小区分布平面图,图2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日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
(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 30°≈0.57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2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___,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________。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5.【参考答案】(1)F 小(2)小区位于36°34′N,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30°;正午时,楼的影长达34.66 m,远大于楼间距20 m。
(3)楼房间距应比上海宽。
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6.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
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地此日昼长约小时,日出时间是。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此时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_________(大、小)。
(5)此日34°N某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角度调整为度时能获得最大的热量。
(6)此日,荆州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6.【参考答案】(1)(17°N,80°W)(2)16 4点(3)34°(4)小(5)17°(6)D(2)结合前面分析,图示AC之间是夜,根据经度可以算出,夜长是8小时,所以A地昼长是16小时。
根据昼长公式,可以算出日出时间是4点。
(3)根据公式计算,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4°。
(4)此时,100°E时刻是0点,以东到180°经线是新一天,约80°。
从100°E向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为60°;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小。
(5)此日34°N某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角度调整为17° ,利于保证阳光垂直照射集热板,获得最大热量。
(6)此日,北半球是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
荆州看到正午太阳位于南部天空。
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D。
7.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日的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时刻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3)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____值(填“最大”或“最小”),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方向。
(4)该日C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填“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
(5)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______。
7.【参考答案】(1)12月22日(2)23. 5°S 15:40(3)最小正北(4)14小时短大(5)36.5° 47°(4)根据图中纬度,该日C地的昼长与A地的夜长相等。
C地所在经线是25°W,时刻是6点,可知A点日出时刻是7点。
A地夜长是14小时,C地昼长是14小时。
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大。
(5)最合适的夹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即36.5°,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47°,等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