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泵抑制剂SIBO
质子泵抑制剂有哪些

质子泵抑制剂有哪些引言: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主要通过抑制胃内质子泵的作用,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症状和促进溃疡的愈合。
本文将介绍质子泵抑制剂的种类以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一、质子泵抑制剂的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 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常用于治疗胃溃疡、食道炎等疾病。
奥美拉唑通常口服给药,剂量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与奥美拉唑类似,兰索拉唑也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食道炎等疾病。
兰索拉唑通常口服给药,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3. 泮托拉唑(Pantoprazole):泮托拉唑是一种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急性出血性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
泮托拉唑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具体使用方式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
4. 塞来昔布(Esomeprazole):与奥美拉唑相似,塞来昔布也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
塞来昔布常用于治疗酸相关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通常口服给药,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调整。
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使用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过大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增加,过小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2. 使用时机:质子泵抑制剂通常在餐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以保证药物的最佳吸收和作用。
3. 不良反应:质子泵抑制剂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腹胀等。
如果不良反应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咨询医生。
4.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质子泵抑制剂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质子泵抑制剂概述及临床合理使用

质子泵抑制剂概述及临床合理使用
一、质子泵抑制剂概述
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一类具有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抗酸药,有效
控制胃酸分泌的抑制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常用的PPIs包
括西美沙星(omeprazole)、利福平(lansoprazole)、强磷酰肌酸(pantoprazole)、丁乙司琼(rabeprazole)及贝司司琼(esomeprazole),它们应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内
窥镜检查期间的胃酸分泌抑制。
PPIs的临床使用有若干需要注意的点:
1、应用抗酸药物(包括PPIs)时,应注意药物服用前后的详细访谈,若出现症状(如心绞痛、腹痛、烧心)或者有较多血红蛋白和胃息肉的体征,则应更改治疗方案。
2、患者若使用PPIs长期治疗,应定期做全血球计数(CBC)、腹部
X线检查及血液检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3、PPIs除了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外,还可以治疗胃溃疡及十二
指肠溃疡及内窥镜检查期间的胃酸分泌抑制,但应注意药物服用前后的详
细访谈,以识别是否潜在的疾病。
4、对于患有子宫内膜癌、免疫抑制疾病和慢性肾病等患者,PPIs的
使用应十分注意,以免因抑制胃酸分泌而影响有效治疗。
5、PPIs的使用应遵循指南的推荐。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概述

奥美拉唑可完全阻断任何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 从而强烈、持久地抑制胃酸的分泌。
兰索拉唑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高。 泮托拉唑在弱酸条件下比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稳
缓解症状。
奥美拉唑:为一线治疗药物,口服20~40mg/d,4~6周可治愈,并可显著
降低食管内酸度。
兰索拉唑:口服30mg/d与奥美拉唑20mg/d疗效相同,但在缓解症状方面
优于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口服40mg/d与奥美拉唑20mg/d疗效相似。 雷贝拉唑:口服20mg/d与奥美拉唑20mg/d疗效相似,抑酸作用要比奥美
1.2
达峰时间(h) 0.5~3.5
2
1.1~3.1
2~5
1~2
生物利用度(%) 35/60
85
77
52
64/89
食物对A的影响 无影响
减小
无影响
无影响
减小
蛋白结合率(%) 95
97
98
96.3
97
主要代谢途径 CYP2C19 CYP2C19 CYP2C19 CYP3A4(N/A) CYP3A4
代谢比率 (R87%,S40%) (R56.6%,S81%) (N/A) CYP2C19(N/A) 57%
血液系统损害及电解质紊乱:质子泵抑制剂可引起全血细胞、 血小板、粒细胞减少及贫血等。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可引起 低钠血症。
循环系统损害:质子泵抑制剂可引起心绞痛、心悸、心率失 常、右束支传导阻滞及高血压等。
视觉障碍:国外报道奥美拉唑可致视力障碍、眼损伤、提醒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病人的视觉变化。
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概述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胃黏膜上的质子泵,从而降低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消化道的刺激和损伤。
质子泵抑制剂被广泛使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质子泵抑制剂的工作机制、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品种、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类药物。
工作机制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上的质子泵(也称为H+/K+-ATPase),阻断质子泵对胃酸的分泌。
质子泵位于胃黏膜细胞的酸泡膜上,它能够将胃细胞内的氢离子(质子)通过活性转运到胃腔中,从而产生胃酸。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质子泵结合,阻止质子泵将胃细胞内的质子转运到胃腔中,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
常见质子泵抑制剂品种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1.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第一个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2.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具有较强的抑酸作用,常用于治疗食管炎、胃炎等疾病。
3.泮托拉唑(Pantoprazole):具有快速起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适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华法林(Rabeprazole):高选择性抑制质子泵,具有较低的药物相互作用,适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用法用量质子泵抑制剂通常以口服药物的形式使用,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进行。
一般而言,成人常用奥美拉唑20mg每天一次,或兰索拉唑30mg每天一次。
对于严重胃酸过多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增加剂量。
在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期间,应注意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和注意事项,不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包括:1.抗凝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减少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活性,增加出血的风险。
2.抗癫痫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可能降低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的血药浓度,减弱药效。
质子泵抑制剂 铋剂 顺序

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顺序
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都是用于治疗胃酸反流症的药物。
在治疗胃酸反流症时,医生通常会选择给患者开具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并且这两种药物的应用顺序也很重要。
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中质子泵的活性,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
这种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胃酸反流症、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铋剂是另外一种用于治疗胃酸反流症的药物。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胃内黏液的分泌,从而缓解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铋剂可以缓解胃酸反流症和胃痛等症状,并且对于一些急性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种药物。
一般来说,质子泵抑制剂适用于胃酸反流症、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而铋剂则适用于胃痛、胃灼热、胃酸反流等症状。
如果患者同时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那么应该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再使用铋剂。
这是因为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而铋剂则可以增加胃内黏液的分泌,从而进一步缓解胃酸反流症的症状。
总之,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都是治疗胃酸反流症的常用药物,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应用场景也不同。
如果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应该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再使用铋剂,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也应该注意到一些注意事项,如避免过量使用、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等。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推荐

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推荐概述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道疾病的药物。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并提供一些建议用药情况。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1.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适用于治疗溃疡病、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一般建议成人口服剂量为每日20毫克,可根据病情调整用量。
2.尼扎地尔(Nizatidine):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疳积症等疾病。
一般成人口服剂量为每日150毫克到300毫克,分为1-2次服用。
3.培菲康(Pantoprazole):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适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成人一般口服剂量为每日40毫克,可根据个体差异适当调整。
推荐用药情况1.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适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建议每日口服20毫克,治疗期可根据病情决定,通常为4-8周。
2.胃食管反流病:奥美拉唑、尼扎地尔和培菲康都可以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其他胃肠道疾病:针对其他胃肠道疾病,如食管炎和疳积症等疾病,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质子泵抑制剂及用药剂量。
注意事项1.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需遵循医嘱,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医生的指导使用。
2.部分人群可能存在对质子泵抑制剂的耐药性或副作用,请在用药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过敏史。
3.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咨询或调整用药方案。
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是常用的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
在使用时,应根据疾病类型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质子泵抑制剂,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可能的耐药性问题。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机制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机制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一类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药物,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omeprazole)、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和雷贝拉唑(rabeprazole)等。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上特定细胞中的质子泵酶,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发挥其药效。
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质子泵酶的抑制和酸分泌的调节。
质子泵酶位于胃壁上的壁细胞中,负责将胃内的氢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盐酸,这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质子泵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与质子泵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从而干扰氢离子和氯离子的结合,减少盐酸的产生。
具体来说,质子泵抑制剂在胃壁中被吸收后,进入壁细胞,通过被酸性质的胃内环境激活,转变成可与质子泵酶结合的活性态。
然后,质子泵抑制剂与质子泵酶结合,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抑制了酶的活性,导致质子泵酶无法将氢离子与氯离子结合,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
除了抑制质子泵酶的活性,质子泵抑制剂还能够调节酸分泌。
由于质子泵抑制剂与质子泵酶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使质子泵酶的再生需要合成新的酶蛋白,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此过程中,胃酸的分泌将被暂时抑制。
然而,由于胃壁的细胞是可更新的,新细胞会合成新的质子泵酶。
因此,质子泵抑制剂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挥全效,并使胃酸分泌恢复正常。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治疗胃酸相关疾病。
它们广泛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GERD(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此外,质子泵抑制剂还可以与抗生素联用,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和胃溃疡。
总结起来,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上的质子泵酶活性,减少胃内的盐酸分泌,适用于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与质子泵酶结合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抑制胃酸的酸分泌,并通过调节胃壁细胞的再生过程,达到长效抑制胃酸的效果。
质子泵抑制剂概述及合理使用

质子泵抑制剂概述及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又称质子泵抑制药物或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胃中质子泵(即质子+-ATP酶)的药物。
质子泵是胃壁细胞中的一种酶类,能够将氢离子(H+)转运到胃腔中,从而产生胃酸。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质子泵的活性,降低胃酸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
这些药物通常以胶囊或片剂的形式口服,能够迅速被吸收到体内,并在酸性环境中转变成活性形式,与质子泵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1.消化性溃疡: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和预防复发。
2.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酸逆流造成的食管黏膜损伤,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
3.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非甾体类抗炎药常常引起胃黏膜损伤和消化道溃疡,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减少胃酸分泌,降低溃疡风险。
4.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原因之一,质子泵抑制剂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
然而,质子泵抑制剂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和风险,因此必须合理使用。
以下几点是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建议:1.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加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2.在开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便确定是否有其他合适的治疗选择。
在一些病例中,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就可以缓解症状。
3.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期间,定期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应逐渐减量,以减少反酸的发生。
5.质子泵抑制剂不应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胃酸抑制剂,能够治疗多种胃酸相关性疾病。
然而,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必须合理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并密切监测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肠道细菌感染
抑酸治疗:不良反应知多少
质子泵抑制剂(PPI)和组胺2受体拮抗剂(H2RA)是临床常用药,常规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等酸相关疾病的长期治疗。
应用PPI是否与肠道感染有关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在今年3月出版的《美国胃肠病学杂志》(Am J Gastroenterol 2009 104:S10)增刊上,加拿大学者桑德拉戴尔(M Sandra Dial)博士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
胃内低pH环境一直被认为是机体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之一。
近年来较多的研究提示,获得性或医源性低胃酸症与感染易感性增加有关。
最近一篇关于胃酸抑制剂的系统综述指出,胃酸抑制剂确实可增加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
抑酸与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是否有关的争议最大,与针对其他病原体的研究(均是在社区进行的研究)相比,大多数CDAD研究是在医院内进行的,对照组选择不当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随着胃酸抑制剂使用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及多药耐药病原体的增多,继续进行抑酸治疗与感染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
药物安全监督资料
腹泻一直被认为是PPI的最常见副作用之一。
荷兰两项有关兰索拉唑药物安全监督大样本研究报告中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7%和4.1%。
英国两项药物安全监督研究也将腹泻列为最常报告的PPI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一项研究显示腹泻是停用PPI的最常见原因。
在一项纳入807例长期(12个月)服用奥美拉唑患者的较小样本前瞻性研究中,腹泻发生率为
9.3%。
在一项纳入长期服用泮托拉唑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腹泻发生率为14%(21/150例),虽然研究者考虑只有2例患者的腹泻直接由泮托拉唑引起,但该研究未说明这样推断的依据。
在上述6项研究中,仅1项明确报告腹泻原因是否由感染所致。
在该项研究中,有33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其中弯曲杆菌感染7例,胃肠炎24例,沙门菌感染1例,贾第虫感染1例。
另外,这些研究均是在CDAD与PPI相关报告发表前进行的,均未考查或报告CDAD。
最近意大利学者报告了老年门诊患者的腹泻发生率和相关药物的应用情况。
结果显示,腹泻总患病率为9.1%,PPI使用者的腹泻发生率为12.3%。
多变量分析显示,腹泻与PPI的使用显著相关,比值比(OR)为2.97,相关性大小仅次于抗生素与腹泻的相关性。
虽然这些研究多数未确定腹泻的病因,但感染是急性腹泻的最常见原因,因此在这些患者中,有些腹泻可能与感染有关。
此外,PPI与感染性腹泻相关的观点相对较新,并存在争议,有些相关性可能尚未被探讨。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动物研究结果
艰难梭菌是厌氧菌,可形成孢子,耐酸的孢子一向被认为是艰难梭菌传播的主要载体。
孢子在增殖期对酸非常敏感,但增殖期的孢子一直被认为对疾病的传播并不重要。
仓鼠模型资料显示,将艰难梭菌孢子注入仓鼠胃内后,孢子在小肠转化进入增殖期,小肠pH为碱性可促进其生存。
基于此,人们一直认为胃液的酸度对CDAD并不重要。
目前尚无CDAD的人类模型,也不知道艰难梭菌孢子在人体内进入增殖期的时间、部位及其影响因素。
在仓鼠模型中,75%的孢子在1小时内转变进入增殖期,人的胃排空时间可能较1小时长很多,而且PPI还可延长胃排空时间。
有人推测在刺激艰难梭菌孢子转变进入增殖期过程中胆汁酸盐起一定作用,而细菌过度生长可显著增加肠腔内未结合胆汁酸盐的浓度。
已有研究显示,接受PPI治疗者的上段小肠存在细菌过度生长。
最近一项研究也提示艰难梭菌在潮湿的表面最长可存活6小时,在服用PPI患者的酸性胃内容物中也可存活。
近期完成的2项艰难梭菌感染研究似乎支持PPI在艰难梭菌感染中起作用。
在第1项研究中,在接种艰难梭菌前,1组小鼠模型应用PPI,另1组小鼠模型应用氨苄青霉素。
结果显示,2组小鼠的感染率、毒素生成和结肠损伤情况相似。
第2项研究显示,pH升高(pH=6最佳)、存在氯化钾和无机磷酸盐有利于孢子的发芽。
由于胃内质子泵用钾离子交换氢离子,所以阻断质子泵除可能导致胃pH水平升高外,还可能增加肠腔内的钾离子浓度。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证据
虽然人们一直认为胃屏障功能在CDAD发病机制中并不重要,但是探讨胃酸抑制与CDAD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多,共有27项研究,其中23项研究是针对PPI的。
在27项研究中,5项研究在社区进行,其余22项在医院进行。
大多数非艰难梭菌感染研究是在社区完成的,而多数CDAD研究是在医院内进行的。
在社区研究中,3项研究证实CDAD与PPI有关,2项研究证实CDAD与PPI无关。
其中证实与PPI无关的1项研究纳入的是接受抗生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因此PPI对大量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非老年患者的作用有可能被忽略。
最近一项医院内研究显示,以前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CDAD患者暴露于酸抑制剂的OR显著高于接受抗生素治疗者(6.7 对1.6)。
在对住院患者的研究中,17项研究观察到CDAD患者暴露于升高胃液pH药物的OR较高。
在所有研究中,19项研究观察了PPI的情况,其中12项研究显示CDAD与应用PPI有关。
在分别对PPI和H2RA进行观察的12项研究中,10项研究证实应用PPI增加CDAD危险的作用较应
用H2RA大。
在显示H2RA的作用似乎较大的研究中,1项研究的强度可能不够,未能发现PPI与CDAD的关系,该研究仅纳入27例患者,应用PPI者很少。
另一项研究表明,医院内CDAD压力较大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因为很多ICU患者常规使用胃预防措施,特别是使用H2RA, H2RA所致的危险升高可能是危重病的代名词。
有4项研究针对联合应用抗酸分泌药和(或)抗酸药,在全部4项研究中,接受升高胃液pH药物治疗患者的CDAD危险似乎都升高。
其他肠道细菌感染
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对酸敏感,在pH<3的环境中不能存活,感染量大才能引起感染。
研究显示,沙门菌感染与获得性低胃酸症(胃次全切除术后患者)有关。
5项病例对照研究报告了沙门菌感染与抑酸治疗的关系,其中4项研究报告沙门菌感染与抑酸治疗显著相关(OR范围为2.6~11.2)。
在这4项研究中,3项研究分别分析了PPI和H2RA 各自的作用,这3项研究均显示采用PPI治疗者的沙门菌感染危险升高。
在未发现抑酸治疗增加沙门菌感染危险的一项研究中,奥美拉唑有增加沙门菌感染危险的趋势(OR 为1.6)。
一项研究报告了1例复发性沙门菌感染患者,该患者在用PPI后患沙门菌感染,再次用PPI后又发生沙门菌感染。
弯曲杆菌感染
弯曲杆菌对酸敏感。
5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抑酸治疗增加弯曲杆菌感染危险(OR为1.7~11.7),3项研究中抑酸治疗与弯曲杆菌感染危险的OR为3~5。
在对PPI和H2RA引起弯曲杆菌感染危险增加程度进行比较的研究中,除1项研究外,其他研究均显示PPI有增加弯曲杆菌感染危险的趋势,支持酸抑制程度与弯曲杆菌感染发病危险升高程度相关的假设。
但是,结果有矛盾的两项研究是由同一组研究者用同一个数据库资料完成的。
较早的一项研究提示胃酸抑制不增加细菌性胃肠炎危险,但该项研究中胃肠炎事件较少,PPI使用较不频繁,H2RA与PPI 都与其他药合用。
在该项研究中,服用奥美拉唑患者胃肠炎危险增加接近有统计学意义(OR为
1.7)。
较晚发表的一项研究病例较多,总的PPI使用也较多。
在该项研究中,应用PPI可增加弯曲杆菌感染危险,而且随着PPI剂量的增加和疗程的延长,感染危险也随之增加。
细菌性胃肠炎
最近一项纳入220例患儿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在4个月的随访期内,接受抑酸治疗患儿的胃肠炎发病危险升高(OR为3.6)。
未观察到H2RA与PPI使用者的发病危险存在差异,但因为每组分别只有47例和44例患儿,研究的强度可能较弱,未能从中发现显著性差异。
一项研究纳入76例长期住在福利院患不同程度脑病的患者,其中17例服用H2RA,18例服用PPI。
服用抑酸剂患者的胃肠道感染发病危险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性(OR为3.5)。
(蒋鸿鑫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