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策略的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合集下载

企业战略管理与市场竞争策略

企业战略管理与市场竞争策略

企业战略管理与市场竞争策略Strategy 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有效的企业战略管理和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是为了提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优势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企业战略管理与市场竞争策略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有效的策略管理模型和竞争策略。

一、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明确和实施目标、使命和愿景,以及设计和实施相关战略来引导和协调其各项活动的过程。

有效的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并在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步骤包括环境分析、目标设定、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绩效评估。

环境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外部市场环境的竞争态势和趋势,并评估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和劣势。

基于环境分析的结果,企业可以设定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为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战略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企业资源等因素,确定适合企业的战略方向和重点。

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通过组织、协调和监控来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

绩效评估是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战略。

二、市场竞争策略市场竞争策略是企业为了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

市场竞争策略的核心目标是在市场上挖掘和占有利润增长的机会,并迎击竞争对手的挑战。

常见的市场竞争策略包括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专注战略和创新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通过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特点,以区别于竞争对手来吸引顾客。

成本领先战略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专注战略是针对特定市场细分并专注于满足特定顾客需求。

创新战略是通过不断创新和引入新产品或服务来在市场上获取先发优势。

为了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企业需要进行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详细分析,了解顾客需求和竞争态势。

同时,企业还需要评估自身资源和能力,确定适合的策略方向和重点。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挑战。

基于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 术 研 讨
I 科 技 2 1年第8 工 02 期
基 于环 境规制约 束下企业 竞争 力 提 升的影响 因素分析
杨 建 斌 陈 学 海
渭南师范学 院经济与管理 学院 7 4 0 陕 西 渭 南 l00 摘 要 环境规制约束 下企业竞争力提 升存在诸 多的影响 因素 ,这些 因素之 间的作 用关系,可以概括为资源和能源的 匹配; 内 部 资源与 内外部环境之 间的平衡 ;环境要素 获取过程 中的协调 与统筹。本文 以环境规制约束下企 业竞争 力提升 的影响 因素分析入手 ,探 讨 企 业 竞 争 力 的提 升 。
过 来 ,企业对政 府的激励 性规制采取了积极的创新 行为 ,这样企业会 采取创新行为以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使环境补偿成本减低 ,并获得经 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 。其二为企业对政府的环境规制采取了主动的 刨新行为 ,但由于企业 自身的原因 ,如资金 、技术和人力资源状况等 方面的差别 , 而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所 进 提高 ,但企业的竞争力却相对下降 。其三为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产 品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同 ,从而使不同企业对环境污染所支 付的成本存在差异 ,但与此同时衡量企业环境绩效的指标和标准却采 用同一个标准 ,这也影响不同企业的环 境管理 成本 。 ( )企业 外部因素 。企业 受到产 品生 命周期 、产 品替代和市场 2 需求等因素的约束 ,企业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 果 ,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企业的生产能力都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 ,这 也导致企业的创新补偿存在不确定性 。另外 ,企业 的创新补偿能 否实 现与政府环境规制运作模式的选择 以及对企业创新 的激励程度等密切 相关 。
12 企 业 获取 “ 先动 优 势” 的影 响 因素

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_基于_波特假说_的质疑

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_基于_波特假说_的质疑
贸易与环境
《国际贸易问题》2007 年第 5 期
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
—— —基于“波特假说”的质疑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许士春
摘要:波特假说认为,恰当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管制企业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然 而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波特假说不具有一般性。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在企业的生产成 本、产品的差异化、企业对环境管制的态度等方面,企业的处境不同,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也就不同。我们不能完全迷信于波特假说,而是要具体分析我国企业的现状,制定适合我国企业发展 的环境管制措施,尽量减少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负面影响。
- 80 -
《国际贸易问题》2007 年第 5 期
贸易与环境
业使用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原材料越多,它在 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增加的成本就越大,生产工艺 需要进行的革新也就越多。
- 78 -
《国际贸易问题》2007 年第 5 期
贸易与环境
制为基础,对企业具有激励作用。波特指出,有 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环境规制应具有如下特 征:第一,必须为企业创新提供最大空间,管制 目标应可通过灵活的方式实现,从而将创新途径 留给企业而不是标准制定部门;其次,管制应能 促进连续创新,而不是锁定于某种特定技术上, 并通过鼓励创新来达到和超越这些目标;第三, 管制过程应分阶段实施,尽可能减少不确定性, 同时应以管制者和企业之间合作的方式来实施。
(一)基于成本方面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可 行性分析
1.环境管制引起成本增加的决定因素分析 (1)环境外部性的类型和程度
经济行为对环境的损害程度自然会影响到环 境管制成本内部化后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某些 产业对环境的损害很严重,而另一些产业有可能 不会产生任何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损害。对于环 境损害程度大的企业来说,则潜在环境成本增加 较大,而对环境损害程度小的企业,其潜在环境 成本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一个企业资 源的使用密集度和污染密集度进行分析。其中, 污染密集度主要表现为污水、废气以及一些有毒 的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污染密集度间接地衡量 了需要但尚未被内部化的外部环境成本,因此, 可用来分析对未来竞争力的影响,可以表示一个 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后潜在成本可能增加的幅 度。因此,如果实行完全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则 污染密集度就与潜在成本增加有一定的关系。资 源的使用密集度与污染密集度是类似的,一个企

小米公司差异化战略研究

小米公司差异化战略研究

小米公司差异化战略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小米公司的差异化战略,探究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独特且创新的策略取得优势地位。

本文将概述小米公司的背景,阐述其从诞生之初就坚守的“为发烧而生”的初心,到如今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述小米差异化战略的内涵,包括其独特的产品设计、创新的营销手段、以及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等。

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全面解析小米差异化战略的形成背景、实施过程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本文还将对小米差异化战略的成功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其他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差异化战略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小米公司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二、小米公司的差异化战略分析小米公司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小米公司在这一战略指导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差异化:小米公司注重产品的创新。

在智能手机市场,小米不断推出具有独特设计和高性价比的新品,例如采用先进的摄像头技术、长续航电池和流畅的操作系统等。

小米还涉足多个领域,如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通过跨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小米公司强调用户体验的优化。

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小米不断优化其产品和服务,以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体验。

例如,小米的MIUI系统不仅具备丰富的功能,还注重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喜爱。

再次,小米公司采取了独特的营销策略。

通过线上直销和社交媒体营销,小米成功降低了渠道成本,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同时,小米还积极与粉丝互动,收集用户反馈,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企业环境中的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提升

企业环境中的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提升

企业环境中的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提升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保护责任也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提升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企业环境中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环境保护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环境保护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提升企业信誉和品牌形象环境保护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

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信誉和品牌形象,获得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

例如,拥有良好的环境保护记录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支持和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1.2 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可以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污染物产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环境保护还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流程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举例来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污染物排放。

1.3 开拓新市场和拓展业务领域环境保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环保产业逐渐成为发展的新兴产业。

积极参与环保产业,企业可以开拓新市场、拓展业务领域,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二、企业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升的策略2.1 强化环境管理与治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治理措施,确保严格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并超越最低限度要求。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协作等方式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员参与的环境保护氛围。

2.2 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企业应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流程,减少废弃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同时,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增加产品的再生利用率和可持续性。

通过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实现资源与利益的最大化。

2.3 投资环保研发和创新企业应加大对环保研发和创新的投入,积极探索符合企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环保技术和产品。

SWOT分析 识别企业市场机遇与威胁 提升竞争优势

  SWOT分析 识别企业市场机遇与威胁 提升竞争优势

SWOT分析识别企业市场机遇与威胁提升竞争优势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企业战略管理工具,它通过评估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威胁,帮助企业识别市场机遇和威胁,并提升竞争优势。

本文将围绕SWOT分析的概念、步骤和应用展开讨论。

一、概念介绍SWOT分析是指从企业的内外环境两个维度,分别评估其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威胁。

其中,优势和劣势主要关注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机遇和威胁则关注外部环境中的市场、竞争和政策等因素。

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全面了解其竞争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方向。

二、SWOT分析的步骤1. 内部优势(Strengths)评估:评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资源和能力等方面,包括品牌声誉、技术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等。

这些优势将对企业实施市场营销策略和打造竞争优势起到重要作用。

2. 内部劣势(Weaknesses)评估:识别企业在品质控制、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对劣势的认知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有助于规避内部风险和问题。

3. 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评估:分析市场趋势、行业发展和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在这些因素下可能带来的机遇。

了解并抓住机遇,有助于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和增长点。

4. 外部威胁(Threats)评估:识别潜在的市场竞争对手、供应链问题、法规限制等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威胁。

通过认识和应对威胁,企业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对策,保护自身利益。

三、SWOT分析的应用1. 确定企业战略: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全面了解其内外部环境,为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利用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相结合,制定差异化竞争战略,以提升市场份额和利润。

2. 资源配置和优化:基于对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的评估,企业可以调整资源配置,提升内部管理能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风险管理和预警:通过SWOT的外部威胁评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市场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防范,以保护企业的利益。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引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以确保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持续的发展。

SWOT分析是一种常见的竞争战略分析工具,通过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研究,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SWOT分析的理论基础SWOT分析是竞争战略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它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帮助企业确定战略方向和发展重点。

SWOT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分析企业内部环境:SWOT分析首先关注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指企业在竞争中相对其他企业拥有的优势条件,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劣势则是企业相对竞争对手的不利条件,包括资源不足、技术滞后、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劣势。

2. 分析企业外部环境:SWOT分析还需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

机会是指外部环境中对企业有利的条件和趋势,包括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扶持等;而威胁则是外部环境对企业不利的因素,包括竞争加剧、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等。

3. 制定竞争战略: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企业可以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SWOT分析在企业竞争战略中的应用1. 分析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企业内部的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基础。

企业的内部优势可以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声誉、成本优势、资源储备等。

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并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制定相应的战略。

某企业在技术方面具有专利技术和独特的产品设计能力,这将是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战略管理中的内外环境分析与竞争优势创造

战略管理中的内外环境分析与竞争优势创造

战略管理中的内外环境分析与竞争优势创造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内外环境的分析和判断,以及制定合理的战略来指导组织的发展。

内外环境分析和竞争优势创造是战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讨论,并分别介绍其步骤和具体内容。

一、内环境分析内环境分析是指对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机制的评估和分析,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为制定战略提供依据。

步骤:1. 确定分析的层次和范围:整体组织层面还是具体部门层面?2. 收集内部信息: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财务状况、运营流程等。

3. 评估资源和能力: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市场定位等进行评估。

4. 分析内部机制:了解企业的管理系统、组织文化、沟通机制等。

内容:1. 组织结构:了解企业的层级结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判断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2. 人力资源:评估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员工的士气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包括利润状况、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比率等,判断财务健康状况。

4. 运营流程: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供应链等流程,评估其效率和竞争力。

5. 管理系统:分析企业的决策制定、执行和监控机制,判断其有效性和协调性。

6. 组织文化:了解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员工认同程度,评估其对战略执行的影响。

二、外环境分析外环境分析是指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行业竞争和宏观经济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揭示外部机会和威胁,为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步骤:1. 确定分析范围:选择主要市场和行业进行分析。

2. 收集外部信息:了解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等。

3. 分析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的战略、产品、价格等,评估其竞争优势和策略走向。

4. 评估市场需求:分析消费者需求和趋势,掌握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

5. 研究宏观经济环境:了解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势,评估行业风险和机会。

内容:1. 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分析市场的规模、增长率和预期,判断市场是否具有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3月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第3期 文章编号:1000-6788(2005)03-0026-06基于差异化策略的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研究穆 昕,王浣尘,李雷鸣(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030)摘要:从产品差异化角度建立寡头竞争模型,针对当提高产品环境质量成本递增,消费者对产品环境影响具有不同偏好情况下,清洁产品和污染产品生产厂商的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不对产品环境影响进行管制以及对污染产品进行收费时,清洁产品生产厂商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并且政府环境法规越严格,清洁产品生产厂商利润越高.这表明,从差异化策略角度实行环境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关键词: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收费;环境管理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Differentiation Base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MU Xin,WANG Huan-chen,LI Lei-ming(Management Schoo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Abstract: In a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umers differin their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and the coexistence of substitute products with differentenvironmental impacts, the profits of cleaner and dirtier producer a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that, under both conditions while there is no regulation and product charge is conducted on thedirtier products, the cleaner producer get higher profit. It also shows that, from the view ofdifferentiatio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will improve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 differentia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product charg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 引言环境问题的恶化使社会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业绩,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将环境管理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但多数管理者认为,企业在环境保护与市场竞争力之间处于两难境地,环保投资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1].随着政府环境政策和企业环境管理活动的不断推出和实施,各国学者对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Porter和Linde(1995)认为,污染其实是一种低效率的表现,严格的环境法规可以促使企业更有效利用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2].Christmann(2000)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完善产品设计等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3].曲如晓(2001)指出,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政策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竞争优势[4].但Walley和Whitehead(1994)认为,对单个企业而言,随着环境治理成本的不断增加,厂商越来越难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5].根据Porter竞争理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主要有成本领先和差异化[6]. Reinhardt(1998)研究指出,虽然环境管理会提高生产成本,但厂商可以采取差异化战略,根据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环境属性、改变产品包装、开发绿色产品,并通过提高价格,获取较高的利润[7].傅京燕(2002)指出,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偏好及需求弹性的差异,通过实行差异化策略获取竞争优势[8].目前,关于环境管理与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贸易中环境法规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4,9],收稿日期:2004-05-09作者简介:穆昕(1975—),男,山东聊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第3期 基于差异化策略的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27而对单个企业环境管理与收益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方法[3,10].本文通过建立纵向差异化模型,针对实行纵向差异化的不完全竞争产业中,当提高产品环境质量成本递增,消费者对产品环境质量具有不同偏好时,不同环境质量产品生产厂商的收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不对产品环境影响进行管制以及对污染产品进行收费时,生产清洁产品的寡头厂商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并且政府环境法规越严格,污染产品生产厂商利润越低,清洁产品生产厂商利润越高.2 模型建立考虑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两厂商生产环境影响不同的替代产品.假设市场上有一消费群体,消费者对不同环境质量的产品具有不同偏好.用θ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环境质量的偏好参数,θ在区间],0[Θ上均匀分布,密度为Θ/1.假设消费者对产品只有单位需求,定义偏好参数为θ的消费者效用函数为p e e U −=θθ),( (1)其中,e 表示产品的环境质量;p 为产品价格.假定生产环境质量为e 的产品,厂商需要投入固定成本()αe e C =,其中1>α,则()0'>e C ,()0"≥e C ,说明提高产品环境质量的成本递增.该成本函数表明产品环境质量是作为固定成本(如技术投资、生产设备投资),与边际成本无关,并且不考虑产品的可变成本.寡头厂商进行两阶段博弈:阶段1 两厂商同时确定产品环境质量1e 和2e ; 阶段2 厂商进行价格竞争.3 无政府管制时产业均衡假定厂商1产品的环境质量为1e ,价格为1p ;厂商2产品的环境质量为2e ,价格为2p ,并且21e e <,21p p <.在此,称环境质量为1e 的产品为污染产品,环境质量为2e 的产品为清洁产品.定义1θ为消费者购买污染产品和不购买任何产品无差异的临界偏好参数值;2θ为消费者购买污染产品和清洁产品无差异的临界偏好参数值.则),0[1θθ∈时,消费者不购买任何产品;),[21θθθ∈时,购买污染产品;],[2Θ∈θθ时,消费者购买清洁产品.假设消费者不购买任何产品的保留效用为0,消费者偏好参数的临界值满足:⎩⎨⎧−=−=−2221121110p e p e p e θθθ (2) 这里隐含着假定企业的产品没有完全覆盖市场.由式(2)可得111e p =θ , 12122e e p p −−=θ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污染产品的市场需求为12θθ−,清洁产品的市场需求为2θ−Θ.由此可以得出污染产品和清洁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分别为()()21121211e p e p e e q −−=,()()()[]12121221p p e e e e q −−−Θ−= (3)两厂商的利润函数为()()()121121211e C e p e p e e p −−−=π,()()()[]()212121222e C p p e e e e p −−−−Θ−=π (4)根据一阶条件,两种产品的均衡价格为()12112*14e e e e e p −−Θ=,()12212*242e e e e e p −−Θ= (5) 相应的均衡产量为()122*14e e e q −Θ= ,()122*242e e e q −Θ=(6) 厂商的净利润分别为2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年3月()()()12121221214e C e e e e e e −−−Θ=π, ()()()221212222244e C e e e e e −−−Θ=π (7)二阶条件要求,相关海赛矩阵的主子式以负号开始,在符号(正,负) 上交错.经计算得海赛矩阵为()()()()()()()()()()2412212124122121241221212141221222"4584584872"4872e C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C e e e e e −−+Θ−−+Θ−+Θ−−+Θ−可以验证,上述海塞矩阵满足二阶条件.根据一阶条件,两厂商同时决定自己产品的环境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04741'312221322=−−−Θe Ce e e e e (8) ()()()04812162'312221221322=−−+−ΘeC e e e e e e e (9)引入12e e =λ,表示两种产品的环境质量差异化程度,并且1>λ,则式(8)、(9)可化为 ()()()1'3221474e C =−−Θλλλ (10)()()()2'322142344eC =−+−Θλλλλ (11)由式(10)可知,074>−λ.令()()322142344−+−Θ=λλλλA ,()22e C AeB −=,B Ae e g −=)(,则)(e g 为)(e C 在2e 点的切线,)()(22e C e g =,()())()(142344)(2213221e C e e e g +−−+−Θ=λλλλ由于)(e C 为凸函数,并且12e e >,所以)()(11e C e g <.令()()()1212122124e g e e e e e e −−−Θ=π,则1ππ>.将λ、)(1e g 代入π、2π可得()()()()()()()()()323222222214741141234414114−−−Θ=−−+−Θ−−−−Θ=−λλλλλλλλλλλππe e (12)由于1>λ,074>−λ,可知02>−ππ,所以12ππ>.说明寡头垄断市场中,当提高 产品环境质量成本递增,消费者对产品环境 质量具有不同偏好,并且政府不对产品环境 影响进行管制时,虽然生产清洁产品成本较 高,但厂商仍可以通过实行质量差异化策略 获取较高的利润.结论1 寡头垄断市场中,当提高产品环境质量的成本递增,消费者对产品环境质 量偏好不同,并且政府不对产品环境影响进行管制时,生产清洁产品的厂商通过实行纵 向差异化可以获得较高利润. 图1 无政府管制时产业均衡上述结果可以由图1表示.其中,*1e 和*2e 分别为污染产品和清洁产品的均衡质量;()*21*1,e e R 和()2*1*2,e e R 分别为竞争对手产品质量给定时污染厂商和清洁厂商的收入函数;()e C 为成本函数;*1π和*2π分R ,C C(e) R 2*(e 1*,e 2)R 1*(e 1,e *)g(e)e e 1* e 2* 0 π*π2*第3期 基于差异化策略的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29别为两厂商的均衡利润;)(e g 为)(e C 在2e 点的切线.4 产品收费对产业均衡的影响产品收费是针对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污染的产品收取费用,通过影响产品价格和需求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实践证明,对具有环境影响的产品进行合理收费可以影响消费者和生产厂商的行为,并取得良好的环境效果[11].考虑上述差异化产品市场中,政府对环境影响较重的污染产品1根据其价格进行收费,费率为t ,10<<t ,令t −=1τ.此时,两厂商的利润函数变为()())(14112221e C e −−−Θ=λλτπ (13)()()()222221414e C e −−−Θ=λλλπ (14)根据一阶条件,厂商同时决定自己产品的环境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便于分析,取2=α,则()()132221474e =−−Θλλτλ (15)()()23222142344e=−+−Θλλλλ(16)同理,由式(15)可知074>−λ.式(15)、(16)相除 ()λλλλτλ181216742=+−− (17)式(17)对τ求导可得()()28452416474d d 2323−+−−−=λλλλλτλ (18) 由于1>λ,074>−λ,可以验证0<τλd d ,即0>dt d λ.说明对污染产品收费会提高两种产品的环境质量差异程度.式(15)对τ求导可得()()()()τλλλτλλλλτd d 147814274d d 423221−+Θ+−−Θ=e (19) 将τλd d 代入式(19) ()()()()()()⎥⎥⎦⎤⎢⎢⎣⎡−+−−−+−−−Θ=284524161427478114274d d 2323221λλλλλλτλλλλτe (20) 同理可以验证,0d d 1>τe ,即0d d 1<te,说明对污染产品收费会降低污染产品的环境质量. 式(16)对τ求导,整理可得30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年3月()()42214154d d −+Θ−=λλλe (21) 由1>λ可知0d d 2<e .由于0d d <λ,所以0d d 2>e ,即0d d 2<te ,说明对污染产品收费,清洁产品的环境质量也会降低.结论2 对污染产品收费会降低两种产品的环境质量,提高两种产品的环境质量差异化程度.式(5)对τ求导,整理可得()()()()τλλλτλλλλλτd d 141d d 14184d d 222221e e p −−Θ+−−+−Θ= (22) 由式(16)、(21),将2e 和λd d 2e 代入式(22),可以验证,0d d 1>τp ,即0d d 1<t p ,表明对污染产品收费会降低其产品价格.同理可得()()()()()τλλλλλτλλτλλτd d 148567648d d 1412d d 146d d 52332222−++−Θ=−−Θ+−Θ=e e p (23) 由1>λ,0d d <τλ可以验证0d d 2<τp ,即0d d 2>tp ,说明对污染产品收费会导致清洁产品价格提高. 式(6)对τ求导,整理可得0d d 1>q ,0d d 2>q ,即0d d 1<t q ,0d d 2<tq ,说明对污染产品收费会降低两种产品产量.上述结果表明,在实行产品质量差异化的寡头垄断市场中,对环境影响较重的污染产品进行收费时,污染产品价格和产量都降低,污染产品生产厂商为了增加利润会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导致其市场竞争力降低.此时,清洁产品生产厂商可以通过降低产品环境质量、提高价格与污染产品竞争.式(13)对τ求导,并将式(15)代入可得()()()()()()2122223121141d d 1412d d 1474d d −−Θ+−+Θ+−−Θ−=λλτλλτλτλλλττπe e e (24) 由于0d d <τλ,0d d 2>τe ,所以0d d 1>τπ,0d d 1<tπ,说明对污染产品收费会降低其生产厂商利润. 式(14)对τ求导,并将式(16)代入可得()()()()τλλλτλλλτπd d 14124d d 14124d d 2323222e e −+Θ−−+Θ= (25) 同理,由于0d d <τλ,0d d 2>τe ,可知0d d 2<τπ,说明对污染产品收费会提高清洁厂商利润. 结论3 对污染产品收费会降低其生产厂商利润,提高清洁产品生产厂商利润.上述结果表明,实行质量差异化的寡头垄断市场中,对环境影响较重的污染产品进行收费时,污染产品的环境质量、价格、产量都降低,并导致其厂商利润降低;此时,清洁厂商则可以以较低的环境质量,较高的价格进行市场竞争,并获得更高的利润.上述结果可以由图2表示.其中,*1e 、*2e 和'*1e 、'*2e 分别为无管制和对污染产品收费时两种产品的均衡质量;*1R 、*2R 和'*1R 、'*2R 分别为无管制和对污染产品收费,竞争对手产品质量给定时,污染厂商和清洁厂商的收入函数;()e C 为成本函数,*1π、*2π和'*1π、'*2π分别为无管制和对污染产品收费时两厂商的均衡利润.图2表明,对污染产品进行收费时,两厂商的环境质量都降低,但由于污染厂商的收入曲线降低,而清洁厂商的收入曲线升高,导致污染厂商利润降第3期 基于差异化策略的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31低,而清洁厂商利润增加.5 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寡头垄断市场中, 在提高产品环境质量成本递增,消费者对产品环境质量具有不同偏好情况下,政府不对产品环境影响进行管制以及对污染产品进行 收费时,实行环境质量差异化的清洁厂商都 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并且政府对产品环境质量要求越严格,清洁厂商利润越高. 研究结果也说明,寡头垄断市场中,当 提高产品环境质量成本递增时,虽然从成本 角度而言生产清洁产品处于不利地位,但如果消费者对产品的环境影响具有不同偏好, 图2 污染产品收费对产业均衡的影响清洁产品生产厂商可以采用纵向差异化策略,针对环境意识较高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既可以避免与污染产品的激烈竞争,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政府对污染产品的管制也将越来越严格,这都表明,进行环境管理以经不仅仅是企业的一种义务,更是一个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机会.参考文献:[1] Lovins 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Porter M E, Linde C V.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 Journal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5, 9: 97-118.[3] Christmann P. Effects of best practice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n cost advantage: the role ofcomplementary asse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43):663-680. [4] 曲如晓. 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新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1,(9):59-63.Qu ru-xiao. New Perspective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1,(9):59-63.[5] Walley N, Whitehead B. It's Not Easy Being Gree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4,(5):46-53. [6] M•波特. 竞争战略[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Porter M. Competitive Strategy[M]. Beijing: Huaxia Press,1997.[7] Reinhardt F L. Environment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mplications for corporate strategy [J]. 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 1998,(40):43-73.[8] 傅京燕.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J]. 中国工业经济,2002,(6):37-44.[9] 俞剑平,蒋瑛璎. 绿色贸易发展与政府在位研究:以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析[J]. 世界经济,2004,(4):30-34.Yu Jian-ping, Jiang Ying-ying, Ge Gao-ji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trade and governmental management: Two-sector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 analysis[J]. World Economics, 2004,(4):30-34. [10] Stanwick P A, Stanwick S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Size,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8, 17(2): 195-204.[11] 罗勇,曾晓非.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Luo yong, Zeng xiao-fei. Economic Instrumen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2.R ,Cπ1* C(e)R 2*e e 2‘* π2*0 π2‘*R 2‘*R 1*R 1‘*e 2* π1‘*e 1* e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