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2课课件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2(课件+教案,24份) 人民版6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共21张PPT)

边境问题 ──《史记·匈奴列传》 6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 要求(根本原因)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危机四伏 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
7
黄老
儒家
之道 治国思想 学说
8
知识链接: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①: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 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②: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 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限田、薄敛、省赋役)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度越诸子。” 魏源:“抉经之心,执圣之权,冒天下之道者,莫如董生。” 梁启超:“《春秋董氏学》等书,于新思想之发生,间接有力焉。”
17
思维延伸: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 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 与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5
一、为什么立
材料一: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
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会
从以逆京师。 王国问题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 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土地问题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 略甚众而去……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董仲舒的新儒学,开启了儒学的官僚化、官员的奴才化、文化 的专制化……民族性格中的封闭、僵化、愚昧、不思进取、因循守 旧等等劣根,都与之有直接关系。
针对上述观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 要求(根本原因)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危机四伏 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
7
黄老
儒家
之道 治国思想 学说
8
知识链接: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①: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 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②: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 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限田、薄敛、省赋役)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度越诸子。” 魏源:“抉经之心,执圣之权,冒天下之道者,莫如董生。” 梁启超:“《春秋董氏学》等书,于新思想之发生,间接有力焉。”
17
思维延伸: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 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 与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5
一、为什么立
材料一: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
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会
从以逆京师。 王国问题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 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土地问题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 略甚众而去……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董仲舒的新儒学,开启了儒学的官僚化、官员的奴才化、文化 的专制化……民族性格中的封闭、僵化、愚昧、不思进取、因循守 旧等等劣根,都与之有直接关系。
针对上述观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高中历史人民版 必修三 专题二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课件 (共13张PPT)

著、
1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商代 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
2.汉字的发展 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书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3.书法的概念与特色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文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的独特艺术。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 情感、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草书
特点: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 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代表书法家:(东晋)王羲之、 (唐)怀素、张旭
朝代 秦朝 东晋
唐朝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著名书法家及特长 李斯是著名篆法家
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书,号 称“书圣”。 1、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楷书中 的欧、颜、柳体;2、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
推而广之,我认为,学不可以不弘毅,就 是说学 习也必 须要有 宽广、 坚忍的 品质。 这学期我们阅读分享了文学名著《西 游记》 。我在 想:是什 么力量 能让唐 僧师徒 克 服重重险阻,历尽种种磨难,走在前往西 天的路 上?是 什么力 量使活 泼灵动 如孙猴 、 懒惰好色如八戒、木讷老实如沙僧团 结在一 起最终 走到灵 山?是梦 想的力 量。因 为
必修三
专题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考纲要求
1 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2 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 3 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最新初中生国旗下讲话稿范文生国旗 下演讲 稿范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仰望花开一树 》。 《论语·泰伯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 重而道 远。仁 以为己 任,不 亦重乎? 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 人,一个 君子, 必须要体 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商代 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
2.汉字的发展 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书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3.书法的概念与特色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文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的独特艺术。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 情感、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草书
特点: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 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代表书法家:(东晋)王羲之、 (唐)怀素、张旭
朝代 秦朝 东晋
唐朝
“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著名书法家及特长 李斯是著名篆法家
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书,号 称“书圣”。 1、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楷书中 的欧、颜、柳体;2、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
推而广之,我认为,学不可以不弘毅,就 是说学 习也必 须要有 宽广、 坚忍的 品质。 这学期我们阅读分享了文学名著《西 游记》 。我在 想:是什 么力量 能让唐 僧师徒 克 服重重险阻,历尽种种磨难,走在前往西 天的路 上?是 什么力 量使活 泼灵动 如孙猴 、 懒惰好色如八戒、木讷老实如沙僧团 结在一 起最终 走到灵 山?是梦 想的力 量。因 为
必修三
专题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考纲要求
1 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2 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 3 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最新初中生国旗下讲话稿范文生国旗 下演讲 稿范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仰望花开一树 》。 《论语·泰伯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 重而道 远。仁 以为己 任,不 亦重乎? 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 人,一个 君子, 必须要体 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课件 (共34张PPT

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 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 的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其字体势展拓,笔 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镇江在修建“米芾 公园”期间征集其流落在民间的书法作品,以下 书法作品中最有可能是米芾作品的是(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 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 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 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 更相疑。 ——王维《积雨王辋 川庄作》
把中国书法的写 意性发挥到极致, 变化丰富,奔放 跃动
起源于汉初
东晋:王羲之; 唐代:怀素和张旭
形成于汉末
字形结构方正, 唐代:欧阳洵、颜真卿、柳 规矩严整 公权
行 开始盛行于晋
东晋:王羲之; 兼有楷书和草书 的长处,既工整 北宋:苏轼、黄庭坚、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
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 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 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A.篆书 D.隶书 B.草书 )。 C.楷书
②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 气势雄壮、意境 ③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 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 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 方面的文化素养。
书法艺术、绘画艺术、 戏曲艺术 音乐艺术、舞蹈 艺术、
1.书法艺术的 含义
P31 第二段
2.汉字的发展 历程 (1)中国文字的起源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 土的灰陶尊和上面 刻画的符号
在陶器上或 地上的刻画
符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 汉代儒学 (共27张PPT)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推崇黄老治术,
息”的政策,对外竭力维持和平。
出现“文景之治”—帝国时代君主 集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也为后来 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寇边,边境难安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加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
道家放任无为的政策,对于大帝国组织的巩固是无益而 有损的。这种政策经文帝一朝的实验,流弊已不可掩。无论 如何,在外族窥边,豪强乱法,而国力既充,百废待举的局 面之下,“清静无为”的教训自然失却号召力。 -吕思勉《中国史纲》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思想主张
大一统 罢黜百家
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思想统一
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加强君主专制 维护统治秩序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1、汉武帝兴办太学(公元前124年) 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
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做官。
作用:(1)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
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 学资格入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2) 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 志。
思考: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 了怎样的文化趋势? 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 儒学教育的文化趋势。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2、汉武帝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课堂巩固
课堂巩固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 的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 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的局面的改变④科技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 胜了唯心主义( ) A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 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 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2、在治理人民的方法上,下面两位思想家主张、观点相反的是() A老子和韩非子 B孟子和韩非子 C老子和孔子 D墨子和庄子 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 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共47张PPT)

(2)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
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 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 维新变法: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 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 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 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源
• 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 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彻底批判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但同时又对中 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言文被白 话文所替代,淡出汉语言的现代舞台。可 是,我们真的要彻底抛弃文言文吗?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 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 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 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 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 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
(2)新来的年青人都有哪些,他们掀起了 什么运动?
(1)”新巧的饰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 器装备。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分别指资产阶 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尝试在中国实行君主 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2)新来的年青人有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 培等。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影响。
3、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 和思想已纪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
二、运动兴起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 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 维新变法: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 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 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 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源
• 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 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彻底批判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但同时又对中 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言文被白 话文所替代,淡出汉语言的现代舞台。可 是,我们真的要彻底抛弃文言文吗?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 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 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 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 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 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
(2)新来的年青人都有哪些,他们掀起了 什么运动?
(1)”新巧的饰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 器装备。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分别指资产阶 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尝试在中国实行君主 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2)新来的年青人有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 培等。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影响。
3、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 和思想已纪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
二、运动兴起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课ppt课件

晚年辞职回家修学著书著有春秋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夬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内容材料二天子受命亍天天下受命亍天子天亦有喜怒乊气哀乐乊心不人相副以类合乊天人一也
2021/7/26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 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 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
想?
2021/7/26
一、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1)含义: (2)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贫困,国力不强 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
(3)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4)表现:采取与民休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 (5)成效:
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 盛。
2021/7/26
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人,西汉思想家, 政治家,著名今文经学大 师。汉武帝即位后,诏令 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 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 策。董仲舒连上三篇奏章 ,称“天人三策”,此后 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 ,修学著书,著有《春秋 繁露》。 2021/7/26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限天田人、感薄应 敛、省赋役D.君权神授
2021/7/26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2、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
4、特点
2021/7/26
外儒内法
5、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021/7/26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 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 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
想?
2021/7/26
一、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1)含义: (2)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贫困,国力不强 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
(3)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4)表现:采取与民休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 (5)成效:
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 盛。
2021/7/26
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人,西汉思想家, 政治家,著名今文经学大 师。汉武帝即位后,诏令 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 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 策。董仲舒连上三篇奏章 ,称“天人三策”,此后 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 ,修学著书,著有《春秋 繁露》。 2021/7/26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限天田人、感薄应 敛、省赋役D.君权神授
2021/7/26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2、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
4、特点
2021/7/26
外儒内法
5、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课件 (共34张PPT)

——王维《积雨王辋川庄作》
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演变历程
石器时代(起源):陶画、岩画和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
先秦两汉(发展):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成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 《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3.汉字的演变
(1)脉络: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2)总体趋势:由繁到简
4.五种主要字体
小篆、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
小篆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 黄、西皮两个系统。
生
旦
净
丑
(2)正式形成: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戏艺人 进京,并参加徽戏的演出,形成了“徽汉 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 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 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3)走向成熟:同光年间,京剧在徽戏和汉戏 的基础上,还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 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不断走向成熟。
2.京剧的特点:
特点
小 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隶 始于秦朝,成熟并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
书 通行于汉魏时代
整齐安定。
草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
书
起源于汉初
发挥到极致,变化丰 富,奔放跃动
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演变历程
石器时代(起源):陶画、岩画和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
先秦两汉(发展):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成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 《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3.汉字的演变
(1)脉络: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2)总体趋势:由繁到简
4.五种主要字体
小篆、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
小篆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 黄、西皮两个系统。
生
旦
净
丑
(2)正式形成: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戏艺人 进京,并参加徽戏的演出,形成了“徽汉 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 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 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3)走向成熟:同光年间,京剧在徽戏和汉戏 的基础上,还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 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不断走向成熟。
2.京剧的特点:
特点
小 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隶 始于秦朝,成熟并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
书 通行于汉魏时代
整齐安定。
草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
书
起源于汉初
发挥到极致,变化丰 富,奔放跃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加强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糅合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 思想,
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原因)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a 起用文学儒士参政 b 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 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 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从“无为”到“有为”的原 因:
可能性:经济恢复,社会安定, 国力日盛
必 要 性
边境问题 王国问题 土地问题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汉 代 教 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儒学在民间独尊
感知
影响: (1)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
②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 学谈论神学。 (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则被当作“圣经”。
5、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A、人定胜天 C、君权神授 B、无为而治 D、仁政思想
)
6、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性善论 B、民贵君轻 D、大一统
)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伟人
004 与天地君 亲并位的万世 师表 孔子
022 光大儒家仁 政学说的亚圣 孟子
024 立人定胜天学说 的唯物思想家 荀况
061 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 董仲舒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知识拓展题
• 1.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 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 想控制(2000年津赣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 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加强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糅合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 思想,
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原因)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a 起用文学儒士参政 b 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 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 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从“无为”到“有为”的原 因:
可能性:经济恢复,社会安定, 国力日盛
必 要 性
边境问题 王国问题 土地问题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汉 代 教 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儒学在民间独尊
感知
影响: (1)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
②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 学谈论神学。 (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则被当作“圣经”。
5、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A、人定胜天 C、君权神授 B、无为而治 D、仁政思想
)
6、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性善论 B、民贵君轻 D、大一统
)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伟人
004 与天地君 亲并位的万世 师表 孔子
022 光大儒家仁 政学说的亚圣 孟子
024 立人定胜天学说 的唯物思想家 荀况
061 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 董仲舒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知识拓展题
• 1.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 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 想控制(2000年津赣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 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