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6光谱实验LED光色测试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6光谱实验LED光色测试系统实验报告

光电子实验报告实验6:LED光色测试系统实验报告1. 了解CIE色度学基本知识以及LED光色测试原理。

2. 掌握LED光电系统的定标方法。

4. 学习用积分球测试LED灯色坐标、光谱、光效等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仪器用具积分球、PMS-50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电脑、LED芯片电光测试台、直插式LED灯若干个。

三、实验原理根据光度色度学理论,PMS系统测得被测体的光谱功率分布P(λ)(即在每一光谱下测其能量值)后,就能通过计算得出被测光源的相关色温TC,显色指数Ra、Ri(1-15),峰值波长及半宽度等参数,基于“CIE 1931 XYZ标准色度系统”的相关公式可计算出相应的色品坐标(x,y)和(u,v)。

积分球原理:积分球又称光通球,是一个中空的完整球壳。

内壁涂有白色漫反射层,且球内壁各点漫反射均匀。

用已知色温的白炽标准灯对取代二极管位置的MgO槽照射,漫反射光经光纤对整个系统进行光谱校正。

并且光源在球壁上任意一点上产生的光照度是由多次反射光产生的光照度叠加而成的,球壁上任意位置的光照度E(挡去直接光照后)与灯的光通量Φ成正比,通过测量球壁窗口上的光照度E,以及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就可求出光源的光通量Φ。

图1积分球原理仪器介绍:PMS-50/80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基本组成较为简单,主要包括PMS-50/80 主机一台、光度探头(既可测光通量又可监视被测对象的稳定度)、温度探头一个、专用串行通讯电缆及专用软件等五部分。

为保证仪器正常工作,用户还应配置PIV 以上计算机(可由用户自行配置,要求配彩色显示器、鼠标、RS232 串行口、Win98 以上操作平台及光驱,要求内存至少在512M 以上)一台及一根传能光纤(将被测光耦合仪器内部)。

1. 开机:将仪器各插头插好,打开电脑。

2. 定标:打开软件,将标准灯具放进积分球内,先进行光谱标定,再进行光通量定标。

3. 小心取出标准灯具,更换成所测灯具,开始测试。

最新实验六(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六(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六(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特定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以及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结果的记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1. 试样:待测物质样品2. 试剂:所需的化学反应试剂3. 仪器:天平、烧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pH计、光谱仪等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适量的试样和试剂,准备好所有实验仪器。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化学反应操作,记录下每个步骤的具体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

3. 数据收集: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包括但不限于颜色变化、沉淀形成、气泡产生等。

4. 结果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以及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5. 结论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结论,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实验结果:1. 反应速率: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反应速率与预期相符,具体数据见附录。

2. 产物分析:实验中产生的主要产物为X和Y,通过光谱分析确认了其结构。

3. 副反应:在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现象。

4. 影响因素:实验中发现温度和pH值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实验讨论:本次实验中,反应的速率和产物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的原因包括实验操作的不精确、环境条件的波动等。

未来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控制实验条件来减少误差。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研究了特定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实验结果对理解相关化学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报告6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

实验报告6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

实验报告6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能表测量谐波内容;2.学习使用电容器改善功率因数。

二、实验器材1.电能表2.电阻箱3.电感4.电容5.交流电源6.相序表三、实验原理1.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的实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代表了电能的有效利用情况。

功率因数越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功率因数=实功功率/视在功率2.相序在三相交流电系统中,相序是指三相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先后顺序。

正常情况下,A相、B相和C相的电流或电压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变化。

如果相序发生了颠倒,会引起系统异常,因此需要进行相序检测。

四、实验步骤1.将电阻箱和电感依次串联到交流电源上,并将末端接入电能表的电压端和电流端;2.依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量不同负载下的视在功率、实功功率和功率因数;3.使用相序表分别测量正序和反序情况下的相序。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功率因数的测量结果:负载阻值(Ω)视在功率(VA)实功功率(W)功率因数1010008000.82010007000.73010006000.64010005000.52.相序的测量结果:正序:A相→B相→C相反序:A相→C相→B相根据测量结果可知,当负载阻值增加时,视在功率不变,实功功率减小,功率因数也随之减小。

这是因为负载阻值增加导致了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增大,从而减小了有用功的输出。

在电能利用的角度,功率因数越接近于1,电能利用效率越高。

六、实验结论1.功率因数是实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代表了电能的有效利用情况。

功率因数越高,电能利用效率越高;2.对于给定的负载,当负载阻值增加时,功率因数减小;3.相序检测可以判断三相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先后顺序,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功率因数和相序的概念,并掌握了测量功率因数和相序的方法。

通过具体实验操作,加深了对功率因数和相序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电能表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处理。

实验报告6-实验6全站仪放样

实验报告6-实验6全站仪放样

实验报告6 -实验6 全站仪放样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测量,掌握放样技术和操作方法。

熟悉全站仪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

实践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放样测量。

实验仪器和材料:全站仪:用于测量和记录测量数据。

放样标杆:用于指示放样点的位置。

测量桩:用于固定放样标杆的位置。

实验步骤:准备工作:a. 确定测量区域和放样范围。

b. 设置全站仪的参数和坐标系,包括工程坐标系和仪器的校准。

c.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放样标杆和测量桩。

标定测站:a. 找到合适的位置设置测站,确保其视线能够覆盖整个放样区域。

b. 使用全站仪进行标定测站,记录测站的坐标和仪器的方位角。

放样测量:a. 将放样标杆安装在预定的位置,并使用测量桩固定。

b. 利用全站仪测量放样标杆的坐标和高程信息,并记录。

c. 依次放样其他需要的点,并记录其坐标和高程信息。

数据处理:a.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使用适当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

b. 根据需要生成放样图纸和相关报告。

实验注意事项:在操作全站仪时,注意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仪器的正常使用。

确保测量区域没有遮挡物或障碍物,以保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在放样测量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测量姿势和准确的目标指向,以获取准确的测量数据。

注意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放样点的坐标、高程和标记等信息。

实验结果:根据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生成放样图纸和相关报告。

报告应包括测量数据、图表、放样图纸和分析结果等。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全站仪的放样测量技术和操作方法。

了解了全站仪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到放样测量中。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和技能。

以上是实验6的全站仪放样的基本实验报告要点,具体的实验报告内容和格式可能会根据实验要求和学校的要求有所不同。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实验6 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6  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6 水的组成
实验类型: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认识水电解器;
2.能检验电解水产生的气体,并判断水的组成。

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烧杯、火柴;
水(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猜想与假设
(1)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2)

(3)。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思路:利用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的产物,推动水的组成。

(2)实验流程:电解水→验证水电解的产物→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4.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实验现象)结论、解释和文字表达式(1)接通如图所示的电解水
器中的直流电源,观察。

两极均产生。

两极都有生成。

(2)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

正极
负极
正极生成的气体是;
负极生成的气体是。

文字表达式:
5.反思与评价
(1)水在通入直流电后,产生两种气体,这两种气体很明显是不同于水的物质,是新物质。

所以水电解的变化是变化。

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就是,而生成物有两种,分别是和。

所以水(填“是”或“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2)实验证明,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所以有人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这种认识正确吗?水应该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报告6篇

实验报告6篇

实验报告6篇实验报告 (1)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一般过程:1、选择适宜的溶剂:①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实验报告 (2)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cook-cooh+naoh===-cook-coona+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实验六 (2)

实验六 (2)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班级:0816学号:200892417 学生姓名:顾万利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姓 名: 学号: 组: ___ 实验时间: 实验室: 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 成绩:实验六:广域网协议配置一、实验目的两台路由器之间的PPP 和Frame Relay 协议配置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配置路由器的方法和命令3、PPP 的基本原理及配置4、Frame Relay 协议的基本原理及配置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2台路由器、2台Pc 机、双绞线若干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1、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命令和“reboot ”命令分别将两台路由器的配置清空,以免以前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2、在确保路由器电源关闭情况下,按照下图联线组建实验环境。

配置IP 地址,以及配置PC 202.0.0.2 的缺省网关为 202.0.0.1,PC 202.0.1.2 的缺省网关为 202.0.1.1。

202.0.0.2/24202.0.1.2/24192.0.0.1/24192.0.0.2/24202.0.0.1/24202.0.1.1/24S0S0E0E0交叉线交叉线AR18-12AR28-113、在两台路由器上都启动RIP,目标是使两台PC机之间能够ping通。

请将为达到此目标而在两台路由器上执行的启动RIP的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

你们的两台PC机之间ping通了吗?在缺省情况下,两台路由器的串口之间使用的是哪种广域网协议?[Quidway]int e0/0[Quidway-Ethernet0/0]ip add 202.0.1.1 255.255.255.0[Quidway-Ethernet0/0]int s0/0[Quidway-Serial0/0]ip add 192.0.0.2 255.255.255.0[Quidway-Serial0/0]shutdown[Quidway-Serial0/0]undo shutdown[Quidway-Serial0/0]rip[Quidway-rip] network all//若上面的命令有错误尝试[Quidway-rip] network 0.0.0.0在缺省情况下,两台路由器的串口之间使用的是ppp4、PPP协议PAP验证配置:(1)配置AR18-12为验证方,AR28-11为被验证方,然后测试两台PC机之间是否能够ping通。

实验6机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实验6机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实验 6 机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6.1 机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各种常用零件的基本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及特点。

2. 了解各种常用部件的类型、安装、定位、张紧、润滑与维护。

3. 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应用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4. 增强对各种零部件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便于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二、实验设备CQSG-18B 机械零件陈列柜,共有18 个展柜,由300 多个零部件模型及实物组成。

机械设计陈列柜主要展示各种机械零部件的类型、工作原理、应用及结构设计,所展示的机械零部件既有实物也有模型,部分结构做了剖切。

由18 个展柜组成的机械设计陈列柜展出的内容如下: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螺纹联接的应用与设计、键、花键和无键联接、铆焊、胶接和过盈配合联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类型、滚动轴承装置设计、联轴器、离合器、轴的分析与设计、弹簧、减速器、润滑与密封、小型机械结构设计实例等。

三、现场教学内容简介第 1 展柜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都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常用的螺纹类型很多,陈列柜里展示的是两类8 种,即用于紧固的粗牙普通螺纹、细牙普通螺纹、圆柱螺纹、圆锥管螺纹和圆锥螺纹;用于传动的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以及左、右旋螺纹。

螺纹联接在结构上有 4 种基本类型,即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和紧定螺钉联接。

在螺栓联接中,又有普通螺栓联接与配合螺栓联接之分。

普通螺栓联接的结构特点是联接件上通孔和螺栓杆间留有间隙,而配合螺栓联接的孔和螺栓杆间则采用过渡配合。

除了这 4 种基本类型外,还可以看到吊环螺钉联接、T 形槽螺栓联接、地脚螺栓联接和配合螺栓联接等特殊类型。

设计时,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螺纹联接离不开联接件,螺纹联接件种类很多,这里陈列有常见的螺栓、双头螺柱、螺钉、螺母、垫圈等,它们的结构形式和尺寸都已标准化,设计时可根据有关标准选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2005 实验名称实验六数据查詢(二)系部信息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时间 2011年月日时分~时分地点机位评语指导教师:汪峰坤成绩一、实验目的1、了解连接查询的种类及其特点。

2、掌握连接查询的使用方法。

3、掌握子查询的方法。

4、掌握查询结果的集合运算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根据脚本文件建立数据表。

2、掌握连接查询的使用方法。

3、掌握子查询的使用方法。

4、掌握查询结果的集合运算方法。

三、实验步骤(根据要求作答问题或写出实验步骤,可适当截图配合说明)注意,首先在C盘根目录创建文件夹Teaching,执行以下脚本文件,创建数据库TeachingDB并创建表之间的关系。

--创建数据库TeachingDBUSE masterGOIF EXISTS(SELECT * FROM sys.databases WHERE name='TeachingDB')DROP DATABASE TeachingDBGOCREATE DATABASE TeachingDBON PRIMARY(NAME=PFile1,FILENAME='C:\Teaching\PFile1Data.mdf',SIZE=4MB,MAXSIZE=50MB,FILEGROWTH=1MB),FILEGROUP UGroup1(NAME=G1File1,FILENAME='C:\Teaching\G1File1Data.ndf',SIZE=2MB,MAXSIZE=50MB,FILEGROWTH=1MB),(NAME=G1File2,FILENAME='C:\Teaching\G1File2Data.ndf',SIZE=2MB,MAXSIZE=50MB,FILEGROWTH=1MB),FILEGROUP UGroup2(NAME=G2File1,FILENAME='C:\Teaching\G2File1Data.ndf',SIZE=1MB,MAXSIZE=50MB,FILEGROWTH=1MB)LOG ON(NAME=LogFile1,FILENAME='C:\Teaching\LogFile1.ldf',SIZE=2MB,MAXSIZE=50MB,FILEGROWTH=1MB)GO--将UGroup1修改为默认文件组ALTER DATABASE TeachingDBMODIFY FILEGROUP UGroup1 DEFAULTGO--创建一个数据类型,用于存放姓名。

USE TeachingDBGOCREATE TYPE NameCharFROM nvarchar(50)GO--表Departments,用于存放图书的类别信息。

USE TeachingDBGOCREATE TABLE Departments(dptCode nchar(4) PRIMARY KEY,dptName n varchar(50) NOT NULL)GO--表Classes,用于存放班级信息。

USE TeachingDBGOCREATE TABLE Classes(classCode nchar(4) PRIMARY KEY, className nvarchar(50) NOT NULL,dptCode nchar(4) NOT NULL)GO--表Students,用于存放学生信息。

USE TeachingDBGOCREATE TABLE Students(stdID int IDENTITY PRIMARY KEY, stdName NameChar NOT NULL,DOB datetime NOT NULL,gender nchar(2) NOT NULL DEFAULT '男',classCode nchar(4),dptCode nchar(4))GO--表Teachers,用于存放教师信息。

USE TeachingDBGOCREATE TABLE Teachers(tch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tchName NameChar NOT NULL,proTitle nvarchar(20),dptCode nchar(4) NOT NULL)GO--课程表CoursesUSE TeachingDBGOCREATE TABLE Courses(courseIDint IDENTITY PRIMARY KEY,courseName nvarchar(50) NOT NULL,credit tinyint NOT NULL)GO--定义表StudyingUSE TeachingDBGOCREATE TABLE Studying(stdID int NOT NULL,courseID i nt NOT NULL,tchID int NOT NULL,semester nchar(12) NOT NULL,mark decimal(5,2),PRIMARY KEY(stdID, courseID)GO--创建表Classes与Departments之间的关系ALTER TABLE ClassesADD CONSTRAINT Classes_dptCode_fk FOREIGN KEY(dptCode) REFERENCES Departments(dptCode)GO--创建表Students与Classes之间的关系ALTER TABLE StudentsADD CONSTRAINT Sutdents_classCode_fk FOREIGN KEY(classCode) REFERENCES Classes(classCode)GO--创建表Students与Departments之间的关系ALTER TABLE StudentsADD CONSTRAINT Students_dptCode_fk FOREIGN KEY(dptCode) REFERENCES Departments(dptCode)GO--创建表Teachers与Departments之间的关系ALTER TABLE TeachersADD CONSTRAINT Teachers_dptCode_fk FOREIGN KEY(dptCode) REFERENCES Departments(dptCode)GO--创建表Studying与Students之间的关系ALTER TABLE StudyingADD CONSTRAINT Studying_StdID_fk FOREIGN KEY(stdID) REFERENCES Students(stdID)GO--创建表Studying与Courses之间的关系ALTER TABLE StudyingADD CONSTRAINT Studying_courseID_fk FOREIGN KEY(courseID) REFERENCES Courses(courseID)GO--创建表Studying与Teachers之间的关系ALTER TABLE StudyingADD CONSTRAINT Studying_tchID_fk FOREIGN KEY(tchID) REFERENCES Teachers(tchID)GO--向表Departments中导入数据USE TeachingDBGOINSERT INTO Departments VALUES('INDE','信息工程系')INSERT INTO Departments VALUES('ELDE','电气工程系')GOINSERT INTO Departments VALUES('MADE','机械工程系')GO--向表Classes中导入数据USE TeachingDBGOINSERT INTO Classes VALUES('I071','07信息管理技术1班', 'INDE')GOINSERT INTO Classes VALUES('I081','08信息管理技术1班', 'INDE')GOINSERT INTO Classes VALUES('S081','08软件技术1班', 'INDE')GOINSERT INTO Classes VALUES('A081','08应用电子1班', 'ELDE')GO--向表Students中导入数据USE TeachingDB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林琳', '1989-10-15', '女', 'I071', 'INDE') 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王志峰', '1990-1-9', '男', 'I071', 'INDE') 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李利', '1990-12-27', '女', 'I081', 'INDE') 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魏薇', '1990-11-3', '女', 'I081', 'INDE')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韩鹏', '1991-3-5', '男', 'I081', 'INDE')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焦小强', '1991-5-20', '男', 'S081', 'INDE') 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王小悦', '1990-9-29', '女', 'S081', 'INDE') 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张志民', '1990-11-11', '男', 'A081', 'ELDE') 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李想', '1991-3-19', '男', 'A081', 'ELDE') GO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刘艳', '1990-12-12', '女',NULL, 'INDE') GO--向表Teachers中导入数据USE TeachingDBGOINSERT INTO Teachers VALUES('刘翔', '讲师', 'INDE ')GOINSERT INTO Teachers VALUES('王晓燕', '副教授', 'INDE') GOINSERT INTO Teachers VALUES('高威', '副教授', 'ELDE') GOINSERT INTO Teachers VALUES('李海朋', '讲师', 'MADE') GO--向表Courses中导入数据USE TeachingDBGO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数据库原理与应用',3)GO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可视化编程设计',4)GO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管理信息系统开发',2)GO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Java语言程序设计',3)GO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3) GO--向表Studying中导入数据USE TeachingDB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3,1,2,'2008-2009-02',NULL)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3,3,2,'2008-2009-02',77)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4,1,2,'2008-2009-02',78)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4,3,2,'2008-2009-02',76)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4,2,2,'2008-2009-02',98)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5,1,2,'2008-2009-02',89)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5,3,2,'2008-2009-02',88)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6,4,1,'2008-2009-02',80)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6,5,1,'2008-2009-02',76)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6,2,2,'2008-2009-02',NULL)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7,4,1,'2008-2009-02',65) GOINSERT INTO Studying VALUES(7,5,1,'2008-2009-02',82) GO各表含义:请见本实验报告最后的附录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