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含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统计表
实训五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规划设计和点数统计表6

实验一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规划设计和点数统计表(工作区计划)。
【实验目的】1)学会工作区上的每上的信息点的统计和规划并置表。
2)按照GB50311国家标准规定,工作区是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
工作区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组成。
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10平方米估算3)实验时间6课时【实验环境】具有office2003(excel)的计算机,一座模拟建筑物.【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信息点统计和制表。
难点:信息点的规划。
【实验指导】信息点数量和位置的规划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决定项目投资规模。
一般使用Excel工作表或Word表格,主要设计和统计建筑物的数据、语音、控制设备等信息点数量。
按不同的应用环境调整大小。
1.工作区内线槽的敷设要合理、美观;2.信息插座设计在距离地面30厘米以上;3.信息插座与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米范围内;4.网卡接口类型要与线缆接口类型保持一致;5. 信息模块、信息插座、面板的数量要准确。
工作区设计时,具体操作可按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根据楼层平面图计算每层楼布线面积;第二估算信息引出插座数量;第三确定信息引出插座的类型。
【实验内容】工作区子系统设计的步骤一般为:1、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和了解建筑物用途,2、认真阅读建筑物设计图纸,3、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4、进行概算和预算。
一般工作流程如下:需求分析→技术交流→阅读建筑物图纸→初步设计方案→概算→方案确认→正式设计→预算需求分析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首项重要工作,对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也直接影响最终工程造价。
需求分析主要掌握用户的当前用途和未来扩展需要,目的是把设计对象归类,按照写字楼、宾馆、综合办公室、生产车间、会议室、商场、等类别进行归类,为后续设计确定方向和重点。
需求分析首先从整栋建筑物的用途开始进行,然后按照楼层进行分析,最后再到楼层的各个工作区或者房间,逐步明确和确认每层和每个工作区的用途和功能,分析这个工作区的需求,规划工作区的信息点数量和位置。
课程设计表格模板

艺术欣赏
古典音乐的鉴赏
学习音乐欣赏
听觉学习
音乐会报告
准备音乐作品
周一
20XX/09/08
地理探索
世界地理
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特征
探索学习
国家研究报告
准备地图资料
周二
20XX/09/09
生命科学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细胞构造
讲授+观察
细胞模型制作
需要显微镜
周三
20XX/09/10
编程基础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讲授+视频
读书报告
周四
20XX/09/04
健康教育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认识均衡饮食的好处
小组讨论
食物日记
周五
20XX/09/05
物理实验
简单机械的原理
理解杠杆的原理
实验
实验报告
准备实验材料
周六
20XX/09/06
数字技术
数字和计算机基础
理解数字技术的基础
讲授+实操
计算机实验
准备实验室
周日
5、教学方法:用于传授课程的教堂活动。
7、备注:任何特别注意事项或需要的额外准备工作。
Python编程入门
学习编程基础
计算机实操
简单编程作业
准备电脑和软件
周四
20XX/09/11
文学创作
短篇小说创作技巧
提升写作能力
小组讨论
创作短篇小说
鼓励创意
说明:
1、周次和日期:指定每节课程的周次和日期。
2、课程主题:当天课程的主要主题或主要讨论的概念。
3、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或课程安排。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江苏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苏师大﹝2015﹞6号)、我校将于2015年底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为切实做好评估评建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校安排和我院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通过迎评促建工作,全面审核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学基本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的自我保障和监控体系,提高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 1 -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一)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学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制定评建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学院评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研究决策评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学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沈正平王丰副组长:沈山苗天青庄园成员:孔令平孟召宜胡召玲王进欣卢芳(二)评建工作组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工作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实施学院评建工作方案,汇总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评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评建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沈山副组长:庄园成员:孔令平孟召宜胡召玲王进欣卢芳李淑芬张晓辉孙志强夏燕袁大伟申松评建工作联系人:李淑芬三、工作进程和主要任务- 2 -充分体现学院在学校教学与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以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统计表(表一)doc

教师个人教学工作量登记表
教研室:姓名(签名):职称:学年:学期:
注:填写时请参看背面的填写说明与要求
室主任:系主任:教学工作部:年月日
填写说明与要求
1、班数B=N/32,(不按自然班计) 不足32人按一个班计(单指讲课工作量),班数、班系数均保留2位
小数。
当B>6时,取B=6。
2、 K1—(讲课)课程类别系数:使用外语教材并主要用外语授课(不含为英语专业授课)、计划内集中开设
的辅修课1.3;其它课1。
说明:“使用外语教材并主要用外语授课”,须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检查教材并听课,教学工作部将在学生的反馈意见中检验其效果。
3、 K2—(兼辅导)课程类别系数:外语:K2=0.1 制图课:K2=0.4 其它课:K2=0.2
(兼辅导B=实际人数/32)
4、 K3—(考试)课程类别系数:体育课、公共选修课(任选课):K3=0.1 其它课:K3=0.15
Q3—权系数:一般取1,考试方法改革:Q3=1.1—1.3
5、 K4—职称系数:教授1.3 副教授1.2 讲师1.1 助教1.0
6、 K5—教学效果系数, K6—工作质量系数, K5、、K6一般取1。
7、“两课”、公共选修课(任选课)、体育课不计辅导工作量。
8、课程属性——必修、专业选修(限选)、公共选修(任选)。
9、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要逐一严格审核后再签字。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征求意见稿一、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评估指标说明1.本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教高厅〔201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十二五”规划制定而成。
2.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
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3.特色专业建设是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
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要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准确定位,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人才的需要。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要科学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与特色专业建设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制度,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保障。
4.本指标体系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5. 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
M≥90分为优秀,M80分为良好,M60分为一般,M60分为不合格。
二、指标体系三、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注:1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实验室基本信息综合用表

实践教学日程管理信息采集用表1、实验室名称、面积、管理人员及功能一览表注:实验室名称按子实验室或课程实验室(或实训室,下同);实验室性质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等);实验室级别包括院系级、校级、省级、国家级以及相关荣誉;基本功能包括(A普通实验室、B开放实验室、C综合实验室【如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科研等】),可复填;每学年末统计一次2、实验室辅助用房一览表注:性质是指主要作用或功能,如仪器室、准备室、仓库、其它;每学年末统计一次3、实验室开课情况统计一览表单位名称:实验室名称:统计时间:注:课程、专业分栏填写,*表示综合、设计性实验;每学期初按子实验室统计4、实验室开放计划一览表5、实验室开放实施情况统计表.单位名称:统计时间:注:项目性质:指综合(设计)性、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科研、对外服务、其它;每学期末按建制实验室统计6、分专业实验课程汇总表单位名称:专业名称:统计时间:注:本学期专业开课情况;课程性质: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学期初统计9、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校内)10、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单位名称:专业名称:统计时间:注:有实验的课程是指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包含实验教学内容的课程;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是指学年度内学校实际开设的,不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实验课(与有实验的课程不相交);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是指学年度内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的实验课程门数(是有实验的课程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中的部分课程);实验开出率是指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实验项目数与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项目数的百分比;每学年末统计,评建用表11、实验室物资设备耗材统计表注:每学年度末统计,参照高教基表7;按子实验室统计教师实验教学情况一览表巢湖学院20 —20 学年度第学期实验课教学运行表院系实验室填表人填表日期基础专业选修必修操作笔试综合注:实验类型包括验证性、演示性、设计性、综合性、其它;如有实验项目、学时数、实验类型等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在下面加注说明或另行报告;属于独立实验教学课程而不依托某课程开设的,可以不填理论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可复填;实验理论课学时数是指独立开设实验课程中讲授课时数。
各专业复试科目统计表

06中药分析学研究方向
1017中药鉴定学
07中药炮制学研究方向
1017中药鉴定学
08中药资源学研究方向
1017中药鉴定学
1055药学
01临床药学研究方向
参见附件二
02药剂学研究方向
03药物分析研究方向
04药理学研究方向
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研究
方向
06药物化学研究方向
07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向
附件一:各专业复试科目统计表
所属一级学科
专业代码、名称
复试专业课
0703化学
070301无机化学
1037无机化学
070302分析化学
1002分析化学
070303有机化学
1001有机化学
070304物理化学
1003物理化学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003物理化学
0710生物学
071001植物学
1004生物学综合
1005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二版)何志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007药学综合一
《药物化学》尤启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08药学综合二
《药剂学》崔福德(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物理化学》李三鸣(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刘建平(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三版)赵怀清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3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李三鸣(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物理化学实验》李三鸣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004生物学综合
《药学分子生物学》(四版)张景海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二版)张蛛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一览表(学院

各学院
教授上课一览表
教务处教务科
7-2-(2)
其中:55岁及以下的教授上课人数
各学院
55岁及以下的教授名单
教务处教务科
7-3-(1)
副教授上课人数
各学院
副教授上课一览表
教务处教务科
7-3-(2)
其中:55岁以下的副教授上课人数
各学院
同上
教务处教务科
8-1
各专业必修课选用教材总门数
各学院
学院各专业课开课名单及选用教材情况一览表
各学院
教务处实践办
教学质量
24-1
填报当年学生获国家级学生学科竞赛与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奖级别及数量
各学院
获奖证书、发文文件等材料
教务处实践办
24-2
填报当年学生获自治区级学生学科竞赛与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奖级别及数量
各学院
获奖证书、发文文件等材料
教务处实践办
24-3
填报当年学生获校级学生学科竞赛与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奖级别及数量
填报当年应届毕业生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一级累计通过率
教务处教务科
通过率统计表
按学年统计数据,提供2009和2010年两年数据
4-2
教研室教研活动次数
各学院
教研室活动记录册
教务处高教室
教学运行
5
教学日历、教案(或教学课件)、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齐备率
教务处教务科
教务处高教室
各学院需按要求将材料归档供评估专家抽查评估期间任一学期材料
6-1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人数
各学院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名单
教务处教务科
6-2
主讲教师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