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100-1N凝露控制器说明书
温湿度控制器、凝露控制器、温度凝露控制器.KW-KWN-2.KWN-2NL.KW-XSKWS-SX.DJR加热板100W.200W.300W

莱喀电器温度凝露(湿度)控制器技术指标●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10%●温度指控:≤5℃工作(继电器闭合)≥10℃停止(继电器释放)●湿度指控:≥85%RH 工作(继电器闭)≤75%RH停止(继电器释放)(或由用户指定出厂参数)●外形尺寸:82㎜×50㎜×32㎜●输出功率:AC220V 7A功耗:3W(AC220V)●使用说明:按图正确接线,接通电源,电源灯亮,监测一路湿度,升温型直接驱动加热器(除湿器或风机)有源输出,内置传感器,带手动强制输出。
温度控制器技术指标●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10%●温度指控:≤5℃工作(继电器闭合)≥10℃停止(继电器释放)●外形尺寸:82㎜×50㎜×32㎜●输出功率:AC220V 7A功耗:≤3W( AC220V)●使用说明:按图正确接线,接通电源,电源灯亮,监测一路温度,直接驱动加热器,有源输出,内置传感器。
凝露(湿度)控制器技术指标●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10%●湿度指控:≥85%RH 工作(继电器闭)≤75%RH停止(继电器释放)●外形尺寸:82㎜×50㎜×32㎜●输出功率:AC220V 7A功耗:3W(AC220V)使用说明:按图正确接线,接通电源,电源灯亮,监测一路湿度,升温型直接驱动加热器(除湿器或风机)有源输出,内置传感器,带手动强制输出。
莱喀电器温度控制器技术指标●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10%(可由用户指定,特殊要求定货时请注明)●温度指控:≤5℃工作(继电器闭合)≥15℃停止(继电器释放)●外形尺寸:71㎜×71㎜×35㎜●输出功率:AC220V 7A功耗:3W(AC220V)●安装方法:卡轨式●使用说明:按图正确接线,接通电源,电源灯亮,监测一路温度,直接驱动加热器,有源输出,外接传感器,带手动强制输出。
温湿度控制器、凝露控制器、温度凝露控制器.KW-1.KWN-2.KWN-2NL.KW-XS1.KWS-SX.DJR加热板100W.200W.300W..

基座式
温度凝露控制器技术指标
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10%
(可由用户指定,特殊要求定货时请注明)
温度指控:≤5℃工作(继电器闭合)
≥10℃停止(继电器释放)
湿度指控:≥85%RH工作(继电器闭)
≤75%RH停止(继电器释放)
外形尺寸:48㎜×48㎜×80㎜
(或由用户指定出厂参数)
输出功率:AC220V7A功耗:3W(AC220V)
降温型智能温湿度控制器
技术指标
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10%
温度控制:-30℃~160℃精度±1℃
湿度控制:100%-0%RH精度±3%RH
外形尺寸:48㎜×48㎜×110㎜
输出功率:AC220V 7A
安装方法:①卡轨式基座式
②面板嵌入式安装开孔尺寸:45㎜×45㎜
温度凝露控制器
技术指标
输出功率:AC220V7A功耗:3W(AC220V)
安装方法:卡轨式
使用说明:按图正确接线,接通电源,电源灯亮,监测一路温度,直接驱动加热器,有源输出,外接传感器,带手动强制输出。
温度凝露(湿度)控制器技术指标
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10%
(可由用户指定,特殊要求定货时请注明)
温度指控:≤5℃工作(继电器闭合)
②面板嵌入式安装开孔尺寸:45㎜×45㎜
使用说明:监测二路湿度,直接驱动加热器,有源输出,外接传感器。
莱喀电器
卡轨式
基座式
温度凝露控制器技术指标
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10%
(可由用户指定,特殊要求定货时请注明)
温度指控:≤5℃工作(继电器闭合)
≥10℃停止(继电器释放)
热泵控制器使用说明书(v2.0)

热泵控制器使用说明书:一、检测功能:模拟量:室外井水进水温度、井水出水温度、室内循环出水温度、循环进水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
开关量:室外井水水流开关、室内循环水水流开关、热泵故障。
这三个开关量均应为常开无源触点,动作时触点闭合。
二、控制输出:室外井水泵控制、室内循环泵控制、热泵控制、加引水控制、制冷控制、热泵自加热控制等6路开关量输出,其中室外井水泵控制、室内循环泵控制、热泵控制具有公共控制输入端(L),加引水控制、制冷控制、热泵自加热控制各自独立输出。
三、控制功能1、设置参数:室温、制热/制冷、室内循环出水上限、室内循环出水下限、室温偏差、当前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等。
2、制热控制:⑴当实际室内温度<设定室内温度—偏差值,且室内循环出水温度<室内循环出水温度低限时,能够开始制热功能,首先控制井水泵启动,延时后控制室内循环泵启动,若在室内循环泵启动后30秒内井水水流开关和室内循环水水流开关均能够闭合,则能够顺利启动热泵。
若井水水泵启动后2分钟内检测不到井水水流开关闭合,会控制“加引水”开关闭合5秒钟,给室外井水泵加引水,若10分钟仍旧不能检测不到井水水流开关闭合,则停止室外井水泵和室内循环泵工作,液晶提示“室外井水故障”,需检查排除故障后,重新给设备送电后运行。
若运行过程中检测到热泵故障信息,则顺序停止热泵、井水泵和循环泵,液晶提示“压缩机故障”,需检查排除故障后,重新给设备送电后运行。
⑵当实际室内温度>设定室内温度+偏差值,或室内循环出水温度>室内循环出水温度上限时,顺序停止热泵、井水泵和循环泵工作,停止制热工作。
⑶当室外环境温度<4℃且室内循环进水温度<4℃时,自动启动压缩机自加热。
⑷在每天5:00~8:00、17:00~22:00,室内温度控制按照设定室内温度+0.5℃运行。
3、制冷控制:当通过按键设置为“制冷”状态时,制冷控制开关闭合。
智能控制器使用手册

智能控制器使用手册一概述智能控制器是框架式空气断路器的核心部件,适用于50~60Hz电网,主要用作配电、馈电或发电保护,使线路和电源设备免受过载、短路、接地/漏电、电流不平衡、过压、欠压、电压不平衡、过频、欠频、逆功率等故障的危害;通过负载监控,需量保护,区域连锁等功能实现电网的合理运行。
同时也用作电网节点的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电能、需量、谐波等电网参量的测量;故障、报警、操作、电流历史最大值、开关触头磨损情况等运行维护参数的记录;当电力网络进行通讯组网时,智能控制器可用为电力自动化网络的远程终端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智能控制器支持多种协议以适用不同的组网要求。
二基本功能对于M型无任何可选功能(加*的项目)时其功能配置为基本功能,如表1所示:表1 基本功能配置2.1.3 通讯功能通讯功能为可选项,对于M型没有通讯功能,对于H 型通讯协议可根据需要选择为Modbus,Profibus-DP,Device net.2.1.4增选功能选择增选功能为可选项,M型,H型都可以选择增选功能配置,不同增选功能代号与增选功能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增选功能配置表2.1.5 区域连锁及信号单元的选择“区域连锁及信号单元”为可选项,M型、H型都可以选择信号单元的功能配置,当信号单元选择为S2,S3时,控制器具备区域连锁功能。
2.2 技术性能2.2.1 适用环境工作温度:-10℃~+70℃(24h•内平均值不超过+35℃)储存温度:-25℃~+85℃安装地点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允许由于温度变化产生在产品表面的凝露。
污染等级:3级。
(在和断路器装配在一起的情况下)安装类别:Ⅲ。
(在和断路器装配在一起的情况下)2.2.2工作电源由辅助电源和电源互感器同时供电,保证负载很小和短路情况下控制都可以可靠工作。
控制器的供电方式有下面3种方式:a.电源CT供电额定电流大于等于400A时,一次电流单相不低于0.4In,三相不低于0.2In时控制器正常工作。
深圳泰士特科技D智能温度显示控制仪使用说明书模板

D300智能温度显示控制仪说明书深圳市泰士特科技有限公司一、概述D300系列智能温度显示控制仪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针对水电行业测温的特殊性, 自主研发的新型温度仪表。
仪表的精度性、抗干扰性、智能化、稳定性、可靠性等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完全能够替代进口温度控制仪。
二、应用范围水电厂温度监测特殊设计, 包括瓦温、油槽油温、冷却水温、冷却油温、定子温度、空冷器温度、封闭母线温度、主变油温等需要接保护及非接保护的现场温度显示及控制。
三、特点1、采用微机芯片, 仪表智能化, 可直接在盘面上进行参数设置、仪表校验。
2、控制、输出采用光电隔离, 克服了控制对象对本机的干扰, 增强了稳定性。
3、具有自动校零系统, 克服了仪表随环境温度变化而造成的温度零点漂移。
4、有自动复位功能、复位时继电器输出状态保持不变。
5、量程、继电器的动作方式, 由前面板按钮组态设定。
6、双屏显示, 显示测量值和控制目标值。
7、Ⅰ( 温度升高) 、Ⅱ( 温度过高事故) 报警继电器输出。
8、4~20mA 模拟量输出, 电压输出可选。
9、铂电阻及热电偶信号输入。
10、显示控制仪具备断线闭锁功能。
传感器断线, 断线故障Ⅲ报警继电器输出, Ⅰ、Ⅱ继电器输出闭锁( 自保持) , 有效防止误停机, 用于机组事故停机保护。
11、显示控制仪具备梯度闭锁功能。
有效防止误停机, 用于机组事故停机保护。
四、主要技术指标1、输入信号: 2 或3 线制铂电阻、热电偶信号, 内置补偿功能, 校准精度: < 0.25%。
2、RTD 输入: 传感器断线及反极性保护, 3 线制接线最大允许线路电阻: 80Ω; 传感器电流: < 0.5 mA, 校准精度: < 0.2 %。
3、线性误差: < 0.2 %。
4、温度漂移: < 0.01 % / K。
5、主报警继电器输出: 2 个, 传感器故障报警继电器: 1 个。
6、接点容量: 220 V AC, 3 A。
小原焊接控制器多路温控器说明书(最新版)

报警状态:
通道 1,2,3 温度传感器中有达到相应通道温度报警设定值时,ALM 灯亮, 相关报警通道温度数值闪烁,ALM 灯亮,报警输出。当报警通道温度开始下降并 低于相关通道的设定值减 HC(回差)值时,报警恢复,ALM 灯灭。
2. 菜单操作
1) 多路温度监控仪操作说明
12.3
SET1
密码
报警值 1
NST1
温度修正 1
NST2
温度修正 2
NST3
温度修正 3
S-ID
通道使能
HC
报警回差
三路温度巡检控制仪
2)修磨转速和计数菜单操作说明
5
显示值
BCLR
低速启动脉冲
PASS
密码符
F-FC
修磨计数报警值
ECLR
低速停止脉冲
R-CT
传动比
1
F-FU
密码
转速报警1
修磨转速和计数监控仪
S-ID
温度通道使能值
设定范围
PASS=1 0~100℃ 0~100℃ 0~100℃ 0~100℃ -10~10℃ -10~10℃ -10~10℃
0~254
0~7
说明
出厂预
定值
进入参数设置
01
确定风机起停的判断值(通道 1 传感器)
35
系统温度过高停机的判断值(通道 1 传感器) 55
箱体内温度设定报警点(通道 2 传感器)
显示值
B-UP
上箱报警值
PASS
密码符
F-UP
过温报警值
1
FAN
密码
风机报警值
B-DN
下箱报警值
NST1
温度修正 1
山西亚森血凝用户手册

感谢您购买本公司生产的仪器!使用本公司生产的仪器之前,请您仔细阅读使用手册。
重要说明:本仪器仅限于室内使用。
仪器的电源引线保护接地端与外壳及应用部分连接,必须通过电源插座可靠接地。
在可能有潮湿的地方使用时应加装漏电保护器。
本仪器无高压端子、无冷却装置、对操作者无生理效应、无有限的机械稳定性,因此,不在本仪器外部做网电源功率输出、生理效应、高压端子装置、冷却条件、机械稳定性、接地端子、可拆卸的保护装置等标记,特此声明。
本公司生产的仪器内均装有电源稳压器,一般无需外接稳压器。
仅当外界电源电压波动超过±10%时,可使用UPS类稳压器,不可使用普通稳压器。
操作仪器时,应注意保持操作面清洁,不可使杂物及液体进入仪器内部,以免导致仪器损坏。
请用中性清洗液清洁仪器表面的污物,勿使用任何溶剂类液体(如酒精等)。
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不经意的错误操作,是仪器保持优良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请勿打开机箱盖,机内没有用户可调整部件。
请保存仪器的原包装,以备维修时发寄使用。
本说明书中,凡有“★”处,请特别注意。
半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有FB-20、FB-40两种型号。
此处附一份仪器装箱单,如装机时有不符之处,请与供应商联系。
装箱单FB-20型血液凝固分析仪说明一概述FB-20型血凝仪是测试人体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专用仪器。
仪器对试剂开放,适用于采用凝固法测试凝血因子的各种凝血试剂。
仪器设有两个测试位、六个预温位和五个试剂预温位(含一个搅拌位),可同时对两份标本进行凝血测试。
仪器安装有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用于操作提示、结果显示和菜单设置;有低噪音高速热敏打印机,可快速输出测试结果;有存储功能,可存储最近99次测试结果;有RS232串行接口,可与计算机联网交换数据和信息。
仪器采用光电-钢珠法测试凝血过程,该方法不受原血浆粘度和溶血、脂血、黄疸等样品干扰,并采用电子联动移液器,减少人为误差,可以保证测试有良好的精确度和重复性。
SNNA电动调节阀说明书

4.1 手动操作 ...............................................................................................................................................5 4.2 就地操作 ...............................................................................................................................................5 4.3 远程操作 ...............................................................................................................................................5 五、执行机构的调试 .........................................................................................................................................6 5.1 红外设定器说明 ...................................................................................................................................6 5.2 红外设定器按键说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