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002]
![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002]](https://img.taocdn.com/s3/m/cbee7e1db52acfc789ebc942.png)
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教务处2017年12月12日说明本报告的撰写是根据国教督办[2017]86号文件中关于普通高校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本要求,现有数据资料是基于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统计的时间也与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要求一致。
井冈山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2017学年)学校概况井冈山大学地处江西省吉安市,是综合院校,举办者为省级教育部门,于2000年开办本科。
学院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10个为新办专业。
招生批次为提前批招生,第一批次招生,第二批次招生A。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8,441人,折合在校生25,293.3人。
全校教职工1,431人,其中专任教师891人。
学校共有4个校区,其中4个为本地校区。
学校有党政单位27个,教学科研单位30个。
在各地校友会数量8个,未设立境外校友会。
与学校签署协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等活动的机构24个,其中学术机构11个,行业机构和企业8个,地方政府5个。
※以上数据来源:1-1学校概况,表1-2校区地址,表1-5-1专业基本情况,表1-6-1教职工基本信息,表1-8-2 科研基地,表3-1-1高层次人才,表4-1-1学科建设,表6-1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注】:1.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全日制硕士生数×1.5+全日制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不含自考生)。
2.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全日制硕士生数+全日制博士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
学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4年5月目录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一)学科专业设置及特色 (2)(二)学生规模及生源质量 (3)(三)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 (4)(四)教学联盟与共享建设 (5)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5)(一)师资现状及队伍建设 (5)(二)教学条件及资源利用 (7)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8)(一)专业建设 (9)(二)课程建设 (10)(三)教材建设 (11)(四)教学研究与改革 (11)(五)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12)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3)(一)校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3)(二)院级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14)(三)教育部对我校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 (14)五、学生学习效果 (15)(一)教学效果好,学生总体满意度高 (15)(二)就业形势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17)六、教学工作特色与经验 (18)(一)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18)(二)推行两级管理,实施绩效考核,提高管理服务指导水平 (18)(三)培育浓郁学风,注重学习引导,构建学风建设运行机制 (19)七、需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20)(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20)(二)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20)(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21)结语 (21)2013年,沈阳工程学院立足长远,科学规划,调整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打造特色,错位发展,稳步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一年,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硕果累累,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喜获通过,本科专业省内排名成绩优良,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制度受到教育部好评,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学校自2003年升本以来,始终秉承“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精神,坚持“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依托能源电力行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具有较强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现代管理和服务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_985_高校2010年度_本科教学质量报告_分析

第7卷 第4期2013年7月高 校 教 育 管 理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Vol.7No.4July 2013 “985”高校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分析罗 云,韩阿伟(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收稿日期:2012-10-17基金项目:兰州大学2011年度教学研究项目(201103)作者简介:罗 云,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韩阿伟,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3-05-2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74.G4.20130529.1611.016.html摘 要:通过分析发现,“985”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存在着篇幅长短不一、格式各具特色、内容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指导思想上有自我表扬和回避问题倾向;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身研究不够、不深、不够客观;对质量的分析不够全面;对问题的分析有“轻描淡写”、“避重就轻”的倾向;涉及未来工作计划目标的较少,且用语模糊无法检测;个别没有按规定完全公开等问题。
基于此,提出完善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的对策与建议:教育部应该对“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表制度”做出更加科学、明确、具体的规定;高等学校自身应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学习和研究;鼓励并支持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支持和监督高校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985”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3)04-0089-0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13章第40条明确指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1]。
2011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关于“985工程”高校公布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137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985工程”高校先行公布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湖南大学教学事故处理流程

湖南大学教学事故处理流程根据《湖南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湖大教字[2009]99号)、《湖南大学教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修订稿)》(湖大人字[2010]25号)及教务处内部管理职责等,特制定本流程。
一、日常教学检查及考试检查处理1.教学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教学类和考试类异常情况后,填写教学异常情况登记表,报送教学运行中心。
2.教室管理科发现教学异常,及时报教学运行中心,并提供异常情况视频采集资料,编号保存异常情况视频一学期。
3.教学运行中心收到异常情况报告后,及时通知到学院,学院应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减小对教学秩序影响。
4.异常情况责任人提供异常情况说明以及佐证材料。
5.异常情况责任学院收集汇总所有佐证材料,提出异常情况拟处理方案。
6.学院填写《湖南大学教学事故登记表》(明确事故原因和直接责任人,不得以集体名义代写),5个工作日内报送教学运行中心。
学院若不报送相关材料,视为对异常情况报告无异议。
7.教学运行中心负责收集汇总各类异常材料,并进行核实后填写教学(考试)类异常情况汇总表,2个工作日内报送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二、“一般教学事故”处理程序1.质量监控中心根据材料严格按《湖南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文件提出事故拟处理方案。
2.教务处处务会讨论研究拟订事故认定结果。
3.教务处部门负责人签发《湖南大学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通知到事故责任人及所在学院,并抄送人力资源处。
4.申诉期过后,教务处以“教务函”形式正式下发一般教学事故文件。
三、“重大教学事故”处理程序1.质量监控中心根据材料严格按《湖南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文件提出事故拟处理方案。
2.教务处处务会讨论研究拟订事故认定结果报学校主管校长。
3.学校主管校长审批后签发《湖南大学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通知到事故责任人及所在学院,并抄送人力资源处。
4.申诉期过后,将主管校长审签的《湖南大学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报人力资源处,由人力资源处按相关规定办理发文程序及有关处分事宜。
全国“985工程”高校《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比较与分析

单, 内容单薄, 表达不全面 , 给人一种应付的感觉。
从结构 上 看 , 二 种 要 素 模 式 抓 住 了 本 科 人 第 才 培养 的几 大关键 要 素 , 分别 阐述 , 给人 一 种清 新 明了 的感觉 。 第三种 模 式 纵 览 全 局 、 辑 严 谨 、 路 清 晰 。 逻 思 明确要从 哪几 方 面 阐述 , 一 大块 又 分 为 几 个 方 每 面说 明 , 内容丰 富 。
借 鉴 国外 先 进 的教 学理 念 和教 学 方 法 的基 础 上 , 传 授专 业知 识 和技 能 , 练 学 生 的专 业 素 养 和 能 训 力, 拓展 学 生 的 学术 视 野 和科 研 潜 质 。在 具 体 实
情况 , 尤其是设计教学培养质量的相关数据 。第 二 、 种模式 表属 性是 不 同 , 基 本包 括 了教 学 质 三 但
2 要素模 式 . 这种模 式是 将涉及 到 本科 人才 培 养 质量 的各 个主要 要素 分别 列 出来 加 以阐述 。 以华东 师 大 为 代 表 , 量 报 告 的 构 成 要 素 主 质 要为 :) 1 专业 建 设 与评 估 ;) 程建 设 与 师 资 ; ) 2课 3
大学生科研训练 ;) 4 本科生国内外交流;) 5 师范生 免费教育 ;) 6 教学保障条件。 采取 这种 模 式 的高校 主 要 有 : 华东 师 范 大学 、
二、 办学 质量 管理方 面 的特 色 与 亮点
以山东 大 学 为例 , 本 科 教 学 质量 报 告 的 主 其 体结 构是 : 一部 分本科 教 学基 本情 况 :) 科 教 第 1本 学基 本数据 ;) 2 本科 招 生与教 育拓 展 ; ) 3 本科 教 学
三明学院2009-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三明学院2009-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务处主题:本科教学2009-2010学年范围:2009.9-2010.6为切实提高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着“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深入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状况,总结交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结合落实我校“质量工程”实施情况,实行年度教学质量检查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认真检查一年来的教学质量状况,对学校总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状况做出科学、客观的描述和分析;第二,总结学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并通过《三明学院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各系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第三,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保持教学质量数据的完整和有效;第四,深入分析现阶段可能影响我校教育质量的因素,并研究应对措施,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09学年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如下:一、本年度教学工作的基本状况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状况,学生学习状况等。
1.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包括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课外培养计划等。
我校在前几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自2009年秋季起在本科专业各年级推行“7+1”人才培养模式新方案,新方案修订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标准;突出课程模块化,进一步提高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实施大类专业培养,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贯彻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教学规律。
为了保证本学年教学计划执行到位,在刘副院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牵头对我校教学分三阶段进行检查,即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教学检查。
同时,还结合我校教学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各专业教学计划执行进行督导,检查结果表明:本学年我校各位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基本都能够按照教学计划,严格、认真地承担课程的教学内容,必修课、选修课都按照计划如期开出,开学前,各系都能及时地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上报教务处备案,经我处审批后,执行变更后的教学计划。
湖南大学2010各院录取名单

105320104222315 成咏翔 105320105322220 范璐 105320101102284 廖春萍 105320101452288 贺雪辉 105320104592331 张莉沙 105320104752321 徐永娇 105320104762325 翟丽娜 105320104762326 陈德梅 105320105242341 周沁雪 105320105302346 彭璇 105320105322208 王婷婷 105320105322209 上官丽娜 105320105322213 欧阳丹丹 105320105322215 谢娓妮 105320105322218 李学乐 105320105322222 龙云翔 105320105322223 肖丽丽 105320105322225 姚洁 105320105322226 吴胜男 105320105322228 胡宝贵 105320105322231 贾莺 105320105322232 丁媛媛 105320105322233 徐俊丽 105320105322236 张文波 105320106262407 朱豪迪 105320106562398 张威 105320107102422 赵惠芬 105320107362427 李爱萍 105320107362428 张丹 105320103572307 张莉 105320105322212 张雨潇 105320105322224 王韧 105320105322229 叶晗 105320105322234 刘苹 105320105322210 李谦 105320105322211 梁瑞 105320105322214 熊雪梅 105320105322216 刘娟 105320105322217 罗纯 105320105322219 赵丹婕 105320105322221 高攀 105320105322227 唐恺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2017学年)湖北医药学院2017年11月学 校 概 况湖北医药学院前身是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始建于1965年11月。
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1994年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并定名为郧阳医学院;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6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结论;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2013年7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及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8,647、研究生175人、外国留学生235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913人,其中专任教师486人,教授55人,副教授115人,博士107人,硕士326人;同时聘有附属医院教师1923人。
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人、“百人计划”4人、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3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3人、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17人,硕士生导师247名。
建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7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
另有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4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78人。
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结合部重要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基地。
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济世、励学育人”之精神,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建有14个二级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药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0)湖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
她不仅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一贯重视本科生教育工作,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继承和发扬岳麓书院 “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形成了“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本科教学基本状况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627人,其中,2007级100人,2008级4949人,2009级5098人,2010级5164人,2011级5316人。
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 4960 人,其中4494 人获得毕业证书,占毕业生人数的 90.6 %;4477人被授予学士学位,占毕业生人数的90.3 %,占获得毕业证书人数的 99.6 %。
2010年,除认真抓好常规本科教学,确保本科教学体系稳步高速运转之外,我校认真学习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教会精神,进一步调整和丰富本科教学改革思路,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目标,继续贯彻“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树品牌,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争一流”的办学思路;继续加大教学投入的力度,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强化教师教学考核;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健全和完善发展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二、主要做法与成绩(一)认真学习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教会精神,积极开展本科教育教学研究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领会和落实纲要精神。
在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工作部署会议上,学校党委书记刘克利教授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讲话精神,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基本职责,抓好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使命。
为此,学校已将本科教学各项工作纳入到“985”二期规划与建设中。
在2010年9月5日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陈收副校长要求各学院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重新审视和制订新一轮教学计划。
为此,结合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教会精神,根据校领导指示,2010年10月11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制订订湖南大学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全面教育质量管理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要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学分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重点针对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发展专业教育;要探索研究性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实现学校本科人才培养“高层次、深内涵、强特色”的新目标。
目前,2010版的教学计划正在不断完善与整理中。
为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国家启动了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着力推进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等系列改革。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体制改革试点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我校承担了五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其中两个涉及本科教育教学,即“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两个项目主持人陈收副校长分别牵头组织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专家座谈会,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2011年3月5日教务处李仁发处长组织召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工作部署会议,提出了两个项目要完成的目标和必须达到的效果以及整体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分解了各项任务,制订了完成每项任务的工作时间;落实了各子项目负责人,以学校名义与各子项目负责人签订任务书;要求各子项目组及时汇报工作进展,上报工作信息。
李处长在后来召开的工作协调会上多次强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的建设与实施要紧密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各项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要做到“点上出经验,面上出成绩”,要让广大学生从项目的实施中真正受益。
(二)拓展“质量工程”建设内涵,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学校认真落实2007年教育部1号、2号文件精神,制订与实施了《湖南大学关于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若干意见》,结合2010教育部高教司的工作重点以及学校实际,又将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内涵拓展为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质量工程”,以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和建设为抓手,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加快专业建设步伐进一步落实专业规划,突出专业建设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龙头作用。
落实《湖南大学关于加强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学院广泛开展专业调研和征求意见,提出《关于加强专业建设的几点工作要求》,促进了学院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制定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
先后共有12个专业在教育部特色专业评选中被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其中2010年,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对已立项建设的各级特色专业进行中期检查,按期按质完成的予以经费支持,对进展不明显的停止资助并限期整改。
通过了建设部对我校土木工程、工业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等专业的评估,英语专业通过了教育部评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电气工程专业列入了2011年的专业认证进程。
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整合学校资源, 2010年学校申报工程结构分析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本科专业并成功获批。
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合办,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战略产业领域,学校按照该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规划学生培养。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协同创新的方法,依托学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国家保密局合办保密学专业,2011年9月学生已正式入学,以加大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创新人才。
2、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课程作为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是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构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加强课程建设, 2010年以来,在大量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以承担国家体制改革项目《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为契机,通过学校教学委员会审议,出台了《湖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在 2010版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将课程类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门核心课程”、“ 学类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就业与发展课程”五个部分。
学分与学时相对分离,精减课堂学时,提倡少讲多练,课堂精讲,课下多练。
加强“师生互动”,在答疑辅导、大作业、实验实习、考试等过程上的管理。
制订并下发了《湖南大学编写课程标准基本要求》,提出了学校课程标准的编制的系统性、规范性、适应性、发展性等四个基本原则。
为全面推进该项工作的实施,研发了课程导航专题网站,按照学院、专业、课程建立湖南大学本科课程网站导航系统,组织教师编写专业基本信息、课程计划图、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大纲、课程教学进程表、核心能力与课程关联图以及课程网页。
据统计,目前有 21个学院70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建立了网上导航,共有1600余门课程信息上网。
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为了实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学校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制订《湖南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实施方案》,从2008年起全面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增设课程类型,以高等数学课程为试点,增加习题课,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并逐步向其他课程延伸。
3、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力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承担国家体制改革项目《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载体,2011年5月4日召开全校实践育人大会,总结了我校实践教学的经验与成效,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与重点。
2010年以来,整合学校资源,加大实验室建设,新建立了学校仿真实验室。
扩大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规模,增开学生实验、实训项目,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得到真到真枪的锻炼。
大学生科研计划(SIT计划)是探索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平台。
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学校补充出台了系列规章制度,保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大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支持力度,扩大项目覆盖面;召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SIT)项目中期检查暨经验交流会,开展SIT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举办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IT)成果展示,为我校实施的 三级SIT计划更具特色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推行“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
学校积极跟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将卓越工程师计划与校内李达实验班、本硕连读班培养统筹考虑,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学校拟对这一类学生的奖学金比例、评奖、保送研究生、滚动机制作出大的调整。
卓越工程师计划各相关实施学院已都成立了产学研联合办公室,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认真总结李达实验班开办以来的经验,适时修订了李达实验班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并利用网络系统监督执行。
修改和维护李达班网站,邀请博士生导师与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指导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提高了李达实验班的教学质量。
5、开展研究性教学比赛推动研究性教学改革。
为使本科教学工作与我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定位相适应,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新模式,起草了《湖南大学关于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若干意见》,改革传统的讲课比赛方式,举行多届研究性教学比赛,调动了教师参与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了研究性教学氛围。
6、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各类竞赛成绩骄人。
根据培养方案需要,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专项经费对艺术类课程予以扶助,新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多门。
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资源优质共享工程,实现两校共享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弥补了教学资源不足;成功举办了《他们的船》、《第一军规》等多部电影首映式。
2010年12月22日,我校通过举行纪念大会、座谈、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等系列活动,隆重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五周年。
一年来,全校举办各类讲座80多场。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了各类竞赛的较好成绩。
在2010年10月20日举行的由国家教育部、中国文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电视节中,我校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获得大赛世博主题竞赛单元金奖、短片竞赛单元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三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