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失败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 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 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 对付与停滞腐朽……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 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 物。” ──马克思《中国纪事》 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 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 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 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 1846年 ——1850 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直接原因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起原因
外国侵略
激化
地 主 阶 级
矛盾 爆发
激化
农 民 阶 级
自然灾害
2、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
(1)特点: 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 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2)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关系 改造与利用
民主革命:
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革 命 时间 领导阶级 革命任务 革命目标 事件 (1840 资产阶级 反侵略 资本主 太平天国义和团 -1919) 农民阶级 反封建 义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919 无产阶级 反帝反 -1949) 封
社会主 义社会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 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1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材料2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 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Hale Waihona Puke 料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农 民 不 能 领 导 民 主 革 命 胜 利
阶 级 局 限 性
小生产者 组织涣散
空想落后 天京变乱
无科理论
战略失误
拜上帝教
孤军北伐 洋枪队
时 代 原 因
中外反动联合
太平天国的主要功绩
1.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4.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国际意义)。
1、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积极性: ①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打破了列强把中国迅速 殖民地化的企图)
②《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的方案。(其思想具有近代化因素) 3、局限性: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 革命取得胜利。
注意:论从史出、客观、辩证
练习
1.(2005全国卷Ⅱ)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 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统治阶级的压迫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 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 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人教版必修1 太平天国运动.ppt (优秀版)

(三)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1851年 3、攻克武汉三镇:1852-1853年
4、定都天京:1853年
(四)军事上:全盛
北伐
西征
东征(天京突围)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大本营 断绝清政府财源
结果 意义
失败 沉重打击
胜利
胜利
根据地和 物质基础
巩固天京
二、《天朝田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

最新⼈教课标版⾼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庖丁巧解⽜知识·巧学·升华⼀、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兴起的原因(1)阶级⽭盾的激化:鸦⽚战争以后,毒品⾛私更加猖獗,⽩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问题继续恶化。
农民“昔⽇卖⽶三⽃,输⼀亩之课有余;今⽇卖⽶六⽃,输⼀亩之课⽽不⾜”,赋税负担增加⼀倍以上,以致“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2)民族⽭盾的激化:鸦⽚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给中国⼈民带来新的灾难,进⼀步激化了阶级⽭盾。
2.组织酝酿1843年,洪秀全创⽴拜上帝教,决⼼借助上帝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1)⽬的:宣传拜上帝教,推翻清朝统治。
(2)特点:把西⽅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同思想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3)著作及内容:《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章中指出,“皇上帝”是唯⼀“真神”,就是中国⼈所说的“天”,⼈们都是“上帝”即“天”的“⾚⼦”,⼈⼈平等,都是兄弟姐妹。
清朝最⾼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们起来“共击灭之”。
(4)意义: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的理论表述出来,对⼴⼤劳动⼈民产⽣了很⼤的号召⼒。
3.兴起(1)⾦⽥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西桂平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率军北上。
(2)永安建制:1851年9⽉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政权。
永安建制既是⾰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太平天国战争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发展(1)北上进军: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萧朝贵先后捐躯。
太平军连战连捷,队伍不断扩⼤。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农民政权,同清政权对峙。
5.全盛1853年太平军进驻天京后,采取了三⼤军事⾏动: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进⼊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

军事行动
北伐
西征
东征
目的
推翻清廷
巩固天京
充实力量
领导
林凤祥 李开芳 失败
赖汉英 石达开 败湘军, 进江西
秦日纲 石达开 夺扬州, 破两大营 解除了天京之 围,达到全盛
结果
作用
牵制清政府兵力, 巩固根据 为西征和东征胜 地、物质 利创造条件 基础
前期—土地分配纲领(封建性)
1853年冬《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内容:
解决土地问题
基本内容:
1 目标: 2 土地:分配方法 3 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
《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和“无处不均匀” 方法: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原则: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2、产品分配
1、土地分配
内 容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 3、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 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 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 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资政新篇》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前期)
《资政新篇》(后期)
产生背景 1853年定都天京,强盛时期 经过天京事变,衰落 时期 社会经济 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 基础上消灭私有制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现 农民土地所有制 满足农民的利益要求,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直接推动太平天国运动 发展 农民战争最高峰,但缺 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 业和资本主 义经济 向西方学习,带有资 产阶级改革性质
3、影响:
①严重削弱太平天国战斗力,思想上破产,出现 “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局面;
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材内容: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加上清政府和地主的压榨剥削,农民起义风气云涌。
洪秀全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民间的宗教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从1851年初洪秀全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并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革命纲领。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势,不久天京陷落,中国历史上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虽然失败但意义深远。
本节课即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纲领、意义及教训。
一、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人教版必修1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评课稿

人教版必修1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评课稿一、教材内容梳理1.1 教材概述《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之一,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与失败,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探索社会变迁与人民反抗的关系。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历史背景、兴起原因、领导人和发展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历史人物的情感认同和尊重。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内容•第一节:太平天国兴起的历史背景•第二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第三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影响2.2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题研究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合作与探索精神。
2.3 教学过程2.3.1 第一节:太平天国兴起的历史背景•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或演示一个短视频,引起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如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答案。
•小组汇报:组织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2.3.2 第二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原因、领导人、目标、发展过程等内容,向学生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
•文献阅读:分发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献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帮助他们理解文献内容。
•学生提问与讨论:鼓励学生在阅读后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讨论。
2.3.3 第三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影响•学生分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请他们研究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以及失败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文笔记和知识点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文笔记和知识点汇
-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永安封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洪秀全称“天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 定都天京(南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为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①有很大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②反映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太平天国运动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洪秀全通过拜上帝会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运动。
当时曾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天王之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 )
A.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
B.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
C.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
D.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
解析:D 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A、B两项均和拜上帝会的相关史实相悖,排除;仅凭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一人评论就得出“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结论,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排除C项;本题正确选项为D。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觐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
这些表明( )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
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
解析:A 依据所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洪秀全为代表的领导集团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由题干中天王临朝仪式可以看出,封建意识逐渐加强,但不能说它是封建政权。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A项表述最为准确。
3.(2016荆门期末)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田契中有某人“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
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 )
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
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
C.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
解析:A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材料中田契规定“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这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是不符合的,A项正确;田契的存在表明此田归农民私人所有,B项错误;“太
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田契”并不能表明实现了“有田同耕”,C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地主的信息,D项错误。
4.(2016黄冈期末)1851年,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封杨
秀清为东王;占领南京后,增侯爵,形成了王、侯、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十三等官阶制度,这说明( )
A.太平天国已经建立起新型的职官秩序
B.太平天国完成了建立近代农村秩序的任务
C.太平天国没有提出再建工商社会秩序的方案
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解析:D 太平天国封王和建立十三等官阶制度并不意味着太平天国
已经建立起新型的职官秩序,更没有完成建立近代农村秩序的任
务,A、B两项不正确;太平天国后期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再建工商社会秩序的方案,C项不正确;从太平天国官职的设置看,仍然没有脱离封建樊篱,其失败是必然的,D项正确。
5.(2016遵义期末)改良主义者容闳曾评述道:“太平军一役……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
”据此,他认为( )
A.太平天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新思想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封建统治
C.民族的觉醒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促进新国家的产生
解析:B 太平天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想,但是并未实行,影
响力有限,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材料中“破中国顽固之积习”相符,B项正确;近代民族的觉醒应指自觉地反侵略反封建,太平天国运动只是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的一次
被动的回应,C项错误;太平天国的目的是要建立人间“天国”,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以它的意义更多体现在“破旧”,而不是“立新”,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
材料二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安。
……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
政权要继续存在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
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
材料三杨秀清是不是邪恶的阴谋家暂且不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
如果没有杨秀清的卓越行政才干和集权本能,太平军运动决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以上材料均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
(2)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杨秀清。
解析:第(1)问结合1856年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回答。
第(2)问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的“那场灾难”指领导集团的内讧,“天京事变”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中央领导方
面的动荡不安”“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来回答,“是否全面”及原因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分析。
第(3)问主要从材料二原因的分析和材料三中“卓越行政才干和集权本能”来一分为二地分析。
答案:(1)“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危机”是指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2)材料二认为天京事变的发生是由于太平军制度的缺陷,造成维护
中央领导的兄弟情谊被破坏,从而发生动荡。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材料二看到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是天京事变发生的重要原因,但没有看到其发生具有必然性。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不思进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长,为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3)对杨秀清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杨秀清凭借其卓越的才能,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杨秀清野
心膨胀,压制其他将领,破坏团结,引起内讧,断送了太平天国的全盛
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