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鉴定行业现状及市场进展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现状概述微生物检测是一种关键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在各个领域,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药制造、农业等,微生物检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当前微生物检测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全球生产和消费的不断增长,对微生物检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微生物检测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生物检测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受到多个驱动因素的推动。
其中,食品安全问题是主要驱动力之一。
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不断增加,需要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有效监测,以保障公众健康。
此外,制药、医疗器械等行业对微生物检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技术应用在微生物检测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应用。
传统的培养方法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如分子生物学方法、光学显微镜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更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工错误。
市场前景微生物检测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微生物检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
挑战和机遇尽管微生物检测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和资金支持。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优质产品。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那些具备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总结微生物检测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食品安全问题和行业监管要求的提高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为市场带来了更多机遇。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的前景仍然看好。
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微生物检验技术概述微生物是指在人类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可能带来疾病、污染和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等。
因此,检测微生物对于保护健康和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检测这些微生物的技术,它是衡量食品和医疗保健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微生物检验技术主要被用于以下场景:1.食品工业。
微生物检验技术被用于检测和评估食品、生食、动物饲料、化妆品等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这些检验可为消费者提供保障,并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2.医疗保健行业。
微生物检验技术被用于检测和确定疾病的病因,包括以菌为主的感染病。
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和专家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以及有效地控制疾病扩散。
(二)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现状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包括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两类。
1.传统方法(1)菌落计数法。
通过培养微生物,以计数形成的微生物数量来判断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
(2)生化鉴定法。
通过观察微生物在营养基上的生长、代谢等不同特征,并进行特异性试验,进而鉴定菌株。
(3)显微镜观察法。
采用标准的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微生物形态等特征。
传统方法存在取样时间长、检测时间长、准确性低、操作繁琐等问题,虽然仍然有效但远不能满足当今快节奏、高要求的现代化需求。
2.分子生物学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PCR技术、DNA芯片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在微生物检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可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微生物DNA片段,并成功鉴定微生物的种属。
(2)DNA芯片技术。
DNA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大量微生物,其优点是操作快速,灵敏度高,并且能够提供准确性更高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3)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检测微生物RNA或DNA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物种的存在程度。
这种技术在很多医疗保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当今的科技时代,微生物检测技术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着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理解,也在医疗、食品、环境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呢?首先,快速检测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样本采集到培养、鉴定,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更长时间。
这对于一些紧急情况,如传染病爆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目前,基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检测方法正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特定的微生物抗原或抗体,操作简便,结果直观。
还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它能够快速扩增微生物的特定基因片段,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定。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从过去的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甚至更短,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技术也是发展的重点。
随着对微生物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能够快速检测出微生物的存在,还要能够准确地鉴定到种甚至菌株水平,并且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微生物。
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在这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通过对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可以获得极其详细的遗传信息,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精准鉴定和分型。
此外,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微流控芯片能够将复杂的检测过程集成在一个微小的芯片上,实现对微量样本的精确处理和检测。
再者,多技术融合是微生物检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
单一的检测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全面、更准确的检测。
比如,将免疫检测技术与PCR技术相结合,可以先通过免疫检测初步筛选样本,再对阳性样本进行PCR确认,这样既提高了检测效率,又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还有将微生物培养技术与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在培养微生物的同时,实时监测其代谢产物或生理指标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的特性。
2024年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微生物检测仪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工具,用于分析和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随着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将对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的分析市场规模当前,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规模庞大,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持续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的价值超过1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消费市场:食品和饮料行业对微生物检测仪器的需求持续增长,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保健行业:微生物检测仪器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环保行业:对水质、空气质量和土壤等微生物污染的检测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分布全球范围内,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的分布相对均衡。
目前,北美地区在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占30%。
其次是欧洲和亚太地区,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25%和20%左右。
其他地区,如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市场份额较小,但随着对微生物检测仪器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地区的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市场驱动因素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驱动因素的影响:•技术进步:微生物检测仪器的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政府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提供了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食品和饮料安全性的关注度增加,推动了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的扩大。
市场挑战与市场驱动因素相对应的是市场面临的挑战。
目前,微生物检测仪器市场存在以下主要挑战:•高成本:微生物检测仪器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较高,使得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技术壁垒:微生物检测仪器的技术复杂,对研发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限制了市场的竞争格局。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微生物检测市场分析现状简介微生物检测是指对食品、水、环境等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检测。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关注度增加,微生物检测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微生物检测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微生物检测市场的规模正快速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预计微生物检测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以每年约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并且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20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微生物检测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1. 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加剧,消费者对食品的微生物安全性的关注度增加,促使食品生产企业加强微生物检测。
2. 法律法规的改变和加强监管: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和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法规,这促使企业加大对微生物检测的投入。
3.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PCR、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市场细分微生物检测市场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细分,主要包括食品工业、水处理、医疗保健和环境监测等。
其中,食品工业是微生物检测市场的最大细分市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一大部分。
食品工业中,微生物检测主要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产品质量监测和卫生安全检验等环节。
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食品企业对微生物检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水处理是微生物检测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细分市场。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对水质的监测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微生物检测可用于確保飲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安全性,同时也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监测和管理。
医疗保健领域中,微生物检测主要应用于医院、研究实验室和制药企业等场所。
微生物检测可用于判断病原微生物的存在以及对药物的抗性情况,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环境监测是微生物检测市场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环境中的微生物检测可帮助监测空气质量、土壤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2024年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分析现状摘要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是医疗检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细分市场之一。
本文通过对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以及主要参与者的竞争情况。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商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变化的影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受益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总体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不断增长的疾病负担、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政府的支持。
3. 市场细分及竞争状况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可以细分为传统诊断方法和分子诊断方法两大类。
传统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和组织学检测等,而分子诊断方法则包括PCR、基因芯片和测序等。
目前,传统诊断方法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分子诊断方法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加。
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Abbott Laboratories、Thermo Fisher Scientific、Roche Diagnostics等。
这些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和市场推广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新兴公司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通过技术创新和低成本策略来挑战传统参与者的地位。
4. 市场机遇和挑战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病原微生物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将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效果。
另外,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的传染性疾病也为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提供了机会。
然而,市场上仍存在一些挑战。
一方面,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疾病威胁和临床需求。
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命科学的持续关注,微生物领域在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与应用。
一、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现状1.1 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医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抗生素的研发到医院的感染控制,微生物学为医学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抗生素滥用导致了耐药菌的出现,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微生物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研究人体内的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肥胖、自闭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微生物组的研究为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1.2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是另一个重要领域。
例如,自然界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有机污染物、氮循环、矿物质转化等过程,净化环境。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同时,微生物的应用还涉及到可持续发展和生物能源。
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以开发出更环保的材料和替代化学品。
二、微生物领域的未来趋势2.1 微生物基因研究的突破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微生物基因研究的新机遇。
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科学家们能够更精确地编辑微生物基因,进一步解析微生物的功能和特性。
这将有助于研发更有效的抗生素、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产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微生物组研究在人类健康领域的重要性将在未来继续突显。
科学家们将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肥胖、自闭症、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调整微生物组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这可能开辟一条全新的个体化医疗途径,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方法。
2.3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扩展未来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2023年微生物组检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微生物组检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微生物组学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微生物组学是指对某种生境或生物体内所有微生物种类的种类、数量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微生物组检测是指对特定的环境或组织内所有微生物的物种、数量和基因组成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测的技术手段。
它在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
一、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微生物组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加深,微生物组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微生物组检测市场规模达到2.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7.5%。
二、应用领域1、医学领域微生物组检测在疾病诊断、疾病预防和精准治疗方面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肠道菌群中发现了许多可以预防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有益细菌,通过微生物组检测可以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此外,一些疾病也可以通过微生物组检测来进行诊断,例如,腔隙性肺炎中的细菌可以通过微生物组分析来鉴定,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2、环境领域微生物组检测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例如,利用微生物组检测可以检测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食品领域微生物组检测可以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以检测食品中的细菌污染、真菌污染等,防止食品中细菌感染和食品中有毒菌的产生。
例如,对于牛奶、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检测,可以通过微生物组检测技术对细菌、病毒等有毒细菌进行分析和鉴定。
三、主要企业目前,国内外的生物技术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微生物组检测领域。
1、IlluminaIllumina是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技术公司,通过改进基因技术来推动微生物组学领域的发展。
2、DiversigenDiversigen是一家位于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环境微生物组学和人类微生物组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错误,难以进行质量控制。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微生物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对微生物的研究采用了物
理的、化学的分析方法,发明了许多自动化仪器,并根据细菌不同的生物学性状和代谢产物
的差异,逐步发展了微量快速培养基和微量生化反应系统,使原来缓慢、烦琐的手工操作变
得快速、简单,并实现了自动化和机械化。微生物鉴定自动化方法,包括(1)临床微生物鉴
不同底
微生物利用某一底物产生
酵母校
是
物
浊度
菌
2.采有上述原理的各种鉴定系统可鉴定肠杆菌科, 菌。 目前较完善的鉴定系统性能
比较。非发酵菌,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厌氧菌和酵母
自动鉴定系统性能比较
性能
Vite
AutoS
Walk/
Seniti 无
k
CAN-4 Away
tre
限
p 60
olor
系统容量
均实现了全自动化。目前已有多种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问世,如
VITEK-AutoMicrobicSystem(AMS)、PHOENIXTM、MicroScan、Sensititre、ABBott(MS-2
System)、AUTOBACIDXSys-tern 等。这地自动化系统具有先进的微机系统,广泛的鉴定功能,
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卫生防疫和商检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细菌鉴定、细菌药物敏感性
试验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等。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均已大大提高。
二、细菌自动鉴定及药敏系统原理及性能比较
1.原理:
临床微生物鉴定系统使细菌鉴定过程规范化和程序化,将细菌对底物的生化类型与已
建立数据库类型相比较。测试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产生 PH 值变化,能释放色源或荧光源复
3.原理 (1)鉴定原理: 常规革兰刚(阴)性板对各项生化反应结果(阴性或阳性)的判定是根据比色法的原理, 将菌种接种到鉴定板后进行培养,由于细菌各自的酶系统不同,新陈代谢的产物也有所不同, 而这些产物又具有不同的生化特性,因此各生化反应的颜色变化各不相同。仪器自动每隔 1 小时测定每—生化反应孔的透光度,当生长对照孔的透光度达到终点阈值时,指示已完成反 应。由光电技术、电脑技术和细菌八进位制数码鉴定相结合。每个鉴定卡内含有 30 项生化 反应,每 3 项为一组,各确立阳性反应值为 1、2、4:如 3 项反应全部阳性,其组值为 7; 如第 1、2 项反应阳性,其组值为 3;第 1、3 项反应阳性,其组值为 5。30 项生化反应可获 得 10 位数的生物数码,在鉴定时有时还需外加补充试验,共可获得 11 位生物数码,系统将 其最后一次判读的结果所得生物数码与菌种资料库标准菌生物模型相比较,得到鉴定值和鉴 定结果,并自动打印出实验报告和发给病人的病房报告。 (2)药敏实验原理 药敏测试板(卡)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实质是微型化的肉汤稀释试验。应用光电比浊原理, 根据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菌最低抑菌浓度不同,每一种药物一般选用 3 种不同药物浓度,每 一药敏试卡可同时作 10 种药物的 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测定,经 6 小 时孵育后,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测定小孔中细菌生长状况,即可得到待测菌在各浓度的生长率。 待检菌斜率与阳性对照孔斜率之比值,经回归分析得到 MIC 值,并根据 NCCLLS(美国国家临 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获得相应的 S、I 和 R 结果。药敏报告含 MIC 值,敏感度,药物 一次剂量和在该剂量下的血清和尿液内最高药物浓度。 4.主要操作步骤 (1)光电比浊仪 革兰氏阳性菌配制相当 0.5 麦氏管菌悬液,革兰氏阴性菌配制相当 1 麦氏管菌悬液、 酵母菌配制相当 2 麦氏管菌悬液,厌氧菌配制相当大于 2 麦氏管菌悬液。 (2)菌液接种和封闭 (3)卡片装入读数器/孵箱。 (4)输入病人人口统汁学资料。 (5)自动打印实验室和病人报告。 5.系统功能和特点
微生物鉴定的研究进展
一、细菌自动鉴定及药敏系统的发展史
细菌的鉴定是细菌分类的实验过程,长期以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一直用 100 多年
前由 Gram、Pasteur、Koch、Petri 等创造的传统的微生物学鉴定方法。这些传统的鉴定方
法不仅过程烦琐,费时费力,且在方法学和结果的判定、解释等方面易发生主观片面而引起
立适合各类实验室的框架。输入指令或菜单,控制系统的运动状态,输入各检测样本的流行 病学资料。
(4)打印机 打印机始终与计算机保持联络,接受计算机发出的命令,自动打印每一试 卡的最终报告,包括实验室保留的 short report 和发给临床医生的 patient report,并自 动打印系统出现的故障资料。
微生物
当无色复合物被适当酶水
MicroSc
否
已有的酶 解时,色源/荧光源释放引起颜 anIDS
色变化
(Remel)
碳源利用
有机产
因转移电子至无色四唑氮
是
物
标记碳源使染料变为紫色
Biolog
挥发的或非挥 发的酸检测
以检测代谢产物为基础的
细胞脂
是
层析技术,与数据库中的资料相
肪酸
比较
MIDL
生长可见检测
1.AutoScan-4 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 试剂板在培养箱孵育,然后放主机,用比色法及比浊法对鉴定及药敏(MIC)进行测定, 96 条不同波长光导纤维,对 96 孔板同时测定。仪器由主机,电脑和打印机组成。 将菌液加入试剂板,放培养箱孵育(35~C 左右)18~24 小时。将试剂板放入主机,仪 器自动判读结果。可同时做鉴定和药敏,自动判读结果,操作简便。 2.AutoReader 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 用荧光检测技术,在测定板底物中加入入酶介物,使其与细菌生长中的酶结合生成荧 光物质。荧光物质通过荧光读数仪得出的生物编码(BIOCODE)来判定菌种。 (三)Vitek-AMS(Automated Microbic System)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工 作原理 1.概况: Vitek-AMS(Automated Microbic System)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1960 年 由美国航天系统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为了鉴定宇宙环境中的微生物而研制的。1973 年正式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1989 年该系统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转让给法国生物 梅里埃集团。全世界有 4246 家实验室应用,国内用户 110 台。(1996 年资料) 自 1985 年第 一台自动化细菌分析仪器 Vitek-AMS 进入中国并成功使用。价格 7.8 万美元。 2.结构组成 VITEK CC4 自动鉴定系统由菌液接种、封闭装置(此装置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真空 室,上部是一热切割器).读数器、孵箱和电脑、打印机三部分组成。 (1)充液/封口部件 这一部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封口器并有切割作用,下部为 真空充液接种装置。将制备好菌悬液的试管和试卡用一弯形塑料管相连并置充液接种仓中, 当接 Fill 钮时,即开始抽真空,真空形成后进气阀开放,仓内形成负压,菌液从试管通过 弯形塑料管进入试卡内即完成接种,上部封口为一热切割器,温度可升至 200℃以上,完成 按种的试卡可置热切割器中,密闭并切割平整。 (2)孵箱/读数器 孵箱内有一直立圆形转盘,每隔 900 置一卡片架,每个孵箱共可放 4 个卡片架,每一个卡片架分别用 A、B、C、D 标记,每—卡片架可放 32 张测试卡。孵箱直 接由计算机控制,读数器是 665nm 波长的光扫描器,每 15min 自动扫描一次,并将光信号转 换为电信号传送至计算机。 (3)计算机、终端和键盘 计算机就像整个系统的神经中枢,始终保持与孵箱/读数器、 打印机和终端的联络,控制孵箱温度,自动定时读数,收集记录,储存和分析资料。当卡片 反应完成时,计算机可指示打印机自动打印报告。使用者可随时从终端查询试卡检测结果, 配有 IMS 装置的计算机还具有数据统计功能,该系统计算机还可同时带动两个孵箱/读数器 并可与自动免疫诊断系统——VIDAS 联用。终端是由 21cm 彩色显像管组成。终端可提供人 机对话并与各部件联络,当系统出现故障会自动报警。键盘为 102 标准键擞,通过键盘可建
合物的酶学反应,四氮唑标记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的产生,挥发或非挥发酸产生,或可见生
长。
鉴定系统反应原理
系统反应
需要 生长
分析
阳性结果显示
系统例 子
APICrys
PH 基础反应
碳源利
PH 指示剂颜色变化;利用
是
talVITEKMic
(多为 15-24 小时)
用
碳源源产生酸,利用氮源产碱
roScan
酶谱(多为 2-4 小时)
否
否
否
否
否
工动
接种
自动 手工
手工
分联 自
自动
开机
动
孵育
联机 分开
联机
4
30
分
联机
或 16h min 开
需氧革兰阴性杆 2-18 24 或
2或
5或
4
30
1
菌
h
48h
15-42h 18h
或 16h min 8-24h
需氧革兰阳性球 2-15 24 或
2或
30
菌
h
48h
15-42h
min
厌氧菌
否
4h
4h
32/6 0/120
无限
40/96 92
无 限
数据库中可鉴定
5
48
菌种数
66 0
需氧革兰阴性杆
2
24
7
116
112
139
147
菌(GN)
46 0
8
需氧革兰阳性杆
50
49
49
否
菌
81
否
否
5
厌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