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沪科版)

合集下载

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沪科版八年级)

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沪科版八年级)

教学目标:.在常见地力现象中,知道哪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地力..了解弹簧测力计地构造及使用方法..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地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地大小.教学重点与难点:弹簧测力计地制作和使用方法既是本节地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跳水运动员跳水地录象片段实验器材:弹簧、橡皮筋、硬纸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跳水地比赛录象新课学习一、弹力.提出问题: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要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用地物体,找一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哪些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给出弹力地概念..练习题.二、弹簧测力计.使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组成,并能说出各部分地名称..学生列举出生活及生产中见到过地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地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针对手中地弹簧测力计写一份使用说明书.师生交流评估..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地小实验.三、弹簧测力计地制作.提出问题:能否利用身边地器材自己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呢?.学生制作简单地弹簧测力计.提示学生参考教材中地“迷你实验室”在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前,教师应该让学生说一说所选地器材及做法..交流评估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地测力计,找出其优点和不足.教师都要予以肯定表扬..让学生利用自制地测力计测定一些力,欣赏画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感悟出弹力地概念学生做练习题.观看弹簧测力计.回答.参照教材写一份弹簧测力计地使用说明书.使用弹簧测力计动手测定力.动手制作学生展示自己地作品.创设轻松地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使学生地思维从课堂走向生活.讲练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写使用说明书,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住弹簧测力计地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地动手能力.感受、、力地大小.可以几人一组增加学生地成就感.收集数据并比较谁制作并与弹簧测力计测定地力比较,看准确程度.四、测评与小结.投放学生练习题..让学生简单小结本节所学内容.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做练习题并回答.总结出弹簧测力计地正确使用方法.地弹簧测力计更准确.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一、弹力二、弹簧测力计.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随机板书。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课件
体产生弹力 3.只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物体 4.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1.主要构造 2.测量原理 3.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 弹簧测力计
1.构造:主要由刻度盘、 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 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指针 挂钩
弹簧 刻度盘
3.正确的使用方法:
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 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一 弹力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 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2.塑性: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 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
想一想
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形变吗 ? 1、有的物体形变较为明显。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 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 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如图跳水运动员向上跳,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 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发 生形变的跳板对运动员有向上的推力,使运动员跳得更高。
练一练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2.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
(如拉伸的弹簧,弯曲的弓箭)
2、有的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 (如重物放在桌面上) 结论: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压力、支持力、拉力 都属于弹力
(3)弹力的方向: 总是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了解量程
待测力的大小在量程之内
明确分度值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_2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_2

4.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小明提醒同学们注意:①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②量程和分度值;③指针是否
指零;④指针与外壳有没有摩擦.这几条中,影响 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 B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 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所受弹力的情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 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 N,量程为 0~5 N,示数为 3 N.
【小练】 1. 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枓“碳海 绵” ,如图所示,把一块“碳海绵”放在 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 毛几乎没变形.
“碳海绵” 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 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 密度 较 小,将“碳海绵”压缩 80%后仍可恢复原 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 弹性 (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6.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 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作了 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 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 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 01 2 3
/N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弹簧受到的拉力/N 4 5 甲弹簧的长度/cm 12.0 13.5 乙弹簧的长度/cm 18.0 21.0
5.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 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 6N 的拉力,并使其 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C ). A. 0N B. 3N C. 6N D. 12N
6. 小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 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 验.下表是小明同学收 集的实验数据.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解析版)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解析版)

沪科版八年级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知识梳理】一、物体的形变(根据能否恢复原状分类)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力撤去后,物体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例:气球、篮球形变。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力撤去后,物体不能自行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例:橡皮泥、面包形变。

3.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能够自行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二、弹力1.定义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阐述:弹力即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从而施加给与其接触物体上的力。

例:用手把气球压扁,气球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气球想要恢复原来的球形,从而给手施加的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且产生弹性形变(即接触并挤压)3.弹力的三要素① 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 ② 作用点:作用于接触面上③ 大小:在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

三、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2.使用使用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与恢复原状方向相同与发生形变方向相反}①选:估计待测力的大小并根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②调零:a、上下拉动挂钩,防止弹簧测力计卡壳b、将指针调节至零刻度线处③测量: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要与被测力方向保持相同。

(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摆放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由被测力的方向决定)④读数:a、待指针静止时再读数b、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易错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才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当弹簧所受的拉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弹簧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规律总结】弹力时接触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包括人眼不易观察到的物体的微小形变)。

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典例分析】1.(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拉乙弹簧测力计,观察乙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是多少? 甲 乙
F=?N
图1
F=3N
2、如图2所示,甲乙弹簧测力计都
用的力拉丙弹簧测力计,丙的读数 是多少? 想一想为什么? 乙 丙 甲
F=3N F=?N F=3N
图2
练习:
4、如图所示,F1和
F1 F2
F2分别作用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
上,且F1=F2=4N,两水平拉力的方向 相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增大,最后 会拉断弹簧。
练习:
3、如图所示,图甲是测力计吊 环在墙上竖直悬挂,当物体挂 在钩下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N, 若把测力计倒置,让同一物体 挂在吊环上,如图乙所示,则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B ) A、仍为3N;B、略大于3N; C、略小于3N;D、以上均有 可能。



探究活动:
1、如图1所示,甲弹簧测力计用力

读出下面各弹簧秤的示数
0.4 ________N
1 ________N
探究活动: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
使指针指到1N、3N、5N,感受 一下1N、3N、5N的力有多大;
探究活动:
1、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
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些, 想想为什么? 2、如图1所示,将乙弹簧测力计固定, 若甲弹簧测力计用3N的力拉乙弹簧 测力计,观察乙的读数是多少?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

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叫弹力。
二、测量工具——测力计
实验室常用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弹簧受 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思考: 一根弹簧原长10cm,挂1N的钩码后 长度为12cm。当弹簧长度为16cm时, 它所挂的钩码为 3 N。

八年级物理 第3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课件 沪科版2

八年级物理 第3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课件 沪科版2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2.一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
的下端,该测力计的量 程为__0__-5__N,分度值是 __0_._2_N_,物体对弹簧测 力计的力大小为__3_.4_N_。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推力、支持力等也都是弹力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1.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 (2)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
产生弹性形变.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活动1: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
大小的关系
现象: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结论: 物体形变的大小与所受的外力 有关,受到的外力越大,产生 的形变越大。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观察弹簧测力计
想一想: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
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3.测量力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读数:_1_._4__N_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GMS型锚索测力计
SKN系列 测力计
握力计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1.假设要准确测量一个大小约为10N的力,
以下规格的弹簧测力计中最适宜的是[ C]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0N,分度值0.2N C.量程0-15N,分度值0.1N D.量程0-20N,分度值0.2N
2.范性形变: 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知道弹力的概念,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经历探究刻度划分的过程,进而初步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设计方案,评估结果的能力;经历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存在进而获得弹力概念过程,培养从现象中发现并总结规律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关心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现象;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二)、教学思想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说明书的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本着学生学会的一定是知识和方法;感悟到的一定是过程和体验;形成的一定是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

2、设计原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基础上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3、设计思路及方法: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体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主要目的,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探究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所以,我把探究引入到概念教学.关于弹簧测力计,重点在它的正确使用而不在它的测量原理。

采用实验探究与自主看书,自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

二、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过程(一)、新课内容1、弹力活动1:.观察课本P108图6-14,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活动2:(动手操作,观察现象)(1)用力弯直尺;(2)用力拉橡皮筋;(3)用力拉弹簧。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x

八年级物理全册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x
7
4.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请你 指出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D )
8
5.(2017宜昌)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 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 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B )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
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 避免
D.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 能使用
16
1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观察其量程和 分度值 , 并检查指针 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如图6-3-6是使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的情景,图中存在的操作错 误是拉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不共线 。
11
8.如图6-3-3是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
箭,人们射箭时,弓弦发生了 弹性 形变,便产
生了 弹 力,图中这个力的方向是 水平 (选填
“水平”或“竖直”)的,受力物体箭是

12
9.如图6-3-4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N ,
பைடு நூலகம்
分度值是 0.2N ,该弹簧测力计 不能 (选填“能”
9
6.如图6-3-1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A、B挂钩钩在 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地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 当左边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N时,右边弹簧测力 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 A )
A.8N,8N C.0N,16N
B.8N,16N D.16N,8N
10
7.(2016上海)如图6-3-2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 小的情况。它的最小一格所表示的大小是 0.2 N, 此时的读数是 1.4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相信自己:
1、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是借助于蹦床形变而产生的_ 弹力 , 使运动员跳得更高,便于舒展身体做出优美的动作. 2、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 3、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的 性质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 均匀 (填“均匀”或“不均 匀”)的。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要使测力计的 示数为零,这个过程叫 校零 ,测量时要 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 0N~5 N,分度值是 0.2 N;指针 所示被测物重是 1.6 N.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三节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跳床运动员 从空中落在 跳床上时, 跳床有什么 变化?是否 有力产生?
撑杆运动员在 撑杆跳起,撑 杆有什么变化? 是否有力产生?
小孩坐在木板 上,木板有什 么变化?是否 有力产生?
形变和弹力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形变 弹性形变 撤去外力后就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一)、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1、主要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 2、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 越长。 3、正确使用方法:
(1)、了解量程;
(2)、明确分度值; (3)、校零;
(4)、测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 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创新发展,再接再厉: 1、课本P87作业第1、2题;
2、现有一个没有刻度的弹簧测力计,其 中弹簧完好无损,一个2N的物体,你能否在 刻度盘上把刻度准确地画出来?请说出你的 方法步骤。
课外探索,超越自我:
根据课本P86“迷你实验室”中的提 示,自己或者和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橡 皮筋测力计,下节课带来,我们看看 谁做的既简易美观又刻度准确!
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 拉力、压力 信息快递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Fra bibliotek位:牛顿(N)
想一想: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发生形 变的物体?你还知道哪些力属 于弹力?
小练习 :
1、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叫做 形变 。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 这个力叫 弹力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 弹力 。 2、下图中,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C )
刻度盘
注意事项:
1、测量前用手轻拉几下;
防止卡壳
2、测量时,刻度盘要竖直向下
使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防止 弹簧靠在刻度盘上。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与指针在同一直 线上。
握力计和拉力计
思考题:
若将两个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互拉, 哪个读数大?为什么?
读数一样,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弹簧
观察弹簧测力计,思考并回答 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有 哪些? 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 制成的?
指针
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 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3、观察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4、观察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指 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如果没 有,该如何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