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好指定稿件
朗读的技巧与方法

朗读的技巧与方法一、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1. 准确无误:在朗读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个字词的发音准确,不出现错误的音节和词语。
2. 清晰流畅:朗读时需要保证语速适中,不出现结巴和停顿,让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个音节和词语。
3. 传情达意:朗读需要传达出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和意思,让听众能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
二、确定朗读的主题和目标1. 主题明确:在开始朗读前,需要明确朗读的主题和文本内容,以便选择合适的语调和语气。
2. 目标明确:需要明确朗读的目标,是让听众了解某个事件、故事或人物,还是让听众感受到某种情感和氛围。
三、规划朗读的步骤和技巧1. 规划朗读步骤:在开始朗读前,需要规划朗读的步骤,包括熟悉文本、确定语调、练习发音等。
2. 运用朗读技巧:在朗读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技巧,如重读、轻读、停顿、语调等,以增强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充分准备朗读的内容1. 熟悉文本:在开始朗读前,需要充分熟悉文本内容,包括每个字词的发音、含义和用法。
2. 确定语调和语气:需要根据朗读的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语调和语气,以便更好地传达文本的情感和意思。
3. 练习发音和技巧:需要在练习中反复练习发音和技巧,以确保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文本的含义和情感。
五、实施朗读的表演过程1. 保持自信:在朗读过程中,需要保持自信,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影响表演效果。
2. 注意呼吸: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气息的控制,以便更好地传达文本的情感和意思。
3. 运用肢体语言:需要在朗读过程中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如手势、表情等,以增强表演的效果和感染力。
六、评估朗读的效果和改进方向1. 自我评估:在完成朗读表演后,需要对自身的表演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发音是否准确、语调是否合适、情感表达是否充分等方面。
2. 听取他人意见:可以请他人对自己的朗读表演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了解自己在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改进方向:需要根据自我评估和他人意见,确定改进方向和方法,包括加强语音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增强表演感染力等。
讲话读稿的技巧

讲话读稿的技巧
讲话读稿的技巧有以下几点:
1. 熟悉稿件:在讲话之前,要充分理解并熟悉自己的稿件。
了解其中的重点和要点,以确保清晰地传达信息。
2. 练习语速:要注意控制语速,保持适中的节奏。
过快的语速可能导致听众难以理解,而过慢则可能使听众产生无聊的感觉。
3. 声音的抑扬顿挫:通过调节音调和声音的高低、抑扬顿挫,使讲话更具有节奏感和吸引力。
这可以帮助提高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4. 使用手势和肢体语言:适当地运用手势和肢体语言可以增强讲话的表达能力。
通过合适的动作和姿势,可以更好地演示或强调自己的观点。
5. 注意呼吸和停顿:在讲话时,不要忘记深呼吸以保持镇定。
同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停顿,这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听到的内容。
6. 注重声音语调: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语调的变化,以增加讲话的吸引力和表达力。
通过使用不同的语调,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7. 保持眼神交流:与听众保持眼神交流是建立联系和参与感的重要方式。
要尽
量避免只盯着稿件或幻灯片,而是要与听众进行互动,与他们建立联系。
8. 利用幻灯片或视觉辅助工具:如果需要使用幻灯片或其他视觉辅助工具来支持讲话,要确保其简洁、清晰,并与自己的讲话内容相配合。
9. 尽量避免读稿:虽然读稿可以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但过于机械和呆板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让听众失去兴趣。
建议尽量熟悉稿件内容,并以自由流畅的形式进行讲话。
10. 练习和反馈:通过反复练习和寻求他人的反馈,可以提高自己的讲话能力。
录制自己的讲话并进行回放,可以帮助发现不足之处,并进一步完善讲话技巧。
指定稿件朗读

指定稿件朗读指定稿件朗诵的要求是:清楚、准确、顺畅、生动。
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把握,可以较好地实现上述要求。
第一,感受领先,以情带声。
从以往的考试来看,在指定稿件朗诵时,常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考生毫无感受、毫无表情地念,机械地、干巴巴地读,这种"朗诵'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低层次的"照本宣科'、"念字出声',距离朗诵的目的、考试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一个字不念错,一个结巴都不打,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朗诵,是朗诵者对稿件内容的有感而发和真实态度感情的自然流露。
在稿件准备时,朗诵者已对内容的主题、目的、基调等有了较深入的熟悉和感受,朗诵时,要善于带着这种熟悉和感受去朗诵,并且善于随着内容的变化,让自己的感受也相应地变化,再用变化的语气把这种变化的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归堆儿'、"抱团儿',清楚连贯。
常常有的考生在朗诵时或者一句一顿,或者是从头到尾,不敢停顿,使内容既不完整,也不连贯,散乱一片,影响了内容的准确表达。
朗诵者可以通过划分小层次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划分小层次就是把一个自然段内容联系较紧密的句子有机地组合到一起,表达时,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尽量读得紧凑、连贯。
如例稿的第二自然段,如果从头到尾一句接一句地"趟'着读下来,内容就不容易完整、连贯、清楚。
第三,重点特别,主次鲜亮。
朗诵表达最忌"千篇一律',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同样的轻重、同样的快慢、同样的虚实、同样的凹凸、同样的间隔,会造成声音效果的单调、平板、乏味。
朗诵者要善于随着稿件内容的变化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运动,关于那些直接表现主题、目的、基调的词、段、句给予特别强调。
强调可以用加重的方式,也可以用停顿的方式,还可以利用快慢和抑扬的变化进行,如例稿第三自然段,为特别"小刘聪赶上来了,她劈手夺过歹徒手中的书包,因为用力过猛,几乎摔倒在地'这句话的前后两句话都可以采纳放轻、放慢"抑'的读法,而读到这一句可采用加重、加快、"扬'的读法。
朗读的正确方法

朗读的正确方法
朗读的正确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习材料:在朗读之前,先通读一遍要朗读的材料,了解文章的内容与语境。
这样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节奏与重点。
2. 清晰的发音:朗读时要注意清晰准确地发音。
可以通过练习口腔肌肉的运动以及模仿标准的发音来提升发音的准确性。
3. 控制语速:语速适中是朗读的关键。
不要快速地匆忙朗读,也不要过分迟缓,要找到一个自己能够自然流畅地读出来的语速。
4. 制造节奏感:朗读时要有节奏感,尤其是在朗读句子与段落时,注意控制呼吸和停顿的位置,以达到一种韵律感。
5. 注意声调变化:根据文章的语气与情感,注意声调的变化。
灵活地运用升调、降调、重音等来强调关键词或突出情感。
6. 使用适当的语气:根据文章的情绪与语境,运用适当的语气来表达文中的意思。
可以通过提前理解文章的情绪和角色的变化来实现这一点。
7. 注重情感表达:朗读不仅是读出文字,还要表达出其中的情感与感情。
通过提前理解文章的情感,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语速、语调和声音的变化,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的情感。
8. 注重停顿与语气的处理:掌握好停顿的位置,让文字更加通顺和自然。
同时,通过运用不同的语气,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强调。
9. 练习与反复:朗读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技巧,通过不断地朗读练习,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巧。
同时,要不断反复录音,听取自己的朗读,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10. 善用辅助工具:借助于录音设备或语音评测软件,将自己
的朗读内容录制下来,并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找出不足之处。
以上是朗读的正确方法,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朗读的8个基本小技巧

朗读的8个基本小技巧朗读是一种表达文字为声音的能力,对于提高口语表达、理解技巧以及提高语言技能非常重要。
下面是8个基本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朗读。
1.提前预习:在朗读之前,花一些时间进行预习。
仔细阅读文本,了解内容和情节的发展,同时留意标点和重点词汇。
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且能够更流畅地进行朗读。
2.练习语调:语调是朗读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通过适当的语调传达出文本的情感和意义,能够增加朗读的生动性。
你可以通过模仿具有丰富语调的人的录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使用录音设备进行自我评估。
3.控制速度:朗读的速度应该是适中的。
过快的朗读会使听者难以理解,而过慢的朗读则会让人感到无聊。
试着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速度,同时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情感进行必要的调整。
4.注重停顿:适当的停顿可以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结构和意义。
在遇到逗号、句号或者其他标点时,应该有一个自然的停顿。
另外,你也可以在文本中寻找一些地方来增加一些额外的停顿,以强调重点或者划分出不同的部分。
5.强调重点: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要学会识别并强调重点词汇和短语。
这些重点词汇往往是文本的核心和关键,通过适当的语气和音量的变化来强调它们,能够更好地传达出文本的意义和情感。
6.正确的发音:正确的发音是朗读的基础,也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可以查字典或者使用在线的发音工具来帮助你学习正确的发音。
7.注意语调变化:语言中的语调变化在朗读中非常重要。
不同的语调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试着了解一些基本的语调模式,例如升调和降调,并在朗读中有意识地运用它们。
8.多练习:最后,要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朗读的能力。
找到一些感兴趣的文本,每天进行一些练习。
你可以录制自己的朗读,然后仔细回听,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朗读技巧会不断地进步。
总结起来,提前预习、练习语调、控制速度、注重停顿、强调重点、正确的发音、注意语调变化以及多练习是8个基本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朗读。
读稿子的技巧和方法

读稿子的技巧和方法读稿子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工作中都需要用到。
在阅读大量资料时,如何快速地获取信息和理解内容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读稿子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您更有效地阅读和理解文章。
一、阅读前的准备1. 确定目的:在开始阅读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
例如,是否需要找到特定信息或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
2. 扫描文本:快速浏览文章可以帮助您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主题、结构和关键词等。
3. 创建笔记:在阅读之前创建笔记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组织思路并记录重要信息。
您可以使用纸质笔记本或电子笔记本进行记录。
二、阅读过程中的技巧1. 识别关键词:在阅读文章时,需要注意关键词并将其标记出来。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且在以后查找相关信息时也非常有用。
2. 划分段落:将文章分成几个段落可以使整个文章更加易于理解。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并且该句应该清晰地表达段落的主题。
3. 理解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结构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文章。
通常,一篇文章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了解这些部分的功能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文章。
4. 注意细节: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细节。
这些细节可能包括数字、日期、名称等,这些信息通常是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5. 重复阅读:如果您无法理解某个段落或句子,不要害怕重复阅读它们。
有时候,多次阅读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内容。
三、阅读后的总结1. 总结主旨: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需要总结出文章的主旨。
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记住相关信息。
2. 梳理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创建笔记非常有用。
在阅读完毕后,需要梳理笔记并将其整理成易于查找和使用的格式。
3. 回答问题:为了确保自己已经充分理解了文章内容,可以试着回答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主题、细节或作者观点等方面的。
4. 对比其他资料:如果您正在阅读多篇文章并尝试了解一个主题,可以将这些文章进行比较。
这样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不同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指定稿件朗读的方法步骤:

指定稿件朗读的方法步骤:指定稿件朗读是播音主持专业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语音面貌、发声状况、能力和基本的朗读能力。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明了、顺畅、生动、富于表现力。
指定朗读的稿件一般在五六百字左右、以叙述为主的小文章。
指定作品朗读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准备稿件和朗读稿件。
(1)准备稿件考生拿到稿件后一般大约有十到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
熟悉和准备稿件是考试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有方法可循的,一般可通过“快读-思考-诵读”这样三个阶段来完成。
①快读考生拿到稿件后先不要急于出声朗读,而是要精力集中地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一两遍。
因为未经仔细分析、理解、感受的出声朗读,会形成先入为主的不准确的声音印象,它会对后面的朗读产生消极的前摄抑制。
在此阶段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即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
比如,对例稿《上海世博会启动媒体注册工作》快读了一两遍之后,应能迅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是讲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启动媒体注册工作细节。
先看全篇共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大层次:第一自然段为第一层次;第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层次;第五自然段为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文章的导语部分,概括了事件的主要事实;第二层次具体讲述了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个层次,是文章的结尾部分。
快读,是为了在了解内容的同时,明确文章起承转合的内在逻辑,为表达的清晰明了、顺畅、生动、富于表现力和语气的承接转换找到依据。
②思考思考是指定稿件朗读考试准备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是考生对朗读内容进行思考和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稿件认识的深化过程。
在此阶段,主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第一,概括稿件主题,即深入感受稿件主旨意蕴。
准备稿件不能只知道说了一件什么事,还要明确事件当中孕含着什么情与理,这就是主题,即稿件的中心思想、精神实质。
第二,明确稿件目的,即弄清朗读的社会意义。
朗读是有目的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
明确目的,实际上是明确稿件所要实现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对朗读起着统帅的作用。
考试中怎样准备指定稿件朗读

考试中怎样准备指定稿件朗读一.指定稿件朗读的体裁和题材从体裁的角度来说,指定稿件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当然稿件当中会穿插叙述、抒情、描写、说明、解释、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
从稿件的题材角度来分,基本上有这样几种类型:有情节(或者细节)的新闻、真实的小故事、散文式的游记、浅显的普及性说明文章、夹叙夹议的小评论等等。
二.指定稿件朗读中常出现的毛病1.埋头读稿,仓促了事解决紧张情绪问题的关键是要学会自己调整心态,缓解紧张,适应考试的氛围。
紧张情绪的生成有很多种原因,比如:怕考不过、怕丢脸面、很难适应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对主考老师无理由的惧怕心理、稿件准备不充分、身体不舒服等等。
想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从心理上改变对“这次考试”的认识,把它当做一次体验新生活的经历,设想十年后你对朋友沾沾自喜地说:“当年我还考过播音主持呢!”这样,“怕考不上”的心理就会减轻些;把主考老师假设成你熟悉的某位老师,事实上他们很有可能成为你的老师、成为你的朋友,心想“老师也是人嘛”;想办法做点什么,用来转移和淡忘紧张的情绪。
比如,当你紧张得浑身僵硬时,想像面对大海,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进入考场后,放松地跟主考老师问声好,找找聊天的感觉;考试过程中,目光可以多和主考老师交流。
二是平时应该多主动在公众场合说话,和人多交流、沟通,自觉地锻炼心理素质的坚强。
2.自言自语。
缺乏对象感和倾诉欲要切记一点,我们朗读是为了让别人听的,不是自言自语,不是自我陶醉。
要知道,朗读稿件要把主考老师当成听众,让他们的心跟着你走。
你要设想你朗读这句时他们的感受会怎样,朗读那段时他们又有什么反应,这样你的朗读就有了对象,和对象(也就是听众)之间就有了交流。
随着交流的行进,你和听众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密。
你必须坚信主考老师虽然看过指定稿件,但你的朗读要能够让他们加深印象或者获得新的感受,听你的朗读比看稿件要有趣味得多。
这样,可以激发你一吐为快的愿望,让你的语言像青春的生命活泼跃动地从你口中涌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定稿件朗读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一项考试内容,旨在考查考生理解稿件的能力和把对稿件的理解形之于声的能力,指定范围是中外文学作品片段。
相对于自备稿件来说,难度有所增加。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准备时间短,有可能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深,不知道如何确定基调,导致不知道如何表达。
2. 有的考生利用比较长的时间练习自备稿件,以期达到比较好的状态,但是并没有真正形成能够达到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朗读能力,所以对于陌生的稿件难以把握。
3. 对于陌生稿件产生紧张心理,导致朗读状态不好,甚至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考生,会直接影响到后两项考试。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应该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考试做准备,因为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具备比较好的朗读能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应考来说,也只有真正掌握了方法,才能在朗读考查中做到真实、自然,而不是在长时间的“抠稿子”之后形成的技巧的机械组合。
因为只有真实、自然的表达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分数。
一、心中有稿,事半功倍
很多考生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拿到了一篇稿件之后,马上就开始“上嘴”。
这个习惯无论对于考生还是播音主持工作从业者都是很不好的。
因为在这一刻,你还根本没有了解这篇稿件到底说的是什么内容,你的声音是没有内容的声音。
我们知道,对于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来说,语音标准只是基础条件,而要对稿件传情达意,仅仅掌握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平时在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是很丰富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声音是在真实的思想感情的支配下发出的。
如果我们拿到稿件之后,在完全没有理解稿件的基础上就开始出声朗读,那么就会在有声语言的下面出现了思想感情的真空,而这个真空是任何一种技巧都无法弥补的。
这时,你的朗读就只是声音对字音的映射,“达意”都很难明了,更不用说“传情”了。
因此,拿到稿件以后,无论时间多么紧张,宁可舍弃出声朗读的机会也要通读一遍。
不然的话,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无用功。
通读稿件也并不是简单地从头到尾看一遍,在看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
1. 明确主题、确定基调
播音中所讲的主题就是稿件中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感情。
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播音时总的态度倾向。
为了让考生能够对稿件的内容理解有明确的途径,所以指定稿件考试在指定阶段就避免了选择比较抽象的稿件,而会指定比较形象的稿件,如场面描写、人物描写、景色描写、事件叙述等这些比较容易明确思想的稿件。
那么我们在通读了所抽到的作品片段后,首先要明白这段文字说的是什么意思,主体上是一种什么情绪,然后决定用什么样的声音状态去朗读。
例如:
“我们共和国的每个早晨,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世界著名的天安门广场,以它无与伦比的博大胸怀,容纳着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史。
‘五四’运动就是由这里发源的。
为了争取自由与解放,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而今浓缩在广场中央,威武的纪念碑里,无数烈士洒下的鲜血,催发出璀璨夺目的花朵,辉映在共和国的阳光下。
”
这段文字的意思非常简单,表面上赞美天安门广场,实际是在赞美我们的光辉革命历程。
在这样的主题下,我们就可以确定文章的基调是激昂、豪迈的。
在这样的基调支配下,我们的用声上面字腹应该拉的比较开,气息比较充沛,语势多上扬。
我们想清楚了这些,朗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划分层次、分清主次
由于考试当中的指定稿件题目大多以片段性质出现,所以并不是每篇作品都具备一篇文章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
但是,片段也是由若干句子组成的,把意思相近的语句放在一起,
用一样的表达方式表现,从而体现作品的层次,就是朗读中划分层次的目的。
这一段文字所要表达的核心是什么?主题是什么?未必会分散在每一句当中,只是在重点句中出现,而其他层次往往只是起到铺垫或延伸的作用。
那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要利用放慢语速、提高声调等技巧体现出重点部分的主要地位。
例如:
“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之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体温迅速地降低,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
这段文字虽然很短,却是由三个鲜明的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层次是从开始到“最主要的是他要吃奶”是在说明孩子的情况很危险;第二个层次是从“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之下”到“怎么办?”是说明了这个环境下给孩子喂奶的危险性极高;第三个层次是“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这一句,是人的紧张、焦虑情绪的延续。
在这三个层次之中,显然,第二个层次是重点,因为这段文字说明了喂奶的危险性,母亲后来不顾一切地哺育自己孩子的行为才会显得伟大。
前后两个层次就是起到了铺垫或延伸的作用。
我们在朗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就应该着重表达第二个层次。
二、展开想象,以情带声
播音员主持人朗读的目的是把文学作品中的或实或虚的情景、意境、思想通过声音表现出来,这样的朗读就具有了审美意义。
要想达到这样的朗读水平首先就要对稿件的内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构筑“此情此景”,然后再带着真挚的情感进行有声语言表达。
如何展开想象呢?我们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加以说明(正文内容略)。
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中所描写的场景来源于朱自清先生的真实情感,我们为什么能够从这篇散文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我们来看这些描写: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视觉判断。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听觉判断。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触觉判断。
“花里带着甜味……”——味觉判断。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嗅觉判断。
从上面这些例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描写来源于真实的感受,那么我们在组织想象的时候就是要调动起我们的视、听、触、味、嗅等感受,来切实体会作品当中的情景,然后形之于声。
人的绝大多数感觉都可以通过有声语言来体现,因为人的有声语言表达存在着丰富性和多变性,可以通过控制声音和气息的变化来达到效果。
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的练习,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颜色、不同声音、不同味道等。
除了以上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的“五觉”以外,还有其他的感觉也是我们在朗读稿件时经常要遇到的。
看下面两个例子:
1.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在这一组动作中,“坐着、躺着”是一组,表现相对静止的状态,用声较平稳;“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是一组,表现非常激烈的动作,用声跳跃感强;“捉几回迷藏”是一组,表现小心翼翼的运动状态,用声较收敛。
这种用不同的声音形式反映不同的动作特点的依据,就是运动觉。
2.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在这一句中,用声的感觉由远及近,是因为春天来到的时间越来越近,这种用不同的声音形式反应不同的时间速率的依据,就是时间觉。
(与此相对应的空间觉基本可以依靠视觉来判
断,所以在这里不作单独解释。
)
综上所述,我们对一篇文学作品组织想象的基本方法就是依靠对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觉、时间觉的情景再现,根据再现后产生的感受,形之于声的表达才能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
三、放松心态、重视起伏
大多数考生指定稿件朗读得分比自备稿件朗读得分低,除了理解稿件不到位,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外,还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考生在接触到陌生稿件后的紧张心理。
过度的紧张会导致声音僵硬、语流不畅、肢体僵化等问题,所以放松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考生要明白一个问题,指定稿件朗读的考查虽然比较难,但是对于所有考生来说,大家的起跑线是一致的,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来进行朗读。
如果说有理解能力的差别,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差别,更不是在此时此刻的差别。
所以,不是在和别人比,而是在和自己比,你只有消除了紧张的情绪,自信地把在稿件当中所体会到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得到你的最高分数。
可以这样说,播音主持的训练与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考生之间相互的竞争已经在考前的准备过程中结束了,在考场上唯一比拼的就是谁的心态最放松,谁的表现最自如。
指定稿件的朗读对于准备匆忙情况下的考生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呢?除了强调真情实感这一内部技巧外,还要注意外部技巧,即有意识控制自我语言的起伏。
因为很多考生平时并没有很好的朗读习惯,读起东西来比较“平”,缺少语势和节奏的变化。
这样很容易给人造成听觉疲劳,势必会影响得分。
因此,在朗读中,要有意识地让自己语势丰富起来、节奏鲜明起来,形成“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起伏变化,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朗读具有吸引力。
总而言之,指定稿件朗读的考查对于考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迅速地理解作品、体会作品,、然后才能用你的声音展现作品。
这也正是播音员业务能力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