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茂及其建筑集合
建筑家坂茂

xxxxxxxxxx
2
1 简历 3 理念 5 代表作品 7 结论
-
目录
CONTENTS
2 成就
4 创新
6 未来展望
1
简历
4
简历
坂茂(Ban Shigeru)是一位 备受赞誉的日本建筑师,
1957年出生于东京
他在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建筑 学,并于1980年获得学士学
位
接着,他在建筑师安德 鲁·马丁(Andre Martin)的 巴黎办事处工作,之后在东
的影响
3
他还采用了计算机辅助 设计(CAD)和建筑信息模 型(BIM)等先进技术,以
优化设计和提高效率
5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樟木县博物馆(China):坂茂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并注重 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减少能源消耗
皮埃尔·吉纳尔图书馆(法国):这座图书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森林中的树干,它使用 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并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
影响
他的创新设计和环保理念多受到坂茂影响的建筑作品, 这些作品将继续推动建筑行
业的进步和发展
7
结论
结论
01.
坂茂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建筑家,他的作品和理念不仅在建筑领域产 生了重大影响,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02.
他的设计创新和环保理念将继续影响未来的建筑行业,并帮助我们 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
京都国际新美术馆(日本):坂茂在这座美术馆的设计中采用了纸管作为结构材料,并 利用它们来创造灵活的空间布局
苏黎世费林格艺术博物馆(瑞士):坂茂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中使用了可回收材料和模 块化建造方法,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
代表作品
坂茂赏析

坂茂是一位永不知疲倦的建筑师, 他的作品散发着乐观的精神。在别 人眼里不能克服的挑战,坂茂却看 到前进的动力。在别人眼里充满未 知的道路,他却看到创新的机遇。 作为一名为投入的建筑老师,他不 仅是年轻一代的榜样,更是他们的 旗帜。
他是人道主义建筑师
除了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1世纪最具创意的建筑师 之一”外,坂茂身上还有一个标签——人道主义建筑师, 关注灾后重建和人道救援。不同于许多名人选择捐资募款 ,他对灾后重建的参与方式,让人深深感到建筑师履行社 会责任散发出的光和热,以及一种“给予”的智慧。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建筑师往往与社会特权阶层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人们往往用金钱或政治力 量,聘请建筑师来为其工作, 体现的是地位与财富。当我意 识到这一点时,我感到非常沮 丧。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 当灾害发生时,人们居无定所 ——在那里,我可以伸出援手 。
幕 墙 宅 ︐ 年 ︐ 日 本 东 京
1995
在其作品“裸宅”中,坂茂对 房屋的传统房间观念及家庭生 活概念提出质疑,并创造了一 个半透明近乎魔幻的氛围。“ 裸宅”的造价低廉:外部墙面 用透明的瓦楞塑料板做围护, 而室内墙面为木构架上绷白色 腈纶。这种精巧的普通材料复 合,即自然又有效,创造了一 个舒适、环保性能高,同时又 具有极佳采光效果的环境。
纽约“游牧博物馆”有类似集装箱的外观
台湾纸教堂
台湾埔里纸教堂内部
日本“纸教堂 ”——鹰取天 主教堂内部
游牧博物馆ຫໍສະໝຸດ 纸从 教日 堂本 拆 卸 后 运 到 台 湾 埔 里 的
汲取了东西方文明和智慧的他,研究过很多 建筑师的作品,他意识到,许多伟大的建筑 师在材料选择或结构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独到 之处。经过长时间思考,他开始大胆尝试用 纸做建筑材料。“我第一次使用纸张是用于 室内装饰,但我慢慢意识到,纸其实是强大 到足以被用作支撑结构的材料。”于是从 1989年开始,他尝试用纸代替钢筋水泥,纸 也是坂茂采用最多、运用最好的材料。
(完整版)坂茂作品研究

至于室内空间则由 3个长方盒纵横交错组成,每个长方盒则是永久性的展览空间,在长方盒之下则是剧场、 咖啡厅和临时展览空间。因为永久性的展品需要良好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所以展览空间全为密封,这便 与行人空间和咖啡厅形成很大的对比,从而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
18
裸宅——naked house
19
在作品“裸宅”中,坂茂对房屋的传统房间观念及家庭生活概念提出质疑,并创造了一个半透明近乎魔 幻的氛围。“裸宅”的造价低廉:外部墙面用透明的瓦楞塑料板做围护,而室内墙面为木构架上绷白色 腈纶。这种精巧的普通材料复合,即自然又有效,创造了一个舒适、环保性能高,同时又具有极佳采光 效果的环境。
曲曲的,所以建筑便选择了木结构,Laminated timber 是一种横向和纵向合成的木材,情况就有如常见
的夹板一样,但接合的情况就自然更加稳固,而且可以容许更大的跨度和弯曲度。
15
坂茂是非常精于木 / 竹 结构的,所以他一开始设计时便已经考虑到木材的接合。他在四周采用了 1m 厚木梁作为结构的外框,然后把大约 200mm 厚的木梁以三个方向纵横交错起来,从而做出弯弯曲曲的 形状。每个方向的木梁都是由两层的木板组成,所以在每个交接点是由 6层的木板互相紧扣,因而令整 个屋顶都变得稳固,而且只需 4支木柱便足够支撑整个 5000㎡的空间。
12
约1300平方米பைடு நூலகம்室内空间是由330纸管(直径525毫米,15毫米厚,8米长)。管之间的空间充满了明确 乙烯管过滤自然光。一个大纸管包含直径1.2米的洗手间。
13
草帽的建筑—— 蓬皮杜梅斯中心
14
蓬皮杜梅斯中心,它的最大特色自然是它的屋顶,坂茂采用了中国草帽的理念,利用不同大小的六角形来
连接四边的横梁,这样便可以在整个室内空间完全没有柱,而整个屋顶只有 4条柱。由于整个屋顶是弯弯
2014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坂茂作品

普利兹克建筑奖2014年获奖者坂茂日本凯悦基金会赞助以下内容包括坂茂的建筑作品。
在普利兹克建筑奖官方网站点击链接可以下载到高精度图片, 可用于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坂茂获奖公告的相关印刷和传播, 使用图片时请注明图片来源。
高精度图片可用于报纸、杂志和其它媒体的印刷。
所有图片由坂茂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普利兹克建筑奖坂茂, 摄影: 坂茂建筑设计事务所日本神户摄影: Hiroyuki Hirai摄影: Takanobu Sakuma日本神户5摄影: 坂茂建筑设计事务所卢旺达纸质难民避难所1999年比温巴难民营卢旺达土耳其摄影: 坂茂建筑设计事务所印度布吉摄影: Eresh Weerasuriya Kirinda房屋2007年斯里兰卡Kirinda摄影: Dominic Sansoni摄影: Li Jun 摄影: 建筑志愿者师网络华林小学临时校舍2008年中国成都纸质应急避难所Array海地2010年海地太子港摄影: 坂茂建筑设计事务所12摄影: Didier Boy de la Tour纸音乐厅2011年意大利拉奎拉摄影: Fabio Mantovani摄影: Hiroyuki Hirai 集装箱临时房屋2011年日本宫城县女川纸隔间系统 42011年日本摄影: 坂茂建筑设计事务所新西兰基督城日本静冈市摄影: Hiroyuki Hirai摄影: Hiroyuki Hirai日本山梨县摄影: Hiroyuki Hirai日本山梨县摄影: Hiroyuki Hirai幕墙宅Array 1995年日本东京摄影: Hiroyuki Hirai摄影: Hiroyuki Hirai日本长野摄影: Hiroyuki Hirai日本神奈川县摄影: Hiroyuki Hirai裸宅Array 2000年日本埼玉县摄影: Hiroyuki Hirai摄影: Hiroyuki Hirai2000年德国摄影: Hiroyuki Hirai法国巴黎摄影: Didier Boy dela Tour摄影: Didier Boy dela Tour尼古拉斯•海耶克中心2007年日本东京Copyright © 2007, The Swatch Group Ltd 摄影: Hiroyuki Hirai金属百叶窗宅Array 2010年美国纽约摄影: Michael Moran摄影: Michael Moran蓬皮杜梅斯中心2010年法国摄影: Didier Boy de la Tour高尔夫球会所2010年韩国摄影: Hiroyuki Hirai办公大楼2013年瑞士苏黎世上图 摄影: Didier Boy de la Tour左图 摄影: Photo by Shigeru Ban Architects Europe。
坂茂与他的纸建筑

坂茂不仅在建筑上有杰出 的表现,也是一位人道主义 者,曾任联合国难民高等委 员会(UNHCR)顾问的他曾说 过:「二十世纪的建筑大师 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 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为少 数人服务,例如种 族冲突的 受害者和无家可归的人。」 表现在行动上,他运用纸建 材轻巧、组装迅速的特质, 为阪神大地震的災民设计纸 教堂及临时房屋,也为非洲 庐安达难民搭蓋避难所及住 家;「纸建筑」在他的理念 中,已不单纯是一种结合高 科技的创作,更 深含对人类 社会的关怀与责任。
坂茂简介: 坂茂1957年8月5日出生
于东京,父亲是丰田公司的 业务人员,母亲是 “高级定 制”女装设计师。坂茂的父 亲非常喜欢古典音乐,在坂 茂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学小提 琴。坂茂的母亲每年都前往 欧洲参加巴黎和米兰的时装 周,这激起了坂茂到海外旅 行的渴望。坂茂的儿时家里 住的是木屋,常常雇请木匠 们前来修缮。坂茂对传统木 匠活儿很着迷,喜欢自己挑 选木块搭建小玩意儿。那时 的坂茂希望成为一名木匠。
“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设计了美丽的建筑物。但同时,建筑师应 该有社会责任。”——— 坂茂
设计理念: 对于坂茂来说,社会责任意味着使用一些建筑材料,像硬纸
管、竹子、泥砖和橡胶树(rubber trees)。这些材料不仅容易 得到,而且便宜,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在建筑界,坂茂也以敢大 胆使用最廉价、最脆弱的材料而闻名。2006年,他用中国竹编 帽子设计的法国蓬皮杜中心新馆,从其他153名竞争对手中脱颖 而出;日本神户大地震时,他仅用一天时间,为失去家园的灾民 盖起了一座纸筒教堂;他还提出用传真纸筒芯代替钢筋水泥的想 法,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有参加国际灾后重建……正如普利兹 克建筑奖评委会所说的那样,坂茂博士通过他高超的建筑技艺为 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无家可归者和丧失财产者提供了志愿服务, 他特别强调对尖端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有充分的好奇心和执着, 创新永无止境。同时,坂茂也很重视和行业内的同行交流经验, 2013年底,他参加在清华组织的ECGB亚洲建筑论坛时已经向中 国的建筑界同仁们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在当时的论坛上,坂茂博 士作为主讲嘉宾,以“走向建筑设计与社会贡献的共存”为题, 向现场的近500名国内建筑界人士讲述了他的建筑理念与经典案 例,受到了听众们如潮的掌声和高度的评价。
坂茂

•
•
建筑的主入口在北侧,游客也能通过东北角的景观电梯或者开放大楼梯到自己想去的楼层。开放楼梯被建筑 的内表皮一分为二,一部分处于室外(10英尺宽度),另一部分处于室内(6英尺宽度)。建筑编织外墙由 复合材料打造的特殊合金纸,外面包裹双层木皮而造就。其通透开放,与内表皮之间的10英尺空隙让室内外 的空间自然混合。 屋顶设有咖啡厅和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公共观景平台,游客能在这一层心无旁悸的放松,以及欣赏周围美丽的 Ajax山景。除了展览空间,建筑还设有教育空间,出售具有收藏价值艺术品的商店和书店,驻场艺术家公寓 以及储藏室和多功能用房。
•
•
2014/Tainan Museum of Fine Arts Design Competition / 台南美術館
作品設計理念為,以鳳凰花轉化成五角形詮釋台南市的形狀,獨特外型象徵台南的新地標,同時針對台南炎 熱天氣,融入許多遮蔭涼爽的戶外空間,採大型碎形屋頂幾何造型,在館中創造有如大樹底下般,穿過樹葉 的美麗光影。 原台南警察署基地,以典藏為主的再利用想法,在後方興建磚牆構成的磚帷幕,與古蹟形成協調統一的近現 代美術館
•
• •
2014年 - 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辞
自三十五年前设立以来,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宗旨一直都是表彰当代在世建筑师的杰出建筑作品以及其对人 类所做出的重要而持久的贡献。 坂茂,2014年获奖者,将该建筑奖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杰出的建筑师,二十年来,他不断创 新,用创造性和高品质设计来应对破坏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极端状况。他的建筑对于那些遭受巨大损失、 流离失所的人们就是庇护场所、社区中心还有精神领地。每当灾难发生时,他常常自始至终地坚守在那里, 例如在卢旺达、土耳其、印度、中国、意大利、海地,还有他自己的祖国,日本。 他富有创意的思维模式和革新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他善意的初衷,而且也体现在他全部的作品中,尤其 是表现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通过杰出设计,来应对高难挑战,坂茂扩展了建筑师这一职业;他使建筑 师能够参与政府、公共机构、慈善家及受灾群体之间的对话。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用高质量设计满足社 会需求的积极行动,以及他应对人道主义挑战的独有方式,使得本届普利兹克奖得主成为一名模范建筑大 师。 本届获奖者的职业生涯非常广泛。1985年在东京成立第一个工作室之后,坂茂的业务又相继扩展到纽约和 巴黎。他完成的项目从极小居所、实验性住宅和社区到博物馆、展览馆、会议中心、音乐厅及写字楼。 坂茂大部分作品的基本特征都带有实验性色彩。他不仅在面对问题和挑战上,而且还在建筑工具与技巧上 都拓宽了建筑领域。他善于发现标准部件及普通材料,诸如纸筒、包装材料和集装箱等的新用途。他更令 人称赞的地方是他在结构方面的创新以及对非传统材料的使用,诸如竹子、织物、纸板还有再生纸纤维和 塑料等复合材料。 在其作品“裸宅”中,坂茂对房屋的传统房间观念及家庭生活概念提出质疑,并创造了一个半透明近乎魔 幻的氛围。“裸宅”的造价低廉:外部墙面用透明的瓦楞塑料板做围护,而室内墙面为木构架上绷白色腈 纶。这种精巧的普通材料复合,即自然又有效,创造了一个舒适、环保性能高,同时又具有极佳采光效果 的环境。
坂茂的建筑作品

坂茂(Shigeru Ban)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以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实践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他的知名建筑作品:1. 卡达博物馆(Cardboard Cathedral):位于新西兰基督城,作为一个临时建筑,使用了纸管和纸板构建而成,以应对于2011年发生的地震中毁坏的基督城大教堂。
2. 广岛珍宝馆(Hiroshima Peace Memorial Museum):位于广岛市,是为了纪念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而建立的博物馆。
3. 销售之家(Paper Dome):位于台湾,由纸质材料构建而成,在1999年发生的台湾地震中,这座建筑曾为受灾者提供庇护所。
4. 道顿堀Zepp音乐厅(Zepp Dotonbori):位于大阪市,是一座现代音乐厅,设计灵感来自于传统日本建筑。
5. 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睡莲馆(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s Ecosystems Exhibit):位于洛杉矶,这个展馆的设计以模拟睡莲的形状为基础。
坂茂还有许多其他知名的建筑作品,以下是其中一些:1. 巴黎蓬皮杜中心可展开屋顶(Centre Pompidou-Metz):位于法国梅斯,这个艺术和文化中心的特点是其可展开的屋顶结构。
2. 伊娃勒居住区(Ibaraki Kasugaoka Church):位于日本茨城县,是一座由纸管和纸板构建的基督教教堂。
3. 迪拜博物馆(Dubai Museum of the Future):这座未来博物馆位于阿联酋迪拜市中心,采用了创新的形状和科技元素。
4. 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Hannover EXPO 2000, Japan Pavilion):这座馆区展示了日本的科技和文化,以及坂茂在纸板材料方面的专长。
5. 瑞士图卢兹ECAL学院建筑工作室(ECAL Building Workshop):这是瑞士洛桑的一所设计学院的建筑工作室,由坂茂设计,以创新的建筑形态和材料运用而闻名。
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

--坂茂
建筑师简介
日本建筑师坂茂( Shigeru Ban ),是现今国际瞩目目的“为人知的特色,是对自然
建材的运用,尤其大胆采用纸管材料,创作了一系列「纸建筑」的探
索与实验,充分展現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智慧。
设计作品
1993年双顶屋 1994年MDS画廊 1995年窗帘墙屋 1995年家具屋 1996年纸屋 2000年汉诺威建筑展日本馆 2002年竹家具宅 2005年纽约游牧博物馆 2009年碳纤维椅 2010年蓬皮杜梅斯中心 2010年赫斯利九桥高尔夫球俱乐部 2011年女川集装箱临时房屋 2013年Tamedia新办公楼 2013年里特贝格博物馆夏季馆 2014年阿斯彭艺术博物馆
场馆简介
该馆占地约3600平方米,全部用再生纸管和纸板材料建造,夜晚望去,就像 一个横卧在战区的巨大的波浪形黄色灯笼。其屋顶是一个40米长,12.5厘米 厚的纸质曲面构造,屋顶由纤维及纸质膜结构建成。博览会期间,馆内举办 与环保主题相关的展览,如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等内容。 纸质材料有很强的韧性。 并且,复合硬度刚好能够 保证支承这种临时的结构 体系。其可回收性也刚好 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日本馆的屋面采光采用的 是透光性很好,防火的 pvc材料,这种材质经过 高科技的改良应用在某些 结构中,强度可以变得相 当高。 通过设计某种结构并更换 部件,安装有纸质管道的 建筑物能够使用很长一段 时间。由于纸质轻巧,建 筑自重轻
建筑结构
以交叉的纸筒节点为单元组 成的空间网架结构。
在空间网架上再附加上钢拱 在外表面覆以纸膜
纸建材经历了 从平面强化, 到波纹造型空 间强化,再到 圆筒网空间结 构强化,其环 保性能激励着 多位建筑师尝 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坂茂建筑事务所: 日本地震应急庇护所坂茂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44 更新时间:2011-3-22 14:33:46坂茂建筑事务在日本东北地区分发他们设计的纸板模数隔墙应急庇护所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 ),是当今国际最受瞩目的中生代建筑师之一,他的创作遍布全世界,最为人熟悉的从东京的三宅一生住宅,到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从纽约“游牧博物馆”到法国庞皮度中心新馆的设计,都是他的作品。
但坂茂最广为人知的特色则是对自然建筑材料的运用,尤其是大胆采用纸管材料,从1989年开始,创作一系列的“纸建筑”的探索实验,充分展现建筑设计和自然环境融合的创新思考。
他不仅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更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曾说:“二十世纪的建筑大师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为少数人服务,例如种族冲突的受难者和因灾难而无家可归的人们。
”坂茂的人道主义观充分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他运用纸建材的轻巧、组装迅速的特点,为大地震后的阪神灾民设计纸教堂及临时房屋,也为非洲卢旺达难民搭可以安身的居所。
“纸建筑”对于坂茂的理念里不仅仅是一种结合高科技的创作,更深含了他作为知识创造者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责任。
坂茂建筑事务所近日在日本东北地区的地震避难所和体育馆中分发他们设计的纸板隔墙,并作为应急避难所供灾民使用。
更多关于此项捐赠的信息请参见坂茂事务所网站上的“日本地震”专栏。
在此次地震撤离中,紧急避难于各个公共避难所的灾民们,生活隐私难以得到保障,这更加深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
由坂茂设计的纸板模数隔墙为地震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经济而灵活的解决方式,通过这种便携式隔板,他们可以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生活。
建筑师坂茂以及他位于日本东京的事务所总部,在世界范围内建造了一大批以纸和硬纸板作为建筑结构材料的住房和建筑,自从2004年日本新鸿niigata地震开始,坂茂就将自己设计的这种纸板建筑作为地震救灾中的应急避难所,为大批灾民提供了庇护场所。
经过一次次在灾害中的实践,坂茂将自己的应急建筑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这种模数化隔板系统。
这种隔板建筑用硬纸板做成的纸管作为结构支撑柱,配以胶合板连接件,用绳子作为固定装置,用白布做为建筑隔墙。
每一座单元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不同大小的房间倚靠原有承重墙体建造。
坂茂通过过去7年来在各种灾害中总结的经验,发展了他的应急纸板建筑。
上图展示了他们早年对纸板模数应急庇护所的实验。
纸之画廊,Paper Gallery, Tokyo, 1994在台湾南投的埔里桃米小区湖畔,最近悄悄立起一座神秘的教堂。
这座名为“Paper Dome”的教堂与众不同,它是台湾第一座纸建筑,也是第一座来自海外的游牧建筑。
过去十年,它曾在日本神户抚慰无数阪神地震灾民,如今落脚埔里展开新生命。
由台湾新故乡文化基金会策划的新故乡见学园区,历时三年终于完工,将于9月21日启用。
这个园区内包含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纸教堂,以及台湾建筑师邱文杰设计的新故乡见学中中心,象征中日两国建筑师的震灾经验传承。
纸教堂原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坂茂为烧毁的神户鹰取教会所设计。
一直致力于研究纸建筑的他,以58根纸管做主结构,动员300名义工搭成椭圆形的新鹰取教堂。
这座纸教堂便于拆卸、移动与重建,符合新世纪的环保概念与游牧精神。
纸之画廊,Paper Gallery, Tokyo, 1994坂茂不仅将纸建筑应用在阪神地震后搭建的临时建筑及恒久建筑物上,世界上首个纸建筑也是出自他的设计。
1986年,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坂茂,在Alvar Aalto特展的会场设计,因为经费有限,无法使用芬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Aalto爱用的木材,他以纸管作为展馆的內墙、天花板及展示台,这次的经验,让坂茂意外发现纸管的强度远超过想像,进而孕育了“纸建筑”的创作原点。
1989年,名古屋设计博览会馆,展馆虽不大,但却让坂茂首次实现纸建筑的梦想。
他以48支外径3 3公分、厚度15公厘、长度4公尺、表面经过蜡纸防水加工的纸管,重现江戶时代造园名家所设计用来欣赏水琴窟的东屋。
这座纸建筑,白天里,一束束屋外的光线透过纸管间的空隙照射屋內;入夜之后,建筑物本身就像一座大型灯具,朝向四面八方射出48条灿烂的光束。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万国博览会占地5000平方公尺的日本馆,坂茂采用纸建筑,让世人重新评价我们身旁熟悉的素材,发挥纸柔软的特性,创造出美观、坚固而低环境负担的新可能性。
纸之凉亭,Paper Arbour, Design Expo'89, Nagoya, 1989坂茂不仅在建筑上有杰出的表现,他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曾任联合国难民高等委员会(UNHCR)顾问的他说过:“20世纪的建筑大师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为少数人服务,例如种族冲突的受害者和无家可归的人。
”表现在行动上,他运用纸建材轻巧、组装迅速的特质,不仅为阪神大地震的灾民设计纸教堂及临时房屋,也为非洲卢旺达难民搭盖避难所及住家;“纸建筑”在他的理念中,已不单纯是一种结合高科技的创作,更深含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责任。
阪神地震十年后,纸教堂功成身退,并在新故乡基金会的推动下,将58根纸管运到九二一大地震灾区埔里桃米生态小区。
这座鹰取纸教堂是以玻璃纤维浪板构筑长方形外墙,访客经回廊走入大厅,会感受由屋顶棚幕射入的天光,产生向上升华的奇妙感受。
新故乡基金会董事长廖嘉展认为,新生的桃米纸教堂,与它的“前世”鹰取教堂几乎一模一样。
邱文杰表示,见学中心以台湾常见的C型钢为主结构,却把钢弯成各种形状,让“弯曲的钢”和“硬起来的纸”形成有趣的对比。
纸教堂前的广场将成为露天表演中心,见学中心则作为农民市集、小区营造工作坊与展览之用。
9月21日,这里将举行天主教与基督教的祈福仪式。
坂茂(Shigeru Ban )简历:1957 出生于东京。
1977 ~80 南加州建筑大学(SCI-ARC)1980 ~82 纽约古柏联盟(Cooper Union )1982 ~83 纪崎新工作室( 东京)1984 古柏联盟(Cooper Union )毕业1985 坂茂建筑设计成立1995 ~99 联合国难民高等委员会(UNHCR) 顾问NGO. VAN(Voluntary Architect's Network) 义务建筑师网络设立2000 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2001 ~庆应义塾大学环境资讯系教授设计作品:「House of Double Roof 」(1993)「MDS Gallery 」(1994)「Curtain Wall House 」(1995)「Furniture House 」(1995)「Paper Church 」(1995)「Paper Log house 」(1995)「JR 田泽湖站」(1997)「Wall-less House 」(1997)「9 Square Grid House 」(1997)「羽根木之森」(1997)「Paper Dome 」(1998)「Ivy structure House 」(1998)「2000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2000) 「GC 大阪营业所大楼」(2000)「Naked House 」(2000)「今井笃纪念体育观」(2002)「PAM- 纸的资料馆」(2002)「Shutter House for a Photographer 」(2003) 「GC 名古屋营业所」(2004)「Bianimale Nomadic Museum 」(2005)得奖纪录:1995 每日设计奖大奖1996 日本建筑家协会第三次关西建筑家奖大奖1996 吉冈奖1997 日本建筑家协会新人奖1998 日本建筑学会第18届东北建筑奖2000 「柏林-艺术-时间」获奖2001 松井源吾奖2001 世界建筑大奖最佳建筑大奖欧洲部2002 世界建筑大奖最佳住宅大奖2004 法国建筑学会奖章• AIA 荣誉会员2005 Thomas Jefferson 建筑奖2005 Arnold W. Brunner Memorial 建筑奖著作出版:「坂茂」(GG portfolio, Editorial Gustavo Gili,1997)「坂茂」(JA30 號、新建筑社、1998)「纸建筑的行动」( 筑摩书房、1998)「坂茂,进展中的设计」(TOTO 出版、1999 )「坂茂」(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1 )「坂茂」(Phaidon,2003 )坂茂和他的故事日本建筑师用纸代替钢筋水泥[ 2007-09-25 15:47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天哪,这竟然是一座纸桥!”最近,来法国的游客,算是大饱眼福了。
不仅能欣赏到修建于罗马帝国时期水利奇观——嘉德水道桥,在其旁边,一座由281个纸筒制成、可允许20个人同时走动的“纸桥”,也成了难得一见的奇景。
其建造者,就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年轻建筑师,日本所有年轻建筑师的偶像——坂茂。
在建筑界,坂茂以敢大胆使用最廉价、最脆弱的材料而闻名。
2006年,他用中国竹编帽子设计的法国蓬皮杜中心新馆,从其他153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日本神户大地震时,他仅用一天时间,为失去家园的灾民盖起了一座纸筒教堂;他还提出用传真纸筒芯代替钢筋水泥的想法……在世界顶级设计师纷纷追求奢华、稀有的建筑理念时,坂茂却回到生活本身。
传真纸筒引发灵感“从幼时起,我就觉得把东西扔掉是浪费。
这激发了我运用可再生材料作为建筑原料的创作灵感。
”1957年出生于东京的坂茂,读大学时选择了美国唯一一所不收费的私立学校——库柏联盟建筑学院学习。
毕业后,他回国创办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然而,没有从业经验的他,只能接一些布置展览会会场的活儿。
一次,坂茂要为芬兰现代建筑师阿瓦尔·阿尔托布展,“我知道阿尔托喜欢使用木头,所以想把他的这一特色体现到展会中。
”可是坂茂发现,大量使用木头,不仅成本高,而且展会结束后木头便会被扔掉,实在浪费。
有什么材料可以代替木头,又有木头的温馨感呢?坂茂坐在办公室冥思苦想。
事务所墙角堆放的废弃绘图纸和传真纸的纸筒芯,吸引了他。
“这正是我想要的,它们无毒、便宜、可循环使用,我要用它来代替木头。
”从那以后,坂茂开始对纸的强度进行研究,将纸筒作防水、防火处理,并进行加固。
在严格的强度测试之后,纸筒解决了耐久性等问题,完全可以替代钢筋水泥。
1993年,坂茂的“纸筒建筑材料”被正式认定为建筑物的构件。
“难民营一定要美丽”坂茂承认,自己对脆弱的材料很感兴趣。
1995年,神户发生大地震,坂茂再一次开始琢磨被他称作“压缩木材”的纸板。
“为难民设计房子重要的是造价低,容易搭建,还必须保温隔热以适应冬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