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茂赏析

合集下载

坂茂:建筑的人道主义使者

坂茂:建筑的人道主义使者

坂茂:建筑的人道主义使者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16期2014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了现年56岁的日本建筑师坂茂。

评委会认为,坂茂的建筑既直接又诚恳,每一个作品都具有一个新鲜的灵感及对建筑的热爱,至关重要的是,他对居于建筑里的人们怀有一份尊重。

1957年出生于东京的坂茂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目前在东京、巴黎和纽约设有工作室,是建筑界的奇才。

坂茂最广为人知并享有盛誉的是他对自然材料的运用,尤其硬纸管。

这种纸管外部涂上了防水涂料和阻燃剂,因而防火防水,可以建造房屋。

他极为辉煌的建筑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日本馆,全部用硬纸管等环保材料建造,中间没有一根柱子,这件巨大的作品被称作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而令他获得普利兹克奖最实至名归之处则是他将这种材质所设计的建筑广泛运用于人道主义事业。

这种临时性的建筑,最长可能只存在十年,却体现了这位建筑师的人文关怀,他因此被称为帮穷人和灾民造纸房子的建筑师。

坂茂的人道主义工作从1994年开始,当时他得知卢旺达内战导致200万难民被迫在极其悲惨的条件下生活,他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提出了纸管避难所的想法,并为流离失所的难民建造了硬纸管收容所。

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一些前越南难民不能入住由日本政府提供的临时住房,坂茂就为他们建造了“纸住宅”。

而这一事件也促使了非政府组织——建筑师志愿者网络的筹建以及此后救灾活动的实施。

对于中国人来说,坂茂算不上是特别陌生的面孔。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之后,坂茂带领他的团队和志愿者们,用370根硬纸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九间面积达540平方米的教室。

该建筑的坚固度,和它日后可以回收的特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坂茂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鉴于他在遭受自然灾害地区为无家可归者和丧失财产者提供的志愿服务,这一提法恰如其分。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这样评价他。

在得知获奖后,坂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必须保持谨慎,继续聆听于我的服务对象,无论他们是私人住宅客户还是救灾工作中的人们。

建筑家坂茂

建筑家坂茂
建筑家坂茂
xxxxxxxxxx
2
1 简历 3 理念 5 代表作品 7 结论
-
目录
CONTENTS
2 成就
4 创新
6 未来展望
1
简历
4
简历
坂茂(Ban Shigeru)是一位 备受赞誉的日本建筑师,
1957年出生于东京
他在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建筑 学,并于1980年获得学士学

接着,他在建筑师安德 鲁·马丁(Andre Martin)的 巴黎办事处工作,之后在东
的影响
3
他还采用了计算机辅助 设计(CAD)和建筑信息模 型(BIM)等先进技术,以
优化设计和提高效率
5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樟木县博物馆(China):坂茂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并注重 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减少能源消耗
皮埃尔·吉纳尔图书馆(法国):这座图书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森林中的树干,它使用 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并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
影响
他的创新设计和环保理念多受到坂茂影响的建筑作品, 这些作品将继续推动建筑行
业的进步和发展
7
结论
结论
01.
坂茂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建筑家,他的作品和理念不仅在建筑领域产 生了重大影响,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02.
他的设计创新和环保理念将继续影响未来的建筑行业,并帮助我们 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
京都国际新美术馆(日本):坂茂在这座美术馆的设计中采用了纸管作为结构材料,并 利用它们来创造灵活的空间布局
苏黎世费林格艺术博物馆(瑞士):坂茂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中使用了可回收材料和模 块化建造方法,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
代表作品

浅析坂茂纸建筑设计

浅析坂茂纸建筑设计

浅析坂茂(Shigeru Ban)的设计思想与纸、木建筑"What is temporary and what is permanent?It does not depend on what material we use.A concrete building is temporary if a developer demolishes it a few years after it was built.A building made of paper can become permanent if乡eople love it.”一一Interviewed by Martin Moeller上述这段话来源于Martin Moelle:对坂茂采访中的一段,也被放在普利兹克建筑奖官方网站中坂茂的页面上,可见普利兹克的评委们也认为这段话最能代表坂茂本身的建筑思想。

坂茂认为一栋建筑是永久还是临时,是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态度。

这充分反映了日本经济危机对建筑师的影响,在所谓房地产‘泡沫’时期,开发商会买下一块土地,拆除上面的所有房屋,哪怕它们是刚刚完工的,因为在高涨的土地价格面前,房屋建设的费用就是九牛一毛。

而他在1995年为神户大地震建设的临时纸教堂,因为人们喜欢它,才得以存在了十年,并且搬迁到了台湾直到今天。

这样的观点或者说思想贯穿了坂茂所有的建筑作品,很多人认为坂茂就是一位做临时建筑的建筑师,这恰是对他的误读。

所以,为了尽量全面、正确地了解坂茂的轻型设计的思想,了解坂茂本人的教育与执业经历是必不可少的。

一、追随海杜克John Hejduk坂茂出生于1957年的东京,他说他早年的生活经验对他的职业有影响。

在他的童年,他曾经想成为一名木匠,因为他们家经历了多次加建,而他经常会捡木工用剩的边角料制作玩具,例如火车或者房子之类的。

坂茂认为童年的经历养成了他讨厌丢弃东西的习惯,让他在执业后有冲动去重复利用不同的材料。

纸建筑师——坂茂

纸建筑师——坂茂
纸建筑师——坂茂
紙建築要符合法規并不困難,最大的挑 戰是人對它的偏見。 ——坂茂 城规091班 刘海波 092834

日本建筑师坂茂在中国并没有 众人皆知,我们了解的是让日本通 过奥运走入世界现代建筑之列的丹 下建三,仰慕的是创造了共生哲学 的黑川纪章,崇拜纪崎新为代表的 日本后现代风格,着迷于安藤忠雄 的极简主义,唯独少有人说起坂茂。 可能是膨胀飞速的经济,使设计的 焦点更多趋于形态的独特;也因为 和平年代以久,片面认为设计只是 繁华的添加剂。只有当灾难来临, 我们惊然回首,看到还有这样一位 设计者,在默默思考建筑该如何以 人每日设计奖大奖 1996 日本建筑家协会第三次关西建筑家 奖大奖 1996 吉冈奖 1997 日本建筑家协会新人奖 1998 日本建筑学会第18届东北建筑奖 2000 「柏林-艺术-时间」获奖 2001 松井源吾 奖 2001 世界建筑大奖最佳建筑大奖欧洲部 2002 世界建筑大奖最佳住宅大奖 2004 法国建筑学会奖章• AIA 荣誉会员 2005 Thomas Jefferson 建筑奖 2005 Arnold W. Brunner Memorial 建筑奖

1986年,从美国留学归国的 坂茂,在Alvar Aalto特展的会 场设计,因为经费有限,无法 使用芬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 Aalto爱用的木材,他以纸管作 为展馆的內墙、天花板及展示 台,这次的经验,让坂茂意外 发现纸管的强度远超过想像, 进而孕育了“纸建筑”的创作 原点。

迄今坂茂完成的纸建筑近20座, 从水琴窟的东屋、诗人的书库、 纸的家、纸的精品馆、汉诺威 万国博览会日本馆、纸教 堂…….坂茂让一栋栋纸建筑成 为可能,并受世界的瞩目。

将中国元素融入 其中,把屋顶化身为 一顶庞大的竹帽,竹 帽型的流畅型线条让 新馆的外部更具灵动, 仿佛一只跃跃飞翔的 蝴蝶。

坂茂和他的纸建筑

坂茂和他的纸建筑

1994年在卢旺达内战爆发,超过200万人无家可归。 纸管制造廉价而制造简易,可以现场生产,以减少运输成本。1998 年,五十个紧急避难在卢旺达实际使用。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的灾民目前栖身在体育馆。他们被迫 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几个月,之前临时房屋部署。他们缺 乏隐私和高密度,这可能造成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 的损害。坂茂正在用纸管和帆布做窗帘给每个家庭制作 简单的分区。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坂茂
和他的纸建筑
坂茂是目前深受关注的日本建筑师, 被誉为“材料大王”、绿色建筑师。 他的设计带有明显的实验倾向,同时他 也关注人类社会问题。 他还说过:“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设计 了美丽的建筑。但同时,建筑师应有社 会责任感”。对坂茂来说,社会责任感 意味着使用一些容易得到的、廉价且可 循环使用的材料,例如硬纸管,竹子, 泥砖和橡胶树,体现了他的“绿色”观 念。
坂茂不仅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亦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曾说过:“二十 世纪的建筑大师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为少数 人服务,例如种族冲突的受害者和无家可归的人。”美国《TIME》杂志曾 经评价,坂茂也许比今天很多做玻璃和钢铁建筑的人更接近老旧的现代主 义者的理想。“坂茂想让大众能够得到美好的东西,包括最贫穷者。” 在 坂茂看来,选择低成本的材料与技术并非纯粹风格的需要,而是他对社会 尤其是对弱势群体服务方式的实际体现。大量的低成本住宅使关怀具有现 实的可行性,而这一点是我们谈论建构时较少考虑到的。坂茂还认为,在 建筑临时住宅时应该斟酌材料与技术的使用,要考虑到一旦住户搬走,这 些房屋能得到回收和再利用。 坂茂的建筑理念也反映了日本人普遍具有的 生态与环保意识。当然,廉价材料建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环保,还因为它 建造周期短、施工便利,为解决人类居住问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浅析坂茂先生“纸牌屋”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渊源

浅析坂茂先生“纸牌屋”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渊源

浅析坂茂先生“纸牌屋”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渊源作者:陈欧阳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7期摘要:本文以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坂茂先生的“纸牌屋”为出发点,解析其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渊源,本文认为坂茂人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地理环境等是离不开的而且坂茂的人道主义精神致力于用硬纸管、竹子等廉价环保的材料为灾区人民设计经济耐用、易于组装拆卸、可循坏利用的临时住宅,快速打造抚慰灾民心灵的栖身之所。

坂茂通过改变建筑的形态以及廉价环保、可循环利用材料的综合应用并结合轻结构建构等设计手法,表现出适应、经济和生态的特征,是当之无愧的人道主义设计师。

关键词:人道主义精神;物哀;临时性建筑人道主义精神指的是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是人类自身功能观念意义上的一种良知,及其在这个意识的作为支配下,形成一种以高度文明为基础,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普世观,而坂茂,2014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是一名来自日本的杰出建筑师,30多年来,他用“纸”做建材,为受灾地区的人民构建坚实、轻便、适用的住宅,他的速成“纸牌屋”搭建非常快,能以最快的速度打造慰藉灾民心灵的栖身之地以减淡灾难给灾民带来的悲痛。

一、地理环境日本领土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仅仅由太平洋上的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大概有80个活火山,仅日本就佔了全球火山的百分之十。

由于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频繁的地质活动,阻碍了化石燃料(煤石油)的形成,所以日本没有自己出产的石油、煤炭、钢铁材料,1.5亿人口挤在这小小的国土里,从古至今,的相对缺乏使日本人一直有一种能源危机感,于是在孩童时期便给他们灌注节约的观念,所以在日本,节约意识早就渗入到他们生活的每一个情节里。

幼年的坂茂想做一名木工,他们家加建过很多次,受到节约意识的影响,他常常把木匠用剩的边角料制作成玩具。

正因为他童年的这些经历,让他养成了讨厌乱扔东西的习惯,也让他在执业后能保持冲动去重复利用一些便宜环保的材料。

坂茂分析 -讲解

坂茂分析 -讲解
坂茂以运输集装箱作为现成元素,构造了几座“游牧博 物馆”(纽约,2005年;加利福尼亚圣莫尼卡,2006年; 东京,2007年)。他设计的阿斯彭艺术博物馆将于 2014年8月开幕。
他的建筑通常被誉为“可持续”和环保设计,但他本人 表示:“大约30年前我开始采用这种设计风格时,还没 有人谈论环境,而我则把它视为理所当然。我始终对 低成本、本地出产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怀有兴趣。”
2006年至2009年,坂茂曾担任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 会成员。他在世界各地的建筑院校讲学和任教,目前 是京都艺术与设计大学的教授。
坂茂最初在南加州建筑学院(当时的总部设在加州圣 莫妮卡)接受建筑学教育,并于1984年获得了纽约库 珀联盟的建筑学学士学位。
坂茂将成为第七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 前六位分别是已故的丹下健三(1987年)、槙文彦 (1993年)、安藤忠雄(1995年)、妹岛和世与西泽 立卫团队(2010年)以及伊东丰雄(2013 年)。
坂茂在他从事的所有领域总是能够发现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案,他通常会根据结构、材料、 景观、自然通风和光照条件,致力为建筑物的使用者们营造舒适环境。从私人住宅、企业总部、 博物馆、音乐厅到其他民用建筑,坂茂的作品总是以其原创性、经济性和精巧性著称,并且不 依赖于今天常见的高科技技术解决方案。
瑞士传媒公司Tamedia曾聘请坂茂为其员工创造一个宜人的空间。他设计了一个7层的总部大楼, 主体结构完全以木材打造,木梁间相互扣锁,无需金属接头。
纸茶馆
1985年,坂茂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情况下赴东京开设了自己的公司。 1985年至1986年,他组织并设计了埃米利奥·安巴斯展览、阿尔瓦·阿尔托展览和朱迪
思·特纳展览,并担任东京轴心画廊的馆长。在阿尔托展览期间,他开发了纸管结构,并 并将其付诸实施,作为系列研究案例,坂茂还设计了“PC桩宅”、“双顶宅”、“家具宅”、 “幕墙宅”、“2/5宅”、“无壁宅”和“裸宅”。 1994年,坂茂得知卢旺达内战导致200万难民被迫在极其悲惨的条件下生活,他向联合国 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提出了纸管避难所的想法,随即被聘为顾问

坂茂赏析

坂茂赏析

坂茂是一位永不知疲倦的建筑师, 他的作品散发着乐观的精神。在别 人眼里不能克服的挑战,坂茂却看 到前进的动力。在别人眼里充满未 知的道路,他却看到创新的机遇。 作为一名为投入的建筑老师,他不 仅是年轻一代的榜样,更是他们的 旗帜。
他是人道主义建筑师
除了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1世纪最具创意的建筑师 之一”外,坂茂身上还有一个标签——人道主义建筑师, 关注灾后重建和人道救援。不同于许多名人选择捐资募款 ,他对灾后重建的参与方式,让人深深感到建筑师履行社 会责任散发出的光和热,以及一种“给予”的智慧。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建筑师往往与社会特权阶层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人们往往用金钱或政治力 量,聘请建筑师来为其工作, 体现的是地位与财富。当我意 识到这一点时,我感到非常沮 丧。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 当灾害发生时,人们居无定所 ——在那里,我可以伸出援手 。
幕 墙 宅 ︐ 年 ︐ 日 本 东 京
1995
在其作品“裸宅”中,坂茂对 房屋的传统房间观念及家庭生 活概念提出质疑,并创造了一 个半透明近乎魔幻的氛围。“ 裸宅”的造价低廉:外部墙面 用透明的瓦楞塑料板做围护, 而室内墙面为木构架上绷白色 腈纶。这种精巧的普通材料复 合,即自然又有效,创造了一 个舒适、环保性能高,同时又 具有极佳采光效果的环境。
纽约“游牧博物馆”有类似集装箱的外观
台湾纸教堂
台湾埔里纸教堂内部
日本“纸教堂 ”——鹰取天 主教堂内部
游牧博物馆ຫໍສະໝຸດ 纸从 教日 堂本 拆 卸 后 运 到 台 湾 埔 里 的
汲取了东西方文明和智慧的他,研究过很多 建筑师的作品,他意识到,许多伟大的建筑 师在材料选择或结构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独到 之处。经过长时间思考,他开始大胆尝试用 纸做建筑材料。“我第一次使用纸张是用于 室内装饰,但我慢慢意识到,纸其实是强大 到足以被用作支撑结构的材料。”于是从 1989年开始,他尝试用纸代替钢筋水泥,纸 也是坂茂采用最多、运用最好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管房
坂茂所采用的纸是具有环保功能的传真纸芯 ,这种纸芯经过防水、防火及覆膜处理,并 进行了严格的强度测试,非常适合建造小体 量临时建筑。1989年,坂茂在名古屋的设计 博览会上实现了他的第一个纸建筑——纸凉 亭,此后,他还设计了纸集装箱美术馆、纸 住宅(东京三宅一生)、纸教堂、纸桥(位 于法国加尔河)等一系列作品。
生平
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 1977年至1980年就读于南加州建筑学院 1980年至1982年就读于库柏联盟建筑学院 1982年至1983年在东京为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工作室工作 1984年获库柏联盟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学位 1985年在东京建立私人企业 1995年任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顾问 1995年至1999年任横滨国立大学建筑学助理教授 1996年至2000年任日本文化唐纳·基尼中心助理会员 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201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坂茂被誉为“材料大王”、绿色 建筑师。对坂茂来说,社会责任感 意味着使用一些容易得到、廉价且 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如硬纸管、竹 子、泥砖和橡胶树。
用纸代替钢筋 水泥
可持续发展
新概念
结构
实验性
他成熟清晰的建筑归功于他丰 富的结构知识以及他对路德维 希·密斯·凡德罗和弗雷·奥托等 大师作品的学习。他的建筑即 直接又诚恳,但并不平凡。每 一个作品都具有一个新鲜的灵 感。其作品的优雅简约及轻松 自如都建立在他对建筑的热爱 及从业多年的经验之上。至关 重要的是,他对居于建筑里的 人们怀有一份尊重,不论他们 是自然灾难的受害者,或是私 人客户还是公共大众,这份尊 重体现在他用心的工作方式、 合理布局、精心选材以及丰富 空间。
幕 墙 宅 ︐ 年 ︐ 日 本 东 京
1995
在其作品“裸宅”中,坂茂对 房屋的传统房间观念及家庭生 活概念提出质疑,并创造了一 个半透明近乎魔幻的氛围。“ 裸宅”的造价低廉:外部墙面 用透明的瓦楞塑料板做围护, 而室内墙面为木构架上绷白色 腈纶。这种精巧的普通材料复 合,即自然又有效,创造了一 个舒适、环保性能高,同时又 具有极佳采光效果的环境。
2015/11/16

欧坂 普茂 利摘 兹得 克 奖 年 度
2014
2015/11/16
坂茂设计作品

2015/11/16
2015/11/16
Thank you!
被称为“超级纸屋”的德国汉诺威世界博 览会日本馆,原材料全部来源于再生纸, 拱形主厅由440根直径12.5厘米的纸筒呈网 状交织而成,在半年时间里经历各种天气 情况,盛夏隔热,雨天不漏雨,世博会结 束后,建筑材料又运回日本,做成小学生 的练习本,此建筑生动地体现了坂茂“零 废料”的生态设计理念。
加尔桥的纸桥
”法 造国 型蓬 屋皮 顶杜 中 心 新 馆 “ 竹 帽 子
盖法 的国 屋蓬 顶皮 杜 中 心 新 馆 用 纸 膜 覆
他对新概念和结构的 研发还体现在他的其 它作品中,例如“PC 桩宅”、“双顶宅” 、“家具宅”、“无 墙宅”以及“九宫格 宅”等。
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 阿斯彭艺术博物馆
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
纸建筑也坚强
坂茂自己的工作室,位 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顶部的露台上。他在那 里花费了六年的心血设 计蓬皮杜梅斯中心项目 。该工作室的建造使用 了纸筒材料以及纤维薄 膜来构成一个拱形屋顶 。坂茂还使用集装箱作 为建造博物馆的现成元 素。他的作品证明了他 通过设计增加了建筑价 值的能力。
对于法国蓬皮杜-梅斯中心,坂茂的设计灵感则来自于中式编织 帽,他希望建造一个与之类似的大规模建筑物。他设计了一个 能够通风的起伏状木条格子框架作为屋顶。
纽约“游牧博物馆”有类似集装箱的外观
台湾纸教堂
台湾埔里纸教堂内部
日本“纸教堂 ”——鹰取天 主教堂内部
游牧博物馆
纸从 教日 堂本 拆 卸 后 运 到 台 湾 埔 里 的
汲取了东西方文明和智慧的他,研究过很多 建筑师的作品,他意识到,许多伟大的建筑 师在材料选择或结构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独到 之处。经过长时间思考,他开始大胆尝试用 纸做建筑材料。“我第一次使用纸张是用于 室内装饰,但我慢慢意识到,纸其实是强大 到足以被用作支撑结构的材料。”于是从 1989年开始,他尝试用纸代替钢筋水泥,纸 也是坂茂采用最多、运用最好的材料。
日本著名建筑师 ——坂茂
学号:1312566 姓名:钱家玮 专业:视觉传达
简介
坂茂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7年至1980年就读于南加 州建筑学院,1980年至1982年就读于库柏联盟建筑学院, 1982年至1983年在东京为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工作室工作, 1984年获库柏联盟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学位,1985年在东京建 立私人企业,1995年任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顾问,1995年 至1999年任横滨国立大学建筑学助理教授,1996年至2000 年任日 本文化唐纳·基尼中心助理会 员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 问教授 。2014年普利兹克建 筑奖获得者。
1993年 双顶屋
1994年 MDS画廊
1995年 窗帘墙屋
作品
1996年 纸屋
1995年 家具屋
2000展 日本馆
他的话
“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设计了美 丽的建筑物。但同时,建筑师应 该有社会责任。”——— 坂茂
” 新月 西初 兰刚 基落 督成 城开 天放 主的 教“ 堂纸 教 堂
8
由98根圆形纸管做梁柱,用特殊 加工的纸管做墙面和屋顶,纸管每 根直径60厘米,长16.5米。纸管 教堂跟旧教堂一样大小,可同时容 纳700人集会,设计使用年限长达 50年。教堂神父称,这座纸管教 堂具有标志性意义,它代表了基督 城的重建。
坂茂是一位永不知疲倦的建筑师, 他的作品散发着乐观的精神。在别 人眼里不能克服的挑战,坂茂却看 到前进的动力。在别人眼里充满未 知的道路,他却看到创新的机遇。 作为一名为投入的建筑老师,他不 仅是年轻一代的榜样,更是他们的 旗帜。
他是人道主义建筑师
除了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1世纪最具创意的建筑师 之一”外,坂茂身上还有一个标签——人道主义建筑师, 关注灾后重建和人道救援。不同于许多名人选择捐资募款 ,他对灾后重建的参与方式,让人深深感到建筑师履行社 会责任散发出的光和热,以及一种“给予”的智慧。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建筑师往往与社会特权阶层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人们往往用金钱或政治力 量,聘请建筑师来为其工作, 体现的是地位与财富。当我意 识到这一点时,我感到非常沮 丧。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 当灾害发生时,人们居无定所 ——在那里,我可以伸出援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