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资料
高中语文课文素材论据汇总

高中语文课文素材论据汇总许多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抱怨写作无材料的情况,其实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素材可以适当运用。
下面是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课文素材论据,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课文素材论据(一)1.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朱自清《荷塘月色》相关介绍)主要运用角度:民族气节是一个人挺立的脊梁。
2.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鲁迅《拿来主义》)主要运用角度:既要给与,也要取得。
幻想不等于实际。
3.鲁迅有关“送去”“抛来”“拿来”的论述。
(鲁迅《拿来主义》)主要运用角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4.鲁迅三改志愿,最后弃医从文。
(鲁迅《<呐喊>自序》)主要运用角度:适时调整更有益于成功。
唤醒国人,精神为先,用最好的方式为国为民。
5.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是尊师的典范。
鲁迅经常写信给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表示问候和敬意,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也专程去拜访他。
鲁迅也常常怀念日本仙台医学院的藤野先生,将藤野先生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壁上以激励自己。
日本要出《鲁迅全集》,鲁迅惟一的希望是把《藤野先生》一文编选进去,以示对老师的爱戴和敬佩。
(据鲁迅相关介绍)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从小就喜欢诗歌。
他那时最爱朗读诗人茹柯夫斯基的诗篇。
以后,当人们称誉他那非凡的才华时,普希金总是谦逊地说:“我是从茹柯夫斯基那里学会写诗的,他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师。
”诗人瓦西里.茹柯夫斯基对普希金创作的诗备加赞赏。
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一张相片送给普希金留念,在相片上写了这样几行字:“送给我的胜利了的学生,您的失败了的老师赠。
”主要运用角度:尊师是起码的人格要求。
教学相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6.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
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

高中语文课本写作素材一.理想志向壮志难酬1.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时的写照。
2.马丁.路德.金面对民众,通过激情洋溢的演讲,激发广大黑人同胞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热情。
他毕生为追求黑人自由而努力,他最终因此被敌人暗杀了。
3.司马迁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完成历史巨着史记,他勇敢地选择了宫刑而活了下来,最后完成了使命。
4.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
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以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迈。
李广,汉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后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5.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着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二、恒心毅力面对挫折1.当代着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着名作家。
史铁生我与地坛2.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
3.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
欧阳修伶官传序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
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集锦

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集锦做好课本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坚持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坚持积累与训练的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文本本身包含的丰富意蕴、深刻思想,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集锦,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恒心毅力1.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
(史铁生《我与地坛》)2.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3.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
(欧阳修《伶官传序》)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高中语文课本作文素材:仁义英勇1.烛之武凭借他的智与勇,说退秦军。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2.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
(孙犁《荷花淀》)3.刘邦明知去鸿门赴宴有生命之忧,但他义无返顾赴宴了,最终凭着胆识和机智得以在鸿门宴上脱身。
(司马迁《鸿门宴》)4.、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在弹雨中相互救助,殒身不恤。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5.在明末阉党横行之时,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激于周公被捕的义愤,而与阉党发生冲突,为了保护其他群众,他们挺身而出,英勇就义。
高中语文 高中课本中的作文素材

高中课本作文素材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海子,原名查海生,人们习惯称他为“北大诗人海子〞,196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他曾长期不被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的诗人。
他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环境下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那么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
〞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
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
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
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
◆海子的抒情短诗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侵入人血液和灵魂的巨大力量,加上其身世经历的悲剧性,更促使了其短诗的不朽。
可以这样说,1989年3月26日海子的离去,标志着中国当代诗歌纯粹歌咏时代的终结。
直至今天,我们也没有看到比海子的抒情诗更纯粹的抒情诗出现。
2、《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
◆史铁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高中语文课本教材事例作文素材

高中作文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本教材事例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
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频道。
1、霍金:英国物理学家,身残志坚,著《时间简史》,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2、曹雪芹:(清)举家食粥,著《红楼梦》。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司马迁(汉):史学家,受宫刑后,发愤著《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5、屈原(战国•楚):沉江殉国难。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鲁迅的生平创作:弃医从文。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毛泽东,"民族之魂")7、契诃夫(俄):700多至800多篇短、中篇小说,戏剧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8、、孙梨,当代小说家,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创作,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9、巴尔扎克,法国作家,写了九十多篇小说,著有《人间喜剧》。
10、孔明挥泪斩马谡。
(可从多方面多角度构思并使用。
)11、老舍:人民艺术家,"士大夫不可辱的知识分子形象。
"12、关汉卿,元初作家。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燥,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13、庄子:安时而处顺,无为而治。
14、蒲松龄:清代作家,著有《聊斋志异》。
15、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民族气节)16、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他的诗和他的命运令人关注)17、普希金:俄国文学之始祖,1837年2月8日与丹特士决斗而死。
(为个人尊严而站。
虽死犹荣。
)18、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高考语文万能素材

高考语文万能素材
1.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2. 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
3.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线索
4. 出自《红楼梦》的“金钗寿就报晨昏,玉蕊贞心付素云”的经典词句
5.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感伤情怀
6.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与黛玉的悲剧爱情
7. 文言文名篇《骆宾王行》中的咏史抒怀之情
8. 朱熹《桂林山水甲乙韵给西坡》中对桂林山水的描绘
9. 唐代杜牧的《秋夕》中写出了秋天特有的孤独与忧伤
10. 《西游记》中孙悟空取经之旅的英雄气概及情之所至。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36组语文课本经典篇目作文素材运用

1.学不已,善假物,用心一—《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个“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过程。
2.逆境与成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暴风雨中舞蹈”一个人要经得起风雨洗礼,一个国家要受得住飘摇动荡。
3.无奈与壮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沉寂四十三年的赤胆忠心,全都化作“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叹息。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也不过居住于寻常巷陌。
曾经威风凛凛的将军,而今却因两鬓斑白惶恐。
4.乐观与豪迈——《赤壁赋》千曲百调叹不尽人生须臾,千言万语吟不尽乐观之意。
那一声声弦乐,叹的是人生沉浮,渺如一粟。
那雄辩充满无尽的力量,尽显人生之义。
随波而去,这是何等放荡不羁,举酒邀月,烦恼便一饮而尽,东方既白,唯有杯盘狼籍。
5.智慧与忠诚——《出师表》隆中便晓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孔明没有神力,但他仍胸际天下,将复兴汉室视为己任。
拥十万兵力而不惧百万雄兵,神机妙算与足智多谋汇聚成智慧的化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一界书生,更是一位忠臣良相。
6.识才与机遇——《马说》“其真无马邪?”站在历史节点上的韩退之发出疑惑一问。
倏地,心中已有答案——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千里马,却有几人识?短短一叹,无奈一叹,是对千里马,更是对自己,对千千万万如他一般被埋没被搁置的人不甘的沉重一叹。
7.忠心与气节——《过零丁洋》四年的顽强抵抗终究没能改变国家破灭的结局。
虽身处敌营但仍不忘报国誓言;任身为战俘却决不低高傲之颅。
在惶恐滩,人们钦佩你的忠心!8.选择与初心——《鱼我所欲也》人的一生,如同一场棋战,充满了选择,如何决定去留、取舍,既考验智慧,更照鉴情怀。
选择因决然而自豪,生命因追求而精彩。
坚持自己的初心,我们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9.勤奋与诚信——《送东阳马生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课内作文素材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课内作文素材整理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课内作文素材整理第1节(1)透视人世百相——《林黛玉进贾府》XXX眼中的贾府,不仅是多姿多彩的,而且是纷繁复杂的。
贾府也只是这个社会的缩影。
人们由于身份、地位、境况以及素养的不同,在社会大舞台上,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学会观察社会上的人,学会观察身边以及周围世界不同的角色,能够透过其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决定自己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这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描绘“人世百相”,展现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世百态,其目的在于“透视”,即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或真、善、美,或假、恶、丑,宏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2)愚昧与顺从——《祝福》XXX的命运是可怜可悲的,这缘于她思想上的愚昧与顺从。
西方古代的奴隶尽管身份上为奴隶,但他们的灵魂决非奴隶。
例如罗马帝国时代的XXX。
这是因为,希腊哲人的思想、XXX先知的思想,终将给他们带来反抗奴隶命运的智慧的启迪。
而中国的奴隶,不仅世世代代身份上是奴隶,更可悲的是,他们的灵魂永远也摆脱不了奴隶的愚昧的命运。
他们的灵魂,事实上永远都处于黑暗的铁屋子之中,他们终生终世都将无法看到天日,都将无法看到丝毫人类智慧的光芒。
而在这黑暗中,只有智者才能点燃光明的火种。
(3)厄运与抗争——《白叟与海》面对厄运,XXX没有退缩。
面对厄运,我们无须紧皱眉头、无所适从。
坦然面对,这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要扼住运气的咽喉,决不能让压力使我们屈服,而该当使生命因曲折而更加精彩。
面对厄运,我们选择自在。
既然我们选择了火线,就不怕风雨兼程。
我们该当有顽强的毅力,所向披靡的锐气。
没有人喜爱厄运,但厄运降临时,没有人可以躲避。
一个苏醒、明智、成熟的人该当正视运气的选择。
(4)尊重与生命——《动物游戏之谜》现代动物学家留意到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承认动物在游戏,承认动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潜能、创造性和多样的交流方式,承认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本身就是熟悉上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届高三语文备考资料之一: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素
材探究
紧扣高中语文课本挖掘议论文写作素材
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生的一个难题,对高三学生来说,广泛搜集课外写作素材已成为“天方夜谭”。
我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六册教材入手,发动学生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材料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如何为观点服务,使课本成为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
笔者曾经从以下七个方面发动学生进行过整理:家国天下篇、立志立业篇、求师求学篇、道德品行篇、生活哲理篇、评诗论文篇、情感爱情篇。
(共发掘素材200余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写作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略举几例,仅供参考。
(一)家国天下篇
1、课文素材:①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进退,有失败。
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
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刘征)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服务观点:①谁才是历史的脊梁;②怎样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③真正的爱国者。
2、课文素材:①假若我只是一只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
(艾青)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③拜伦,为自由而战的歌者;拿破仑,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英雄。
服务观点:①真正的爱国情怀;②对崇高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③人生的价值。
3、课文素材:①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
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以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迈。
李广,汉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后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②周公吐哺:《史记》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
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
服务观点:①呼唤伯乐;②正确选才;③善待人才的作用与埋没人才的恶果;④改革用人机制,人尽其才。
(二)立志立业篇
1、课文素材:①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现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
后指建功立业。
②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
(毛泽东)③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服务观点:①成大事者必立大志;②要有胸怀天下的志向;③不同时代、世界观的人志向不同;④立志关键还要有践志的豪情。
2、课文素材:卧薪尝胆: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
既放逐,欲报吴仇,苦心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
(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服务观点:①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做常人不能做的大事;②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才能成功;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④直面挫折,勇敢崛起。
(三)求师求学篇
1、课文素材:①或作讲演,则甲已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毛泽东)②北大的传统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大的学风为“钻研、求实、创新、向上”。
服务观点:①学习应当实事求是,刻苦钻研;②主观主义是学习的大敌;③谦虚、求实是学习的基本原则。
2、课文素材:①囊萤趁月:囊萤,晋代车胤家贫买不起油灯,夏季聚萤火虫于囊中,就其光而读书。
(《晋书·车胤传》)趁月,南齐江泌家贫点不起灯,常在月光下读书。
(《南齐书·江泌传》)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服务观点:①学习应有“穷且益坚”的韧劲;②逆境出人才;③学问来自不懈的努力。
(四)道德品行篇
1、课文素材: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②1936年10月19日,鲁迅于上海逝世,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
服务观点:①德怀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伟人;②高尚的德行是世间最美的情怀;③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必须要爱人的德行。
2、课文素材:①负荆请罪:蔺相如凭“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机智与勇敢拜为上卿,官位在有攻城野战之功的廉颇之上,廉颇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退避再三,处处先考虑国家的危难而把个人恩怨放在脑后,打动了廉颇,廉颇背负荆条,上蔺相如府上请罪,结为生死之交。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
宽容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中,对异己要宽容;宽容不仅体现在人类之中,也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
(《〈宽容〉序言》)
服务观点: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②宽容是一种美德;③宽容是人与人友谊的桥梁;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五)生活哲理篇
1、课文素材:①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结果发了疯。
(鲁迅《拿来主义》)②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③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
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处。
倒运时,他会调侃自己的厄运。
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
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周国平)服务观点:①自夸者终究要灭亡;②怎样做命运的主人(既不狂妄,也不自卑);③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人生的命运。
2、课文素材: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
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
希望是精神的细胞,是精神的白血球和红血球。
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能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
(赵鑫珊《人是什么》)
服务观点:①回忆是抚慰精神的良药;②希望是人生前行的动力;③把握现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人不能只是活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中,更重要的是把握现时。
(六)评诗论文篇
1、课文素材:关于秋的句子: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③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④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
服务观点:①世界是丰富多彩的;②一切景语皆情语;③不同的审美观照产生不同的情感。
2、课文素材:关于灯的名言:①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
②天暮了。
在这渺渺的河中,我们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远远的红灯啊,请挨近一些罢。
(巴金《黑夜行舟》)③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给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巴金《灯》)
服务观点:①灯是光明的化身,更是理想的象征;②灯光虽然不能带来太阳一样的光芒,但可以给迷失的人找到心灵的家园。
(七)情感爱情
1、课文素材:宝黛的爱情悲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描写最生动、表现最成功的、意蕴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爱情故事。
他们的爱情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现为生活理想及自我实现意义上的志同道合,表现为不约而同的怀疑传统人生所规定的道路和终极目的。
服务观点:①伟大的爱情是发自灵魂深处的融合;②传统和世俗的束缚是爱情悲剧的根源;③典型人物离不开典型环境。
2、课文素材:①古代神话,有一妇人天天到山上望夫归来,竟变成了石头,人称“望夫石”。
②《诗经·静女》中静女纯真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③《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及对丈夫始乱终弃的怨恨。
服务观点:①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②美好的爱情是纯真和执著的;③忠贞是爱情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