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课本中的作文素材及作文写作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作文素材汇总

高一语文必修一作文素材汇总

高一语文必修一作文素材汇总高一学生写作文离不开对素材的运用,想要找到适合的素材,学生可以在语文必修一课本中寻找,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一作文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作文素材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素材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扫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肃杀、感伤的情调。

词人笔下的秋景蓬勃向上,充满生命活力。

面对如此壮丽寥廓的景象,词人不仅表现出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也表现出蔑视官僚、军阀,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志。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关注时局,关心国事,应当是每一个时代的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适用话题“青春”“理想”“志向”“责任”等。

第二课《诗两首》素材一在这悠长狭窄又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ㄔ亍着的彷徨者。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梦境中的姑娘,她的离开也粉碎了梦境。

然而“我”仍然彷徨在这雨巷中,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适用话题“追求”“理想”“迷茫”等。

素材二徐志摩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自然风光滋润着他的心灵,一次次给他带来了欣喜和欢悦,同时也一次次地抚平他心头的创伤,荡涤他的“苦痛,烦闷,拘束,枯燥”,所以他以至美至纯的诗句写出《再别康桥》,表达自己对未被世俗沾染的自然之境的向往与守护,也表达了他对美丽回忆的珍重。

适用话题“守护心中的美好”“诗意的生活”“亲近自然”“回忆”等。

第八课《小狗包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素材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他一出生,就被算命先生算出“克父克母”,于是被寄养在一户农民家中。

记叙文写作作文指导(高一必修一)

记叙文写作作文指导(高一必修一)

记叙文写作作文指导(高一必修一)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表达方式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6.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小结1.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记叙文的线索:1.人线 2.物线 3.情线 4.事线 5.时线 6.地线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内 作文素材大盘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内    作文素材大盘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内作文素材大盘点必修一课内素材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扫古诗词表现的秋天肃杀、感伤的情调。

诗人笔下的秋景蓬勃向上,充满生命活力。

面对如此壮丽廖廓的景象,不仅表现出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也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官僚、军阀,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志。

“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体现的是以毛泾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适用话题】可用于“青春”“理想”“志向”“责任”等相关写作话题。

2.《诗两首》(1)《雨巷》《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分别比喻了追求之路,充满希望而又充满失望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这个美好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诗人写这首诗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他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在迷惘和失望中仍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再看另一位诗人流沙河,他在20世纪50年代被打成了“右派分子”,遭遇不公待遇二十余年,但他始终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战胜坎坷,最终走过了人生那段黑暗的时光。

他在诗中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古语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一介文人,戴望舒热切地关注着时局的发展,他积极地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

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情的真实反映。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必修1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作文指导(高三必修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必修1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作文指导(高三必修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必修1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作文指导(高三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18、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写作素材: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角度点拨:①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②阳光总在风雨后19、高建群《西地平线上》写作素材:罗曼•罗兰在构思他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焦躁不安了半年,有一天,他登上山顶,看见一轮太阳正喷薄而出,于是,罗曼•罗兰心目中久久酝酿的英雄在东地平线上出现了。

罗曼•罗兰因此而热泪盈眶,“让我把你抓住,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叫道。

(高建群)角度点拨:①走进自然,于不经意间收获人生;②灵感来于不懈的思考和瞬间的触发;③死亡也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20、苏轼《赤壁赋》(1)写作素材:方其(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角度点拨:“短暂与永恒”的思索(2)写作素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角度点拨:①“选择”决定于生活的态度;②人要善于寻求精神的寄托;③自然是人类最可靠的朋友21、卢梭《寂寞》写作素材: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忧悒的人也一样。

(卢梭)角度点拨:自然以宽容和博大的胸怀给以人类温暖。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最新写作素材汇编与点拨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素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角度点拨: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怀天下的志向;②青春需要激情;③迈好人生的步伐;④社会是一所学校2、食指《相信未来》写作素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食指)角度点拨:①没有绝望的人生,只有绝望的心境;②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③面对挫折; ④乐观与悲观3、扬子《十八岁和其他》写作素材:孩子长大了,许多父母都会感到一些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

因为,孩子长大了,便不再整天粘着你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不再那么依顺,他甚至开始反叛了。

但是,对于我,反倒高兴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了。

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

是不?(扬子)角度点拨:①什么是真正的爱;②感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品格;③理解是横跨代沟的桥梁;④尊重,不分辈份与级别4、张洁《我的四季》(1)写作素材: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张洁)角度点拨:①直面艰难困苦是生命赋予的责任;②命运掌握在挑战者手里;③脚踏实地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④心态决定着人生前程(2)写作素材: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张洁)角度点拨:希望是人生航程不灭的灯盏(3)写作素材: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个灾难里沉没。

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张角度点拨:①挑战人生——我们别无选择;②命运总是亲睐坚强的人(4)写作素材: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

语文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语文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中的作文素材必修一第1节(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

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2)真爱与感恩——《大堰河——我的保姆》看似平淡的场景,却饱含了与乳母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感。

是的,生活因有真爱而美好,因为美好而感恩。

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我们应该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反对者、感恩陌生人,感恩集体、感恩国家、感恩人类、感恩自然,感恩挫折、感恩磨难、感恩逆境、感恩失败。

我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并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学会回报,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3)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

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

这里面有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

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

(4)学识与胸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后人。

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

高一语文上学期 必修一作文指导

高一语文上学期  必修一作文指导

(3)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思考
“写作练习”第5题,暴露的就是社会中的不良面:好心得 恶报,受人恩惠不知恩图报,反而倒咬人一口。这种现象 足以“触动心灵”,触动我们去深入思考,深刻批判,自 觉唾弃并远离这种丑恶。
2、写真事,抒真情,反对假、大、空。
“触动心灵”的关键在一个“真”字,“不真不诚,不能 感人。”比如有一篇题为《用爱倾听》的文章,写的是我 被楼下下岗夫妇谋生用的破旧摩托车的嘈杂轰鸣声和楼上 孩子“鬼哭狼嚎”般的吹箫声弄得不得安宁,决定搬家。 “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苦衷后,朋友让我倾听他楼上 传来的声音,是一个被抛弃的聋儿在养母的指导下正用含 混的语言说“阳光普照大地”,声音刺耳,让人听着很不 舒服。但朋友说如果只是用耳朵听,当然会觉得是一种折 磨,但如果用爱去听,这世界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美 妙与和谐。“我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奇怪的是,再听楼下 摩托车的轰鸣,我没有觉得刺耳,而是觉得欣慰。这对下 岗夫妇又有生意了,又有收入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而 再听楼上的箫声,我也能听到小女孩的进步了。
《小桔灯》中对小姑娘有这样一段描写:“穿一 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而当时的
时间是“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残冬腊月,天寒 地冻,小姑娘破旧单薄的衣着,让人不能不想起旧中 国广大劳动人民贫困痛苦的生活:而后文小姑娘的镇 定、勇敢、乐观以及给予“我”(作者冰心)的鼓舞 与她的衣着形成鲜明对比,有力的表现了小姑娘的人 格力量。
(3)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 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 事。比如,鲁迅在《祝福》里几次写到鲁四老 爷“皱一皱眉”,这种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 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厌恶寡妇、维护旧礼 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
(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 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 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 由现象揭示本质。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素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作文素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本写作素材汇总1、《沁园春·长沙》写作素材第一组【素材清单】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扫古诗词表现的秋天肃杀、感伤的情调。

诗人笔下的秋景蓬勃向上,充满生命活力。

面对如此壮丽廖廓的景象,不仅表现出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也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官僚、军阀,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志.【写作素材】“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体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关注时局,关心国事,当是每一个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素材激活】志当存高远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心怀大志,13岁那年,他写下了《咏蛙》诗一首:“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将他敢为天下先的非凡抱负展露无遗。

17岁时,毛泽东去异地求学前又抄诗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更表现了他的凌云壮志和豪迈气魄。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一词中写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充分展示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素有大志,方成一代伟人;欲成大事,必当志存高远。

【适用话题】可用于“青春”“理想”“志向”“责任”等相关写作话题。

【运用指南】运用时可结合毛泽东的生平和名言来阐发,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等。

【运用范例】(一)少年总爱用美好的幻梦来装点世界。

这时候的我们,还单纯、稚嫩,在激情中燃烧自己。

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可以自得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徜徉在对未来的希望之中,年轻气盛,尽管“粪土当年万户侯”!(《人生三境》)(二)你的健康是一堵墙。

这是青春给你的力量,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风采。

青春因此而充满活力,你可以努力去开创你钟爱的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1课本中的作文素材及作文写作方法必修一(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

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2)真爱与感恩——《大堰河——我的保姆》看似平淡的场景,却饱含了作者与乳母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感。

是的,生活因有真爱而美好,因为美好而感恩。

“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我们应该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反对者、感恩陌生人,感恩集体、感恩国家、感恩人类、感恩自然,感恩挫折、感恩磨难、感恩逆境、感恩失败。

我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并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学会回报,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3)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

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

这里面有作者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

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

(4)学识与胸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后人。

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

有学识者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坐春风;如黄钟大吕,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

会增长你的见识,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提高你的人生境界。

学识与胸怀往往是孪生姐妹,学识会开阔你的视野和胸怀,让你纵观古今,放眼中外,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做一个博览群书、修养身心的人吧!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学识与胸怀;读书与爱国;学识的魅力;谈自身修养。

(5)忘记与铭记——《短新闻两篇》随着不列颠尼亚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在另一个国度也同样上演着。

纳粹在西欧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惨剧。

走进奥斯维辛,我们会用明亮的双眸审视纳粹德国的“杰作”,用善感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碰触的历史。

历史告诉我们:该忘记的一定要忘记,不该忘记的要铭记在心。

(6)弱势与强暴——《包身工》60年前,在上海,有一群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女孩被人骗到上海日本纱厂当女工,从此阳光永远和她们绝缘,陪伴她们的是无尽的黑夜与屈辱。

到了现代社会,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样的管理工人的手段还在个别地方零星存在着。

我们常常用“现代包身工”来指代这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工人。

生活总是这样,总有一些污秽妨碍我们对鲜花的赞美。

大家不必灰心失望,只要正义在我心,生活将永远阳光灿烂。

(7)逆境中的坚持——《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三朝为宫,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辉煌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

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亦可从“人生的智慧”角度运用此素材:有智慧的人,是成功的人。

他虽然也会遇到困难和矛盾,但是他可以利用智慧化解矛盾。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我们的追求和向往。

智慧的人不是孤单的,是需要互助的。

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各自还只有一个苹果。

你给我一个智慧,我给你一个智慧,我们彼此就赢得了双倍的智慧。

班固曰:“智者,智也。

独见前闻,不惑于世,见微者也。

”意思是所谓智慧就是知道一切,对听到的事有独到见解,能从一件小事推知大的道理。

曾国藩说:“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变成愚诈。

”意思是说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

因为有了智慧没有翅膀的人类飞得更高。

(8)忠义的力量——《荆轲刺秦王》何谓忠义?忠就是对自己上级的真诚,忠心就是对自己的主子忠心。

古代比如对皇帝是叫忠心,因为皇帝是天下共主。

现在比如说对国家、对自己公司都叫忠心。

岳飞的“还我山河”是一种忠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忠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是一种忠义。

陆游说:“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忠义”是个好东西,也脆弱于它是个好东西——它像凯歌一样振奋人心,可以激发出人心底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抗击一切东西。

所以这最单纯、最原始、最“直”的忠义如果遇到迂回的利用就是残忍,就是消亡……亦可从“义”“勇”“责任”等角度运用此素材:“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这则素材可用于“生命的价值”“正义”“勇气”“顺应潮流”“责任”等相关的作文中,由于材料感情强烈,运用时既可正面赞颂荆轲的“义”“勇”,也可以论证人应顺应历史的潮流,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等。

(9)性格的重要性——《鸿门宴》培根说:“性格决定命运。

”何为性格?它是指在一定遗传基础上形成人们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命运是人类社会终极关注的问题,刘邦、项羽的两种极端性格,决定了成功和悲惨的两种不同命运。

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由于铁骨秉直而落了冤死的结局时,又有多少丧失骨格的人曲意奉迎而鸡犬升天!历史给了“性格决定命运”以最好的诠释。

命运是人类社会终极关注的问题,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改造我们的性格就是改造命运。

人类的历史和社会发展都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

传说是虚幻的,生活是真实的,真实的生活需要切实的努力。

如何写好语文作文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可以运用逐年级分解的方式,循序渐进: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

概括起来,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A. 玩中丰富自己的人生。

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和玩有关系哦。

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

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

玩得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不出好多了。

B. 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

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

精读与泛读像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C. 思中激发创造的灵感。

鲁迅先生说过:“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

”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

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D. 写好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

”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写好,作文的最大秘诀——多写。

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我话表我心,我手写我话,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

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予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

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

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多练多改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

”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素材积累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

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做积累是根本。

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A观察,B阅读,C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