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分析与干预

12 1 收集资料方法 ..
资料来源与学生交谈 了解损伤 3 1 运 动前应加强对学生 的思想教育 ,使运动损伤 . 情况和校医院外科门诊记录, 并对损伤部位和不 同性质 防患于未然 ,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现场处理、自
损伤者进行 分别统 计 。 12 2 诊断依据 .. 轻伤者 以常规检查诊断上的记录 救、 急救知识和技能 。 康复后重新参加运动时 , 应充分 做好准备活动 , 懂得 自我保护 的方法 , 戴好保护装置 , 少数躯体 四肢肿痛 明显 、 活动受限、 可疑骨折脱位 的受 循序渐进 , 避免受伤。 伤者 以x 光检 查确诊 。 3 2 学校 应该提供规 范的场地 ,学生参加运 动时, .
国际医 药卫生导 报 2 0 年 第 l 09 5卷 第 3期
I MHGN,F b u r 0 9 e r a y 2 0 ,Vo.5 N . 1 o3 1
大学生运 动损伤情 况分析与干预
梁雪 珍
【 摘要 】 目的
分析 大学生运 动损伤情 况,提 出相应 的预 防措施 。方法
对 本校 校 医收治 3 例 6 0 在运 动损伤 中,以软组织
加强健 康教 育宣传,以减 少和避免 大学生运 动损 伤的发 生。 【 关键 词 】 大学生 ;运 动损伤 ;保 健服 务
高校 的体 育教学和 课外活 动 中,大学 生参与 面 2 3 运动项 目与损伤 的关系 损伤项 目中, . 较多的是 广、 及的运 动项 目多, 涉 发生运动损伤较 为常见 n。 ]这 篮 球 、足球 和 田径 见 表 3。 不但损害大学生 的身体健康 , 也影 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 2 4 运动损伤 发生原 因 结果显示, . 运动损伤发生原 康, 并导致 他们将来工作和生活的诸多不便 。 本文通过
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摘要大学生在余假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碰到的一个新问题,余暇体育运动损伤有何特点;以及如何预防。
减少伤害事故,是笔者要研究的课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体育工作。
关键词体育运动运动损伤预防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如果在体育锻炼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严重地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体育活动是大学生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娱乐身心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余暇体育活动中的损伤,是大学生碰到的又一实际问题,学生在运动中受了伤,不仅损害学生健康,挫伤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
因此,为了维护学生身体健康,保证余暇体育活动在高校顺利开展,本文对部分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与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吉林动画学院在校学生600人,时间在2008年3月—6月。
共计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76份。
剔除无效问卷6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13份,有效回收率为89.06%。
(二)研究方法1、访谈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面谈访问,了解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与在余暇体育活动中有过损伤的学生进行交谈与问卷,了解损伤性质、部位、原因与专项特点。
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大学生运动损伤状况调查表》。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首先在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预备性调查,对返回的问卷进行了反复修订、筛选,最后确定了25条信息性强的问题。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常规性统计处理。
高校生运动损伤的调查汇报

06
结论与建议
总结调查结果,明确问题所在
运动损伤类型多样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生运动损伤类型多样,包括肌肉拉伤 、关节扭伤、骨折等。其中,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占比较 高。
运动项目与损伤风险相关
不同运动项目导致的运动损伤风险存在差异。例如,篮球 、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以及田径、体操等技巧性要 求较高的项目,损伤风险相对较高。
运动生物力学在预防中的应用
随着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未来可以通过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精确分析和评估,发现 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从而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再生医学在治疗中的应用
再生医学的发展为运动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可以通过细胞治疗、组织 工程等技术手段,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高校生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
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RICE原则
急性损伤处理应遵循RICE原则,即Rest(休息)、Ice(冰 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和Elevation(抬高受伤
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疼痛管理
使用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和 消炎。
智能穿戴设备在预防和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运动表现,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发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和应用场景,提高其在运动损伤预防和治疗中的 辅助作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3
个人因素
个人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运动经验等因素也会影响运动损伤的发生。
例如,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扭伤;技能水平不足的人
容易在运动中受伤。
03
运动创伤案例分析实验报告

运动创伤案例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运动创伤案例的分析,探讨运动创伤的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康复方法。
实验方法:收集运动创伤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中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实验结果:通过对运动创伤案例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运动创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体能状况是造成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一个技术不够熟练的跑者可能会因为步伐不稳而扭伤脚踝,或者一个力量不够的拳击手可能会因为拳击技术不到位而导致手腕扭伤。
另一方面,运动场地和设备的不安全也是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一个跑者在比赛中遇到凸起的道路,或者一个篮球运动员在一个没有弹性的地板上比赛,都有可能导致运动创伤的发生。
其次,运动创伤的防治措施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运动员应该加强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
另一方面,运动场地和设备应该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在比赛和训练中不出现危险情况。
此外,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防止运动过度导致运动创伤的发生。
最后,运动创伤的康复方法应该因人而异。
不同的运动创伤需要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
例如,对于扭伤的脚踝,可以采取冷敷、按摩和理疗的方法进行康复。
对于运动过度造成的肌肉拉伤,可以通过休息、热敷和牵引等方法进行康复。
康复方法的选择应该依据具体的运动创伤类型和程度,同时也要结合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运动创伤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创伤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运动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体能状况到运动场地和设备的安全问题都可能导致运动创伤的发生。
防治运动创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训练、维护场地设备和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
运动创伤的康复方法应该因人而异,根据具体的创伤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
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一)

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一)【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易受损的部位,分析原因找出预防措施。
方法选择沈阳地区5所高校2005-2010年5年间100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结果1000名学生中发生运动损伤452例,占45.2%。
损伤部位以踝部(27.5%)腕、掌关节(23.8%)多见。
结论大学生运动损伤多发生于对抗性强、有直接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与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中安排不合理等因素有关,且可以通过预防加以避免。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损伤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较为常见。
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群体,具有年轻、精力充沛、参与运动机会多、运动负荷大且较激烈、运动损伤保护意识差等特征,且其运动损伤种类多,发生频率高1],因此对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以及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本文通过对其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健康水平、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资料与方法选择沈阳地区5所高校2005-2010年5年间100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男700例,女300例),平均年龄21.5岁。
由体育教师在授课班级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填写运动损伤调查表。
其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引起运动损伤的项目、损伤的性质原因等。
2结果2.1运动损伤的部位本组1000名学生中发生运动损伤452例,占45.2%。
调查数据显示:运动损伤部位排在首位的是踝部(27.5%)其次腕、掌关节为(23.8%)、膝关节(16.7%)、肘关节(9.1%)、肩关节(7.6%)、大腿(6.8%)、小腿(5.2%)面部(3.3%)具体见表1。
2.2运动损伤的性质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所发生的运动损伤大多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其中关节韧带扭伤最多,多以踝关节扭伤为主,本组186例。
其次为挫伤,主要发生在腕关节;第3位是肌肉拉伤。
2.3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极易出现运动损伤,尤其以篮球居多,本组占25.6%,足球占24.4%,体操15.2%,排球13.5%。
运动损伤研究报告

运动损伤研究报告运动损伤是指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者运动时,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身体组织发生的损伤。
随着运动科学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运动损伤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本报告将引述最新研究和专家观点,对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和原因运动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损伤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损伤,如骨折、拉伤、扭伤等;慢性损伤则是指在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损伤,如肌肉劳损、韧带损伤等。
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过度运动、疲劳、姿势不良、运动方式不正确、生理缺陷等多方面因素。
二、最新研究1. 过度锻炼导致的肌肉损伤近年来,不少专家对于过度锻炼对肌肉损伤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过度锻炼可以导致肌肉的疲劳和酸痛,这种疲劳和酸痛的原因是因为肌肉酸性物质的积累。
赵昆博教授表示,身体在过度运动中会大量消耗糖原,当糖原消耗完了,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因此长时间的过度运动会导致乳酸在体内的积累,这就导致了肌肉疲劳和酸痛。
2. 慢性运动损伤的防护过去,人们对于慢性运动损伤的认识不够深刻,但随着近年来对于运动科学的研究,人们对于慢性运动损伤的防护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慢性运动损伤主要是因为长时间重复的运动造成的损伤,如网球肘、跑步者膝盖等。
在预防这些慢性运动损伤方面,专家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适当休息、加强肌肉力量等。
3. 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了急性损伤,比如骨折或者扭伤等,应该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专家建议,在应急处理中要采取“RICE”原则:即保持休息、冰敷、压缩和抬高伤处。
三、专家观点专家们认为,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慢性运动损伤,应该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
此外,专家还提醒广大运动爱好者,要注意运动方式和强度的选择,避免运动过度导致肌肉、关节等组织发生损伤。
最后,专家指出,适当的锻炼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是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原 因。
【 关键词 】 大学生; 体育 ; 动损伤 运 【 中图分类号l 87 【 G0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63 19 (090 — 130 17— 8120 )402—4
( 年 级 、 年 级 学 生 )O 为 调 查 对 象 , 人 发放 二 三 5名 每
活动中时有发生的运动损伤, 不仅给大学生带来 了 身 心 痛 苦 和 学 习 、 活 的不 便 , 生 还对 大 学生 参 与体
育 运 动 的积极 性 和 信心 造成 很 大 打击 。 因此 , 大 对 学 生体 育 运 动损 伤 的基 本情 况进 行 调 查 , 析大 学 分
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冰
杨 萍
( 阳理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 , 南 河南 南阳 4 30 ) 70 4
【 摘 要 】 通过文献 资料 法和调 查法 , 学生体育运动损伤 的情况进行 了 查与分析。结果发 现, 对大 调 男生容 易在篮球 、 足
球、 排球 、 武术等项 目上 受到损伤 , 受伤部位 以大腿 、 、 、 踝 膝 小腿 为多, 并且 多是拉伤 、 扭伤 、 擦伤 、 挫伤 , 准备 活动不充分 、 犯规 动作 、 局部 负荷 过大 、 身体 素质差是造成损伤 的主要原 因。女生容易在排球 、 身操 、 健 篮球 、 羽毛球 等项 目上 受到损伤 , 、 踝 大
体 育教学 质量都 有较 大 的现实 意义 。
用“ 重测 法 ” 计算表 明问卷的信度 符合研究的要 ,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

教授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技巧,如摔 倒时的自我保护动作,避免不必要的 伤害。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时间
适量运动
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 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过度疲劳和运 动损伤。
休息与恢复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身体有足够 的时间恢复,避免因疲劳积累而导致 的运动损伤。
改善运动环境与设施
在关节和肌肉部位。
骨折与脱位
02
骨折和脱位虽然发生几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对大学生的身体
健康影响较大。
挫伤与撞伤
03
这类损伤通常是由于身体碰撞或摔倒等意外情况导致,发生率
相对较低。
损伤部位分布
下肢
下肢是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包括膝关节、踝关 节和腿部肌肉等。
上肢
上肢也是常见的损伤部位,包括肩关节、肘关节 和手腕等。
加强科学研究
鼓励对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研 究,深入探讨其发生原因和 预防措施,为制定更加科学 合理的运动方案提供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注意自我保护
在运动中时刻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 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寻求 医疗帮助。
对学校与社会的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媒体、体育课程等 方式,向大学生宣传运动损 伤的预防和应对知识。
提供安全保障
学校应完善体育设施和场地 ,确保运动环境的安全性和 适宜性。
建立急救体系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 ,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和设备 ,以便在运动损伤发生时能 够及时处理。
研究目的
01
调查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了解损伤类型、 原因和特点。
02
分析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 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
前言:我们组经过调整之后组员共四人,在确定自己的所承担的任务之后,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这个阶段里,别对建设职业学院,旅游职业学院,还有我们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三所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试的关于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
那么,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学(主要以男生为主)。
主体:这次掉调查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和特征。
我们尽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包括运动损伤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首先对截止今年的一年损伤次数进行了分类总结:1)损伤一次的占总的27.8%,2)损伤两次的占12.1%。
3)损伤3次的占9.4%。
4)损伤4次的占4.3%。
无扭伤的占68.6%。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所有运动扭伤的学生在运动之前很少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这就导致突发意外性事件发生,也是造成运动扭伤的关键原因。
〈2〉他们在运动损伤后,对其运动能力或状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总的来说呢,分别处于一下三种情况:1)重度:一周内不能运动需要治疗的占
2.1%。
2)中度:停止或减少患部运动7.3%。
3)轻度:能够运动且不使伤病加重1
3.8%。
正处于身强力壮的我们,对于一些中轻度的损伤,恢复的可能比较快,但是这也取决于损伤的部位有和一些药物治疗有关,还有自身调节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这几次损伤性质我们也进行了总结:1)急性:运动中突然受伤,并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占5.6%。
2)慢性:有多次细微伤所致,并有局部酸痛麻胀痛等症状,占2.7%。
3)陈旧伤急性复发,先前伤痛未愈,仍旧
训练比赛使原伤加重1.1%。
那么运动扭伤跟所发生的季节也有联系,对此我们对损伤发生的月份进行了归纳总结: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平均占27.2%。
其他月份平均下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较稳定。
因为在6、7、8这几个月份,学生的运动量比较大,同时运动比较多。
所以这个损伤率也相对比较高。
有些扭伤,碰伤,撞伤等一系列外伤是避免
不了的,因为客观条件是存在的,这个谁也避免不了的。
〈4〉作为学生当然是在学校呆的时间比较长,在学校学生一般进行什么活动,什么项目对损伤所造成的几率比较高呢?1)在课外活动期间占18.7%。
2)运动会上占2.8%。
3)体育课和其他娱乐活动占的比例很少。
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主要是以篮球为主占32.5%。
足球占10.6%。
跑类占8.7%。
其他占2.3%。
就篮球而言是大学生热爱的一项运动,但是很多同学在运动中缺少技巧性这放面东西,所以在运动中难免回造成自身或是他人的伤害。
〈6〉在对自身的损伤后的处理,治疗及康复方法,大部分都是选择药物治疗。
因为就长常理而言,有病当然去看医生,对一些稍微轻一点的皮外伤的话某些人就可能不会去看医生拉,也就是说靠我调节,但选择率比较低。
〈7〉最重要的,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们在损伤后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这个问题上面身体上的损伤最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冲动。
但这也可能取决于损伤的程度。
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调查:1)非常大0.12%。
2)比较大0.35%。
3)一般4.5%。
4)有一点10.2%。
总结:通过这次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揭示损伤的规律、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法。
并指出通过调查将情况反映到学院,希望学院
开设一些对运动保健和体育康复有关知识,充实大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同时也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评估计,从而更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