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罗芬合成工艺及质量研究
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 此外 , 乙醇
脂质体无毒 ,不产生皮肤刺激性 ,并具有长效缓释作 用 。盐酸阿莫罗芬不仅可抑制真菌的生长 , 且具有 杀菌活性 ,是首选治疗足癣的药物
[5]
。如将盐酸阿
莫罗芬制备成乙醇脂质体 , 将有可能提高其对足癣 的治疗 。本实验制备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 , 并 与脂质体 、 乙醇溶液进行对比研究 。
足癣俗称“ 脚气 ” ,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 由皮 肤癣 菌 、 酵母样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所 [1] 致 。患病率极高 , 一般发生于足底和足趾间 , 是 [2] 皮肤科治疗中的难题之一 。足癣的治疗主要采 用外涂药物 ,然而外涂药物只能在体表发挥作用 ,暂 [3] 时消除脚气的症状 , 并不能深层杀菌 。乙醇脂质 体作为一种新型局部用药载体 , 具有生物膜相似的
3.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阿莫罗芬对
照品 10 mg,甲醇溶解并定容于 100 mL 量瓶 , 得 100 - 1 mg ・ L 的对照品储备液 。精密量取该储备液适量 , 用甲醇稀释成浓度分别为 50, 25, 12. 5, 6. 25, 3. 13, - 1 1. 56 mg ・ L 的对照品溶液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依 次进样 。以浓度 ( C ) 为 X 轴 , 峰面积 ( A ) 为 Y 轴进
[ Abstract] O bjective: To p repare and evaluate amorolfine hydrochloride ethosomes . M ethods: Infusing method was used to p repare amorolfine hydrochloride ethosom es . The release rate and accumulation in in vitro per2 cutaneous per m eability of amorolfine were determ ined by Franz diffusion cells . The distribution of rhodam ine B ( p robe drug) in the rat skin was observed under a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 icroscope. Results: Amorolfine hydro2 chloride ethosomes showed a slow release rate. The percentage of amorolfine in ethosomes permeated from isolated skin was increased by 1. 7 and 3 tim es as that of hydroalcoholic solution and liposomes, respectively . Ethosomes ef2 fectively enhanced the per m eation and dep th of p robe drug into rat skin. Conclusion : Ethosomes can significantly imp rove the permeation of amorolfine hydrochloride through rat skin, and increase the retention of drug in rat skin. [ Key words] amorolfine hydrochloride; ethosomes; release; pereutaoeous permeation
抗真菌药盐酸阿莫罗芬的合成研究

抗真菌药盐酸阿莫罗芬的合成研究
王兴旺;张珩;杨艺虹;张秀兰;曾威
【期刊名称】《精细化工中间体》
【年(卷),期】2012()5
【摘要】以甲醛和丙醛为原料,经Mannich反应、Friedel-Crafts烷基化、Saponification反应、缩合、还原、成盐反应合成抗真菌药盐酸阿莫罗芬。
对影响收率的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进行了工艺优化。
通过IR、GC-MS、1H NMR确证了盐酸阿莫罗芬结构。
其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总收率达30.97%(以丙醛计),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总页数】5页(P43-47)
【关键词】抗真菌药;盐酸阿莫罗芬;合成
【作者】王兴旺;张珩;杨艺虹;张秀兰;曾威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5
【相关文献】
1.盐酸特比萘芬片联合抗真菌药治疗手足癣的效果研究 [J], 胡秀荣
2.抗真菌药阿莫罗芬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J], 卢律;宋纯;王以武
3.抗真菌药阿莫罗芬的合成 [J], 冯志祥;张万年;周有骏
4.新型抗真菌药—1,3—β—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J], 唐宁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阿莫罗芬与盐酸反应制备:将阿莫罗芬溶于醇或醚中,然后滴加盐酸溶液,反应生成盐酸阿莫罗芬。
2. 阿莫罗芬与氢氯酸反应制备:将阿莫罗芬溶于乙酸乙酯或乙醇中,然后滴加氢氯酸(盐酸)溶液,反应生成盐酸阿莫罗芬。
3. 阿莫罗芬与硝酸反应制备:将阿莫罗芬溶于无水醇中,然后滴加浓硝酸溶液,在低温下反应生成盐酸阿莫罗芬。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备盐酸阿莫罗芬的过程中,要注意溶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以确保反应的效果和产率。
此外,操作时也要注意安全,并遵循相关化学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阿莫罗芬临床汇总

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王红刘维迭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霉菌及酵母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的感染性疾病。
目前通过镜检或培养确诊的甲真菌病发病率在26%一16%之间,并且在近年呈增长趋势[1]。
新一代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萘替芬及阿莫罗芬等的出现解决了甲真菌病治疗难的问题[2].其中阿莫罗芬甲涂剂的主要适应证为无甲根受累的轻中度感染[3].现从其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制剂特点及系统吸收情况和局部刺激等方面做一综述。
一、阿莫罗芬结构特点阿莫罗芬搽剂的活性成分为5%阿莫罗芬,后者是苯丙吗啉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为4一{3-[对一(1,1一二甲基丙基苯)1]一2.6一顺一二甲吗啉盐酸,于1981年被发现成为治疗人类皮肤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
阿莫罗芬的化学结构与现有的抗真菌药均不同。
伊曲康唑是三唑类的抗真菌药物,结构上具有3个N原子,三唑环的存在使其具有抗真菌活性高、毒性低、抗菌谱广等特点;特比萘芬则属人工合成丙烯胺类,其结构式为N一(6,6一二甲基庚一2一烯一4一炔基j—一甲基一1一萘一甲胺。
故阿莫罗芬与唑类和丙烯胺类、多烯类等抗真菌制剂在结构上无相同之处,是一种全新的抗真菌制剂。
二、阿莫罗芬作用机制新一代的抗真菌药作用机理各有特点,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选择性作用位点不同。
阿莫罗芬的杀菌和/或抑菌活性主要取决于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台成。
在固醇生物台成途径中,阿莫罗芬干扰AI4还原酶和A8 A7异构酶的活性,使麦角固醇缺乏,角鲨烯、ignosterol等聚集,导致膜固醇含量改变,进而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影响真菌代谢过程;同时还造成几丁质沉积,导致真菌生长障碍;有一些吗啉衍生物还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还原辅酶I氧化酶和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
但是抑菌浓度的阿奠罗芬对细胞呼吸、DNA、RNA、蛋白质、碳水化台物等的台成并无影响[2]。
Polak等[5]。
对阿莫罗芬作用的真菌和未作用的对照真菌固醇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在阿莫罗芬作用下的白念珠菌以ignosterol聚集为特征;而须癣毛癣菌和其它表皮癣菌在高浓度的阿莫罗芬作用下,还有角鲨烯的严重聚集:此种现象是否说明阿莫罗芬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目前尚无直接的实验依据。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研制及质量研究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研制及质量研究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研制及质量研究引言: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病、过敏反应和疼痛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研制及其质量研究。
一、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研制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研制分为药物配伍、剂型设计、工艺开发和成品制备四个环节。
1. 药物配伍:盐酸阿莫罗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与乳化剂、辅料等成分相结合,既能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又能提高疗效。
2. 剂型设计:乳膏是一种适合于皮肤外用的半固体药剂,质地滑腻且易于涂抹。
为了使乳膏更易于吸收和有效渗透到皮肤深层,需要对乳膏的剂型进行设计。
3. 工艺开发: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工艺开发主要包括乳化技术、溶剂挥发、研磨和灭菌等步骤。
在这些步骤中,需要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纯度,并控制好制药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4. 成品制备:根据经过工艺开发的乳膏配方,进行小试和中试,并进行稳定性及质量评价,最终确定乳膏的最佳制备工艺。
二、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质量研究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质量研究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微生物检验和稳定性等方面。
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对乳膏色泽、气味、粘度、涂敷性等方面的检查,确保乳膏在外观上符合标准。
2. 理化性质:包括粘度、水溶性、pH值、药物释放度等指标的测定,以及药物含量和纯度等指标的分析。
3. 微生物检验:盐酸阿莫罗芬乳膏作为外用药物,其微生物限度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指标,需要进行细菌菌落计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
4. 稳定性:稳定性是评估乳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模拟长期保存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试验,来评估乳膏的质量保持能力和有效期。
结论:盐酸阿莫罗芬乳膏作为常用的外用药物,其研制和质量研究非常重要。
通过药物配伍、剂型设计、工艺开发和成品制备的环节,能够使其在质感、稳定性、疗效等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对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的质量研究,能够更好地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389b765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7.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16117.1(22)申请日 2017.06.06(71)申请人 江苏礼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纬地路9号C3栋(72)发明人 张孝清 包金远 刘宝 黄辉 戴恩 (51)Int.Cl.C07D 265/30(2006.01)(54)发明名称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
具体包含的反应步骤为:将化合物式Ⅱa加入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酰胺化反应催化剂,搅拌反应后再加入顺式2,6-二甲基吗啉,反应得到化合物III。
将化合物式Ⅲ在无水甲醇中回流搅拌,分批次加入镁屑,反应得到化合物式Ⅳ。
将化合物Ⅳ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V。
该方法的工艺路线新颖,所用的原料便宜易得,成本较低,简化了工艺操作,缩短了生产周期,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适合工业化生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08997246 A 2018.12.14C N 108997246A1.一种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合成路线:一种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化合物式Ⅱa加入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酰胺化反应催化剂,反应后再加入顺式2,6-二甲基吗啉,反应得到化合物III;B、将化合物式Ⅲ在无水甲醇中回流搅拌,分批次加入镁屑,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式Ⅳ;C、将化合物Ⅳ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V。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有机溶剂任选自N ,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氧六环,N ,N-二甲基乙酰胺,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酰胺化反应的催化剂任意选自HBTU、HATU、HOBT、EDCI、HOBT、DCC、DIEA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镁相对于化合物式Ⅲ的投料比为3~30摩尔当量(eq)。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616fc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a.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81027.2(22)申请日 2020.05.31(71)申请人 江苏福邦药业有限公司地址 222599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新安镇人民东路(72)发明人 陈亮 黄金友 何林受 (74)专利代理机构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代理人 廖娜 李锋(51)Int.Cl.C07D 265/30(2006.01)(54)发明名称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3-(4-叔戊基苯基)-2-甲基丙醇为原料,碱性条件下,与甲磺酰氯反应后,再与顺式-2,6-二甲基吗啉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最后氯化氢气体成盐酸盐得产品,本发明方法的原料来源便宜,工艺操作易控制,收率高,品质稳定,杂质较少,成本较其它方法明显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11704588 A 2020.09.25C N 111704588A1.一种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3-(4-叔戊基苯基)-2-甲基丙醇、有机碱、溶剂加入反应器中,0℃度下,甲磺酰氯缓慢滴加至反应器,滴加完毕,25℃搅拌4-6h,经反应溶剂萃取和水洗后得到第一中间体;(b)第一中间体、有机碱、顺式-2,6-二甲基吗啉、溶剂依次加入反应器中,25℃搅拌6-8h,经反应溶剂萃取和盐酸水溶液洗涤后得到第二中间体阿莫罗芬;(c)将第二中间体阿莫罗芬成盐成盐酸阿莫罗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3-(4-叔戊基苯基)-2-甲基丙醇:甲磺酰氯:碱的摩尔比为1.0:(1.2-2.0):(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第一中间体:顺式-2,6-二甲基吗啉:碱的摩尔比为1.0:(1.1-2.0):(1.5-3.0)。
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王红刘维迭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霉菌及酵母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的感染性疾病。
目前通过镜检或培养确诊的甲真菌病发病率在26%一16%之间,并且在近年呈增长趋势[1]。
新一代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萘替芬及阿莫罗芬等的出现解决了甲真菌病治疗难的问题[2].其中阿莫罗芬甲涂剂的主要适应证为无甲根受累的轻中度感染[3].现从其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制剂特点及系统吸收情况和局部刺激等方面做一综述。
一、阿莫罗芬结构特点阿莫罗芬搽剂的活性成分为5%阿莫罗芬,后者是苯丙吗啉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为4一{3-[对一(1,1一二甲基丙基苯)1]一2.6一顺一二甲吗啉盐酸,于1981年被发现成为治疗人类皮肤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
阿莫罗芬的化学结构与现有的抗真菌药均不同。
伊曲康唑是三唑类的抗真菌药物,结构上具有3个N原子,三唑环的存在使其具有抗真菌活性高、毒性低、抗菌谱广等特点;特比萘芬则属人工合成丙烯胺类,其结构式为N一(6,6一二甲基庚一2一烯一4一炔基j—一甲基一1一萘一甲胺。
故阿莫罗芬与唑类和丙烯胺类、多烯类等抗真菌制剂在结构上无相同之处,是一种全新的抗真菌制剂。
二、阿莫罗芬作用机制新一代的抗真菌药作用机理各有特点,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选择性作用位点不同。
阿莫罗芬的杀菌和/或抑菌活性主要取决于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台成。
在固醇生物台成途径中,阿莫罗芬干扰AI4还原酶和A8 A7异构酶的活性,使麦角固醇缺乏,角鲨烯、ignosterol等聚集,导致膜固醇含量改变,进而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影响真菌代谢过程;同时还造成几丁质沉积,导致真菌生长障碍;有一些吗啉衍生物还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还原辅酶I氧化酶和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
但是抑菌浓度的阿奠罗芬对细胞呼吸、DNA、RNA、蛋白质、碳水化台物等的台成并无影响[2]。
Polak等[5]。
对阿莫罗芬作用的真菌和未作用的对照真菌固醇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在阿莫罗芬作用下的白念珠菌以ignosterol聚集为特征;而须癣毛癣菌和其它表皮癣菌在高浓度的阿莫罗芬作用下,还有角鲨烯的严重聚集:此种现象是否说明阿莫罗芬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目前尚无直接的实验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 磊 ( 哈 药集 团三精 制 药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黑 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 研究并分析 阿莫罗芬合成工艺 , 分析合成工 艺下所制备阿莫 罗芬药剂的综合质量。方法 : 以化工原料苯以及叔 戊醇为 起始合成原料 ,在傅 一克烷基化反应作 用之下获得叔戊基苯 ,然后与 丙酰氯共 同在傅 一克酰基化反应作 用之 下获得 叔戊基苯 丙酮 , 与 2 , 6 一二 甲基吗啡啉 以及 多聚甲醛共 同在 曼尼奇反应作 用之下获得 4 一叔 戊基 一 1 一 ( 2 一甲基 一 1 一氧基 一 3 一 ( 2 , 6 一二 甲基 吗啡啉 一 4 一 ) 丙基 ) 苯, 最终通过钯碳催化氢化反应 获得 阿莫 罗芬。结果 : 本文所阐述 的阿莫 罗芬合成工艺具有合成路 线步骤 少、 所需原料 简单 以及回收率较 高等 特 点 。综 合 所提 出的三 种 合 成 方 法 , 选 取 B方案 作 为合 成 工 艺 。结 论 : 阿 莫 罗 芬 的合 成 与 制 备 需要 合 理 控 制 合 成 步骤 , 兼 顾 对 回 收 率 的提升。 本文所述合 成工艺具备上述特 点, 所制备 药剂能够充分符合我 国现行《 中国药典) ) ( 2 0 1 0版 ) 中的相关标准与规 定, 质量稳 定, 值得
关 注 与重 视 。
关键词 : 阿莫罗芬 ; 合成 ; 质量 ; 苯; 叔 戊醇 ; 分析 临床实证治疗证实 : 阿莫罗芬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抗真菌类 三颈瓶 当中 , 正常温度状态下充分搅拌 , 持续时间为 1 0 mi n [ z 。滴 注 药物【 1 ] , 能够显著抑 制次麦角类 固醇转化 为麦角 甾醇过程 当中所必 丙 酰氯 配 合 叔 戊 基 苯所 制成 的混 合 溶 液 。 搅拌后静置 5 h 。 继 续 加 入 须的异构酶元 素以及还原酶元素。在此基 础之上 , 势必会导致次麦 1 5 0 m l 剂量冰水 , 搅拌 均匀 , 对其进行分液处理 。蒸馏 去除沉淀后 , 角类醇 的大量 蓄积[ 2 1 , 由此也就使得 麦角类 固醇相对而 言得 到 了极 减压蒸馏去 除未 能够 完全 发生反应 的叔 戊基苯 , 1 1 0 %状态 下收集 大 的减少与控制 , 从而发挥对 真菌 的杀伤 目的。更为关键 的一点在 制备物。 于: 阿莫罗芬被证实能够造成患者体 内异 常几 丁质沉积作用下所导 2 . 3 阿莫罗芬 的合成 致真菌 的生长障碍问题 , 发挥其相对 于琥珀细胞色素 c还原酶 以及 ①A方案。将 4 g 剂量 4 一叔戊 基 一 1 一( 2 一甲基 一 1 一氧 基 一 3 一 N A D H( 烟酰胺腺 嘌呤二核苷酸 氧化酶 ) 在 内的细胞活 [ O r a l , 表现 出 ( 2 , 6 一二 甲基吗啡 啉 一 4 一 ) 丙基 ) 苯、 1 0 g 剂量 活化锌 粉 、 8 0 mL剂量 了 良好 的体外药理活性 及应用价值 。为此 , 研究阿莫罗芬的合 成工 乙酸酐加入 1 5 0 ml 容积 的三 口烧瓶 当中。以氯化钠气体为载体 , 充 艺, 并对其 质量进行合理分 析 , 对 于提高 其临床应用广泛性而 言有 分 搅 拌 持 续 8 h 。停 止 反 应 后 注 入 5 0 m l 剂量冰水 , 通过浓度为 1 0 % 着 重 要 意 义 。现 总 结 并 报 告 如下 。 的 氢 氧化 钠 试 剂 实现 对 反 应 物 酸 碱 度 的 调节 ( 以P H8 ~ 9为标 准 ) 。 1 仪 器 与试 剂 分 液处理后旋转蒸发 , 色谱分离基础上加入 2 m l 剂量 异丙 醇 , 0 ~ 2 ℃ 1 . 1仪 器 冷藏状态下 1 2 h后提取白色 晶体 0 . 9 3 g 。有效回收率 为 2 4 %。 ① 毛细管熔点仪( 生 产厂商 : 天津熔点仪表厂 ; 产 品型号 : R Y一 1 ②B方案 。将 4 . O g 剂量 4 一叔戊基 一 1 一( 2 一甲基 一 1 一氧基 一 3 一 型) ; ②紫外 分光光度计 ( 生产厂商 : 上海惠工有 限公 司 ; 产 品型号 : ( 2 , 6 一二 甲基 吗啡 啉 一 4 一 ) 丙基 ) 苯置 于 1 5 0 m l 容积 圆底 烧瓶 当中 , U V 一 2 5 0 1 S ) ; ③旋转 式薄膜蒸 发仪( 生产厂商 : 上海 惠工有限公 司 ; 冰浴状态下加人碳酸钠溶液 , 对其 酸碱度进行 调整( 以P H 8 9为标 产 品型号 : Z X 9 8 — 1 ) ; ④ 水循环 真空泵( 生产厂 商 : 威海坤 昌化工机 准 ) 。清水 冲洗至中性状态下 , 添加 2 g 剂量无水硫酸钠 , 保持 6 h以 械有 限公司 ; 产品 型号 : S H Z 一 3 ) ; ⑤低 温冷却液循 环泵 ( 生产 厂商 : 上干燥 。旋转蒸发后加入浓度为 1 0 %的氢氧化钠溶液 , 并保持持续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 司 ; 产品型号 : D L S B 一 2 0 ) 。 1 0 m i n时 间 的搅 拌 处 理 。蒸 干 状 态下 加 入 5 m l 剂 量 异丙 醇 , 0 ~ 2  ̄ C 冷 1 . 2 试 剂 藏状态下 1 2 h 后提取 白色 晶体 3 . 2 3 g 。有效 回收率为 8 4 %。 ①苯 ( 提供方 : 上海化 学试 剂公司 ; 标准: 药用标 准 ) ; ②叔戊 醇 综合 比较两种方案 : A方案操作简单 , 试剂廉价且易获取 , 但回 ( 提供方 : 上海化学试 剂公 司 ; 标准: 药用标 准 ) ; ③ 二氯亚砜 ( 提供 收率低 , 副反应 多 , 生产成 本加大 ; B方案操作 步骤少 、 成本低 且 回 方: 上海化学试剂公 司 ; 标准 : 药用标准 ) ; ④2 , 6 一二甲基吗啡啉 ( 提 收率 高 , 副 反应 少 , 应 予 以选 用 。 供方: 上海化学试剂公 司; 标准 : 药用标准 ) ; ⑤多聚 甲醛( 提供方 : 上 3 结 论 海化学试剂公 司 ; 标准 : 药用标准 ) ; ⑥ 无水三氯化铝 ( 提供方 : 大连 分析发现 : 本文所 阐述的阿莫罗芬合成工艺具有合成路线步骤 通用化工有 限公 司 ; 标准: 药用标 准 ) ; ⑦乙二硫醇 ( 提供方 : 大连通 少 、 所需原料简单 以及 回收率较高等特点 。综合所提 出的三种合成 用 化 工 有 限公 司 ; 标准: 药用标准 ) ; ⑧ 雷尼镍( 提供方 : 大 连 通 用 化 方法 , 选取 B方案作为合成工艺。 这说明 : 阿莫罗芬的合成 与制备需 工有 限公 司 ; 标准 : 药用标准 ) ; ⑨ 钯碳( 提供方 : 重庆医药工业研究 要合理控制合成步骤 , 兼顾对 回收率 的提升 。本文所述合成工艺具 院; 标准 : 用 药标 准 ; 浓度 : 1 0 %) 。 备上述特点 , 所制备药剂能够充 分符合我 国现行 《 中国药典) ) ( 2 0 1 0 2 合成 工艺 与 质 量 版) 中的相关标准与规定 , 质量稳定 , 值得关 注与重视 。 以化工原料苯以及叔戊醇为起始合成原料 , 在傅 一克烷基 化反 参 考 文献 应作用之下获得叔戊 基苯 , 然后与丙酰氯共 同在傅 一克酰基化 反应 【 1 ] 王爱平 , 李岷 , 席丽艳 , 等. 0 . 2 5 %盐酸 阿莫 罗芬 霜治疗体股癣 和足 作用之下获得叔戊基苯丙 酮 ,与 2 , 6 一二 甲基吗啡啉以及多聚甲醛 癣随机 单盲对照 多中心 临床试验 l J l _ 中国, 1 告 床 药理学杂志 , 2 0 0 5 , 2 1 共 同在曼尼奇反应作用之下获得 4 一叔戊基 一 l 一 ( 2 一甲基 一 1 一氧基 ( 3 ) : 1 6 8 — 1 7 1 . 3 一 ( 2 , 6 一二 甲基 吗 啡 啉 一 4 一 ) 丙基 ) 苯, 最 终 通 过 钯 碳 催 化 氢 化 反 【 2 ] 董平 , 万拮 , 李若瑜 , 等. 阿莫 罗芬与特 比萘芬和伊 曲康唑联 合对 应 获得 阿莫 罗 芬 。 甲真菌病致病 菌的体 外药敏 试验[ J ]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4 , 3 7 ( 8 ) : 2 . 1叔戊基苯的制备 478 -4 80 . 将 6 8 . 1 g 剂 量 无 水 三 氯 化 铝试 剂 以 及 3 0 0 g 剂量苯试 N,  ̄ t 1 人 三 【 3 ] 高丽 琼 , 舒 文娟 , 高缘 , 等. D 一最 优 混 料 设 计 优 化 阿 莫 罗 芬 自乳 化 颈瓶容器当中( 容积为 1 0 0 0 m l 单位 ) 。 放置于冷循 环槽之上 。 将室 内 基 质 乳 膏及 乳 膏流 变 学研 究 f J ] . 中南 药 学 , 2 0 1 0 , 0 8 ( 7 ) : 4 8 1 — 4 8 6 . 反 应 环 境 温 度控 制 为 6 - 8 ℃。 充分搅拌 6 0 mi n 。 按照 4 5 g 剂量 叔 戊 醇 【 4 】 张翠侠 , 翟晓翔 , 李敬果 , 等. 藿黄浸剂联合 盐酸阿莫 罗芬乳膏 治 配合 1 0 0 g 剂量苯制成混合溶液 , 加入其 中。搅拌并反应 1 5 h 。继续 疗 角化 型足 癣 疗效 观 察 『 J 1 . 中 国 中西 医结合 皮肤 性 病 学杂 志 , 2 0 0 9 , 8 加入 5 0 0 m l 剂量冰水 , 搅拌均匀 , 以清水对 有基层实施 清洗 , 滴注 ( 6 ) : 3 7 2 — 3 7 3 . 1 0 g 剂量无水硫 酸钠 , 1 2 h后过滤去除沉淀 ,蒸 馏 8 0 ℃状态下 回收 【 5 ] 高宇, 钱桂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