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大动脉炎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讨论PPT课件

主要治疗经过
▪ 2014.04.30(D2) ▪ 无明显胸痛,查体:T36.2℃,P64次/分,R18次/分,
BP120/67mmHg。两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HR64次/ 分,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 肝功能:ALT 77U/L,AST 90U/L ▪ 肾功能:UREA .4mmol/L,Cr-s 86μmol/L,
Q2.如何评价患者降脂药的使用?
日期 2014.04.29 2014.05.06 2014.05.06
治疗药物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40mg qd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mg qd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mg tid
停止 2014.05.06
《2013年ACCF/AHA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
▪ 替格瑞洛为非前体药物,无须经肝脏代谢激活,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 物均有活性,直接作用于P2Y12受体。因此,它不但可快速强效地抑 制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而且其有效性不受肝脏CYP2C19基因多态性 影响。
▪ 该患者经三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后,复查CAG仍显示血栓影,可能存 在氯吡格雷抵抗,予换用抑制血小板作用更强并快速起效的替格瑞洛 治疗,合理。
Q3.该患者能否使用塞来昔布,此时患者骨骼 或肌肉疼痛时应如何选择止痛药?
《2013年ACCF/AHA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处置指南》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能与增加死亡、再梗死、高血
压、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或心脏破裂的风险相关。对于 STEMI患者,禁忌用非甾体抗炎药。在急性期不应该开始 使用,在住院前已使用的患者应该停用。
病史介绍
▪ 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病”史半月,口服“左旋氨氯地 平(施慧达)”及“缬沙坦(代文)”控制血压,未监 测血压。今年体检发现血糖轻度升高,未服用降糖药物。 有“高脂血症”病史5年,未服药。有“痛风”病史5年, 平素在痛风发作时口服止痛药物。无“肝炎、结核”等 传染病史。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脑梗死一例

动, 下肢和左 侧肢 体可动 , 右 右侧肢体肌张力低 , 踺反射 : 左
( ++) 右( ;a i k 征 : +)左 ( , 、 +)B b s i 右( 、 ±)颈软 , n 无抵抗 , 克 氏征 ( 。辅助 检 查 : 细胞 3 9 一) 红 .7×1 / , 红蛋 白 0 L血 7 / , 5g L 血小 板 6 1 L 红细胞沉降率 6 m/ h 类风 1 1 / , x0 0m l , 湿 因子 4 1U/ 抗链 球菌溶血素… 16U/ C反应蛋 白 . I , O’0 L, 5 1 mgI, 体 C 3 . / . / 补 16 gI 。颈 部 磁 共 振 血 管 造 影 ( A)左 侧锁骨下动脉 、 MR : 左侧颈总 动脉闭塞 , 侧颈 内动 左 脉多发性 狭窄且汇 入基底 动脉 , 右侧 颈总 动脉起 始部局 限 性狭 窄 , 左侧 大脑 中动脉起 始 部 闭塞 , 端 分支 较 对侧稀 远 疏, 颈部动静 脉 同时 显影 。诊断 为 多发 性 大 动脉 炎 , 脑梗 死, 给予 2 %甘 露醇 、 0 甘油果糖 、 奥扎 格雷 钠 、 达拉 奉 、 依 泼
山西省太原精神病 医院
牛晓燕
患者女 ,3 , 2 岁 因意识不 清 8h于 20 年 7月 1 06 5日
急诊 人院。患者 当日晨 8 0 :0乘公 共汽车上班途 中, 突发意
血管疼痛及结 节红斑等症 状 , 伴有免 疫检测 指标 异常 。该
患者早期病 史不明确 , 1 近 年反复上 呼吸道感染 , 主要表 现
( 稿 日期 :0 80 —5 收 2 0 —52 )
作 者简介 : 宁慧芳 , ,9 9年 2月生 , 女 16 主管 护师 , 山西省人
民 医院 。3 0 2 0 0 1
内科学-多发性大动脉炎

【临床表现】
本病的发展大多较缓慢,亦偶有自行缓 解者。有研究对171例的统计,平均病 程为2~3年,最短者1月,最长者达20 年。
(一)全身性症状
(2)体征:
单侧或双侧桡、肱、腋、颈或颞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 压测不出或明显减低,或两臂收缩压持续相差>20mm Hg,下 肢血压正常或增高。但很少有上肢肌肉萎缩。43%~51.5%的 患者两侧颈部、锁骨上和胸锁乳突肌外的三角区有连续性杂音或 收缩期杂音。
2.胸腹主动脉型
即下肢无脉症型,约占19.3%。
【实验室检查】
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多发性大动脉炎 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有针对性采用某 些辅助检查对本病的确诊、判断疾病的 早晚、活动期抑或静止期、病变程度以 及范围有很大价值,并为治疗的选择提 供可靠的依据。
【病理】
病变的血管呈灰白色,管壁僵硬、钙化、萎缩与周围组织粘连, 管腔狭窄或闭塞,本病有两个临床阶段——早期的活动期和慢性 血管阻塞期。早期动脉病变由中层的淋巴细胞浸润和有巨细胞存 在的外膜组成,特别是在大动脉壁中的小滋养动脉及静脉部。
慢性血管阻塞期的特点是病变动脉段的纤维增生导致血管腔的阻 塞;病变呈多节段性,在两段病变之间的动脉壁可正常。晚期可 并发局部动脉瘤形成、狭窄后扩张和钙化。头臂动脉型(上肢无 脉症型)的受累动脉常为主动脉弓发出的三支大动脉,由锁骨下 动脉伸展至椎动脉开口处,造成头、眼和上肢组织缺血。
【发病情况】
本病以青少年多见,发病年龄多在5~40岁,30岁以内占70%, 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约为7∶1~8∶1,头臂型以女性居多, 肾动脉型男女比例相仿。
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讨论和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讨论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闭塞引发,导致局部供血不足,心肌组织缺血、坏死。
本文将通过一位患者的案例,展开讨论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案例描述:患者为男性,65岁,平时习惯性吸烟,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的遗传史。
某天早上,患者突然出现胸痛、胸闷、气促等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家人立即将其送至医院急诊科。
讨论和分析:1. 发病机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冠状动脉的阻塞。
在这位患者的情况中,习惯性吸烟可能导致动脉内的血栓形成,最终引发了冠状动脉的阻塞,导致局部心肌缺血、坏死。
2. 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痛,通常呈剧烈、持续性压迫样疼痛,向左肩、左臂等部位放射。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出冷汗,以及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以上症状也在这位患者的病情中得到了体现。
3. 诊断:针对患者的症状,医生通常会进行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评估。
例如,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可以观察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
血清生化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心肌酶谱等的检测也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4. 治疗:一旦诊断确定为急性心肌梗死,应尽早采取紧急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损伤和改善预后。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对于血栓形成引起的冠状动脉阻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置入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段进行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流。
此外,药物治疗如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抗凝药物等也是常规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一位患者的案例,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大动脉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大动脉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大动脉炎概述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也叫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
常见于10~40岁的女性。
起病多缓慢、隐匿,可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病变动脉供血组织缺血,表现为肢体乏力、头痛、头晕、心悸等。
英文名称:takayasu arteritis,TAK。
其它名称: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
相关中医疾病:血痹、麻木。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肢体乏力、头痛、头晕、心悸。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动脉血管造影检查(DSA)。
重要提醒:本病为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受累后的动脉由于侧支循环形成丰富,大多数患者预后好,可参加轻工作。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大动脉炎的发病特点三、大动脉炎的病因病因总述: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1、自身免疫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由结核分枝杆菌或链球菌、立克次体等在体内的感染诱发主动脉壁和(或)其主要分支动脉壁的抗原性,产生抗主动脉壁的自身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主动脉和(或)主要分支管壁的炎症反应。
2、遗传因素近年发现,一些近亲,比如姐妹、母女,患大动脉炎的几率较高,特别是孪生姐妹。
3、内分泌因素本病多发于年轻、育龄女性患者,患者多出现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发病可能与雌激素等水平升高有关。
危险因素:1、40岁以下女性。
2、有高血压病史。
3、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4、患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误诊病例辨析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误诊病例辨析黄浩;陈瑜;熊鹏;袁义;刘铜林【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kayasu arteritis( TA)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one child with TA whose symptoms were re-peated fever and hemopt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is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because of repeated fever for two months and hemoptysis for one month, with unknown origin. The patient was once misdiagnosed as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sepsis and pneumonia, but the disease was not improv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TA based on angiography of pulmonary artery and thoracic aorta as well as relevant tests in our hospital. The disease was improved and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after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for treatment. His condition was stable with no recurrence at 6-month follow-up. Conclusion Given non-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A in children, improving relevant tests is the key to reducing misdiagnosis and mistreatment.%目的分析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以反复发热伴咯血为主要表现的儿童TA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反复发热2个月,咯血1个月以发热、咯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曾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脓毒症、肺部感染,予对症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入院后完善肺动脉及胸腹主动脉血管成像及相关医技检查,确诊为TA,予甲泼尼龙大剂量冲击治疗,同时予降压、免疫抑制等措施,病情好转出院.随访半年,患者病情平稳,未复发.结论儿童T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完善相关医技检查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8(031)006【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动脉炎;儿童;误诊;呼吸道感染;脓毒症【作者】黄浩;陈瑜;熊鹏;袁义;刘铜林【作者单位】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 TA)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好发于青少年,婴幼儿及40岁以上人群少见,男女比例为1∶8[1-2],病变多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且主动脉的二级分支,如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3]。
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破裂尸检及文献复习

给 予输 液治 疗 , 用药 主要 为 “ 庆大 霉 素 、 咪 替 丁 ” 西 , 输 液后 患者 自行 回家 就 寝 。第 二 天 晨 起 , 家人 发 现
患 者死 亡 。
12 方法 .
按 常规 进行 尸体 解剖 , 对各 器官 组 织 并
塞 之 前 , 无 特 征 性 症 状 , 病 以青 壮 年 女 性 多 多 本
GAO n —a Fe g ln
( ahl i l x mi tnadR s r et , uh d a oee L oe 4 20 ,hn ) P to gc a n i n ee c Cne L oeMei l lg , uh 6 0 0 C i o aE ao ah r c Cl a
Hale Waihona Puke 学检查并复习文献 。结果多发性大 动脉炎是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 主要 分支 的全 血管性非 特异性炎症 , 以动脉管壁增 厚 、 狭
窄为主要特征 , 急性 期无特征性症状 , 可致 节段性 内膜剥 离 , 形成致 命性 夹层动 脉瘤 。结 论 多发性 大动脉 炎急性 期无特 征 性症状 , 容易误 诊 , 对无 明显 原因胸痛青年患者应提高警惕 。
维普资讯
临床 与 实验病理 学杂志
JCi EpP t l 0 7O t 3 5 l x a o 20 c; ( ) n h 2
・5 3・ 8
多发 性 大 动 脉 炎 主 动 脉 破 裂 尸 检 及 文 献 复 习
高凤 兰
摘要 :目的 探讨 多发性 大动脉炎的临床 、 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方法 对 I 多发性 大动脉炎的尸体解剖病例 进行病 理 例
多发 性 大 动 脉 炎 又 称 高 安 动 脉 炎 ( aaauS T kys, atisT 主要 累及 主动 脉及 其 主要 分 支 , 起 大 r ri,A) et 引 动 脉慢性 非特 异性 炎症 , 病情 多呈慢 性 发展 , 临床 多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高血压脑缺血病变1例

临床肺 科杂 志
21 0 1年 1 第 1 2月 6卷第 1 2期
多发 性大 动 脉炎 致 高 血压 脑缺 血 病 变 1 例
陈娟
【 摘要 】 目的 本文探讨 多发性 大动脉炎脑部表现 ,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报告一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 者的资料 ,
结核内科 医师I 上发 临床
检查显 示 : 右侧 锁 骨 下 动脉 内径 6 8m V x 1 5e / , . m, ma :2 m s V i:3c / , I0 9 腋动脉 内径 4 8m V a :0 m s mn 1 m sR :. ; . m, m x 12e / , V i:1e / ; mn 2 m s 肱动脉 内径 34 m V a :9c / , mn 1 . m, m x9 m sV i:0 c/; m s桡动脉 内径 2 1m V a :0e / , mn 1 m s尺 . m, m x 6 m s V i:3c / ;
和臂部动脉受 累引起 的头臂动脉型 为最 多见 , 其次 是降主动
脉、 腹主动脉受累的下肢无 脉症和 肾动脉受 累引起 的肾动脉
狭 窄性 高血压 , 也可见肺 动脉和冠状 动脉受 累而 出现肺动脉 高压和心绞 痛甚 至急性心 肌梗塞② 。本病是我 国以及亚洲地 区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管病 , 多见于女性 , 国内报告 的患者 中女
动脉 内径 2 3mm, m x7 m sV i:0e / ; . V a :2e / , mn 1 m s左侧锁骨下 动脉 内径 4 6mm, m x 3 m sV i : m/ ; . V a :4 e / , m n 9e s 颈部 血管 B
超显示左侧 颈部 动脉管壁增 厚 , 回声增强 , 内膜 面毛糙 , 内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
[ ] Av s h S n h S, o i d a Ac t e a al r n 3 a t i G, a d u J M h n r . u e r n l f i e i u
X u 20 e, 03, 5( 1 2): . 97
[ ] 曲彦 , 成 玉 , 胜 齐 , . 伤 后 多 脏 器 功 能 衰 竭 患 者 白 2 刘 潘 等 创 细 胞 流 变 性 和 细 胞 黏 附分 子水 平 的 变 化 [] 中 华 外 科 杂 J.
・
( 稿 日期 : 0 80 — 3 收 2 0—41 )
天 正在 进 行 动 态 心 电 图 检 查 , 示 死 因 为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1 提 图
~
: 蕊
图 4
2 讨 论
20 0 7年 1 月 1 日 2 O 5 2:3 8
[] 王海燕 主编. 1 肾脏 病 学 [ . 3版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M] 第 北 人
社 ,9 6 14 . 1 9 : 3 1
ct rn la ueJ. h n g oW e Z o gBn i i i ue e a fi r[ ̄ Z o g u i h n igJ JuY l
m e ia d s gc li t nsv a e unt 。 dc lan ur ia n e ie c r is— one y a o— a e rpr _
set es d [] R nF i 2 0 ,5 1 :0. pci t y J. e a ,0 3 2 ( ) 15 v u l
h , 风 湿 因子 3 . I i 0 2 I i , 链 “ 3 8 U/ ( )类 4 3 U/ ( ~ 0 U/ 抗 ) 0” 0 I mL 0
~
— ~ 小~ 应蛋 白 5 4 / ( ~ 4 g L 。免 疫 0 I mL , . mg L 0 r / ) a
短 篇及病 例报道 ・
多 发 性 大 动 脉 炎 致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1例
曾 莎 莎 黄 骥 宋 治 远 。 , ,
(. 1 武警重 庆总队 医院 内科
中 图 分 类 号 : 5 3 1 ; 5 2 2 R 4.1R 4.2 1 临 床 资 料
4 0 6 ;. 0 0 1 2 第三 军 医大学 西南 医院心血 管 内科 , 重庆 4 O 3 ) O O 8
( mr - 0 1 3 P ) 右 上 肢 9 / 0 , 6次 / , 1 n Hg . 3 k a , 0 8 mm Hg HR 5 分
:
图 3 20 0 7年 1 O月 1 5日 2 2:2 6
, ~
心律 整 齐 , 心音 有力 , 瓣 膜 听 诊 区未 闻 及 病 理 性 杂 音 。 右 侧 各 桡 动 脉 、 动脉 不 能 扪 及 , 侧 桡 动 脉 、 动 脉 及 双 侧 股 动 脉 、 肘 左 肘 足 背动 脉 搏 动 无 异 常 。实 验 室 检 查 : 沉 1mm/ ( ~ 1 mm/ 血 8 h0 5
14 2
重 庆 医学 20 0 9年 1月 第 3 卷 第 1期 8
志 ,0 0,8: 7 . 2 0 3 7 8
病 因 素 的 治疗 , 纠 正 水 电解 质紊 乱 、 碱平 衡 失 调 , 复 有 效 如 酸 恢
血 容 量 , 效 抗 休 克 或抗 感染 治疗 等 。 因此 对 急 性 肾 衰竭 的预 有
Li Co i uo e lr p a e ntt e a y on [ ] M a SY , u CY. ntn usr na e l c m e h r p 4 p te f m uli l g s y f c i y r e w ih — a into tp e or an d s un ton s nd om t a
球 蛋 白正 常 。心 电图 示 : 性 心 动 过 缓 , 波改 变 (I、I aF、 窦 T 1 I、v I V5 V6 联 T 波低 平 ) 、 导 。心 脏 彩 超示 : 房 、 室 略 增 大 , 动 右 右 主 脉瓣 关 闭不 全 、 度 返 流 , 动 脉 增 宽 , 室 收 缩 功 能 尚 可 、 中 主 左 舒 张 功能 减 退 。颈 部 血 管 彩 超 示 : 颈 总 动 脉 闭塞 ; 颈 内 、 动 右 右 外 脉血 流 变 慢 ; 侧 颈 总 动 脉 、 内动 脉 、 外 动 脉 、 椎 动 脉 未 左 颈 颈 双 见异 常 , 上下 肢 血 管 彩 超 未 见 异 常 。 人 院诊 断 为 多 发 性 大 动 双 脉 炎 。入 院 第 4天 , 者 突 发 意识 丧失 , 压 不 可测 , 侧 瞳 孔 患 血 双 散 大 、 光 反 射 消失 , 动 脉 搏 动 消失 , 救 无效 死 亡 。死 亡 当 对 大 抢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6 18 4 ( 0 9 0 — 1 4 0 1 7 — 3 8 2 0 ) 10 2 —1
患 者 , , 3 , 心悸 、 促 , 2 0 年 1 月 1 日人 院 。 男 5 岁 因 气 于 07 O 2
入 院前 3 h患 者 无 明 显 诱 因 出现 心悸 、 促 , 色 苍 白 , 右 上 气 面 伴 肢 麻木 、 力 , 黑 蒙 、 厥 , 胸 闷 、 痛 。否 认 高 血 压 、 心 无 无 晕 无 胸 冠 病 病史 及 家 族 类 似 发 作 史 。查 体 : 上 肢 B 4 / 0 左 P 1 0 7mm 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