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第三节 科学观察 PPT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二章复习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二章复习课件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6、合作交流
过程:
1、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
2、建立假设或猜想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证据(进行实验) 5、检验假设 6、评价和交流
31、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合作与交流 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与评价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用数字表示)王老师在课 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 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 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温的目的是 。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
如何测一大头钉、化学药品、液体的质量?
4、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 你知道哪些是体积单位吗? 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那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0 6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升.毫升和立方米.立方厘米他们有什么区别?
37.6℃
记作:_________ -8℃ 零下八摄氏度 读作:_________
甲读作 零下8摄氏度
写作 —8℃ 乙读作 12摄氏度 写作 1 2℃
你能说出下图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错 误的是 A、B、C ,并指出错在什么 地方。
观察体温计 :你能说出:温度计与 体温计之间的 区别吗?
体 温 计 特 点
体积的测量 1.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 2.液体的体积测量
3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
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 长方形的体积 =长╳宽╳高

圆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刻度尺测出长、宽、高或是圆的直径 把具体的数据代入公式即可计算
液体的体积测量 测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课件(共101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课件(共101张PPT)
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
你能说出下图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错 误的是 A、B、C ,并指出错在什么 地方。
错误! °c °c
正确!
错误!
甲读作 零下8摄氏度
写作 —8℃ 乙读作 12摄氏度 写作 1 2℃
观察: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构造区别吗?
1、体温计 医用的温度计(口腔表,肛表) 2、特点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4、温度计的使用
1、看 ⑴、量程 ⑵、最小刻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
(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玻
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 数稳定后再读数。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 接触,不碰到容器的壁、底。 (3)读数时,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 体中拿出来。
(4)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
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量筒的使用) 胶头滴管的使用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液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①刻度特点:量筒上的刻度均匀,量杯上 的刻度上密下疏。 ②使用方法: a、放平稳,倒入液体不能用手拿起来 读数。 b、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 平。
讨论:
如果视线是仰视,读数会有什 么影响?
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 里.
4)用镊子向右盘里加 减砝码.
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量程.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 做天平的量程.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量程.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 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 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3、读数时,衡量标尺上游码的读数看游码左侧对 齐的刻度线,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上 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初中科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科学观察

初中科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科学观察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第三节 科学观察
点击上方关注按钮 和 下方 收藏
按钮
有问题 请留言
李解放老师
版权声明: 本课件仅供下载者个人使用,严 禁用于商业或者上传至其它平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01用心观察 02拓展观察力
0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04观察与实验
01用心观察
伦琴与X射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
然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 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
C. 得到观察结果
D. 延长观察过程
3、 下列于拓展观察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小明近视了,上学时都带上近视眼镜 B. 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运动 C. 只要有先进的设备,就一定能拓展观察力 D. 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4、 下列关于拓展观察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小明近视了,上学时都带上近视眼镜 B. 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运动 C. 只要有先进的设备,就一定能拓展观察力 D. 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现在人们常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
01用心观察
1、科学发现源于用心的观察和研究 2、观察受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借助工具。
图中的横线是直线吗?
图中是螺旋还是同心圆
两条直线一样长吗?
两个机器猫一样大吗?
小圆圈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
动还是静?
01用心观察
1、科学发现源于用心的观察和研究 2、观察受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借助工具。 3、观察需要精密的计划和研究
水星
0.387
87.969
金星
0.723
224.701
地球
★1.000

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 (共24张PPT)

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 (共24张PPT)

归 纳
学好科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我们 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 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 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课堂练习:
产生 、 1、科学要研究 各种自然现象 、寻找它们_____ 发展 原因和规律 。 _____的___________
2.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D )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 D.以上都是
利用机器人扫地
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 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 了贡献
CT检查能发现我们身 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想一想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1.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方便、舒适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 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 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 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 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 点00分安全返回 。
种子长成幼苗
昆虫蜕皮
流星
是种子的萌发
是外骨骼限制了它的生长 是固体与大气层的摩擦
1.科学的定义:
科学要研究各种 自然现象 , 寻找它们产生、 发展的 原因和 规律。 见课本第2页,会背!
壮观的火山爆发
破壳而出的小鸟
铅笔在水中被“折断”
种子长成幼苗 昆虫蜕皮
流星
想一想 同学们,你能举出更多的自然现象吗?
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课件系列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各种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 你想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壮观的火山爆发
破壳而出的小鸟
铅笔在水中被“折断”

七年级上科学_科学观察_演示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_科学观察_演示课件浙教版

你知道观察有哪些类型吗?
例1、分析下面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 a.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 b.医院的化验员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c.在生物实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芽情况,并在每隔 5小时测量一下芽的长度 d.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e.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属于间接观察的是 , 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属于定性观察的是 。
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 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
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 人的感官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错觉
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X 射线)。
秘的光穿过了黑纸。当时伦琴要求 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经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
考考你的眼力
a b
a,b一样长吗?
观察: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你从图片中观察到什么?
观察应有的态度: 认真仔细、实事求是
观察
❖ 请观察下图是圆还是螺旋?
A B
A、B两条线看上去直吗?
我们的判断为什么会产生失误?
人的感官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错觉
怎样才能减少失误?
借助于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 准确的判断
四、观察与实验活动一
将它们分别滴30 滴溶液在4 支试管中,并分别在 试管上标注相应溶液的字母A、B、C、D。
观察这4 种溶液的颜 色,并将结果填在 下表中。
记录表
溶液
A
B
C
D
颜色
很多科学实验中,两种溶液混合 后会发生有趣的变化。
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注意事项:
①试管中所盛的试剂不能超过试管的1/3。 ②试管可以加热,但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住。 ③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使火焰对准药品部 位加热。热烫试管不能骤冷,以免破裂。
①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最后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的中上部)。 ②手握试管夹时,应该握长柄部位,拇指不要 按在短柄上,以免试管滑落
利用机器人扫地
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为世 界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
CT检查能发现我们身体 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1、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3、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4、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5、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6、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 7、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滴加液体的方法: 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 试管口的正上方。 ②不能将试管倾斜滴加。 ③不能伸入试管内。 ④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4、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放。 5、试剂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洗涤, 要专管专用,不能张冠李戴。 6、常识:20滴水的体积约为1ml。
酒精灯
灯 帽
灯体 灯芯
试管架 放置试管等 洗净的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 试管夹
加热时夹持试管
• 停表
秒表:测量时 间间隔的仪器
秒表
• 测量物体的温度
电压表 电流表
V A
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测量用通过电器的电流
酒精灯
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加热 仪器
烧杯
①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 ②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
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册全册课件
汇报人: 202X-12-21
目 录
• 第一章:走进科学 •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 •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结构 •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 •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 • 第六章:健康与安全
01
第一章:走进科学
科学是什法论,通过观察、实验、推理 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的本质和规律。
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 等。
物质变化的规律与特点
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特点
可逆性、方向性、速率等。
实验现象
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等。
03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 结构
物质的性质及其描述方法
物理性质
描述方法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分子 的内部结构而直接观察到的性质,如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1 2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为了生存,会通过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来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的叶片退化成刺以减少 水分蒸发。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会影响生物的 生长发育和繁殖,如水分的多少会影响植物的开 花和结实。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森林砍伐 会导致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和气候的变化。
星座
天空中的星星按照不同的形状和 位置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不
同的星座。
天文现象
宇宙中发生的一些特殊现象,如 流星、彗星、日食、月食等。
05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分类方法
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 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观察)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观察)教学课件

类型 植物型 卷发型 修护型 柔滑型
pH
5.5
6.0
6.2
7.6
A. 文字描述法 C. 图形记录法
B. 表格记录法 D. 以上都不是
5、“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中: (1)除了鸡蛋、食盐、清水、药匙、烧杯外,
还要用到_玻_璃_棒_。 (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应该使用
_玻_璃_棒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_玻_璃_棒_与_烧_杯_内_壁_接_触 。 (3)生鸡蛋(新鲜的)放在清水中,看到的 现象是_横_着_下_沉_;在烧杯中溶解较多 的食盐后,生鸡蛋会_竖_立_漂_浮_。
(1)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 比较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不相。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观察 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 度有什么变化? 用放大镜看,指纹纹路稍大而清晰
(3)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的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 并将其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了 指纹纹。路不相同 (4)从这个活动中可得到得结论是:
致,做必要的记录;
五、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 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
你知道观察记录有哪些方法? 1、观察记录方法
①文字描述法 例如:观察指纹活动中观察记录
②表格记录法 例如: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记录现象
③图形记录法 例如:海波熔化 实验记录
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观测数据, 比较这些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自然观察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进行。 科学研究往往会控制一些条件进行实验,再观察。
五、观察与实验
1. 将4 种溶液分别滴30 滴在4 支试管中,并分别 在试管上标注相应溶液的字母A、B、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第三节 科学 观察
观察和实验 观察 是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许多科学知识需要通过仔细、准确的
并经过认真严密的论证后,才能总结 出来。
一、用心观察
活动1:观察你的指纹
结论:
①不同手指的纹路不相同; ②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变大,图像更清晰 ③不同人的指纹不同
007指纹锁、破案...
活动3:
P7 活动 鸡蛋放入盐水里的实验
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和配制溶液
表面皿:
暂时存 放少量 固体或 液体
药匙: 取少量固体粉末
玻璃棒: 可搅拌、引流、移液、蘸取
鸡蛋上浮实验
实验步骤: 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 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2.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并 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的 溶解; (1)生鸡蛋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横_着_下_沉 (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应该使用_玻_璃_棒搅
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更多情况下, 科学观察是通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的
海王星
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
有 的很内多容局和限范。为围,了科扩学大家我们们研观究察和发
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 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 力
1、可以观察更加微小的世界
神经细胞
显微镜
叶绿体细胞
红细胞
2、可以观察更加遥远的世界
银河系
天文望远镜
海王星
3、可以观察运动的过程
高速频闪摄像机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
的是要有 客观、有效 、规范的记录。在
实验中,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 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在任何一 个观察活动中,都 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 这是科学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拌,在搅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_玻_璃_棒_与_烧_杯_内_壁。接触
在烧杯中溶解较多的食盐后,生鸡蛋会_竖_立_漂。浮
(3)对此实验,你有什么要提问的吗?
• 为什么加入一定量食盐后鸡蛋会上浮?
一、用心观察
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和研究 2.观察往往要借助于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 的判断
3.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经过精密计划或研究后进行 的
观察记录的方法: 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
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 观测数据,比较这些数据你可 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
_
2、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_ __,最慢的是_ __。
3、海王星绕太阳1周的时间约为地球上的__ _年。
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 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更想知道这些是否会反复出现,以 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 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二、拓展观察力
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科学仪器扩大了观察的内 容和范围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四、观察与实验
练习:
1.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借助仪器 扩大观察范围. 要观察微小的物体, 可以用_显_微_镜;要看到遥远的星体, 可以用_天_文_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远_镜__.
练习: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数据结果的不叫观察 D、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
象的过程都是观察 E、观察是一种无目的的查看活动
C 4.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 注意安全 B、要正确使用各种仪器,按实验步骤 进行操作 C、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所 测数据可根据需要修改 D、做实验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观察实验并填写 书本P16页的现 象与记录
科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 学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 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地分析和判断的基 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观察实验并填写书 本P17页的现象与问 题记录
观察: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
观察就是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你从图片中观察到什么?
观察应有的态度: 认真、仔细
观察
• 请观察下图是圆还是螺旋?
A B
A、B两条线看上去直吗?
a b
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 环境与心理 等
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
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 的判断, 因此常要借助于一些 仪器和工具 来
A.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和观察是两回 事,它们互不相干 B.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而不能用其他 仪器 C.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可以扩大观察 范围 D.观察不需要用脑子去思考
3.对于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D )
A、用眼睛看就是观察 B、只有利用测量工具或观察仪器
进行实验的过程才是观察 C、有数据结果的才是观察,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