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大班教学应用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探究

合集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对培养妇产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实时观察和评
价住院医师在临床中的操作技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住院医师需要掌握产程管理、助产术、紧急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形成性评价,可
以评估住院医师的操作水平,发现技术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其临床操作能
力。

形成性评价对于培养妇产科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妇产科医生需要具
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等,这些都是通过实际操作中培养得来的。

形成性评价能够对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帮助其改进不足,提高综合素质。

形成性评价还可以促进住院医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住院医师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
种不同类型的病例,通过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和反馈,可以促使住院医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
学习,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住院医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
协作能力。

形成性评价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形成性评价需要评价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临
床经验。

评价者的水平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对评价者进行培训
和指导,提高其专业素质。

形成性评价需要评价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支撑。

评价工具的
设计需要与妇产科住院医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形成性评价需要
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

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和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于住院医师
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浅议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组成 : ①学 习情况测评 ; ②学习档案; ③单元检测 。详情如下
2 . 1 学习情况测评 主要结合平 时 日常教学 . 在课 堂教学过程 中及课外辅导 、 自习等 时间 内进行 。教师在课前公 布任课教师 电话 、 Q Q号码 、 电子邮箱和课 程微博及课程 Q Q群 , 方便同学及时联 系教师 . 并掌握学科动态 ①测 评 目的 : 主要考查 学生在 E l 常学 习过程 中各项知识技能 的发 展水平 和
S c i e n c e & Te c h 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浅议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郭 丹 陈同 强 ( 赣 南 医学 院 组 织学 与胚 胎学教 研 室 , 江 西 赣州 3 4 1 0 0 0 )

【 关键词】 形成 性评价; 组织学与 胚胎学; 课程教学改 革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 -I ' ] 重要 的医学基础学科 .它不但与病理学 、 生理学 等基 础医学课程联 系紧密 , 而且也是妇产科 学 、 新生儿科 学等 I 晦 床 医学课 程的重要基础 , 学好这 门课 程 . 将 为后 续的学 习打下 扎实 基础 。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与效果 , 并在此基础上 改革教学方 法, 适应 时代 的进步和学生 的需求 . 对 组织学与胚胎 学课程教学 改革 至关重要。 本教研室遵循社会发展与学生要求 . 按照学科培养方案 . 把 形成性评 价应用于组织 学与胚胎 学课 程教学 中 .并 不断改进教 学方 法, 以期增强学生的 自信心 , 提高他们的总体学习能力 . 培养 学习者 自 主性以及创新能力 , 为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初步探索
【 摘 要】 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与效果, 并在此基 础上 改革教 学方法, 适应 时代的进步和学生的需求. 对组 织学与胚胎 学课程教 学改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题库——广中医【附答案】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题库——广中医【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研究的范围,概括起来是( )A 妇科病的四诊概要B 妇科病的治疗大法C 胎前,产后,杂病,临产D 妇科病的病因病机E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基础、妇产科学、计划生育2. 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A 《经效产宝》B《济阴纲目》C 《妇人大全良方》D《胎产书》E 《证治准绳·女科》3。

“五不女”的病名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A 《经效产宝》B《傅青主女科》C 《广嗣纪要》D《妇人良方大全》E 《十产论》4. “五不女"是指( )A 脉、角、纹、骡、鼓B 骡、纹、石、革、脉C 纹、螺、石、瘕、角D 螺、纹、鼓、革、石E 螺、纹、革、角、疝5. 出于宋代的妇产科专著为()A 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B 亟斋居士著《达生篇》C 吴谦等编著《医宗金鉴》D 陈念祖著《女科要旨》E 沈尧封著《沈氏女科辑要》6. 下列妇科著作,不属清代作品的为( )A 《傅青主女科》B 《女科经纶》C 《胎产心法》D 《坤元是宝》E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7。

妇产科发展成为专科的时代是( )A 秦汉时代B 隋代C 宋代D 唐代E 明代8. “睡,忍痛,慢临盆”临产六字真言出自哪一本著作()A 清代阎城斋的《胎产心法》B 清代张曜孙的《产孕集》C 清代汪朴斋《产科心法》D 清代亟斋居士的《达生篇》E 唐代昝殷的《经效产宝》9. 我国现存最早的对女子生理病理有较系统论述的医书() A《千金要方》B《黄帝内经》C《经效产宝》D《妇人良方大全》E《诸病源候论》(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明代妇产科专著的是()A 《广嗣纪要》B 《医林改错》C 《景岳全书·妇人规》D 《女科证治准绳》E 《血证论》2. 下列属于宋代妇产科专著的是()A 《经效产宝》B 《十产论》C 《妇人大全良方》D 《胎产经验方》E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3. 下列疾病在《内经》中论及的为()A 血崩B 月事不来C 痛经D 不孕E 石瘕4。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为了提高妇产科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和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性,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促进学习和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观察学习者的临床工作、讨论病例、评估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等。

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者的临床工作来评价其专业能力。

妇产科住院医师在实践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临床情况,通过观察其处理病例的方式、与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等,可以评估其临床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培训者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习者的临床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讨论病例来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在妇产科领域,病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具体的病例,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来开拓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病例的过程中,培训者可以引导学习者思考和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习者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还可以通过对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评估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妇产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通常会有一系列的考核和评估活动,如学习者的知识测试、技能操作考核等。

这些评估活动可以帮助学习者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培训者可以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学习者的不足之处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习者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医学教育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形成性评价成为了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规范化培训中,更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及时、恰当的反馈来促进学生的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本文将以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例,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该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住院医师快速融入临床环境。

在规范化培训的初期,住院医师可能会感到身不由己、手足无措,此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从而更快融入临床环境。

同时,评价者也可以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使其更贴合实际需要,提高培训效果。

其次,形成性评价可以促进住院医师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而形成性评价正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反馈来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在此过程中,住院医师需要自我反思,通过评价结果反馈,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

此外,形成性评价还有助于促进住院医师之间的交流和共同进步。

住院医师在医院中是一个团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因此在实践中也可能会出现协作困难等问题。

在形成性评价中,可以将不同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互相分享,从而碰撞出更好的观点和思想,提高整个团队的合作水平,共同进步。

总之,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帮助住院医师快速适应临床环境,促进自我反思和成长,提高团队协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因此,规范化培训中应该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为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近年来,中医和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不仅综合了中医传统的经验和理论,还充分利用了现代医学的技术和药物,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成为临床实践中的一种重要选择。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药熏蒸疗法、针灸、中西医结合手术及其他辅助疗法等。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西药可以通过抗生素、激素、止痛药等来控制疾病的症状,中药则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活血化瘀等方式来治疗疾病。

2. 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将一定的中药配方放置于特殊的熏蒸设备中,借助于中药的有效成分和热量,通过吸入和外用的方式起到治疗和缓解病症的作用。

这种疗法相对简便,且作用明显,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3. 针灸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和平衡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疾病的症状。

针灸疗法的优点在于无毒副作用、刺激力度可控等。

4. 中西医结合手术对于一些严重或复杂的妇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结合术后的中医调理和西药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5. 其他辅助疗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中,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疗法,如推拿按摩、理疗、中药浴等。

这些疗法能够起到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对于一些功能性疾病的治疗尤为有效。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相比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 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点,能够全面、系统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中医疗法重视整体调理,强调阴阳平衡,西医疗法则注重病因病理的解析和药物的创新。

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

2. 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重视个体化治疗,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妇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西医结合妇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西医结合妇科论文题目一、最新中西医结合妇科论文选题参考1、山东省第十一次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与生殖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在济南召开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践3、多元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4、《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心得体会5、萧美茹教授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思想探析6、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体会7、《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8、《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多教学模式探析9、中西医结合妇科手册(精)10、中西医结合妇科手册11、病案教学法结合多媒体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12、循证医学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13、中西医结合妇科手册14、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科研思维方法探讨15、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理论教学中双TBL的初探16、应用循证医学理念提高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质量17、真人模拟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18、应用循证医学理念提高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质量19、中西医结合妇科案例教学法案例库建设体会20、PBL结合模拟操作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的应用初探二、中西医结合妇科论文题目大全1、内镜技术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2、PBL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编写思路及数学体会4、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5、贺丰杰教授中西医结合妇科科研思路赏析6、2015苏沪中西医结合妇产科高峰论坛暨江苏省、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年会在无锡举行7、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教学改革探索8、张丽蓉主任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9、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10、情景模拟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1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多媒体教学的探讨12、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家张丽蓉教授1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体会14、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15、情景模拟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河南中医学院为例16、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究17、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思考18、《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创新教育的尝试19、《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大班教学应用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探究20、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研究进展-肾主生殖理论的来源与魅力三、热门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实践技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病案分析教学法的运用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发展的思考4、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两段式教学探讨5、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双语教学的调查6、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之我见7、中西医结合妇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体会8、《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索9、七年制中西医结合妇科教学体会10、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科发展蓝皮书1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研究近况1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案例教学教学效果分析1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体会14、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15、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方法初探16、病案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17、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18、中西医结合妇科肿瘤学19、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20、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四、关于中西医结合妇科毕业论文题目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3、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的设计和实践4、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5、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践6、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7、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8、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案例教学调查分析9、PBL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初探与思考10、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1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大专系列教材1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体会及改革设想1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14、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探讨15、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16、网络化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17、对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发展的认识18、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网络教学的体会——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网络课程为例19、《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心得20、关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五、比较好写的中西医结合妇科论文题目1、健康女性月经必和调——访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归绥琪教授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第2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4、莫道日暮桑榆晚,笑吟越过万重山——上海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王大增教授养生经验5、生命在于拼搏生活贵在简单——上海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王大增教授养生经验6、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7、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医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系列教材)8、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供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9、中西医结合妇科特色诊疗经验交流会在桂林举行10、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11、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12、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证治13、立足临床坚持实用——新书介绍一《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14、值得一读的一本医学专著——读《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后感15、实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16、实用中西医结合妇科学17、中西医结合妇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18、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应试指南19、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胃肠功能抑制80例20、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7例。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特点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便指导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小测验、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这些形式的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是及时反馈、指导性强、分析全面,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二、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1. 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主动性。

形成性评价通过及时反馈和指导,能够引导住院医师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习的深入和透彻。

形成性评价还能够帮助住院医师发现和纠正学习方法上的不足,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促进住院医师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等形式,促进住院医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住院医师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妇产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够培养住院医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整体培训效果。

3. 个体差异化评估和指导。

形成性评价能够根据住院医师的个体情况和差异化需求,对其进行评估和指导。

通过对住院医师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评价和指导,可以帮助住院医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培养和锻炼其具有妇产科特色的专业能力。

4. 建立妇产科住院医师素质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能够为建立妇产科住院医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通过对住院医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能进行形成性评价,可以全面了解住院医师的实际能力和潜质,为确定住院医师在妇产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三、形成性评价的挑战和对策1. 评价方法选择。

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形成性评价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评价方法应该能够全面了解住院医师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并能够对其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 以及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 中西 医结合 妇产 科 学》 大 班教 学应 用 形成 性 评 价 系统 的探 究
李 焱 周 浩 ( 河 南中 医学院第一 临床 医学院妇产科 河 南 郑7 , 1 1 4 5 0 0 0 0 )
【 摘要 】 随着高等 学校 招生数量增加 , 医学院校大班教学 日 趋 普遍 , 给课 堂教学带来 了问题, 针对这 些情况 , 提 出从建立形成性评价 系统来改善我们 的教 学方 法和 策略, 从而 提高课 堂教 学的效果。
校教学设施 、 教学条件 、 教师人数等 的限制而普遍采用 了大班教 学的方 式。 1 大班教学存在 的问题 1 )学 生方面
( 1 ) 由于人数 众多 , 学生人 均实践操作 机会少 ; ( 2 ) 因为学生人 数多 , 导致个人活动 空间狭小, 教室拥挤 , 室内二氧化碳 的浓度和空 气 污染 率都比较高 ; ( 3 )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 每个学 生对教师的期待不同 ; ( 4 ) 学 生在学 习中陷入困境时 , 难 以和教师做及时的沟通 ; ( 5 ) 由于人数 较多 , 学生会有 混水摸 鱼的心理 , 上课 不容易集 中精 神 , 甚 至迟 到、 旷 课; 学生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 学到不 良学习态度和 习气 。
形成性评 价是 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 盲的 。所 谓形成性 评价 是“ 对 学生 日常学 习 过程 中的表现 、 所取得的成绩 以及所 反 映出的情感 、 态度、 策略等 方 面的发展 ”做 出的
评价 , 是基于对学生学 习全过程 的持 续观察 、 记 录、 反思而做 出的发 展性 评价。其 目的 是“ 激励 学生学习 , 帮 助学生有 效调 控 自己的学 习过 程 , 使学 生获得 成就感 , 增强 自信 心, 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 价使学生“ 从被动 接受评价转 变成为评 价 的主体 和积极 参与者 ” 。而我国 自 1 9 9 9年 以来 , 实行高等教育 大众化 。2 0 0 8年全 国各类 高等教 育在 学人数超 过2 9 0 0 万人 , 毛入学率达到 2 3 . 3 % … 。国内医学院校临床课程教学受到各高
1 ) 方法
自1 9 6 7年斯克里芬提出形成性评 价概念 以来 , 形 成性评价 目益受 到重视 , 它 是强 调开展 以调节教 育过程 , 保证教 育 目标更好 地实 现为 目的的评 价活动 。很 多研究 资料 表 明形 成性评 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 运用 得 当, 能有 效提高 学生 的学业成绩 。
【 关键 词】 形成性考核 ; 中西 医结合妇产科 学; 教学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图分类号】 R一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4 9 4 9 I 2 0 1 4 ) o 9— 0 2 0 7— 0 1
2改革教学手段 , 实行形 成性成绩后 的大班教学 的优点 和弊端
活动 , 有利于骨折部位愈合 。近年来 , 随着钛合金材料的临床应用 , 因其组织 相容性好 , 容 易塑形 , 为颌骨骨折手术复位提供 了较好 的材料 , 特别对 上下颌骨 多发骨折应用微 型 钛 板内固定获得了满意的I 临床治疗效果。( 3 ) 联合 固定法 : 为手术复 位钛板 内固定术 , 牙弓夹板外围定 , 颌 间牵 引联合运用 , 多用于上下颌骨联合骨折 , 髁状 突骨折 、 颁 面骨复 杂骨折 。颧骨颧 弓骨折均采用 口内切开钛板 内固定, 巾钳牵拉 复位治疗 , 牙槽骨骨折 均 采用钢丝结扎 固定 治疗 , 无论 何种 方法 , 恢复 正常 咬牙合关 系是 治疗颌 骨骨折 的重 要 标准 。 颌 面外伤凡 开放创口、 污染创 口, 均2 4 h内给予破 伤风抗毒素注射 预防治疗 。对 于 软组织缺 损患者 , 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均 在 1 周 内给予 大剂量抗 菌素静脉滴 注。 由于 口 腔颌 面部血循 丰富 , 抗感染能力强 , 术后感 染发生率 低。但 如果 患者进 食不 当, 过分 漱 口, 烟酒刺激均可导致 创 口感染 、 裂开 。本组病 人有 5例感染 均与上 述原 因有关 。总 之, 颌面部外伤治疗效果取决 于外伤严 重程度 、 采用 的治疗方 案、 术 后有效 的抗感染 治
2 0 1 4年第 9期
合使用镇 静止痛药物 。
2 . 2 . 3软组织损伤 的处 理 口腔颌面损伤软组织处理及 时与伤后面容恢 复有关 。本 组1 8 O 例 外伤患 者中 1 1 0例均在伤后 0 . 5~ 2 4 h内给予清创缝 合 , 口内外贯通伤均 由内 而外 彻底清创 , 对 于不 规则创缘 , 除去坏死组织 , 尽可能根 据面部解剖 标志 , 肌肉走行 逐 层对位或减 张缝合 。缺损小 , 经松弛 后仍 不能拉拢 缝合部 位 , 可做邻 近皮瓣 转移修 复 , 对于腭部 贯通伤小儿 , 均在禁食 4 h 后, 全 麻下清 创缝合及 腭黏 膜瓣转 移修补创 口。伤 口已经 发生感染 , 一般不应 立即做初 期缝合 , 应在感 染被控 制后 , 再考虑缝合 。 2 . 2 . 4颌骨骨折 的处理 颌面骨解剖特殊 , 结 构复杂 , 布 满窦腔 与管道 , 颌骨 骨折 常 合并 颅脑损伤 , 特别是上颌 骨骨折 , 本组 上颌骨 骨折 9例全 部伴有颅 脑损伤 , 如 颅底 骨 折、 脑组织挫裂伤 。急救 时应 首先抢 救 窒息、 大 出血 、 颅脑 损伤 、 休 克及严重 复合 伤, 待 生命体 征平稳后再做处理 。治疗方法 : ( I ) 外固定法 : 对 于一些错位 不明显的线性 骨折 , 移位 不大的骨折手法复位后 , 采用牙弓夹板不锈钢丝结扎 固定 , 颌 间橡皮 圈牵引 固定 四 周 。( 2 ) 内固定法 : 开放性骨折 , 闭合性骨折 , 手术切开复位 , 微 型钛 板坚固 内固定后 , 术 后 l 天即可流质饮食 , 无须颌 间结扎 , 保证 口腔进 食, 营养 供给 , 同时上下颌 骨早期适 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