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摸底试题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摸底测试(十五)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摸底测试(十五)一、选择题1.下面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老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会不明白”B.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C.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秋风习习,太阳收敛①()起它金色的余huī【甲】。
我坐在树丛下,注视着这瞬息万变的天幕,树叶飘舞,袅娜多姿。
每一片叶子都是这次舞会的主角。
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热忱②()地摆弄她妖烧的舞姿,为春,夏、秋做个总结,像是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飞向大地,安xiáng【乙】地卧在大地的胸怀间,没有遗憾,没有感伤。
(1)给文中①②处加点字注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拼音为文中【甲】【乙】两处写出正确的汉字。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仿照划线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子默写3.按教材原文填空。
(1)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5)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4.综合性学习。
(1)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楷书的一项是()(2)秋天有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主要风俗分别是吃月饼和赏月,赏菊和登高,这两个节日依次是,。
初三语文摸底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摸底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B. 瞠目结舌(chēng)C. 铿锵有力(kēng)D. 恣意妄为(zì)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 恣意妄为,不假思索C. 锲而不舍,锲而不舍D. 瞠目结舌,目瞪口呆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恣意妄为,不顾他人感受。
B. 他锲而不舍,终于完成了任务。
C. 他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D. 他鞠躬尽瘁,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决定每天早起读书。
B.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C.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D.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优异。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C. 他像一颗星星,照亮了夜空。
D. 他像一阵风,来去无踪。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B.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C.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
D.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笑了。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C. 春天来了,花儿凋谢了。
D. 春天来了,花儿枯萎了。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一只兔子。
D. 他跑得像一只猎豹。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你不知道这件事吗?B. 你知道这件事吗?C. 你不知道这件事吗?D. 这件事你知道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努力?因为他有梦想。
B.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努力?C. 他总是这么努力,是因为他有梦想。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摸底考试及答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摸底考试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īnɡ)妖娆.(ráo)嘶.哑(sī)坟墓.(mù)B.颓.然(tú)呢喃.(lán)摇曳.(yè)枉.然(wǎng)C.谪.守(dí)冠.冕(ɡuān)鲜妍.(yàn)莽莽.(mǎnɡ)D.红晕.(yūn)汀.兰(dīng)分.外(fèn)伛偻..(yǔ lǚ)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默契抉别眼花瞭乱海枯石烂B.嘈杂制裁轻而易举人声鼎沸C.娴熟幅射月明风清顾名思意D.藉贯荣膺一泄千里粗制滥造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齐白石画展一开幕,绘画爱好者趋之若鹜....,争相观瞻。
B.作为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较真,无伤大雅。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5、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在文学家的笔下,祖国的山水就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B.月光下,整个西湖静谧、安详,好像半睡半醒着。
C.老师的话好像一股暖流,溶解了他心中的冰疙瘩。
D.书是最好的老师,随时随地能解答我的疑惑。
6、请将《格列佛游记》片段中的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听说在我来到这里以前一两年,佛林奈浦险些儿跌死。
②举行这种游戏时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事件,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不幸事件都有记录。
2023年中考语文摸底测试(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摸底测试(三)一、选择题1.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是( )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⑤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A.①③②⑤④B.③②①⑤④C.⑤①②③④D.①②⑤④③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昏下的小镇坐落在河的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dài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袖着手悠然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地、慈xiáng地等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水乡小镇游人如织,丝毫没有“牢落暮霭初收”之景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dài( )瓦慈xiáng( ) 暮霭(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游人如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三、句子默写3.按要求填空。
①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___________,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朱自清《春》)②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④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⑤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初三摸底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三摸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句子中。
(4分)(1)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________,精力充沛。
A. 老当益壮B. 老态龙钟C. 老气横秋D. 老马识途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词义。
(4分)(2)“一诺千金”中的“诺”字,其意思是:A. 诺言B. 承诺C. 答应D. 许诺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空缺处。
(4分)(3)“________,月涌大江流。
”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 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C. 君不见黄河入海流D. 君不见长江入海流4. 根据题目所给的文段,找出并改正其中的错别字。
(4分)(4)“春天的校园里,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这句话中的错别字是“簇”,正确的字应该是“簇”还是“簇”?5. 根据题目所给的文段,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4分)(5)“文段中提到的‘春天的校园’,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这个句子是对文段内容的正确理解吗?二、阅读理解(共30分)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文言文材料略)(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3分)(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6分)(3)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6分)7.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现代文材料略)(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5分)(2)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5分)(3)评价文章的写作手法。
(5分)三、写作(共50分)8.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50分)(写作材料略)语文初三摸底考试答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1. 正确答案:A. 老当益壮2. 正确答案:B. 承诺3. 正确答案: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4. 正确答案:错别字是“簇”,正确的字应该是“簇”。
5. 正确答案:这个句子是对文段内容的正确理解。
九年级上册摸底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琢磨纠结沮丧B. 美轮美奂轰鸣畏首畏尾C. 雕梁画栋潇洒自如精疲力竭D. 翩翩起舞惊涛骇浪恣意妄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突变,导致学校取消今天的运动会。
B.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C.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全体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3. 下列诗句中,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最相似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娴熟稀疏漫不经心B. 剔透欢畅腹背受敌C. 沉着应付气喘吁吁D. 振奋骄傲油光可鉴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曹雪芹。
B.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农民起义为主线的小说,作者为施耐庵。
C. 《西游记》是一部以描写孙悟空为主线的神话小说,作者为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为主线的小说,作者为罗贯中。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场大火,烧得房屋片瓦无存,烧得人心惊肉跳。
B. 父亲的背影,如同一座山,让我感到无比的依靠。
C. 那条小河,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镶嵌在绿色的山谷中。
D. 那片森林,如同绿色的海洋,波澜壮阔。
7. 下列词语中,与“深情厚谊”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亲密无间B. 情同手足C. 情投意合D. 情深似海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动听。
D. 他的故事像画卷一样美丽。
9. 下列词语中,与“风华正茂”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风度翩翩B. 风姿绰约C. 风华绝代D. 风姿焕发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初三摸底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萧瑟(sè)纷至沓来(tà)妩媚(wǔ)B. 妩媚(wēi)萧瑟(sè)震耳欲聋(lóng)C. 惊愕(è)震耳欲聋(lóng)妩媚(wǔ)D. 惊愕(è)萧瑟(xiāo)妩媚(wēi)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体现出他的教养。
B. 她的作品风格独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国家迅速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总是谦虚低调。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奋斗。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
C. 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因此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D.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感人,尤其是最后那段情节。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时光的味道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那些走过的日子,总有一些味道留在心底,回味无穷。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是爷爷做的糖葫芦。
每当夏天来临,爷爷总会去集市上买来新鲜的山楂,用竹签串起来,裹上一层又甜又脆的糖浆。
那糖葫芦色泽鲜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每当放学回家,看到爷爷手中那串红彤彤的糖葫芦,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期待。
爷爷总是笑着说:“来,孩子,这是给你的。
”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甜蜜的味道立刻在嘴里蔓延开来,酸酸甜甜,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家乡。
每当看到糖葫芦,那熟悉的味道就会勾起我对家乡的思念。
时光荏苒,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那糖葫芦的味道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除了糖葫芦,还有许多味道也让我难以忘怀。
比如家乡的饭菜。
那浓郁的乡愁,就像妈妈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再比如家乡的风景,那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人流连忘返。
初三摸底考试卷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稳如磐石磅礴跃然纸上B. 恍然大悟遒劲饱经风霜C. 摧枯拉朽赫赫有名恣意妄为D. 崇山峻岭气喘吁吁恣意纵横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经济。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C. 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老师详细地讲解了每一个生字。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B.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强手,夺得了冠军。
C. 她的言谈举止,充分体现了我国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D.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成功。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小船。
B. 这座山高耸入云,仿佛直插天际。
C. 那条河如丝带般蜿蜒流淌。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
改句:他按时每天完成作业。
B. 原句:这次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改句:这次考试,我优异地取得了成绩。
C. 原句:他热情地帮助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改句:他热情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帮助了。
D. 原句:我非常感谢你的帮助。
改句:我非常感谢你帮助。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成语是()(1)他的思维敏捷,总是能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
()(2)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3)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推诿。
()(4)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7.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他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
()(2)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凡的技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中学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三)本试卷分为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l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单薄.(bó)惬.意(xiá)阔绰.(chuò)情不自禁.(jìn)B.宽恕.(shù)炽.痛(chì)栖息.(qī)惩.恶扬善(chéng)C.洁.责(jié)不逊.(sūn)羁绊.(bàn)广袤.无垠(mào)D.颔.首(hān)荒谬.(miù)干涸.(hé)浑身懈.数(xiè)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羁.绊(约束)锲.而不舍(刻)一丝不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B.获益匪.浅(很)断章取.义(截取)吹毛求疵.(缺点,毛病)C.义愤填膺.(胸)不言而喻.(比喻)汲.取(从下往上打水)D.有例可援.(援助)迥.乎不同(差得远)惟妙惟肖.(肖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觉得味同嚼蜡....,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吗?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参与度较高,从不袖手旁观;“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客车,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张丽莉老师迅速冲上前去,两个孩子得救了,张老师的双腿却被车轮碾过,人也昏死过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选择最有切身感受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功,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D.通过这次绿色经济会议在遂宁召开,使遂宁模式、遂宁经验已成为了诸多城市的共识。
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______;旋风一样,______;乱蛙一样,______;火花一样,______;斗虎一样,______。
①是闪射的瞳仁②是飞扬的流苏③是强健的风姿④是急促的鼓点⑤是蹦跳的脚步A.①③④②⑤B.④②③⑤①C.④②⑤①③D.⑤②④①③6.下面情境中,儿子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妈妈对上网到深夜的儿子说:“你不要再上网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又怕你耽误学习,还怕影响你的身体。
”儿子回答道:“______”A.你不要这么唠叨,我的事我自己做主。
B.你以为我那么容易受骗啊,瞎操心。
C.我作业早就做完了,难道上一会儿网都不行吗?D.谢谢妈妈的提醒,我会注意的。
我把日记写完就睡觉。
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反语)C.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排比)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对偶)8.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在法庭上,一个高利贷者要按照契约割下借贷人的一磅肉……”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剧。
B.《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作者凡尔纳通过非凡的想象,将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呈现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
C.他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之后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他的名字叫列夫·托尔斯泰。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6分)(二)按要求作答(26分)9.请按要求规范、工整地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0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2)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临近毕业,同学们留言相赠,常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与同学共勉。
(6)漫步于古诗苑,我们常常被诗人的爱国情怀感染。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为国效力的愿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了他对国家至死不渝的忠心。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答。
(6分)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
枳③花照④驿墙。
因思杜陵⑤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duó):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②槲:hú③枳:zhǐ。
④照:有的写作“明”。
⑤杜陵:地名。
温庭筠定居于杜陵附近,他曾自称为杜陵游客。
⑥凫(fú):野鸭。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_。
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如“人迹板桥霜”一句是眼前之景,为实写,“____________”一句则为虚写。
(2分)(2)这首诗的题目是“商山早行”,从诗中看,“早行”的原因是什么?诗中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什么?(4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遂宁新闻网讯 5月11日上午,2017绿色经济遂宁会议闭幕式在我市环岛商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举行。
会议诵过了《2017绿色经济遂宁共识》,形成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共识。
会议通过的《2017绿色经济遂宁共识》指出: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是绿色经济的基本内容;效率、和谐、可持续是绿色经济的基本特征;生态、循环、低碳、高效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科技人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体制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1)给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字以内)(2分)(2)根据最后一段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绿色经济。
(3分)12.6月3日中午,某校学生王晓明腹痛,想请半天假到医院看病。
请你以王晓明的名义给他的班主任李老师写一张请假条。
(5分)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阅读《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完成13~17题。
(16分)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至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届世界第l09位。
在人均淡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l3个贫水国家之一。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l/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
”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2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
流经中国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也曾断流了90天。
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④虽然存在如此严重的水贫穷现象,但是广大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窘境!⑤就农业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每亩小麦要浇1200多立方米水。
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盼最根本原因。
同时,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
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⑦生活用水方面,____________。
⑧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的那一天必会来临。
(本文有删改)13.联系全文,谈谈文章题目中的“贫穷”与“挥霍”是否矛盾?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14.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有些”“有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5.联系上下文,试分析第④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分)16.请在下面方格内补写文章第⑦段,要求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字数在40~60字之问。
(3分)17.面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请你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向市委市府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3分)(二)阅读《抽打心中的樱桃花》,完成18~21题。
(14分)抽打心中的樱桃花①又到了樱桃上市的季节,见到妻子洗净放在茶几上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我不由得想起那树开满枝头的樱桃花。
②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
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
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从窗户看出去,竞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闽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
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
④我赶快跳下床,套上衣服,冲到院子,一把抱住了母亲。
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
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
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
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