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之组织运作

合集下载

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

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

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全敏夏怡周庆玉顾北李玉王葳布里更)摘要:随着教会在中国的发展,就其宗教性和社会性的表达,对其载体——教会组织的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本研究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入手,重点研究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就基督教教会组织,具体分析其内部组织结构、人员招募、物资来源及信息沟通,旨在简要说明宗教组织的管理运行结构框架及运行模式。

关键字: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组织社会学家趋于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组织和环境的关系,如群体生态、社会制度领域的研究把组织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组织单位,组织里面的人和内部活动都消失了,忽略了组织的微观基础。

(周雪光,2003:22)本研究试图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入手,重点研究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以及涉及少量与外部尤其是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

一、概念说明教会组织:“教会”一词在基督教中原指几个基督徒间的关系(团契),并非本就是一个组织的意思。

但是就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其宗教性和社会性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得不落足到对它们的载体——宗教组织的研究上。

本文研究所指的教会组织是指调查区域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将它作为一个分析切入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新教强调个人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交通以获取救赎这一客观情况;仅是基于在现实生活中,教会也是一个有着自己运行逻辑和方式的管理组织这一事实(李峰,2005:43)。

因此可以将它作为一个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实体以及社会组织团体看待。

二、调研对象在中国,教堂主要有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了更有针对性,我们的对象首先全部集中到基督教教堂,主要针对单个的以教堂为依托的基督教教会组织。

具体教堂如下:象山县丹城镇教堂。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镇。

背景概述:象山县丹城基督教教堂造于2007年1月,将于2009年5月完工,耗资2000万元,其教堂设计曾获过奖,是宁波地区最好的教堂,也是象山县49个教堂之首。

其临时过度用的旧址有5年的历史,现有信徒2000余人。

教会制度管理

教会制度管理

教会制度管理教会制度管理教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在其运作过程中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管理和组织内部事务。

教会制度管理是指以制度为依据,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方法对教会内部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指导和监督。

下面我将从制度的建立、执行和监督三个方面来阐述教会制度管理的重要性和推行方法。

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教会制度是教会管理的基础。

制度是指规定组织成员在特定情况下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教会制度能够明确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决策流程等基本要素,使组织的运作更加有序、高效。

建立制度的第一步是明确教会的目标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制定明确的决策流程和程序,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效应。

此外,还需要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活动管理等具体制度以及相应的标准和操作流程。

其次,执行教会制度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关键。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制度只有被贯彻执行才能发挥其实际效果。

因此,教会需要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确保制度能够真正得以贯彻落实。

首先,要对制度进行全员培训,使每位组织成员对制度内容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检查和考核机制,在工作过程中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形成有效的惩戒机制。

此外,要通过开展内部沟通和交流,不断强化制度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组织成员对制度的认同和遵守意识。

最后,监督教会制度执行是保障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监督是制度执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监督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进行。

内部监督包括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监督,通过内部审计、自查等方式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外部监督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或组织,由外部专业人员对制度执行进行评估和监督。

此外,教会可以设立投诉渠道,接收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对涉及制度违规行为的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

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

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

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全敏夏怡周庆玉顾北李玉王葳布里更)摘要:随着教会在中国的发展,就其宗教性和社会性的表达,对其载体——教会组织的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本研究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入手,重点研究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就基督教教会组织,具体分析其内部组织结构、人员招募、物资来源及信息沟通,旨在简要说明宗教组织的管理运行结构框架及运行模式。

关键字:基督教教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组织社会学家趋于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组织和环境的关系,如群体生态、社会制度领域的研究把组织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组织单位,组织里面的人和内部活动都消失了,忽略了组织的微观基础。

(周雪光,2003:22)本研究试图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入手,重点研究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以及涉及少量与外部尤其是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

一、概念说明教会组织:“教会”一词在基督教中原指几个基督徒间的关系(团契),并非本就是一个组织的意思。

但是就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其宗教性和社会性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得不落足到对它们的载体——宗教组织的研究上。

本文研究所指的教会组织是指调查区域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将它作为一个分析切入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新教强调个人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交通以获取救赎这一客观情况;仅是基于在现实生活中,教会也是一个有着自己运行逻辑和方式的管理组织这一事实(李峰,2005:43)。

因此可以将它作为一个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实体以及社会组织团体看待。

二、调研对象在中国,教堂主要有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了更有针对性,我们的对象首先全部集中到基督教教堂,主要针对单个的以教堂为依托的基督教教会组织。

具体教堂如下:象山县丹城镇教堂。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镇。

背景概述:象山县丹城基督教教堂造于2007年1月,将于2009年5月完工,耗资2000万元,其教堂设计曾获过奖,是宁波地区最好的教堂,也是象山县49个教堂之首。

教会规章制度

教会规章制度

教会规章制度1. 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适用于教会内部的规章制度,以维护教会的秩序、促进教会成员的合作与发展。

教会作为一个宗教组织,需要建立一定的规范和制度,来保证教会的正常运转,确保教会成员的权益受到保护,同时也促进教会的事工和成员的个人发展。

2. 教会章程2.1 教会的宗旨 - 教会的宗旨是以信仰上帝、传播福音、培养信徒为中心,致力于敬拜、关爱、培养和传承各项宗教活动。

2.2 教会成员资格 - 凡是同意并承认教会章程,并且接受洗礼的人士,具备成为教会成员的资格。

- 教会成员有权参与教会的各项事工和决策,并享受教会提供的各种权益和服务。

2.3 教会会议 - 教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教会成员参与的会议,讨论教会的事工计划和重大决策。

2.4 教会财务管理 - 教会财务由理事会负责管理和监督,确保财务的透明和合规。

- 教会每年都会定期公开财务报告,向教会成员公示财务状况。

3. 教会生活规范3.1 教会礼拜 - 教会礼拜是教会成员集体敬拜上帝的重要活动,在礼拜中应保持恭敬和虔诚的心态。

- 教会鼓励教会成员积极参加礼拜,遵守礼拜的时间和程序。

3.2 教会团契 - 教会鼓励教会成员参加团契活动,加强信徒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 教会团契应遵循教会的使命和宗旨,组织有益于信徒成长和服务的活动。

3.3 聚会场所使用 - 教会的聚会场所需要经过预约,在使用期间要保持场所的整洁和安静。

- 使用场所的教会成员要爱惜场地设施,并按时归还。

4. 教会事工管理4.1 教会事工的设置 - 教会根据教会成员的需要和教会使命,设立各种事工部门,例如儿童事工、青年事工、传教事工等。

- 教会事工部门应设立专业的负责人和团队,负责相关事工的组织和运营。

4.2 教会事工的监督 - 教会每年会对各个事工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事工的目标和成果与教会使命相符。

- 教会成员可以向教会领导或理事会反映对事工的意见和建议。

5. 教会纪律与处分5.1 教会纪律 - 教会成员要尊重教会的纪律,遵守教会规章制度,并配合教会的各项决策和活动。

教会的组织结构

教会的组织结构

教会的组织结构
教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它包括多个层面和组成部分。

以下是教会组织结构的简要介绍:
1.牧区:牧区是教会的基层组织,负责管理教区的教务工作。

牧区通常由一位主教领导,并设有助理主教、司铎等职位。

2.教区:教区是教会的基本行政单位,负责管理所在地区的教务工作。

教区通常由一位主教或大主教领导,并设有总铎司、辅理司铎等职位。

3.大公会议:大公会议是教会最高级别的会议,负责制定和修改教规、选举教宗等重要事务。

大公会议通常在罗马举行。

4.修会:修会是教会中致力于修行和服务的群体,他们遵守特定的修会规则和规定。

修会有不同的类型,如本笃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等等。

5.神学院:神学院是为培养教会神职人员而设立的学校,其课程涵盖了宗教信仰、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

神学院通常由主教或大主教领导,并设有教授、助教等职位。

6.教会学校:教会学校是指由教会开办的学校,其教育内容主要是宗教教育。

教会学校旨在培养信徒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

7.慈善机构:教会设立了许多慈善机构,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机构涉及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

8.出版物:教会拥有许多出版物,如书籍、杂志、报纸等,用于传播教义、宣传教会的理念和文化传统。

总的来说,教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教会的各个层面和组成部分。

教会最新管理制度范文

教会最新管理制度范文

教会最新管理制度范文最新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教会的管理,促进教会事工的健康发展,提高教会成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教会的各个部门和组织。

第三条教会管理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

第二章教会领导班子第四条教会领导班子由牧师、执事会主席和部门负责人组成,共同负责教会的决策和领导。

第五条教会领导班子应当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教会的重要事务,做出决策和安排。

第六条牧师是教会的精神领袖,负责教会的宗教事务和精神指导。

牧师应当具备相关宗教知识和经验,严守职业道德,尊重教会成员的权益,关心教会的发展。

第七条执事会主席是教会的行政领袖,负责带领教会的管理工作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执事会主席应当具备管理知识和经验,严守诚信原则,尊重教会成员的意见,积极推动教会的发展。

第八条部门负责人是教会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部门的工作和管理部门的人员。

部门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部门的业务,善于沟通和协调,关心部门成员的发展。

第九条教会领导班子应当定期向教会成员公开工作报告,接受教会成员的监督和评议。

第十条教会领导班子的选举和任期应当按照教会章程的规定进行。

第三章教会组织架构第十一条教会的组织架构应当合理、科学,适应教会事工的需要。

第十二条教会分为党务部、事务部、儿童事工部、青年事工部、教育部、宣传部、福利部等部门,各部门具体职责由教会领导班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三条教会应当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第十四条教会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各项工作的进行。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十五条教会应当根据需要招聘合适的人员,建立人才库,制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政策。

第十六条教会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员考核制度,对教会成员进行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激励和奖惩。

第十七条教会应当重视对教会成员的培训和提升,为其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和培训资源。

教会治理的模式和架构

教会治理的模式和架构

教会治理的模式和架构教会治理的模式和架构在当今社会,教会作为组织机构扮演着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引导和关怀的重要角色。

为了有效地履行这一使命,教会治理的模式和架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教会治理的模式和架构。

一、教会治理的深度探讨1.1 教会治理的定义和意义教会治理是指教会内部组织结构、职能分工和权力运行的一套规范和模式。

它不仅关系到教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教会对信徒的服务和教义的传承。

在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下,教会能够更好地实现神的使命并回应信徒的需求。

1.2 传统教会治理模式传统教会治理模式以主任牧师为核心,由他负责决策、组织和管理教会的各项事务。

在这种模式下,主任牧师通常拥有最高的权力和决策权,其他牧师和教务人员则按照职责进行配合。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教会的纪律和秩序,但也存在着过度集权和权力滥用的隐患。

1.3 现代教会治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会的发展,一些现代教会开始尝试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治理模式。

这些模式通常以由教会委员会或理事会负责决策和管理,牧师则作为执行者来落实决策。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集体智慧和责任分享,减少个人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充分发挥牧师的职能和才能。

1.4 未来教会治理的思考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教会治理模式将进一步趋于多元和灵活。

尤其是在数字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教会需要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新科技手段来推动治理的现代化和效能化。

教会治理也需要更加注重信徒的参与和民主化,形成一个开放、平等和负责任的管理平台。

二、教会治理的广度探讨2.1 教会治理的组织架构教会治理的组织架构包括了教会委员会或理事会、各部门和小组的设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能够确保教会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和各个层级间的有效沟通。

在一个较大的教会,还可能会出现多个分支机构和服务单元,需要更加精细和复杂的架构来保持运转的协调和高效性。

2.2 教会治理的决策机制教会治理的决策机制涉及到权力分配、决策流程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

中古西欧的教会管理制度

中古西欧的教会管理制度

中古西欧的教会管理制度中古西欧时期的教会管理制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它在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

教会在这一时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信仰的传播者,还是权力的集中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本文将就这一时期的教会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探讨,包括其组织结构、权力分配、管理方式以及对社会影响等方面。

中古西欧的教会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中古西欧的教会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地教会、主教区和宗教会议。

本地教会是指教会的基层组织,它由牧师和教区议会组成,负责具体的灵修和宗教事务。

主教区是指以主教为领导者的一系列本地教会的集合体,主教负责统领下属教会,处理一些复杂的事务,同时还负责对下属教会进行监督。

而宗教会议则是由一群主教和其他高级教士组成的会议,它是教会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教义和规章制度,处理教会内部事务以及与政府和其他教派的关系。

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教会通过多级的管理体系建立起了严密的控制机制,以确保自身的权威和统一性。

每个层次的教士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权限范围,同时也受到上级教士的严格监督和指导。

这种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层次性,为教会提供了高效的管理方式,使其能够在一个庞大的领土上,有效地管理和影响人们的生活。

中古西欧的教会管理制度的权力分配中古西欧的教会管理制度的权力分配是一个复杂而灵活的系统,它既集中了教会的权力,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下属教会一定的自主权。

在教会的组织结构中,主教是最高的权威,他们有权对下属教区和本地教会进行任免、监督和指导。

同时,独立的教会会议也有一定的自治权,他们可以制定一些地方性的规章制度,管理本地的宗教事务。

在权力分配上,教会的主权也与世俗政权有一定的关系。

在中古西欧,教会与国家处于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教会的宗教权威和道德约束为世俗政府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同时政府也给予教会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支持。

这种权力分配的方式使得教会能够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會出席率 •宗教教育出 席率 •聖工參與率 •受聖靈人數 •神蹟奇事 彰顯 •信徒奉獻
關鍵成功因素
策略規劃
愛神的必定愛人 〈約壹四20-21〉
•愛心的實踐
40
教會之組織運作
教會宣道與教牧之運作系統 (舉例說明)
願景 : 人人與主同住,同享天國的福樂 使命 : 全面拯救人類的靈命 目標 : * 主的救恩廣傳全球各地 * 增添信徒人數,防止信徒流失 * 提昇信徒屬靈內涵 關鍵成功因素 : * 神與人同工 * 主愛的澆灌 重點思考 : * 總會、各區與地方教會組織功能之定位與協調運作 * 傳道、其他聖職人員、與教務之角色定位與主要、 次要之職責分工 * 僕人之精神 – 必備條件 * 聚焦於人 – (1) 慕道者 (2) 信徒 (3) 柱石的培養 * 資源 (神力與愛心) 的極大化
教會之組織運作
10
•忠心≠操守+能力
•向心力 操守+能力
教會之組織運作
11
組織管理之變革
•聚焦之移轉
策略 目標
結構
制度
流程

•理想的企業
以人為本
人治
教會之組織運作
法治
心治
12
理想之教會組織運作
•以主為首,以信徒為本之教會
•向心力
忠心+操守+能力
人治
法治
教會之組織運作
心治
13
(二) 組織行為
•管理
同仁
OWNERSHIP 操之在我
18
OWNERSHIP(操之在我)
責任 心態─責無旁貸 行為─積極參與 自主
歸屬 心態─心之所繫 行為─切身關係 擁有
心態─心甘情願
行為─自動自發
過程─同甘共苦
結果─榮辱與共
教會之組織運作
19
PARTNERSHIP (夥伴關係)
互信 •溝通無阻 •誠信理性 同心 協力 •步調一致
教會之組織運作
(一) 組織變革 (二) 組織行為 (三) 組織成效
林信義 9-17-2002
(一) 組織變革
教會與一般企業組織運作現況之比較(一)
比較要項 成立目的 主要營運 產品 組織成員之 宗教信仰 應用資源 人力來源 財力來源 企業 獲利 事業經營 多種、多變 多種、不同 人力和財力/物力 多方遴選,薪給 募集、舉債、盈餘 精準、靈活、 資產活用
教會之組織運作
31
教會青年的發展階段
教會青年的發展階段

屬 靈 知 識 參 與 意 願
低 高

D4
社青
D3
高級班
D2
中級班
D1
初級班以下
教會之組織運作
32
因材施教的情境領導 因材施教的情境領導
對於不同的被帶領者採取不同的領導 型態 對於相同的被帶領者,依目標或任務的 不同而採取不同的領導型態
教會之組織運作
28
不同發展階段者的需求 (二)
D3
希望有一位平易近人的良師或 教練 有機會表達他所關心的事 支持與鼓勵他去發展問題解決 的技巧 客觀的協助他學習技巧並建立 信心 一但有高能力與高績效的表現, 得到讚美與肯定 協助他排除障礙以達成目標
D4
期望變化與挑戰 期望有一位較像良師或同事的 領導者,而不是老闆 得到他人的感謝 有自主權及權威 被信賴
I S
The Interact
(內在變化) 情緒反應力 強- 重人
NFLUENCE
( )
TEA DINESS
The Supporter
穩健/支援/協調型
弱 - 決策速度慢、間接、穩健
教會之組織運作
25
情境領導者的四種類型

鼓勵 S3 低指示 高支持 Supporting S4 低指示 低支持 Empowerment 低 指示行為
領導的定義
領導(Leadership)
(一種技能,用來影響別人, 讓他們全心投入,為達成共 同目標奮戰不懈)
威權(Power)
(一種能力,利用你的地位, 罔顧別人的意願,強迫他們 照著你的決心行事)
威信(Authority)
(一種技能,運用影響力,讓 別人心甘情願地照著你的決 心行事)
22
教會之組織運作

•領導

教會之組織運作
15
基督徒的十字架


自愛


教會之組織運作 16
組織成員的十字架
LEADERSHIP
OWNERSHIP PARTNERSHIP 操之在我
夥伴關係
領導統御
教會之組織運作
17
組織行為之鐵三角關係
OWNERSHIP 操之在我 主管
個人 OWNERSHIP 操之在我
教會之組織運作
•相互支援
雙贏 •人利己利 •公平尊重
•目標一致
•心懷大我
教會之組織運作
20
領導與變革
領導變革大師John P. Kotter的至理名言: ‚企業成功的方法80%靠領導,20%是靠管理。‛
‚領導是一群同心同願的人共同領導,而非標榜英雄式的個人 領導。‛
‚領導變革的理論基礎就是要能培養一群領導者,凝聚共識, 眾志成城,執行願景。‛ ‚領導時,重要的不是靠分析及數據;不論是低階、中階或高 階,領導者必頇讓屬下有所「感受」,心有所感,才能驅策員 教會之組織運作 工。‛ 21
教會之組織運作
教會 拯救人的靈魂 宣道與教牧 一種、不變 單一 人力和財力/物力,更重要的是神力 信徒,薪給或志工 信徒奉獻
財務規劃與運用
較粗略、彈性小、可用有限
3
教會與一般企業組織運作現況之比較(二)
組織層級觀念 頭 -- 董事長 其他 – 經營層、管理層、 基層員工 利益與理念的結合 以德、以理、以專業知識服人 配合人性以有形與無形之獎懲為 手段,職業道德為精神勸說 清楚、明確 法、理、情,以法為先 紀律嚴謹,強調協調 要求及衡量明確 頭 -- 主耶穌 所有信徒 --僕人/雇工 信仰的結合 以經訓為導 無論做什麼乃為主而做,獎懲乃 未來在天 地方自主性強、重疊難免 情、理、法,以情為主 組織較為鬆散 方向明確但目標、責任糢糊
教會之組織運作 43
結語:
往下札根,向上結果 (賽三十七31)
教會之組織運作
44
教會之組織運作
傾聽
詢問 解釋
支 持 行 為 低
S2 高指示 高支持 Coaching
S1 高指示 低支持 Directive 高
26
結構、組織、教導、監督
組織成員的發展階段
組織成員的發展階段

工 作 能 力 工 作 意 願
低 高

D4
D3
D2
教會之組織運作
D1
27
部屬發展階段
不同發展階段者的需求 (一)
成員關係 領導要領 管理模式 各層組織之功能、 定位 組織運作 組織與個人績效
組織氣氛
盈虧立見,危機意識強烈
教會之組織運作
約束力弱,對個人無立即影响, 缺乏急迫感及脆弱感
4
企業之組織管理
•組織管理 •東方企業
人治 法治 心治
人治(情)+法治(法)+心治(理)
•西方企業
人治
法治
心治
5
教會之組織運作
教會之組織‘管理現狀’
獲致實際經濟成效的關鍵是 : 聚焦 教會獲致實際宣牧成效的關鍵是 : 聚焦
企業最忌成為不動產貧戶。 教會應避免大部分資源集中於不動產。
教會之組織運作
38
一般企業之運作系統
規劃 行政管理 願景 執行 組織績效動因 績效 l 每股盈餘 l 稅後純益 l 投資報酬 率 l 生產率 l 經濟附加 值
D1
肯定他對任務或目標的熱忱,加 速灌輸有關工作的技巧 釐清工作範籌與目標 如何完成績效目標的方法 行動計劃:人、事、地、物、時 的說明 事情的優先順序及完成期限 實務訓練 規章制度、核決權限及責任 經常給予成果的回饋
D2
清晰的目標與遠景的展望 工作進步時給予讚賞 告訴他不必害怕犯錯 解釋事情發展的原由 給他機會討論他所關心的事 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決策訂定及問題解決 時常鼓勵以增強其信心
經濟成效只能從領導優勢獲得,無法僅從能力獲得。 教會宣牧成效只能從神的同工獲得,無法僅從努力獲得。
教會之組織運作
37
教會vs.企業現實面 (二)
既有事物可能配置不當 : 以「事件數量」而不是「成效」為資源 分配考量 (90%資源→10%成效) 教會亦然,事實上,因為缺乏評量機制,資源分配不當可能更 為嚴重。
教會之組織運作
24
人格特質與行事風格 (DISC)
DISC 介紹及填表說明:
(行為模式) 行動果斷力、自信心 強 -決策速度快、直接、獨斷
支配/指揮型 The Director
表 情 較 少
影響/表現/互動型
弱-重事
OMPL IA NCE The Corrector 分析/修正/服從型
D C
OMINA NCE
年度工作規劃
使命 顧客滿 意動因 主要績效範圍 財務 動因
目標
個人績效目標 學習創 新動因 流程 動因 l 競爭優勢 應備職能 教會之組織運作
關鍵成功 因素
主要行為表現
策略規劃
基礎設施
39
教會宣道與教牧之運作系統
規劃
願景 神與人同工之動因:
執行
成效
•信徒成長率

使命 我 目標 愛的源頭 〈神就是愛〉 約壹四7-8 愛的澆灌 愛的滋生 〈聖靈充滿〉 〈信徒靈修〉 羅五5 提前一5 愛的實踐 〈生活相交〉 林前十三4-8 你 l l l 人與神同工 (林前三6~9) 人與人同心 (腓二2) 工人的靈修 (提後二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