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机工业务之学习模块二轮机工程基础.(修订版)

合集下载

《轮机工程基础》课程标准

《轮机工程基础》课程标准

《轮机工程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作用《轮机工程基础》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属必修课。

其知识点是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考试课程《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和《船舶辅机》的组成部分。

采用模块化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轮机工程基础》的学习,有助于工程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专业分析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等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表3列出了本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及应培养的岗位能力。

表2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三、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使命感和认同感,树立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根据岗位能力确定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轮机工程基础知识,达到STCW78/10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海船船员二/三管轮提出的与本课程有关的适任标准,提高职业发展能力,为成为船舶管理级轮机员打下基础。

四、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具有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

(4)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环保;执行行业标准和法规,注重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5)与其他成员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善于团队协作。

(6)从学生的学习中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通过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教育学生对待科学要严谨,有理有据。

用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做人做事的态度,做什么事都要严谨认真,促进行为思政教育。

树立民族复兴的责任感,能为国家的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战略尽到自己的职责;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知识目标:(1)掌握的静力学基本知识与基本公理。

(2)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拉伸曲线,掌握轴向拉压和剪切应力与应变计算,掌握虎克定律;(3)了解应力集中的危害和措施,了解机械振动基本知识,掌握机械振动中轮机中的危害及采取措施;(4)掌握常见机构与和通用机械的组成、特点及应用;(5)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塑性变形、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与应用,掌握常用碳钢、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的牌号、成分、热处理、特点及应用,了解非金属材料在轮机中的应用,掌握轮机工程常见材料;(6)掌握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掌握基本体和组合体的读图、画图的基本知识,掌握轮机常用的立体投影图和展开图,掌握标准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知识;(7)掌握轮机常用量仪和仪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使用要点;了解轮机常用单位换算。

《机工业务》课程标准.

《机工业务》课程标准.
2.了解心理素养; 3.涉外海员纪律教育; 4.了解国外移民、海关、卫生检疫等法律、法规的一般知识; 5.熟悉劳务契约、劳资关系。 教学要求: 1.了解海员职业道德及海员心理素养基本知识; 2.了解海员进出国手续相关知识; 3.熟悉海员涉外纪律及海员劳务有关知识。 学习模块二、轮机工程基础 学习任务: 1.认识机械图样 2.读识典型零件(轴与孔、螺纹等)和一般装配图 3.认识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原理 4.认识轮机主要零部件常用材料 5.操作轮机常用热工仪表与量具 教学要求: 1.了解《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熟悉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3.掌握一般装配图的画法; 4.认识常用机构及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应用; 5.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指标和金属热处理工艺; 6.了解常用热工仪表及量具的种类、用途和特点。 学习模块三、船用柴油机 学习任务: 1.认识船舶动力装置; 2.认识船用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 3.拆装筒状活塞式柴油机的主要零部件; 4.认识船舶动力系统; 5.操作和管理发电柴油机; 教学要求: 1.了解动力装置基本知识; 2.熟悉柴油机工作原理及应用; 3.熟悉柴油机结构及系统; 4.掌握发电柴油机的运行管理基本知识; 5.掌握发电柴油机正常维护保养基本知识。 实训项目 1:气缸盖的拆装 (1)考核要素: ①气缸盖的拆卸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培养轮机值班机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点,以适应 STCW 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的要求和相应的海事局关于海船值班机工考试大
纲的需要。
学生永远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采用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
2.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机工业务》课程简介.

《机工业务》课程简介.

值班机工专业课程简介
750KW 及以上
5.掌握有关机舱操作安全工作规程;
6.掌握基本环保程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掌握相应的船上内部通信系统的使用;
8. 掌握机舱警报系统和识别各种警报,特别是关于施放灭火气体警报的能力;
9. 掌握锅炉安全操作;
10.掌握应急职责的知识;
11.掌握从机器处所逃生的路线;
12.熟悉机器处所灭火设备的位置及其使用.
4.优良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 5 个学习模块,31 个学习任务,如下表 3-1 所示。
序 号
学习模块
学习任务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参考 学时
1
职业道德 与涉外知 识
一、了解海员职业道德 二、了解心理素养 三、涉外海员纪律教育 四、了解国外移民、海关、卫生检 疫等法律、法规的一般知识 五、熟悉劳务契约、劳资关系
船用柴油 机
一、认识船舶动力装置 二、认识船用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 理及应用 三、拆装筒状活塞式柴油机的主要 零部件 四、认识船舶动力系统 五、操作和管理发电柴油机
了解动力装置基本知识;熟悉 柴油机工作原理及应用;熟悉 柴油机结构及系统;掌握发电 柴油机的运行管理基本知识; 掌握发电柴油机正常维护保 养基本知识。
了解海员职业道德及海员心 理素养基本知识;了解海员进 出国手续相关知识;熟悉海员 涉外纪律及海员劳务有关知 识。
介绍学习方法、对学生 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带 领学生参观实习船、以 讲座及心理辅导的方 式进行教学。
4
了解《技术制图》及《机械制

轮机工程基础大纲

轮机工程基础大纲

《轮机工程基础》考试大纲 821:750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822:750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考 试 大 纲适用对象 821 8221.工程热力学1.1 基本概念1.1.1工质的概念及应用 √ 1.1.2 热力学系统、外界、边界等概念;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1.1.3 热力学平衡态的概念;热力学平衡态与稳态、均匀态的比较;热力学平衡态的判别 √1.1.4 热力状态参数1.1.4.1 热力状态参数的概念;热力状态参数的特性;热力状态参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1.1.4.2 常见的热力状态参数和基本热力状态参数 √1.1.5 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的概念和判别;常见的不可逆因素;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及内容 √1.2.2 热量和功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1.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及内容 √1.3.2 卡诺循环、逆向卡诺循环的原理及意义 √1.3.3 卡诺定理的内容;卡诺定理的实质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1.4 理想气体1.4.1 理想气体的定义及物理模型 √1.4.2 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及热力过程 √1.5 水蒸气1.5.1 水蒸汽的基本概念 √1.5.2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及其特点 √1.6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1.6.1 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 √1.6.2 喷管和扩压管的流动特性及其截面变化规律 √1.6.3 喷管的流速和质量流量及其影响因素 √1.6.4 实际应用实例(了解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喷管部分和扩压管部分等的应用实例) √1.6.5 绝热节流的典型特征及各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 √ 1.7 压缩机的热力过程1.7.1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示功图 √1.7.2 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耗功量;三种理想压缩过程及在 p-v 图上的表示 √1.7.3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7.4 多级压缩的目的;双级压缩的最佳增压比;双级压缩的最佳中间压力;级间冷却 √1.7.5 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1.8. 气体动力循环1.8.1 内燃机实际循环及理想循环的原理 √1.8.2 影响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1.8.3 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 √1.8.4 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和功率1.8.4.1 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及其意义;影响内燃机循环平均压力的主要因素 √1.8.4.2 内燃机的指示功率、有效功率的概念 √1.8.5 燃气轮机理想循环1.8.5.1 燃气轮机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8.5.2 定压加热燃气轮机装置的理想循环 √1.8.5.3 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的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燃气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分析 √ 1.9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1.9.1 蒸气压缩制冷的理想循环 √1.9.2 制冷剂 p-h 图的特征、应用 √1.9.3 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 √ 1.10 湿空气1.10.1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干空气、湿空气、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相对湿度、含湿量等) √1.10.2 湿空气的典型过程1.10.2.1 湿空气的混合过程、湿空气的加热过程、冷却过程 √1.10.2.2 湿空气的加湿过程(包括喷水加湿过程和喷蒸汽加湿过程) √2.1 换热过程2.1.1 传热学的基本概念 √2.1.2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2.1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和特点 √1.2.2 热传递的三个基本过程(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和特点 √2.1.3 导热2.1.3.1 导热的基本概念 √2.1.3.2 导热的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 √2.1.3.3 导热系数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1.3.4 导热热阻分析 √2.1.4 对流换热2.1.4.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2.1.4.2 牛顿冷却公式 √2.1.4.3 影响换热系数的主要因素;确定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 √2.1.4.4 对流换热热阻分析;典型的对流换热过程的特征 √2.1.5 辐射换热2.1.5 辐射换热的基本概念 √2.1.5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1.5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本身辐射、投射辐射、吸收辐射、有效辐射;空间热阻、表面热阻;遮热板的作用 √ 2.2 传热过程2.2.1 三种基本的传热过程(平壁传热、圆筒传热、肋壁传热) √2.2.2 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 √2.2.3 削弱传热的基本途径2.2.3.1 热绝缘的目的、要求;对热绝缘材料的要求;常用的热绝缘材料;临界热绝缘直径联单 √2.2.3.2 结合轮机工程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2.2.4 热交换器2.2.4.1 热交换器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2.2.4.2 热交换器的技术状态分析 √2.2.4.3 结合轮机工程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3.1 力学基础3.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 刚体、平衡运动等概念;力、力的内外效应、力的三要素;力偶、力偶矩、力偶的基本性质;工程上常见的力和力偶3.1.2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 √3.1.3 约束和约束反力的概念;常见约束的特点及反力方向 √ √3.1.4 分离体、受力分析;受力图及画法 √ √3.2 刚体系统的平衡、摩擦3.2.1 力系的种类、平面汇交力系;力的投影、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的概念;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3.2.2 力偶系、力偶系的合成;力偶的等效条件 √3.2.3 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一般力系 √3.2.4 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2.5 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3.3 刚体的基本运动3.3.1 速度与加速度的基本概念及合成 √3.3.2 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基本概念 √3.3.3 刚体的平动3.3.3.1 刚体的直线平动、曲线平动 √3.3.3.2 刚体平动的速度、加速度;刚体平动的特征 √3.3.4 刚体的定轴转动3.3.4.1 刚体定轴转动的概念;定轴转动方程 √3.3.4.2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加速度 √3.3.4.3 定轴转动刚体上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分布规律 √3.3.4.4 刚体定轴转动的特征 √3.3.4.5 惯性力的概念及意义 √3.3.4.6 转动惯量的定义、影响转动惯量大小的因素、转动惯量的意义;飞轮的主要作用 √3.3.4.7 飞轮的作用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4.机械振动4.1 机械振动及其分类4.1.1 机械振动的概念 √ √4.1.2 引起机械振动的内因和外因 √ √4.1.3 机械振动的危害 √ √4.1.4 机械振动的利用 √ √4.1.5 机械振动的分类 √ √4.2 自由振动4.2.1 自由振动的概念 √4.2.2 自由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圆频率、初相位 √4.2.3 自由振动的特点 √4.3 有阻尼受迫振动4.3.1 有阻尼受迫振动的概念 √4.3.2 有阻尼受迫振动的特点 √4.3.3 共振的概念,共振的危害 √4.3.4 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4.4 振动的利用及消除方法4.4.1 振动的实际利用 √4.4.2 消振和隔振的措施 √4.4.3 主动隔振(积极隔振)与被动隔振(消极隔振) √4.4.4 联系轮机管理实际说明机械振动的危害、产生原因以及消振和隔振的措施 √5.材料力学5.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5.1.1 弹性、弹性变形;塑性、塑性变形 √ √5.1.2 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标准 √ √5.1.3 载荷、内力和应力5.1.3.1 载荷的概念、常见的载荷、载荷的分类 √ √5.1.3.2 内力的概念、内力计算的截面法;应力的概念、正应力、剪应力。

机工业务之学习模块一职业道德与涉外知识4.

机工业务之学习模块一职业道德与涉外知识4.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学习模块一
职业道德与涉外知识
任务四 了解国外移民、海关、卫生检疫等法律、 法规的一般知识 一、了解我国船员的出入境管理
海事局对船舶和船员的出入境管理
船舶的出入境审批
船员服务薄
船员培训、考试、发证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学习模块一
职业道德与涉外知识
任务四 了解国外移民、海关、卫生检疫等法律、 法规的一般知识 一、了解我国船员的出入境管理 海关对船员的出入境管理 上下进出境船舶的人员携带的物品,应当 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向海关如实申报并接 受海关监管。如违反我国《 海关法》 和有关法 律、法规,海关可依法处以罚款。构成走私罪 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机工业务》课程
学习模块一
职业道德与涉外知识
任务四 了解国外移民、海关、卫生检疫等法律、 法规的一般知识 一、了解我国船员的出入境管理
边防检查机关对船员的管理
我国在对外开放的港口、航空港、 车站和边境通道等口岸,设立边防检查站。 边防检查站负责对进出国境的人员及其护 照(或海员证)、行李物品和进出国境的 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载运的物资,实施边防 检查。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
任务四 了解国外移民、海关、卫生检疫等法律、 法规的一般知识 一、了解我国船员的出入境管理
边防检查机关对船员的管理
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对进出国境的 人员及其护照,或者其他进出国境证 件、行李物品、载运工具和物资实施 边防检查,以保护我国主权和国家安 全。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学习模块一

轮机工程基础热工基础教学大纲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doc

轮机工程基础热工基础教学大纲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doc

课程编号:B3010 课内总学时:40学时开课对象:海运学院2专业课程类别:分院定必修课课程英文译名:Thermodynamics Foundation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熟悉、掌握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序号课题知识能力评价标准学时备注01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粘度在轮机工程上的应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意义及应用。

具备应用流体主要物理性质分析一般流体流动的能力。

具备应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流体的重度、密度、压缩性、粘滞性、表面张力,含气量及空气分离压等主要物理性质;掌握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等基本概念。

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适用范围、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以及实际应用。

掌握帕斯卡定理及应用。

302流体运动学基础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及应用。

具备分析流体运动规律的基本知识掌握稳定流动、非稳定流动、流线、迹线流管、微小流束、总流、过流断面等基本概念;掌握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

303流体运动学基础流体流动的两种形态;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实际流体伯努利方程;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具备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伯努利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流体流动的两种形态及判断方法;掌握雷诺数、临界雷诺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理解产生层流和紊流的原理;掌握流动阻力水头损失产生的原因和减少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方法;掌握伯努利方程的适用条件、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掌握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304热力学基本概念工质、热力学系统、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状态参数;功量和热量;准净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具备热力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

理解工质、热力系统、热力学平衡态等基本概念;掌握压力、温度、比容三个基本状态参数;掌握热量和容积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准确理解和掌握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轮机维护与修理》学习指南

《轮机维护与修理》学习指南
④活塞环的装配。
①操作过程准确、熟练(30分);
②操作过程准确、比较熟练(24分);
③操作过程准确、熟练程度一般(18分);
④操作过程比较差(12分);
⑤操作过程差(0~6分)。
5
精密偶件的密封性检验
喷油泵
①回油孔式喷油泵解体;
②出油阀偶件检查及研磨修理;
③柱塞偶件检查;
④回油孔式喷油泵组装;
⑤喷油泵供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图3任务清单
图4知识框架
最后,归纳总结。每个情境任务学习结束后,通过小结,完成知识框架图的整理,完成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将新学内容扩充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图4为项目一任务4的知识框架。另外,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标出一些易错知识点,便于以后的复习。
由于本课程由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所以务必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要自觉地强化工作过程的六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船机检修技术》施祝斌主编。

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实践考核,考核方式突出多样性、针对性、过程性。本课程考核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参见图9。其中理论考试占40%,考核内容详见表2;实践考核占40%,各项目考核后加权求取,考核标准详见表2;平时考核占10%,主要为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课堂表现为课堂提问的回答正确率、思考问题的深度、实训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责任心、纪律性和安全意识等;学生互评占10%,主要为学生在实践时相互评比。
【案例叙述】
具体生动地交代了实际工作中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再现案例发生时的现象、过程和结果。
【案例分析与处理】
案例分析与处理部分,应用所学的知识点,对案例出现的现象或故障,条分缕析,对可能的解决方案比较优缺点。
【案例点评】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轮机工程技术专业2009年9月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学制:三年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 9 月目录一、专业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 (01)1、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01)2、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规格与要求 (02)二、职业岗位分析 (02)三、职业能力分析 (03)1、职业能力分析 (03)2、职业能力项目表 (04)3、各工作岗位必须具有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04)四、岗位适任能力、学习模块、知识明白得和实操熟练、评判标准对应表 (05)五、专业的能力、素养、知识结构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4)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4)2、职业能力 (14)3、职业素养 (15)4、知识结构 (15)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16)七、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17)1、核心课程建设 (17)2、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17)八、教学评判体系改革与实施 (19)九、教学资源建设与配置要求 (21)1、师资队伍建设及配置情形 (21)2、实践教学建设及配置情形 (25)3、课程教学标准建设与制订 (26)4、学习资源建设 (27)十、人才培养方案运行与实施的保证措施 (28)1、质量监控及保证体系建设 (28)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建设 (30)3、顶岗实习制度建设 (31)十一、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成效 (32)十二、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实施建议 (36)附件一:轮机工程技术专业2008级专业培养打算附件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附件三: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1、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社会需求分析目前在国际船员市场,高级船员供不应求,以2005年的统计说明,高级船员共有430,000人,而实际需求为460,000人,相差30,00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平面铰链四杆机构按曲柄存在数目,分三种基本形式
1)曲柄摇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8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一)、认识平面连杆机构
1、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2、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 B
C
A
D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按曲柄存在数目,分三种基本形式 1)曲柄摇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机工业务》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组 《机工业务》子项目组 2013年10月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模块二
轮机工程基础
知识目标
1.了解《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熟悉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掌握一般装配图的画法; 能力目标 3.认识常用机构及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应用; 4 1.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指标和金属热处理工艺; .能查阅并应用《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5.能表达典型零件(轴与孔、螺纹等),识读一般装配图; .了解常用热工仪表及量具的种类、用途和特点。 2 3.能简单分析机构运动及故障; 情感目标 4.能判断主要零部件制造材料; 1.严谨细实的工作态度; 5.能正确使用常用热工仪表与量具。 2.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3.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优良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模块二 轮机工程基础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任务五 认识机械图样 读识典型零件和一般装配图 认识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原理 认识轮机主要零部件常用材料 操作轮机常用热工仪表与量具
4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任务三 认识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原理
《机工业务》课程
(一)、认识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机构:
一些刚性构件通过低副(回转副和移动副)联接, 而且所有构件只能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上运 动的机构。 杆: 机构中的构件可以简化为杆状。
平面连杆机构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的是平面四 杆机构。 全部用转动副相连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它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其它型式的四杆机构可看 作是在它的基础上通过演化而成的。 7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1、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2、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 3、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与运动特点 1)曲柄摇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一个连架杆 作为曲柄,另一个连架杆作为摇杆。
曲柄摇杆机构主动件可以是 曲柄,也可以是摇杆。 当摇杆为原动件时,可将摇杆的往 复摆动转变为曲柄的整周转动。 缝纫机的踏板机构属于以摇杆为 原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 运动特点: 出现死点位置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一)、认识平面连杆机构
B 1、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AD----机架(固定不动) A
C
D
BC----连杆(机架相对的杆件、不与机架相连) AB、CD----连架杆(与机架相连的杆件) 曲柄——能作整周旋转的连架杆。 摇杆——只能在小于3600范围内往复作摆动的连架杆。
11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1、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2、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 3、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与运动特点 2)双曲柄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两个连架杆都作为曲柄。 运动特点:
5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任务三 认识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原理
一 常用机构
(一) 、认识平面连杆机构
二 机械传动
(一)、认识摩擦轮传动
(二)、认识凸轮机构
(三) 认识棘轮机构
(二)、认识带传动
(三)、认识链传动 (四)、认识齿轮传动 (五)、认识蜗杆传动
6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任务引入
从制造的角度看,机器是由许多机械零件组成的。根据机器功能、 结构要求,某些零件需固联成没有相对运动的刚性组合,成为机器中 独立运动的单元,通常称为构件;从运动的角度看,机器是由若干构 件组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活动联接以实现规定运动的构 件组合,称为机构;机器与机构一样,由若干构件组成,各个构件之 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但还能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或转换机构能量; 从结构和运动的角度看,机器与机构之间并无区别,通常通称为机械。 在机器中,利用机械方式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称为机械传动,在机 械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作为值班机工,必须了解常用机构的工作原 理、运动特性,以及各种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2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模块二
任务引入
轮机工程基础
从制造的角度看,机器是由许多机械零件组成的,零件图、 装配图以及其他一些机械生产中常用的图样是指导生产和进行 技术交流的重要技术资料和主要依据,作为值班机工,必须了 解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看懂机械图样。同时还应了解常用机 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以及各种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而轮机工程各种机械零件的材料合理选用,则关系到轮机 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高效性。作为值班机工,必须了 解轮机主要零部件常用材料及其基本知识。同时值班机工还必 须学会用热工仪表来测量各种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 等),用量具来测量零件,检验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从而准确 及时反映热力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工况、检验零件提供可靠的操 作依据。 3
9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1、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2、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 3、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与运动特点 1)曲柄摇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一个连架杆 作为曲柄,另一个连架杆作为摇杆。
曲柄摇杆机构主动件可以是 曲柄,也可以是摇杆。 当曲柄为主动件时,可将曲柄 的连续转动转变为摆杆的往复摆动。 运动特点: 牛头刨床的进给机构中 能够将原动件的等速转动变为从 包含主动件为曲柄的曲柄摇 动杆的不等速(变速)摇动;从动 10 杆机构。 件具有急回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