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对口单招机械专业、技能大纲
江苏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机械专业综合理论南通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机械专业综合理论(南通)————————————————————————————————作者:————————————————————————————————日期:绝密★启用前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18.图样中某一尺寸,基本尺寸为30,绘图比例为2:1,则在图样中标注为。
A.60 B.15 C.30 D.219.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的尺寸。
A.理论B.最后完工C.参考D.中间加工20.已知空间点A(30,20,40)、B(40,30,20),则点A在点B的。
A.左前下方B.右后上方C.右前下方D.左后上方21.关于细实线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作尺寸线及尺寸界线B.用作可见轮廓线C.用作引出线D.用作剖面线22.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对称机件的视图可只画一半或1/4,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
A.细实线B.粗实线C.细点画线D.虚线二、填空45.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代号为至的基本幅面。
三、作图题59.(7分)在题59图中,已知主视图,补画俯、左视图缺线。
题59图60.(8分)在题60图中,已知主、左视图,画俯视图。
题60图61.(8分)在题61图中,补画主、左视、俯视图中的缺线。
题61图62.(9分)在题62图中,已知三视图,画出半剖的左视。
题62图63.(5分)题63图为螺栓连接图,在左边画出正确的图。
题63图69.(20分,每空1分)读零件图(题69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零件共用了个图形表达,左视图是采用剖切平面画出的视图;(2)材料HT200的含义为;(3)尺寸φ30045.0+的上偏差是,公差是;(4)螺纹标记“M12-7H”中,M是代号,表示螺纹,12表示,7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主视图中①所指的线称为线;(6)φ30圆柱孔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的含义为:用加工方法获得表面,Ra的值为;(7)螺纹孔的定位尺寸是;(8)图中形位公差的公差项目是,基准要素,被测要素是;(9)该零件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____________,总宽为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电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doc

附件六: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电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本考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机电类专业开设的《机械基础》、《电工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机械制图》、《电子技术基础》等五门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机械基础》一.常用机构1.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概念。
2.理解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区别。
3.掌握运动副的概念,熟悉运动副的类型,了解其使用特点,同时能举出应用实例。
4.平面连杆机构⑴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⑵掌握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条件。
⑶了解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的特点及该运动特性的应用,了解“死点”的产生及克服方法。
⑷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及其应用。
5.凸轮机构⑴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应用及特点。
⑵了解凸轮机构的有关参数以及它们对工作的影响。
⑶熟悉从动件具有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工作特点。
6.其它常用机构⑴了解常用变速、变向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
⑵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熟悉其应用。
二.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1.了解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和符号。
2.了解屈服点、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的有关计算。
3.了解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试验的应用。
4.了解非合金钢的分类。
5.掌握非合金钢牌号的含义及应用。
6.掌握非合金钢常用热处理的工艺方法。
7.掌握非合金钢常用热处理的目的。
8.了解低合金钢、合金钢牌号的含义及应用。
9.了解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的牌号含义及应用。
10.了解常用有色金属(铜合金、铝合金)及轴承合金的牌号及应用。
三.机械传动1.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⑴理解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202X年中职起点单独招生考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课考试纲要和技能考核项目要点

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X年中职起点单独招生考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课考试纲要和技能考核项目要点一、专业课考试科目及纲要(一)考试科目考试科目:机械制图(二)考试形式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试题类型:判断题、单选题。
(1)判断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
(2)单选题每小题4分,15小题,共60分。
(三)考试纲要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关于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及其画法、尺寸注法的规定。
2.等分线段和圆周;圆弧连接;斜度与锥度;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绘制图样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3.投影法的概念,正投影基本性质;三面投影体系,投影面和投影轴的名称和代号;三视图的形成和名称;物体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点、直线、平面对投影面的位置及投影特性。
平面立体(棱柱、棱锥)曲面立体(圆柱、圆锥、圆球)的视图画法及其特征、尺寸注法、读图的方法。
4.求作平面与立体、回转体的截交线的方法步骤。
相贯线的性质,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时的相贯线的求作方法。
5. 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投影的特性和常用轴测图的种类,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6.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三视图;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
7.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各种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断面图的概念、用途。
移出断面、重合断面的画法、标注。
8.螺纹的基本要素、种类、规定画法、代号及标注。
螺栓连接的画法。
键联接、销联接的画法。
单个齿轮及两齿轮啮合的画法。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滚动轴承的代号。
9.零件图的内容、零件的结构分析方法、零件上的常用工艺结构;零件尺寸基准的选择,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原则;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读轴套类零件图、轮盖类零件图、叉架类零件图、箱座类零件图的方法。
10.装配图作用和内容;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常用的装配工艺结构和装置。
机械基础02-1.2带传动 江苏省对口单招

第二节带传动的摩擦力总和就越大。
一般要求小带轮的包角α≥150°。
2.平型带的接头形式有胶合式、缝合式和铰链带扣式等,当带速超过30m/s时可用轻而薄的没有接头的环型带。
三、V带的结构、型号1.结构:无接头的环形带,截面形状呈梯形,工作面为两侧面,夹角φ=40°(轮槽夹角θ≤40°。
)由帘布结构和线绳结构两种,每种结构的V带都由伸张层、强力层、压缩层和包布层组成,两种结构主要区别在强力层上。
2.型号与标记(1)型号:V带已经标准化,按截面尺寸不同可分成不同的型号。
(GB11544-89规定有Y、Z、A、B、C、D、E七种型号)。
Y型截面最小,E型截面最大。
截面越大,传递的功率也越大。
(2)标记:“型号+标准长度”(“型号+标准长度+标准编号”)例如:A1250(A1250GB11544-89)表示标准长度为1250mm的A型V带。
四、V带的选用方法1.选用带轮直径、验算带速范围:D1>Dmin ;且尽量取大些;D2=i12D1并符合标准值;5m/s≤υ≤25m/s。
注:(1)带轮直径指带轮上通过V带横截面中性层的直径;(2)小带轮直径不能过小,否则,胶带在带轮上的弯曲程度严重,弯曲应力越大,寿命越低;(3)带速过大,离心力越大,摩擦力减小;带速过小,功率一定时,所需有效圆周力过大,易引起打滑。
2.验算小轮包角,确定带根数:由α=180°-(D2-D1)/a×57.3°≥120°验算小带轮包角。
五、V带的正确使用1.标记相符:V带外边缘应与轮缘取齐(新安装时可略高)。
2.轴线平行:主、从动轮的轮槽必须调整在同一平面内。
3.张紧适当:在中等中心距条件下,一般以大拇指能按下15mm左右为合适。
4.定期整查:发现不能使用的V带时,应成组更换。
5.安全防护:必须装安全防护罩。
六、带传动的张紧装置1.张紧目的:带传动工作时长期受拉被拉长而变得松驰,导致传动能力降低。
江苏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电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一、制定依据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二、考核内容第一部分《车工技能》1.车制简单的台阶轴零件(1)普通类型的台阶轴(2)直径尺寸公差IT8(3)台阶长度公差等级IT10-IT12(4)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μm2.切断和车沟槽(1)直进法切断,切入深度20mm(2)直形内外沟槽,符合图样要求3.车孔类零件(1)车孔孔径公差等级IT9(2)表面粗糙度达到Ra3.2μm4.车制圆锥面(1)用转动小拖板法车制常用外圆锥面(2)圆锥直径公差等级IT9(3)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μm5.车制外(内)螺纹(单线)(1)普通三角形螺纹(螺距不大于2.0mm)(2)普通螺纹精度8级(GB197-81),用螺纹量规检查合格(3)表面粗糙度达到Ra3.2μm6.能正确编制简单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并按工艺路线正确加工7.工量具的使用与维护(1)常用工具、通用量具的合理使用与保养(2)正确使用夹具,做好保养和维护工作(3)切削液的使用8.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操作和调整车床,并及时发现一般故障(2)自用车床的润滑(3)车床的保养工作9.安全文明生产(1)正确执行安全技术规范(2)做到工作场地整洁,工件、工量具摆放整齐第二部分《钳工技能》1.简单工件的划线2.根据工件材料的不同,能正确选用锯条,对各种型材、板材锯割,尺寸公差0.5mm,平面度0.3mm3.在50×50mm范围内锉削加工平面,尺寸公差0.1mm,平面度0.1mm,表面粗糙度达到Ra6.3μm4.正确刃磨标准麻花钻,根据材料的不同选择切削用量和切削液,加工各种通孔、盲孔、台阶孔、螺纹孔,达到图纸要求,尤其是孔中心距的尺寸精度能控制在±0.2mm之内5.同一平面钻铰不超过5个孔,公差等级IT8,位置度公差φ0.3mm,表面粗糙度Ra1.6μm6.能安全、正确地操作和调整钻床,正确装夹钻头和工件7.选用各种刀具、工具、通用量具、夹具。
职教高考---机械科目组 技能考试大纲

职教高考中的机械科目组技能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考试性质本次技能考试是职教高考机械科目组的选拔性考试,旨在检验考生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
考试内容应与中职毕业生从业技能的需要相兼容,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依据(一)《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大纲》(二)《高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教学大纲(试行)》(三)《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检测技术》等相关教材三、考试内容1. 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机械设计常用方法、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等。
2. 机械制造基础: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机械制造设备基础、机械制造自动化等。
3. 机械检测技术:包括机械检测技术基本原理、机械检测设备与仪器、机械检测实例分析等。
四、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2. 考试时间:总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占总分的60%,填空题和解答题占总分的40%。
五、考试评分标准1. 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每题1分,共40分。
正确答案占总分的95%,错误答案占总分的5%。
2. 主观题(填空题、解答题):根据题目难度和考生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60分。
六、备考建议1. 熟悉考试大纲:考生应仔细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 强化基础知识:考生应扎实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检测等基础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多做练习题:考生应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 注重团队协作:考生应注重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江苏省对口单招机械专业全册概念

第一章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一、摩擦轮传动
1
1.摩擦轮传动是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力的一种机械传动。 2.摩擦力矩小于阻力矩,两轮接触处会产生滑移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 3. 【增大摩擦力方法】: ① ② 增大正压力。 增大摩擦指数。 措施:将一个摩擦轮用钢或铸铁材料制造(通常将轮面较软的轮作为主动轮),将另一个摩擦轮工作表面粘上一层软石膏棉、皮革、 橡胶布等材料。 4.【摩擦轮传动传动比】:瞬时输入的速度与输出地速度之比。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之比。
i=
n1 D2 r2 = = n2 D1 r1
(i≤5)
5.轮线速度公式:
V1=
π 1D1n1 60000
V2= D2-D1 2
π 2D2n2 60000 D2+D1 外接中心距 a= 2
6.摩擦轮 内接中心距 a=
7.摩擦轮转速和直径成反比 8.从动轮转速与主动轮回转半径成正比。 8.摩擦轮传动特点 ① ② ③ ④ ⑤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近的场合。 传动时噪声小,运转中可以变速、变向。 过载时两轮接触时会产生打滑。防止薄弱零件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两轮处有产生打滑的可能,所以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传动效率低,不宜传递较大的转矩,主要用于高速、小功率转动场合。
V 带传动:
1. V 带传动是由一条或数条 V 带和 V 带轮组成的摩擦轮传动。 2. V 带是无接头的环形带。 3. V 带安装在相应的轮槽内,仅与轮槽两侧面接触,不与底面接触 4. V 带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5. V 带结构分为帘布芯结构和线绳结构。 6. V 带有伸张层、强力层、压缩成、包布层组成。 7. V 带常采用线绳结构,线绳结构比较柔软,抗弯曲疲劳性能较好,但拉伸强度低,仅适用于载荷不大、小直径、转速较高的场合。 8. 包布层用帆布制成,对 V 带起保护作用。 9. V 带的楔角为 40°。 10. 普通 V 带分为 Y,Z,A,B,C,D,E 七种。 常用型号为 A,B,C 三种。 11. 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意一条周线叫做 V 带的节线。 12. 由全部节线构成的面叫做节面。 13. 带的高度与其节宽之比叫做带的相对高度 h/bp。 14. 普通 V 带相对高度为 0.7;窄 V 带相对高度为 0.9;半宽 V 带相对高度为 0.5;宽 V 带相对高度为 03. 15. 基准直径:轮槽基准宽度处带的直径。 16. 为什么规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答:基准直径不能太小,基准直径越小,传动时带在带轮上弯曲变形越严重,弯曲应力越大。因此,对各型号的普 V 带带轮都规定有 最小直径。 17. 选槽角原则:小轮取小值,大轮取大值。 18. 带轮槽角常取 38°,34°,36°。 19. V 带传动比 i≤7。 20. 带的基准长度指 V 带中性层长度。 21. V 带的基准长度计算公式:
机械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参考)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机械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一、制定根据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指导方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二、考核内容〔一〕车工局部1.车制复杂的台阶轴零件〔1〕车床主轴类台阶轴。
〔2〕直径尺寸公差IT8。
〔3〕台阶长度公差等级IT10-IT12〔4〕外表粗糙度小于等于Ra1.6um。
〔5〕同轴度误差小于0.05mm〔用百分表测量〕。
2.切断和车沟槽〔1〕直进法切断,切入深度:钢料为22mm,铸件为25mm,切断面平面度误差小于0.1mm。
〔2〕内沟槽、外沟槽、直形或圆弧形槽,符合图样要求。
〔3〕槽直径尺寸公差IT8,外表粗糙度小于等于Ra1.6um。
3.车制套类零件〔1〕钻孔精度IT9;外表粗糙度小于等于Ra6.3um,盲孔车削深度不超过40mm。
〔2〕车孔孔径公差等级IT8。
〔3〕外表粗糙度小于等于Ra1.6um。
〔4〕同轴度误差小于0.05mm 〔用百分表测量〕。
〔5〕端面对孔轴线垂直度误差小于0.03mm/100mm。
4.车制圆锥面〔1〕用转动小拖板法车制常用内、外圆锥面。
〔2〕用万能角度尺检查锥体锥度或用圆锥量规作涂色检验〔要求接触面积不少于70%〕。
〔3〕圆锥直径公差等级IT8。
〔4〕外表粗糙度小于等于Ra1.6um。
〔5〕圆锥公差等级为IT9(GB11334-89)。
〔6〕锥面对测量轴线的跳动度误差小于0.05mm。
5.车制成形面〔1〕凹凸圆弧、单球手柄。
〔2〕外表粗糙度小于等于Ra3.2um。
〔3〕圆度误差不超过±0.2mm。
〔4〕球的直径公差不超过±0.15mm。
〔5〕不得用锉刀、砂布。
6.车制螺纹〔单线〕〔1〕普通三角形螺纹〔螺距不大于3.0mm〕A.普通螺纹精度8级〔GB197-81〕,用螺纹量规或螺纹千分尺检查合格。
B.外表粗糙度小于等于Ra1.6um。
〔2〕梯形螺纹A.短丝杠〔长度不大于60mm,螺距不大于6mm〕B.用三针测量到达图纸要求或用螺纹量规检查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五: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机械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本大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本大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机械类专业开设的《机械基础》(含液压传动)、《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电工基础》等五门核心课程,主要检查考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机械基础》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具备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分析典型机械的基本方法,形成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绪论掌握零件、构件、运动副、机构和机器等基本概念,了解机器的一般组成。
二、机械传动1.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1)理解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增大摩擦力的措施。
(2)了解摩擦轮传动的特点、类型、主要参数和应用。
(3)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4)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能进行开口式传动的参数计算。
(5)熟悉普通V带的结构和型号,掌握其选用方法。
(6)了解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步骤,理解普通V带传动主要参数和选用原则。
(7)了解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和使用方法,掌握带传动的张紧方法。
2.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1)了解螺纹的常用分类方法,掌握按截面形状分的常用螺纹的特点及应用。
(2)熟悉普通螺纹主要参数,正确识读螺纹标记。
(3)了解螺纹连接的常用类型和应用场合。
(4)了解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形式。
(5)掌握普通螺旋传动和差动螺旋传动的移距计算,并能进行移动件移动方向的判定。
3.链传动和齿轮传动(1)了解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常用类型和应用特点。
(2)理解渐开线齿廓的形成和渐开线的性质。
(3)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正确啮合条件,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4)理解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
(5)了解齿轮齿条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掌握它们的正确啮合条件和齿轮受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6)了解变位齿轮的概念及其类型。
(7)了解齿轮的加工方法,掌握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8)掌握齿轮轮齿的常见失效形式。
(9)能识读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标记。
4.蜗杆传动(1)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
(2)掌握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正确啮合条件。
(3)掌握蜗轮、蜗杆的螺旋方向、转向和受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5.轮系(1)了解轮系的分类和特点。
(2)掌握一般复杂程度定轴轮系的传动链分析、传动比计算、任意从动轮转速计算的方法。
三、常用机构1.平面连杆机构(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基本类型及基本类型的判定方法。
(2)了解常用铰链四杆机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的应用。
(3)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
(4)理解极位夹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含义,并能作简单计算。
2.凸轮机构(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2)理解压力角、基圆半径、滚子半径、行程等参数的概念,了解各参数对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
(3)掌握从动件具有等速运动规律和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工作特点、应用场合。
3.其它常用机构(1)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2)了解常用变速机构和变向机构的类型及应用特点。
四、轴系零件1.键、销及其连接(1)了解键连接的类型和应用特点,掌握平键的选用方法,能识读平键标记。
(2)了解销连接的常用类型和应用特点。
2.轴(1)了解按载荷分的直轴的类型和应用特点。
(2)掌握轴系零件常用的轴向、周向固定方法和这些方法的主要特点。
(3)理解常用轴的结构,对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加工、轴上零件的装拆以及减少应力集中的要求。
(4)综合运用上述知识,能结合工程实际对简单轴系进行结构分析(只含两个传动件)。
3.轴承(1)了解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和主要特点、润滑方法。
(2)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和代号。
(3)掌握滚动轴承的选用原则。
4.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类型和应用场合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类型和应用场合。
五、液压传动1.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1)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特点。
(2)理解流量、流速和压力的概念,掌握液流连续性原理和静压传递原理。
(3)了解压力损失和流量损失的概念。
(4)掌握液压传动功率的计算和泵的选用。
2.液压元件(1)了解常用泵、缸、阀基本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2)熟悉常用泵、缸、阀、辅助元件的职能符号。
(3)掌握换向阀的位、通的含义及常用滑阀中位机能特点。
3.液压基本回路与系统理解各种常用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并能综合应用,对一般复杂的液压系统进行分析(泵、阀、缸等总元件数不超过20个)。
第二部分《机械制图》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掌握作图技能,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一、制图的基本规定及技能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基本规定,包括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内容。
2.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
二、投影法基础1.熟练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2.熟练掌握三视图的关系和投影方法。
3.掌握基本体的投影特点和在基本体(圆环除外)表面上取点的方法。
4.了解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画法(只要求典型回转体之间同轴相交、圆柱体之间对心正交的画法),掌握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5.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看懂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
6.掌握基本体、组合体的投影分析及识读方法,掌握中等难度组合体的画图、补线、补图方法。
7.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三、图样的基本表示方法1.掌握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规定。
2.掌握剖视图、断面图的分类和剖切面的种类,掌握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
3.了解局部放大图画法和常用的简化画法。
四、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画法1.掌握螺纹、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简化画法,掌握螺纹的规定标注方法。
2.掌握直齿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
3.了解键、销和滚动轴承的画法。
五、零件图1.熟悉零件图的作用、内容及识读方法。
2.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了解零件图合理标注尺寸的注意事项。
3.能正确分析、读解零件图上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符号和代号含义。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2~3个基本视图,20~30个尺寸)。
六、装配图1.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内容,了解装配图中的尺寸类型。
2.了解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特殊画法规定和常用的简化画法的规定。
3.掌握装配图的识读方法,能看懂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不超过15个专用件的装配图)。
第三部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具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常用机械零件选材和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一、金属的机械性能1.掌握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衡量指标,了解强度、塑性、硬度的测定方法。
2.能识读相关符号和代号。
3.能进行强度、塑性指标的计算。
二、金属的结构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类型。
2.了解纯金属的结晶与同素异构转变。
三、铁碳合金1.了解铁碳合金的相及组织的基本类型和它们的性能特点。
2.掌握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能说明图中点、线、区域的组织类型及其性能特点。
3.了解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钢部分),掌握含碳量对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四、常用金属材料1.了解灰铸铁的性能及性能改善方法,了解灰铸铁的用途,正确识读牌号。
2.了解钢中杂质元素的作用。
3.了解碳素钢的分类及碳素钢的成分、性能和用途,能正确识读牌号。
4.了解合金钢的分类及常用合金钢的性能和用途,能正确识读牌号。
5.了解轴承合金的牌号、性能和用途。
五、钢的热处理1.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组织的转变。
2.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方法的目的、过程和应用。
3.了解常用表面热处理的方法、目的和应用。
第四部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常见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一、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1.了解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的概念。
2.了解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三面两刃一刀尖”)。
3.了解切削液的作用及常用种类。
二、常用加工方法1.了解车、铣、刨、磨、钻等常用加工方法、特点和应用范围。
2.了解铸、锻、焊等常用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1.掌握工步、工序的概念。
2.了解基准的分类,掌握定位基准的选用原则。
3.了解常见表面(外圆、孔、平面)的加工方案。
4.掌握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
5.能进行简单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性的判定。
四、典型零件的加工1.了解轴类、套类和箱体类零件的主要功用与结构特点。
2.了解轴类、套类和箱体类零件的材料与毛坯。
3.掌握轴类、套类和箱体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4.了解轴类、套类和箱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第五部分《电工基础》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交直流电路、磁与电磁等基本理论,并掌握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来解决本专业常见问题。
一、直流电路1.了解电容器的两个主要指标、串联和并联的特点,以及电容器充放电在电路中引起电流的性质。
2.掌握基尔霍夫第一、第二定律及复杂电路的一般解法。
3.了解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电源等效变换方法,了解求解复杂电路中某一电路电流的方法。
二、正弦交流电路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有效值和三种表示法(解析式法、波形图法、相量图法)。
2.了解电阻、电感、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3.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及其串联电路的有关性质,并能作简单计算。
4.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对称负载作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的有关性质,并能作简单计算。
5.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三、磁与电磁的基本知识1.理解描述磁场性质的有关物理量的意义,并熟记它们的单位和符号。
2.了解铁磁材料的磁性能、分类和用途。
3.掌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力作用的知识,熟练掌握左右手定则。
4.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能定性分析各种现象。
5.掌握自感、互感的有关性质,并能对自感、互感现象作定性分析。
6.熟悉同名端的定义和标法。
四、变压器与交流电动机1.了解变压器的常用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理想变压器的三个基本公式。
3.了解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
4.掌握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产生、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铭牌的含义。
5.了解单相电容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工作特性和铭牌的含义。
试卷结构(总分为300分)一、内容比例机械基础35 %机械制图30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10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15 %电工基础10 %二、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30 %填空题15 %问答题、作图题25 %计算题10 %综合应用题20 %三、难易比例较易题50 %中等难度题30 %较难题20 %注:本大纲涉及的国家标准,以现行的2008年年底前最新颁布执行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