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跪拜新教学设计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的含义。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感悟藏羚羊伟大圣洁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重要性。
教学重点:从文本语言出发,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通过拓展,比较阅读,感受生命中母爱共通的伟大,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与人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藏羚羊和可可西里的资料——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概括本文主要围绕藏羚羊和老猎人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一个老猎人无视藏羚羊的跪拜,猎杀了这只怀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猎人埋掉了自己的杈子枪。
三、你认为老猎人是怎样一个人?从文中找出依据。
杀生与慈善并存:杀生: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猎物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
慈善: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含泪祝愿朝圣者。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止。
他没有出猎,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四、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请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1、文中的第二、三小节的内容是否有些多余?2、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老猎人身上,那么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圈划,并将自己的思考在全班交流。
四、文章如何描写藏羚羊?圈画出令你最感动或最震撼的语句。
藏羚羊:乞求的眼神、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思考:反复描写藏羚羊的两行长泪,有何作用?五、为学生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猎人或藏羚羊说?六、作业抄写词语,摘抄好词佳句。
完成课后练习。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doc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藏羚羊跪拜王宗仁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悟藏羚羊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2、2、初步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学情分析1.认知目标:通过文本的阅读,进一步加强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自读的基础上对《藏羚羊跪拜》进行“问题——探究”,感受老猎人面对悲壮的母爱,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巨大变化。
3.情感目标:在将文学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过程中,旨在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尊重我们身边的每条生命,和我们共享这美好世界的意识。
教育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珍惜自然环境。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学方法运用话题讨论和比较阅读的形式,关注学生内心体验,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自主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以及透射出的人文情怀。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动物世界这一单元中,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动物,有松鼠、云雀、北极熊,还有快乐的河马哈伯特、雨果,幸运的海豚弗吉。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穿越时空,去我国的藏北高原认识一下生活在那里的珍稀动物——藏羚羊。
看,这就是被誉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经过千万年自然演变,它们与冰雪为伴,与严寒为友,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
这堂课我们要共读的是一则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藏羚羊跪拜》。
回顾“动物世界”单元的前期学习情况,引入本课学习。
二、整体感知1、同学们已经自读过课文,哪位同学来概括说说这则故事叙述了怎样一件事?简要概述课文内容。
一个老猎人无视藏羚羊的跪拜,猎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猎人埋掉了自己的杈子枪。
2.听录音,圈划文中最能感动自己的语句。
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在这出藏羚羊和和老猎人演绎的悲剧中,作者又是将怎样的美呈现给了大家呢?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把你认为倾注了作者情感的描写得很感人的语句圈划出来。
播放配乐课文录音,创设学习氛围,在听读中加深对故事的感受。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藏羚羊,了解其生活特点和分布情况。
2.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的意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3.通过参观、观察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藏羚羊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了解藏羚羊的分布情况。
3.了解当前保护藏羚羊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藏羚羊和其他濒危动物。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图片、视频、音频资料。
3.参观或观察藏羚羊的机会或实地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介绍藏羚羊的视频或播放一段藏羚羊的叫声音频,激发学生对藏羚羊的兴趣。
Step 2:认识藏羚羊(15分钟)通过展示藏羚羊的图片和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藏羚羊的外貌、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藏羚羊在草原、沙漠等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Step 3:了解藏羚羊的分布(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藏羚羊的分布地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藏羚羊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并和学生对比不同地域的藏羚羊分布情况。
Step 4:保护藏羚羊(2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前藏羚羊所面临的问题,如生境破坏、非法狩猎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并改善藏羚羊的生存环境。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Step 5:参观或实地学习(30分钟)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藏羚羊的自然保护区或者其他相关机构,通过观察藏羚羊的行为和生活环境,加深学生对藏羚羊的了解。
Step 6:总结(10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或小组讨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提醒学生保持对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Step 7:拓展学习(10分钟)布置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科普文章或写一篇关于藏羚羊保护的小短文,加深学生对藏羚羊和环境保护的理解。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设计:学习《藏羚羊跪拜》

【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高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僧人和藏羚羊。
2.通过查阅《藏羚羊跪拜》的课文,了解其背景、情感以及人物形象。
3.通过学习笔画、字义、偏旁部首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4.学习情感表达技巧和借助语文工具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藏羚羊和僧人的文化背景。
2.通过学习《藏羚羊跪拜》这篇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用让学生体验冬季青藏高原风景的方式引入课文,促进学生对青藏高原文化的初步了解。
介绍“藏羚羊跪拜”的故事背景和情感。
【第二步】阅读课文教师逐字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藏羚羊跪拜》的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美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步】学习句式和情感表达技巧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每个句子的情感表达技巧,让学生了解句式中有哪些情感表达词和词汇,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步】学习生字字词教师通过分析每个生字的结构和意义,讲解字形、字音、字义、笔画和组词技巧,帮助学生了解《藏羚羊跪拜》中一些不常用的生字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五步】造句和写作通过对生字、词语和句式的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造句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第六步】评价与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举行的小组活动和个人表现,然后让学生反思学习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1.《藏羚羊跪拜》教案、教材2.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体验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听课情况、讨论情况和练习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教师以每个学生的情况为准,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
【教学后记】本教案的教学重点是说故事,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激励学生创作诗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设计学科语文课题藏羚羊跪拜课型新授课教师姜殿芝班级1401 课时设计理念《藏羚羊跪拜》呈现了最圣洁的母爱,并因此反衬出人类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冷酷无情地屠杀生命的罪恶。
从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本设计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进而开展探究性阅读,在读中显情,悟中生情。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虽然基础比较薄弱,对文化课兴趣不高,但是本文内容比较浅显,故事性较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本文的细节描写,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感悟母性的伟大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2、通过分析老猎人的心理变化,理解人类净化自我灵魂的高贵追求。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借助故事引导学生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藏羚羊的母爱、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教分材析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藏羚羊跪拜的细节,树立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
难点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教学方法及手段合作探究、启发多媒体学习目标1、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藏羚羊伟大、神圣、悲壮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重和爱护之情。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组织纪律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学习目标师生共同生成学习目标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通过预习概括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导入情境导入教师讲述学生倾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探究(一)整体感知课文: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2、课文中有哪两个形象,你觉得作者最想表现的是他们中的哪一个?(二)探究课文: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1、藏羚羊向谁跪拜?藏羚羊为什么要跪拜?藏羚羊是怎么跪拜的?藏羚羊跪拜的结果怎样?2、理解分析老猎人的形象。
3、埋掉杈子枪,对于老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三)探究主题1、面对人们屠杀藏羚羊的罪行,作者王宗仁向我们讲述了藏羚羊跪拜的故事,是想提醒我们什么呢?2、这篇文章给我们哪些启示?(四)同学朗读搜集到的关于保护动物的材料。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已学的方法掌握课文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悟母性的伟大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学习在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生动的描写去感染读者。
2、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小组合作讨论、课堂研讨、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与人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生命,并品味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及认识尊重生命。
教学重难点学习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情感的方式;通过阅读,让学生领悟: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公益片——《保护藏羚羊》2、教师解说视频、导入课文藏羚羊,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身材矫健,体形优美,动作敏捷,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
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物种。
羊绒是世界公认的最柔软最细腻的,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藏羚羊绒。
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可高达5000―30000美元。
因此可可西里总是发出刺耳的枪声。
今天,我们要学习发生在这里的一个关于藏羚羊与猎人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藏羚羊跪拜》。
二、研读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听读文章,圈画一下信息。
2、概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感动你的词句,如动词,形容词,副词。
4、请同学们合上书本,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文叙述了藏北高原一个老猎人的一次经历。
藏羚羊为保护自己腹中的孩子,以跪拜的方式乞求猎人放生,而老猎人枪杀藏羚羊后,面对自己杀死的藏羚羊母子,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悔恨之中,从此在藏北高原消失。
5、品读有感染力的语句。
有同学说这个故事不真实,老猎人是个猎人,打猎是他谋生手段,他不可能埋枪,更不可能在藏北高原消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请结合先前圈画的文中信息阐述观点。
《藏羚羊跪拜》教案

《藏羚羊跪拜》教学目标:1、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圈画等手段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仔细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2、共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反省和思考。
3、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圣洁、人性的冷酷与善良,从而培养对生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以多种朗读的形式,带动对全文的认识和理解,继而把握主题。
教学难点:1、客观辨证地理解老猎人身上并存的“杀生”与“慈善”。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藏羚羊的知识:2、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请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2、请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藏羚羊的相关资料。
3、出示多媒体资料,对藏羚羊的知识做简单介绍。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简单概括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距今很多年前在藏北高原一只藏羚羊为保护自己的幼崽,以跪拜的方式乞求猎人放生。
猎人在杀死藏羚羊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并埋葬了他的杈子枪永不杀生。
三、再读课文深入思考a)老猎人埋掉自己杈子枪的原因是什么?藏羚羊带给老猎人震撼。
(圈画藏羚羊的描写)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2、你认为老猎人是什么样的人?划出证明你观点的词句,说说你的理解。
老猎人:杀生与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具体体现哪里?杀生:那枝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
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语文:《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相关 / 综合性学习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藏羚羊跪拜王宗仁教学目标1、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悟藏羚羊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2、2、初步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学情分析1.认知目标:通过文本的阅读,进一步加强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自读的基础上对《藏羚羊跪拜》进行“问题——探究”,感受老猎人面对悲壮的母爱,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巨大变化。
3.情感目标:在将文学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过程中,旨在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尊重我们身边的每条生命,和我们共享这美好世界的意识。
教育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珍惜自然环境。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学方法运用话题讨论和比较阅读的形式,关注学生内心体验,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自主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以及透射出的人文情怀。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动物世界这一单元中,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动物,有松鼠、云雀、北极熊,还有快乐的河马哈伯特、雨果,幸运的海豚弗吉。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穿越时空,去我国的藏北高原认识一下生活在那里的珍稀动物——藏羚羊。
看,这就是被誉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经过千万年自然演变,它们与冰雪为伴,与严寒为友,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
这堂课我们要共读的是一则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藏羚羊跪拜》。
回顾“动物世界”单元的前期学习情况,引入本课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一·导入
解题“跪拜”是一种礼节,即跪在地上磕头,非常隆重。
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的跪拜,他们为什么跪拜呢?
课文中的这只藏羚羊为何要跪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悲壮而又感人的故事。
(齐读课题,“跪拜”低沉些)
二·研读课文
1.研读藏羚羊
(1)抓特点:上节课我们讲到这只藏羚羊是通人性的,因为它为了肚子里那未出世的孩子向老猎人跪拜求饶。
(2)品词句:它是如何跪拜的呢?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藏羚羊跪拜的句子?谁愿意读读你画的句子?(生读)你画对了吗?(看大屏幕再读)
动词:读着读着,藏羚羊的哪些动作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震,用声音表现出来。
奇怪:当老猎人举枪瞄了起来,老猎人认为这只藏羚羊应该怎样做?可是这只藏羚羊却是?
(学生读文)藏羚羊想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向老猎人述说什么?(学生交流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它用眼神来央求,读(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它用跪拜来哀求,读
它用长泪来乞求,读
(3)悟情感:是什么让这顽强的生灵向老猎人屈服,跪拜呢?它是在求猎人放自己一条生路吗?(母爱)
母爱是。
母爱是。
母爱是。
带来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配乐图片朗诵)
听了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母爱不仅只体现在危难的时候,也体现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
你的母亲是怎样表达对你的爱的?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妈妈说吗?
(起早贪黑的打理你的生活,放学时为你拿书包,雨中她为你撑伞,你委屈时她的一句宽慰。
)这点点滴滴都是母爱,母爱无处不在。
(4)学写法:这部分内容有对藏羚羊的什么描写?动作,神态描写。
这些都叫做细节描写。
作者为什么这么细致的描写藏羚羊的动作神态?为了突出神圣的母爱和牺牲精神。
细节之处见真情,细节之处见真功。
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会抓住主人公的动作,神态,心里等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刚才我们抓住了藏羚羊通人性的特点,品读了描写藏羚羊跪拜的词句,悟出了藏羚羊身上浓缩的神圣的母爱,了解了关于细节描写的好处。
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四步阅读法”(生读阅读图式)以后遇到类似体裁的文章,试着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2.研读老猎人
藏羚羊这神圣的母爱感动了我们,它是否也感动了老猎人呢?
这一切老猎人起先明白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中哪句写出了老猎人的不安。
呈现句子,“夜里他、躺在地铺上的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他难以入眠,他在想“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
他久久难以入眠,他依然在想
他双手一直颤抖着,他仍然在想
藏羚羊这深深一跪,让老猎人感到奇怪和不安,后来真相大白了吗?
出示“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
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学生读文)从老猎人的动作描写中你读到了什么?(震惊,痛苦)真相揭开,通常是情节的高潮部分,带着震惊和痛苦的心情再读。
呈现句子:“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
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
老猎人埋掉了(),但埋不掉的是()。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该对课题“藏羚羊跪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吧?
藏羚羊的这一跪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这深深的一跪,跪出了(),跪出了(),跪出了()。
(播放懂你的曲子)
是啊,动物也是通人性的,也与人一样珍爱生命,关爱子女。
让我们也把藏羚羊这深深一跪扎根在心间,回读藏羚羊跪拜的画面。
文章学到这,同学们的心理肯定涌动着许多话,把心中的话汇成一句话说给大家听。
(让我们一起来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吧!)
作业:推荐课外读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和《荒漠天使》
板书:
神圣母爱
藏羚羊跪拜。
尊重生命爱护动物。